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置基本要求.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550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置基本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置基本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置基本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置基本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置基本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置基本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置基本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置基本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置基本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置基本要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置基本要求.docx

《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置基本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置基本要求.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置基本要求.docx

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置基本要求

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置基本要求(试行)

1总则

1。

1指导思想和依据

为了加强高职高专药学教育的宏观管理,规范高职高专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置,保证其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高职高专药学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置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

本《要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以及教育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其它相关法规和文件的精神为指导。

1。

2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

申报设置本专业的学校必须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的要求,并达到《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2004]16号)的要求。

1。

3适用范围

本《要求》适用于已设置和申报设置高职高专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含民办高等学校)。

2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

设置高职高专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必须符合国家医药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适应所在社会区域、经济以及医药卫生发展规划;进行充分的医药市场人才需求调研、预测以及可行性论证;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有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办法.有健全的专业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制度以及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符合教育部专业设置的有关规定和申报程序.

3专业面向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药品生产企业,从事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药品营销等工作;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养护、药品营销、药事管理等工作。

4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

4.1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药品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药品营销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4。

2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药品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药物剂型和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和应用,接受药品工业化大生产的基本培训,具有药品生产、操作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学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4。

2。

1掌握药品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4.2.2熟悉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制剂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

4。

2。

3掌握药品质量管理和药事法规的基本知识。

4.2.4熟悉药品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

2。

5熟悉经济学、会计学的基本知识。

4。

2。

6具备必要的人文素质和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

4。

2.7具有英语阅读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4。

2。

8具备按GMP要求进行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的能力。

4.2.9具备按GSP要求进行药品经营企业管理的能力。

4。

2.10具备基本的营销策划能力。

5学制

高职高专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

6专业主干学科、核心课程和核心能力

6.1专业主干学科

中药学、药学、管理学、营销学。

6.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实验、实训)

药剂学、药理学、药材商品学、医药商品学、经济学、药品市场营销学、管理学、药品生产与运作管理、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具体要求参见附录一)。

6.3主要实践环节(包括生产见习、实训与实习)

高职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专业课程设置以服从实践需要、突出应用性、考虑关联性为原则。

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达50%以上。

以“企业需求和能力本位”为原则,部分专业课的有关内容实行现场教学,如GMP现场教学、药剂学部分剂型工艺流程及制备。

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每学期还要安排到企业进行生产见习、药店实习、经营实习。

在理论内容上,有目的地取舍,压减重复性知识,避免知识的相互割裂、脱节,做到科学合理、有机综合、疏理调整、删繁就简、重点突出、重于实用、增强复合型功能,使学生具备必备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扎实、面宽,并具有一定的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能力。

本专业生产见习时间不少于1周,药店实习不少于3周、药品经营实习不少于3周,校内实训时间不少于3周,毕业实习不少于16周,并达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6。

4专业核心能力

药品经营与管理。

7专业设置的基本条件

7。

1教学基本组织与师资队伍

7.1.1教学基本组织

各门主要课程均应设立相应的教学基本组织(教研室、课程组)。

7.1.2师资配备

7。

1。

2.1专任教师

开办高职高专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应有稳定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并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专任教师应具有高等学校教师任职资格,除保证公共课程教学外,各门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基本组织(教研室、课程组)至少应配备专任教师2人,主要课程主讲教师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专任教师总数不得少于20人,专任教师中管理类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生的比例不低于50%,“双师型"教师比例不低于50%,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数不低于5人,外聘专业教师至少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正式聘任手续并相对稳定。

专业课教师每年应有l/3以上时间参加专业实践活动。

7.1.2.2实验技术人员

每个教学实验室应分别配备不少于1名具有实验技术职称资格的实验技术人员。

7。

2实践教学条件

7.2.1教学实验室及实验设备

学校应按照本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实践教学课时数不得低于总教学时数的50%)设置与本专业所开设课程相适应的教学实验室,购置必要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主要仪器设备参见附录二)。

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不少于200万元,并且根据学校五年规划本专业招生总数,生均不少于0.2万元。

7。

2。

2实训基地

学校可按照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可共享),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主要设备参见附录三)。

7.2。

3实习基地

学校应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建立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关系稳固的教学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中,医药生产企业及经营企业应分别通过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达标要求并验收合格。

实习基地应有专人负责实习工作,各实习岗位均有带教指导教师,带教指导教师应具有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以上学历。

7。

3图书资料

学校图书馆应拥有教学必备的、门类较齐全的医药图书资料。

医药类图书资料不少于5万册(生均80册以上)。

专业核心期刊10种以上,具有本专业信息资料查阅所需计算机网络系统。

7。

4开办经费

申报设置本专业,除上述条件以外,另外应投入不少于50万元的专业开办经费,用于专业建设。

8教学管理

8.1专业教学管理机构及专职教学管理人员

学校应设立专业教学管理机构,应配备不少于2名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经营与管理专业知识结构的专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

8。

2教学文件

申报学校必须提供以下完整系统的专业教学文件:

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及其分年度实施计划、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学籍管理制度、成绩考核制度、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学期进程计划及课表、实训教学计划及大纲、实习计划及大纲、使用教材目录等。

教学文件应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的要求制定。

附录一

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设置及要求

1、经济学

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前者主要是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后者主要是研究资源利用问题。

学时:

60

学分:

3

2、会计学

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会计的六大要素,借贷两方记帐,最基本的会计分录。

学时:

44/8

学分:

3

3、药理学

简介:

本课程讲授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作用机理及内在规律,使学生熟悉药效学和药动学的一般规律和原理,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作用原理、用途及主要不良反应,熟悉药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学时:

60/16

学分:

4

4、药剂学

简介:

本课程讲授药物剂型和制剂的基本理论、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对制剂中常用辅料的质量、性能、生产厂家、常规价格等有一定了解.讲述药代动力学原理及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介绍药物制剂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前景,以及令人瞩新技术、新理论、新剂型。

学时:

40/24

学分:

3

5、药事管理与法规PharmaceuticalLaw

简介:

本课程讲授药品管理法、新药审批办法、特殊药品管理方法、药品专利法、中药管理办法、经济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3GP、药品广告管理等.

学时:

42/8

学分:

2。

5

6、管理学

简介:

本课程讲授管理的概念、管理学的发展史,管理学的核心理念,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最新的案例分析.

学时:

60/10

学分:

3。

5

7、中药商品学(60学时)

简介:

本课程讲授常用中药材的来源、历史、产地、采制、性状、鉴别、品质规格、主要成分、功能、存储、应用、特殊中药的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识别常用中药材300味

学时:

40/20

学分:

3

8、推销艺术与技巧

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医药代表与顾客会面的技巧,有效拜访医药市场终端的技巧,推销洽谈中销售陈述、体温、聆听的技巧;产品销售中产品演示技巧;处理顾客异议的方法;促成交易的技巧.

学时:

20/10

学分:

1。

5

9、市场营销与管理

简介:

本课程讲授市场管理学的性质、营销定义、指导思想、决策组织人员配备、领导艺术、信息沟通、营销计划与战略、产品决策、生命周期、产品开发、价格决策、促销组合、渠道设计与管理等。

学时:

50/30

学分:

4

10、医药商品学

简介:

本课程讲授常见医药商品的作用与适应症、不良反应、用药指导,商品信息及储存.

学时:

50/10

学分:

3

11、经济法

简介:

本课程讲授经济法律规范及其发展规律.主要包括调整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宏观经济调空关系及社会经济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

学时:

20/10

学分:

1。

5

12、营销心理学

简介:

本课程讲授经营中消费者的心理学,怎样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将营销学的知识同心理学的知识融合在一起。

学时:

30/10

学分:

2

13、生产与运作管理

简介:

本课程讲授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劳动定额的测量方法、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方法、物料资源计划、生产计划的决策方法、库存控制的方法、简单经济批量的确定、设备的选择等内容.

学时:

44/8

学分:

3

13、药店实习

简介:

本课程主要要求学生熟悉符合GSP的药品零售和零售连锁企业购进、验收、储存、销售的基本要求;熟悉常用的医药商品、中药商品品种。

学时:

90

学分:

3

附录二

高职高专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实验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

仪器、设备名称

仪器、设备名称

商品陈列柜(平柜)

崩解时限测定仪

商品陈列柜(立柜)

智能溶出度测定仪

超市售货架

水分测定仪

中药饮片斗

熔解热测定仪

电脑

崩解时限测定仪

POS机

显微镜

促销台

超级恒温槽

温湿度检测仪

滴定装置

减压蒸馏装置

安瓿自动灌封机

抽滤装置

包衣机

自动永停滴定仪

自动包装机

脆碎度测定仪

真空泵

澄明度检测仪

电动搅拌机

压片机

玻璃干燥器

制丸机

生理病理药理电脑记录仪

制栓机

薄层色谱装置

颗粒机

热压灭菌器

片剂四用测定仪

高压消毒器

阿贝折光仪

恒温干燥箱

旋光仪

恒温培养箱

数字式贝克曼温度计

恒温水浴锅

注:

必须建立稳定的实验室,相关面积应达到国家规定的面积要求;配套设施必须完备。

附录三

高职高专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训硬件、软件一览表

设备名称

设备名称

促销台

财务系统软件

商品陈列柜(平柜)

质量管理软件

商品陈列柜(立柜)

库存系统软件

超市售货架

空调

温湿度检测仪

超市售货架

打印机

中药饮片斗

电脑桌

电脑

常用化学药品

POS机

常用中成药

办公桌、椅

常用中药饮片

注:

上述设备的摆放与使用应在《药品经营管理规范》规定的洁净区域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