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644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2 大小:12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2页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2页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2页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2页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2页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2页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2页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2页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2页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2页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2页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2页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2页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2页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1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docx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

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绪论

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科学。

随着医学与环境科

学的进步,环境卫生学在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充分利用有利

的环境因素,控制不利的环境因素方面。

担负着特定的使命,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它既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又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可以说,环境卫生学是由预防医学与环境科学相互结合的产物。

环境卫生学是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

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产生的反应(即环境一机体相互作用),这是环境卫生学的基本任务。

环境一般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

这个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所组成。

环境介质是不依赖于人们的主观感觉而客观存在的实体,一般是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常见的物质形态存在;

环境因素则依赖于环境介质的运载作用(如能量或物质的转运),或参与前者的组成,直接或间接与人体发生关系。

具体地说,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体、土壤(岩石)及包括人体在内的一切生物体;环境因素则是介质中的被转运体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环境介质具有能维持自身稳定状态的特性,环境介质对外来的干扰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但是,当外来干扰的强度与频率超过了环境介质的承受能力时,环境介质的结构、组成乃至功能就会发生难以恢复的改变。

在环境卫生学的范畴内,一般把环境狭义地限定为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自然环境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生活环境如人类为从事生活活动而建立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以及有关的生活环境因素(如家用化学品)等。

无论自然环境还是生活环境,它们都是由各种环境因素组成的综合体。

环境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三类。

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小气候、噪声、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等。

化学因素 环境中的化学因素成分复杂、种类繁多。

大气、水、土壤中含有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其中许多成分含量适宜时是人类生存和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

严重的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排入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污染物,这些化学污染物数量多,危害面大。

根据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其理化性质是否改变,可将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primarypollutant,亦称原生污染物)是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理化性状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等;

二次污染物(secondarpollutant,亦称次生污染物)是指有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由于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的、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典型的二次污染物,如汽车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物(HC),在强烈的日光紫外线照射下所形成的光化学烟雾。

生物因素主要指环境中的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和变应原(花粉、真菌抱子、尘螨和动物皮屑等)等。

如果按环境是否受过人类活动的影响,又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原生环境(prmaryenvironment) 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其中存在着多种对机体健康有利的因素。

但有些原生环境由于种种原因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如,由于地球结构上的原因,造成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

使某一地区的水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长期饮水、摄食后,导致体内出现相应元素的过多或过少,最终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称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disease)。

这类疾病的发病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区性,故又称为地方病。

次生环境(secondaryenvironment) 是指在人为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

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及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一方面为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但在另一方面也对原生环境施加了影响,在不断向自然索取中破坏了自然的平衡,在不断向自然的排泄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难以克服的问题。

全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坏境问题对健康的危害:

1.全球气候变暖:

在医学上有重要作用的是气温变暖有利于啮齿动物、昆虫等生长繁殖,从而一些虫媒疾病(如疟疾、乙型脑炎、出血热等)的发病率将会增加。

2.臭氧层破坏;其结果太阳紫外线长驱直入,将使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不同程度地增加。

3.酸雨:

酸雨除对水生、陆生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外,对于人类健康还可产生直接危害,人体长期吸入酸性气溶胶将使呼吸道疾病增加,肺功能下降。

4.生物多样性锐减: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构成的综合体。

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随着人类活动(如无限制采伐、掠夺性开采和过度捕捞狩猎等)对生物影响的加剧,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大量基因丧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面积锐减。

环境卫生学主要的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环境与健康的基础研究

2.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

3.研制、创建和引进新技术与新方法

4.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

当前我国环境卫生工作及环境卫生学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

主要的工作有:

1.进一步改善饮水卫生条件

2.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技术指导工作

3.把环境卫生建设纳入村镇规划和建设中

4.制订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法规。

(二)深入开展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

(三)进一步探求新的技术与方法

(四)开拓环境卫生工作的新领域

环境卫生学——第二章环境与健康

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

1.人类环境的基本构成

人类主要生活于地球表层。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可划分为气圈、水圈、岩石圈以及动植物活动的生态系统(又称为生物圈)。

2.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 是指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及人类等)与非生物环境(空气、水、无机盐类、氨基酸等)所组成的自然系统。

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都处于不断变化和运动之中。

由于长期进化过程而逐渐地建立起了相互协调和相互补偿的关系,使得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这称为生态平衡。

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维系生物种群间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纽带和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即在生态环境中不同营养级的生物逐级被吞食以满足生存需要而建立起来的锁链关系。

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吞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吞食,彼此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锁链关系称为食物链。

而各种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又彼此交错构成食物网。

食物链对环境中物质的转移和累积有重要影响。

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环境中的某些不易降解的化学性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的转移并逐级增大在生物体中的浓度。

即在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比在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增加很多倍,这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如果与环境中的浓度相比,这种生物放大作用可达千倍、万倍,从而损害人类的健康。

世界上已经确认的环境公害病:

水俣病、痛痛病都与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有关。

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

全球气候变暖  大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能够吸收由地球发射的波长较长的辐射,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这相同于人工温室作用,故称“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

全球气候变暖将对热相关死亡人数产生重大影响。

热浪冲击可能会导致心脏、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对老人、儿童及病人,可导致热胁迫死亡率急剧上升;

许多虫媒疾病属于温度敏感型,全球气候变暖将使虫媒疾病流行范围扩大;

其他经水、食物传播的疾病也可能出现地区分布的扩展和传播时间延长;

此外,气候变暖可导致全球平均降水量增加,冰雪覆盖大陆地面积缩小。

因气温上升将加速大气中化学反应的进程,臭氧浓度增加,加速酸雨、酸雾的形成使大气质量更加恶化。

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中的臭氧几乎可全部吸收来自太阳而对人类有害短波紫外线的B段(280~320nm)和C段(200~280nm),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物质。

从50年代以来,就观察到大气臭氧浓度有减少趋势。

尽管大气臭氧遭受破坏的原因及过程极为复杂,但环境化学性污染物的作用则勿容置疑。

臭氧层破坏降低了对太阳辐射的过滤作用,使地面辐射量,特别是短波紫外线增强,这将会对生物及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对皮肤癌发生率的影响 太阳辐射与三类皮肤癌(基础细胞癌、磷状细胞癌和皮肤黑瘤)的发生有关。

动物实验证实, UV-B对皮肤癌有明显诱导作用。

有人估计,总O3减少1%(即UV-B增加2%),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皮肤黑瘤发生率,可能将分别增长4%、6%、2%。

2.对居民呼吸道及眼部的损伤 分解臭氧的光化学氧化剂增加后,加上全球变暖,将加速大气中化学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速率。

这样,光化学氧化剂对人体呼吸道、眼粘膜刺激作用将会增强,致使眼、呼吸道粘膜刺激炎症病例增加。

酸雨

酸雨是指降水中含有一定数量酸性物质的自由降水现象,其pH值小于5.65,降水包括雨、雪、雹和雾等。

酸雨形成的机制和过程很复杂,受多种因素(气象、土壤、污染等)影响。

大气受到化学性污染则是主要的成因。

根据对酸雨成分分析,硫酸和硝酸占酸雨总酸组分90%以上。

可以认为煤、石油燃烧向大气排放SOx和NOx是城市酸雨的基础。

酸雨对人类生态环境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酸雨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酸雨中的重金属离子和从土壤中溶出的重金属离子,都会增加饮用水水源金属离子的含量。

酸雾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远远超过SO2的作用。

人与环境

(一)机体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

(二)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征

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健康能否造成危害及其程度,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强度(剂量或浓度)、作用时间和机体的健康状况、易感性特征等。

1.剂量-效应(反应)关系

剂量通常指进入机体的有害物质的数量。

与机体出现各种有害效应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有害物质到达机体靶器官或靶组织的数量。

但在实践中要知道有害物质在靶器官和靶组织中的剂量在测定上尚有许多困难。

因而,在实际应用中都是指暴露(或染毒)剂量。

剂量与强度含义相同都是指作用于机体的环境有害因素的数量,只是在不同性质的环境有害因素中应用的不同的表示方法。

剂量-效应(doso-effect)关系 随着环境有害因素剂量的增加,它在机体内所产生的有害的生物学效应增强,这称为剂量-效应关系。

它表示进入机体的剂量与某个机体所呈现出的生物效应强度间的关系。

剂量-反应(dose-response)关系 是指随着剂量增加,产生某种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体数增加,通常以出现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体占总测试个体数的百分数来表示。

这是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于人群后,机体反应的一般表示方法。

2.作用时间(物质蓄积与功能蓄积效应)

在环境有害因素某个剂量或强度作用条件下,作用时间的长短对机体产生有害生物学效应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影响。

特别是在环境中存在低剂量的环境污染物,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作用后,在人群中才会出现有损健康的效应。

物质蓄积 化学性污染物在机体内的蓄积称为物质蓄积。

环境有害因素特别是化学性污染物,长时间接触人体,可能在体内贮存和蓄积,逐渐达到可能对靶器官和靶组织产生病理性损害的剂量或浓度,而出现有害的生物学效应。

功能蓄积 有些环境有害因素,进入机体后,能较快地被分解并以多种形态迅速排出体外,不在机体内蓄积,但该物质在靶组织或靶器官上产生的功能改变可逐渐累积,从而导致机体对该物质的反应性增强,功能或生化代谢改变加重,最终造成器官或组织的损害,这称为功能蓄积。

耐受性 与环境有害因素在体内所致组织和器官功能蓄积改变相反的是机体对该有害因素的耐受性。

随着机体摄入该物质次数的增加和时间增长,机体呈现出对该有害因素反应性降低或减弱。

(三)健康效应谱与敏感人群

1.健康效应谱(spectrumof health effect)

   当环境变异或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于人群时,由于人群中各个个体暴露剂量水平,暴露时间存在着差异,个体在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健康和疾病)以及对该有害因素的遗传易感性不同,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

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不同反应的分布模式,类似于金字塔形,构成了人群金字塔形健康效应谱。

2.敏感人群

通常把易受环境损伤的人群称为敏感人群(易感人群)。

敏感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反应比普通人群更为敏感和强烈,即在敏感人群中出现某种不良反应的反应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个体差异 长期来人们注意到在健康状况、年龄、生活条件、营养状况大体相近的普通健康人群中,对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反应仍有明显差异,即使在相同环境暴露条件下(相同暴露物质、剂量及时间)也是如此,这种现象通常称为个体差异。

微量元素与健康

在地球地质发展过程中,自然地形成了地壳表面化学元素的不均匀分布。

这样,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土壤、水体和植物中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存在着差异,继而影响到该地区生活人群对化学元素的摄入量。

由于地质原因使得生活人群对某种化学元素摄入量过高或过低而引发的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一)常量和微量元素

根据化学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多少,可分为常量和微量元素两类。

常量元素 碳、氢、氧、氮、硫、钾、钠、磷、钙、镁、氯等11种元素,占人体内化学元素总量99.95%,称为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在人体内正常含量小于人体体重0.01%的化学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它包括锌、铁、铜、锰、钴、铬、钒、锡、硒、氟、碘、铂、铝、铅、镉、汞、铊、镍、锶、锂、硅及多种稀土元素等。

必需微量元素 目前认为有14种微量元素(如锌、铁、铜、钼、铬、锰、钴、镍、锡、钒、碘、硒、氟、硅等)在生物体内是维持正常生理、生化功能、生长发育和生殖繁衍所必不可缺的元素,称为必需微量元素。

非必需微量元素 因其无或尚未发现在生物体内有益的生物学作用的微量元素,称为非必需微量元素。

无论必需或非必需微量元素摄入量过多时,均可能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

(二)微量元素与疾病

微量元素的生物效应表明了它在维持正常人体功能和健康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但由于其生物学效应的两重性,特别是那些安全范围较小的微量元素,人体摄入量过低或过高都会产生危害(砷、氟、碘所致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将在其他章节讲述)。

人体内微量元素不足或缺乏,不仅与摄入量多少有关,而且与机体的先天性代谢功能异常也有关。

环境污染与健康

环境(化学性)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一)环境污染对人群的急、慢性危害

1.急性危害

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大量进人环境,使得暴露人群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不良反应、急性中毒甚至死亡等。

如在英国多次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美国的洛杉矾、纽约和日本大贩、东京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四日市事件,米糠油多氯联苯污染事件等。

事故性废气、废水排放,导致工厂附近生活的居民发生急性中毒(如Cl2、NH3、H2S、HCN中毒)等。

如1984年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的异氰酸甲酯(CH2NCO)泄漏事件。

2.慢性危害

环境中有害因素(污染物)以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危害,称为慢性危害。

慢性危害的产生是由于低浓度环境污染物本身对机体损害的逐渐积累,即该物质在机体内的物质或功能蓄积所致。

环境污染慢性危害所致的机体不良反应和损害结局,大多数都不具有特异性损害特征,更由于时间长,影响机体反应的因素复杂,故不易确证该污染物与机体慢性损害的因果关系。

(二)环境污染与致癌危害

自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Pott发现英国伦敦烟囱清扫工人阴囊癌的发生与烟尘在阴囊部位沉积有关以来,经过了近百年来的医学研究与实践,证实了煤烟中煤焦油的致癌性。

化学性致癌物在环境中存在,环境污染与癌症发生的关系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疾病谱和死因构成的顺位有了较明显的变化。

过去以急性传染病死亡占首位,已改变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死因顺序为前三位。

肿瘤已逐渐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一种常见病。

1.空气污染与肺癌

大气污染在城市和乡村有着十分明显差异,对比城市和乡村肺癌发生率和死亡率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大气污染的致癌危害。

2.水污染与肿瘤

全世界在水中检测出的有机化学污染物共约2221种,美国环保局从自来水中检出约765种。

其中20种为确证致癌物(recognized Carcinogens),26种为可疑致癌物(Suspected Carcinogens),18种为促癌物和辅癌物(tumorspromotersandcocarcinogens)、48种为Ames试验致突变物。

此外,饮水加氯消毒产生的氯化副产物如三卤代甲烷等具有明显的致突变性,使得人们对加氯消毒后的饮水致突变/致癌性的危害忧虑有所增加。

3.环境污染致癌的毒理学基础

①致突变与致癌效应  环境污染物引起生物体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环境污染物的致突变作用。

引起生物体发生致突变作用的物质,称为致突变物。

致突变作用的靶为体细胞时,只影响接触的个体发生各种病变(肿瘤、畸胎、生育障碍等)但不影响下一代;当生殖细胞发生突变时,所致后果则会遗传到后代。

现已公认,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与致癌之间有着显著相关关系。

癌是由恶性转化细胞克隆而引起的。

因此,对环境污染物进行致突变性检测,是对该污染物致癌作用初步定性的重要步骤。

②环境污染的致突变/致癌性检测  常有的检测方法有Ames试验,程序外DNA合成试验(UDS),姐妹染色单体互换试验,微核试验等。

尽管现用的致突变性检测方法日趋成熟,并已逐步稳定,但由于测定者所采用的萃取方法上的差异,使得在资料的可比性上有一定的难度。

但应用相同的测试程序,所获结果仍能比较出环境污染的致突变性/致癌性的危险程度。

③环境污染物致癌性的检测与确认  在前述中所提到的测试结果,仅能够反映出环境污染物潜在的致癌性。

当需要对环境污染进行致癌性确认时,尚需要进行动物致癌试验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用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四项中任何一项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都可以认为是动物致癌剂。

要确认为人类致癌物或对人类具有致癌性时,需要具有充分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即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证明人体接触某环境污染物与肿瘤发生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3.环境污染与致畸危害

人类出生缺陷又称为先天畸形,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出生缺陷的遗传学观点。

尽管遗传因素对人类出生缺陷的发生有重要影响,但后天环境因素对生殖细胞遗传物损伤、对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直接损害和对出生缺陷的发生都具有重要作用。

环境因素作用于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可引发多种后果,如流产、胎儿发育迟缓、胎儿结构畸形以及出生后再显现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缺陷。

环境因素干扰正常胚胎发育过程,使胚胎发育异常而出现的先天畸形或出生缺陷,它作用的靶是体细胞,因而是不具遗传性的。

如果环境因素作用于生殖细胞,使在分裂中把对遗传物质损害的特征(如突变)传递给子代细胞,它对生殖功能的影响和导致的不良结局是可遗传的。

环境污染与致畸的毒理学基础

人类出生缺陷或胎儿畸形发生的原因异常复杂。

但对外环境因素的致畸作用,大多数是外因(包括化学、物理和生物性等有害因素)作用于胚胎发育阶段,干扰正常胚胎发育过程而引发的结构畸形。

所以将胚胎器官发育形成阶段称为外环境因素致畸作用的敏感期,对人来说是妊娠第21天~56天;大鼠为第6天~17天;兔子为第6天~18天;猴子为第20天~45天。

1.动物致畸的三段试验  环境因素除了引发畸形结构外,还可能对生殖功能,生长发育、生理及生化代谢障碍等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进行三段试验。

(l)Ⅰ段试验 主要测试环境因素对受孕率和生殖功能的影响。

通常在交配前60~80天染毒雄性动物,并在交配前14天染毒雌性动物。

开始交配后继续染毒雌性动物直至授乳期。

分娩前处死1/2雌性动物并进行胚胎毒性及致畸性检查。

另1/2雌性动物自行分娩、授乳、断乳后处死仔代观察肉眼可见畸形。

本段试验最终能提供受孕率、生育力、着床前后存活及分娩、授乳等方面影响的资料。

(2)Ⅱ段试验  在孕鼠器官形成期对雌性动物单独进行染毒,并在分娩前一天处死受孕动物进行胚胎毒性及致畸性检查。

本试验最终能提供外环境因素的胚胎毒性和致结构畸形的资料。

(3)Ⅲ段试验  对分娩和出生后发育影响的观察。

在妊娠最后3天和整个授乳期染毒。

目的在于测试对胎仔后期发育、分娩、授乳及胎仔生长发育的影响。

观察可延续至断乳后直至性成熟以评价神经行为缺陷,性及生育力障碍以及癌症发生的情况等。

(四)环境污染的其他危害

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和危害是多方面的。

环境生物性污染可导致人群发生疾病,甚至流行。

环境污染对植物的损害,可导致农作物减产,破坏城市生活区的绿化环境,对人群健康产生间接影响。

环境与健康关系研究方法

1.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环境流行病学是应用传统流行病学的方法,结合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特点,研究外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宏观关系。

因此,在研究内容和方法学上有着自身的特点。

环境暴露与健康效应在进行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时,环境暴露测量和人群健康效应测量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研究内容。

只有在获得两者科学的、正确的数据或资料后,才能够将暴露与健康效应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推理并作出结论。

(1)暴露测量环境暴露水平是指人群接触某个环境因素的浓度或剂量。

暴露测量可分为两类:

环境暴露测量和生物测量。

环境暴露测量(外暴露剂量)通常是在不同的环境暴露区域,按照调研计划要求在不同的时间或空间进行抽样测量。

测量结果从宏观上可以为环境流行病学调查划分出高、中、低浓度区和对照区,是研究该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础资料。

在环境流行病学调查中,估计个体暴露量时,最好考虑到不同暴露途径,并估计总暴露量。

生物测量(内暴露剂量)又称为生物监测,直接测量人体组织、体液或器官中某种环境暴露因素(子)的含量,以代表人体暴露水平,称为“生物剂量”,也称“体内负荷”。

尽管生物剂量也存在一定的变异但相对较为稳定,也是反映人体暴露和蓄积的指标。

环境中所检测得的物质浓度,对人体来讲称为外暴露水平,在体内直接测得的为内暴露水平,直接反映机体的负荷,可作为制定生物学接触限值,并可为确定生物材料如呼出气、血液、尿液等样品中某种因子或代谢物的正常值提供依据。

(2)健康效应测量与评价 环境流行病学调查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各项健康效应的可持续时间、受影响的范围、人数以及危害性大小等,选取调查时必须测量的健康效应指标进行测量和评价。

通常应当选择在个体中仅产生体内负荷增加或出现轻微生理、生化代谢改变的指标作为健康效应调查、测量和评价的依据。

2.环境毒理学研究方法

环境毒理学与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环境卫生学研究中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1)环境毒理学的基本方法

一般毒性测试方法

特殊毒性测试方法

1)致突变性测试方法:

根据致突变性检测终点可将检测方法分为

①基因突变;

③染色体畸变;

③非整信体;

④DNA损伤与修复。

前3种检测终点属遗传学终点,后者则为测定在遗传学终点出现前的通道上发生的遗传物质改变或损伤事件,以预测其致突变性。

2)动物致癌试验方法:

主要以直接观察外源物质对哺乳动物细胞形态变化为终点,以确定其致癌性。

3)致畸性测试方法:

主要系实验动物三段试验及体外致畸试验。

(2)环境毒理学监测

环境理化监测与生物监测并用,应当是今后环境监测的趋势。

目前利用毒理学方法进行的环境监测,主要可分为两类。

1.现场直接监测

2.环境样品监测

(3)环境与健康研究中的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biologicalmarke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