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解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61479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解析版.docx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解析版.docx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解析版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B.溴常被称为“海洋元素”

C.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取金属钠D.硅藻土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陶瓷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故A错误;

B.地球上99%的溴元素都在海洋中,所以溴为“海洋元素”,故B正确;

C.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取金属钠,不能电解氯化钠溶液,故C错误;

D.硅藻土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饮用水消毒

B.在高温下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可制得粗硅

C.工业上电解熔融的氧化镁以得到金属镁

D.镁合金密度较小,可用于制造火箭、导弹和飞机的部件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

A.臭氧有强氧化性,还原产物为水,可用于饮用水消毒,故正确;

B.碳和二氧化硅高温下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故正确;

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取金属镁,故错误;

D.镁合金密度小,可以制造火箭等部件,故正确。

故选C。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B.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C.保存FeSO4溶液需加入少量铁粉

D.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玻璃塞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钠非常活泼,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水蒸汽发生反应,因此要密封保存,由于钠的密度比石蜡油或煤油大,所以可以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以隔绝空气,A正确;B、氯水中的HClO不稳定,光照容易分解,所以氯水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B正确;C、FeSO4中+2价的铁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变为Fe3+,而Fe3+会与Fe发生反应产生Fe2+,所以保存FeSO4溶液需加入少量铁粉,C正确;D、NaOH容易与玻璃的成分SiO2发生反应产生有粘性的物质Na2SiO3,将玻璃瓶与玻璃塞粘在一起,所以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D错误,答案选D。

考点:

考查物质的保存的知识。

4.下列对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溶液中一定有CO32-

B.某无色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C.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l-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溶液中的离子可能为CO32-、HCO3-、SO32-、HSO3-,A错误。

B、无色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B正确。

C、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为BaSO4,也可能为AgCl,所以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或Cl-,C错误。

D、加稀盐酸除去OH-时,从外界带入了Cl-,从而不能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D错误。

正确答案为C。

5.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B

检验新制氯水中含有HClO

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CaCO3

C

鉴别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

向溶液中分别滴加稀盐酸

D

检验钠与H2O的反应产物NaOH

将绿豆粒大小的钠投入盛有适量水的培养皿中,加入稀盐酸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氯气与碱石灰会发生反应,不能用于干燥氯气,应该用浓硫酸等,A错误;

B.HClO具有漂白性,检验新制氯水中含有HClO,可用有色布条等,次氯酸与碳酸钙不反应,不能鉴别,B错误;

C.硫酸钠与盐酸不反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可鉴别两种物质,C正确;

D.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无现象,可根据NaOH水溶液显碱性,能够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检验,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6.下列关于含氯物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液氯和氯气都是纯净物

B.漂白粉和氯水都是混合物

C.氯气溶于水并且能和水发生反应

D.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是FeCl2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液氯和氯气都由Cl2构成,二者都是纯净物,A正确;

B.漂白粉是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B正确;

C.氯气溶于水并且有一部分能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C正确;

D.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是FeCl3,D错误。

故选D。

【点睛】

铁和氯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一定生成三氯化铁。

即便铁过量,所得固体也是铁和三氯化铁的混合物。

只有在水溶液中,Fe才会与FeCl3发生反应。

7.下列有关离子(或物质)的检验、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焰色反应实验中,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钠离子火焰呈黄色

C.向FeCl2溶液中滴入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溶液变黄,说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氧化性:

H2O2>Fe3+

D.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答案】C

【解析】

【分析】

A.滴加氯水,可氧化亚铁离子;

B.蓝色钴玻璃可滤去黄光;

C.依据过氧化氢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二价铁离子生成三价铁离子;

D.不能排除Ag+的干扰。

【详解】

A.滴加氯水,可氧化亚铁离子,则检验亚铁离子时先加KSCN溶液,后加氯水,A错误;

B.蓝色钴玻璃可滤去黄光,不能透过蓝色钴玻璃,B错误;

C.向FeCl2溶液中滴入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溶液变黄,是因为过氧化氢氧化二价Fe2+生成三价Fe3+,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氧化性:

H2O2>Fe3+,C正确;

D.不能排除Ag+的干扰,应先加盐酸,如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检验,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把握实验设计的原理。

8.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Cl2的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图中:

实验现象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

B.Ⅱ图中:

闻Cl2的气味

C.Ⅲ图中:

生成棕黄色的烟

D.Ⅳ图中:

若气球干瘪,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Ⅰ图中实验现象可知:

干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没有漂白性,而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的生成物具有漂白性,故A说法正确;

B.Cl2有毒,闻其气味时应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气体飘入鼻孔中,故B说法正确;

C.Cu丝在Cl2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故C说法正确;

D.若Cl2能与NaOH溶液反应,烧瓶内压强减小,气球就会鼓起,故D说法错误;

答案选D。

9.用如图中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一段时间后,现象与预测不一致的是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实验预测

A

浓氨水

酚酞试液

②中溶液变为红色

B

浓硝酸

淀粉KI溶液

②中溶液变为蓝色

C

浓盐酸

浓氨水

大烧杯中有白烟

D

饱和的亚硫酸溶液

稀溴水

②中无明显变化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示碱性,使得酚酞溶液变为红色,现象与预测一致,故A不选;

B.浓硝酸具有挥发性和强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淀粉遇到单质碘显示蓝色,现象与预测一致,故B不选;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和酸性,能和氨气之间发生反应,产生氯化铵固体,大烧杯中有白烟,现象与预测一致,故C不选;

D.饱和亚硫酸不稳定分解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和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所以溴水的颜色会褪去,现象与预测不一致,故D选;

答案选D。

10.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定管内盛放某种液体。

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NO(H2O含石蕊)/红色喷泉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

C.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D.SO2(NaOH溶液)/无色喷泉

【答案】A

【解析】

【详解】

A.NO难溶于水,没有压强差,不能形成喷泉,故A不相符;

B.氨气极易溶于水,能产生压强差,氨水呈碱性,遇含酚酞的水变红,故B相符;

C.HCl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HCl溶解形成压强差,产生白色喷泉,故C相符;

D.SO2与NaOH溶液迅速反应导致压强减小,该反应无颜色变化,产生无色喷泉,故D相符;

故选A。

11.在标准状况下,在三个干燥的烧瓶内分别装有纯净的NH3,含一半空气的HCl气体,NO2和O2的混合气体[V(NO2)∶V(O2)=4∶1],然后分别作喷泉实验,三个烧瓶内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2∶1∶2B.5∶5∶4C.1∶1∶1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在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烧瓶的容积相同,根据n=

知,氨气、氯化氢、NO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

2.5:

4:

1;做喷泉实验时,盛放氨气的烧瓶、含一半空气的氯化氢气体的烧瓶、含NO2和O2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

1)的烧瓶,各烧瓶中溶液的体积分别为:

一烧瓶、半烧瓶、一烧瓶,所以溶液的体积比为2:

1:

2;因为4NO2+O2+2H2O=4HNO3硝酸的物质的量和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各烧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

2.5:

4,根据c=

知,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5:

5:

4,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正确求算盛放氯化氢气体的烧瓶溶液的体积、盛放NO2和O2气体的烧瓶溶质的物质的量是解本题的关键。

12.生产生活中常用84消毒液杀菌消毒。

化学课外小组用Cl2和NaOH固体制取84消毒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84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84消毒液需要4.0mol·L-1的NaOH溶液100mL,配制时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配制过程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_________。

(3)该消毒液也用于漂白,为增强漂白性向消毒液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84消毒液在空气中久置后,NaClO会转化为HClO,HClO分解失效,化学课外小组同学向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出现______________现象,证明消毒液已失效。

【答案】Cl2+2OH-=Cl-+ClO-+H2O16.0g100mL容量瓶HCl+NaClO=NaCl+HClO溶液变为红色

【解析】

【分析】

(1)Cl2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NaCl、NaClO、H2O,该反应就是制取“84”消毒液的反应;

(2)根据c=

计算溶质的质量,利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步骤确定仪器的使用;

(3)根据酸性HCl>HClO分析反应;

(4)利用HClO具有漂白性,会使有色物质氧化变为无色确定消毒液是否已失效。

【详解】

(1)Cl2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NaCl、NaClO、H2O,该反应就是制取“84”消毒液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2)m(NaOH)=n▪M=c▪V▪M=4.0mol/L×0.1L×40g/mol=16.0g;

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过程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

(3)该消毒液中的NaClO具有强的氧化性,因此也用于漂白,由于酸性HCl>HClO,所以为增强漂白性,向消毒液中滴加几滴稀盐酸,此时发生化学反应HCl+NaClO=NaCl+HClO,HClO的浓度增大,因此溶液的漂白性增强;

(4)HClO不稳定,光照会发生分解反应:

2HClO

2HCl+O2↑,若HClO完全分解,最后溶液变为稀HCl,不再具有漂白性,所以向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出现溶液变为红色,且不再褪色,证明消毒液已失效。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氯气与NaOH溶液的反应、产物的性质及检验方法的知识。

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方法及氯气的有关化学性质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13.室温下,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单质B是黄绿色气体、单质C是无色气体

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E溶液是无色溶液,F是淡绿色溶液

和C反应发出苍白色火焰

请回答:

(1)B是______,C是______

请填写化学式

(2)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Cl2H22Fe+3Cl2

2FeCl3

【解析】

【分析】

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单质B是黄绿色气体,为氯气,单质C是无色气体,B和C反应发出苍白色火焰,说明C为氢气,则E为氯化氢,E溶液为盐酸,盐酸和A反应生成氢气和F,F为淡绿色溶液,说明为氯化亚铁,A为铁。

D为氯化铁。

【详解】

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单质B是黄绿色气体,为氯气,单质C是无色气体,B和C反应发出苍白色火焰,说明C为氢气,则E为氯化氢,E溶液为盐酸,盐酸和A反应生成氢气和F,F为淡绿色溶液,说明为氯化亚铁,A为铁。

D为氯化铁。

(1)B为氯气,Cl2,C为氢气,H2;

(2)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

2FeCl3。

【点睛】

掌握无机推断题的突破口,注意常见物质的颜色和特性,如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氢气为无色气体,苍白色火焰为氯气和氢气反应时的现象等。

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用氧化浓盐酸的方法制取氯气的实验,其实验装置如图:

(1)写出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

(2)如果将过量的二氧化锰与20mL12mol·L-1的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明显少于0.06mol。

其主要的原因有①__;②__。

(3)L的作用是___;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

(4)为了提高浓盐酸的利用率,你对实验的建议是__。

【答案】MnO2+4HCl(浓)

MnCl2+Cl2↑+2H2O加热使HCl大量挥发盐酸变稀后不再发生反应平衡压强作用,便于液体顺利流下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小火加热

【解析】

【分析】

(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

(2)二氧化锰只能与浓盐酸发生反应,与稀盐酸不反应;

(3)L将分液漏斗与圆底烧瓶连接,起到平衡压强作用;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易溶于水;

(4)依据浓盐酸易挥发的性质解答。

【详解】

(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化学方程式: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故答案为: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如果将过量的二氧化锰与20mL12mol·L-1的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明显少于0.06mol的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加热促进氯化氢的挥发,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二氧化锰只能与浓盐酸发生反应,与稀盐酸不反应,氯化氢不可能完全反应,故答案为:

加热使HCl大量挥发;盐酸变稀后不再发生反应;

(3)L将分液漏斗与圆底烧瓶连接,起到平衡压强作用,便于液体顺利流下;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易溶于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不大,所以可以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故答案为:

平衡压强作用,便于液体顺利流下;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

(4)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为了提高浓盐酸的利用率,应小火加热,故答案为:

小火加热。

【点睛】

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二氧化锰只能与浓盐酸发生反应,与稀盐酸不反应,氯化氢不可能完全反应是解答关键,也是分析的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