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42865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1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

《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级 高三历史选择题5.docx

级高三历史选择题5

2012级高三历史选择题5+

1.据《史记》记载,秦朝在地方“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监还可称为“监公”,或称为监御史、监郡御史、郡监等。

监御史的地位可以和郡守、郡尉并称,其主要职责是“掌监郡”,即负责监察郡守等人的行政事务。

秦朝的监御史

A.和郡守、郡尉相互牵制B.掌握地方的行政事务

C.充分体现了人民的监督权D.由皇帝任命,直接向皇帝负责

2.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教育部将出台“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

下列关于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①恢复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②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③制定和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④共青团中央启动“希望工程”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3.哈里斯感叹:

“事实上,今天的学生在读了古代的相关记述之后,就会很容易地得出如下结论:

雅典的法庭是在具有说服力的演说者的影响和控制之下,他们较少关注法律条文。

”这表明当时古代雅典

A.缺乏明确的法律意识B.突出辩论在司法中的影响

C.出现了“强人政治”局面D.法庭注重民主程序的操作

4.史学家秦晖指出:

(西)汉人往往提到异域或古时不流通黄金,谓有异于中土今日也;而唐人则对周边民族之流通黄金津津乐道而以为异。

相应的,通用黄金各国的访唐者也常提唐人不用金,并以为异闻。

材料信息实质上说明了

A.汉朝时期我国的黄金产量巨大B.汉朝时期我国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C.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D.过度开采导致唐朝黄金的资源枯竭

5.1963年,法国政府拒绝接受由苏联、英国、美国签署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此后,法国又连续进行了数十次核试验。

法国政府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A.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丧失B.法国已成为对苏“冷战”的领导者

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D.“冷战”格局下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6.与右图宣传画报相关的主题分别是

A.知识经济    经济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

C.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

D.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

7.《互联网进化论》中指出:

“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工厂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消失于信息革命中B.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

C.机器与人的斗争始于工业革命止于信息革命D.信息革命后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的作用

8.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是最佳模式B.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具有中国特色

C.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D.“中国模式”应该在世界各国推广

9.已有几分落寞,冬天感觉更是如此,在灰色的天空和枯萎的树枝映衬下,苏式老楼越发显得破败,很多窗户已没了玻璃,用塑料编织袋勉强堵上。

(据北京晚报2013年3月2日)计委(国家计划委员会)大院的落寞,是由于

A.中苏关系恶化    B.计划经济彻底退出舞台

C.中美关系正常化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10.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

“在一个国家里,总是有一些人以出身、财富或荣誉著称。

不过,如果他们和平民混杂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样只有一个投票权,公共的自由将成为对他们的奴役,而且他们不会有保卫这种自由的任何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决议将会是和他们作对的。

”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A.国王处于“虚君”地位B.议会下院多数党控制政权

C.议会分设上院和下院D.形成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

11.美国史学家克罗斯比在《哥伦布交流》序言中说,“历史学者在探寻新旧世界重新接触的真正意义之时,受到传统的局限。

生态学者或地理学者在粗略浏览了16世纪的原始资料之后会发现:

哥伦布航行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在本质上是生物意义上的。

但连经济史学者也会偶尔遗漏这一点”。

这表明作者

A.否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B.从生态视角解释欧洲向美洲的殖民

C.为欧洲殖民者进行辩护D.以欧洲为中心来评价哥伦布的航行

12.“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天体运行之道路》。

”引文中两部著作反映出的思想基础是

A.“约定是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B.“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

C.“再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D.“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

13.张同冰在《新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回顾》中指出:

“1952年开始大学院系调整,撤销合并了大部分学校的英语系科,德语、法语等语种规模也被缩减。

1952年至1956年间,全国俄文专科学校纷纷建立,综合性大学俄文系招收人数大幅增加。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政策B.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C.受苏联大力援建中国以及中苏关系密切的影响D.受新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

14.“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

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中国当时的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是东西文明的首次碰撞B.外来文明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C.晚清王朝没有把握住近代化的机遇D.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15.从顺治元年到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的160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一千文左右波动……之后几十年里,银一两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

“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出现的原因是

A.资源稀缺,供不应求B.国家管制,流通减少

C.西方侵略,白银外流D.滥发纸币,银贵钱贱

16.严复认为近代中国一个政治派别的主张是“大抵务增其新,而未尝一言变旧,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关于这一政治派别的主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求大力发展工商业,与外国商战B.其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D.提倡在中国实行文学革命

17.德国历史学家西格弗里德•劳菲尔(SiegfriedLauffer)曾强调:

“这两条原则,即所有公民都应该享有平等权利,所有决定必须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是古代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相似的特征。

从古代到现代,它们都被迅速接受……所以现代政治思想起源于古代雅典,而不是其他任何过去的政治形式。

”下列说法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

B.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

C.民主是具有阶级性和时代性的,是一定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的产物

D.雅典的民主是奴隶主自由民的特权民主

18.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

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

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

罗马法的此项规定

A.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理论武器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C.成为资产阶级民权理论的思想渊源D.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

19.“在正式确定继承人之前,柏拉图对对亚里士多德进行了一次考核,看他是不是接受了自己哲学思想的真传。

结果,柏拉图在考核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掌握得如何时,亚里士多德反而对这种理论提出大胆的批判。

”给这个历史故事取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B.认识你自己

C.知识即美德D.人是万物的尺度

20.建于清末光绪三十年(1905年)的锡金公园,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建造的最早的近代化的公共公园,又称为“公花园”。

如果你在锡金公园建成时游园,你可能看到

A.男有洋装革履,女多剪发旗袍B.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

C.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头万籁生D.以中山濯濯之秃头窄袖短发草帽革履为时尚

21.1895年恩格斯指出:

“当俾斯麦不得不实施普选权时,我们的工人立刻就认真地加以对待,把奥古斯特•倍倍尔选进了第一届制宪帝国国会。

从此以后,……他们就一直这样使用选举权,并成了世界各国工人的榜样。

”材料表明恩格斯

A.批判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专制的本质B.主张利用《德意志帝国宪法》开展合法斗争

C.指责俾斯麦推行虚假民主D.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军事专制特点

22.巴黎公社建立后,对外发表公报宣称:

“巴黎所追求的,是建立共和国获得城市应享有的特权,它衷心希望能为法国的其他城镇做出一个榜样……巴黎只希望拥有自己的自治权,它充分尊重法国其他城镇的平等权利。

”由此可以看出,巴黎公社是

A.巴黎工人建立的城市自治政权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合法代表

C.法国各地城市政权的合法代表D.法国无产阶级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

23.有学者评述道:

明朝皇帝……,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

明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也不去见内阁。

……这就使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

明代废除宰相的最大弊病,就是使太监头子司礼太监成了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

对上述评述的认识,正确的是

A.观点正确,司礼太监的权力取代了皇权

B.观点错误,司礼太监仅仅是强化皇权的工具

C.观点错误,内阁限制了司礼太监权力的扩张

D.观点错误,内阁权力限制了皇权和司礼太监的权力

24.明清时期,中国人仍然以米、麦为主要粮食。

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全国耕地面积约增加3亿多亩,不到50%,而人口增加了近3倍。

近代以前,中国解决人多粮少的最主要的方式是

A.进一步深化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B.发展租佃经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C.在全国广泛种植国外高产农作物D.发展工商业,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

25.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

“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

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

”材料主要反映了

A.抑商的必要性B.海禁政策的恶果C.小农经济的脆弱D.明朝社会矛盾激化

26.下列史料整理自《巧思遗闻——中国科技的故事》

1266年

郭守敬被忽必烈重臣张文谦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之后受命编订新历法

1277年

郭守敬向政府建议,组织一次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天文观测,史称“四海测验”

1279年

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今天中国的黄岩岛

1281年

新历法完成,元世祖按照“敬授民时”的古语,取名为《授时历》

1582年

意大利天文学家格里高利提出现行公历,与《授时历》的天文数据基本相同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结论,符合上述材料的是

A.重视实践和实用     B.成就领先于西方

C.具有近代科技特征D.成果得到有效推广

27.在1925年1月莫斯科政府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位农民代表向政府提出:

“你们号召我们改进耕作,实现机械化。

这样我们就会得到发展,我们的收入将增加,我们将有更多的马、牛和机器,到那时你们会怎样呢?

”得到的回答:

“我们将把你作为富农加以剥夺。

”由这一回答可知,当时的苏联政府

A.停止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探索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C.对新经济政策的长期性认识不足D.开始大规模实行农业集体化

28.“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9.詹姆斯•库兰在《大众媒介与社会》中说:

有种由技术驱动的唱片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以前那种纯粹的“民族”音乐。

相反,正是音乐的种种特殊品质,一种不受国家边界束缚的文化形式,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流动,社会身份与个体身份最为强烈的情感经验来源是唱片工业起步时不必按照国家的边界进行组织和管理。

对这段文字的含义表述最合适的是

A.音乐具有超越国界的特质B.全球化中的音乐保持了民族特色

C.国家边界在文化交流中不再存在D.唱片工业是音乐全球化的本质

30.公元1302年,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甚非所宜”,要求各行省自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

元朝中书省这样做的目的是

A.扩大行省权力B.强化君主专制C.提高行政效率D.加强地方监察

31.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认为,“耕而不耢(平整土地),不如做暴”。

这主要是强调农业生产

A.必须讲究耕作方法B.应当抓紧农时

C.需要改革生产工具D.如何选种播种

32.商代的青铜文化光辉灿烂,经济获得明显进步,国家统治职能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氏族依然是社会的基本结构:

“祖先崇拜”与“上帝崇拜”合一。

这说明商朝社会

A.呈现出浓厚的血缘色彩  B.笼罩于神权统治之下

C.带有浓厚原始禅让特色D.体现出强烈专制色彩

33.学者雷海宗指出:

春秋时代的战争都有各种繁文缛节,大国相互之间并无吞并的野心,对小国也多只求服从,不求占领。

到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在于攻灭对方。

这种变化说明

A.分封制进一步崩溃B.宗法制崩溃

C.“仁政”思想消失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9.反映秦统一的《复活的兵团》说,在两千多年前,秦已经按照“国标”大规模生产各类标准化兵器;秦朝律法中的《工律》规定:

“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袤亦必等。

”对上述材料释读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统一性B.说明了秦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

C.反映了秦代官营手工业的标准化生产D.秦朝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

34.《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

“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

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

”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儒家学说只为统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

D.周桂钿先生说法的用意是全面继承董仲舒新儒学

35.毛泽东说:

“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其中“巨大的成就”获得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B.国民革命军的建立

C.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D.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36.这个社会阶层“生活中,招徕、竞争、炫耀、斗胜、哄笑、人头攒动、声嘶力竭,无所不有。

……他们无意追求典雅的意境、浓郁而迷茫的诗情……,他们所醉心的,是具有容量、具有情节的绵密的故事,是能够直接地并情调热烈地满足感官享受的紧锣密鼓。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科举制度的推行

C.坊市制度的实行D.小农经济的发展

37.罗马法中确立了许多原则,如:

自由人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财产权不受限制原则、遗嘱自由原则、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诉讼中的不告不理原则,等等。

这些原则

A.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范围B.主要体现了罗马平民要求

C.以经济利益为唯一衡量依据D.具有超越时空的借鉴价值

38.某网站在“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网页上,有“西欧北美日本专题”、“苏联东欧专题”、“亚非专题”等栏目。

其中“亚非专题(新中国建立~50年代末)”栏目下有“中印建交”、“抗美援朝”、“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标题。

该栏目下标题还可能有

A.万隆会议B.亚太经合组织C.中日建交D.上海合作组织

39.顾炎武曾主张在西北地区“每州县发纺织具一副,令有司依式造成,散给乡下”;在东南沿海“装土产,径望东西洋而去,与海岛诸夷相贸易”。

对其主张最准确的理解是

A.政府扶植手工业生产B.发展外贸C.因地制宜发展经济D.重商抑农

40.钱乘旦在《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写道:

“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商业者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这种状况引发运动的最终结果是

A.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B.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C.无产阶级赢得被选举权D.工业资本家逐渐进入政权中心

41.在探究西方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过程中,甲同学根据1866年创办的民营机器厂——发昌机器厂,依靠向外商船厂承接装配船用零件而发展起来,得出外国在华企业对中国民族工业起着辐射作用的结论;乙同学根据该厂因竞争不过英商船厂,于1899年为英商耶松船厂所吞并,得出外国在华资本阻碍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结论。

下列评价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同学结论相互矛盾B.甲结论不全面,乙结论成立

C.两位同学认识都不全面D.甲结论成立,乙结论错误

42.保罗•约翰逊在《现代:

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

“(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

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

”这场“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D.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43.美国学者C.W.沃特森认为,任何文明都是历史的产物,有其内在和特定的价值体系,没有一种文明可以宣称比其他更为优越,也没有理由以主流文明自居,并歧视、否定甚至取代其他文明。

对此观点理解不确切的是

A.肯定文明的独特性和价值B.主张文明之间的平等

C.强调对不同文明的尊重D.认同西方文明的优越感

44.梁启超说:

“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

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

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

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

”这反映了

A.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B.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C.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D.国人清醒认识到世界潮流

45.1561年,斯•史密斯爵士鄙夷地说:

“在英格兰,绅士的名分大大贬低了,凡是无所事事的非体力劳动者,只要具有绅士的举止风度,承担绅士的职责,就可以被视为上等人。

”这反映了

A.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界限被消除B.无所事事的非体力劳动者成为绅士

C.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地位的上升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人们地位的变化

46.1890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规定:

“凡托拉斯或其他形式成立合同,联合或共谋限制州际贸易或对外贸易者,均属非法;任何人如缔结此类合同,或从事任何此类联合或共谋,均应认为是犯罪;任何人如垄断、企图垄断……均应认为是犯罪。

”这一法案有利于

A.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改变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

C.阻止生产资本的集中趋势D.保障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

47.中国近代一位思想家指出,“于本源处尚无讨论,是治末而忘其本”,“一切行之官法,有所费则国家承之,得利则归中饱”。

由此判断这位思想家

A.坚决反对学习西方B.是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

C.犀利批判洋务运动D.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48.有学者说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

A.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B.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

C.商品化趋势明显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

49.有观点认为:

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革命”色彩,其目的似乎不是解决现实问题,亦非获取功利,而是为了摆脱神学统治,向陈旧的宗教信条宣战。

按照这种说法,中世纪末期的科学探索活动

A.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人文主义B.发挥着一种意识形态的作用

C.成为欧美早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旗帜D.并未推进知识进步与社会发展

50.彭德怀曾含泪写下《左权同志碑志》:

“……迨乎七七事变,倭寇侵凌。

我军奋起抗敌,作战几遍中原。

同志膺我军副参谋长之重责,五年一日,建树实多。

不幸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漳河战役,率偏师与十倍之倭贼斗,遽以英勇殉国闻。

得年仅三十有六。

壮志未成,遗恨太行……”不能从中提取的有效信息是

A.左权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B.八路军坚持敌后抗战

C.日军疯狂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D.国共两党对左权牺牲同哀

51.历史留给历史无尽的讽刺:

30僭主(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败于斯巴达,斯巴达扶植“30僭主”执政,其统治的暴虐导致后世把“僭主”直接译为“暴君”)恨苏格拉底入骨,但不敢杀他,雅典民主派却以绝对公平的陪审团,通过真正民主的程序,杀死了苏格拉底。

从苏格拉底之死可看出

A.雅典民主政治不及僭主政治开明公正B.过多的公民参与民主政治容易导致人民独裁

C.雅典民主程序的公正体现了法律的公正D.直接民主容易导致公共权力的滥用

52.“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

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该材料说明

A.春秋时期周王对地方具有绝对控制权B.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

C.周末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大变化D.战国时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被破坏

53.福特公司应用最现代的信息技术为建立全球一体化的经营机器撞开了大门……其成果就是制成了各种“全球性汽车”。

通过这些汽车,福特公司再一次树立了一个全球性的标准,表明汽车的制造竟可以怎样达到尽可能最大的效益:

所进行的改造节省了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开支,并可望削减成千上万个高技能的报酬优厚的工作岗位,它们原属于那些经理们、工程师们和推销人员。

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信息技术推动了全球化进程B.全球化统一了制造业的标准

C.全球化优化了资源配置D.全球化带来了失业等问题

54.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

“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

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

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

”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B.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

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D.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55.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

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

上述材料表明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B.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

C.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D.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56.“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不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