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34444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65 大小:21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5页
亲,该文档总共1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1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docx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

专题一:

健康与心理健康概述……………………………02

专题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概述………………………12

专题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实施……………23

专题四:

中小学心理咨询的过程与方法…………………32

专题五:

中小学生认知心理调适与训练…………………46

专题六:

中小学生情绪心理调适与训练…………………60

专题七:

中小学生意志心理调适与训练…………………74

专题八:

中小学生个性心理调适与训练…………………87

专题九:

中小学生学习心理调适与训练…………………101

专题十:

中小学生交往心理调适与训练…………………115

 

专题一健康与心理健康概述

作为教师,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想法和行为:

认为学生成绩的忽然下降是学习态度不端正,骄傲自大;认为有些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是品德不良;认为有些学生对你背后妄加评论是对你的不敬;埋怨学生从不向你暴露思想;在学生中间发现一封情书,便哀叹今天的孩子简直太令人绝望……也许你曾经有过,也许你的同事曾经有过。

但是,你是否知道,也许学生成绩的急骤滑坡只是由于考试前的焦虑而导致;也许学生之所以在课堂上搞小动作只是希望引起你的注意,从而得到你的关注;每个人都并非完美无缺,那么学生在背后评论你实在是很正常;也许不向你暴露思想的学生只是因为他们性格比较内向;中学生的情书只是因为他们渐渐成熟,对异性有了朦胧的向往。

事实也许就是这样,是你的主观臆断错怪了我们可爱的学生。

看起来,要做一名好老师首先要学一点心理学知识,了解一下学生的心理。

因此,本专题将从心理现象、健康与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认识心理现象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中,春季里我们迎冰消雪融,看草长莺飞;夏日中我们观百花盛开,听蝉语蛙鸣;秋季里我们赏落红堆积,黄叶片片;冬日中我们望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是一个美妙的自然界,这些现象都称之为自然现象。

那么,什么是心理现象呢?

一提到心理现象,我们不免会产生一种神秘感,心理现象真的很虚无缥缈吗?

其实,心理现象并不神秘,也并不陌生。

它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心理现象像一个绚丽多彩的万花筒,透过它我们能了解人们的心理世界。

以上课时的情形为例,我们就可罗列出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

当我们听到声音,看到光亮,进而知道声响是我们在讲课,光亮是日光时,感知现象便已发生。

教师能够记住学生的音容笑貌,这是记忆现象;思考教学内容如何安排,如何将知识简单明了地传授给学生,这是思维现象;学生流利地回答出教师的问题,教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这是情感现象的外露;当教师忽然感到身体不适,但仍坚持把课讲完,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意志现象的外现;教师能一边在黑板上写字,一边讲课,一边思考,这是注意的分配现象;教师用精彩的讲课、鼓励性的话语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动机的激励现象;而激发的效果既与学生的内在需要、兴趣有关,也与学生的理想、信念乃至人生观、世界观有关;有的同学急躁,有的同学耐心,有的同学内向文静,有的同学活泼好动,这是出于不同的气质特点;有的同学处事理智冷静,有的同学容易感情用事,有的同学则意志坚强,这是反映不同的性格类型;有的同学聪明伶俐,有的同学相对迟钝,有的同学记忆力特好,有的同学创造力特强,这都是不同能力的表现;虽说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大多数是教师自觉性和目的性的意识活动,也会不时地出现不知不觉进行的习惯性和自动化、无意中的注意和识忆,乃至口是心非、口是笔误的差错之类的无意识行为;至于课堂上学生能随时反省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认知策略,是自我意识在起着积极的作用。

这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很普遍的心理现象的例子,我们的大脑为它的潜能的表现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活跃在心理这个大舞台上的“演员们”就是我们所见到的形形色色的功能各异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家们为了更好地研究心理现象,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一)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可分成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即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和思维等。

(1)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比如在一个暮春的早晨,你漫步在公园中,阳光轻泻到你的身上,你觉得温暖;春风拂面,你觉得凉爽;你听到枝头小鸟的轻啼,嗅到丁香的芬芳,看到青草的碧绿,触摸到草坪的柔软,你感到温暖,凉爽,听到叫声,嗅到芬芳,看到碧绿,摸到柔软,便是你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

如在上个例子中,我们在以上感觉的基础上,从当前亲身接触的事物中,可一一辨认出阳光、风、小鸟、花、草,这些就是对事物的知觉。

感觉和知觉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常把感觉和知觉合称为“感知”,因为事物的个别属性不能离开事物的整体而单独存在,在感觉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同时也就知觉了事物的整体,所以单独的感觉是很少出现的。

(3)记忆

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当需要时能重新显现出来,这就是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人们感知过的事物,并不随事物的移去而消失,还能在人脑中保持一定的时间,当需要时能重新显现出来。

例如,几年前教过的学生,当别人提起时,他的音容笑貌都能在脑海中浮现出来,这就是记忆过程。

(4)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及规律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即人们利用已有的感知和记忆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比较等思考活动,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其特征是概括性和间接性。

如夏日的某一天,天气闷热,乌云密布,燕子低飞……由此可推断“快要下雨了”,在这里对“快要下雨了”的间接认识是通过多次感知经验而概括出来的。

(5)想像

想像是人脑中对感知材料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法国思想家狄德罗说:

“精神的浩瀚、想像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

”他把想像作为天才不可缺少的因素是有道理的,没有活跃的想像是不可思议的,科学创造、文学创作、艺术塑造,都离不开丰富的想像。

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培育,要注意对他想像力的挖掘、培养和锻炼,激发他们展开想像的翅膀,向知识和科学进军。

(6)注意

我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总是把精力集中在所反映的事物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注意。

注意是认识事物的必要条件,它总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

2.情感过程

情绪与情感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们一般认为,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产生的体验,它同心理现象一样,是一种对外界刺激带有特殊色彩的主观态度和体验。

例如,我们看到学生学习成绩取得进步会高兴,看到学生欺侮别的孩子会生气,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心情紧张或恐惧乃至脸色发白,见到美好的人或事物会顿生喜爱之情,看到丑恶的现象会即生厌恶之心。

情绪或情感与人的健康有密切关系,俗语说: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英国著名哲学家斯宾塞有句名言:

“生命的潮汐,因快乐而升,因痛苦而降。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让他们拥有健康快乐的一生。

3.意志过程

意志过程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它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例如,学生为了争取优异成绩而聚精会神地听课,认真完成作业;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刻苦地钻研教材,这些都是人的意志表现。

贝多芬说:

“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就是在不利与艰难的挫折里不折不挠。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难免要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困难挫折,坚强的意志对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非常宝贵的心理素质,故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二)个性心理

相信在你所教过的学生中,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

是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由于社会生活环境、先天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又会表现出特殊性、差异性,并逐步形成人的心理的个性。

个性是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心理包括三个方面:

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

1.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等,它是人的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1)需要

需要是推动人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对客观事物的需求。

例如,饥饿时有进食的需要,口渴时有喝水的需要,疲劳时有休息的需要,孩子有求知的需要。

(2)动机

所谓动机,就是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

例如,我们寻找食物的动机是由于饥饿产生进食需要引起的,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在求知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兴趣

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

达尔文从小对生物的兴趣,使他写出了《物种起源》;张衡对天文和地理的兴趣,使他发明了地动仪;祖冲之对数学的兴趣,使他发现了圆周律。

每个学生也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有人喜欢数学,有人喜欢英语,教师要认真观察每个学生平时注意些什么,喜欢什么活动,从中掌握每个学生兴趣的倾向,细心加以指导,对学生的一些特殊兴趣更应加以保护,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能力

能力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在活动中发展,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和水平的心理特征。

如有的学生擅长绘画,而有的学生擅长唱歌,这就是能力的差异。

(2)气质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如本专题开始中提到的有的学生内向文静,有的学生活泼好动,这就是气质的差异。

(3)性格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如有的学生自私、骄傲、懒惰,有的学生勤奋、正直、谦虚、慷慨。

气质无好坏之分,但性格却有优劣之异,我们应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

3.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是意识的一个方面,自我意识是个性心理的调控结构。

如中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的:

“虽然我学习不好,但我在体育方面非常出色”,“我的外表虽然丑陋,但是我非常热情乐观,这也是一种美”等想法,这些均是学生自我意识的体现。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联系非常紧密。

首先,心理过程在每个人身上表现时,总具有个人的特点;其次,个性心理要通过人的心理过程表现出来,并制约着心理过程的发展。

正是因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互融互汇,相互制约,才形成一个完整的心理面貌。

二、发展中的健康概念

作为教师,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学生能成为好学生。

那么,您心目中的好学生是什么样的呢?

聪明、活泼、漂亮、机敏、开朗、诚实、守信、热心……答案可能是五花八门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健康。

是的,健康可谓人最大的财富,我们爱我们的学生,希望他们能拥有健康。

那么,人怎样才算健康?

“身体没病就是健康”,“体魄健壮就是健康”,“身强力壮就是健康”……也许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看待健康的。

其实,这些看法都是不全面的。

“健康”一词,按照传统的观念和习惯的看法多限于生理健康,主要是指躯体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

《辞海》(1979年版)对“健康”下的定义很有代表性,它认为的健康是:

“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且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

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的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

”正是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支配下,许多人对身体的保养总是从体育锻炼、饮食营养、睡眠休息上着手,唯独没有注重心理的调节和心理问题的预防,以致常莫名其妙地感到为什么生活条件改善和提高后反而觉得活得不舒心,活得孤独、苦闷和压抑。

殊不知人们不健康的心理正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它已严重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宪章中明确指出:

“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没有疾病的症状和表现,而且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精神以及对社会的适应状态。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健康包含三个要素:

①躯体无疾病。

这里是指生理上的健康,如患伤风、感冒、肝炎、心脏病等都是躯体疾病。

②心理无疾病。

这里是指心理上的健康,各种神经官能症、严重精神病都属于心理疾病。

③具有社会适应能力。

这里是指能适应外界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

1979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强调指出:

“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目标。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还进一步确定了健康的10个标志:

①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的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③应变能力强,能较快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④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⑤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⑥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和臀部的比例协调;

⑦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⑧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⑨头发光洁,无头屑;

⑩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1989年,联合国卫生组织又在“健康”的定义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即个体的道德符合其所处社会认可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人类新的健康标准,这一标准包括机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两个部分,具体可用“五快”(机体健康)和“三良好”(精神健康)来概括。

“五快”指:

①吃得快:

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并能够很快吃完一顿饭;

②便得快:

一旦感觉有便意,能够很快排泄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好;

③睡得快:

有睡意,上床后能够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

④说得快:

思维敏捷,口齿伶俐;

⑤走得快:

行走自如,步履轻盈。

“三良好”指:

①良好的个性人格:

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

②良好的处世能力:

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够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③良好的人际关系:

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总之,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推动下,“健康”的新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传播并日益为人们所接受。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身体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已经相对减少,而心理适应能力不良导致失常者逐渐增多,心理健康状态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问题。

三、心理健康的内涵

也许,在现代社会中,“抑郁症”、“神经官能症”、“强迫症”、“偏执性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的名词,渐渐使人们不感到陌生。

有研究表明,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正处于逐年增长的趋势中,虽然许多学者因此呼吁要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但是,在我们家长和教师中常常有这样的想法——“心理疾病哪有那么容易就得上的,一千个人里面找不出来一个!

”“我们的班级和学校中多少年来没有一个学生被诊断出有心理疾病,在我们学校,心理不健康的人是不存在的。

”“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毕竟是极少数,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杞人忧天,搞什么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的学习搞上去,考上大学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想法,听起来似乎颇有道理,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关于心理健康,至今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

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社会工作者波孟认为:

“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自身带来快乐。

”还有诸如英格里士、板格森等学者也给出了不同表述的定义。

总而言之,其共同点都强调心理健康为一种内外调适的良好状态。

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

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意识良好,而且与社会相和谐。

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理解,目前比较公认的心理健康的定义是:

个体能够适应当前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状态,并具有正常的调控能力。

四、心理健康的标准

人的心理怎样才算是健康的,以什么作为健康的标志,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因为心理健康和不健康之间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不像生理活动如体温、脉搏、血压、肝功能等那样有明确的生理指标,通过各种检查,对照一下就可以知道。

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划分,一般常用“常态”和“变态”,或者“正常”与“异常”来表示,很难有绝对客观的划分标准。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可将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生活适应良好

表现在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时时处处表现出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和探索者,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并从中增强对自己的信心,使自己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

对学习有兴趣,上课能专心听讲,乐于开动脑筋,其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力等智力因素均得到良好的发展,智力水平达到或超过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

学习成绩较为稳定,对完成学校生活的多种要求并不感到十分困难,如可独立自主完成作业。

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自己制订学习计划,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经常复习、预习功课并长期坚持努力学习。

学习中遇到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如忧愁、恐惧、悲伤、考试前的焦虑和教师提问时的紧张等,能摆脱困扰并进行合理调适。

2.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

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有所了解,对缺点和短处也应略知一二。

他们会在头脑中形成“我是一个较聪明的孩子,只是有些调皮”的观念,他们会反躬自问:

“我在某方面的情况与别人相比怎么样?

”他们用从父母、教师、书本那儿获得的是非观念及价值观比较和判定自己,并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和认可。

心理健康的学生能虚心地、批判地接受别人的评价,在表扬时不骄傲,批评时不自卑,从而客观地认识自我,并且力图改正自己的错误。

3.初步具备自控能力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是无法与成年人相比的,但在没有干扰(如噪音、忽然出现的新奇事物)的情况下,小学生也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做事有一定的耐性和毅力。

如在没人干扰的情况下,能坚持完成作业。

如果小学生无人干扰也无法自控,碰到一点小小的困难就打退堂鼓,那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4.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

心理健康的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新任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尝试的欲望。

他们不断扩展自己的生活范围,乐于接触他人和新鲜事物,从中获取一些新的经验,体会其中的道理和甘苦,如凡事喜欢问为什么。

5.愿意同人交往、人际关系和谐

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与人交往时,能注意到对方要求,又能适当满足自己的需要。

表现在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乐于帮助他人,被同伴喜欢,尊重父母,不回避与老师的交往。

在公共场合遵守公共秩序,懂得只有尊重和关心别人才能得到回报,良好的关系只有在相互信任、尊重和关心中才能获得发展。

并且不以表面印象来评价他人,不将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人,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与人沟通。

6.行为方式与小学生的生理年龄、性别相符合

小学生的行为特征应该是活泼天真、纯朴还夹带一些顽皮、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如果一个小学生表现出与他实际年龄不相称的老气横秋,则应引起我们教师的高度重视。

另外,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性别意识较为淡薄,但男女两性之间的行为差异还是存在的。

男孩子热衷于踢足球、打篮球,醉心于制作模型船,喜欢看战争题材的作品。

而女孩子喜欢跳皮筋、踢毽子,喜欢布娃娃等手工制品,爱看《白雪公主》、《海的女儿》一类的童话作品。

如果儿童行为异性化,即男孩子出现女性行为,而女孩子的行为带有过多的男孩子气倾向,尤其是前者将会给他们将来的心理发展留下严重的隐患。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结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可将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能力正常,智力水平在正常值以上

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等认知能力的综合。

中学生的年龄正处于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智力与认知能力发展正常,是中学生求学阶段的重要心理条件,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衡量中学生的智力和认知能力的主要标准为:

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对新问题、新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表现出能动性,智力各因素在活动中能够有机结合、积极协调,正常地发挥作用,智商在八十分以上。

2.情绪健康

情绪健康表现为:

乐于学习、生活,善于从学习和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胜不骄,败不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谦而不卑,自尊自重;在人际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缩畏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的种种需要;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始终保持乐观、豁达、丰富、充实的心境;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不过于压抑。

3.自我意识健康

自我意识健康的中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机体状态、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行为方式;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能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的学业成就;有切合实际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能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对自己的优点欣慰,但又不致于狂妄自大,自满自足;对自己的弱点不回避,即使对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泰然处之,不过于自责、自暴自弃。

4.意志品质健全

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具备面对失败的不屈性,面对厄运的刚毅性,面对困难的勇敢性;坚忍性强,有毅力,能持之以恒,保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5.个性结构完整

个性结构完整要求具有良好的气质、完善的性格、健全的人格、较高的能力;具有正确的动机、广泛的兴趣和坚定的信念。

6.人际关系和谐

喜欢与人交往,既有稳定广泛的一般朋友,又有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在与人交往中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个性;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客观评价自己和别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群体中,既具有合作与竞争的协调意识,不强迫别人的意志,但可向他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又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不随意附和他人,但能适当地听取别人的意见;与异性保持热情而又理智的交往。

7.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这里的适应能力包括社会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等。

中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表现为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积极投入各种课程的学习活动;能正确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对社会现状有较清晰正确的认识,对社会的发展趋势有充分的了解;当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同社会、集体的利益或要求发生矛盾时,能迅速进行自我调节,以求和社会协调一致;能摆脱排解心理困扰;对自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能用有效方法妥善地解决;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的变化,不论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个人遭遇的优劣,都能面对现实,较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环境。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中学生精力最充沛,思维最敏捷,情感最活跃,与此相适应,行为上应表现为朝气蓬勃、热情洋溢、生龙活虎,如果出现所谓的“少年老成”的现象,应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但中学生毕竟不同于小学生,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强,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喜怒无常,好吵好闹了。

9.性心理结构健全

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此时他们身体发育促使其心理变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感,但能正确把握这种与异性交往的度,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自己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正确对待自己的性意识和各种性信息,具有科学的性知识和健全的性态度。

(三)理解和运用心理健康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1.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表现不能等同

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更不等于已患心理疾病。

所以,不能仅从一时一事而简单地给自己或他人下心理不健康的结论。

2.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