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47261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古诗文名句的积累运用及其鉴赏

古诗词语言凝炼,在有限的篇幅中熔铸极大的内涵,在浓缩的语言里饱含丰富的情感。

古诗词常以抒情言志来反映生活:

或抒凌云壮志,或言婉约柔情;或心忧天下,或寄情山水;或慨叹身世,或讽喻时政;或描摹事物,或吟咏古今……容天下诸事,抒万千情思这就是诗歌流传至今的魅力所在

课标与教材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是高度重视的,其相关要求是:

记诵默写所学课文中的古诗文名句;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篇或段;记诵教材附录中的古诗词名句。

中考考察的方式一般有两种:

一是默写;二是鉴赏。

先谈谈默写,默写又分为:

直接默写和理解性默写。

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第一课时

一、直接默写:

这类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原文直接写出空缺的问句,或是出上句要求默写下句,或是出下句要求默写上句,或是出上下句要求默写中间句。

(一)七年级

1、,关山度若飞。

,。

2、,。

沙场秋点兵。

3、黄鹤一去不复返,。

,。

4、了却君王天下事,。

5、,铜雀春深锁二乔。

6、,关山度若飞。

  7、马作的卢飞快,。

8、,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

9、晴川历历汉阳树,。

10、但愿人长久,     。

11、风正一帆悬。

12、我寄愁心与明月,。

13、,铜雀春深锁二乔。

(二)八年级

1、造化钟神秀,        。

 2、会当凌绝顶,        。

  

3、国破山河在,        。

4、     ,恨别鸟惊心。

5、      ,谁家新燕啄春泥。

 6、乱花渐欲迷人眼,       。

7、角声满天秋色里,      。

8、商女不知亡国恨,       。

9、君问归期未有期,      10、      ,自缘身在最高层。

11、人生自古谁无死,      。

12、落红不是无情物,          

13、惶恐滩头说惶恐,14、山河破碎风飘絮,。

15、海内存知己,。

16、,燕然未勒归无计。

17、沉舟侧畔千帆过,。

18、怀旧空吟闻笛赋,。

19、春蚕到死丝方尽,。

20、,却话巴山夜雨时。

21、江山代有才人出,。

(三)九年级

1、,君子好逑2、无可奈何花落去,。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4、蒹葭苍苍,。

5、忽如一夜春风来,。

6、长风破浪会有时,。

7、,柳暗花明又一春

8、采菊东篱下,9、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10、,西北望,射天狼。

1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1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二,理解默写:

这类题型往往告知要求默写的语句的意思或提示其在文中的作用,让考生据此写出相应的句子,它回避了“死记硬背”,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默写,他的难度较直接默写稍大,灵活性也强一些。

(一)七年级

1、《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的诗句是:

      ,     。

写木兰去征战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表现木兰不愿作高官而但愿还乡的醇厚质朴的句是,,。

写出与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有关的句子是,。

具体描绘戍守边关的情景(写军中的苦寒生活)的诗句是,。

写出伙伴惊忙原因的句子是,。

篇末四句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是

2、崔颢《黄鹤楼》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诗人触景生情引发思乡情愁的诗句是:

,。

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

,。

诗中抒写忧愁原因的句子是:

崔颢用对偶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

,。

3、辛弃疾《破阵子》中表现作者收复中原,完成统一大业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描写阅兵场景壮观而激烈,表现将士们身先矫健,英勇杀敌的句子是:

,。

表达词人辛弃疾叹岁月不在,人已老矣的复杂心理的点睛之笔是。

作者直抒胸臆,表现自己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反映作者壮志难酬、点名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4、“,。

”崔颢登上黄鹤楼,见江雾迷漫,暮霭沉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二)八年级

1.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

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          。

2.李商隐的《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

             ,         。

3.《渔家傲》中表现戍守将士痛苦矛盾心里的句子是    ,        。

《渔家傲》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志的句子是,。

4.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

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          。

5.李商隐的《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

          ,         。

6、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中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

 ;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7、《渔家傲》中从虚写的角度,突出战争持久,将士背井离乡远征边塞的痛苦的诗句:

  

8、《天净沙.秋思》中诗人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出了九种景物,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意境的句子:

9、《渔家傲》中总写“塞下秋来风景”的特点的字眼是:

“异”有关诗句:

(三)九年级

1、《关雎》中统领全诗的句子是 。

诗中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句子是:

 

形容青年男子热烈追求爱情的诗句:

 

形容对爱情的思慕和对问题的烦扰因而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诗句:

2.《蒹葭》:

诗中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

3.李煜的《相见欢》:

词中“”一句用巧妙地比喻写“愁”。

 

4.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

“?

” 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5、晏殊在《浣溪沙》中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

能表现一切必然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必然消逝,但是,阻止时仍然会有美好事物出现的语句: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

;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起承上启下的诗句是:

 

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

  

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

 

有人说,这是一首咏雪诗,诗中的“”,描写了一幅神奇美丽的雪景图;

有人说,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中的“”,描绘了一幅辽阔广漠的塞外图,

也有人说,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的“”,展示了友人之间浓浓的情谊。

 

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一句诗“”。

 

7、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期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你所读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

; 

8、从军中大帐写天气奇寒,侧面表现雪的威力的句子:

9、从人的感觉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

从雪后沙漠、天空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的句子:

从帐内饯行场面表现,表现友情浓烈与真挚,心胸的豪放与豁达:

 

10、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11、李白的《行路难》:

诗中以“”两句诗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名句是:

 暗示世路坎坷难行的句子:

 用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心存被启用的希望(表现人生遭遇变幻莫测的句子):

与此意境、创作手法相同的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比喻人生道路虽然曲折,但是人生理想终会实现的句子:

12、陆游的《游山西村》:

 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

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可引用本诗中的诗句是:

这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

不仅反映诗人对前途所抱希望,也说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性诗句:

 既写景又含议论哲理句:

 

描绘南宋农村风俗画的句子:

13、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的呼喊。

  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

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表现忧国忧民感情的句子:

,风雨不动安如山!

诗人忧国忧民却能做到忘我的句子: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拓展:

与“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意境相同的句子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14、曹操的《观沧海》:

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

;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15、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

  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

 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塑造了一个力挽强弓,奋力杀敌的英雄形象的句:

16、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

; 

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

概括封建社会的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社会现象,表明对统治者的谴责和劳动人民的同情的诗句:

第二课时诗词曲赏析

诗言志,诗抒怀,诗歌中蕴藏着丰富的意境与情感,所以古典诗词有着经典不衰的魅力!

同学们,学习一首诗,不仅要会读会背诵,关键在于品味诗词的蕴味,感受诗词无穷的

魅力。

二、诗词曲赏析:

1、品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

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参考答案: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韩愈(768-842),字退之,唐代大文学家,中唐文章革新运动的主将。

他的文章最受后人推崇,常和杜甫的诗相提并论;他的诗,想象奇特,气势雄伟,追求散文化的语言风格。

韩愈还以爱护人才著名,诗人李贺、贾岛,都受过他的赏识和教益。

    蒙蒙细雨洒落在长安的大街上。

这轻柔细润、酥油一般的小雨,悄悄地提醒人们:

春天来了。

当你放眼向郊外远望的时候,山坡上,原野间,到处是一片片和新绿⑴一量你兴冲冲地赶到近前,想好好观赏一番,那绿色却反而消失了,不见了――草儿虽然开始返青了,但毕竟还太小、太嫩呢。

诗的前两句写细润如酥的小雨,写似有若无的草色,都是早春时节特有的景象,体现着诗人取材的典型了观察的精微。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

试想:

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

连影儿也不见。

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

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

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

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

远远望去,再象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

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古诗词里面有许多写景的联句,展现的画面令人陶醉。

读古诗,脑子里能描绘出形象鲜明的画面,光影流动,动静参差,那才能说感受到了美,才能叫欣赏。

描绘画面,对考生的想象能力、描述能力、审美能力都有要求。

解答这类题目,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是前提。

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一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和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2、赏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好在哪里。

答:

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以满树盛开的梨花喻雪花,描绘出万树挂雪,雪压枝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

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

同时“梨花”的梨还代表着“离”。

“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

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

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

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

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3、赏析《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的“争”字的妙处:

答:

诗中的“争”字用拟人的手法,把“早莺”当人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写出了西湖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四句是白居易此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

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

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

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往往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还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那些最能传神、最生动形象,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往往体现了作者炼字的功夫,也往往是出题者锁定的考点。

学生一定要结合语境,分析炼字使怎样的事、景、人、物、情更形象、更含蓄、更有意蕴。

所以古代诗歌鉴赏中往往会要求我们去品味这些经过千锤百炼的字句的精妙

4、朗读诗歌,初步感悟意境。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谈谈你的看法。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何等的坦荡和自然!

愤世嫉俗、心志高洁的陶渊明,并没有像历史上许多因不满现状、逃避现实的人士一样,归隐山林,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而是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就是弃官不弃世。

人活在世上,真的能超脱现实,不受时空的限制吗?

陶渊明没有去深究这一点,但他相信,真正的隐居是一种心灵之隐。

心若“远”,即使身居闹市,亦不会为车马之喧哗、人事之繁琐所牵役。

“大隐隐于市”,正是这个道理。

真正透悟明了的陶渊明,在喧闹的尘世里执守一方清净,坚信只要“心远”,就能远离世俗,独享自然的快乐。

我由此而想起一句俗语: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同样的坦荡,同样的不为外物和形式所拘,这种境界,缘于心灵真正的叛依和透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最妙的是“心远地自偏”,俨然“佛在心中,不必问佛”了。

能够这样充满自信地把握自己,从万丈红尘当中脱俗而出,又常常向自己的内心发问,从而享受必要的孤独与寂寞的人,当是一个大智的人,也自是一个富有尊严的人。

理解是赏析的前提,有时仅仅从字面上理解还远远不够,还得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

检测一下大家的火眼金睛,你从这四道题目中、看出诗词鉴赏考点:

【知识梳理】

★鉴赏方法总结:

理解了诗歌的内容,揣摩了诗歌的语言,最终还要去体会诗歌的情感。

因为古人写诗“一草一木皆有意,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考试中,不论直接问还是间接问,到最后几乎都会考到作品的情感。

实战演练:

阅读一、《行路难》完成1-2题。

(共4分)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2分)

 

二、《次北固山下》

1、“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2、请描述加横线的诗句在你脑海中的画面。

 

同学们不但会做题,还很会阅卷,看来同学们收获不小。

总结本节课所学,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下面这份应考贴士(齐读体会):

抓住意象精读诗作是基础

知人论世体会感情是关键

看清题目明确考点是核心

精于表达组织答案是重点

虽然这节课上我们讲的只是一小部分,但希望大家能触类旁通,也希望这短短的一节课能为大家解开中考古诗鉴赏的神秘面纱,等到六月来到,我们走进中考考场,大家会更有底气更有信心。

文言文阅读第一课时

《<论语>12则》《<庄子>一则》《<礼记>一则》《<列子>一则》第一轮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能够准确翻译名句。

(重点)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完成有关本课试题。

【复习过程】

《<论语>12则》复习导学

(一)了解必要的文学常识

1、我们常说的“四书”是指《》《》《中庸》《大学》,“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2、《论语》:

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3、孔子:

名,字,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家学派的创始人。

【复习字词】

生字:

1、人不知而不愠()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不亦说()乎4、三省()吾身5、传()不习乎

6、诲女()知之乎7、不知为()不知8、是知()也

重点词语

1.通假字:

1、“说”通“悦”,愉快。

2、“知”通“智”,智慧。

3、“女”通“汝”,你。

2.重点词语解释:

时习:

罔:

殆:

耻:

是以:

默而识之:

川:

       斯:

逝:

   

舍:

尝:

     诲:

愠:

          善者:

倦:

【问题探究】

1.课文里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哪些话是谈学习方法的?

哪些话是谈学习兴趣?

(1.)谈学习方法的:

(2.)谈学习态度的:

(3.)谈学习兴趣的:

(4.)谈个人道德修养的:

2.“而”字是个连词,它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

课文中哪些是表顺接的,哪些是表转接的?

提示:

表顺接的有:

表转接的有:

3.从本课中提炼的成语有那些?

4.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

⑵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⑶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⑷其恕乎!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5、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王明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骄傲自满是求知的大敌,学而不厌才是学习的正确态度。

D、武斌同学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这归功于他经常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勤奋好学。

《<庄子>一则》复习导学

(一)了解必要的文学常识

《北冥有鱼》出自(《庄子》),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庄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

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五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与老子并称(“老庄”)。

【复习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

北冥() 鲲鹏()抟() 迁徙()齐谐()正色邪()

(2)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加点字词:

1、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4、齐谐者,志怪者也。

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6、去以六月息者也。

7、野马也,尘埃也

8、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9、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通假字

北冥有鱼

其正色邪

(4)词类活用

志怪者也。

怪:

形作名,怪异的事情水击三千里,水:

名作形,在水面上

南冥者,天池也。

天:

名作形,天然的

(5).翻译重点句子。

⑴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⑵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⑶“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⑷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问题探究】

1.大鹏的形象如何呢?

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2.赏析句子: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

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礼记>一则》复习导学

(一)了解必要的文学常识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

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复习字词】

1.重点实词

(l)弗食,不知其旨也()

(2)虽有至道()

(3)弗学,不知其善也()(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5)教然后知困()(6)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7)知困,然后能自强也()(8)故曰()

(9)教学相长()

(10)学学半()

2.一词多义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学然后知不足(这样以后)

3.通假字

《兑命》曰(“兑”通“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问题探究】

1、“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与的关系问题,说明了的道理。

2、你能结合学习生活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吗?

《<列子>一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