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964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9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

《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

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安徽省六安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

1.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经常记载分封诸侯的指令,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

这表明分封制(  )

A.有利于文化的整合B.吸收了当地的法令制度

C.扩大了统治的疆域D.传播了西周的思想文化

【答案】A

【解析】

题干强调尊重而不是吸收当地文化,B不选;C在题干中根本没提及,故排除;D题干没提及传播文化,故排除D;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这对于各地文化与周天子所在地的文化应该是一种逐渐的融合,故选A。

2.《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

“一曰食,二曰货。

”“货”在八种政务中排在第二,仅次于“食”。

这反映出当时

A.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B.政府没有采取抑商政策

C.政府提倡工商皆本

D.主张实施重商主义政策

【答案】B

【解析】

注意材料信息“一曰食,二曰货.”大意是说战国时期八种政务:

第一是负责饮食,第二是负责财货.说明当时政府没有采取抑商政策,所以B符合题意。

A选项错误,这一时期工商食官政策已经不存在;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这层含义;D选项错误,材料只是没有“抑商”,也没有“重商”。

点睛: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货”在八种政务中排在第二,仅次于“食”切入,由此可以得出商业的地位并不低,并结合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进行思考。

3.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频频交结王侯,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

如郑国国君与商人“世有盟誓”;晋国“绛之富商,能金玉其车,交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

”材料表明各诸侯国君重视与商人阶层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A.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B.实行宽松商业政策

C.改变社会斗富逐利之风D.重建官营商业制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频频交结王侯,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各诸侯国君重视与商人阶层关系的主要目的是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

因此选A。

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诸侯争霸

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孟子提倡“德治”“仁政”,墨子倡导“非攻”“尚贤”,庄子提出“无为而治”,韩非主张法、术、势三者相结合。

他们共同的着眼点在于

A.创建全新思想体系B.顺应时代变革潮流

C.争夺思想学术阵地D.谋划政治统治策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思想来自于春秋时期的孔子,庄子的思想来自于春秋时期的老子,故A项不正确;墨子、庄子的思想没有顺应时代潮流,故B项错误;孟子、墨子、庄子和韩非的思想都是针对政治统治策略来谋划的,而不是思想学术阵地,故C不正确,D项正确。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名师点睛】“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条件是:

①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私学的兴起和讲学之风的出现,造就了一批有知识、有才干和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思想家;

③激烈的社会大变革和阶级关系变动,促成了各种政治主张的产生和不同哲学派别的形成;

④诸侯争霸的政治局面和尚未建立统一的观念形态的思想局面,为诸子百家思想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宽松的良好社会环境。

总之,“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经济基础的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必然反映。

5.有学者指出:

“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汇聚中原,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

”当时,构成中华文明母体的内涵之一是

A.早期政治制度开始萌发

B.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

C.个体小农经济开始兴起

D.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

【答案】A

【解析】

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正处于中国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和夏商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故A正确;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形成,应该是在春秋战国之后,故B错误;个体小农经济开始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故C错误;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的时间也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故D错误。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时间信息“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答。

6.侯建新在《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一文中说:

“封建的就不是专制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

”据此,与“封建”含义相近的是

A.宗法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君主专制

【答案】C

【解析】

分封制下,诸侯有很大的独立性,周天子没有直接管理地方事务的权利,符合题干中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故C正确。

A是维系分封制基础,不符合题意。

“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意义是封建不是君主专制,高度集权,所以排除BD。

7.老子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

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老子》第三章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主张的合理解释是

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间的斗争

B.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

C.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亲亲”

D.老子主张世袭为官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老子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是在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的背景下提出的,因此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亲亲”,故C项正确;“不尚贤,使民不争”意思是:

不提倡具体的贤能德行,才会避免民众效仿形式而争夺贤名,人们才会各安其分,以利于选拔真正的贤能。

由此可见,老子强调的是选贤,不是下层平民间的斗争,故A项错误;墨子生活在战国时代,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故B项错误;春秋时期实行的是世袭为官制度,老子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故D项错误。

8.《周礼》记载:

两人见面,如果推手位置偏下,表示没有亲属关系;推手位置偏高,一定是同族本家人;推手位置适中,是有婚姻关系的异姓人。

这种见面的礼节反映了

A.血缘是判断亲疏的唯一依据

B.父子君臣间的“和合”

C.礼乐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

D.礼乐制度的复杂繁琐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不同的亲属关系见面的礼节是不一样的,说明了礼乐制度与血缘宗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故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讲礼节与血缘的关系,并不是强调血缘是判断亲疏的唯一依据,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父子君臣间的关系,也没有体现礼乐制度的复杂性,故排除BD两项。

9.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

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

B.“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

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

D.“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

【答案】B

【解析】

虽然东周时期“礼崩乐坏”,礼乐制度被破坏,但其形成的礼乐文化仍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但是近代以来礼乐文化对当代生活的影响力已经远不如以前,故A项错误。

“四方”臣服中央的观念,就是四海一家,天下共主,要求地方服从中央,外夷臣服中国。

这是中国历代王朝都注重加强的方向,影响深远。

故B项正确。

世代公卿制度就是世卿世禄制,其在后世为其他选官制度所冲击和替代,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

故C项错误。

“封建”式管理即“封邦建国的分封制”,这种制度在战国时期瓦解,至秦朝以郡县制取代,从此“封建”式地方管理方式退出了地方管理制度的主流行列。

故D项错误。

点睛:

西周典章制度比较完备。

其中,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奴隶社会的两大支柱,而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支柱。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渐崩溃,礼乐制度也走向衰落。

10.三代政治势力的地理分布态势是东西对立,一方是以夏或周族为首,一方是以东夷及其衍生的商族为首。

春秋时期则演变为北方的齐、晋与南方的楚、吴争夺霸权。

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A.长江流域得到开发

B.经济重心开始出现南移趋势

C.黄河流域经济衰退

D.王室衰微使分封制彻底瓦解

【答案】A

【解析】

我国最先开发的是中原地区,后来逐渐向南方进行转移,随着南方的开发,对于霸权的争夺也成为南北双方经济发展在政治上的反映,故A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开始是在南北朝时期,与此题时间不符,故B排除;政治势力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东西对立,发展到春秋时期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南北之争,只能说明长江流域得到开发,但并不意味着黄河流域经济衰退,故C排除;春秋时期分封制尚未瓦解,故排除D。

11.读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

由此可以推知

A.西南农业普遍实现精耕细作

B.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

C.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

D.西南治铁技术水平领先全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图表不难看出,铁器于东汉末年,在西南地区的分布比较广泛,故C项正确;仅仅铁器的广泛分布并不意味着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实现,A项错误;材料信息展示的只是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而非比例表,所以仅仅依据该表格难以推断铁器是否成为西南地区主要的生产工具,故B项错误;西南地区铁器的广泛分布并不意味着该地区的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并领先全国,二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故D项错误。

12.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

当时的移民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迁富豪、强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

下列表述中符合这两种情况的是

A.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

B.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

C.旨在加速边疆的开发

D.促进了封建国家统一的进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秦始皇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这是因为秦在统一六国的兼并战争中,对一些地方的人口造成严重影响,大规模的移民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

故B项正确;秦始皇迁富豪、强族于关中主要为了控制管理这些富豪、强族。

并且秦始皇迁豪富、强族于关中的同时也“徙平民、罪吏于边境”,同时关注关中和边境的发展,并没有强调关中的经济优势,应该表述为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故A项错误;加速边疆的开发只属于第二处移民的现象,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中“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可知,封建国家已经统一。

故D项错误。

13.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

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

这说明秦汉新爵制()

A.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

B.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

C.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D.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中“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A项片面,只适合一个阶层,C项与材料无关,D项表述不严谨,社会阶层应该有很多,怎么会有双向流动?

即使有也不符合材料,因为材料强调的是单向流动即各阶层的进身(向上流动)。

新的军功爵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

故选B项。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战国至秦汉官僚政治的发展·军功爵制

14.《汉书•宣帝传》:

“五凤夏四年四月辛丑晦,日有蚀之。

诏曰:

‘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以前使使者问民所疾苦,复遣丞相、御史掾二十四人循行天下,举冤狱,察擅为苛禁、深刻不改者’。

”据此可知

A.司马迁的历史撰述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B.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具有限制暴政功能

C.《汉书》当中关于日食记载没有任何科研价值

D.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对东汉统治影响巨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从材料“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可以看出,最高统治者在天象有异的情况下能够反躬自省,注意问民疾苦,反映出天人感应理论对皇权的制约作用,故答案为B。

从材料来看,是宣帝诏书体现出天人感应思想,排除A;C项说法错误,《汉书》关于日食的记载对后世研究存在重要价值,排除C;材料难以反映“影响巨大”,排除D。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新儒学体系

15.秦朝的《行书律》规定:

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

汉朝对车马传递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汉驿律令》;曹魏时期曾颁布《邮驿令》。

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全国经济交流

B.加强对地方有效控制

C.推动交通网络完善

D.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史实的分析能力。

根据题干中所叙述的,各朝各代对诏书传达的重视程度都很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诏书对于中央的重要作用,诏书的快速传达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治现象不是经济交流;C项不是目的是结果;D项错误,不是材料的目的。

考点: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制度。

16.在平定七国之乱以后,汉景帝在原来吴国、楚国、赵国、齐国四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

对此措施的评论,正确的是

A.形成了郡国并行的行政体制

B.使王国领地缩小,中央集权加强

C.以宗室子弟取代异姓诸侯王

D.扩大王国的辖区,皇权得以巩固

【答案】B

【解析】

郡国并行的行政体制在汉初就已形成,A项错误;吴国、楚国、赵国、齐国四国中的吴国原本就是刘姓诸侯王,因此C项说法错误;此项措施缩小了王国的辖区,D项的说法与材料相冲突,可排除;所以本题选B项。

17.历史学家朱绍侯指出:

东汉末年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当大规模的自耕农举行起义时,豪强地主田庄中的农民并没有响应。

作者意在说明,东汉豪强庄园经济()

A.有利于推广新的生产技术B.吸纳流民,维护社会稳定

C.威胁中央集权,影响税收D.加剧土地兼并,激化矛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据材料“东汉末年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当大规模的自耕农举行起义时,豪强地主田庄中的农民并没有响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东汉豪强庄园经济吸纳流民,维护社会稳定,故B正确。

材料未涉及推广新的生产技术,故A排除。

材料也没有反映威胁中央集权,影响税收,故C排除。

材料无法体现加剧土地兼并,激化矛盾,故D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东汉田庄经济

18.东汉时期,地方举荐的孝廉,家资丰厚、累世仕宦、研读经书、晓习律令且通过地方吏职历练的占大多数;而来自贫寒之家,又才德兼备的,则很少。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制选人范围比较固定

B.门第望族是主要的依据

C.汉代选官制度是重大倒退

D.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研读经书、晓习律令且通过地方吏职历练的占大多数”可知,东汉时期察举之人主要来源于富裕的家庭,主要原因是家庭富裕的学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有较丰富的经历和较好的资源。

而来自贫寒之家的人则没有相应的资源与优势,故D项符合题意;东汉没有科举制,排除A项;以门第望族作为主要依据的选官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故B项错误;察举制主要考察才能与品行,它的推行有其积极的一面,不能说是重大倒退,故C项错误。

19.西汉初年,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以长安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被划分成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对燕、赵、齐、魏、楚等地,则分封同姓子弟,实行分封制。

刘邦意在

A.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B.维护政权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C.让郡县与王国之间相互牵制D.推动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答案】B

【解析】

实行郡国并行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统治、稳定统治,以确保政权的稳定性和延续性,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郡国并行制是管理地方的制度,和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无关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郡县与王国之间不是相互牵制的关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主要侧重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0.汉代统治者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针,自汉文帝设置《孝经》博士后,儒家著作《孝经》成为读书人的必修经典。

这反映了汉代

A.提倡愚孝思想

B.强化宗法伦理

C.确立儒学正统

D.重视文化教育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的“汉文帝设置《孝经》博士”“儒家著作《孝经》成为读书人的必修经典”,说明统治者试图通过强化宗法伦理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故答案为B项。

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逐步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21.在创办洋务过程中,李鸿章曾感叹自己“三十年来日在谣诼之中”,张之洞也说自己“无日不在荆天棘地之中”。

两人遭受攻击可能是因为他们

A.违背了封建伦理纲常

B.与顽固派根本立场相悖

C.挑战了重义轻利观念

D.对西学的理解过于肤浅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两者都没有违背封建传统的伦理纲常,排除A。

两者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清王朝统治,与顽固派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立场是一致的,排除B。

李鸿章和张之洞是洋务派的领导人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两人遭受攻击可能是因为他们向西方学习科技的做法挑战了重义轻利观念,故C项正确。

D项说法错误,两者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体现对西方有一定的理解,排除。

22.下表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和手工业的产值增长及比重情况的变化

据此可推知,辛亥革命后

A.传统手工业逐步被市场所淘汰

B.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控制

C.我国经济结构在进一步地优化

D.人们对工业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答案】D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近代工业在整个工业中所占比重在不断攀升而且其增长幅度远远超过手工业的增长,这就从侧面显示出其产品的市场需求在不断扩大,故D项正确。

传统手工业始终在整个工业体系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排除A。

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控制仅仅是在一战期间而非整个辛亥革命之后,排除B。

工业仅仅是一国经济结构的一部分,不能据此就判定我国经济结构在进一步地优化,排除C。

点睛:

表格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表格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1887年到1936年的近代工业和手工业的产值增长及比重情况的变化),按照题意要求“辛亥革命后”,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正确答案。

23.历史下表为近代中国各民主党派成立的情况:

此可知

A.抗日战争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历程

B.解放战争时期民主政治受到挫折

C.重庆的民主程度要高于其他地方

D.知识分子是民主发展的主要力量

【答案】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期间,民主党派对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故可知抗日战争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历程,A项正确。

解放战争时期,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没有体现民主政治受到挫折,排除B。

表格信息没有涉及重庆与其他地方民主程度的比较,故无法推断重庆的民主程度要高于其他地方,排除C。

表格信息中没有涉及各民主党派成员的来源,故无法推断知识分子是民主发展的主要力量,排除D。

24.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年~公元前354年)借一位公民之口批判了公民大会;相信你们自己,别相信他人;你们既不要听信我,也别听信他人;你们应该依靠你们的全部知识来判断是与非。

这反映出当时

A.公民大会已成为最高的权力机构

B.雅典公民崇尚理性知识蔚然成风

C.公民大会受广大公民监督和质询

D.公民对民主制的局限有一定认知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相信你们自己,别相信他人;你们既不要听信我,也别听信他人;你们应该依靠你们的全部知识来判断是与非”可知色诺芬认为雅典的集体民主具有盲动非理性的弊端,反映了公民对民主制的局限有一定认知,故D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而是强调公民对民主制的局限有一定认知不符,排除A。

材料反映雅典的集体民主具有盲动非理性的弊端,而不是雅典公民崇尚理性知识蔚然成风,排除B。

材料没有涉及公民大会受广大公民监督和质询,而是强调公民对民主制的局限有一定认知不符,排除C。

25.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题材圣像画中的人物已不再是一个虚无的存在,也不再是心中的幻想,绘画中的他们变得充满生气,充满人性,变得与大众不再有隔阂。

此现象说明

A.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

B.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

C.艺术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

D.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强调人性,人的价值,与材料“绘画中的他们变得充满牛气,充满人性,变得与大众不再有隔阂”相符,反映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故B项正确。

A项说法错误,文艺复兴主义者反对天主教神学思想束缚,但依然信仰宗教,排除。

材料没有强调艺术家的出身,而是强调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排除C。

材料没有体现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而是强调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排除D。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绘画中的他们变得充满牛气,充满人性,变得与大众不再有隔阂”,学生应结合所学知识从“文艺复兴”的角度分析,即可得出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的结论。

26.1929年10月1日.苏联政府批准并签订了70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如与美国福特公司签订了为下新城(又译下诺夫哥罗德)建设汽车工厂提供咨询和供应设备的合同。

这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利用了西方经济危机的时机

B.得到了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

C.具有稳步均衡发展的渐进性

D.尽力引进西方工业化的成果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苏联大力引进西方生产技术,推动了苏联工业化发展,D项正确。

西方经济危机发生于1929年10月24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

材料没有体现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苏联工业化建设,而是强调苏联大力引进西方生产技术,排除B。

材料没有体现苏联工业化建设具有稳步均衡发展的渐进性,而是强调苏联大力引进西方生产技术,排除C。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1929年10月1日,苏联政府批准并签订了70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结合苏联工业化建设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7.下表反映了金砖国家在全球主要指数的排名情况。

据此可知,金砖国家

A.瓦解了世界经济旧秩序

B.在全球经济中绝对优势明显

C.经济发展有较高相似

D.加速了世界经济区域化进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反映的金砖国家在全球主要指数的排名情况来看,在多项指标中金砖五国的指数均比较接近,说明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有较高的相似度。

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史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