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70988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docx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学案)

编写:

丁孝丽审校:

张厚群

【爱学习爱生活】

神奇的句读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让一位书法家题扇,书法家写了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但由于书法家的一时疏忽,题诗时漏掉一个“间”字。

慈禧看后大怒,认为书法家故意欺她没有学识,一气之下要治他的死罪。

书法家急中生智,赶忙解释道:

“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词。

”他当场断句吟道: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听后,转怒为喜,赐给他银子压惊。

【试真题】(测测你的过关率)

1、(江西)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昨天,看见好朋友赵曼丽独自在操场一角哭泣,王婷婷连忙跑过去问怎么回事。

B.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C.他最要好的朋友,——一个房地产商——告诉他,市场正在调整,眼下买房要慎重。

D.有人认为:

儿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可能发生心理异常,心理学家并不认同这种点。

2.(湖北)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这是一句禅语啊!

幸福指数全在自己掌握。

如果我们对自己说一句“已经很好了啊”(这是应该经常说的),那么我们生活的枝头也会挂满幸福的露珠儿了吧。

B.某夜,独坐窗前,翻看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几句话:

“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细细玩味,顿觉神清气爽。

C.一粥一饭是清淡,健康、温暖、妥帖;一瓢一箪是清淡,随意、自在、安心。

奢华也罢,绚丽也罢……生活终究归于平淡。

D.如果你茶饭不思,沉湎于“魔兽世界”不能自拔,如果你忽视现实社会,游走于网络虚拟社区,那么,你——可能“病”了!

3.(福建)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从荧(píng)到银幕,从歌剧院到博物院,从舞台到广场……今年五一假期,文化市场分外

火爆,既有演唱会这样的新时尚,又有免费演出等惠民之举。

,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掩盖不

了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的事实。

不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有文化落差,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所能享受的文化服务也有不小差别。

因此,如何坚持文化的普惠性?

是我们在欢呼成绩的同

③④

时,还需冷静思考的。

⑤⑥

(1)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1分)

(2)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

(1分)

(3)丈中③一⑥处的标点符号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1分)

答:

第处(只填序号),改为。

4.(2011重庆)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秦少游《踏莎行》曰: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一个迷字便摄住了月光的精髓。

B.很怀疑人类对这个物质世界的认识真有穷尽的一天?

按照事物的相对性推导,是否还存在一种与物质相对的反物质?

C.我们班有个“班妈妈”,说话霸道而幽默。

“班妈妈”这个外号是她自封的,理由实在让人无语:

“我的地盘我做主,你们以后就是我的孩子了。

D.不用说别的,就是光听听这些课程的名称——《公正》《幸福》《聆听音乐》——你就有听下去的冲动。

5.(2010山东)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国庆节将至,一座“天安门模型”摆在广场上。

“天安门”前花团锦簇,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争相与“天安门”合影留念。

B.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

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

C.朱熹49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制订学规,提出: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

D.艺术节期间,这个县将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科技下乡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风情、美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

6.(2010重庆)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对于袁野小朋友来说,人工鸟巢本身就像巨大的问号在吸引着她:

小鸟会住进去吗?

都有什么样的鸟,有多少鸟会住进去,住起来舒服吗?

B.趁着在家无聊,我这个捣蛋鬼又有新点子咯!

别以为我又要恶作剧,这次啊,我准备亲自下厨露一手——做一道家常小菜——炒土豆丝。

C.室外环境污染,包括建筑物外墙(最典型的是玻璃幕墙)的反射光、夜间过亮的城市灯光(如广告牌、霓虹灯、景观灯的光)产生的光污染。

D.“小美人鱼”是上海世博会丹麦馆的核心展品。

“她很小,”哥本哈根旅游中心的彼得·勒默尔·汉森说,“但她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渴望却令人惊叹。

7.(2009山东)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

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B.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

”“我以哪里来?

”的原初确认。

C.“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D.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

“连接德国与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们也在不断靠近。

‘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8.(2008山东)依次填入下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乐观、自信,是金晶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①我从小性格就像个男孩子,记得那时很爱看电影《佐罗》②看完后就觉得自己真成了里面的剑客③这位被称作“微笑天使”的姑娘笑着说④后来在2001年我很自然地选择了学习击剑⑤

A

,“

B

,“

C

”。

,“

”。

D

,“

”。

”。

9、(2013年天津)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滨海航母主题公园风筝节上,各式纸鸢迎风起舞。

其中全国最大、直径30米的巨型软体风筝——滚地龙的放飞成为节日的一大亮点。

B.俗语讲:

日久见人心。

心者思想也,常人之心,年月可现,哲人之心,世纪方知。

C.我国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如《英雄儿女》发(根据巴金《团圆》改编)、《红高梁》(根据莫言《红高粱家庭》改编)……等等。

D.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

《礼记•礼运》中所说的“天下为公”,已经成为至理名言。

10、(2013江西)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左拐;继续向前,走到第二个十字路口,还是左拐,跨过马路,就是图书馆。

B.云斋主人说:

鲁迅先生有言: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C.蝴蝶纵有千般不是,还是有一桩长处:

不作室中物!

飞,则飞于野;舞,则舞于田。

D.“血战长空”以独特视角关注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的真实历史,剧中主要角色均有历史原型。

【学技巧】(难点突破有方法)

内容解读

《考试大纲》对标点符号考查的要求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简称标点,是辅助文字记录的一套符号,包括七种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和十种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分隔号和专名号)。

在汉语表达中,它对表情达意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的结构,辨明不同语气,正确地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阅读和写作都很重要,是语言运用的一项基本功。

能力解读

1.正确判断17种标点符号在各类文本运用中的正误。

2.能在不同文本的不同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考点要求掌握七种点号和十种标号的基本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都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

因此,更需灵活综合地运用标点符号。

相关的重要知识点有:

(1)能够正确理解语意,辨别语气,分析语言结构,这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前提;

(2)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这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基础;

(3)具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4)具有识别、改正错误的能力。

命题规律

1.考查内容:

17种标点中,问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书名号、括号、引号以及破折号是考查重点。

2.考查形式:

以选择题为主。

命题趋势

1.热点预测:

2014年本专题酌考查重点仍是七种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和四种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

2.趋势分析:

主观题渗入试卷中,标点符号改错题应引起注意。

2013年山东、重庆、江西、天津卷考查了标点符号。

常考点清单

一、问号的用法

问号是表示一个问句说完之后的停顿符号,多表示疑问语气。

1.问句中含有称呼的,不论称呼在前在后,问号一律用在句尾。

如:

小刘,你到过上海吗?

你到过上海吗,小刘?

2.表示选择的问句,问号一般只用一个,放在全句的末尾,各项之间用逗号。

如:

明天的旅行,你是去呢,还是不去?

3.一个问句,在一个大句子中作主语,其后如需停顿,用逗号不用问号。

如:

谁当班长,是一件关系到全班的大事。

4.“问”字后如用冒号停顿,其后的句子视为问句,用问号。

如:

贾母问:

“黛玉,你读过什么书?

二、冒号的用法

1.冒号的基本用法是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

提示下文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

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总结上文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

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2.冒号后的内容在事理上应受到冒号前的动词的支配。

他在给我的留言上写着: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完全受到“写着”的支配,这样使用是正确的。

三、顿号的用法

顿号表示句中最小的停顿,使用顿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并列短语中如果有连词“和”“写”“及”“或”等,连词前不能再用顿号。

以上连词一般用在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如:

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2.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无停顿或停顿很小,并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再加顿号。

如:

“中小学生”“中外记者”“工农业”等,其中“中小”“中外”“工农”等之间都不必用顿号。

3.不是并列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

如:

我家住在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

这个例句中的顿号不能用,因为顿号前后是领属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

4.如果把简短的并列短语加以强调,这些并列短语之间就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如:

这次采访,你必须带三样东西:

钢笔,录音机,照相机。

5.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

但是如果是数字省略语,且表示确指,则必须用顿号。

如:

①三四里三五天十五六岁五六十种十之八九

②全文共六部分,却有三四个部分意思含混不清。

③全文共六部分,其中第三、四部分意思含混不清。

前两种情况不能用顿号,但第三种情况则必须用顿号。

6.如果并列短语之间还有并列短语,那么,大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

如: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四、引号的用法

引号的作用主要有下列几种:

1.引用。

如: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句话原是出自《西厢记》的。

2.强调。

如: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3.否定。

如:

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小时以上。

4.特殊含义。

如:

在纱厂,活儿做得不好,罚规大抵是殴打、罚工钱和“停生意”三种。

5.特定称谓。

如:

①“一·二八”战争之后,他们的政策又改变了。

②“戊戌变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带有资产阶级改良性质的变法运动。

五、书名号的用法

书名号主要用于书报杂志、文章篇目名称等,公告、声明、法律、决议、通知等作为一个完整的名称出现时,也可用书名号;但不作为一个完整的名称出现,只强调其内容特征时,诸如计划、启事、中心、任务、目标、题词、节目、晚会及报刊、电视台等栏目名称均不使用书名号。

六、省略号的用法

1.省略号后面不能用表示停顿的符号,不能再用诸如“等”一类的词语。

需说明的是,鲁迅文章里个别标点的使用我们现在看来是不规范甚至不正确的,我们不必苛求,毕竟那时候标点的使用还没有规范。

如: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记念刘和珍君》)

上句是文章的原句,句尾的句号明显使用不妥,类似的情况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还有不少,我们不必学用。

2.省略号和破折号都可以表示语言的中断,两者的不同之处是:

省略号表示断断续续,余声未尽,而破折号表示戛然而止。

如:

①她磕磕巴巴地说:

“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项链》)

②鲁大海:

……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周朴园:

你胡说!

(《雷雨》)

逗号有时也可以表示说话的中断。

如:

你,你,你是谁?

上句强调的不是说话的断续,而是突出一种紧张情绪,而且要用在反复的词语之间。

如果换成:

你……你……你是谁?

那么此句与上一句的表意就会明显不一样,后句强调的是说话断续,可能说话者有气无力,也可能是说话者边说边在思考。

再如:

她吓昏了,转身向着他说:

“我……我……我丢了佛来思节夫人的项链了。

”(《项链》)

七、破折号的用法

行文中通常用来引出解释或补充说明的话,如果这类语句插在一个句子当中,往往前后两处都用破折号。

如:

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八、括号的用法

括号主要表示括起来的话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前边的词语或句子。

这种注释或补充说明的面比较宽,可以解释语意、注明时间,也可以交代引文出处、列举具体内容,还可以讽刺、批评、订正错误等。

九、分号的用法

分号和逗号都可以用于复句内部的分句之间,不同之处在于分号一般用于并列的分句之间,它的停顿大于逗号。

分号只用于复句中。

复句中除了并列分句以外的其他分句,如果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那么分句之间通常就得使用分号。

如:

①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②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各分句之间连逗号都没有,则不必用分号。

如②句,如果“做”和”想”后的逗号都去掉,分号就应该换成逗号,即: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易错点清单

标点符号的误用

1.陈述句中误用问号

错例为什么这篇文章分三段?

那篇文章分四段?

为什么先写这个人物?

后写那个人物?

这些,都是由文章的内容来决定的。

解析有些句子虽然有疑问词或者含表示疑问的形式,但并不要求回答问题,整个句子只是陈述一种情况,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应该用句号,而不能用问号。

例句中部分话是疑问句形式,还用了疑问代词“为什么”,但是,全句不存在疑问语气,不需要回答,是陈述语气。

四个问号均应改为逗号。

2.倒装句中误将问号前置

错例“到底去不去呀?

我的小祖宗!

”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解析倒装句虽然有成分的倒装,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用一个句末点号,倒装成分之间应用逗号。

“到底去不去呀?

我的小祖宗!

”是一个主谓倒装句,问号直放在句末。

应改为:

“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

3.分句之间误用逗号

错例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主,比她小十岁:

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解析分号主要用于分清层次,并列复句中,各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

这句话以四个并列的层次叙述祥林嫂的情况,各层次间都应用分号,所以“婆婆”“没了丈夫的”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4.并列短语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都用顿号

错例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解析如果并列短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小的并列词语用顿号,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

例句中“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并列短语,又是一个层次。

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

“淮剧”“黄梅戏”后面均应改用逗号。

5.连词前面误用顿号

错例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请她签上一个名。

解析并列词语之间有了连词“或”“和”“及”“与”,均不能用顿号。

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概数误用顿号

错例那孩子看上去十三、四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解析根据《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邻近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其间不能用顿号隔开。

如果数字表示的是确数,则需要加顿号。

例如:

今天下午一、二组的同学打扫教室,三、四组的同学打扫清洁区。

7.集合词语误用顿号

错例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解析“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

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

“中、小学生”“大、中专院校”“指、战员”“司、乘人员”等,这些词语中的顿号都是不该用的。

8.并列词语作谓语、补语时没用逗号

错例这些房间宽敞、明亮、干净。

解析并列结构在句中充当成分的不同,决定了它们之间是否要用顿号:

如果并列结构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并列结构之间通常用顿号;如果并列结构在句中充当谓语、补语,并列结构之间通常用逗号。

显然,例句中两个顿号均应改为逗号。

9.句中没有逗号径直用分号

错例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

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解析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

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

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10.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

错例一、学习贵在自觉。

要有笨乌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

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解析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中点号。

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

应或者将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将分号改为句号。

11.冒号后面提示范围不清

错例毛泽东有两句诗: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解析冒号主要起提示作用。

使用冒号要注意它的提示范围(冒号一般管到句子末尾)。

从表面上看,上一句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

可将第二个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12.同一句话中用两个冒号

错例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

“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

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解析“宣布”后面是冒号,“措施”后面又是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

在同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便会眉目不清。

两个冒号应保留一个,另一个改为逗号。

本句宜将后一个冒号改为逗号。

13.忽略了冒号的总括作用

错例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解析冒号有提示下文的作用,也有总括上文的作用。

一个复句,先从几个方面分说,后加以总括,应在总括句的前面用冒号。

句子中“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是对前面分句内容的总括,因此,它前面的逗号误用,应改为冒号。

14.“某某说”后标点不明

错例“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张老师说:

“‘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解析“某某说”引领直接引语时,放在引用话之前,后面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后面用逗号;放在引用话之后,后面用句号。

例句中“张老师说”是插入语,冒号应改为逗号。

15.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

错例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

”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

”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解析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引号外面。

例句中两处引号的位置错了,应把两处的后引号放在句号之前,因为所引用的话,不具有独立性。

16.书名号和引号误用

错例1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错例2据了解,2008年奥运会缺少大量专业体育节目主持人,因此最近中央电视台与维汉传播公司联手推出了《谁将解说北京奥运?

——北京2008奥运主持人选拔计划》。

解析表示书籍、篇章、报刊、戏剧、歌曲的名称,均可用书名号标示。

如《报任安书》(文章名)、《沙家浜》(戏剧名)、《红楼梦》(书名)、《军港之夜》(歌曲名)、《解放军报》(报刊名)。

书名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如《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例1句中的“健康秩序、健康生活”是主题而不是书名或其他作品名,不能使用书名号,应该换成引号。

例2句中的“谁将……计划”不是书名,应该用引号,而不应用书名号。

17.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

错例今天去呢?

还是明天去呢?

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解析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

例句中应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担调的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果是由相关的几个疑问句组成的选择关系的句群,则各句的句末都要用问号。

例如:

站在他们前头领导他们呢?

还是站在他们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

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18.标点与功能相同的文字重复使用

错例1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

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质煮沸后会沉淀),还会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错例2湖南、江西和青海三省于2005年1月16日宣布免征农业税。

至此,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有22个宣布全面停征农业税。

解析例1句中破折号与括号都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保留一个即可。

例2句中第三个顿号与“和”字重复,应删掉“和”或顿号。

【过模拟】(征服考点祝贺你!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名人利用群众对自己的信任,为厂家做不负责任的虚假宣传,是“忽悠”民众还是“谋财害命”,与雇凶杀人有何不同?

B.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

“即使是发达的文明人,仍然——像原始人一样——是他自己时代和地域的囚犯”。

C.近年来,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面临着越来越尴尬的境遇。

与此同时,各种洋节却搞得红红火火,有人戏称为“汤圆”动辄败给“玫瑰”……等。

D.英国《每日邮报》刊文称,连日来的气候异常很可能只是全球气候变冷的开端,在接下来的20年至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小冰河期”。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