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研讨会材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03273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研讨会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复习研讨会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复习研讨会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复习研讨会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复习研讨会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复习研讨会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复习研讨会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复习研讨会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复习研讨会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复习研讨会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习研讨会材料.docx

《复习研讨会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研讨会材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复习研讨会材料.docx

复习研讨会材料

复习研讨会材料

一、复习课存在的现象

每一年度面临九年级毕业时,都会进入紧张的复习工作,作为一个区级教研员,少不了对复习课的听课指导工作,在听课过程中总会发现这样的现象:

(1)设定复习目标不明确,备课混乱,章节安排不合理,也就是说一部分教师在物理基本功上欠功夫。

(2)课的设计、时间的分配偏差较大,跟所设复习目标不对应,感觉就好像写作文跑题一样。

(3)复习课上教师准备内容多,想面面俱到,但结果是重点得不到强化和突出,难点得不到突破,整节课草草结束。

(4)上课与学生脱离。

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好像就是教师讲自己准备的,学生愿意跟的就跟,不跟的也没办法。

给人的感觉就是,原来会的学生就跟着复习一下起到回忆作用但没有提升,不会的同学在这节课上一点收获没有。

教师在复习课前也应当问自己三个问题:

1、我为什么要复习这节课的知识?

2、通过这节复习课能帮助学生解决中考试卷中的哪些问题?

3、学生怎样通过复习运用这个知识去解决问题?

教师明确了自己为什么要教,然后再去组织备课,就知道自己任务所在,就可以做到不“跑题”了。

二、关于复习计划的制定

制定复习计划是指导复习工作有序推进的重要环节,它能有效防止在复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是提高复习质量的重要保证。

为此,各校均要制定好复习计划,计划一定要详实、具体,将时间、复习内容落实到每一节课,并认真落实,不走过场。

现制定中考复习计划,仅供参考。

1.时间安排:

第一轮复习(2月24日~4月30日),合计11周,共约45课时;其中实验操作时间影响一部分课时。

一轮复习实际课时为35课时左右。

第二轮复习(5月5日~5月25日),合计3周,共约15课时;第三轮复习(5月26日~6月18日),合计3周,共约15课时。

2.复习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轮复习安排:

根据八九年级的课本内容,自行设计复习时间酌情调节(共计45课时)

第二轮复习安排:

专题复习。

(共计15课时)

第三轮复习安排:

模拟练习(共计15课时)

三、复习课教学模式

一轮复习课模式:

(一)模式一

(1)、情景创设,知识再现(3分钟)

教师点明课堂复习主题,并通过多媒体或导学案展示与本章节主要知识点相关的情景,情景:

可以是课内课外实验、图片、错题题解、前沿事件、生活现象、典例分析等等。

所展示的实验或情景应具有目的性和典型性与所复习知识有紧密联系性。

教师作为学生建构知识的促进者,以情景创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主动回忆思考、探索,积极实现知识建构、基础知识的巩固;学生结合情景,回顾主要知识点及相关知识为汇报交流做准备。

例如:

在复习《光的折射及应用》一课时,媒体展示画面共8幅三大类。

光的折射现象:

画面1、日出

画面2、彩虹

光的折射规律:

画面3、斜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渔民用鱼叉捕鱼

画面4、潜水员从水中看岸上的树

凸透镜成像:

画面(或多媒体)5、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画面6、透过凸透镜看纸上的字变大了

画面7、近视眼、远视眼成像光路图

画面8、照相机、投影仪、放映机成像图片

优点:

1:

打破传统的概念和习题的复习引入方法,让学生感觉复习课如新授课一样新颖,是一种新的组合。

虽然是以前学过的实验或图片情景再现,但通过教师的思维、组合、创造性的加工使用教材,呈现给学生的是一组组生动的情景,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情景本身就是中考试题中题型的一部分,历年中考第32题经常以图片形式呈现,而且在选择题和填空题当中也经常出课本中的原图或实验情景,此种模式可以直接与中考应试接轨,适用性强,复习重点突出。

(2)、交流合作、基础巩固(17分钟)

学生根据媒体或导学案展示的某一幅画面表述自己所能回顾的主要知识点,再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补充相关知识点等教学活动,由“点”到“面”构建某一知识点的结构体系。

学生活动模式:

资料—总结模式小组讨论合学模式独立自学模式、实验再现模式等等。

例1:

在《光的折射及应用》复习课中,同学们根据画面经历如下知识构建过程:

画面1、日出

画面2、彩虹

生:

光的折射规律形成的

画面3、“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渔民用鱼叉捕鱼”这一组情景

生:

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折射光线偏离法线

生补:

甲同学回答不妥,应补充条件:

斜射,因为光垂直入射时,折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教师板书]水→空气折射光线偏离法线

[教师板书]:

斜射

生:

画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光路图光从水中垂直射向空气中光路,折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画面4、潜水员从水中看岸上的树

生:

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折射光线靠扰法线

生:

光路图

画面5、6、7、8同理

教师因势利导,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元认知,引导学生构建光的折射知识中其它相关部分知识,尽管学生能够记忆的、回顾的元认知是零碎的,但在教师问题的激发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建构,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注:

此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既要锻炼学生通过独立自主或交流合作等方式梳理知识点,又要锻炼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同时也是对教师的备课细致度及课堂操控能力的检测。

1、教师要细致的考虑情景选取的难易程度、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及条理性。

情景选取太难太脱节,会造成课堂压抑课程进行不下去,时间长。

情景准备的太乱,没有系统性,会造成梳理知识点时零乱。

2、教师备课之前要预见学生在课堂上所生成的情况,对此准备的越多,就越能驾驭课堂,就能做出正确的导引。

此环节对学生放手后,许多老师不能收回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对学生课堂上所出现的情况没有做充分的考虑,所以不能及时做出引导,让课堂成了一盘散沙。

相反教师如果准备的充分,可以弥补学生复习知识点时产生的遗漏。

教师准备充分,可以预见所用时间---教师对自己设计的情景心中有数,对学生面对情景出现的情况能全面应对,这样就能在课堂上控制时间,让高效课堂这几个字真正实现。

3、此环节和第一个情景创设环节可以相互交织进行,也可以分开进行。

各有优点。

(3)、共同构建总结强化(3分钟)

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主构建了光的折射规律这部分知识。

(如下图)

建构整个复习知识的结构体系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概括课堂复习重点,点拨知识难点及研究方法,也可以强调出中考考点。

可以以上述框架结构出现,也可以以知识树等形式出现。

师生活动:

本环节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讲一分钟或重要内容教师以问题串的形式加以及时检查反馈,加强知识的强化记忆和梳理。

(4)、知识迁移能力提高(15分钟)

根据课堂重点及难点,精心设置一些开放性试题,探究性、设计性实验供学生解决,通过对复习知识及基本方法的进一步灵活运用,达到知识升华的目的。

题目设计要求:

1、紧扣中考

2、难易程度参考《2004年中考考试说明》

3、注意梯度性

4、联系生活实际

5、题量小而精,代表性强

师生活动方式:

建议学生先独立做,然后小组交流,重点问题展讲的形式。

学生所讲内容和时间要做限制:

讲答案、讲原理、讲应用。

(5)当堂小测质疑反思(7分钟)

要求:

针对复习的重难点及教学目标,设计几个小题,量少面全,多娄主要以选择或填空形式等呈现(省时间),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直接出示答案,学生交换或自己订正,直接检测出复习的达标率。

最后让学生提出对本节知识点复习的质疑或小测中知识点质疑,弥补复习中的不足或漏洞,有则提出,没有此环节就不必要。

例2:

复习《固体液体压强计算》的习题课时也可以按上述模式:

(1)、情景创设知识再现:

1、固体压强计算题错题解题情景

2、液体压强计算题错题解题情景

3、一道既有固体压强又有液体压强的习题正确解题情景

目的:

教师根据在以前教学的经验知道学生在解这两种习题时的易错点,然后故意出一组爆露错误知识点的情景,让学生辨析并引起注意,在辨析时得出正确结论。

这种复习方法针对性强,复习效果佳。

(2)、交流合作、基础巩固

学生独立或小组交流合作对上述三道题的答案做出辨析。

对错题情景改正,对正确解题情景肯定,总结所用知识点。

(3)、共同构建总结强化

师生共同构建出知识框架

 

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讲一分钟或重要内容教师以问题串的形式加以及时检查反馈,加强知识点和公式的强化记忆和梳理。

(4)、知识迁移能力提高(要求同上)

(5)、当堂小测质疑反思(要求同上)

注:

这种复习课适用面非常广,各种课型均可以按上述思路去复习。

变化也比较灵活,局限性小。

(二)、复习课模式二:

检测——评点——练习

适用于单元复习和归类复习或阶段性重点回顾复习,内容在一节课内完成,采用这种方法容易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师生的双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复习的兴趣,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

一般步骤为:

(1)揭示目标

阐述复习的内容和要求。

(2)检测

发给学生一份检测题,题目可以填空或选择的形式针对本阶段教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基本规律及物理意义命拟。

规定时间(一般15分钟)让学生完成。

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先行自我回忆和整理,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摸准阶段学情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3)评讲(10分钟)

订正、讨论、交流检测的内容,针对典型问题,教师要精讲,要能揭示知识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联系。

(4)练习(15分钟)

针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题目精选出题让学生练习,题目的形式要多样化,内容可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5)评议(5分钟)

分小组评判练习情况(两桌一小组),并汇报出现的问题,教师只做适当的引导、补充或更正。

这种方式也可以演变成试卷讲评课,在复习时使用。

总之,不管采取哪种模式复习都要做到:

(1)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要扎实,要用足够的时间落实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方法、基本能力等问题。

(2)在一轮复习中大家更要注重物理实验的复习。

(3)学以致用多联系生活实际(4)教师要多挖掘材料,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第二轮专题复习课模式

可以和第一轮模式相同,但更注重知识点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综合性强,选题贴进中考。

1、专题的确立

(1)高效性:

选题的高效,我认为就是直击考点,在中考试卷中占多少分,我想通过本专题的讲解能让我的学生提高多少分或者获得多少分。

我认为这就是高效。

(2)选题要小,点要准精。

选题的范围太大,容易造成讲不透泛泛。

一些块比较大的内容,大家可以拆成几个小专题。

(3)横向、纵向联系性

专题实际上也是打破章节把一些可以综合的知识联系在了一起,所以需要我们的教师认真研究一下历年的试题,找好联系点和面,进行深度的思维,再提炼专题。

2、专题中习题的组合

(1)组题时注意多角度的选择题型。

拓展学生的思维度。

(2)组题围绕着你的专题有层次和梯度组合。

(3)组题后,要有新的生成的东西出现。

新的生成这才是我们做这个专题的最终的目的,也是就说,我们要通过这个专题告诉学生什么,要让学生的思维顺着我们的专题思想达到一个什么层次。

通过我们的专题总结出来的方法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做一个提升。

切忌的是把各种题由老师找出来摆在一起,零散的去讲。

就题讲题。

比如,有些教师觉得自己组的题很贴近中考,就是这几年中考试题的体现,也是这几年学生答卷过程中出现的丢分点,但组题时,只是泛泛把题组在了一起,让学生课堂上去突破,本身是难点,教师又没有新的生成的教学方法或思维给学生,所以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就是继续的不会,一片死气沉沉,最后教师把责任归结到学生的基础差,实质上,导致专题课的失败,这个责任不在于学生,在于我们的教师没有把专题这个含义弄清。

专题不是组难题。

做专题的最终目的是生成新的思维,通过我们的专题的组合,教师要从中提炼出精华和灵魂,然后传递给我们的学生。

当然这也是教师的一个基本功和高度的思维的一个体现。

比如听有些教师的专题课,感觉整节课的设计一气呵成,学生轻松,教师轻松,甚至于给听课人的感觉都有一种提升感,这就是好的专题课,反之,如果我们自己上着课都觉得沉闷,那就是所组专题有问题。

试卷讲评课模式

可参考检测——评点——练习复习课模式

注:

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课多模,只要能让你的课堂高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最好的模式。

四、高效教学策略

1.教师要善于追问;

2.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

3.教师要善于“杀回马枪”;

4.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展讲;

5.教师要关注差生;

6.教师要设计分层练习;

7.重视“双色笔”和“错题本”的作用。

教师的试卷中错题的集累;

8.教师要注重对试卷成绩的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