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955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科研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科研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科研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科研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科研工作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科研工作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科研工作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科研工作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科研工作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科研工作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科研工作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科研工作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科研工作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科研工作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科研工作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科研工作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科研工作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科研工作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科研工作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研工作总结.docx

《科研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工作总结.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研工作总结.docx

科研工作总结

1.电信电气学部召开2009—2010年度优秀青年教师表彰墍座谈会

时间:

 2010-5-1316:

38:

03    点击:

 170次

5月12日下午,电信电气学部于创新园大厦召开2009—2010年度优秀青年教师表彰墍座谈会,对学部11名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岗位上成绩突出的青年教师予以表彰。

学部分党委书记王金城、副部长兼副书记郈兵、副部长邱天爽、副部长廖敏夫、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孙怡以及学部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均出席了大会,会议由郈兵老师主持。

           

下午两点,表彰大会正式开始。

王书记对当选优秀青年教师的11名同志表示了衷心的祝贺,并鼓励全体青年教师以受表彰同志为榜样,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借助学部提供的平台,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骨干作用,为学部建设贡献力量。

王书记说青年教师是学部和学校发展的有生力量,关心和扶持青年教师是学部工作的重点之一,在以后的日子里,学部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如开展青年教师沙龙、完善青年教师联谊会等,学部将继续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也希望全体青年教师托提意见,积极参与到学部的建设中来,营造良好的教学与学术氛围,增强责任感与紧迫感,做好本职工作,厚积薄发,迅速成长。

            

随后,学部领导与青年教师们就科研、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青年教师们所面临的问题、存在的困惑一一进行了解答,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通讯员张悦)

2.电信电气学部顺利完成山西省太原外国语学校“优秀生源基地”挂牌及签约仪式

时间:

 2010-5-3114:

56:

08    点击:

 117次

5月28日,电信电气学部招生工作组代表学校成功与山西省太原外国语学校建立了“优秀生源基地”合作关系,并举行挂牌及签约仪式。

招生工作组由学部团委书记赵国朋老师带队,太原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武翻旺、教务处主任刘伟波及教师代表热情接待了我校招生工作组并参加了挂牌及签约仪式。

山西省是我校在外省招生数量较多的省份,近年来,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一直负责山西省的招生宣传工作,在招生就业处的细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下,通过学部全体招生人员的共同努力,2009年大连理工大学在山西省招生最低分数线与一本控制线分差达到了五年来的最高,生源质量明显提高。

            

会议由太原外国语学校教务处主任刘伟波老师主持。

武翻旺副校长首先介绍了太原外国语学校的概况,太原外国语中学位于汾河之滨国家级示范小区漪汾苑,是山西唯一在国家教委备案具有外语特色的首批重点中学,是2001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具有20%高校保送生资格的全国13所外国语学校之一。

随后赵国朋老师详细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的招生政策、办学历史、科研实力、精英人才培养方式等基本情况。

之后,双方共同签署了《大连理工大学优秀生源基地建设协议》,赵国朋老师代表大连理工大学向太原外国语学校赠送了大连理工大学优秀生源基地的牌匾。

会后我校招生工作组一行与太原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对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和深入的交流。

   此次山西省太原外国语学校“优秀生源基地”挂牌及签约仪式的顺利举行,为大连理工大学与太原外国语学校的深入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今后的日子里,双方将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共同致力于优秀学生的选拔与培养,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精英人才!

(通讯员张悦)

3.细致分工,通力合作,电信电气学部积极筹备校园文化节

时间:

 2010-6-710:

37:

58    点击:

 83次

       为了增进师生爱校情怀、推动大学文化建设,电信电气学部积极响应学校举行首届校园文化节的号召,在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学部分党委书记王金城、部长王伟为组长的学部校园文化节工作小组。

学部各部门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通力合作,积极拟定学部校园文化节工作方案,做好各方面筹备工作。

       电信电气学部校园文化节工作小组以学部综合办公室为主、学生工作办公室为辅,经过多次开会研讨,最终确立了“以大连理工大学首届校园文化节策划方案为指导,以创新园大厦为基地,展示学部办学成就、弘扬学部和谐人文环境、增进师生爱校情怀、推动大学文化建设”为宗旨的电信电气学部校园文化节工作方案。

学部校园文化节活动方案共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在多个地方悬挂欢庆条幅,营造节日气氛;二是进行学校运动会图片展示、学部趣味运动会图片展示、学部科研和国际交流合作情况介绍等三方面的展板展示;三是组织教职员工进行校园内徒步走活动,增强师生爱校情怀;四是举行电信学部“人事工作专题”教工沙龙活动,以交流促发展,弘扬学部和谐人文环境;五是举行毕业生座谈会,加强毕业生爱校教育;此外,学部还将通过设立专业实验室开放日,开展部训征集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节内容,积极促进校园文化节的顺利开展。

       此次首届校园文化节的举办,对于展示学校办学成就、增进师生爱校情怀、推动大学文化建设、打造学校文化品牌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电信电气学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各项安排,细致分工,通力合作,积极做好本次校园文化节的筹备工作,并将以此为契机,向全校师生展示学部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促进学部新的腾飞!

(通讯员张悦)

4.大唐电信集团真才基董事长做客大工讲坛

时间:

 2010-6-914:

54:

15    点击:

 157次

2010年6月8日晚7时,聘请大唐电信集团真才基董事长为我校兼职教授仪式暨大工讲坛报告会在大连理工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我校常务副校长郭东明教授、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部长王伟教授及电信学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孙怡教授出席了本次报告会。

 

聘任仪式由王伟部长主持,郭东明副校长为真才基董事长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佩戴校徽并赠予“大工讲坛”牌匾。

随后郭东明副校长在致辞中预祝大唐电信集团与我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的合作结出累累硕果。

 

聘任仪式过后,真才基董事长作了一场题为“坚持自主创新引领移动通信技术与产业发展”的通信技术报告。

报告在分析现今移动通信技术与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产业洗牌持续进行、新兴力量不断涌现的多元化产业格局,并重点介绍了我国自主创新的TD-SCDMA技术发展情况,阐明TD-SCDMA技术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真才基董事长与广大大连理工大学子们分享了大唐电信集团作为一个高科技企业,在创新发展方面的探索,表达了加深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合作的良好愿望。

 

 

在互动环节中,学生们的提问积极而精彩,真才基董事长解答详细、生动,会场中一次又一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将本次大会不断推向高潮。

整场报告会持续了2个多小时,在持久而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全体师生以此表达对真才基董事长精彩报告的感谢,及对大唐电信集团与我校合作美好前景的祝愿。

5.电信电气学部举行2010届本科毕业生座谈会

时间:

 2010-6-219:

52:

03    

   6月18日下午3点,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2010届本科毕业生座谈会在创新园大厦B301会议室召开,学部分党委书记王金城、副部长兼副书记郈兵、副书记兼副部长杨雪岩、信通学院院长孙怡、学办主任孙海英以及二十余名毕业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此次毕业生座谈会系电信电气学部校园文化节活动之一,旨在通过此次契机对毕业生加强爱校教育,并了解毕业生对学部工作的意见和看法,以促进学部工作的更好开展。

学部分党委书记王金城首先代表学部领导祝贺电信电气学部首届毕业生顺利毕业,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座谈会倾听毕业生对于学部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工作、文化活动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鼓励大家敞开心扉,积极献言献策。

                    

座谈会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展开,毕业生代表们纷纷踊跃发言,回顾了自己大学四年生活,对学部给予广大同学的悉心培养表示感谢。

另外,同学们结合自身经历,就学部凝聚力建设、学风建设、课程设置、文化活动等多个方面与参会的老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老师们对同学们的疑问进行了细致的解答,并认真听取了同学们的建议。

座谈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顺利结束。

学部领导表示,对于毕业生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一定会认真考虑并落到实处。

最后,毕业生代表向学部赠送了纪念品——世界地图,寓意着电信电气学部胸怀天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必将飞速发展,再创佳绩。

学部副书记兼副部长杨雪岩老师也代表学部向毕业生代表赠送了纪念品,并预祝2010届毕业生能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扬帆远航!

(通讯员张悦)

6.博士解读“世界杯与高科技”

时间:

 2010-6-309:

26:

32    点击:

 376次

       2010年6月25日晚8:

00,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博士生会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博士生活动,创新园大厦A332的会议室座无虚席。

本次博士生沙龙活动的主旨是在日常紧张的学习和科研之余,结合当前的时事热点话题,举办有意义的趣味活动丰富课余生活,为博士生提供一个交流、借鉴、学习的平台,以进一步激发博士生的科学研究热情。

2010年南非世界杯是历史上第19届世界杯,也是世界杯第一次在非洲大陆进行。

世界杯如此如火如荼,在点燃人们运动激情的同时,也让世人对世界杯中各种高科技技术的使用惊叹不已,世界杯俨然成了高科技的展示场和竞技场。

本次活动围绕“世界杯与高科技”这个主题,分两个环节展开。

第一个环节是以PPT讲解和视频播放的形式,展示了世界上高科技技术的使用。

当今社会,科技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举世瞩目的足球盛宴世界杯也不例外。

传感器探测比赛用球,高科技球鞋减少韧带拉伤,3D技术直播世界杯,新材料的球衣更舒适。

例如,在南非世界杯赛上,葡萄牙球星C罗穿的球衣,是由8个回收的塑料瓶子制成的。

第二个环节是以抽签、有奖竞猜的形式,激发和调动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本环节出题形式多样,奖品精美丰厚,大家踊跃参与,积极发言,至始至终,活动现场都充满着活跃、融洽的气氛。

本次“世界杯与高科技”博士生沙龙活动的举办,对广大博士生来说是难得的学术聚餐和足球盛宴,大家获益匪浅。

会后纷纷表示:

沙龙活动参与和讨论的热烈程度及自己在讨论中的收获都大大超出了预期;这样的沙龙不仅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增强凝聚力,而且对于提高博士生整体的学术热情大有助益;在这样的交流中,可以激发更深厚的学术兴趣,可以发现更广阔的兴趣视野,可以共享更多的学术资源,也可以提升每个人的综合素质。

7.我校在世界上首次实现空间四级倒立摆实物系统控制

时间:

 2010-7-615:

28:

21    点击:

 116次

   6月18日,我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洪兴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空间四级倒立摆实物系统控制,这是一项原创性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倒立摆仿真或实物控制实验是控制领域中用来检验某种控制理论或方法的典型方案。

最初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控制论专家根据火箭发射助推器原理设计出一级倒立摆实验设备,而后人们又参照双足机器人控制问题研制二级倒立摆控制设备,从而提高了检验控制理论或方法的能力,也拓宽了控制理论或方法的检验范围。

三级倒立摆是由一、二级倒立摆演绎而来,它的实物系统控制实现已经是公认的难题。

至于四级倒立摆实物系统控制的实现则是世界上空白的具有极大挑战性的课题。

    2002年8月,李洪兴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在世界上应用李洪兴在1995年首次提出的变论域自适应控制理论成功实现了二维四级倒立摆实物系统控制。

变论域自适应控制理论目前已应用于炼铝行业,将来还能够在半导体加工、机器人柔性控制、军事与航天等多个领域中得到应用。

教育部组织9位专家对这一成果进行了鉴定,认为这是一项原创性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

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中央电视台第十套等媒体均对该成果进行了报道。

该成果获得2002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此后,他们又将“空间多级倒立摆实物系统控制的实现”作为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从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意义上讲,空间倒立摆实物系统控制的实现要比普通倒立摆的实现困难得多,不仅因为这样的系统其变量、非线性程度及不稳定性成倍增加,而且有关机械和电子器件的实现或选用也遇到瓶颈性的困难。

     2003年5月,李洪兴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了空间三级倒立摆实物系统控制。

教育部组织12位专家对这一成果进行了鉴定,仍然认为这是一项原创性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

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等媒体随后对该成果做了报道。

该成果获得2005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从2003年9月开始,李洪兴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把实现空间四级倒立摆实物系统控制作为主攻科研目标。

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却非常困难,经过7年锲而不舍的探索研究,最终于今年7月1日前成功完成,向党的生日献礼。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8.大连理工大学—美新半导体公司无线传感器网络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

时间:

 2010-7-1316:

29:

55    点击:

 170次

 

    为了推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在工程中的应用,7月12日下午,大连理工大学—美新半导体公司无线传感器网络联合实验室在创新园大厦A区331会议室揭牌成立。

美新半导体公司美国总部副总裁Mr.SteveTsui与我校校教务处、科学技术研究院、技术研究开发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共同见证了联合实验室的揭牌成立。

仪式由我校技术研究开发院丛明教授主持。

   SteveTsui副总裁在致辞中说。

互联网项目是中国着重发展的项目,而美新公司与我校合作过很多年,针对这一研究已经做了多年。

美新继续投资这方面的研究是为了继续更好的发展这一项目,可以更好的将技术转化成产业。

本次合作的宗旨在于训练出的学生在市场中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把市场建立起来,将市场搭建起来,希望能取得很好的成果。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部长王伟教授感谢学校领导与美新公司的支持。

他表示,与美新这类应具有创新能力的公司合作可以促进产业研一体化和科研创新方面的飞速发展。

学校提倡科技创新项目,多出创新成果,本次实验室的成立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希望今后双方加强合作,多学习,多交流,为国家做贡献。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唐祯安教授重点介绍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取得的成绩,并相信通过校企结合机制所建立的联合实验室创新平台,必将推动我校教学发展、科学研究、成果转化。

而随着与美新半导体公司的合作深入开展,将为全国培养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的高端人才。

 

   在热烈的掌声中,SteveTsui副总裁与唐祯安教授为实验室揭牌。

附美新半导体有限公司介绍:

  美新半导体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制造、研发和销售微电子机械集成(MEMS,IC)科技芯片的半导体企业。

美新公司是全球首家将微机械系统(MEMS)和混合信号处理电路集成于单一芯片的惯性传感器公司,是全球知名MEMS解决方案供应商。

2009年12月16日-美新公司(纳斯达克代码:

MEMS)宣布与美国克尔斯博科技公司签订资产收购协议收购克尔斯博产品线。

该举措一举奠定了美新公司在世界无线传感器网络产品的领先地位。

目前,该公司无线传感器网络产品是在世界各国科研机构使用最广泛的设备,且在一些大型工程中已经有所应用。

9.电信电气学部举行“校外班导师”聘任仪式暨先进模范走进电子英强座谈会

时间:

 2010-7-157:

36:

38    点击:

 128次

7月14日,电信电气学部“校外班导师”聘任仪式暨先进模范尹慧走进09英强座谈会在创新园大厦B301举办。

电信电气学部副部长兼副书记郈兵出席了座谈会,学部学办主任孙海英主持会议。

下午两点,聘任仪式正式开始。

首先由学部副部长兼副书记郈兵为尹慧主任颁发大连理工大学“校外班导师“聘书。

接着,尹慧老师与结对班级09英强进行了亲切的交流。

尹老师对自己所在的大连市女子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的学生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并与同学们进行了热切的交谈,以自己的经历及见识教导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培养起宽广大度的行事方式。

尹老师表示,如今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是大势所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非常高兴能够与09英强的同学们建立结对关系,在以后的日子里,希望与同学们建立更加深厚的师生情谊。

               

日前,电信电气学部“校外班导师”聘任仪式暨先进模范吴红云走进08英强座谈会亦在创新园大厦举行。

学部分党委书记王金城为吴红云颁发了“校外班导师“聘书。

在吴红云老师与结对班级08英强的交流中,同学们被吴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及爱岗敬业精神所深深打动。

吴老师以著名企业TDK公司的奋斗史及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例,为同学们将来如何在企业中立足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同时,吴老师以自己的切身经历教导同学们要树立品行、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刻苦钻研,成为一名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此次电信电气学部聘任尹慧、吴红云为“校外班导师”,并与电子英强班级结成对子,旨在落实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中共辽宁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辽宁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全省开展“千名先进模范进大学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先进模范人物的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先进模范尹慧:

 大连市女子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政教主任,一直致力于职业教育教学一线工作,有着近二十年的班级管理和学校德育管理实践经历,探索研究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教育、班级文化制度的建设,能够结合职校特点营造校园班级的文化建设,凭借着女性化专业化的校园文化特色,荣获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研究成果一等奖。

她曾荣获“全国中职德育工作先进个人”、“辽宁省优秀教师”、“大连市先进模范、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先进模范吴红云:

TDK大连电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工民建的高级工程师,在工作中有自己的独特方法——“五必谈”、“五必访”、“六心”+“两勤”,她还组织党员爱心助学了3名特困大学生。

她以其人格魅力为开发区的生存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和高度赞誉,得到了广大员工的支持和拥护,她的口碑在开发区人人皆知,她的事迹在开发区也广为传颂。

她不但是领导的得力助手,更是员工的“知心人”、“贴心妈妈”。

凭借自身的努力,吴书记先后获得了大连市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先进女职工、优秀党务工作者;开发区十佳文明感动人物、巾帼榜样、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军武干部、优秀工会干部等荣誉称号。

-10.----“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建模和验证”

时间:

 2010-9-139:

11:

56    点击:

 109次

9月9日上午,应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王伟部长的邀请,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周巢尘院士来我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作了题为“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建模和验证”的学术报告。

学部部长王伟教授首先致欢迎词。

随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谭国真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周院士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成就。

 

CPS(Cyber-PhysicalSystems)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是当前国际上计算机前沿研究领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甚至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

周院士在报告中指出,美国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已将CPS列于八大关键信息技术之首。

CPS作为计算进程和物理进程的统一体,是集成计算、通信与控制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周院士在报告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和CPS有关的建模、推断微分不变式、可达性判断、混成系统的设计等理论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如何使用混成通信顺序进程为建模语言,利用符号代数DISCOVERER工具开发微分不变式,使用混成霍尔逻辑为推理语言刻画和验证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安全性,并介绍了在飞机安全避让等领域的应用。

随后,与会师生进行了踊跃的提问,周院士耐心作答,体现了一位大师的博学。

周院士的报告让广大教师和研究生领略到CPS的发展与应用的前沿,使与会者受益匪浅。

 

最后,谭国真教授说,CPS是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大连理工大学在相关学科有一定的基础,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重点发展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结合学校传感器与物联网研究院、大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和国家的战略需求,开展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我们CPS研究与发展的路线图。

周院士的这次报告对推动和促进计算机学院的CPS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周巢尘院士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67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86年任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1988年10月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0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60年代末从事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网络系统的研制。

自70年代中期,致力于程序设计方法学的研究,特别是形式化方法的研究。

80年代,主要从事分布式系统的研究。

90年代,从事实时系统研究。

周巢尘院士在软件形式化理论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是我国分布式程序设计理论研究的先驱者和开拓者之一,学术造诣深厚,有多项创造性的成果。

在程序设计理论,特别是“分布式程序设计理论”的研究方面有卓越成绩,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近年来致力于时段演算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已经成为实时系统形式化领域中国际公认的新途径。

11.2010年电信学部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果丰硕

时间:

 2010-9-198:

44:

11    点击:

 422次

   2010年9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揭晓。

我学部共获得17个项目的资助:

重点项目1项、面上基金11项、青年基金5项,资助总额630万元。

其中王伟教授做为项目负责人的《复杂生产过程基于数据的优化调度理论与方法及其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研究》经过专家严格评审获准重点项目立项,资金230万。

此外,庄严副教授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合作申请的《野外环境下移动机器人实时建模与自主行为优化方法研究》获得重点项目立项,大连理工大学项目负责人庄严获资金支持80万。

博士后汪锐申请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切换方法的网络预测控制的研究》获得批准,资金支持20万。

   今年是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成立后第一次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学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依据基金指南,广泛深入调研,出谋划策,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各学院老师明确和细化了各自的学科研究方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精心准备、踊跃申报。

选题反复推敲论证,切实提高选题的竞争力,使申报项目具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份量和价值。

管理严明、细致,材料初审严格把关,认真审核,为基金项目立项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现了申报数量、获资助比例和总经费额度的重大突破。

本年度学部共申报58项,批准17项,资助率是29.3%,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平均资助率9个百分点(国家平均资助率是20%),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附:

2010年电信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统计。

12.第三届亚洲信息技术双边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行

时间:

 2010-9-217:

54:

27    点击:

 141次

 

2010年9月16日至17日,第三届亚洲信息技术双边研讨会在我校图书馆多功能厅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发起并由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和我校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联合承办。

来自立命馆大学情报理工学部的大久保英嗣部长等8名教授和36名日方研究生、博士生代表,来自我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