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57168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docx

《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docx

北京各区一模选择题汇编

朝阳6.下列与生产、生活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和CH4都是温室气体B.酿酒过程中,淀粉水解不能得到乙醇

C.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D.使用一定的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转化成CO2和N2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是一种非金属主族元素,其晶体可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

B.工业上通常用电解Na、Fe、Cu对应的氯化物制得该三种金属单质

C.Cl、Br、I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HCl、HBr、HI水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D.S、P、Cl得电子能力和它们相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8.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2CH3COOH+CaCO3═Ca2++2CH3COO-+CO2↑+H2O

B.自然界各种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产生的硫酸铜,遇到难溶的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

Cu2++SO42-+PbS═CuS+PbSO4

C.在盐碱地(含较多NaCl、Na2CO3)上通过施加适量CaSO4,可降低土壤的碱性:

CaSO4+Na2CO3═CaCO3↓+Na2SO4

D.在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SO2的排放:

2CaCO3+O2+2SO2═2CaSO3+2CO2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NH3中含有6.02×1022个共价键

B.100mL1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6.02×1022个CO32-

C.将4gNaOH溶于100g蒸馏水,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0.1mol/L

D.将7.8gNa2O2放入足量的水中,反应时转移6.02×1022个电子

10.关于右图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中电子移动的途径是:

负极FeM溶液石墨正极

B.若M为NaCl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可能有NaClO

C.若M为FeCl2溶液,可以实现石墨上镀铁

D.若M是海水,该装置是通过“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使铁不被腐蚀

11.常温时,在X的溶液中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后变红,再加入等体积的Y的溶液,混合溶液一定显红色的是(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mol/L)

X

Y

A

氢氧化钡

明矾

B

醋酸钠

醋酸

C

碳酸氢钠

石灰水

D

氢氧化钠

硫酸

12.PCl3和PCl5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将PCl3(g)和Cl2(g)充入体积不变的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并于10min时达到平衡:

PCl3(g)+Cl2(g)

PCl5(g)

东城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垃圾资源化的主要途径是卫生填埋B.在日常生活中,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

C.推广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D.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7.aAn+、bB(n+1)+、cCn-、dD(n+1)-电子层结构相同。

关于A、B、C、D四种元素叙述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CB.一定都是短周期元素

C.单质的还原性:

B>AD.原子序数:

B>A>C>D

8.下列各项中“操作或现象”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或现象

A

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CuSO4、澄清石灰水和品红溶液

B

证明蛋白质在某些无机盐溶液作用下发生变性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有沉淀析出;再把沉淀加入蒸馏水中

C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将少量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向上层清液中加稀HNO3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

D

证明溶液中存在平衡:

Fe3++3SCN-

Fe(SCN)3

将1mLKSCN溶液与1mL同浓度FeCl3溶液充分混合;再继续加入KSCN溶液,溶液颜色加深

9.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Cl2通入Na2CO3溶液中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gNO3溶液中D.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10.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3Y

2Z(该反应放热),其中Z呈气态,且Z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Z%)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大于T2B.Y一定呈气态

C.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当n(X):

n(Y):

n(Z)=1:

3:

2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11.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信息如下:

实验编号

c(HA)/mol·L-1

c(NaOH)/mol·L-1

反应后溶液pH

0.1

0.1

pH=9

c1

0.2

pH=7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c1一定大于0.2mol·L-1B.HA的电离方程式是HA

H++A-

C.甲反应后溶液中:

c(Na+)>c(OH-)>c(A-)>c(H+)D.乙反应后溶液中:

c(Na+)

12.强电解质甲、乙、丙、丁分别溶于水,电离出NH4+、Ba2+、Mg2+、H+、OH-、Cl-、HCO3-、SO42-(每种溶液中溶质电离出的离子各不相同)。

已知:

①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②0.1mol·L-1乙溶液中c(H+)>0.1mol·L-1;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四种物质中一定有共价化合物B.四种物质中一定有Ba(OH)2

C.丙溶液中含有NH4+D.丁溶液中含有HCO3-

丰台区6.化学

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B.处理废水时加入明矾作为消毒剂可以除去水中的杂质C.PM2.5(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

D.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

7.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I2(g)+H2(g)

2HI(g)△H=-9.48kJ/mol

②I2(s)+H2(g)

2HI(g)△H=+26.48kJ/mol

A.254gI2(g)中通入2gH2(g),反应放热9.48kJ

B.当反应②吸收52.96kJ热量时转移2mole一

C.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D.1mol固态碘与1mol气态碘所含能量相差17.00kJ

8.化学中常借助图像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下列关于4个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可表示t℃时,冰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B.图②可表示向一定量盐酸中滴加一定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pH的变化

C.图③可表示向一定量明矾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氢氧化钡溶液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D.图④可表示所有的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9.下列关于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c为阳极,d为阴极B.装置②可定量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

C.关闭活塞a,从b处加水,可以检查装置③的气密性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10.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①Na+②Ba2+③Cl一④Br一⑤SO32一⑥SO42一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1)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下层呈橙红色

(2)

分液,向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3)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B.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③④⑥

C.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⑥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⑤

11.A、B、C、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为Fe,则C可能为Fe(NO3)2溶液

B.若X为KOH溶液,则A可能为Al

C.若A、B、C均为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化合物,则X一定为CO2

D.若X为O2,则A可为有机物乙醇,也可为非金属单质硫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丙烯的同分异构体(包括顺反异构)共有5种

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基环己烷不能,说明有机物分子中的基团间存在相互影响

C.芥子醇()能发生氧化、取代、水解、加聚反应

 

D.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有银镜生成,该物质不一定属于醛类

海淀区零模

6.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要依靠科技进步。

下列关于保护生存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通常利用沉淀反应除去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B.垃圾焚烧不仅可以用于发电,还不会带来任何新的污染

C.减少使用、加强回收和再利用是治理“白色污染”的主要途径

D.可通过改进燃烧装置和燃烧技术,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蒸馏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B.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导管末端要伸入饱和Na2CO3溶液液面下

C.分液操作中,待下层液体流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D.测定溶液pH时,可用pH试纸蘸取少量待测液,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蔗糖可水解生成2mol葡萄糖

B.CH3—CH=CH—CH3与C3H6一定互为同系物

C.的名称是2,3-甲基丁烷

D.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是因为与水形成了氢键

9.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防腐和增色作用。

下列对亚硝酸

钠性质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A.亚硝酸钠中含有钠元素,焰色反应呈黄色

B.已知亚硝酸为弱酸,则亚硝酸钠溶液呈碱性

C.亚硝酸钠属于盐类物质,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钾反应生成金属钠

D.亚硝酸钠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可能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10.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以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等金属离子,通常添加难溶电解质

MnS使这些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而除去:

Cu2++S2-===CuS↓

B.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SiO2+2OH-===SiO32-+H2O

C.金属钠在空气中放置表面会很快失去金属光泽:

2Na+O2===Na2O2

D.向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的稀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Ba(OH)2稀溶液:

NH4++Fe2++SO42-+Ba2++3OH-===BaSO4↓+Fe(OH)2↓+NH3·H2O

11.X、Y、M、Z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X、Y、Z的电子层数之和为5,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X和Z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YZ3极易溶解于水

B.Z与M可以形成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C.12g14X中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8mol

D.由上述四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受热易分解

12.“天宫一号”飞行器在太空工作期间必须有源源不断的电源供应。

其供电原理是:

白天

太阳能帆板

发电,将一部分电量直接供给天宫一号,另一部分电量储存在镍氢电池里,

供黑夜时使用。

右图为镍氢电池构造示意

图(氢化物电极为储氢金属,可看做H2直

接参加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阴极区电解质溶液pH降低

B.在使用过程中此电池要不断补充水

C.放电时NiOOH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Ni(OH)2-e-+OH-=NiOOH+H2O

海淀一模6.下列做法对改善大气质量无益的是

A.推广使用无铅汽油B.在农田中焚烧秸秆为土地施肥

C.开发利用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D.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钠溶液和醋酸铅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均不能发生氢化反应

C.H2N—CH2—COOH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合成橡胶的单体之一是

8.X、Y、Z、W是分别位于第2、3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X与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

X

C.Y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D.室温下,0.1mol/LW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1

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有乙烯生成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B

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

向2mL1mol/L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mol/LFeCl3溶液

C

检验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然后加入适量稀NaOH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D

测定铝箔中氧化铝的含量

取ag铝箔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测其体积为bL(已转化为标准状况下)

10.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可用BaCl2溶液除去粗盐中的SO42-

B.从苦卤中提取Br2的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

2Br-+Cl2==2Cl-+Br2

C.试剂1可以选用石灰乳

D.工业上,电解熔融Mg(OH)2冶炼金属镁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通电一段时间后,搅拌均匀,溶液的pH增大

甲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2Cl--2e-==Cl2↑

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O2+2H2O+4e-==4OH-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Cu==Cu2++2Fe2+

 

12.有①氨水②NH4Cl溶液③Na2CO3溶液④NaHCO3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

为0.1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

①>④>③>②

B.溶液①、②等体积混合后pH>7,则c(NH4+)

C.向溶液①、②中分别加入25mL0.1mol/L盐酸后,溶液中c(NH4+):

①>②

D.向溶液③、④中分别加入12.5mL0.1mol/LNaOH溶液后,两溶液中的离子种类相同

石景山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赤潮、白色污染、绿色食品中的“赤”“白”“绿”均指相关物质的颜色

B.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

C.污水处理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化学方法有:

混凝法、中和法、沉淀法

D.

是世界通用的循环再生标志,简称回收标志

7.青霉素是一种良效广谱抗生素,经酸性水解后得到青霉素氨基酸分子的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属于α—氨基酸B.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多肽

C.核磁共振氢谱上共有5个峰D.青霉素过敏严重者会导致死亡,用药前一定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8.已知短周期元素的四种离子:

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d>c>b>aB.单质的还原性D

C.离子半径C3->D->B+>A2+

D.A、B、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溶液(等物质的量浓度)的pH值C>B>A

9.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84”消毒液的水溶液中:

Fe2+、Cl-、Ca2+、Na+②加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

K+、NH4+、Cl-、S2-

③能够与金属Cu常温下反应放出气体的溶液:

Fe3+、Al3+、SO42-、K+

④pH=2的溶液中:

NH4+、Na+、Cl-、Cu2+

⑤无色溶液中:

K+、CH3COO-、HCO3-、MnO4-

A.②③B.①③C.①⑤D.③④

10.弱酸酸式盐的酸根离子电离和水解并存,已知HSO3-电离大于水解。

以NaHXO3表示

NaHCO3和NaHSO3。

对于NaHCO3和NaHSO3溶液,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A.c(Na+)+c(H+)=c(OH-)+c(HXO3-)+2c(XO32-)B.c(Na+)=c(HXO3-)+c(H2XO3)+c(XO32-)

C.c(Na+)>c(HXO3-)>c(H+)>c(OH-)D.c(OH-)=c(H+)+c(H2XO3)―c(XO32-)

11.关于下列四个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反应CO(g)+H2O(g)===CO2(g)+H2(g)的ΔH>0

B.图②为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图,正、负极通入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

1

C.图③表示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用重结晶方法从a、b混合物中提纯a

D.图④可以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且乙的压强大

12.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

装置

实验现象

结论

A

左边棉球变为橙色,右边棉球变为蓝色

氧化性:

Cl2>Br2>I2

B

左边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活动性:

Al>Fe>Cu

C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Ag2S)

溶解性:

AgCl>AgBr>Ag2S

D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酸性:

HCl>H2CO3>H2SiO3

②中分别加入25mL0.1mol/L盐酸后,溶液中c(NH4+):

①>②

D.向溶液③、④中分别加入12.5mL0.1mol/LNaOH溶液后,两溶液中的离子种类相同

PCl3(g)

Cl2(g)

PCl5(g)

初始浓度(mol/L)

2.0

1.0

0

平衡浓度(mol/L)

c1

c2

0.4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10min内,v(Cl2)=0.04mol/(L·min)

B.当容器中Cl2为1.2mol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平衡时PCl3的

D.平衡后移走2.0molPCl3和1.0molCl2,在相同条件下再达平衡时,c(PCl5)<0.2mol/L

西城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可制玻璃、单质硅、光导纤维B.食盐、糖、醋可作调味剂,不可作食品防腐剂

C.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电子被氧化的过程

D.大量服用阿司匹林会出现水杨酸中毒症,可静脉滴注NaHCO3溶液

7.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和O3互为同位素B.O2转化为O3为化学变化

C.相同物质的量的O2和O3的体积相同D.相同质量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水解只生成葡萄糖B.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均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C.向混有苯酚的苯中加入金属Na有无色气体生成

D.CH2=CHCOONa在一定条件下缩聚可得到高分子化合物

9.现有5种短周期元素X、Y、Z、Q、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X原子半径最小;X和W同主族;Y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Q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Y<Q<WB.ZX3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C.X、Z、Q3种元素可组成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D.X2Q2、Y2X62种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化学键种类都相同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将Na2O2加入H2O中:

Na2O2+H2O=2Na++2OH-+O2↑

B.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Al3++4NH3·H2O=AlO2-+4NH4++2H2O

C.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中性:

Ba2++OH-+H++SO42-=BaSO4↓+H2O

D.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硫酸、双氧水:

2I-+2H++H2O2=I2+2H2O

11.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时,依次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和盐酸,水垢溶解

溶解度:

S(CaCO3)<S(CaSO4)

B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SO4溶液,某电极附近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电极为阳极

C

向Fe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

氧化性:

Cu2+>Fe3+

D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

12.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ΔH<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

T1>T2>T3

B.正反应速率:

υ(a)>υ(c)

υ(b)>υ(d)

C.平衡常数:

K(a)>K(c)

K(b)=K(d)

D.平均摩尔质量:

M(a)<M(c)

M(b)>M(d)

 

区号

6

7

8

9

10

11

12

朝阳

C

A

D

D

B

C

C

东城

C

D

C

B

B

C

C

丰台

C

C

B

B

A

A

D

海淀0

B

A

D

C

B

C

D

海淀1

B

C

C

B

D

A

D

石景山

A

B

C

D

C

C

A

西城

B

B

C

A

D

A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