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72783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

《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物理概念.docx

九年级物理概念

九年级物理概念

九年级物理概念

九年级物理概念

第十章:

能及其转化

1.能量: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能做的功越多,能量就越大。

2.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动能与速度和质量有关。

3.势能: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1)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重力势能与高度质量有关。

(2)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弹性势能与物体在一定范围内的形变量有关4.机械能:

(1)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

J

(2)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2)机械能守恒:

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住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5.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分子组成;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扩散:

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

动。

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6.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

物体的温

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7.

(1)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

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

做功和热传递。

①热传递:

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的物体温度升高,

高温的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热传递。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单位:

J。

②做功:

(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8.比热容(c):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

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种类和状态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容的单位是:

J/(kg℃),读作: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2)水的比热容是:

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热量的计算:

①Q吸=cm(t-t0)=cm△t升(②Q放=cm(t0-t)=cm△t降9.热机

(1)热机原理:

燃料燃烧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做功又转化成机械能。

(2)内燃机:

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做功。

常见内燃机:

汽油机和柴油机。

(3)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①吸气冲程②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④排气冲程。

(4)热值(q):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的热值。

单位是J/kg或J/m3。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

Q放=qm;

10.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

(1)汽油机:

顶部有一个火花塞。

吸入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体。

点燃式

(2)柴油机:

顶部有一个喷油嘴。

吸入空气。

压燃式

(3)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2次,曲轴和飞轮转动2周,经历四个冲程,做功1次。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1.电荷

(1)电流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

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2.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

(2)、电流的磁效应。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单位:

(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

mA、μA1A=1000mA1mA=1000μA3.测量:

(1)仪器:

电流表,符号:

(2)方法: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3)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4.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

定义:

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

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

定义: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

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5.电路

(1)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

(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电流分析法:

在识别电路时,电流:

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

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

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

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

(1)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数学表达式I=U/R

(3)说明:

①适用条件:

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②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与U成正比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与R成反比。

(4)电阻由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等因素决定。

2.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

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

I=U/R3.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

文字: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

I=I1=I2=I3=In

(2)电压:

文字: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

U=U1+U2+U3+Un(3)电阻:

文字: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

R=R1+R2+R3+Rn(4)分压定律:

文字: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字母:

U1/U2=R1/R2U1:

U2:

U3:

=R1:

R2:

R3:

(5)电阻:

文字: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

1/R=1/R1+1/R2+1/R3+1/Rn理解:

把n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大。

九、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W):

电流做的功叫电功,

电功的单位:

国际单位:

单位:

J。

常用单位有:

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测量电功的工具:

电功计算公式:

W=UIt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

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

W=I2Rt;W=Pt;W=UQ(Q是电量);W=U2/Rt电功率(P):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单位有:

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

千瓦

计算电功率公式:

P=W/t=U2/R(式中单位P→瓦(w);W→;t→;U→(V);I→(A)利用P=W/t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t用,则P的单位是;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则P的单位是。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

P=I2R和P=U2/R11.额定电压(U0):

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

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

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

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

当U

15.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成正比,跟导体的成正比,跟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

Q=I2Rt,(式中单位Q→;I→;R→;t→。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

(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第十章生活用电

家庭电路由:

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两根进户线是线和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

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线,不发光的是线。

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的。

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___。

保险丝:

是用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

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电路发生;二是___过大。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

①不______②不。

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已足够);控制开关也要装在火线上,螺丝口灯座的螺旋套也要接在火线。

第十一章电和磁

(一)

磁性:

物体吸引等物质的性质。

磁体:

叫磁体。

它有指向性:

指南北。

磁极:

磁体上部分叫磁极。

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磁极间的作用:

磁极互相排斥,磁极互相吸引。

磁化: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磁体周围存在着,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发生的。

磁场的基本性质:

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的作用。

磁场的方向:

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感线:

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出来,回到。

(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示,且不相交)

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_____附近。

(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

角,这是我国学者:

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11.奥斯特实验证明: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

12.安培定则:

用握螺线管,让弯向螺线管中,则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13.安培定则的易记易用:

入线见,手正握;入线不见,手反握。

大拇指指的一端是北极(N极)。

(入的电流方向应由下至上放置)

14.通电螺线管的性质:

①通过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15.电磁铁:

内部带有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16.电磁铁的特点:

①磁性的有无可由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和来调节;③磁极可由方向来改变。

第十二章电和磁

(二)

1.磁感应:

闭合电路的__________在磁场中做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

2.

生感生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必须;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___________运动。

3.生电流的方向:

跟导体方向和方向有关。

(右手定则)4.磁感应现象中是转化为能。

5.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现象制成的。

6.高压输电的原理:

保持输出功率不变,提高输电,同时减小,从而减小电能的损失。

7.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的作用。

是由转化为。

应用是制成8.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

跟方向和方向有关。

9.流电动机原理:

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扩展阅读:

九年级物理概念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基本概念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1、云:

(1)云中有物质哪些?

(小水珠和小冰晶)

(2)云中的物质状态有哪些?

(固态和液态)(3)云形成的物态变化有哪些?

(凝华和液化)

(4)云是怎样形成的?

太阳照射使地面水温升高,水汽化,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快速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水蒸气逐渐冷却,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和凝华成小冰晶。

2、雪:

(1)雪的物态是什么?

(固态)

(2)雪是怎样形成的?

(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3)雪形成的物态变化是什么?

(凝华)3、雨:

(1)雨的物态是什么?

(液态)

(2)人造“雨”实验:

将冰放入水壶中加热得到水(熔化),水加热沸腾得到水蒸气(汽化),水蒸气遇到冷的勺子,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滴(液化)。

(3)自然界的“雨”:

当云中的小水滴变成大水滴和云中的冰晶变大下落熔化形成了雨。

(4)人工降雨:

当干冰进入冷空气很快升华,在升华过程中将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冷空气层的气温急剧下降,这时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中遇到暖气流就会熔化而成雨。

人工降雨的物态变化:

升华、凝华、熔化。

4、有关水的物质及状态:

云、雨、雪、雾、露、霜、水蒸气、雾凇、冰花、冰挂、冰雹、白气、冰等

水的物质状态:

气态:

水蒸气

固态:

雪、霜、雾凇、冰花、冰挂、冰雹、冰液态:

雨、雾、露、白气、

云:

既有固态小冰晶和液态小水滴。

5、人造雨实验:

将冰放入水壶中加热得到水(熔化),水加热沸腾得到水蒸气(汽化),水蒸气遇到冷的勺子,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滴(液化)。

(1)人造雨实验的物态变化有哪些?

(熔化、汽化、液化)

(2)要获得更多水滴的方法有哪些?

(加热时水蒸气要多;勺子的温度要低等)(3)水烧开冒白气的物态变化有:

先汽化,后液化。

6、水有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有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处于什么状态与物质的温度有关。

7、自然界中的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1)常见的晶体:

冰、石英、水晶石、明矾、萘、钻石、海波、

(2)常见的非昌体:

玻璃、橡胶、塑料、油、松香、石蜡、沥青等

(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①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

②晶体内部的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非昌体内部原子排列无规律。

8、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0C;晶体熔化的条件:

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晶体熔化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升高。

9、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1)汽化有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2)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0C.10、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在液体的表面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沸腾: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汽化可以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也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1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和相同点:

名称温度发生位置剧烈程有无气相同点度蒸发沸腾在任何温度下在一定温度下液体的表面缓慢泡无有1、都要吸热。

2、都是汽化现象液体表面和内剧烈部同时发生12、水沸腾的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要继续吸收热量。

13、水沸腾的温度达不到1000C的原因是:

水中有杂质;当地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14、水沸腾实验时,要节约时间的方法:

在容器上加盖;水要适量;提高水的初温。

15、水沸腾的现象:

水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气泡,上升,体积由小变大,到液面破裂,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不变。

16、冰熔化应用水浴法的好处是:

受热均匀。

17、温度计的使用: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接触容器的底和壁;

(2)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才能读数,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读数(体温计除外);

(3)看温度计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

18、晶体的熔点也会由于杂质的存在或外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1)20__年初我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降雪,形成灾害性天气,人们往冰冻的路面上撒盐,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入杂质,雪的熔点降低。

(2)芭蕾运动员穿的鞋带有冰刀的原因:

冰上芭蕾的冰刀与冰面接触处压强很大,该处的熔点降低使刀口下的冰熔化成水,这熔化的水对冰刀的运动起着润滑作用,可以减少阻力。

(3)高压锅的原理:

增大气压,提高液体的沸点。

(4)在生活中常用碗来蒸熟食物,碗放在锅里且不与锅底接触,当锅中的水沸腾后,碗里的水温度会达到水的沸点,但不会沸腾。

(5)用纸盒烧水,水烧开了,而纸不会燃烧的原因:

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

(6)要测量我国各地的气温,(我国的最低温度记录是-52.30C)要用酒精温度计不用水银温度的原因:

酒精的熔点小于水银的熔点,酒精的熔点小于-52.30C。

19、物质的温度小于该物质的熔点,物质处于固态;物质的温度大于该物质的沸点,物质处于汽态;物质的温度位于熔点和沸点之间,物质处于液态;

20、物质的温度等于该物质的沸点,物质处于三种状态可能:

可能液态,可能气态,可能液、气态共存;物质的温度等于该物质的熔点,物质处于三种状态可能:

可能固态、可能液态、可能固、液共存;

21、吸热的物态变化:

熔化、汽化、升华。

放热的物态变化:

凝固、凝华、液化。

22、晶体熔化过程中,外界所加的热,都用来减小分子间的束缚,并不能使温度升高。

水在沸腾过程中,外界所加的热,为分子挣脱引力而提供能量,并不能使液体温度升。

23、让人感觉温度舒适的温度大约为230C;健康成年人的温度是370C.

24、给水加热,水沸腾前,气泡由大变小,上升。

水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上升。

25、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

常见的升华现象有:

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樟脑球放一段时间后会自动消失;冬季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26、舞台上用干冰产生烟雾:

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

27、用久的电灯泡变黑的原因:

先电灯发光时,温度高,钨升华为钨蒸气,当电灯不发光时,温度降低,钨蒸气凝华为固体附在玻璃壁上。

28、影响蒸发的因素是:

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

29、火箭头上有一种特殊物质,火箭飞行时,这种特殊物质熔化吸热,汽化吸热,就不会把火箭头烧坏了。

30、晒粮食时要放在通风、向阳处、并要把粮食摊开的原因:

这是水的蒸发现象,把粮食放在向阳处的目的是提高水份的温度;把粮食放在通风处的目的是加快粮食表面空气的流速;把粮食摊开的目的是增大液体的表面积,这些都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使粮食干得快。

31、常见的凝固现象:

水结成冰;冬天电线上形成“冰挂”;冬天屋檐上形成“冰梭”;冰雹的形成;用蜡烛倒成玩具等。

32、液体的蒸发还跟物质种类有关。

(跟物质种类有关的物理量:

密度、热值、比热容)33、碘盐一般在菜要起锅时加入,尽量减少碘在高温下:

升华。

34、物态变化现象:

(1)热风干手器的原理:

提高水份的温度;加快空气的流动,使水蒸发加快。

(2)夏天,,在河水中游泳后刚上岸的人感到冷,其原因是:

上岸后,人身上的水蒸发时从身体表面吸收了热,致使皮肤温度降低。

(3)小明在加油站看见两条标“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

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

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汽化

(4)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词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象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凝固和凝华

(5)口腔医生在检查病人口腔时要把小镜子在火上烤一烤,其目的是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液化。

(6)外科医生做小手术时或紧急治疗运动员肌肉伤时,常用液态氯乙烷做麻醉剂,原因是氯乙烷汽化吸热。

(7)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冰熔化成水形成的。

(8)将少量粉末状的樟脑装入烧杯内,用酒精灯加热,封闭有烧杯内的树枝上出现了人造雪景,过一会儿又消失了,人造雪景消失的物态变化是:

升华。

35、用00C的冰和00C水冷却食物,用00C冰好,是因为冰熔化要吸收热量。

用00C冰和干冰冷却食物,用干冰好,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后,不留下任何液体。

36、烧开水冒白气,先汽化,后液化;

37、用久的电灯变黑,先升华,后凝华;

从冰箱中拿出的苹果,先湿后干的物态变化:

先液化,后汽化。

38、从冰箱里拿出冰棒,发现冰棒外有白白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冒白气,把冰棒放入空杯内发现杯外有一些水珠:

“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冰棒上遇冷凝华形成的;“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杯外的水珠是周围空气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39、坐汽车时,经常发现汽车前档风玻璃上出现“哈气”。

影响司机的视线,要想尽快消除这些“哈气”方法:

冬天,打开暖气;夏天,打开冷风。

40、扬汤止沸是暂时的止沸,釜底抽薪是彻底的止沸。

41、灯丝用钨来制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42、烧开水时,冒白气,但白气与壶嘴有一小段距离的原因:

壶嘴处温度高,水蒸气没有液化。

43、冒“白气”:

冰棒冒白气;人呼出白气;烧开水冒“白气”等。

44、管道代替沟渠输水的好处:

减少水的渗透和蒸发。

45、液化的方式: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46、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1)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

这些“白气”是怎么样产生的?

(2)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生热,舱的表面非常高温,但由于返回舱表面涂有一

层非常厚的特殊涂料发生了一些物态变化,使舱内温度保持正常。

请说明挥发涂料是怎样起作用的?

47、霜前冷:

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后寒:

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48、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毫米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

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

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

其原因是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

49、“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50、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于酒精和煤油的沸点不同。

第十二章内能和热机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0C,分度值是0.10C。

3、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的温度高一些。

4、北方的冬天贮菜时人们在地窑里放几桶水的目的是:

水凝固时要放出热量。

5、电冰箱工作原理的物态变化是: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汽化吸热,制冷剂在冷凝器内液化放热。

6、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是温度和物体的体积。

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7、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

8、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

用冷水冷却汽车发动机;用热水取暖;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温差较大。

9、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0、燃料的热值是1千克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11、燃料的热值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

12、体温计用水银作工作物质,是因为水银的比热容小,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少,当吸收相同热量时比其它工作物质的温度变化量大,示数变化明显,容易观察。

13、水的比热容为4.2X103J/(kg.0C),读作:

4.2X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物理意义:

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0C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X103J

14、酒精的热值为3.0X107J/kg,读作:

3.0X107焦耳每千克;物理意义是1千克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0X107J。

15、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公式:

Q=mq(Q=mV)

计算公式:

(1)物体的温度由t0C升高到tC时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

(2)物体的温度由t0C降低到tC时放出的热量:

Q放cm(t0t)物质温度变化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公式:

Q=cmΔt

16、人对手“哈气”,手会变暖和中,其原因是人对哈出的气体的温度比手的温度高,发生了热传递;人用两手相互摩擦,手会暖和,其原因是两手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人对

手吹气,手感到冷,其原因是加快手面上空气的流动,手上的水分蒸发吸收热量。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