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59533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05 大小:28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5页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5页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5页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5页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5页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5页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5页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5页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5页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5页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5页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5页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5页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5页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5页
亲,该文档总共10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docx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及山野菜资金申请报告doc

 

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

 

附表:

附件:

1.关于内蒙古梅林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2.建设用地批准书

3.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4.关于内蒙古梅林生物科技制品有限公司民族奶制品系列及旅游产品加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5.银行存款对账单

6.项目前期资金投入证明

7.企业用款说明

8.文件真实性声明

9.近三年审计报告

10.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

 

第1章项目建设背景与意义

1.1项目建设背景

1.1.1项目所在资源型城市基本情况

本项目拟建地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

1.霍林郭勒市历史沿革

霍林郭勒市是一座典型的因煤而建、缘煤而建的草原煤炭城市,由该市境内的我国五大露天煤田之一的霍林河煤田而得名。

该煤田覆盖层浅、地质结构简单、便于露天开采,煤田总面积540平方公里,总厚度81.7米,可采煤层9层,储量为129亿吨。

依托霍林河煤炭而兴建的霍林河煤矿是我国也是亚洲第一个现代化露天煤矿,是我国现代化生产程序最高的大型露天煤矿。

该煤矿于1976年开始兴建,1984年9月1日建成投产,全部由我国自行设计和自行建设。

随着霍林河煤矿的投产开采,聚集了大量的煤炭产业工人及其家属,使得这个历来人烟稀少、安静祥和的草原腹地成为了一座以煤炭资源为主导产业的新兴能源城市,于1986年11月由国务院批准成立了霍林郭勒市,进而逐渐成为了科尔沁草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2.霍林郭勒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霍林郭勒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西北部、科尔沁草原与锡林郭勒草原交汇处,处于锡林郭勒盟、兴安盟、通辽市“两盟一市”交界地带。

198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建市,全市总面积589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人,居住着汉、蒙、满、回、朝鲜等17个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

霍林郭勒市2010年实现GDP总值202亿元,同比增长26%;财政收入完成30亿元,同比增收6.4亿元,增长22.90%。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亿元,同比增收3.1亿元,增长24.94%,成为通辽市财政收入首个也是惟一一个突破30亿元大关的县市。

该市2010年度的收入结构中,税收收入完成22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74%,拉动整体财政收入增长16个百分点。

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资源税五大主体税种增速迅猛,累计完成17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6.6%,成为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随着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霍林郭勒市能源转换工业破题起步,煤电铝、煤化工产业架构形成,产品结构日益丰富。

人均GDP达到26万元。

财政总收入位列全区第10位,跃居蒙东旗县市(区)首位。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至全国第115位、西部百强第12位、蒙东第1位。

荣膺“2009年度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和“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称号。

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攀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3.霍林郭勒市资源型城市基本情况

根据国务院2007年出台的《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

霍林郭勒市作为典型的随开发资源而兴建的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主要依托煤炭资源形成了主要以煤炭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单一型产业结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市民的生产生活都依托煤炭产业的带动。

然而随着该市煤炭产业的基本定型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只依靠单一的产业结构体系将不能满足当前及未来的城市发展需求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依托,并且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未来的城市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也将成为该市面临的重大课题。

因此,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关政策,霍林郭勒市200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118个城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为该市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实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提供了政策支持。

目前霍林郭勒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建设规划已编制完成并上报自治区发改委,规划期限为2009至2013。

按照重点支持方向为充分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要求,霍林郭勒市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划已初步储备了农牧林水、工业、旅游、环保、物流等项目51项,并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扶持政策,以使项目建设能够尽快、顺利开展,促进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夯实基础,为本市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后续产业保障。

1.1.2项目所属产业发展现状与走势

本项目是生产加工民族奶制品及旅游产品项目,具体产品为民族奶制品和山野菜。

1.民族奶制品市场分析:

乳制品以生鲜牛(羊)乳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产品。

包括:

液体乳类(杀菌乳、灭菌乳、酸牛乳、配方乳);乳粉类(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和调味乳粉、婴幼儿配方乳粉、其他配方乳粉);炼乳类(全脂淡炼乳、全脂加糖炼乳、调味/调制炼乳、配方炼乳);乳脂肪类(稀奶油、奶油、无水奶油);干酪类(原干酪、再制干酪);其他乳制品类(干酪素、乳糖、乳清粉等)。

中国乳制品行业起步晚,起点低,但发展迅速。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奶类生产量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长幅度迅速增加,远远高于1%的同期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乳制品产量和总产值在最近的10年内增长了10倍以上,已逐渐吸引了世界的眼光,但同时,中国人均奶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都还十分悬殊。

令人鼓舞的是,近两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乳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政策,中国乳制品行业正面临增长方式的转变。

中国乳品消费在逐步扩大,但目前成规模的消费市场还远没有形成。

中国许多人还没有喝牛奶、食用乳制品的习惯,尤其是农村市场还远没有打开,消费习惯的培养还需要一个过程。

中国乳制品行业一直围绕在价格战、奶源战、资本战、圈地战、广告战、口水战等方面,但2007年竞争的话题显然已转移到以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为代表的研发大战。

各个乳制品企业推出的新品无一不注重科技含量,也更加侧重功能性。

中国乳业已进入了新的竞争阶段。

针对国内消费观念逐渐成熟、从“有奶喝”转为“喝好奶”的需求日益强烈,竞争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从低端的价格大战走向高端的技术、产品比拼;从原始的广告战、价格战变为对行业健康、长远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差异化竞争。

随着中国乳业的迅速发展,产品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已成为技术装备先进、产品品种较为齐全、初具规模的现代化食品制造业,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乳制品消费市场会不断扩大并趋于成熟,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乳制品消费最大的潜在市场。

2.山野菜市场分析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条件多样,野生蔬菜资源极为丰富,几乎各地都有其独具特色的地产山野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山野菜已经从过去的“度荒菜”、“救命菜”一跃而上升为绿色食品家族中的重要一员,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

因此,山野菜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一项新课题。

丰富的资源,是山野菜开发的基础。

由于山野菜适应性广,耐瘠薄,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对高温、干旱、霜冻等恶劣气候条件有很强的耐力,再生能力强,繁殖系数高,分布十分广泛。

在东北地区、在内蒙古、甘肃、四川等地分布尤其广泛。

山野菜极高的营养价值,半作食物半作药的特点,奠定了市场开发的前景。

山野菜的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而且植物纤维更为丰富。

有的山野菜的维生素、矿物质含量是普通蔬菜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天然无污染,符合现代人的饮食标准。

由于山野菜多生长在森林、野地、草原中,无大气、土壤、化肥、农药等污染,也未受到现代工业的影响,堪称“天然绿色食品”,风味独特,尤为珍贵,是人类新食物原料的自然宝库。

山野菜产品开发势头强劲。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山野菜的开发利用已经开始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突出特点是人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加工企业快速发展,出口创汇份额增加,一些山野菜品种进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观光园区,供人们观赏、采摘、品尝。

人工驯化栽培,使山野菜走上了规模型产业化之路。

随着人类对山野菜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山野菜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一些野生的山野菜种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于是一些山野菜的经营者开始进行山野菜的人工栽培,并且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和不菲的经济效益。

加工企业有如雨后春笋,市场份额越做越大。

为适应市场需求,各地相继出现了一批山野菜加工厂。

东北地区的黑、吉、辽、蒙,凭借自身的山野菜资源丰富的优势,出现了一大批山野菜加工厂,主要加工和营销蕨菜、木耳、黄花菜、蘑菇、苦菜等,附带加工山杏仁、山核桃仁等,企业越做越大。

如黑龙江省的佳木斯的猴头、木耳,内蒙古的赤峰野生杏仁,内蒙古兴安盟的卜留克,吉林省的长白山野生菌类等。

各个地区,根据自己的山野菜资源优势,相继建立了山野菜加工企业,加工具有区域特色的山野菜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年出口山野菜加工品50万t左右,并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

1.2项目建设必要性

1.2.1是市场形势和资源开发的需要

民族奶制,包括奶酪、奶豆腐、奶酒,虽属于传统的民族食品和饮品,但在国内市场而言,却属于萌生的阶段,其市场开发的空间广阔。

抓住市场机遇,发展特色市场,形成民族特色品牌,是奶制品市场发展的主力趋势。

市场介入空间巨大,前景良好。

山野菜,特别是本项目的两个主力产品,野生黄花和草原白磨。

对于野生黄花而言,属于霍林河地区的资源性产品,可以说,在霍林河是遍地黄花,资源丰富。

而且市场需求非常旺盛,本项目是在有效开发霍林河野生黄花菜资源的基础上,切重市场需求,抓住走势动向,将野生黄花菜做成一个通辽市的特色产品,特色产业。

草原白蘑有着独特的风味,含有蛋白质,八种氨基酸,谷物中一般所缺乏的赖氨基酸,在白蘑中含量极其丰富,赖氨基酸有利于儿童体质和智力的发展,它含有多种矿物质,以磷、钠、钾含量最高,野生白蘑其营养价值达到“野生食品的顶峰”被外国专家推荐为十大健康食品之一。

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食用菌中的珍品,可以说上在市场上,草原白蘑是“半两难求”。

为了满足目前极其旺盛的市场需求,项目单位联合沈阳农业大学对野生白蘑在模拟纯天然野生的环境中进行人工驯化,目前已经取得成功,本项目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对驯化成功的草原白蘑形成产业化生产,抓住当前活跃的市场。

1.2.2是安置和带动就业的需要

本项目可以直接安置就业300人,其中制品生产80人,黄花菜及草原白蘑选拣加工220人。

所有这些人员,除个别技术人员(25人,其中沈阳农业大学6人,食品检测人员5人,种植技术人员12人,酿造工艺技术人员3人)外,全部在本地招工,经过培训,直接上岗。

同时,还可带动就近1800人,其中:

野生黄花采集,预计可达到1200人左右,这部分人员,都与项目单位签订供货合同,在采集人员保证质量的情况,项目单位全数以订单价格进行收购;带动本地下岗人员和农户进行草原白蘑的家庭驯化种植,由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以公司+种植户的方式,产业联动,由公司统一提供技术、统一收购,目前,已有近280户与项目单位达到了种植意向,预计可安置下岗或富余人400人左右。

同时,本项目相关联的销售、服务、原辅材料供应人员预计可达到200人。

1.2.3是调整农村和城市产业结构的需要

通过奶酒和山野草两类产品的开发,关联带动农业,带动奶牛饲养和山野菜采集及种植。

特别是山野菜采集和种植,促使其由原始的松散型采集和种植,形成以公司为龙头,有组织、有规模的采集和种植,使其成为一个产业,并逐渐形成规模,进而形成一个新产业集合,在农村形成一种新的产业模式,对于农村产业结构调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通过这个与资源型城市的主题转型资源不相关的可再生资源产业的开发,多样化产业类型,不受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影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优选题材。

1.3申请投资补助的政策依据及申请原因

1.3.1政策依据

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然而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资源衰减等原因,我国大部分资源型城市正面临因资源逐年枯竭而寻求和发展接续及替代产业的问题。

因我国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性强等特点,面临资源枯竭而被迫寻求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平稳顺利度过转型期现已成为各类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重要难题,也成为各省市自治区乃至党中央国务院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为此,为了尽快建立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保障能源资源供给、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国务院于2007年出台了《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首次从国家层面出台了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关政策。

此后,国家发改委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若干意见精深,提出了在2009年—2013年专门安排一部分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基建资金,集中扶持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建设一批能够充分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项目,并有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具体组织实施。

本项目所在地霍林郭勒市作为我国118个资源型城市之一,地处蒙东地区,既属于“资源型城市试点城市”范围内,也属于“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范围内。

另外,本项目是集劳动力、技术于一体的可再生资源利用项目,不但能吸纳300人直接就业,还能带动相关及上下游就业1800人左右,符合资源型城市吸纳就业的政策要求。

同时,本项目通过有效利用本地资源,发挥可再生资源优势,实现产业的长久长足发展,这也是国家政策尤其鼓励的。

作为绿色食品的山野菜,作为民族特色产品民族奶制品,国家政策在各个方面都给予了重视和关注,并鼓励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良性、安全的产业链条。

1.3.2申请理由

1.产业发展急需快速抓住市场

民族奶制品、山野菜,其市场都有着独特性,都处在市场开拓期和成长期,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向好走势。

快速抓住市场,快速做大这种可再生资源产业,快速为霍林郭勒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项目建设宜快不宜慢。

但对于本项目建设单位来说,有着民营企业共同的难题——资金问题,虽然其在产业发展中找准了位置,并且通过自己的研发,获了了特色的专利技术,但由于资金困难,很难将优势发展思路快速形成产业化。

由此,本项目急需得到外部的支持。

2.快速形成产业化,带动就业,促进经济转型

通过政府资金的支持,使项目能在较快的时间内达产,形成特色产业,能够有效吸纳就业,带动霍林郭勒市经济转型,用国家的支持来回报社会,为城市的经济转型做出表率。

因此,本项目根据自治区振东办文件精神,拟申请2011年自治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资金260万元。

用于弥补本项目投资的足,加快项目建设。

1.4项目建设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根据国家发改委《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课题组统计,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约占全国城市数量的18%,总人口1.54亿人。

其中大部分资源型城市因缺乏统筹规划和资源衰减等原因,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有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等突出问题。

1.4.1用再生资源产业调整不可再生资源城市的产业结构

霍林郭勒市,地处科尔沁草原与锡林郭勒草原的交界处,水草肥美,地广物丰,这里生长和养育着能与霍林河煤矿相比美的无数的可再生资源。

本项目的制品、野生黄花生产的原料,都来自自然,都是霍林郭勒市的地产,就是霍林郭勒市的矿藏,并且有着煤矿所不能达到的可再生性。

可以说,这个产业,是一个永远不会枯竭的资源产业。

而对于草原白蘑,把锡林郭勒草原的特产,以驯化方式,进行人工仿天然环境养殖,建设单位攻克了这个技术难题,下一步将申请国家专利,这样,也形成了一个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性产品产业。

在霍林郭勒市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必将成为一个明星产业。

经济转型,是依靠经济的多样性来替代单一的资源不可再生性。

而这个多样性中,可再生的本地资源,尤其成为了这个多样性中的佼佼者,利用可再生资源,把握可再生资源,用资源的独特性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形成特色产品,特色品牌,对于霍林郭勒市而言,将是一个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亮点。

1.2.2吸纳就业,放大资源型城市就业口径

在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随着资源枯竭、产业转型而产生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这些人因长期以来从事单一的产业工作,对其他产业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较差,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从而造成失业、贫困等突出的民生问题,进而影响人心和社会稳定。

因此,解决资源型城市就业等民生问题,应该在国家有关扶持政策的引导下,引进吸收一大批能充分吸纳就业的项目,并通过政府部门的培训、宣传和引导,以接续和替代或扩大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单一的产业结构造成的就业口径小、再就业难度大等问题,从根本上缓解就业压力,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社会和谐。

本项目作为一项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项目建设和投产运营,不但能够直接解决300个就业岗位,还通过公司+种植户+采集户、其他原辅材料供应、销售、服务等方式间接解决上下游产业至少1800左右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本项目通过对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使每个就业家庭都得到一份稳定的收入,从而对扩大消费、带动相关就业人员将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和运行,将在当地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以直接和间接方式带动大量的岗位就业,从而对当地扩大就业、稳定社会、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产生积极意义。

第2章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2.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

内蒙古梅林生物科技制品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

通辽市霍林郭勒市滨河北路中小企业创业园区

成立日期:

2007年3月20日

注册资金:

400万元

经营范围:

奶制品、蔬菜制品的生产及销售

主要股东:

吴椿、张学民2人出资

人员情况:

现有人员507人,其中科研人员41人,生产人员352人,管理人员14人。

大学以上学历人员92人,高级职称人员21人,中级职称49人。

博士生5人、硕士生11人,正教授3人,副教授4人。

资格认证情况:

正着手申请草原白蘑人工养植驯化专利。

企业发展历程:

内蒙古梅林生物科技制品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内蒙古布鲁克酒业有限公司和霍林郭勒手巴润奶牛有限公司的合并,成立于2006年7月,是霍林郭勒市2007年、2008年重点工业企业和唯一一家农业龙头企业。

该企业良好的经济业绩得到霍林郭勒市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奶农的认可,因此,业务逐渐的发展壮大,并带领150家农户从事奶牛养殖业,奶牛存栏1000多头。

目前,项目单位共有净资产3000万元,其中办公室1000m2,挤奶车间2000m2,奶酒车间2200m2,公司依托霍林郭勒市旅游资源,主要以研发、生产和销售旅游业产品为主。

产品包括:

奶酒、奶酱油、草原白蘑深加工、原奶加工、山野菜加工等。

公司员工招聘面向霍市农村转移劳动力倾斜,在促进城市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消化,转移进程中,对在岗职工进行严格的岗位技术培训,实行免费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享受企业工人待遇,并受法律保护。

2.1近三年经营及财务状况

项目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资产总额

2113.95

4282.69

5264.97

固定资产净值

1547.54

1711.94

2522.53

流动资产

282.15

1478.90

2618.78

负债总额

648.88

2014.39

2030.45

所有权益

1465.08

2268.29

3234.52

实收资本金

400.00

400.00

400.00

总销售收入

2826.42

5628.74

6898.42

纳税金额

41.46

250.62

303.06

净利润

124.38

751.87

909.17

资产负债率

30.70%

47.04%

38.57%

银行信用等级

AA级

第3章项目基本情况

3.1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

民族奶制品及旅游产品加工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

内蒙古梅林生物科技制品有限公司

3.项目负责人:

吴椿

4.项目建设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工业园区

5.建设内容:

项目占地32910m2,建设厂房、办公楼、宿舍34560m2,年加工原奶2800T,山野菜500T,配套建设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及其它设施。

6.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2875.02万元。

7.资金构成:

建设投资2628.28万元,建设期利息为零,流动资金246.75万元。

8.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875.02万元。

建设投资2628.28万元,全部自筹;流动资金246.75万元,全部建设单位自筹。

9.经济效益:

项目年加工原奶2800吨,山野菜500T,实现销售收入8440.00万元,利润总额1317.76万元,净利润988.32万元,增值税386.68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38.67万元。

10.建设期:

2年,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

3.2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年加工2800T原奶、生产山野菜500T。

产品方案:

1.奶酪:

120T

2.奶豆腐:

200T

3.奶酒:

2000T

4.干黄花菜:

300T

5.草原白蘑:

200T

3.3技术设备与工程方案

3.3.1采用的工艺路线与技术特点

1.奶制品工艺流程图

2.山野菜工艺流程图

3.工艺简述

(1)民族奶制品

以新鲜纯牛奶为原料,经除杂、脱脂处理,辅以酵母菌、乳酸菌混合发酵剂,液态发酵法生产系统列奶制品及奶酒。

(2)山野菜

选料原料的优劣是保证商品质量的关键,选购优质的原料,既可提高成品率,又可减少损耗,降低生产成本。

剔杂经过人工认真的挑选,除去夹杂在原料中的毛发、杂草、木块、石子等杂质,捡除虫蛀、变色、变质、破碎的劣质原料。

回潮将挑选好的原料,适量喷水回潮,以使其在压缩时不破碎、成形好。

根据不同的原料品种及其含水率大小,合理掌握喷水量。

喷水均匀,喷水后再闷一会,使其受潮均匀一致。

计量根据成品块质量标准和原料含水率,计算出投料量。

称量时一定要准确,以保证成品块质量的误差不超过标准。

压缩成型利用专用设备,根据不同的原料品种及其含水率的大小,确定其压强和保压时间。

将计量好的原料投放到模具内,要注意摆放均匀,以免成型后缺边少角,影响产品的感观标准。

固形成形后的产品极易反弹,要用固形器将其固定。

每块之间用隔板隔开,防止粘连。

干燥灭虫卵采用现代微波技术进行干燥,杀灭寄生在原料中的虫卵。

包装用热收缩膜进行密封,防止产品在贮存运输过程中受潮变质。

最后用瓦楞纸箱包装入库。

贮存库内要通风良好,注意防潮,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一起存放。

3.技术特点

奶制制作过程采用纯发酵工艺,不存在任何随意混合的工艺,整个技术工艺结合传统的方法,用现代的手段,进行了精炼与加工,使牛奶的所有成份都应得其所,制作成为具有特点的民族奶制,既保持了传统奶制品的口味,又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

山野菜全部采用采集的山野菜和人工驯化养植的草原白蘑,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纯粹的物理方法和手工工艺,不添加任何化学原料,保持本色风味和营养,保持其绿色天然的本质。

3.3.2设备选型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1

牛奶分离机

N004封闭型2000L/h

1

2

固态分离机

800转/分

1

3

奶泵

N302不锈钢

15

4

洗瓶机

2000只/h

2

5

灌装机

GSL—8412

2

6

多角形搅拌机

N902

3

7

原乳储罐

5m3不锈钢

3

8

脱脂乳罐

3m3不锈钢

1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