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08787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docx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题10

语文必修五

(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

一、积累与运用。

(30分)

1.解释下列加点字。

(5分)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②听臣微志

③《齐谐》者,志怪者也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⑤而刘夙婴疾病⑥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⑦慈父见背⑧悟已往之不谏

⑨但以刘日薄西山⑩三径就荒

2.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5分)

①古人记月,会用一些特殊的称谓,譬如,“望”指的是每月的十五,《逍遥游》里提到的“朝菌不知晦朔”,中的“晦”指,“朔”指。

②古人的姓名字号十分复杂,字一般是岁实行加冠仪式后才取的。

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所以又叫“”,例如,陶渊明就号。

此外,帝王将相死后还有,这是根据其生前的品德行为来定。

古人自称通常称,称人则称,这是基本的礼貌。

③“初唐四杰”指的是:

、卢照邻、、杨炯。

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①悟已往之不谏,。

实迷途其未远,。

②木欣欣以向荣,。

,感吾生之行休。

③《滕王阁序》中被称为“千古绝唱”的两句话是:

,。

④,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死当结草。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①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译文:

②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文:

③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文:

④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译文:

二、古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3)

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舛:

乖违,不顺。

B.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机:

机会。

C.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赊:

远。

D.阮籍猖狂猖狂:

狂放,不拘礼法。

6.下列各句中引用的课文名句,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你的遭遇确实令人同情,但是,志士能人命途多舛者多矣,“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你又何必怨天尤人呢?

B.胜者诚可敬,失败者亦未必可悲。

周恩来有诗曰,“难酬蹈海亦英雄”;王勃有句云,“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这些诗句说明,英雄是成功者的奖品,更是坚毅者的封号。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人在逆境中也不一定就得垂头丧气、无能为力,“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是最有力的说明。

D.有人觉得自己就这样的基础,要想将来学有所成不太可能,不如趁早解放自己。

错矣,“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未晚”,只要努力,一切都来得及。

7.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并选出全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①屈贾谊于长沙②窜梁鸿于海曲③四美具,二难并④襟三江而带五湖⑤乐琴书以消忧⑥眄庭柯以怡颜⑦或棹孤舟⑧雄州雾列,俊采星驰⑨历职郎署⑩臣具以表闻

A.①②⑥⑩B.①③⑦⑧C.①②⑦⑩D.④⑤⑦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3分)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

“彼且奚适也?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故曰: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8.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都相同的一组是()

A.彼且奚适也胡为乎惶惶欲何之ks5u

B.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访风景于崇阿

C.则告诉不许农人告余以春及

D.急于星火此亦飞之至也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蟪蛄不知春秋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B.未有知其修者小知不及大知

C.绝云气,负青天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D.若夫乘天地之正聊乘化以归尽

10.选出与“奚以知其然也”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五百岁为春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去以六月息者也D.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以下几题。

(8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注:

无怀氏、葛天氏:

均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1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地方、处所)B.不戚戚于贫贱(哭泣)

C.常著文章自娱(写作、著述)D.衔觞赋诗(酒杯)

12.下面对文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从开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到“因以为号焉”一段话中可看出,五柳先生是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平常人。

ks5u

B.“赞”是附在正文之后,用来评论史事或认识的文字,最早的“史论”即指此而言。

C.文中“箪瓢屡空”语出自《论语》“回也,其庶乎,屡空”,后人因而用“屡空”代指安贫乐道。

D.文末“无怀氏”“葛天氏”句,表明了作者希望生活在上古那种生活安乐、恬淡自足、风气淳朴的理想社会中。

1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

14.翻译: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2)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以下题目。

(12分)

丁奉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也。

少以骁勇为小将,属甘宁、陆逊、潘璋等。

数随征伐,战斗常冠军。

每斩将搴旗,身被创夷。

稍迁偏将军。

魏遣诸葛诞、胡遵等攻东兴,诸葛恪率军拒之。

诸将皆曰:

“敌闻太傅自来,上岸必遁走。

”奉独曰:

“不然。

彼动其境内,悉许、洛兵大举而来,必有成规,岂虚还哉?

无恃敌之不至,恃吾有以胜之。

”及恪上岸,奉与将军唐咨、吕据、留赞等,俱从山西上。

奉曰:

“今诸军行迟,若敌据便地,则难与争锋矣。

”乃辟诸军使下道,帅麾下三千人径进。

时北风,奉举帆二日至,遂据徐塘。

天寒雪,敌诸将置酒高会,奉见其前部兵少,相谓曰:

“取封侯爵赏,正在今日!

”乃使兵解铠著胄,持短兵。

敌人从而笑焉,不为设备。

奉纵兵斫之,大破敌前屯。

魏将文钦来降,以奉为虎威将军,从孙峻至寿春迎之,与敌追军战于高亭。

奉跨马持矛,突入其陈中,斩首数百,获其军器。

进封安丰侯。

孙休即位,与张布谋,欲诛孙綝,布曰:

“丁奉虽不能吏书,而计略过人,能断大事。

”休召奉告曰:

“綝秉国威,将行不轨,欲与将军诛之。

”奉曰:

“丞相兄弟友党甚盛,恐人心不同,不可卒制,可因腊会,有陛下兵以诛之也。

”休纳其计,因会请綝,奉与张布目左右斩之。

迁大将军,加左右都护。

宝鼎三年,(孙)皓命奉与诸葛靓攻合肥。

奉与晋大将石苞书,构而间之,苞以征还。

建衡三年,卒。

奉贵而有功,渐以骄矜。

或有毁之者,皓追以前出军事,徙奉家于临川。

(《三国志•吴书•丁奉传》)

15.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每斩将搴旗,身被创夷被:

遭受

B.诸葛恪率军拒之拒:

拒绝

C.帅麾下三千人径进径:

直接

D.奉与晋大将石苞书,构而间之间:

离间

1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A.少以骁勇为小将B.以奉为虎威将军

C.有陛下兵以诛之也D.皓追以前出军事ks5u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丁奉字承渊,是庐江安丰人。

年少时即骁勇善战,跟随甘宁、陆逊、潘璋等征战,作战勇敢。

B.魏国派诸葛诞、胡遵等攻打东兴,诸葛恪率军抵抗。

将领们都认为敌人会望风而逃,只有丁奉以为不然,认为应该积极备战。

C.魏将文钦来投降,朝廷任命丁奉为虎威将军,跟随孙峻到寿春去迎接,与敌人追兵在高亭作战,丁奉手持长矛,冲入敌阵,杀敌数百,缴获无数,因而被封大将军。

D.孙休即位,召丁奉谋划杀孙綝,丁奉认为孙綝兄弟党羽很多,要利用腊会来诛杀孙綝,后来孙休采纳了丁奉的建议,除掉了孙綝。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⑴今诸军行迟,若敌据便地,则难与争锋矣。

⑵丁奉虽不能吏书,而计略过人,能断大事。

四、阅读下列《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①,敏②以求之者也。

”(《述而》第20章)

子曰:

“吾有知乎哉?

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③而竭焉。

”(《字罕》第8章)

【注释】①好古:

喜好古圣贤之道。

②敏:

勤勉③两端:

两头,指正反、始终、上下方面

19.下列对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孔子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

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

B.孔子认为只要诚恳地向别人学习,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去思考,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办法。

C.这种“叩其两端而竭”的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取消矛盾、和稀泥的思想方法。

D.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

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奋努力,成为各个方面的有用人才。

20.子曰: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第2章)结合上面语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五、名著阅读。

(15分)

21.下列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A.葛朗台的弟弟给他一封诀别信,大致意思如下:

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人世;我欠了近四百万的债,无力偿还;只是查理这可怜的孩子,他已经无家可归,你应当帮助我。

这封诀别信使葛朗台一夜没睡好,对弟弟的去世很悲伤。

B.《三国演义》第2回张翼德怒鞭督邮,起因是督邮羞辱刘备,并要害他,张飞把督邮扯出馆驿,缚于树下,用马鞭抽打。

后刘备缴还绶印,投奔代州刘恢。

C.“我将要学那些苦干的人,身无分文到印度,变成富翁再回来……我一向只看见人生的鲜花,而这是不会长久的……我现在必须能适应我的新处境,打最实际的算盘……我可以告诉你,在伯父家里,我遇到了我的堂姐,她的相貌、举止、头脑、心地都讨人喜欢……”看了查理的信,欧也妮喜欢得心都要跳出来了,一股幸福的热流顿时传遍了全身,暗暗发誓,要忠实与他,永远爱他。

D.诸葛亮初见魏延之时,便料定魏延会反,于是安排马岱在魏延身边卧底,并于临终之前,给了杨仪一个锦囊,交代其在魏延造反时打开。

后来魏延果真造反,杨仪按计行事,让魏延大叫三声“谁敢杀我“,魏延一声还没喊完,就被马岱从背后一刀砍死。

E.探春写帖邀众人结诗社,恰逢贾蔷送来海棠花,众姐妹和宝玉各自起了雅号,以海棠为题作诗。

宝钗与黛玉之作难分高下,掌社的李纨评黛玉之诗夺魁。

宝玉想起湘云,邀来入社,湘云之作众人皆赞。

湘云要做东,宝钗知其家境窘迫,赞助螃蟹让湘云请客,湘云大为感激。

二人议定下次诗社以菊花为题。

22.简述题。

(1).恩格斯指出: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简述一个《欧也妮·葛朗台》中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故事。

(2).关羽如今已是“忠勇”的化身,请简述“关云长单刀赴会”的情节。

六、现代文阅读。

(15分)

庄子的翅膀

叶春雷

人到中年,活着感觉越来越沉重。

这种沉重就像一个人陷入沼泽,你拼命想挣脱泥水的围困,想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从而从泥沼的吸引中脱颖而出,但是你似乎越挣扎,陷得越深。

我感觉自己正陷入这种恐惧。

我周围的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沼,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这时候我想到了庄子,想到了那个贫穷而中年丧妻的庄子。

这只蝴蝶,或者大鹏。

这是长翅膀的庄子,从人世的巨大泥沼中超脱出来从而变得轻盈无比的庄子。

比起我生活的时代,庄子的周围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泥沼,一个恐怖的陷阱。

庄子,包括和庄子一样地位卑微的“士”以及比庄子地位更加卑微也更多数的“庶”,他们只是君主的猎物,被围困在君主的苑囿里,君主什么时候高兴了或者不高兴了,就宰杀一只,纯粹为了娱乐。

那是一个毫无生命尊严的时代,那是一个人命低于苹菅的时代。

庄子也是一只猎物呀,被君主围捕,但却冲破君主的包围圈,胜利大逃亡了。

对于“士”,君主不是纯粹用刀剑来对付,他们还用蜂蜜和甜酒,用玉帛和铜币。

他们要让一部分猎物成为自己的宠物,供自己取乐,同时也会为自己充当爪牙,去猎杀更加低级的“庶”。

庄子被诱惑。

楚王派使者持千金来了。

楚王要降服这一只桀骜不驯的猎物。

温柔的大网张开了,暗藏杀机。

但庄子就是不入其彀中。

庄子选择了突围。

庄子冲天而起。

庄子就是这样被逼出了一双翅膀。

庄子从此不再是一只猎物。

庄子完成了自己。

因为有了翅膀。

因为舍弃。

庄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自由是什么?

自由是你一无所有之后,还能自信地对所有的人说:

“我富甲天下。

”我们有这种气魄吗?

没有。

所以我们成不了庄子。

庄子曾经向监河侯贷粟。

因为庄子家贫。

庄子从来不是迂腐的伯夷叔齐,庄子知道生命的可贵。

但庄子从来不向君主摇尾乞怜,像那些君主豢养的哈巴狗。

庄子是有翅膀的人。

庄子的灵魂在天上,在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的浩渺宇宙间。

庄子是能够吞吐宇宙的人,“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庄子宁愿在污泥中曳尾,因为曳尾污泥,那是在与大自然肌肤相亲。

庄子就这样拔地而起。

庄子在我们灵魂的仰望中翩翩起舞。

庄子是雄浑的,庄子也是妩媚的。

庄子一会儿是大鹏,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会儿是蝴蝶,流连戏蝶时时舞。

庄子让当时的社会吃惊,更让后人吃惊。

这个长着翅膀的怪物,滑过阴暗的宫廷,滑过君主的刀丛,竟然毫发无损。

凭什么?

凭他的一对翅膀。

人到中年,我感到生命的沉重。

因为我没有庄子的翅膀。

说到底我没有庄子那样彻底的思想。

思想使人轻盈。

金钱使人沉重。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被捆缚在欲望的战车上,每个人都在冲锋陷阵,都在拼命拼杀。

这是另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没有硝烟,但比起战国的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丝毫也不逊色。

我们没有翅膀,我们只有欲望。

沉重是自找的。

庄子是战国时最伟大的散文家。

因为庄子的散文也有一双翅膀。

能够飞翔的散文才是好散文,而能够在飞翔中不被大风刮散架的散文才是散文中的珍品。

庄子的散文在历史的大风中飞翔了二千多年,不仅没有散架,没有像羽毛一样被刮得无影无踪,反而在风沙的打磨中日益铮亮,这得益于庄子翅膀的轻盈,还有坚实。

我飞不起来。

因为我的沉重。

这种沉重是污浊的,散发着生活的枯枝败叶的腐朽气息。

我的生活中堆积着那么多腐朽的枯枝败叶,但我一点也不舍得丢弃,反而视若珍宝,所以我注定无法轻盈。

还是不要胡言乱语了。

让我们的心,老老实实地在股票与基金的浮沉中,飞翔一生吧。

(《散文》2018年第3期)

23.分别指出“猎物”“宠物”在文中的含义。

(4分)

答:

24.“庄子的翅膀”含义是什么?

作者对它有何评价?

(5分)

答:

25.文章倒数第三段写到庄子的散文,用意是什么?

(2分)

答:

26.有人说,文章的最后一段表现出一种绝望而消极的情绪,结合全文,谈你的看法。

(4分)

答:

七、作文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说文》:

“患,忧也,从心。

”从个人到国家,从人类社会到宇宙自然,人心之忧,无处不在。

高尚品质的缺失,价值取向的混乱,天灾人祸的频发……这些“患”都与我们的生存状态息息相关,都是对人类智慧的严峻挑战。

请以《说忧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厦门市2018—2018学年(上)高二月考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30)

1.解释下列加点字。

(5分)

①俊才②成全③记载④往南飞⑤缠绕⑥拳拳,形容私情⑦相当于“我”⑧挽回⑨迫近⑩接近

2.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5分)

①阴历每月最后一天,阴历每月第一天

②20岁,“别号“,五柳先生,谥号,名,字③王勃骆宾王

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①知来者之可追觉今是而昨非

②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愿陛下矜悯愚诚臣生当陨首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ks5u

①年纪大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哪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心志?

处境艰难的时候要更加坚定,不要放弃远大的志向。

②姑且顺应自然归于生命的尽头,乐天知命还怀疑什么呢?

③因此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善行能联合一乡的人德行能使一国之君满意,能力能让一国的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是像这样啊。

④既没有叔伯,也没有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二、课内古文阅读。

(16分)

5.B6.B7.A8.A9.C10.C

三、课外古文阅读(8分)

11.B(悲伤)

12.A解析“不为人所知的平常人”错。

1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

14.经常写文章来自我消遣,(从文中)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志趣。

他从不把得失的东西放在心上,凭这些过完自己的一生。

附翻译:

先生不知道是哪个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

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它作为(自己的)号了。

(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了吃饭。

(他)天性特别爱好喝酒,家里穷,不能经常喝到酒。

亲戚朋友知道他有这种嗜好,有时摆了酒来招呼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喝醉了就回去,竟不会(假装)舍不得。

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的,不能遮住风和阳光。

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

经常写文章来自我消遣,(从文中)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志趣。

他从不把得失的东西放在心上,凭这些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

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致富。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

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

(二)15.B(“拒”应为“抵御”)(2分)

16.C(例句“以”为“用来”,A项,凭借,因为;B项,把;C项,用来;D项,拿)(2分)

17.C(“被封大将军”不合原文)(2分)

18.⑴现在我们各军行动迟缓,如果让敌人占据有利地形,就很难和他们对抗了。

(得分点:

“行迟”、“据便地”、“争锋”)(3分)

⑵丁奉虽不熟知文法,但是谋略超过常人,能决断大事。

(得分点:

“吏书”、“过人”、“断”)

附:

【译文】丁奉字承渊,是庐江安丰人。

年少时因为骁勇为小将,跟随甘宁、陆逊、潘璋等。

数度跟随征战,战斗中常常最勇敢。

常斩将夺旗,身受创伤。

逐渐升为偏将军。

魏派诸葛诞、胡遵等攻打东兴,诸葛恪率军抵御。

诸将都说:

“敌人听说太傅亲自来,上了岸一定就逃走。

”独有丁奉说:

“不然。

他们从国内来,尽调许、洛兵大举而来,一定有所计划,怎么可能空手而归?

不要倚靠敌人不来,要依靠我们有办法打胜它。

”等到诸葛恪上岸,丁奉与将军唐咨、吕据、留赞等,都从山西面上去。

丁奉说:

“现在我们各军行动迟缓,如果让敌人占据有利地形,就很难和他们对抗了。

”于是命令军队从旱路下去,率领手下三千兵直接进军。

当时刮着北风,丁奉从水路两天到达,于是占据徐塘。

天很冷,下着雪,敌人诸将摆酒聚会,丁奉见他们前面的部队兵少,对大家说:

“想获得封侯的奖赏,就在今日!

”于是让士兵解下铠穿上胄,持短兵器。

敌人跟随着笑话他们,不做防备。

丁奉率兵砍杀敌人,大破敌先头部队。

魏将文钦来投降,(朝廷任命)丁奉为虎威将军,跟随孙峻到寿春迎接,与敌人追军在高亭作战。

丁奉跨马持矛,冲入敌阵中,杀敌数百,缴获军用物资。

进封安丰侯。

孙休即位,和张布谋划,要杀掉孙綝,张布说:

“丁奉虽不熟知文法,但是谋略超过常人,能决断大事。

”孙休召丁奉告诉他说:

“孙綝把持政权,将要做不合法度的事情,想要和将军一起诛杀他。

”丁奉说:

“丞相兄弟党羽很多,恐怕人内心想法不同,不能突然制服,可借腊会的机会,用陛下的士兵来诛杀他。

”孙休采纳他的计策,于是在腊会时请孙綝,丁奉与张布示意左右斩杀了孙綝。

升大将军,加左右都护。

宝鼎三年,孙皓命令丁奉与诸葛靓攻打合肥。

丁奉给晋大将石苞写信,设计离间他们,石苞于是撤军。

建衡三年,丁奉去世。

丁奉显贵而有功,渐渐地骄傲自夸起来。

有人诋毁他,孙皓于是拿先前出兵的事情追究他,让丁奉搬家到临川。

四、经典阅读(4分)19.C

20.人不是“生而知之”的,而是“学而知之”,要有一股主动学习的精神。

孔子的说话中,尤其可贵的是“不厌”与“不倦”表现出来的持之以恒的积极态度和乐在其中的坚持。

五、名著阅读。

(15分)

21.正确:

CD(A“对弟弟的去世很悲伤”错误;B,应是缚于马桩,用柳条抽打。

;E,错在“贾蔷”,应当是“贾芸”“黛玉”应为“宝钗”。

22.简述题A①当欧也妮和母亲正在欣赏查理寄存的梳妆匣时,葛朗台开门进来了。

葛朗台太太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叫起来:

“上帝啊!

救救我们!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

“是金子!

真金!

”他叫嚷,“这么多金子!

有两斤重。

啊!

啊!

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

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这交易划得来……”

②妻子生病,治病需要花钱,这简直就是“抹自己的脖子”。

但他想到花几个看病钱会保住更大一笔财产——这交易划得来。

他请来索漠最有名的医生为太太诊治,战战兢兢地探问:

“要不要花很多钱?

要不要吃药呢?

”最终咬着牙说出:

“请你救救她,即使要我一二百法郎也行。

(2)孙权为了夺回荆州,命鲁肃屯兵陆口,设宴算计关羽。

关羽早有准备,单刀赴会,命关平率水军五百等候江上。

席间鲁肃屡次提及还荆州之事,关羽皆避而不答。

随后,关羽佯醉拉住鲁肃的手,众人顾及鲁肃安全,只得放关羽离去。

六、现代文阅读(1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