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432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GDAQ21101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总承包单位:

(公章)

编制人:

年月日

审核人:

年月日

 

审批人:

年月日

(企业技术负责人)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由佛山市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工程位于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xx社区xx北路xx街xx号,由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xxxx设计咨询有限公设计,佛山市南海区xxxx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114547.87平方米,地下1111751.51平方米,其中1#楼为地上11层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38米,2#楼为地上10层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34.8米。

工程临近马路,交通方便。

二、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180—91)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建筑工程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GJ80—91)

《高处作业吊篮安全规则》(JG5027—92)

《高处作业机械安全规则》(JG3099—1998)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87)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116号)

《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1996

三、高空作业内容

按照《建筑施工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180—91)规定,高处作业上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空处进行作业,包括高处作业、临边、洞口、攀登、悬空、操作平台及交叉作业等。

针对本工程情况制定以下高空防坠落技术措施。

四、高空防坠落事故安全组织结构及管理措施

1、安全组织结构图:

 

项目经理应对工程的高空作业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技术负责人对高处作业进行技术负责,质安员负责安全设施的搭设,施工员负责安全施工的组织协调,专职安全员负责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督检查。

2、管理措施

①项目经理对项目的高处作业安全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②做好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及相关的安全预防工作。

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每年接受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特种高处作业人员持有效证件上岗,(特种作业证,两年一审核)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由项目施工负责人以书面形式(如作业指导书、安全技术交底文本)对高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签字交底。

对不同的施工对象,或是分阶段、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不准整个工程只进行一次交底。

对施工班组人员进行交底时,不能只向班组长交底,班组长应当向每个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进入新的施工现场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技术签字交底。

③高处作业前,由项目分管负责人按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三宝”安全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2811—89《安全帽》的规定;安全带应缝有合格证和检验证;安全网每张应缝有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标记,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洞口、临边(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坑井口、通道口及阳台、楼板、屋面、基坑等临边)的安全防护设施须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护栏杆以黄黑(或红白)相间的条纹标示,盖件(应采用防止移动、移位)等以黄(或红)色标示。

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实施。

④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作业人员要明确岗位责任,熟悉作业方法,掌握技术知识,执行操作规程,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管理人员要加强日常检查。

⑤按安全色、安全标志的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作业区照明应充足,施工现场的沟、坎、深基坑等处,夜间应设红灯示警。

五、防坠落材料设备

密目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警示标志牌、防护栏等。

六、高空防坠落技术措施

(一)基本规定

1、项目经理应对工程的高空作业总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技术负责人对高处作业的技术方面负责。

项目副经理负责安全设施的搭设。

安全员负责过程安全的监督检查。

项目设置质安负责人,专职安全员。

2、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备,必须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3、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4、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5、高处作业的所有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弃。

6、雨天、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高耸建筑物,应事先设置避雷设施。

遇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或悬空高处作业。

暴风雪及台风过后,应对高处作业设施进行逐一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

7、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可靠的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8、高空作业严禁垂直重叠作业,塔吊吊装时严禁施工人员站在塔机下。

(二)临边、洞口防护措施

1、临边高处作业设置防护措施

①、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和挑平台周边,雨棚与

檐边,无外脚手架的屋面与楼层周边应设置防护栏杆。

在结构四周边线内50cm处设置全封闭式护身栏,使用材料均采用Φ48×3.5钢管。

其高度不低于1.2m、立杆间距不大于2.5m、竖向每隔0.6m设一道通长大横杆、每隔一根立杆设一道三脚架。

沿钢管长度方向刷红白间隔的油漆、挂醒目标志牌;护身栏杆四周满挂密目安全网、白天设警示牌、夜间设红色标志灯;临边四周1m范围内不准堆料、停放机具。

说明:

1、使用材质均为48*3.5钢管;

2、立杆间距2.5米、高度1.2米;

3、每隔一立杆设此三角架一个;

4、四周满挂密目式安全网。

大横杆

结构临边防护网构造

②、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必须安装钢管临时护栏,并用立网围护,顶层楼梯口应随工程进度安装正式防护栏杆。

③、电梯井口设置1.5m~1.8m高钢管围护栏,并用立网封闭,电梯井道内首层及以上每隔2层(10米以内)设置水平安全网。

④、施工用电梯和脚手架等与建筑物通道两侧边,必须设置防护栏杆。

地面通道上部也应安装安全防护棚。

⑤、临边防护要求:

防护栏杆采用普通钢管2.5~3.5mm厚的管材,以扣件或电焊固定。

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和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0m~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m~0.6m,屋面防护栏杆应高为1.5m,并加挂安全立网。

栏杆柱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在基坑四周固定时,可采用钢管并打入地面50~70cm深,钢管离边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

当在混凝土楼面、屋面或墙面固定时,可用预埋件与钢管或钢筋焊接。

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

2、施工洞口高处作业设置防护措施

进行洞口作业以及在因工程和工序需要而产生的,使人和物有坠落危险或危及人身安全的其它洞口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按下列要求设置防护设施。

①、板与墙的洞口,必须设置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或其它防坠落的防护措施。

②、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和坑槽处,除设置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外,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

③、楼板、屋面、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小于50cm但大于2.5cm的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盖没,盖板应能防止挪动移位。

④、楼板面等处边长为50~150cm的洞口采用钢筋网片上面绑扎铁丝网或脚手片,钢筋不小于直径20mm,间距不大于20cm。

⑤、边长大于1.5米洞口,四周应设置防护栏杆,洞口张设安全网。

⑥、每楼层测量洞口,洞口应铺设钢丝网片,四周用膨胀螺丝固定。

(三)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

1、模板支撑和拆卸时悬空作业技术措施

①、模板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

禁止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禁止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装拆模板。

模板的装拆均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或模板专项施工方案进行。

②、支设高度在3.0米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置斜撑,并设置操作平台,低于3米的可以使用马凳操作。

支设悬挑形式模板,应有稳固的立足点。

拆模高处作业,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

2、钢筋绑扎时悬空作业技术措施

绑扎钢筋和安装钢筋骨架时,必须搭设脚手架和马道。

绑扎圈梁、挑梁、挑檐、外墙和边柱钢筋时,应搭设操作台和张挂安全网。

绑扎立柱和墙体钢筋时,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

3米以内的柱钢筋,可以在地面或楼面上绑扎;3米以上的柱钢筋,必须搭设操作平台。

3、混凝土浇筑时悬空作业技术措施

浇捣离地2.0米以上的框架、过梁、雨棚和小平台时,应搭设操作平台,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件上操作;特殊情况下无可靠安全设施,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构,或架设安全网。

4、对于高层建筑,应每四层设置一道外挑网。

5、对于使用年限较久的塔吊,其操作平台翻板大部分已不存在,故需在其栏杆上设置密目安全网,防止人员跌落。

(四)悬挑式钢平台技术措施

悬挑平台拉接点或搁支店必须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施上;钢丝绳要求两侧各设置两道;应设置四个吊环,吊运平台时应使用卡环,不得使用吊钩直接勾挂吊环;钢平台安装时,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挂钩挂牢,采用其它方式时卡头的卡子不得少于三个,钢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钢平台除进入建筑物的一侧外其它三侧均应设置固定的防护栏杆;钢平台使用时,派专人负责,组织项目相关人员进行检查,发现钢丝绳有锈蚀应及时调换;钢平台上在显著位置表明容许荷载值。

(五)交叉作业技术措施

支模、粉刷、砌墙等各工序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之外。

不符合以上规定时,要求设置安全防护层。

模板、脚手架拆除时下方不得有操作人员,模板等物品堆放离楼层边缘不应小于1.0米,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0米;楼层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等处严禁堆放任何拆下的物件。

结构施工自2层起,凡人员进出通道口均应搭设安全防护棚,由于上方施工可能坠落物件或处于起重机把杆回转范围之内的通道,在其影响范围内,必须搭设顶部能防止穿透的双层防护棚。

(六)外架和底层防护架的搭设

1、外架的防护

本工程外架采取两种形式,一种为落地式双排脚手架,一种为悬挑式外脚手架。

在搭设悬挑式脚手架时,应在其下设置水平安全网一道,防止安装脚手架时人员跌落。

对于悬挑式外脚手架,底层应设置木模板一道,封住孔洞;每一施工层面设置平网(内立杆与墙面空隙部分)一道,200高挡脚板一道;每步铺设脚手板,每步设置栏杆两道,高度分别为600、1200,外立杆内侧使用密目网封闭。

落地架除了底层不铺设木模板以外,其他均与悬挑式脚手架相同。

2、底层安全防护

在建筑物,人员来往频繁,而立体的交叉作业对底层的安全防护工作要求更高,为此在建筑底层的主要出入口将搭设双层防护棚及安全通道。

七、大型机械设备安装拆除安全防护措施

根据工程施工需要,拟在工程施工中设置3台塔吊及2台施工电梯进行物料及人员运输。

大型机械设备进场时,应严格检查设备完好程度,并核对设备使用年限。

在进行上述施工设备的安装和拆除时,应严格按照以下措施、相关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标准进行。

1、安装拆除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安装前须认真学习施工电梯和塔吊使用说明书,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安装前组织安装人员进行安装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各安装人员的工作内容及职责。

作业人员应戴好安全帽、安全带、手套,穿防滑鞋、工作服,特别是在上部结构拆装时必须挂好安全带。

安装现场应安排四名安全人员进行警戒,非安装人员不得进入。

严禁酒后作业和嬉闹行为。

进入现场前,需检查工具包、安全帽、安全带是否完好。

2、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装注意事项

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各构件完好无损,遵照原厂说明书有关规定,不得随意更改作业方法或作业顺序,遇特殊情况应采取可靠应急措施后与现场负责人或动力科协商解决。

严格保管好工具、螺栓,高空作业的工具及细小构件应放在工具包内,严禁上下抛物,装拆小构件应有可靠的防坠方法,紧固或松开螺栓时,严禁双手操作,应一手扳扳手,一手握住井架栏杆。

高空作业过程中,必须将安全带系在可靠处,严禁不挂安全带随意走动。

利用电梯自身进行加节时,应认真检查电梯的制动情况,在加节时要注意防止梯笼冒顶。

四级以上大风、大雨、大雾等恶劣气候,严禁进行安装作业。

操作人员在施工电梯开机前,必先检查各安全门,卸料平台防护门的情况,确认完好、可靠、安全后,方可起动,并严禁机械带病工作,超载运行。

在施工电梯整个架体安装过程完成后,还需要进行防坠落试验。

在进行防坠落试验时,吊笼内不允许有人,要确保制动器工作正常。

防坠落试验符合要求后,防坠安全器应复位。

塔吊安装时,前后臂应拉好缆风绳。

3、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在进行塔吊及施工电梯的维护工作时,若需离开操作平台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在进行施工电梯维修时,若拆下零部件后,梯笼的总量低于配重时,必须将梯笼锁在导轨架上。

在首次进行施工电梯运行时,必须空载及满载运行,梯笼升离地面1m左右停车,检查制动器灵敏性,然后继续上行楼层平台,检查安全防护门,上限位、前、后门限位,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

塔吊及施工电梯载物时,严禁超载作业。

电梯及塔吊运行时,司机不准做有妨碍电梯、塔吊运行的动作,不得离开操作岗位,应随时观察设备情况,发现反常应及时停机检查处理,故障排除前严禁运行。

4、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拆除

拆除大型施工机械设备时,须严格保管好工具、螺栓,高空作业的工具及细小构件应放在工具包内,严禁上下抛物,装拆小构件应有可靠的防坠方法,紧固或松开螺栓时,严禁双手操作,应一手扳扳手,一手握住井架栏杆。

拆装塔吊时,全过程塔上作业人员必须全部配带安全带。

平衡臂用四根φ17.5mm钢丝绳(绝对长度8m)吊装。

起重臂用两根φ17.5mm钢丝绳吊装。

顶升前必须配平前后臂,顶升出口后不得进行回转、起升动作,必要时可以小车作短距离变幅以调平。

顶升完毕后必须将回转体与最后一节标准节连接的八只销子全部销好。

拆前后臂应拉好缆风绳。

拆除施工电梯之前,必须对提升机进行一次大检查,特别是对主卷扬机、爬升卷扬机、涡流制动器、断绳保护装置,限位开关等零部件,应从严检查其动作的可靠性和灵敏度,不符合要求的应调整,梯笼升至柱顶,使平衡重落地,然后再慢慢上升50厘米左右,梯笼不发生下滑,然后进行拆卸。

其具体步骤按安装步骤相反的顺序进行。

拆除人员必须按高处作业要求,挂好安全带。

八、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

建筑施工进行高处作业之前,应先编制有关专项施工方案(模板、外脚手架、外爬架、悬挑钢平台、电梯安装方案、塔吊安装方案等),安装完后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逐项检查和验收。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高处作业。

验收内容包括,所有临边、洞口等各类技术措施的设置情况;技术措施所用的配件、材料和工具的规格;技术措施的节点构造和与建筑物连接情况;扣件和连接件的紧固情况;安全防护设施的用品及设备性能与质量是否合格。

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应按类别逐项查验,凡不符合要求的必须整改合格后再进行检查,施工期间还应进行抽查。

九、应急准备和响应处理方案及措施

根据工程施工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1.应急准备和响应组织准备

①目的

为了保护本企业从业人员在经营活动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本企业在出现生产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给本企业及本企业员工所造成的损失,成立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

②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在公司内部实行生产经营活动的部门及个人。

③责任

 

本企业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负责人及部门

工作职责

备注

总经理

主持全面工作

副总经理

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

工程部

应急救援实施工作

技、质部

参与应急救援实施工作

项目经理部

设备部

人力资源部

工会

④施工现场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小组

责任人

工作职责

姓名

项目经理

主持施工现场全面工作

项目安全技术负责人

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

专职安全员

负责应急救援实施工作

质检员等

参与应急救援实施工作

⑤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成员经培训,掌握并且具备现场救援救护的基本技能,施工现场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小组必须配备相应的急救器材和设备。

小组每年进行1-2次应急救援演习和对急救器材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从而保证应急救援时正常运转。

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公司及工地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设值班电话并保证24小时轮流值班。

如发生产安全事故立即上报,具体上报程序如下:

 

⑦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a.组织检查各施工现场及其它生产部门的安全隐患,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执行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及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b.进行教育培训,使小组成员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常识,同时具备安全生产管理相应的素质水平,小组成员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生产素质。

c.制定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确定企业和现场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救援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验收、监控和危险预测。

2.施工现场的应急处理设备和设施管理

①应急电话

 a.应急电话的安装要求

工地应安装电话,无条件安装电话的工地应配置移动电话。

电话可安装于办公室、值班室、警卫室内。

在室外附近张贴119电话的安全提示标志,以便现场人员都了解,在应急时能快捷地找到电话拨打报警求救。

电话一般应放在室内临现场通道的窗扇附近,电话机旁应张贴常用紧急急用查询电话和工地主要负责人和上级单位的联络电话,以便在节假日、夜间等情况下使用,房间无人上锁,有紧急情况无法开锁时,可击碎窗玻璃,便可以向有关部门、单位、人员拨打电话报警求救。

b.应急电话的正确使用

为合理安排施工,事先拨打气象专用电话,了解气候情况拨打电话121,掌握近期和中长期气候,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组织施工,既有利于生产又有利于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工伤事故现场重病人枪救应拨打120救护电话,请医疗单位急救。

火警、火灾事故应拨打119火警电话,请消防部门急救。

在施工过程中保证通讯的畅通,以及正确利用好电话通讯工具,可以为现场事故应急处理发挥很大作用。

c.电话报救须知

救援相关部门电话:

火警:

119   医疗急救:

120

公司应急值班电话:

拨打电话时要尽量说清楚以下几件事:

说明伤情(病情、案情)和已经采取了些什么措施,以便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

讲清楚伤者(事故)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几号、靠近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

说明报救者单位、姓名(或事故地)的电话以便救护车(消防车、警车)找不到所报地方时,随时通过电话通讯联系。

基本打完报救电话后,应问接报人员还有什么问题不清楚,如无问题才能挂断电话。

通完电话后,应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同时把救护车进工地现场的路上障碍及时予以清除,以利救护到达后,能及时进行抢救。

②急救箱

a.急救箱的配备

急救箱的配备应以简单和适用为原则,保证现场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增减,定期检查补充,确保随时可供急救使用。

器械敷料类:

消毒注射器(或一次性针筒)、静脉辅液器、心内注射针头两个、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气管切开用具(包括大、小银制气管套管)张口器及舌钳、针灸针、止血带、止血钳、(大、小)剪刀、手术刀、氧气瓶(便携式)及流量计、无菌橡皮手套、无菌敷料、棉球、棉签、三角巾、绷带、胶布、夹板、别针、手电筒(电池)、保险刀、绷带、镊子、病史记录、处方。

药物:

肾上腺素、异丙基肾上素、阿托品、毒毛旋花子苷水、慢心律、异搏定、硝酸甘油、亚硝酸戊烷、西地兰、氨茶碱、洛贝林回苏灵咖啡因、尼可刹米、安定、异戊巴比妥钠、苯妥英钠、碳酸氢钠、乳酸钠、10%葡萄糖酸钙、维生素、止血敏、安洛血、10%葡萄糖、25%葡萄糖、生理盐水、氨水、乙醚、酒精、碘酒、0.1%新吉尔灭酊、高锰酸钾等。

b.急救箱使用注意事项

有专人保管,但不要上锁。

定期更换超过消毒期的敷料和过期药品,每次急救后要及时补充。

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使现场人员都知道。

③其他应急设备和设施

由于在现场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安全情况,甚至发生事故,或因采光和照明情况不好,在应急处理时就需配备应急照明,如可充电工作灯、电筒、油灯等设备。

由于现场有危险情况,在应急处理时就需有用于危险区域隔离的警戒带、各类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标志牌。

有时为了安全逃生、救生需要,还必须配置安全带、安全绳、担架等专用应急设备和设施工具。

3.潜在的应急准备和响应(事故)事件

十、高空坠落和坍塌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发生潜在(事故)事件、物质:

不安全行为、环境、心理素质。

发生潜在(事故)事件场所:

生产作业区域。

发生潜在(事故)事件场所配备器材:

急救器材、设施、防汛物资。

应急计划:

每年一次。

应急准备和响应物资:

急救器材、设施、防汛物资。

1.应急准备

组织机构及职责

①项目部高处坠落和坍塌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

值班电话:

②高处坠落和坍塌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突发高处坠落和坍塌事故的应急处理。

2.培训和演练

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机关每年进行一次按高处坠落和坍塌事故“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

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

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

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施工管理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3.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应急物资的准备:

简易单架、跌达损伤药品、包扎纱布。

各种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4.应急响应

一旦发生高空坠落事故由安全员组织抢救伤员,项目经理打电话“120”给急救叫中心,由土建工长保护好现场防止事态扩大。

其他义务小组人员协助安全员做好现场救护工作,水、电工长协助送伤员外部救护工作,如有轻伤或休克人员,现场山安全员组织临时抢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尽最人努力抢救伤员,将伤亡事故控制到最小程序,损失降到最小。

防坍塌事故发生,项目部成立义务小组,由项日经理担任组长,生产负责人及安全员,各专业工长为组员,主要负责紧急事故发生时有条有理的进行抢救或处理,外包队管理人员及后勤人员,协助项目副经理做相关辅助工作。

发生坍塌事故后,由项日经理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由安全员打事故抢救电话“120”,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同时通知项目副经理组织紧急应变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