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pl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71530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58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pl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电梯pl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电梯pl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电梯pl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电梯pl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电梯pl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电梯pl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电梯pl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电梯pl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电梯pl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电梯pl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电梯pl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电梯pl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电梯pl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电梯pl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电梯pl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电梯pl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电梯pl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电梯pl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电梯pl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梯plc.docx

《电梯pl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plc.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梯plc.docx

电梯plc

摘要

第一章、电梯概述

第二章、电梯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章、国外电梯的情况

第四章、国内电梯的情况

第五章、电梯技术发展趋势

第六章、电梯结构简介

第七章、电梯的工作原理

第八章、电梯的类型

第九章、电梯的组成

第一十章、电梯的控制要求

第一十一章、轿厢楼层位置检测的方法

第一十二章、总体设计方案

第一十三章、

第一十四章、

第一十五章、PLC与变频器的概述

第一十六章、PLC的特点

第一十七章、PLC的发展阶段

第一十八章、PLC的发展趋势

第一十九章、PLC的基本结构

第二十章、PLC的工作原理

第二十一章、通用变频器的发展

第二十二章、通用变频器的功率输出驱动技术动向

第二十三章、PLC与变频器的确定

第二十四章、PLC选择应该遵守的原则

第二十五章、型号的确定

第二十六章、O口的确定

第二十七章、FX2N的特点

第二十八章、变频器的选择

第二十九章、变频器简介

第三十章、组成元件的确定

第三十一章、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其应用越来越广。

而电梯作为现代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工具,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随着人们对其要求的提高,电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拖动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调频调压调速,其逻辑控制也由PLC代替原来的继电器控制。

本文在已有的通变频器的基础上,采用PLC对电梯进行控制,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提高了电梯的控制水平,并改善了电梯运行的舒适感,使电梯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

第1章电梯概述

电梯的起源与发展

电梯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

建筑物中用电作动力的升降机,代替步行上下的楼梯。

说到电梯的起源要从公元前2600年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使用了最原始的提升系统说起,但这一类起重机的能源均为人力。

到了1203年,法国的二修道院安装了一台起重机,所不同者只是该机器是利用驴作为动力,载荷由绕在一个大滚筒上的绳子进行起吊。

此种方法一直沿用到近代直到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约在1800年,煤矿主才能利用起重机把矿井中的煤输送上来。

数百年来人们制造过各种类型的升降梯,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缺陷:

只要起吊绳突然断裂,升降梯便急速地坠落到底层。

1854年奥的斯设计了一种制动器:

在升降梯的平台顶部安装一个货车用的弹簧及一个制动杆与升降梯井道两侧的导轨相连结,起吊绳与货车弹簧连结,这样仅是起重平台的重量就足以拉开弹簧,避免与制动杆接触。

如果绳子断裂,货车弹簧会将拉力减弱,两端立该与制动杆咬合,即可将平台牢固地原地固定免继续下坠。

“安全的升降梯”发明成功了!

一时间,奥的斯成了众人注目的中心。

第一台升降机并非奥的斯所发明,但他却是第一台“安全”升降梯的发明者。

“安全”这一概念不仅开创了升降梯工业,而且也为那些想建造更高层建筑物以增加更多可利用空间的设计们打开了通途。

然而真正能够称为电梯(用电能驱动升降梯)的产品应该是在20世纪初才出现。

国外电梯的情况

国外电梯行业发展迅猛,不仅在节能上做了很大的功夫,现在在智能化,远程化,集成化,可视化也已有了先进的技术!

例如:

(1)集垂直运输与水平运输的复合运输系统。

该系统采用直线电机驱动,在一个井道内设置多台轿厢。

轿厢在计算机导航系统控制下,可以在轨道网络内交换各自运行路线。

该系统节省了井道占用的空间,解决了超高层建筑电梯钢丝绳和电缆重量太大的问题,尤其适合于具有同一底楼的多塔形高层建筑群中前往空中大厅的穿梭直驶电梯。

(2)交流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驱动的无机房电梯无机房电梯由于曳引机和控制柜置于井道中,省去了独立机房,节约了建筑成本,增加了大楼的有效面积,提高了大楼建筑美学的设计自由度。

而交流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的特点是:

(A)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形状可灵活多样;(B)配以变频控制可以实现更大限度的节能;(C)没有齿轮,于是没有齿轮振动和噪声,齿轮效率,齿轮磨损及油润滑问题,减少了维护工作,降低了油污染;(D)由于失电时旋转的电机处于发电制动状态,增加了曳引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3)彩色大屏幕液晶楼层显示器。

这类显示器可以以高分辨率的彩色平面或三维图像显示电梯的楼层信息(如位置、运行方向),还可以显示实时的载荷、故障状态等。

通过控制中心的设置还可以显示日期、时间、问候语、楼层指南、广告等,甚至还可以与远程计算机和寻呼系统联接发布天气预报、新闻等。

有的显示器又增加了触摸查询功能。

该装置缓解了陌生乘客在轿厢内面对面对视时的尴尬、无趣的局面,降低了乘客乘梯时心理等待焦虑感。

(4)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该系统是将控制柜中的信号处理计算机获得的电梯运行和故障信息通过公共电话网络或专用网络(都需要使用调制解调器)传输到远程的能够提供可视界面的专业电梯服务中心的计算机,以便那里的服务人员掌握电梯运行情况,特别是故障情况。

该系统一般具有显示故障、分析故障、故障统计与预测等功能,还有的可实现远程调试与操作,便于维修人员迅速进行维修应答和采取维修措施。

这样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简化了人工故障检查的劳动,保证了大楼电梯安全高效地运行。

国内电梯的情况

中国从市场规模上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一些自主品牌也逐步提升了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我国政府提出的节约型社会正好让中拥有节能的企业有机会发展,另外,国外用户比以前更多地青睐中国产品也为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目前我国节能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是节能电梯的普及率还很低,可节电30%以上的无齿轮电梯普及率不及10%,可以能源再生的造能电梯普及率不及2%。

因此专家预计,节能会在“十一五”期间进入快速增长期。

节能电梯从2001年开始进入我国办公楼、住宅楼、酒店等场所,经过5年的发展,全国的无齿轮从几千台增长到近6万台。

目前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装。

由于房地产业、城市公共建设等产业发展迅速,预计未来10年,我国的仍将保持每年20%的递增速度,年平均销售额至少500亿美元。

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对电梯的需求继续扩大。

专家估计未来50年我国新增住房面积将达到200亿平方米。

目前国家规定20米以上高楼就应安装电梯,因此未来电梯最大的市场就是住宅市场。

此外,机场、商场、地铁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对自动扶梯、观光电梯等电梯的需求量也十分可观。

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速度加快。

东部地区城市化经过20年的发展,有些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已达到80%,基本饱和,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的趋势。

而近年来西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已经与电梯需求高速发展所需的GDP水平相吻合。

电梯更新进入高峰期。

虽然国家对电梯寿命目前没有提出强制标准,但是按国外电梯使用寿命的惯例,一般日本系列寿命为15年,欧美寿命为25年。

根据我国电梯选购的实际情况,采用日本系列产品或技术的比例大约有60%以上,国内在1990年前安装的日系电梯已经全部到了更新期。

而且1990年以前的电梯生产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电梯的耗电水平是现在节能电梯的三到四倍。

按电梯使用寿命及15年前数量看,预计2007年将有15000至20000台电梯需要更新。

电梯节能潜力巨大,电梯和空调被认为大型建筑两大耗能大户。

据了解,目前我国星级酒店每平方米平均年耗电量为150千瓦时,一座3万~5万平方米的星级酒店,其年总能耗大约相当于3000至4000吨标准煤,其中将近一半用于电梯供电。

协会统计,2005年在我国所有使用的电梯中如果有80%采用节能电梯,全年可以节约耗电122亿千瓦时。

如果2015年全部采用节能电梯,将节电800亿千瓦时,几乎等于三峡大坝一年的发电量。

发展趋势

(1)环保:

绿色理念是电梯发展总趋势。

有专家预言“谁最先推出绿色产品并抢占市场,谁就掌握市场竞争主动权”。

发展趋势主要有:

不断改进产品的设计,生产环保型低能耗、低噪声、无漏油、无漏水、无电磁干扰、无井道导轨油渍污染的电梯。

电梯曳引采用尼龙合成纤维曳引绳,钢皮带等无润滑油污染曳引方式。

电梯装璜将采用无(少)环境污染材料。

电梯空载上升和满载下行电机再生发电回收技术。

安装电梯将无需安装手脚架。

电梯零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没有影响(如刹车皮一定不能使用石棉)并且材料是可以回收的。

(2)蓝牙技术在电梯上应用。

安装过电梯的人都知道放线、对线是费时、费力、极容易错的工作。

如果控制屏与召唤系统通过蓝牙技术连接起来实现无线召唤将会是的另一场革命同时为我们带来巨大好处。

A安装期将减少30%以上,其直接好处是降低安装成本,客户也因从订梯到使用电梯周期费用减少和提高现金周转率。

B在电梯上使用蓝牙技术一定会使系统大量使用最新最快微机,这将会进一步提高电梯整机可靠性,故障率大大降低,控制精度也进一步提高,带来的结果是电梯更加舒适,平层更加准确。

C很好地解决了与外围设备的兼容和联系。

特别是可以把电梯和扶梯归纳到大楼管理系统或智能化管理小区系统中。

第二章电梯结构简介

电梯的工作原理

曳引绳两端分别连着轿厢和对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变速后带动曳引轮转动,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

固定在轿厢上的导靴可以沿着安装在建筑物井道墙体上的固定导轨往复升降运动,防止轿厢在运行中偏斜或摆动。

常闭块式制动器在电动机工作时松闸,使电梯运转,在失电情况下制动,使轿厢停止升降,并在指定层站上维持其静止状态,供人员和货物出入。

轿厢是运载乘客或其他载荷的箱体部件,对重用来平衡轿厢载荷、减少电动机功率。

补偿装置用来补偿曳引绳运动中的张力和重量变化,使曳引电动机负载稳定,轿厢得以准确停靠。

电气系统实现对电梯运动的控制,同时完成选层、平层、测速、照明工作。

指示呼叫系统随时显示轿厢的运动方向和所在楼层位置。

安全装置保证电梯运行安全

电梯的类型

电梯的分类及规格型号

1.3.1电梯的分类

电梯可以按用途、驱动方式、提升速度、曳引电动机、操纵方式、有无蜗轮减速器或机房位置等进行分类,如下所示。

1、按用途分类

1)乘客电梯:

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有完善的安全装置,一般装饰豪华。

2)载货电梯:

通常有人伴随,主要是为运送货物而设计的电梯。

3)客货(两用)电梯:

以运送乘客为主但也可运送货物的电梯。

4)住宅电梯:

为供住宅楼使用而设计的电梯。

5)杂物电梯:

只运送杂物不允许人员进入的电梯。

6)船用电梯:

供船舶上安装使用的电梯。

7)汽车用电梯:

垂直运输汽车的电梯。

8)观光电梯:

供乘客观光的轿厢壁透明的电梯。

9)病床电梯:

为医院运送病床而设计的电梯。

10)其他电梯:

包括冷库电梯、建筑电梯、矿井电梯等。

2、按拖动方式分类

1)交流电梯:

交流电动机拖运的电梯。

2)直流电梯:

直流电动机拖动的电梯。

3)液压电梯:

靠液压传动的电梯。

4)齿轮齿条式电梯:

靠齿轮齿条传动的电梯。

3、按电梯速度分类

1)低速电梯:

速度为1m/s及以下的电梯。

2)快速电梯:

速度大于1m/s而小于2m/s的电梯。

3)高速电梯:

速度在2-3m/s的电梯。

4)超高速电梯:

速度超过3m/s的电梯。

4、按控制方式分类

1)手柄开关控制电梯:

由司机用手柄操纵电梯的起动、运行和平层进行控制的电梯。

2)按钮控制电梯:

一种具有简单自动控制方式的电梯,具有自动平层功能。

3)信号控制电梯:

一种自动控制程度较高的有司机电梯。

4)集选控制电梯:

有/无司机操纵的电梯。

5)并联控制电梯:

2或3台电梯的厅外如唤信号并联共用,电梯具有集选功能。

6)梯群控制电梯:

多台电梯集中排列,共用厅外召唤按钮,按规定程序和客流量的客流量的变化由电脑集中调度和控制电梯。

5、按有无减速装置分类

1)无齿轮电梯:

曳引机由曳引轮和制动轮组成,由电动机直接连接,用于高速电梯。

2)有齿轮电梯:

曳引机由曳引轮、减速箱和制动轮组成,通过齿轮减速箱与电动机连接,用于低速和快速电梯。

6、按操作方式分类

1)无司机电梯:

电梯的各种工作状态,由乘客进入电梯轿厢,按照所需要去的楼层,在操纵箱上操纵楼层按钮。

2)有司机电梯:

电梯的各种工作状态,有专职电梯司机操纵。

3)有/无司机两用电梯:

电梯具有可变换控制电路,其控制线路基本上按照无司机操纵设计。

同时亦考虑有司机操纵工作状态的线路设计。

7、按驱动方式分类

1)液压式电梯。

2)曳引式电梯。

3)螺旋式电梯。

4)爬轮式电梯。

8、按有无机房分类

1)有机房电梯。

2)无机房电梯。

1.3.2电梯的规格与主要参数介绍

图1所示给出了电梯的结构和主要部件的名称。

1、电梯的主要参数

电梯的主要参数由来确定电梯的服务对象、运送能力、工作性能及对井道、机房等土建设计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额定载重量:

制造和设计所规定的电梯的额定载重量。

2)轿厢尺寸:

宽×深×高

3)轿厢尺寸:

有单面或双面开门及其他特殊要求等,包括对轿顶、轿底、轿壁的处理,颜色的选择,对电风扇、电话的要求等。

4)轿门形式:

栅栏门、封闭式中分门、封闭式双折门、封闭式双折中分门等。

5)开门宽度:

轿厢门和层门完全开启时的饿净宽度。

6)开门方向:

人在轿厢外面对轿厢门向左方开启的为左开门,门向右方开启的为右开门,两扇门分别向左右两边开启者为中开门,也称中分门。

 

 

图1电梯的整体结构

7)曳引方式:

常用的有半绕1﹕1吊索法,轿厢的原形速度等于钢丝绳的饿运行速度;半绕2﹕1吊索法,轿厢的运行速度等于钢丝绳运行速度的一半;全绕1﹕1吊索法,轿厢的运行速度大呢关于钢丝绳的运行速度。

8)额定速度(m/s):

制造和设计对规定的电梯运行速度。

9)电气控制系统:

包括控制方式、拖动系统的形式等,如交流电动机拖动或支流电动机拖动、轿内按钮控制或几选控制等。

10)停层站数:

凡在建筑物内个楼层用语出入轿厢的地点均称为站。

11)提升高度:

由底层端站楼面至顶层端站楼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2)顶层高度:

由顶层端站楼面至机房楼板或隔音层楼板下最突出构件之间的垂直距离。

电梯的运行速度越快,顶层高度一般越高。

13)底坑深度:

由底层端站楼面至井道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电梯的运行速度越快,底坑一般越高。

14)井道高度:

由井道底面至机房楼板或隔音层楼板下最突出构件之间的垂直距离。

15)井道尺寸:

宽×深

2、我国有关标准对电梯主要参数和规格尺寸的规定

为了加强对电梯产品的管理,提高电梯产品的使用效果,我国于1974年颁布了一批电梯产品的标准,1986年又颁布了国家标准GB7025—1986,并取代原来的标准。

自从GB7025—1986颁布后,对当时国内已批量生产的乘客电梯、载货电梯、病床电梯、杂物电梯等类别的电梯及其井道、机房的形式、基本参数与尺寸做了规定。

1997年我国又颁布了新的推荐性标准GB/T7025—1997。

电梯的主要参数是电梯制造厂设计和制造电梯的依据。

拥护选用电梯时,必须根据电梯的安装使用地点、载运对象等、按标准的规定,正确选择电梯的类别和有关参数与尺寸,并根据这些参数与规格尺寸,设计和建造安装电梯的建筑物,否则会影响电梯的使用效果。

1.3.3电梯的总体结构

 

1、曳引系统的功能及构成

功能

构成

输出与传动动力,使电梯运行

①曳引机:

包括电动机、减速器、制动器和曳引轮在内的靠曳引绳和曳引轮槽摩擦力或停止电梯的装置。

有齿轮曳引机,即电动机通过减速齿轮箱驱动曳引轮的曳引机。

无齿轮曳引机,即电动机直接驱动曳引轮的曳引机。

②曳引绳:

连接轿厢和对重装置,并靠与曳引轮槽的摩擦力驱动轿厢升降的专用钢丝绳。

2、导向系统的功能及构成

功能

构成

保证轿厢与对重的相互位置,并限制其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

①导轨:

供轿厢和对重运行的导向部件。

②导轨支架:

固定在井道壁或横梁上,支撑和固定导轨用的构件。

③导靴:

装在轿厢和对重架上,与导轨配合,强制轿厢和对重的运动服从于导轨的直立方向的部件。

④导向轮:

为增大轿厢与对重之间的距离,使曳引轮在导向对重装置过轿厢一侧而设置的绳轮。

⑤反绳轮:

设置在轿厢架和对重框架上部的动滑轮。

根据需要曳引绳绕过反绳轮可以构成不同的曳引比。

反绳轮的数量可以是1个、2个或3个等,有曳引比而定。

3、轿厢系统的功能及结构

功能

构成

用于运送乘客和(或)货物的容体,是电梯的运行部件之一

①轿厢架:

固定和支撑轿厢的框架。

由上梁、立柱、底梁和拉杆等组成的承重构件。

②轿厢体:

具有与载重量和服务对象相适应的空间,是由轿厢底、轿厢壁、轿门和轿厢顶组成。

4、门系统的功能和构成

功能

构成

防止坠落和挤伤事故的发生

①轿厢门:

设置在轿厢入口的门。

由门,门导轨架、轿厢地坎等组成。

②层门:

设置在层站入口的门,又称厅门、门导轨架、层门地坎层门联动机构等组成。

③开门机:

使轿门、层门自动开启或关闭的装置。

④门锁装置:

设置在层门内侧,门关闭后,将门锁紧,同时接通控制电路,使轿厢方可运行的机电联锁装置。

5、重量平衡系统的功能及构成

功能

构成

使曳引系统的原动力(电动机)功率消耗减少一半,以达到节能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①对重:

由对重架和对重块组成,其重量和轿厢满载时的重量成一定的比例,与轿厢间的重量差具有一个恒定的最大值,又称平衡铁。

②重量补偿装置:

在高层电梯中,补偿轿厢与对重侧曳引绳长度变化对电梯平衡设计影响的装置。

6、电力拖动系统的功能及构成

功能

构成

提供动力、实行电梯速度控制

①曳引电动机:

电梯的动力源。

根据电梯配置可用交流电动机或直流电动机。

②供电装置:

为电梯的电动机提供电源的装置。

③速度检测装置:

检测轿厢运行速度,将其转变成点信号的装置。

一般采用测速发电机或速度脉冲发生器,与电动机相联。

④电动机调速控制:

交流调速电动机的速度控制方式,有交流变极调速、交流变压调速和变频变压调速;直流电动机具有调速性能好和调速范围大的特点,常用发电机组构成的晶闸管励磁的发电机—电动机、晶闸管宫殿的晶闸管—电动机。

7、电气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构成

功能

构成

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

①操纵装置:

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的装置。

包括轿厢内按钮操纵箱或手柄开关箱、层站召唤按钮箱、轿顶和机房中的检修或应急操纵箱。

②位置显示装置:

设置在轿厢内和层站的指示灯,以灯光数字显示电梯运行方向或轿厢所在层站。

③控制屏(柜):

安装在机房内,由各种电器元件组成,对电梯实行电气控制的设备。

④平层装置:

在平层区域内,使轿厢达到平层准确度要求的装置。

由磁感应器和遮磁板构成

⑤选层控制器:

对电梯运行的控制方式,有轿内开关控制、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并联控制和梯群控制。

8、安全保护系统的功能和构成

功能

构成

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

1安全钳装置:

轿厢应装有在下行时云做的安全钳装置。

在达到限速器运作速度时,甚至在悬挂装置断裂的概况下,安全钳装置应能夹紧导轨而使装有额定重量的轿厢制停并保持景致状态。

当安全钳装置作用时,装在它上面饿一个电器安全装置应在安全钳装置动作以前或同时,使电动机停转。

2限速器:

通常安装在机房内或井道顶部,是限制轿厢(或对重)运行速度的装置。

当轿厢运行速度达到限定值时,限速器动作,使轿厢两边安全钳的楔块同步提起,夹住导轨。

3缓冲器:

设置在轿厢和对重的行程底部极限位置。

如果缓冲器随轿厢或对重运行,则在形成末端应社有与其相撞的支座,支座高度至少要。

4超速保护开关:

在限速器机械动作之前,开关动作,切断控制回路,使电梯停止运行。

5上、下端站超越保护:

在井道顶端、底端设置强迫减速开关、端站限位开关和终端极限开关。

在轿厢或对重碰到缓冲器前切断控制电路。

6电气安全保护:

电梯机械类安全装置多数设置相应的电气设备,构成电气安全保护线路。

如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层门与轿门的电气连锁装置;紧急操作装置和停止保护装置;轿顶、轿内和机房的检修运行装置等。

 

●3.1.3电梯的组成

(1)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

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组成。

(2)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

导向系统主要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组成。

(3)轿厢

轿厢是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电梯组件,是电梯的工作部分。

轿厢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

(4)门系统

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封住层站入口和轿厢入口。

门系统由轿厢门,层门,开门机,门锁装置组成。

(5)重量平衡系统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相对平衡轿厢重量,在电梯工作中能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

系统主要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

(6)电力拖动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的功能是提供动力,实行电梯速度控制。

电力拖动系统由曳引电动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电动机调速装置等组成。

(7)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

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控制屏(柜),平层装置,选层器等组成。

(8)安全保护系统

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

主要由安全钳装置、限速器装置、缓冲器装置、上下端站超越保护装置,超速保护开关以及电气安全保护等组成

3.1.4电梯的控制要求

1)当电梯停于某层时,有一高层呼叫时,电梯上升到呼叫层停止。

2)当电梯停于某层时,有一低层呼叫时,电梯下降到呼叫层停止。

3)当电梯停于某层时,有多高层呼叫时,电梯先上升到较低的呼叫层,停3秒后继上升到高的呼叫层,响应完毕后停止。

4)当电梯停于某层时,有多低层呼叫时,电梯先下降到较高的呼叫层,停3秒后继续下降到低的呼叫层,响应完毕后停止。

5)当电梯处于上升或上降过程中,任何反向的呼叫均无效

3.1.5轿厢楼层位置检测方法

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种:

(1)用干簧管磁感应器或其它位置开关:

这种方法直观、简单,但由于每层需使用一个磁感应器,当楼层较高时,会占用PLC太多的输入点。

(2)利用稳态磁保开关:

这种方法需对磁保开关的不同状态进行编码,在各种编码方式中适合电梯控制的只有格雷变形码,但它是无权代码,进行运算时需采用PLC指令译码,比较麻烦,软件译码也使程序变的庞大。

(3)利用旋转编码器:

目前,PLC一般都有高速脉冲输入端或专用计数单元,计数准确,使用方便,因而在电梯PLC控制系统中,可用编码器测取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准确位置,编码器可直接与PLC高速脉冲输入端相连,电源也可利用PLC内置24V直流电源,硬件连接可谓简单方便。

由以上分析可见,用旋转编码器检测轿厢位置优于其他方法,故本设计采用此法。

设置一个平层矫正器,以确保平层的长期准确性。

第三章.电梯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主电路的设计

电梯的电力拖动系统对电梯的起动加速、稳速运行、制动减速起着控制作用。

拖动系统的优势直接影响电梯的起动,制动加减速度,平层精度,乘坐的舒适性等指标。

电梯的拖动系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到目前为止应用于电梯的拖动系统主要有:

(1)单、双速交流电动机拖动系统;

(2)交流电动机定子调压调速拖动系统;(3)直流发电机-电动机可控硅励磁拖动系统;(4)可控硅直接供电拖动系统;(5)VVVF变频变压调速拖动系统。

2.2.1 单、双速交流电动机拖动系统

  交流电动机具有结构紧凑,维修简单等特点。

单、双速交流电动机拖动系统采用开环方式控制,线路简单,价格较低,因此目前仍在电梯上广泛应用。

但它的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