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61293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2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docx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学习资料

第一节会计确认与计量

第二节资金筹集的核算

第三节采购过程的核算

第四节生产过程的核算

第五节销售过程的核算

第六节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

第七节资金退出的核算

第一节会计确认与计量

一、会计确认

1、原因:

会计面对大量而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有一个识别和选择的过程。

2、概念: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按照规定的标准判别其是否属于会计对象并作为会计要素加以计量以及应否列入会计报表的辨认过程。

3、会计确认分类

(1)初次确认:

对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原始数据信息进行具体识别、选择、确定和分类,并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筛选过程。

(2)再确认:

对已经加工生成的会计数据信息进行确认,将会计账簿信息转化为会计报表信息的过程。

4、会计确认标准:

(1)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特征

(2)可用货币计量

(3)可靠性

(4)相关性

(5)合法性

(6)实质重于形式

二、会计计量

1、概念:

在会计确认定性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和计量方法,选择被计量对象的合理属性,确定应予记录的各项经济项目金额的会计处理过程。

2、意义:

会计计量是现代会计的核心。

3、会计计量特征:

(1)没有一种计量能离开数字的计算过程。

(2)没有一种计量不存在不同程度的估计。

(3)会计计量的对象是由企业交易或事项产生的各种要素,每项要素都有自己的特征,计量必须同应予计量的要素特征相适应,具体表现为资产的计价和收益的决定。

(4)会计的计量既然同价值有关,由于货币是价值惟一可以捉摸的存在形式,与价值有关的计量就必须而且只能用货币作为同价值密切相关的各项会计要素的计量的单位

4、会计计量内容

(1)计量单位

(2)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第二节资金筹集的核算

一、实收资本的核算

二、短期借款的核算

三、资金筹集业务核算举例

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

吸收所有者的投资(所有者权益资金筹集)

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负债资金筹集)

一、实收资本的核算

企业申请开业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和服务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数额。

企业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

实收资本核算应设置的账户:

应设置“实收资本”账户核算,并按投资者的不同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二、短期借款业务的核算

1、短期借款的含义:

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其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的临时需要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偿还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各种借款。

2、短期借款利息的确认与计量

短期借款利息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时间不同,会计处理方法也有一定区别。

(1)按月计收利息,或到期收取本息,而利息较少,在支付时将利息直接计入“财务费用”。

(2)按季或半年或到期等计收利息,应按权责发生制要求,采取分月预提利息计入“财务费用”。

3、短期借款核算的账户设置:

应设置“短期借款”和“财务费用”等账户核算。

 

三、资金筹集业务核算举例

假设从此往后都是振兴工厂某年12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

例1、12月1日收到惠达厂投资160,000元,存入开户银行。

借:

银行存款160,000

贷:

实收资本—惠达厂160,000

例2、12月8日收到红旗工厂投入新机器一台,价值30000元。

借:

固定资产—某机器30,000

贷:

实收资本—红旗厂30,000

例3、12月10日向银行借入一年期款80,000元,存入开户行。

借:

银行存款80,000

贷:

短期借款80,000

例4、12月31日,企业归还本年1月1日借入的一年期款50,000元。

借:

短期借款50,000

贷:

银行存款50,000

例5、12月31日,预提银行短期借款本月利息500元。

借:

财务费用500

贷:

应付利息500

例6、12月31日,以银行存款支付短期借款利息1500元.(注:

利息已预提)

借:

预提费用1500

贷:

银行存款1500

将上述业务过入账簿(简化为“丁”字账)o

第三节采购过程的核算

一、固定资产购置的核算

二、材料采购的核算

一、固定资产购置的核算

1、固定资产概念:

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

⑴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⑵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2、入账价值:

一般应按取得时的成本入账,取得的成本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确定

[例7]振兴工厂12月7日以银行存款购入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一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2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4000元,发生的运杂费为1000元。

该设备已验收交付使用。

借:

固定资产235000

贷:

银行存款235000

二、材料采购的核算

(一)材料的概念

材料是指直接用于制造产品并构成产品的实体,或有助于产品形成但不构成产品实体的物品。

材料包括:

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

(二)材料采购业务的基本内容

1、支付材料买价(或产生债务)

2、支付采购费用(包括:

运输费、保险费、装卸费、入库前挑选整理费等)

3、向供货方支付增值税(进项税额)

(三)材料采购成本的确定

材料采购成本=材料买价+采购费用

公式:

某种材料物资的采购成本=该材料物资的买价+该材料物资应负担的采购费用

采购费用分配率=采购费用总额/各种材料物资的重量(或体积、买价)之和

某种材料物资应负担的采购费用=该材料物资的重量(或体积、买价)×采购费用分配率

(四)应交增值税的处理

1、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我国从1994年1月1日起,对从事工业、加工业、商业批发、零售以及修理、修配业的企业和个人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收入征收增值税。

2、应交增值税的确定: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1)若价税分离(即销售额中不含税)则: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进项税额=进货额╳税率

(注:

增值税属于价外税)

(2)若价税合一(即销售额中含税)则:

先将含税销售额换算成不含税的销售额,再按上面的方法计算。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进货额=含税进货额/(1+税率)

销项税额=含税销售额—销售额或=销售额╳税率

3、增值税的税率

(1)0税率:

适用于出口的货物

(2)13%低税率:

适用于销售或进口粮食、自来水、煤气、图书、农药等。

(3)17%一般税率:

适用于一般纳税企业

4、核算举例

例、大兴厂某月销售产品取得销售收入(不含税)200,000元,本月购进货物总值(不含税)100,000元,适用税率17%,计算其本月应交增值税额。

销项税额=200,000╳17%=34,000

进项税额=100,000╳17%=17,000

本月应交增值税额=34000–17000=17000

例、大丰厂某月含税销售额为234000元,含税购货额为117000元,适用税率17%,计算其本月应交增值税额。

销售额=234000/(1+17%)=200,000

进项额=117000/(1+17%)=100,000

销项税额=234000–200000=34,000或=200000╳17%=34,000

进项税额=117000–100000=17,000或=100000╳17%=17,000

本月应交增值税额=34000–17000=17,000

问题:

如果当期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当期如何交税?

二、账户设置

1、“材料采购”或“物资采购”账户

它用来核算企业各种购入材料的买价和采购费用,确定材料采购成本的账户。

它按材料品种或类别设置明细账户。

其账户结构如下:

2、“原材料”账户

是用来核算企业库存各种材料的收、发、结存情况的账户,即是核算库存材料成本的账户。

它应按材料的品种和类别设置明细账户。

其账户结构如下:

3、“应付账款”账户

是用来反映企业与供货单位发生的结算业务增减变动情况的账户。

它按供货单位设置明细账户。

4、“应付票据”账户

用来核算企业对外发生债务时所开出的承兑商业汇票的账户。

它按供货单位设置明细账户。

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

是用来核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增值税的收支及上缴情况的账户。

三、材料采购业务核算举例

例8、12月3日向永乐厂购入甲材料2000公斤,每公斤90元,计180,000元,运费2000元,增值税发票上列增值税30,600元,全部款项已经通过银行支付。

借:

在途物资(材料采购)—甲材料18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0600

贷:

银行存款212600

例9、12月4日上例甲材料已经验收入库,按其实际采购成本入账。

借:

原材料—甲材料182000

贷:

在途物资(材料采购)—甲材料182000

例10、12月6日向前进工厂购入乙材料500公斤,每公斤40元,专用发票列增值税34000元,款项尚未支付。

借:

在途物资(材料采购)—乙材料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

贷:

应付账款—前进工厂234000

例11、12月6日开出转账支票支付上例乙材料的运杂费5000元。

借:

在途物资(材料采购)—乙材料5000

贷:

银行存款5000

例12、12月7日上例乙材料已经验收入库,结转其实际采购成本。

借:

原材料—乙材料205000

贷:

在途物资(材料采购)—乙材料205000

例13、12月10日开出转帐支票偿付前欠前进工厂的款项

借:

应付账款—前进工厂234000

贷:

银行存款234000

例14、12月20日向胜利工厂购入下例材料:

甲材料4000公斤,单价89元,乙材料2000公斤,单价39元,合计运杂费6000元,专用发票列增值税共计73780元,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运杂费按材料重量比例分配)

对于甲、乙两材料共同发生的费用,应采用适当标准进行分配。

如:

按“重量”、“体积”、“买价”等标准分配

分配率=被分配数/分配标准总和

某对象应该分摊的数额=该对象分配标准数╳分配率

分配率=6000/(4000+2000)=1

甲材料应分摊运杂费=4000╳1=4000(元)

乙材料应分摊运杂费=2000╳1=2000(元)

借:

材料采购—甲材料360,000

—乙材料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3,780

贷:

银行存款513,780

例15、上例甲、乙材料已经验收入库,按其实际采购成本入账。

借:

原材料—甲材料360,000

—乙材料80,000

贷:

材料采购—甲材料360,000

—乙材料80,000

例16、12月22日向红星工厂购入丙材料15,000元,专用发票列增值税2,55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中的10,000元,其余款项开出3个月期的商业汇票一张给对方。

材料已经验收入库,结转其实际采购成本。

①借:

材料采购—丙材料1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550

贷:

银行存款10,000

应付票据—红星工厂7,550

②借:

原材料—丙材料15,000

贷:

材料采购15,000

对各次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也可以月末一次结转。

将上述各分录(记账凭证)过入(“丁”字)账户。

第四节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一.生产业务的基本内容

二、各项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三.生产业务核算应设置的账户

四.举例说明生产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一、生产业务的基本内容

(一)基本内容:

1、为制造产品要耗用材料,发生固定资产磨损,支付职工工资。

2、发生为组织管理生产活动的管理费用

3、还会发生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结算业务

(二)企业的各种费用

1、生产费用:

是为生产产品而耗用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它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

(1)直接费用:

它又包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A、直接材料:

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等。

它可直接归集到各产品成本中去。

B、直接人工:

指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和职工福利费等。

它也应直接归集到各产品成本中去。

(2)间接费用——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

指企业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单位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费、修理费、水电费、办公费等,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间接费用。

一般情况下,它不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而是先汇总,后用一定方法在各产品间进行分配。

产品生产成本—生产费用的对象化

*涵义:

归集到一定产品的生产费用(即对象化)形成产品生产成本,因此,成本也就是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产品所花费的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的对象化过程:

①直接费用对象化:

发生时即能直接判明应归属于哪种产品的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用\其他直接费用.发生时直接对象化为产品生产成本.

②间接费用对象化:

发生时不能判明其成本归属,需以制造费用的名义先行归集,期末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如车间内发生的与几种产品有关的共同费用和车间管理费用.

③跨期费用的对象化:

实际支付时间与成本归属期不在同一会计期间的费用.又可分为2种情况:

a、支付在前,成本归属在后(即预付或待摊费用).已经支付,但应根据受益原则分期摊销的费用.如一次领用或支付,分期摊销的低值易耗品\租金\财产保险费及其他预付费用,它们发挥效益的时间较长,不能在支付时一次计入成本.

b、成本归属在前,支付在后(即应计或预提费用).按照受益原则应由本期负担,但未实际支付,只是预先提取的费用.如预提租金\财产保险费\借款利息等.一项预提费用实际上就是一项负债,如预提租金了就是应付未付租金.相反,一项待摊费用,则是一项资产.

2、期间费用:

包括: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1)管理费用:

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它包括工厂总部管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业务招待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等。

(2)财务费用:

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如:

借款利息、手续费等。

(3)销售费用:

对制造业来说就是产品销售费用,是企业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费用。

如广告费、产品展销费、销售产品的运杂费,以及企业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等。

期间费用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必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二、各项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材料费用

1、直接为生产某种产品使用的材料,将其成本直接计入所加工产品的成本中。

2、车间管理消耗的材料,平时发生时先将其成本作为间接费用计入“制造费用”中,期末再采用一定方法分配到各产品成本中去。

3、企业行政管理使用的材料,应作为期间费用将其成本计入“管理费用”。

4、企业专设销售机构使用的材料,应作为期间费用将其成本计入“销售费用”。

(二)工资费用和福利费

1、直接生产某种产品的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费,直接计入所加工产品的成本中。

2、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期末计算时先将其作为间接费用计入“制造费用”中,期末再采用一定方法分配到各产品成本中去。

3、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应作为期间费用将其成本计入“管理费用”。

4、企业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应作为期间费用将其计入“销售费用”。

(三)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1、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期末计算时先将其作为间接费用计入“制造费用”中,期末再采用一定方法分配到各产品成本中去。

2、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应作为期间费用将其成本计入“管理费用”。

3、企业专设销售机构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应作为期间费用将其计入“销售费用”。

(四)制造费用的分配

制造费用是企业各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生产工人工资(或工时)总额

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或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五)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到产品上去,便形成产品的制造成本。

产品制造成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三、生产业务核算应设置的账户

1、“生产成本”账户

它是反映生产过程中成本、费用的主要账户,是用以核算企业为进行产品生产而发生的一切生产费用,确定产品生产成本的账户。

它应该按产品(或车间)设置明细分类账户,分别计算每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其账户结构是:

2、“制造费用”账户

它是用来归集和分配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其借方登记当期发生的全部间接费用,如:

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等。

贷方登记月末转入“生产成本”账户借方,由各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

结转后,本账户月末应无余额。

它按车间或分厂设置明细账户。

3、“管理费用”账户

它是用来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的账户。

其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如:

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管理部门的折旧费、水电费、业务招待费、工会经费等。

贷方登记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方的数额。

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它应按规定的费用项目设置明细分类账户。

4、“应付职工薪酬”账户

是用来核算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以及由此形成的企业与职工的工资结算情况等的账户。

5、“累计折旧”账户

它是用来反映固定资产损耗价值的账户。

贷方登记固定资产损耗的价值,即折旧的增加额。

借方登记折旧的减少数或冲销数,月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截止到本月末已经发生的折旧额。

6、“库存商品”账户

对工业企业也叫“产成品”账户。

是用来核算库存各种产成品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的账户。

它按产品种类、品种和规格设置明细账户。

、举例说明生产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例17、12月5日,车间生产领料如下:

数量单价金额用途

甲材料4000公斤90元360000元101产品用

乙材料5000公斤40元200000元102产品用

借:

生产成本—101产品360000

—102产品200000

贷:

原材料—甲材料360000

—乙材料200000

例18、12月10日,以现金支付车间管理部门购买文具用品费30元。

借:

制造费用30

贷:

现金30

例19、12月15日各部门领用材料如下:

生产102产品领用乙材料1000公斤,计40,000元,车间管理领用甲材料10公斤,计900元,厂部管理领用甲材料20公斤,计1800元。

借:

生产成本—102产品40000

制造费用900

管理费用1800

贷:

原材料—甲材料2700

—乙材料40000

例20、12月15日,开出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126,000元,备发工资。

借:

现金126000

贷:

银行存款126000

例21、12月15日,以现金126,000元发放本月职工工资。

借:

应付职工薪酬126000

贷:

现金126000

例22、12月31日,以银行存款支付本月行政管理部门办公费1600元,车间办公费1400元。

借:

管理费用1600

制造费用1400

贷:

银行存款3000

例23、12月31日,以银行存款支付车间水电费4110元。

借:

制造费用4110

贷:

银行存款4110

例24、12月31日,计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其用途和数额如下:

①生产工人工资:

生产101产品工人工资80,000元

生产102产品工人工资20,000元

②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00元

③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22,000元

合计126,000元

借:

生产成本—101产品80,000

—102产品20,000

制造费用4,000

管理费用22,000

贷:

应付职工薪酬126,000

例25、12月31日,本月以银行存款支付职工福利费17640元。

借:

应付职工薪酬17,640

贷:

银行存款17640

例26、12月31日,本月职工福利费的分配情况如下:

生产101产品工人11200元,生产102产品工人2800元,车间管理人员560元,厂行政管理人员3080元。

借:

生产成本—101产品11,200

—102产品2,800

制造费用560

管理费用3,080

贷:

应付职工薪酬17,640

工资的处理程序:

1、月份内:

①提取现金备发工资:

借:

现金

贷:

银行存款

②以现金发放工资:

借:

应付职工薪酬

贷:

现金

2、月末计算出应该支付的工资额:

借:

生产成本—A产品

生产成本—B产品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

贷:

应付职工薪酬

例27、12月31日,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8000元,其中:

车间用固定资产折旧6000元,行政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折旧2000元。

借:

制造费用6000

管理费用2000

贷:

累计折旧8000

例28、12月31日,预提本月应负担的银行短期借款利息2000元。

借:

财务费用2000

贷:

预提费用2000

企业向银行借入的短期借款的利息,一般银行是按季度收取的,企业于每个季度末向银行支付,而企业却要按月计算负担利息,所以季度末前的各月末就要先计提出来(预提待付),按月分担利息费用(记入“财务费用”),到季度末一并支付。

若每月计提2000元,则到季度末支付时:

借:

预提费用6000(2000╳3)

贷:

银行存款6000

例29、12月31日,将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总额分配结转入“生产成本”账户。

(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

本月制造费用总额是17000元。

分配率=被分配数/分配标准总和=制造费用总额/生产工人工资总额=17000/(80000+20000)=0.17

101产品应分摊制造费用额=80000╳0.17=13600元

102产品应分摊制造费用额=20000╳0.17=3400元

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很多,如:

产品耗用工时、生产人员工资、机器工作小时等。

作分录:

借:

生产成本—101产品13600

—102产品3400

贷:

制造费用17000

例30、12月31日,结转本月完工入库产成品的实际成本,其中101产品1000件,本月全部完工,已验收入库;102产品完工44件,月末尚有6件未完工(该6件成本为1200元)。

101产品成本=360000+80000+11200+13600=464,800元

102产品本月总成本=200000+40000+20000+2800+3400=266,200(元)

102完工产品成本=266,200-1200=265,000(元)

由上可得出单位产品成本:

101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