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思考与建议.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35493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提升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提升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提升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提升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提升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关于提升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关于提升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关于提升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关于提升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提升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思考与建议.docx

《关于提升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思考与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提升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思考与建议.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提升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思考与建议.docx

关于提升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提升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思考与建议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

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而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

近年来,“幸福指数”成为全国热词。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这意味着,人民的幸福程度已经成为了检验发展成效的关键标准和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十二五”时期正是努力实现“幸福xx”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全县人民必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共享赶超发展的成果,幸福感将会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怎样建设“幸福xx”?

当务之急,要加快教育强县步伐,办好人民满意医疗,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竭力让百姓有好学位、好身体、好生活、好心情,真正把跨越赶超的过程变成全县人民谋求幸福、创造幸福、分享幸福、提升幸福的过程。

  

一、现状与问题  

1.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群众就学难题依然存在。

目前,全县初中52所、在校生26907人,小学249所、教学点19个、在校生75358人,幼儿园379所、在园幼儿51422人,2019年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幼儿学前三年受教育率92.62%,初中适龄青少年入学率98.73%,小学毕业率99.1%,初中毕业率92.76%,初中升学率74.08%。

存在问题主要有:

一是县城学校容量不足。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县城就读的适龄儿童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县城学校容量不足已成为我县实施义务教育的“瓶颈”,尤其是小学扩容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城区小学生数从2019年的10018人增加至现在的23130人,平均班额人数均达55人以上,超过教育部规定每班45人的标准,其中公办小学接收流动人口子女子人数达到14961人,占在校生总数64.68%,城区学校超负荷运转,学位难求,成班率过高,不仅增加教师负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学生的安全问题更令人担忧。

二是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完善。

城区迅速扩张,公建配套不完善,幼儿园布局的合理的半径需求和幼儿园存量资源严重不足,学前教育非义务性的体制问题造成了学前教育逐利倾向日趋严重,且目前对民办托幼机构的管理失范,诸多矛盾交叉重叠,成为老百姓反映最为突出的问题。

三是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明显,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尤其是,农村学校硬件普遍不硬,农村中小学同城区相比,在设施设备上存在较大差距,普遍表现在功能用房不配套,设施设备不完善,教育信息化水平较低。

农村中小学校教学科研滞后,个别中小学校无名特优教师,无学科带头人。

四是教师队伍现状令人堪忧。

年龄老化问题。

全县大部分学校连续几年没有新进教师,缺乏活力。

尤以小学最为突出,全县小学教师35岁以下仅有2876人,不足28%。

特别是xx乡镇最为明显,预计2019年秋季,xx中心学校45周岁以上的教师146人,占53.48%。

初中教师严重超编,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学科老师超编最为严重,教师区域结构、学科结构矛盾依然突出,教师工作量不均衡,学校管理难度加大。

队伍不稳定问题。

部分老师不安心农村教育工作,擅自离岗经商,或想调离教师队伍,或争当行政领导等。

五是素质参差不齐。

全县高中教师2114人,获得研究生学历只有26人,仅占1.23%。

初中教师2518名,获得大学本科学历以上、具有高级教师资格的只有109人,仅占4.33%。

  

2.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群众就医难题亟需解决。

主要问题有:

一是城乡医疗资源差距不断扩大。

优质资源过度向城区医院集中,基层卫生资源则严重不足,70%群众患病后直接到县医院就诊。

乡镇卫生基础建设、医疗设施相对薄弱,村卫生所仍然停留在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简单医疗设备上,不能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

二是医疗资源总量不足。

全县各级各类卫生医疗机构888个,卫生技术人员从业人员1765人,平均每千人口仅有医生1.58人,比全市平均水平少1.94,卫生技术人员尚缺编807人,且高学历、高层次卫生人才不足,具备高级职称的只有142人仅占8%,具备本科学历350人占22.1%;实际开放床位2252张,平均每千人口仅有2.01张,比全市平均水平少1.2张,床位编制尚缺编710张。

三是卫生人才比较短缺。

卫技人才总量不足,人才分布不均,人才有效补给乏力,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比较短缺,骨干人才流失等现象同时存在。

优秀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偏远地区工作,又每年都有一大批名老医生退休,现有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特别是病理学、西医临床等专业和学科带头人等人才奇缺。

四是医院运行机制不灵活。

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一方面表现为单位非专业人员过剩,另一方面表现为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利于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财务制度无法对医院进行严格的经济管理和实行成本核算。

医院管理成本增加,负担加重,严重制约了医院的发展。

四是政府部门监管缺位。

医疗市场整治乏力,城区公立医院“一家独大”,社会办医不成熟,医疗市场缺乏良性竞争。

媒体审查不严,卫生执法力量不足等原因,造成各类医疗广告占领电视台和报纸等传播媒体,群众就医受骗,多花钱、花冤枉钱、延误病情的现象时有发生。

医药费用监管机制不健全,对不合理收费,不合理用药方面查处力度不大。

在药品、器械流通领域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五是中医药面临断层。

我县中医药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被评为“全国中医药先进县”。

但一些年老中医药人员相继退休,在年轻中医药人员培养方面又无良好对策,中医药人员流失严重,造成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不能有效发挥。

  

3.体制机制不完善,未能满足群众社会保障需求。

目前我县执行的一系列有关社会保障的政策性文件,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矛盾依然较为突出。

主要表现为:

一是政策框架有待完善。

比如,目前实施的养老保险有企业职工养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城乡居民养老、被征地农民养老等养老保险,各类保险的政策缺乏统一性,在实际操作中一人多保的现象时有发生。

虽然政策上规定险与险之间可以过渡,但实际操作上难以实现。

同时,由于对政策不了解、生活困难缴不起费或制度设计上的吸引力不够强等原因,造成很大一部分人群对政策是“雾里看花”,琢磨不透。

二是管理机制有待改进。

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教育、卫生、总工会、残联等多个部门,而相应的综合性社会保障工程领导小组尚未建立,无法协调各项工作,存在政策衔接、信息沟通、标准制定、措施落实等方面出现交叉、重复等问题。

三是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由于基层社会保障服务网络缺失,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造成帮扶救助信息掌握不及时、不清晰,提供的实质性服务项目和服务领域也有限,还无法满足群众需求。

四是人口老龄化结构日趋严重。

老年人养老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2019年“六普”全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为93734人,占总人口数的9.6%。

  

二、对策和建议  

根据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明确提出打造“幸福新xx”,立足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坚持公共资源、新增财力、工作力量向民生领域倾斜,大力实施教育、医疗“两个五亿”建设工程,切实解决好群众“就学难”、“就医难”,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广大老百姓看好病、上好学、有保障,让全县人民更加充分的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过上更加幸福殷实的美好生活。

  

(一)夯基础,强后劲,加快教育强县步伐  

    1.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一要不断增加教育投入。

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确保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达到“三个增长”。

要着重研究土地收益反哺教育、社会资金投资教育的市场化资金筹措新模式,研究出台有关教育用地划拨、转让的优惠政策、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规费减免政策,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要优化教育资源整合。

要把县城学校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加快城区学校扩容步伐,加快推进一中新校区、第十三小学、第十六小学、实验小学新校区、第九小学扩建工程建设,并在xx片区等区域规划建设一所占地40-50亩、办学规模60个教学班以上、容纳3000个学生的小学,以缓解城区“入学难”、“大班额”问题。

要有序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规划,加快xx等7所幼儿园以及24所、74班小学附属幼儿班的建设,抓紧完成xx等10所利用闲置校舍改扩建幼儿园,加强民办幼托机构办标准化管理,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

把调整、优化学校布局与合格学校建设、寄宿制学校建设、校安工程等结合起来推进,把要保留的学校建成合格的寄宿制学校、保育制学校。

三要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

以义务教育学校装备条件建设为重点,巩固远程教育成果,加大“班班通”建设力度。

加大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切实增强教育信息技术服务教学能力,提高全县所有学校教育信息化覆盖率。

  

2.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一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完善教育“以奖代补”机制,鼓励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使民办教育成为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

要深化城区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和农村薄弱学校“委托管理”制度。

要吸收杭州、成都“名校集团化”运作模式,把每4至5所学校(含中小学)组建成优质教育“共同发展学区”,通过“要素嫁接”,统一管理、配备、培训师资,统一制定学区教育发展规划,实行学区内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重点在中小衔接、资源共享、联合教研等方面有突破,以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统筹利用、深度整合、相互融通,进一步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二要完善教育评价机制。

探索建立卷面考试、社会实践考评、家长师生测评为一体的多元评价师生体系,用评价机制引领教育回归本质、推动发展。

三要完善科研兴教机制。

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校本教材开发等为重点,建立健全“教中研、研中教,教研结合、以研促教”的科教机制;同时加强校际科研交流,推进优质教研成果互补和推广,促进教育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3.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育发展后劲。

一要“补强”教师。

建立教师正常补充机制,畅通教师队伍的进出口,逐年优化教师机构。

在严把教师“入口关”前提下,通过定向培养、考录招聘、转岗培训等方式,逐步解决教师匮乏以及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

要制定乡镇教师优惠政策,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在推行优秀教师“巡回走教”、下乡支教的基础上,探索“柔性流动”机制,打破优秀教师“一校所有”的界限,每年实施20%左右的骨干教师跨校“柔性流动”。

二要创新教师培养和管理方式。

继续加强教师培训计划,推进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建立城乡教师统一调配和定期交流制度,采用支边轮岗、送教下乡、挂职锻炼、师徒结对等方式,开展城乡之间常态化的交流合作,促进教师素质整体提升。

要实施“名师”工程,选拔知名教师组建“名师工作室”,发挥优秀教育资源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要实施“名校长”工程,加强校长队伍管理,通过竞聘选任校长,实现学校的班子完全由校长来组阁,让有热情、有能力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来办好一所学校;要实施“师德师风”工程,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方式、新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树立“教书育人”良好形象。

三要着力提升教师待遇。

突出教师待遇的提升,坚持落实教师工资、医疗保险、特殊岗位津贴等政策,加快贫困教师救助帮扶体系建设,引导教师安心从教、乐于从教、静心研教。

  

(二)严监管,促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疗    1.在提素质上求突破。

要科学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

制定适合县情的人才选拔、评价、奖励、管理机制,留住优秀人才。

通过对现有医务人员进修轮训、继续教育和全科医师培训等方法,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要建立健全专家门诊下基层制度,强化卫生支农和医师晋级挂职帮扶机制,带动基层医院提升发展。

要编制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乡村医生后备人才库,从本地选派人员进行定向培养,及时补充到基层。

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退休医生和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2.在推改革上求突破。

就是要有改革的思想、力度和气魄。

一要抓紧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总的目标是要逐步取消公立医疗机构“以药补医”的机制,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探索财政补偿方式,推动公立医院运行机制转变,促使其回归公益性。

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制定出台有利政策,为改革创造宽松环境。

二要改革分配制度。

构建多元化的分配激励制度,建立绩效工资向高风险、高效率、高劳动强度以及特殊岗位倾斜的分配机制和合理的薪酬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医疗技术骨干人员的工作激情。

疏通流动渠道,实现卫技人员的正常合理流动,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出。

三要稳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重点抓住“从规定渠道采购、禁止采购和使用标外药品、严格执行零差率销售”三个关键环节,加强药品配送、入库、使用等全过程监管,从源头上控制非中标药品进入医疗单位。

结合群众用药习惯,适当增加常用药品纳入基本药物范围。

四要着力提高公共卫生项目水平。

制定项目任务分配、绩效考核、资金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实行月报制度,建立目标责任制,全程负责、上门服务,实行县、镇两级考评,量化考核指标,根据考核结果兑现绩效工资,真正把公共卫生项目管细、管实。

  

3.在资源配置上求突破。

启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规划,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实行关、停、转、迁等方式,合理控制和调整医疗机构的总量、规模、层次和布局,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要逐年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确保县医院住院综合楼、第三医院新址建设、祥和医院、明仁眼科医院、妇幼保健院、xx乡镇卫生院综合楼在年底前投入使用,着力改善xx等基层卫生院的软硬件设施,支持一批经营规范、服务优质的村级卫生所实施标准化建设,并规划好立足长远的发展项目,不断改善就医环境。

  

4.在严管理上求突破。

一要加强医院内部管理。

建立健全医院效能建设、财务管理、岗位职责、操作规范、质量控制检查评定标准等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制度管人、管事,做到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牢笼”。

在全县医卫单位负责人推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实行目标量化考核,进一步完善对全县医卫单位负责人的管理。

二要解决突出问题。

从院务公开、工作作风、红包回扣、乱收费、非法行医等5个突出问题着手,深入开展行风建设年活动,集中开展专项治理活动,重点治理“小金库”、工程建设领域、医药购销商业贿赂、信访稳控等四个领域,将警示训诫教育与案件查处相结合,树立行业良好形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率。

三要深化医德医风建设。

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改善服务态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将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作为专项考核内容,纳入医院管理体系,每年进行一次考评;建立医务人员医德档案,并与医务人员的岗位聘用、绩效工资、晋职晋级、评先评优等直接挂钩;在全县医疗机构醒目位置设置服务监督电话,确定专人监管,广泛收集群众对卫生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四要科学合理规划院内医疗资源功能布局。

实行门诊“一站式”服务,规范各类标牌标识,强化咨询导医服务,多方创造条件为就诊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

要加强政府监管职能,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行医行为,整治医疗虚假广告,建立良好有序的医疗市场。

  

5.在创一流上求突破。

要积极与高校、知名医院建立对接合作,与著名医学专家、学者以不同形式合作开发我县医疗学科建设,培育一批在重大疑难疾病方面具有疗效明显、影响广泛的“名医、名科、名院”。

一是创名院。

县医院要确保通过“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其他医疗卫生单位积极创建等级医院,创建具有特色医疗服务的品牌医院。

二是建名科。

县医院要发挥肿瘤科、外科、儿科、传染病科和影像科室等专业优势方面争创一流。

中医院要依托传统的中草药,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中草药秘方,做大做强传统中医科室,保持皮肤病、针灸科和中医科等专科特色,努力发挥中医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妇保院要把妇产科创建为特色科室。

各卫生院也要根据各自实际,创建1-2个有特色的科室。

三是育名医。

出台激励措施,鼓励争做争创名医,树立医疗机构“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为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重投入,建机制,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互补充、部门的沟通协调和社会资源的高度整合,让有限保障资金、保障设施和保障服务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医疗保险系列配套政策上,要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病医疗补助制度、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及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采取“加一块、扩一点”的办法,加大救助力度。

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上,一方面要逐步调整合作医疗的补偿比例,扩大受惠面,提高补偿最高限额,降低个人风险系数;另一方面要从单纯大病医疗保险逐步向福利风险型或政府市场型合作医疗发展,建立大病、小病同时兼顾,家庭保障、商业保险及合作医疗保险互为补充的多种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新格局,有效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在住房保障体系上,按照着力构建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体系的要求,全力推进保障安居工程建设,逐步扩大保障范围,不断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

在养老服务业上,要坚持走社会兴办、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

同时,要探索研究福利中心运营管理方式,提高服务水平;要鼓励乡镇建立慈善机构、福利院等,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二要进一步形成透明高效的“大社保”管理格局。

要建立统一的综合协调机制,尝试成立实体性的社会保障工作领导协调机构,统筹整合全县社会保障资源,全面负责就业、社保、救助、福利、慈善事业等工作的政策研究、综合协调、考核检查、督促落实和审计监管,涉及部门包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总工会、残联、发改、财政、住建、卫生、教育、房改、审计等,确保社会保障工作政策统一、管理有序、发展规范。

要构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平台,建成覆盖县乡村网络系统,全面搜集城乡单位和个人、家庭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有效防止“重保、漏保、错保”现象的发生。

在乡镇设立“大社保工作中心”,改变以前“各口各做自家事”的做法,集中社会事务、帮扶救助、春风行动、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社会保险、劳动保障监察、就业服务、残疾人保障、红十字会工作等职能为一体;在社区(村)一级层面建立“大社保服务室”,由大学生村官来做具体工作。

三要进一步形成多元化的社保基金筹措机制。

要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正常投入机制,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投入资金按照一定比例增长,特别注重对农村社会保险和其他低收入群体参保缴费的扶持。

充分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拓展筹资渠道,形成政府、用人单位、居民家庭和个人、社会其他方面共同负担的大社保投入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