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循环经济污泥干化项目.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67916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循环经济污泥干化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深圳循环经济污泥干化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深圳循环经济污泥干化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深圳循环经济污泥干化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深圳循环经济污泥干化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深圳循环经济污泥干化项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深圳循环经济污泥干化项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深圳循环经济污泥干化项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深圳循环经济污泥干化项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深圳循环经济污泥干化项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深圳循环经济污泥干化项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深圳循环经济污泥干化项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深圳循环经济污泥干化项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深圳循环经济污泥干化项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深圳循环经济污泥干化项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循环经济污泥干化项目.docx

《深圳循环经济污泥干化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循环经济污泥干化项目.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深圳循环经济污泥干化项目.docx

深圳循环经济污泥干化项目

证书编号:

国环评证甲字第2801号

深南电循环经济冷热电三联供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二零零八年八月

建设项目名称:

深南电循环经济冷热电三联供项目

委托单位:

深圳南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2801号)

评价单位法人代表:

张剑鸣(所长)

评价单位业务负责人:

韩保新(副所长,研究员)

项目负责:

董林(研究员/处长)签名: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登记证编号:

A28010141000)

课题组长:

刘伟民(工程师)

姓名

职称

责任

编写内容

环评上岗证号

签名

刘伟民

工程师

编制

第一、二、三、七章

第A28010104

卞国建

工程师

编制

第六、九、十、十四章

第A280100

杨婧

工程师

编制

第四、八、十一、十二章

第A28010099

董林

研究员

编制

A28010141000

报告审核:

钟昌琴(高工环评登记证编号A28010190600)签名:

报告审定:

韩保新(研究员环评登记证编1号A28010141000)签名

1.总则

项目由来

冷热电三联供,即CCHP(CombinedCooling,HeatingandPower),是指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燃气轮机或内燃机发电机等燃气发电设备运行,产生的电力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系统排出的废热通过余热锅炉或者余热直燃机等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向用户供热、供冷。

经过能源的梯级利用使能源利用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20%左右,可大量节省一次能源,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能源梯级利用示意如下图所示。

冷热电三联供是分布式能源的先进技术之一。

分布式能源是相对于传统的集中供电方式而言,是指将冷热电系统以小规模、小容量(数千瓦至50MW)、模块化、分散式的方式布置在用户附近,可独立地输出冷、热、电能(Cooling,Heating,&Power)的系统。

目前冷热电三联供已经在国际上得到了迅速地推广,在国内北京、上海等地也已在推广使用该种技术。

深圳南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已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第二批试点单位,本项目为深南电“深南电循环经济总体实施方案”中的循环经济实施措施之一。

深圳市南山区环境保护局月亮湾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与深南电在经过大量前期分析论证工作基础上,于2007年4月正式向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局提出《关于开展热电冷联供项目前期工作的申请》(深南电字〔2007〕53号),研究如何利用南山热电厂蒸汽余热,以及在已建成的集中供热管网基础上投资建设集中能源服务中心和空调冷水管网以及热水供应站,为深圳市南头半岛的政府大楼、医院、宾馆饭店、大型商厦、地铁站等场所集中供冷、供热水,以替代该类场所的空调用电和节省天然气。

此项提议已获得市发展和改革局以“深发改函〔2007〕545号”文正式批复同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申报的编制工作”,并可以开展有关规划、土地、环保、城管等方面的工作。

南山区政府认为本项目对于推动节能、降耗、减排和循环经济产业化,具有示范作用和积极意义,因此积极支持并大力推动本项目的开展,并提出以区行政办公楼和检察院大楼、区人民医院等党政机关公共建筑作为集中供冷的示范工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2]第14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该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审核制度。

受南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由于项目所在区域近年来已经开展过一些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境现状资料比较丰富,因此该项目环评工作的环境调查部分主要依据已有现状资料和现场实地踏勘。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环评的课题小组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和现场考查结果,结合项目的规模、污染物排放量及其“三废”处理措施,分析和预测了本项目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和范围,评估了污染防治措施的效果,并提出了相应的环保对策,按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建设项目概况

2.1项目名称、地点及性质

(1)项目名称:

深南电循环经济冷热电三联供项目

(2)项目地点:

本项目主要利用南山热电厂余热,建立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

项目制冷站地址包括,南山热电厂厂内战、海润站、永新站。

南山热电厂内部(示范工程)示范工程选址为大门南侧的面积约为580平方米的空地,采用自带室外机房的一体化冷水机组,无需建筑工程。

海润站和永新站两个制冷均位于南山区中心地带,分别选址在现在的海润公司和永新公司工业区内,海润站位于创业路南段,东南面紧靠南山大道;永新站南临内环路,西靠南光路,东临向南路,建成后可向周边辐射。

(3)项目性质:

新建。

2.2建设规模、施工进程、占地面积及投资

(1)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的建设主要包括三个制冷站及相应的辐射管道。

本项目建设分一期、二期工程。

设计总供冷能力约为每小时8.72万kW(约合24809冷吨)、设计总供热能力约为每小时1.80万kW(约合1544万kCal),各能源供应中心的设计规模见表2.1-1:

表2.1-1项目建设规模表

分期工程

设计制冷量

设计制热量

总耗汽量

配套管网

kW

冷吨

kW

万kCal

t/h

Z,m

R,m

L,m

一期

5819

1655

――

――

――

100

1000

500

1000

500

二期

81410

23154

17959

1544

110

3800

8000

4000

12860

6000

合计

87229

24809

17959

1544

110

3900

9000

4500

13860

6500

注:

1.Z,蒸汽管道;R,热水管道;L,冷冻水管道;

2.主:

主管线;支:

支管线。

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为建筑面积约为125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提供空调冷源,以及可解决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7~8万人的生活热水。

本项目的等径冷水管网主管线规划总长度约为13.86公里(双管单程距离,DN600),由于未来冷用户的具体地理位置难以精确定位,因而冷水支管的总长度暂按6.5公里(双管单程距离,DN400)来计算;本项目的等径热水管网主管线规划总长度约9公里(双管单程距离,DN250),支管线总长为4.5公里(双管单程距离,DN150)。

目前仅就已经有部分意向的区域进行规划,为海润站至中油酒店、南山区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生活区沿线。

(2)项目施工进程及占地面积

项目施工进程、占地面积见表2.1-2。

表2.1-2本项目施工进程、占地面积

分期

施工期

占地面积(m2)

占地类型

一期工程

示范工程

2008.05~2009.06

580

工业用地

二期工程

海润能源供应站

2009.07~2010.07

1000

工业用地

永新能源供应站

1000

工业用地

(3)项目投资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一、二期)共计39946.00万元。

(4)项目的总体建设规划

项目将分二期建设,首先启动示范工程;第二步启动海润能源站及其冷热水网络和永新能源站及其冷热水网络的建设。

3.建设项目污染源分析

3.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工程分期进行,一期工程在南山电厂内进行同时向用户铺设部分管道,施工人员宿舍设于站内;二期工程在海润站、永新站选址内进行,同时铺设管道,施工人员宿舍设于站内。

施工期的污染源主要来自施工过程中管道铺设等的施工作业产生的扬尘、噪声、废水以及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3.2营运期工程污染源分析

表3.3-7项目营运期“三废”汇总

主要污染物指标

单位

产生量

削减量

排放量

备注

生活废水

废水量

t/a

/

2190

SS

t/a

0.657

COD

t/a

0.438

动植物油

t/a

0.09855

BOD5

t/a

0.5475

NH3-N

t/a

0.1095

废气

运营过程中本项目无废气产生

固体废弃物

工业固体废弃物

运营过程中本项目无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

生活垃圾

约为5.475t/a,全部交由环卫部门集中运走,卫生填埋

噪声

噪声源主要是汽轮机100-105dB(A)、各种泵90-91dB(A)、制冷机组85-87dB(A)

4.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

4.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本期现场监测时,各监测点环境空气质量一般,NO2、SO2、PM10小时平均浓度值及日平均浓度值均未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评价标准的要求;但由常规监测结果可见,南山区环境空气质量总的来说还是较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平均浓度均有超标情况。

4.2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分析

评价区域内厂界1#、2#、5#监测点的昼间噪声值均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4类评价标准的要求,厂界3#、4#监测点的昼间噪声值均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3类评价标准的要求各监测点的夜间噪声值均超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3类与4类评价标准的要求;永新站拟建站址旁的美丽湾小区和海润站拟建站址旁的宿舍昼间噪声达标,夜间噪声超过2类标准值。

4.3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北京永新环保公司在《南山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现状监测资料,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检测中心,于2006.年2月4日、6日对妈湾港港池进行了海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妈湾港港池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及无机活性磷酸盐,略有超标;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等均能满足标准限值要求。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噪声、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将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施工期不太长、施工期污染是临时性的,在施工结束后此类污染源即可消除。

只要施工单位认真搞好组织工作,文明施工,切实落实上述各项环保措施,施工期间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5.2营运期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本项目营运期正常无生产废水排放,仅在设备清洗时有产生少量废水,其中制冷机组清洗废水可经沉淀后作为绿化用水使用,输水设备清洗废水直接由清洁公司回收委托专业资质公司最终处理无需排放。

项目仅有少量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5.3营运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项目产生的噪声主要为机械性噪声和空气动力性噪声,主要噪声源有:

改造汽轮机、一次水泵、二次水泵、循环水泵、制冷机组等。

本项目的投产运行,将使热电厂站址厂界昼间噪声水平达到昼间63.9~66.6dB(A),夜间60.2~66.9dB(A),夜间噪声水平均超过标准值。

夜间噪声不达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本底监测值较大,本项目的噪声源对预测点的贡献值均较低。

三个能源站站址处昼间噪声均能达标,但夜间噪声超过2类标准的要求,其主要原因是受交通噪声影响,本底噪声水平较高;而本项目建成后对噪声水平的贡献值很小,其昼间增加值仅为:

0.4~0.6dB,夜间增加值仅为:

1.3~3.5dB。

5.4营运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项目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员工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

海润站7.5kg/d、永新站7.5kg/d,共约15kg/d,全部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

生活垃圾经清扫、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卫生填埋或焚烧处置。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采取以上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5.5营运期景观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在深圳市南山区内,项目的新建管道在能源站外均采用埋地铺设,进入能源站围墙后部分管道架空走线。

管道在施工完毕恢复道路、绿化带后,对外部景观不会造成影响。

厂外各能源站均设有冷却水塔。

冷却塔由于其自身功能的限制,建筑风格有其特定的要求,若处置不当,其外观与周围环境不能相互协调,造成不良的景观影响;建议根据风亭及冷却塔所处不同地理位置,采用相应的景观设计,使其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能源站景观设计的原则为:

将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引入到能源服务中心的同时,并建立丰富的内部景观系统。

景观的设计为多层次的,分核心区的小广场、入口处的景观步行道以及内部绿地三级绿化系统。

与小广场衔接的景观步行道,形成了小区内部与外部空间联系的绿色景观通道。

大量的路边绿化、丰富的小广场与外部自然环境共同构成了整零结合、张驰有度、内外兼顾的景观空间特征。

小广场作为一个露天生态广场,使内部员工在工作之余能驻足、观景、聊天、休息,让沉闷的能源服务中心焕发生机。

能源站的建设将结合各个地块的特征,充分实现其自身景观价值利用的同时,也做到与城市周边环境协调统一。

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6.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措施

6.1施工期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措施

施工期是采取环保缓解措施的重要时段,就施工期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措施建议。

6.1.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保护对象主要为沿线穿过的绿化带植被,须采取如下措施:

(1)尽量少占地,尽量缩小施工范围,各种施工活动应严格控制在施工区域内,将临时占地面积控制在最低限度。

(2)对于施工过程中破坏的植被,要制定补偿措施,进行补偿。

对于临时占地,竣工后要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重建工作。

(3)在开挖地表土壤时,尽可能将表土堆在一旁,施工完毕,应尽快整理施工现场,将表土覆盖在原地表,以恢复植被。

(4)管道穿越交通道路时,要规范施工,严格管理,在施工前应制定出土石方处置方案,应限制临时堆放占地面积和远距离转移,用于就近加固堤防、路坝时应考虑绿化或硬化。

(5)植被恢复要求不能种植深根植物,建议已种植草坪及低矮花卉为主。

6.1.2水污染防护措施

施工废水污染防治措施总原则是避免含泥沙或其它污染物的废水通过城市下水管道进入地表水系。

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场地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对地面水的排放进行组织设计,严禁乱排。

须采取和强化如下措施:

(1)减少物料流失、散落和溢流现象;

(2)按其不同的性质,分类收集,进入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排放。

(3)要建立移动式临时厕所,粪便应及时清理;

(4)建筑材料堆放地应设蓬盖和围栏,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5)施工时所产生的废油严禁倾倒或抛入水体,集中统一清洗施工器具、机械等。

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在易发生泄漏的设备底部铺防漏油布并在重点地方设立接油盘;为了防止漏油后蔓延,在设备周围设置围堰,并及时清理漏油。

(6)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负责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应按国务院的《土地复垦规定》复垦,栽种物种应以原有覆盖种为主。

6.1.3噪声污染防护措施

由于各站场场界200m范围内、管道沿线居民点较多,声环境敏感点较多,应尽量采用低噪声的设备,合理选择施工时间和方法,保护对象主要为:

站场及管线两侧沿线200m范围内受影响的敏感点,特别注意学校、医疗诊所等。

须采取和强化如下措施:

(1)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2)施工时段安排:

施工场地200m内若有居民居住,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噪声设备在作息时间(中午和夜间)内作业;如需要连续施工,夜间则尽量安排噪声量小的工程作业,以减少对居民的影响,并取得城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的夜间施工许可,并张贴安民告示,获取周围民众的理解;

(3)尽量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

(4)在施工边界,特别是距离周围住宅楼附近的施工现场应设置施工屏障,高音设备应设置临时隔声屏,以减少噪声的影响。

(5)尽量采用市政电网供电,避免使用柴油发电机组。

(6)施工时,施工场地、临时土料场、运输路线尽量避开近距离环境敏感点,在居民区附近限速;并张贴施工告示,获取公众配合。

6.1.4大气污染防护

保护对象为主要为沿线两侧200m范围内的居民敏感点的环境空气质量;须采取如下措施:

(1)开挖、平整过程中,应洒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也应经常洒水防止粉尘飞扬;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也需适当洒水。

风速过大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放的砂石等建筑材料进行遮盖处理。

(2)加强回填土方堆放场的管理,要制定土方表面压实、定期喷水、覆盖等措施;不需要的泥土,建筑材料弃渣应及时运走,不宜长时间堆积。

临时堆土场、临时施工运输便道应尽量与沿线各敏感点保持100m的防护距离。

(3)运土卡车及建筑材料运输车应按规定配置防洒落装备,装载不宜过满,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规划好运输车辆的运行路线与时间,尽量避免在繁华区、交通集中区和居民住宅等敏感区行驶。

(4)运输车辆加篷盖,出装、卸场地前先冲洗干净,以减少车轮、底盘等携带泥土散落路面。

尽量选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运输路线;谨防运输车辆装载过满,并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其沿途抛洒。

(5)运输过程中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要及时清扫,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定时洒水压尘,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

(6)施工过程中,应严禁将废弃的建筑材料作为燃料燃烧。

(7)施工结束时,应及时对施工占用场地恢复地面道路及植被。

(8)管道安装结束应及时回填,弃土应及时清理,运往指定场所。

(9)为改善城市环境,净化市区空气,减少噪音和粉尘污染,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在市区道路两侧和规定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必须使用预拌混凝土。

本工程的施工场地均在规定的范围内,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该项目规定,不得在施工现场设立混凝土搅拌机搅拌,以减少粉尘污染。

(10)靠近学校、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的施工现场采取封闭或半封闭施工方式。

6.1.5固体废物

保护对象为施工场地等周边环境;须采取如下措施:

(1)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管线开挖的土方临时堆放在两侧,施工完毕后尽快回填、绿化。

(2)车辆运输散物料和废弃物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不得沿途漏撒;运载土方的车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路段行驶。

(3)施工期尽量避开暴雨期,临时堆土场或区域要边堆土边压实,施工完毕后应尽快平整、复垦利用。

(4)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如纸品、塑料用品等,应由专人收集,以利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5)其他生活固体垃圾,应专门收集、堆存固定地点,交由环卫部门清运,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6.2营运期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措施

根据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的结果,本工程在营运期加强对环境敏感点的防护外,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进一步降低营运期的各类环境影响。

(1)声环境影响防治对策与建议

本项目在运行过程中除了注重热电厂常规噪声控制工作外,在能源服务中心应对各类工作设备(如冷却塔、制冷水泵)进行噪声控制,设备本身选购低噪声值产品,对设备实施隔声、减震及吸声处理。

热力管线运行及输放水噪声,设计直埋敷设和输放水沟,其运行噪声约20-30dB(A),对环境几乎无影响。

机械设备需采用减振防噪设备,各接头处联接应采用软材料。

(2)水环境影响防治对策与建议

本项目运营期间,严禁各类生产废污水的直接排放,设置专门的收集和处理系统,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

(3)固废环境影响防治对策与建议

站场生活垃圾要求定期收集,交由市政部门处理。

(4)营运期的监测及监理

依据本报告书的设置对营运期各时间及各段进行适时的监测。

6.3企业安全性环保对策

严格按照《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2002)进行设计。

(1)蒸汽管道采用钢套钢成品保温管道防止腐蚀;冷水管道设60mm厚闭泡橡塑保温材料,外设10mm厚玻璃钢管壳保护、防水层;热水管道设60mm厚聚氨酯直接发泡保温材料,外设10mm厚玻璃钢管壳保护、防水层(成品保温管道)。

保护本项目的管道安全运行。

(2)设置管道设施永久性安全警示标志,并保证其完好;

(3)对易遭外力碰撞的管道设施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安全管理规定,加大科技投入,对管道设施定期巡查和维修保养,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5)将管道设施的竣工资料按照规定报送有关部门备存;

(6)对危害管道设施安全的行为予以劝阻、制止,劝阻制止无效时,及时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公安、安监、质监部门报告;

(7)协助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向管道沿线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管道安全保护的宣传教育。

6.4环保措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

根据初步涉及阶段、施工期阶段及营运期阶段的各项环保措施说明可知:

本工程中的各项环保措施基本属于管理对策及一般性技术对策,在技术实施上是可行的。

7.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7.1清洁生产分析

本项目通过合理有效的利用电厂的余热,使南山热电厂向电网提供电力的同时,将其副产品—蒸汽余热产品化、资源化,向覆盖区提供可广泛接受的冷热产品,在总体上提高覆盖区内的中央空调管理水平,将南山热电厂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区域能源服务中心。

本项目可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充分发挥低品位能源的作用,以低品位能源替代价值较高的电力和天然气资源,最大限度的节约大量高品位能源;同时,可以大幅度降低中央空调的巨额用电、降低电网的供电压力、节省现有的空调用电所占用的宝贵的电力资源,大幅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为社会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排放。

项目既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项目,又可满足电厂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创造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合理的经济效益,使企业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7.2循环经济

1.循环经济标准水平分析

根据深圳市环境保护局颁布的《关于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循环经济指标应用的通知》中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标准以及禁止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指标进行计算。

对于定量环保审批中的循环经济指标标准分为基本,中等,先进三级。

一级——循环经济先进水平;二级——循环经济中等水平;三级——循环经济基本水平。

本项目处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标准中的一级水平,根据《关于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循环经济指标应用的通知》中的意见,若企业排放水平达到一级标准,允许通过环境影响审批,并在审批中允许其走“绿色通道”,给与加快办理。

本项目采用的制冷技术为:

双效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制冷,该制冷方式不含有全氯氟烃制冷剂(R-11、R-12、R-502)等CFCs类制冷剂。

8结论与建议

综合结论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地方相关政策的要求,选址合理。

通过环境现状监测、项目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分析,本报告认为只要采用清洁生产工艺、采取总量控制和严格的环境管理,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则该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

本项目的建设和营运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在认真落实报告书中所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的前提下,项目在环境保护的角度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