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83250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

《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docx

污水处理工程培训资料完整版

河南XX食品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工程

培训材料

XXXX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010年1月7日

 

一、概念

1、什么叫COD(化学需氧量)?

GHC?

Tp__ 

8]06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废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在被化学氧化剂氧化时,所需要的氧量,以氧的毫克/升作为单位。

它是目前用来测定废水中有机物含量的一种最常用的手段。

COD分析中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锰法CODMn)和重铬酸钾(铬法CODCr),现在常用重铬酸钾法。

废水在强酸加热沸腾回流条件下对有机物实行氧化,用硫酸银作催化剂时可以使大多数的有机物的氧化率提高到85-95%。

如果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氯根离子,应该用硫酸汞将氯离子屏蔽掉,以减少对COD的测定干扰。

pY!

__dG_-; 

}d__3N_`T2、什么叫BOD5(生化需氧量)?

w

^rb|_mKo 

7

hF,_gl5 生化需氧量也可以表征废水被有机物污染的程度,最常用的为五日生化需氧量,以BOD5表示,它表示废水在微生物存在下进行生化降解五日内所需要的氧的数量。

今后我们将经常使用五日生化需氧量。

3、COD和BOD5之间有什么关系?

hTwNVWI_9 

uV_q5fT`B_ 有的有机物是可以被生物氧化降解的(如葡萄糖和乙醇),有的有机物只能部分被生物氧化降解(如甲醇),而有的有机物是不能被生物氧化降解的而且还具有毒性(如银杏酚、银杏酸、某些表面活性剂)。

因此,我们可以把水中的有机物分成二个部分,即可以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和不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

_S_GBVR^_ 

pqH(_Tbjq 通常认为COD基本上可表示水中的所有的有机物。

而BOD为水中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因此COD与BOD的差值可以表示废水中生物不可降解部分的有机物。

qb_-2Q_PEB 

4、废水分析中为什么经常使用COD和BOD这二个污染指标?

y6j__mn1K 

XW_xNkpL5c 废水中有许多有机物质,含有十几种、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有机物质的废水也是能经常遇到的,如果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一一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既耗时间,又耗药品。

那么能不能只用一个污染指标来表示废水中所有的有机物质及其它们的数量呢?

环境科学工作者经过研究发现,所有的有机物质都有二个共性:

一是它们至少都由碳氢组成;二是绝大多数的有机物质能够化学氧化或被微生物氧化,它们的碳和氢分别与氧形成无毒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不论是在化学氧化过程中还是在生物氧化过程中都要消耗氧,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愈多,则消耗的氧量也愈多,二者之间是呈正比例关系的。

于是环境科学工作者们将废水用化学药剂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称为化学需氧量,即COD;而将废水用微生物氧化所消耗的氧量称为生物需氧量,即BOD。

由于COD和BOD能够综合性地反映废水中所有有机物质的数量,且分析比较简单,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废水分析和环境工程上。

?

J_@qg2_0z 

实际上,COD并不是单单表示水中的有机物质的,它还能表示水中具有还原性质的无机物质,如:

硫化物、亚铁离子、亚硫酸钠,甚至氯根离子等。

譬如讲,如果铁炭池出水中的亚铁离子在中和池中没能完全被去除掉的话,则生化处理出水中由于有亚铁离子的存在,出水COD可能会超标。

3hf_;4Mb 

5、什么叫pH?

pH实际上是水溶液中酸碱度的一种表示方法。

平时我们经常习惯于用百分浓度来表示水溶液的酸碱度,如1%的硫酸溶液或1%的碱溶液,但是当水溶液的酸碱度很小很小时,如果再用百分浓度来表示则太麻烦了,这时可用pH来表示。

pH的应用范围在0-14之间,当pH=7时水呈中性;pH<7时水呈酸性,pH愈小,水的酸性愈大;当pH>7时水呈碱性,pH愈大,水的碱性愈大。

&f_"T_,4Oh 

6、废水分析中为什么要经常使用毫克/升(mg/L)这个浓度单位?

_lsr_?

b_ 

H99xZxHZ{ 一般来说,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含量是很小很小的,如果用百分浓度或其它浓度来表示则太麻烦太不方便了,譬如一吨废水中往往只有几克、几十克、几百克甚至几千克污染物质,其单位即为克/吨(g/T),如将吨换算成升即为毫克/升(mg/L)。

计算时可参考下表换算:

^BiPLQ__ 

nm_g_{_%_P 1毫克/升    百万分之一_WqQU@s_A 

7、什么叫废水的预处理?

预处理要达到哪几个目的?

hvc``jS8 

b_o>_E"<

 生化处理前的处理一般都习惯地叫作预处理。

由于生化法处理费用比较低、运行比较稳定,因此一般的工业废水都采用生化法处理,**********************公司废水的治理也以生化法作为主要的处理手段。

但是***********公司的废水中含有某些对微生物有抑制、有毒害的有机物质,因此废水在进入生化池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预处理,目的是将废水中对微生物有抑制、有毒害的物质尽可能地削减或去除,以保证生化池中的微生物能正常地运行。

ShGp_^x_Vj 

Y_0_R_gJn 

预处理的目的有二个:

一是将废水中对微生物有抑制有毒害、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尽可能地消减和去除或转化为对微生物无害或有利的物质,以保证生化池中的微生物能正常运行;其二是在预处理过程中削减COD负荷,以减轻生化池的运行负担。

8、什么叫絮凝?

iT$d;5__pU 

?

(Bl~_?

z_D 絮凝是在废水中加入高分子混凝药剂,高分子混凝药剂溶解后,会形成高分子聚合物。

这种高聚物的结构是线型结构,线的一端拉着一个微小粒子,另一端拉着另一个微小粒子,在相距较远两个粒子之间起着粘结架桥的作用,使得微粒逐渐变大,最终形成大颗粒的絮凝体(俗称矾花),加速颗粒沉降。

常用的絮聚剂有聚丙烯酰胺(PAM)、聚铁(PE)等

9、废水为什么要用聚铝进行絮凝吸附预处理?

_>~wu3__q_ 

|*1x_rM:

v~聚铝在混凝过程中形成三氧化二铝絮体具有很好的吸附废水中有机物质的能力,实验数据表明,废水用聚铝絮凝吸附后,可以去除废水中COD的10%-20%左右,这样可以大大地减轻生化池的运行负担,有利于处理废水的达标排放。

另外,用聚铝进行混凝预处理可以将废水中对微生物有毒害、有抑制作用的微量物质去除,以保证生化池中的微生物能正常运行。

在诸多混凝药剂中,聚铁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便宜(25-300元/吨),因此处理成本比较低廉,比较适合工艺废水的预处理。

)__Y8qWJU 

Gym#b{#":

_h__[y_*CzG 

10、什么叫吸附?

@o60_c___ 

\_*Ts)E__W 利用多孔性固体(如活性炭)或絮体物质(如聚铁)将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吸附在固体或絮体的表面上或微孔内,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这种处理方法称作为吸附处理。

吸附的对象可以是不溶性固体物质,也可以是溶解性物质。

吸附处理的效率高,出水水质好,因此常作为废水深度处理。

也可在生化处理单元中引入吸附处理,以提高生化处理效率(如PACT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11、什么叫废水的生化处理?

V*~1,6N_[ 

M_i;}.K_0J 废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是废水处理系统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简称生化处理。

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将废水中的可溶性的有机物及部分不溶性的有机物有效地去除,使水得到净化。

事实上,我们对生化处理并不是很陌生的,天然的水体中存在着一条食物链,即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小虫,小虫吃微生物,微生物吃污水,如果没有这条食物链,自然界就要乱套了。

在天然的河流中,有着大量的、依靠有机物生活的微生物,它们日日夜夜地将人们排入河流中的有机物(如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粪便等等有机物质)氧化或还原,最终转化为无机物质,如果没有微生物的存在,我们周围的河流,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二年,就会成为臭河了,只是由于微生物太微小太分散,以致人们的肉眼看不见罢了。

而废水的生化处理工程则是在人工条件下对这一过程的强化。

人们将无以计数的微生物全部集中在一个池子内,创造一个非常适合微生物繁殖、生长的环境(如温度、pH值、氧气、氮磷等营养物质),使微生物大量增殖,以提高其分解有机物的速度和效率。

然后再往池内泵入废水,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得到氧化降解,使废水得到净化和处理。

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生化法具有能耗低、不加药、处理效果好、处理费用低等特点。

kA?

X^nj@_ 

12、微生物是通过何种方式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去除掉的?

C!

oS=qK?

Fg_?

!

zR>6_ 由于废水中存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这些无生命的有机物是微生物的食料,一部分降解、合成为细胞物质(组合代谢产物),另一部分降解氧化为水份,二氧化碳等(分解代谢产物),在此过程中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降解去除。

13、微生]__^"|RJ_ 物与哪些因素有关?

__!

_!

?

+M@ 

微生物除了需要营养,还需要合适的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溶解氧、渗透压等才能生存。

如果环境条件不正常,会影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甚至发生变异或死亡。

oV__0L_J_% 

14、微生物最适宜在什么温度范围内生长繁殖?

`c_qH}2s# 

A}>_|tm7| 在废水生物处理中,微生物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一般为16-30℃,最高温度在37-43℃,当温度低于10℃时,微生物将不再生长。

!

$:

0E_y(S 

Yv_#J`b@y_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每提高10℃,微生物的代谢速率会相应提高,COD的去除率也会提高10%左右;相反,温度每降低10℃,COD的去除率会降低10%,因此在冬季时,COD的生化去除率会明显低于其它季节。

B-y_0_;_0 

N>&{Wl'y\ 15、微生物最适宜的pH条件应在什么范围?

_Bo_](_n*i 

vh1_Ma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物质代谢与pH值有密切关系。

大多数微生物对pH的适应范围在4.5-9,而最适宜的pH值的范围在6.5-7.5。

当pH低于6.5时,真菌开始与细菌竞争,pH到4.5时,真菌在生化池内将占完全的优势,其结果是严重影响污泥的沉降结果;当pH超过9时,微生物的代谢速度将受到阻碍。

B#qL$M,_| 

({d,oU$>y 不同的微生物对pH值的适应范围要求是不一样的。

在好氧生物处理中,pH可在6.5-8.5之间变化;厌氧生物处理中,微生物以pH的要求比较严格,pH应在6.7-7.4之间。

16、什么叫溶解氧?

溶解氧与微生物的关系如何?

h_@_PMCmf_ 

O"X!

_S_R 溶解在水体中的氧被称溶解氧。

水体中的生物与好氧微生物,它们所赖以生存的氧气就是溶解氧。

不同的微生物对溶解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好氧微生物需要供给充足的溶解氧,一般来说,溶解氧应维持在3mg/L为宜,最低不应低于1.5mg/L;兼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围在0.2-1.0mg/L之间;而厌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围在0.2mg/L以下。

K_V^:

__sxU 

.v#0cQX+. 17、什么叫好氧生化处理?

什么叫兼氧生化处理?

二者有何区别?

"}x70q'_>S 

mBgx17K/-_ 生化处理根据微生物生长对氧环境的要求的不同,可分为好氧生化处理与缺氧生化处理两大类,缺氧生化处理又可分为兼氧生化处理和厌氧生化处理。

在好氧生化处理过程中,好氧微生物必须在大量氧的存在下生长繁殖,并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而兼氧生化处理过程中,兼氧微生物只需要少量氧即可生长繁殖并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处理,如果水中氧太多,兼氧微生物反而生长不好从而影响它对有机物质的处理效率。

KZ_>"L 

7R`ZT__f_D 兼氧微生物可适应COD浓度较高的废水,进水COD浓度可提高到2000mg/L以上,COD去除率一般在50-80%;而好氧微生物只能适应于COD浓度较低的废水,进水COD浓度一般控制在1000-1500mg/L以下,COD去除率一般在50-80%,兼氧生化处理和好氧生化处理的时间都不太长,一般都在12-24小时。

人们利用兼氧生化和好氧生化之间的差别和相同之长,将兼氧生化处理和好氧生化处理组合起来,让COD浓度较高的废水先进行兼氧生化处理,再让兼氧池的处理出水作为好氧池的进水,这样的组合处理可以减少生化池的容积,既节省了环保投资又减少了日常的运行费用。

;<_)-*_?

m9 

8R_T0&[__ 厌氧生化处理与兼氧生化处理的原理和作用是一样的。

厌氧生化处理与兼氧生化处理的不同之处是:

厌氧微生物繁殖生长及其对有机物质降解处理的过程中不需要任何氧,而且厌氧微生物可适应更高COD浓度的废水(4000-10000mg/L)。

厌氧生化处理的缺点是生化处理时间很长,废水在厌氧生化池内的停留时间一般需要40小时以上。

T^H)lC#R 

18、什么叫活性污泥?

_UZ0Oj5B. 

{D_.0_=y~2 从微生物角度来看,生化池中的污泥是由各种各样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组成的一个生物群体。

如果把污泥的泥粒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里面有多种微生物---细菌、霉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如轮虫、昆虫的幼虫和蠕虫等),它们构成一条食物链,细菌和霉菌能分解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获得自身活动必需的能量并构造自身。

原生动物以细菌和霉菌为食,又被后生动物所消耗,后生动物也可以直接依靠细菌生活。

这种充满微生物、具有降解有机物能力的絮状泥粒就叫做活性污泥。

du_)_G)~ 

@2O\M_,g5 活性污泥除了由微生物组成之外,还含有一些无机物质和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再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即微生物的代谢残余物)。

活性污泥的含水率一般在98-99%。

v_65r@)\` 

:

P__2;9+v 活性污泥象矾花一样,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因此具有很强的吸附力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_FD~XSRL_ 

19、什么叫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

TFhj]r^{ 

@UA__>6F 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亦要称为污泥浓度,它是指单位体积生化池混合液所含干污泥的重量,单位为毫克/升,用来表征活性污泥浓度。

它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两部分。

一般来说SBR生化池内MLSS值控制在2000-4000mg/L左右为宜。

_mM_R[(_ 。

s_rC__j_q 

H/b(db_s 20、污泥沉降比(SV)?

dZm_{?

\^__ 

D@Q|QY5qic污泥沉降比(SV)是指曝气池内混合液在100毫升量筒中,静止沉淀30分钟后,沉淀污泥与混合液之体积比(%),因此有时也用SV30来表示。

一般来说生化池内的SV在20-40%之间。

污泥沉降比测定比较简单,是评定活性污泥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常被用于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和及时反时污泥膨胀等异常现象。

显然,SV与污泥浓度也有关系。

k_`?

n("j_ 

21、为什么会有剩余污泥产生?

&dsXK~9M> 

)JA_9bR<_ 在生化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不断地消耗着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被消耗的有机物质中,一部分有机物质被氧化以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有机物质则被微生物利用以合成新的细胞质,从而使微生物繁衍生殖,微生物在新陈代谢的同时,又有一部分老的微生物死亡,故产生了剩余污泥。

{J~_VB~('_ 

 

二、A/O池活性污泥系统异常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1污泥性状异常、污泥膨胀及其异常

出水中悬浮固体(ESS)的多少会极大地影响到处理的效果。

由于进水中SS大部分已通过格栅、沉砂、初沉等预处理工艺而被去除,残留的少量SS在进入曝气池后被活性污泥所吸附并构成了污泥的组成部分,因此ESS实际上系由外漂的污泥所组成,ESS的多寡与活性污泥的沉降凝聚性能以及二沉池的运行工况有关。

对正常的处理系统,ESS应小于30mg/L或仅占活性污泥浓度的0.5%以下,即曝气池中污泥质量浓度为2~4g/L时,ESS应为10—20mg/L。

若超过这一限度,即说明污泥性状不良,其往往是因大块或小颗粒污泥上浮及污泥膨胀所致。

①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断断续续见有拳头大小污泥上浮。

引起大块污泥上浮有两种情况。

a.反硝化污泥上浮污泥色泽较淡,有时带铁锈色。

造成原因是曝气池内硝化程度较高,含氮化合物经氨化作用及硝化作用被转化成硝酸盐,N03——N浓度较高,此时若沉淀池因回流比过小或回流不畅等原因使泥面升高,污泥长期得不到更新,沉淀池底部污泥可因缺氧而使硝酸盐反硝化,产生的氮气呈小气泡集结于污泥上,最终污泥大块上浮。

改进办法是:

加大回流比,使沉淀池污泥更新并降低污泥池泥层;减少泥龄,多排泥以降低污泥浓度;还可适当降低曝气池的DO水平。

上述措施可降低硝化作用,以减少硝酸盐的来源。

b.腐化污泥腐化污泥与反硝化污泥的不同之处在于污泥色黑,并有强烈恶臭。

产生原因为二沉池有死角,造成积泥,时间长后,即厌氧腐化,产生H2S,C02,H2等气体,最I终使污泥向上浮。

解决办法为消除死角区的积泥,例如经常用压缩空气在死角区充气,增加污泥回流等。

对容易积泥的区域,应在设计中设法予以改进。

②小颗粒污泥上浮小颗粒污泥不断随出水带出,俗称漂泥。

引起漂泥的原因大致可I有如下几种。

a.进水水质,如pH值、毒物等突变,使污泥无法适应或中毒,造成解絮。

b.污泥因缺乏营养或充氧过度造成老化。

c.进水氨氮过高、C/N过低,使污泥胶体基质解体而解絮。

d,池温过高,往往超过40C。

e.机械曝气翼轮转速过高,使絮粒破碎。

解决办法为弄清原因,分别对待。

在污泥中毒时,应停止有毒废水的进入;对缺乏营养、污泥老化和解絮污泥,需适当投加营养,采取复壮措施。

③污泥膨胀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有时污泥的沉降性能转差、密度减轻、SVI值上升,污泥在二沉池沉降困难、泥面上升,严重时污泥外溢、流失,处理效果急剧下降,这一现象称为污泥膨胀。

它是活性污泥法工艺中最为棘手的问题。

a.丝状细菌的生理特点比表面积大、沉降压缩性能差;耐低营养;耐低氧;适合于高CAN的废水;某些丝状菌对环境有特殊的要求,如贝氏细菌、发硫细菌必须在废水含有还原性硫化物时才能大量生长。

b.控制丝状菌污泥膨胀的方法

⑧采用化学药剂杀灭丝状菌丝状菌因与环境接触表面积大,故对药物较为敏感,在加药剂量合适时,可做到既杀灭丝状细菌,又不至于过多地损伤菌胶团细菌,在丝状菌明显受到抑制后,即可停止加药,并投加营养,采取适当复壮措施。

常用的药物及剂量如下:

漂白粉量按有效氯为MLSS的0.5%-0.8%投加;

投加液氯或漂白粉,使余氯为lmg/L时球衣菌经30min死亡;余氯为5mg/L时,球衣菌经120min死亡;

加废碱液,使曝气池pH值上升至8.5--9.0,维持一段时间后,镜检可见丝状菌萎缩、断裂。

上述方法在生产中应用时,最好先通过小样试验,以确定合适的投加量。

由于微生物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在多次使用同一药物后,丝状菌往往会产生适应性,并导致方法的失败。

⑥改变进水方式及流态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CMAS)处理废水容易引起污泥膨胀。

经研究,采用推流式(PFR)或序批式(SBR)活性污泥法对抑制污泥膨胀有良好的效果。

⑥控制曝气池的DO采用推流式(PFR)或序批式(SBR)活性污泥法,使污泥交替经过厌氧、好氧状态。

菌胶团细菌能在厌氧、好氧交替的条件下摄取、转化和贮藏基质,从而竞争性地排斥了这一条件下该能力差的丝状菌。

⑧调节废水的营养配比对因缺乏N、P而引起SVI值上升、造成污泥膨胀的处理系统,需在进水中追加N/P。

综合上述,在污泥发生膨胀时,应及时改变曝气池中微生物所处的环境条件,在有两大类微生物——菌胶团细菌和丝状菌共存并相互竞争的污泥体系中,创造适合于菌胶团细菌生长的环境条件,使丝状菌得不到优势生长,以达到改善污泥沉降压缩性能、控制或预防污泥膨胀的目的。

表5—4为污泥性状异常及分析。

异常现象症状

分析及诊断

解决对策

曝气池有臭味

曝气池供氧不足,DO值低,出水氨氮有时较高

增加供氧,使曝气池DO质量浓度高于2mg/L

污泥发黑

曝气池DO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释放出H2S,其与Fe作用生成FeS

增加供氧或加大回流污泥量

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大量繁殖

如有污泥膨胀,其他症状参照膨胀对策

污泥变白

进水pH值过低,曝气池pH<6,丝状霉菌大量生成

提高进水pH值

沉淀池有大块黑色污泥上浮

沉淀池局部积泥厌氧,产生甲烷、C02,气泡附于泥粒使之上浮

防止沉淀池有死角,排泥后在死角区用压缩空气冲和清洗

二沉池泥面升高,初期出水特别清澈,流量大时污泥成层外溢

SV>90%,SVI>200mL/s,污泥

中丝状菌占优势,污泥膨胀

投加液氯、次氯酸钠、提高pH值等化学法杀死丝状菌;投加颗粒炭、黏土、硝化污泥等活性污泥“重量剂”提高DO;间隙进水

二沉池泥面过高

丝状菌未过量生长,MLSS值过高

增加排泥

二沉池表面积累解絮污泥层

微型动物死亡,污泥解絮,出水水质恶化,COD、BOD上升,OUR远低于8mg02/(gVSS·h),进水中有毒物浓度过高或pH值异常

停止进水,排泥后投加营养,有可能引进生活污水复壮或引进新污泥菌种

二沉池有细小污泥不断外飘

污泥缺乏营养,使之瘦水;进水中氨氮浓度高,C/N不合适;池温超过40C;翼轮转速过高使絮粒破碎

投加营养物质或引进高BOD的废水,使F/M>0.1,停开一个曝气池

二沉池上清液浑浊,出水水质差

污泥负荷高,有机物氧化不完全

减少进水流量,减少排泥

曝气池表面出现浮渣似厚粥覆盖于表面

浮渣中见诺卡氏菌或纤毛菌过量生长或进水中洗涤剂含量过高

清除浮渣,避免浮渣继续留在系统内循环,增加排泥

污泥未成熟,絮粒瘦小,出水浑浊,水质差;游动性小型鞭毛虫多

水质成分及浓度变化过大,废水中营养不平衡或不足;废水中含毒物或pH值不适

使废水的成分、浓度和营养均衡化,并适当补充所缺营养

污泥过滤困难

污泥解絮

按不同情况分别处置

污泥脱水后泥饼松

有机物腐败

及时处置污泥

凝聚剂加量不足

增加剂量

曝气池泡沫过多,色白

进水中洗涤剂过多

滴加消泡剂

曝气池泡沫不易破碎、发黏

进水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全

降低负荷

曝气池泡沫茶色或灰色

污泥老化,泥龄过长,解絮污泥附于泡沫上

增加排泥

2.2生物泡沫及其控制

泡沫是活性污泥法运行中常见的现象。

泡沫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化学泡沫,另一种是生物泡沫。

化学泡沫是由污水中的洗涤剂以及一些工业用表面活性物质在曝气的搅拌和吹脱作用下形成的。

在活性污泥培养初期,化学泡沫较多,有时在曝气池表面会形成高达几米的泡沫山。

这主要是因为初期活性污泥尚未形成,所有产生泡沫的物质在曝气作用下都形成了泡沫。

随着活性污泥的增多,大量洗涤剂或表面物质会被微生物吸收分解掉,泡沫也会逐渐消失。

正常运行的活性污泥系统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污泥大量流失,导致F/M剧增,也会产生化学泡沫。

化学泡沫处理较容易,可以用水冲消泡,也可以加消泡剂。

较难处理的是生物泡沫,它是由称作诺卡氏菌的一类丝状菌形成的。

化学泡沫呈乳白色,而生物泡沫呈褐色,可在曝气池上堆积很高,并进入二沉池随水流走,产生一系列问题。

首先,生物泡沫蔓延至走道板上,使操作人员无法正常维护。

另外,生物泡沫在冬天能结冰,清理起来异常困难。

夏天生物泡沫会随风飘荡,形成不良气味。

诺卡氏菌极有可能成为人类的病原菌。

如果采用表曝设备,生物泡沫还能阻止正常的曝气充氧,使混合液D0降低。

生物泡沫还能随排泥进入泥区,干扰浓缩池及消化池的运行。

用水冲无法冲散生物泡沫,消泡剂作用也不大。

因为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