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模板中小学科技教学活动中创客教育资源 的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80135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申报模板中小学科技教学活动中创客教育资源 的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课题申报模板中小学科技教学活动中创客教育资源 的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课题申报模板中小学科技教学活动中创客教育资源 的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课题申报模板中小学科技教学活动中创客教育资源 的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课题申报模板中小学科技教学活动中创客教育资源 的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课题申报模板中小学科技教学活动中创客教育资源 的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课题申报模板中小学科技教学活动中创客教育资源 的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课题申报模板中小学科技教学活动中创客教育资源 的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申报模板中小学科技教学活动中创客教育资源 的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docx

《课题申报模板中小学科技教学活动中创客教育资源 的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申报模板中小学科技教学活动中创客教育资源 的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题申报模板中小学科技教学活动中创客教育资源 的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docx

课题申报模板中小学科技教学活动中创客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

【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中小学科技教学活动中创客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

课题名称:

中小学科技教学活动中创客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

关键词:

科技教学创客教育资源

申报级别: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

重点课题

学科分类:

信息技术

研究类型:

信息技术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153622748

课题设计论证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开展了众多的教育改革试验。

直接以创客教育资源为载体研究学生自身学习动力的产生过程,以及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关系的作用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潜能的实验尚不多见。

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将“坚持能力为重”列为四大发展战略之一,强调“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倡导“知行合一”。

“创客”(maker/hacker)起源于美国。

他们的“创”不只是创新,更是创造。

目前,全世界已建立超过1400个创客空间,英特尔、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的创始人物,都曾是典型的创客,创造出了众多改变世界的产品和发明。

创客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能力、视野以及意志品质方面的教育行为。

它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学习等思想为一体,契合了学生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

在创客空间的平台下,融合了科学、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学科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欧美国家的很多学校都设置有创客课程,开设创客空间。

在中国的校园里,也逐渐出现了创客教育的身影。

比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都各自组建了创客团体或社团;一些中小学,如浙江温州中学、北京景山学校,也分别搭建创客平台并开设了相关课程。

2l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面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我们试图通过建设创客教育资源重整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领域的教学内容,培养出适应2l世纪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达到钱先生的“大成教育”的理想。

其中智能机器人又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开展创客教育的极好载体。

虽然近年国内许多有条件的中小学开展一系列的机器人教学活动,但对通过机器人开展创客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资源开发的研究相对比较缺乏,资源大部分是竞赛资源,课程的设计缺乏理论规划与依据。

2.选题意义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人们科技意识的加强,创客教育将逐渐进入中小学课堂。

对教育者来说,学生将有机会运用到数学、物理、化学、甚至艺术等多学科的知识。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身兼数学家、科学家、发明家等多重角色。

创客教育所倡导的提出问题并利用自己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3.目标与内容:

1)构建中小学科技创客教育研究的软硬件平台。

2)构建创客教育的教学策略和模式。

3)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平台,建设和开发科技创客教育课程的教学和学习资源。

4)以机器人为载体,加强开展人工智能创客教育项目学习的探究活动。

4.研究思路:

本课题是以“中小学科技教学活动中创客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为主体内容,通过任务教学和项目学习的有机整合来开展创客教育活动,我们将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和层次的学生特点及教学的需求,组织师资力量创建创新性的教学,并通过创客教学网站和创客空间实验室来开展创客教学,不断积累和沉淀优秀的论文、课例、课件、教学平台和专题学习等教学资源,并加强研究探索如何更好地应用和共享这些教育资源。

  针对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教学状况重点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开发和建立丰富的创客教育资源。

我们将在镇内多间中小学中开展以不同的科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下创客教育教学的实践,并从中形成一系列的创客教育和机器人教学资源和成果。

2)探究和开拓创新型的学校、家长、厂家、镇教育局多方参与的创客实践基地的项目学习模式。

3)探索机器人创客教育资源在各类机器人教学中的应用,构建有效的资源交流、共享、应用平台。

我们将创建机器人创客专题学习网站,探索教师和学习者可以在什么样的网站平台中有效地促进其相互交流,探讨教学心得与技巧,推动人工智能与创客教育的顺利开展。

5.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

研究国内外新的创客教育创新性教学模式、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以及机器人课堂教学的有关理论。

(2)行动研究法:

组成创新性教学平台研究和教学团队。

研究与行动相结合,以“研究-计划-行动-反思”多环节循环方式开展课题研究。

(3)项目实验法:

透过在社区中开展创客项目实验学习活动,吸引学生和家长自主参与创客教育活动中,为课堂教学以外的学习模式做探索研究。

(4)课例研究法:

通过创客教育授课视频和微课,对其加以分析,从各种课型中寻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突破口。

6.预期价值:

1)创新之处:

过去学校科技教育主要是通过竞赛来带动,学科教师未能有意识地实现多学科、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这种模式只能是很少部分的学生才有机会参与。

本课题规划以任务教学和项目学习,课堂环境和实践基地环境双环境来开展中小学科技教育教学活动。

通过学校、家长、教育局多方参与创客教育教学活动形成教育合力,镇教育局牵头组织科技教师和创客教育实验厂家协同开展项目学习,建立创客实践基地。

2)课题研究价值

在2014年的国际高等教育权威报告《地平线报告》当中指出,创客将在3到5年之内形成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趋势,并取得实际效果。

具体来说创客教育将会推动中小学教育从普及教育阶段的标准化课程到创客教育时代定制化课程。

创客教育的顺利开展,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的支持。

本课题将通过我镇中小学一线的科技教学实践教师,积累优秀的论文、课例、课件、教学平台和专题学习网站等课程的教学资源、教学策略和模式,同时加大对课程教学资源应用研究的力度

7.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1)前期相关研究成果

(1)2014年1月,我们在镇文化中心建立了北滘镇中小学生科技教育实践基地。

主要承担对中小学生开展机器人项目学习等教育科技活动的教学和实践。

(2)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方面,我们以课改为契机,把加强科技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充分利用各种科普教育的阵地与渠道,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与科学能力,多次组织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大赛,并连续三获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小学获省区奖励作品数量列区各镇(街)首位。

(3)在机器人竞赛和课堂教学方面。

我们于2008年创建镇的电脑机器人竞赛和教学培训基地,参加区、省、国家各级电脑机器人比赛,获奖励数量连续十二年列区各镇(街)首位,并连续获得顺德区优秀组织奖。

学校也积极开展机器人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如麦盛维老师的录像课例《机器人画图形》入选了“广东省名师网络课堂”2010年度入库名优课例,

2)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1)祝智庭《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

(2)吴俊杰周 群秦建军蒋程宇栾 轩《创客教育:

开创教育新路》

(3)傅 骞 王辞晓《当创客遇上STEAM》

(4)吴俊杰周群《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几点建议》

(5)付志勇《面向创客教育的众创空间与生态建构》

(6)教育广东省机器人教学网站:

 ;

(7)陈火星.机器人教育目标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2007-1-20.

(8)叶兆林等:

课内外融合的STEM教育资源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课题可行性分析

 

 1)、课题负责人的主要学术简历、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积累和贡献

本课题由镇教育局电化教学教研员田浩为负责人,曾参与、主持多项广东省、佛山市课题,中学电教高级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科研能力。

课题组主要参与人员为北滘镇信息技术中心教研组成员,镇信息技术学科的骨干教师,镇机器人竞赛和教学教研小组的成员,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已有多项机器人相关教育教学录像课例获省教育软件大赛中获奖,多篇机器人教育研究论文和经验介绍的文章在省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

撰写的论文《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策略的优化设计》,在区级杂志《顺德教育》发表,《基于互联网网环境下的小学科学学科虚拟教学研究》在省级杂志《教育信息技术》发表。

承担的省级课题《基于互联网网环境下的小学科学学科虚拟教学研究》,结题成果获省一等奖、《网络环境下学科素材的建设开发与应用》结题成果获省二等奖、研究成果《小学科学虚拟教研网》获省一等奖、《中小学新课程学科素材网的开发、应用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获省二等奖。

省级课题《网络环境下培养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结题评审获优秀。

市级课题《网络资源环境下结合实验活动培养小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结题评审获一等奖,承担的《支持小学和初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信息技术学科资源库建设的策略研究》获省立项。

2)、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承担的广东省、佛山市的课题构建了网络资源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探讨了信息技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科教学三者相互作用的模式和三者整合的有效途径。

促进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课题研究资料丰富,参与面广,组织了全镇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和科学骨干教师开展深入的研究,构建了多学科教学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教学策略和评价体系。

建立了相关网站和资源库,一批研究论文、课例获奖或发表,成果丰富,在各学校获得了有效的推广和高效的教育效益。

研究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全面发展,学生的行为能力、主体意识、创新精神、知识构建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科研水平、业务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师生的终身学习意愿和与人合作意识得到了明显加强;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建设、文化品位、育人环境形成了自己的课题研究的成果。

多年来组织或亲自指导参加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比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2006-2007年,获全国电脑机器人竞赛小学灭火冠军,小学足球亚军;获省高中灭火冠军,小学、初中灭火比赛的亚军,小学、高中足球比赛二项季军。

同时获区4项冠军,7项亚军,7项季军。

2008-2010年期间,获3项全国电脑机器人比赛冠军,33项省级奖励。

在虚拟机器人项目中,6支队伍获省级奖励(占全区获省奖励的50%)。

2011年,获得2项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其中包括小学FLL机器人工程项目的冠军(也是我镇近五年来获得的第5个机器人比赛冠军)、初中FLL机器人工程项目的季军。

2012年,获区电脑机器人比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3项,获奖数量再列全区各镇之首。

参加省比赛,获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

2014年,全国机器人比赛一等奖1项。

参加省电脑机器人比赛,11支队获得省级奖励,其中一等奖7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并包含4个冠军,3个亚军。

2014年,参加省电脑机器人比赛,有11支队获得省级奖励,获得一等奖7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其中包含4个冠军,3个亚军。

电脑作品获得区一等奖30件(占区获奖的45.5%),区二等奖45件(占区获奖的43.3%),区三等奖51件(占区获奖的38.6%),获奖数量均列全区各镇街之首。

3)、课题组人员基础 我镇骨干教师曾承担多个课题研究,具备课题研究的能力,为本课题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项目实验研究经验;优秀的学科教师具有较强的课程整合和网络应用能力,并能制作简单的课件。

信息技术教师具有校园网建设,维护,管理及较强的网页设计、课件开发等能力,均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资源建设的相关科研课题的进展,学科教学资源库设计、应用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为在实施课题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4)、资源基础2002年9月份开始,我镇组织了各学科的镇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进行了新课程素材开发工程项目,涉及中学学科10个、小学学科8个,共同协作完成和建设了规范化的适合新课程标准的学科素材资源库,资源已达60G。

当前,信息技术学科应用覆盖率达到100%;教师使用覆盖率达到85%;课时覆盖率达到75%。

并已积累了一批信息资源,为本课题的研究做了必要的前期信息资源准备和经验储备。

 5)、硬件基础   北滘镇政府每年的教育投入都过亿元,近几年加大了对硬件的投入,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

目前,北滘各小学人机比为7:

1,初中为4.8:

1,普通高中为4.5:

1,校校建有校园网,班班都有电教平台,教师人人有办公电脑。

我镇每一间学校的教学仪器均按省、国家部颁一类标准配齐。

2007年在林头小学建立起北滘镇机器人竞赛和教育教学实验室,(合计面积达239.8平方米)配备积木式教学机器人、竞赛类机器人60多套,FLL工程挑战赛机器人训练场地及机器人配件,为学校开展机器人教学提供了硬件保障,全镇80%以上的学校均开展有机器人竞赛和教学项目。

6)、保障条件1、北滘教育局领导十分重视本课题研究项目,积极组织课题的方案制定,牵头联络参与课题研究的学校、镇文化中心以及相关的机器人厂家,为课题的立项和开展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2、本课题开展的学校愿意在资料、经费、时间方面给予充分地支持和提供有力的保障。

3、林头小学建有镇的机器人竞赛和教学实验室,广东碧桂园学校和西海小学建有创客教育实验室,全镇各中小学均建有科学探究实验室,配备数字化探究实验仪器和乐高FLL工程挑战赛机器人训练场地、设备和配件,为镇内各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教学提供了硬件保障。

4、课题研究开始后,课题组将着手制定管理制度、奖励和惩戒制度,提高成员参与研究的积极性,防止研究形式化、表面化。

保证最终达到研究预期目标。

5、西觅亚中国有限公司和广州中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机器人厂家初步承诺能为我镇社区创客项目学习活动提供教学活动方案和技术支持。

预期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