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10365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

《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docx

医技第一批整理制度

检验科

4.15.2.1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检验科门口张贴生物危险标志,科内划分清洁区(更衣室)和操作区。

二、检验科主任为实验室安全责任人。

三、实验室上岗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执业资格并经过岗前培训。

四、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的所有制度、规定和操作规程。

五、实验过程中,严格按有关程序操作,减少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

用移液器吸取液体,严禁用口吸。

六、工作人员在操作区内不得进食、饮水或者进行其他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七、外来合作者、进修、实习和参观学习人员在进入检验科及其岗位之前必须经过本院医务科和本室负责人批准。

八、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如针刺、切伤、污染皮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和口鼻眼内、污染衣物、污染试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视事故类型的不同情况,立即按《紧急情况处理规程》进行紧急妥善处理。

九、检验后的各类标本和其他废弃物,按照卫生部《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规定,实施分类收集处理。

4.15.4.4检验报告单书写审核制度

检验报告单书写制度

检验报告单是疾病诊断及治疗的参考依据,也是病人知情权的一种体现,因此,对检验单内容、格式、报告及发放有必要做详细的规定,指导检验人员正确书写检验报告,为患者提供完整、正确、规范、及时的检验报告。

 

一、由具有职业医师资格的临床医生填写申请检验项目,填写必须规范(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临床诊断、科别、标本种类、送检日期、送检医生),对申请内容含糊不清或缺项的,本科人员应退回修改,并在标本拒收记录本上登记。

二、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检验项目中文名称或中英文对照的检测项目名称、报告单位、标本类型、参考范围、异常值提示、唯一编码、标本采集和接受日期时间、报告日期时间、备注、检验者和审核者的双签名(急诊除外)。

急诊检验临检项目≤30分钟出报告,生化、免疫项目≤2小时出报告。

报告单书写必须规范,严禁涂改,严禁使用热敏打印或打印不清楚的报告。

 三、检验报告一经审核,门诊报告单送到门诊服务台,病区的检验报告单统一由专人下午送到病房各科室,并有病房护士核实接收。

在报告单发放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病人的隐私,不得随意泄露病人检验结果,病区办公室只限于医务人员进入电脑(或病历)查看病人检验报告,门诊需凭病人的就诊卡或条码号取化验单。

门诊服务台工作人员负责检验报告单发放和咨询。

 

四、发放报告单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报告单的丢失、遗落。

报告单如有丢失,由实验室负责查找记录补发报告。

 

五、检验报告单应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相关规定,污染的报告单必须经消毒后再发放。

检验报告单审核、复检制度

一、检验报告除主检人签字外,必须要有上级技术人员进行审核后发出。

对异常结果要及时复查,并与临床科室联系。

二、单人工作岗位由操作者仔细审核,盖章。

三、多人工作岗位由职称高者进行审核,签字认可。

四、任何情况下进行血型鉴定时,操作人员须用试管法和玻片法两法鉴定,两法结果一致方可确定。

五、实习、进修人员、见习期工作人员均不得签署检验报告。

六、遇有疑难或罕见的检验结果应报告科主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会诊并提出解决措施。

当检验结果可疑时应进行复检,不得草率发出。

七、复检是指对留存的样品进行重新检测,或者联系相关科室二次重采,以比较两次的检验结果的差异。

八、对复检查出的严重差异问题,分析原因,落实责任,采取措施,改进操作,以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4.15.4.5检验科与临床科室定期沟通制度

检验科与临床科室定期沟通制度

一、目的:

通过检验师与临床的定期沟通及时发现本科工作中的缺陷,以便及时整改,不断提高检验科服务质量和检验质量。

二、适用范围:

(一)临床科室反馈或征循的信息,如检验质量方面的缺陷、建议、意见等;

(二)与临床科室的各种沟通,如检验结果疑问解答、新项目用途介绍和检验信息发布等。

三、职责:

检验医师定期向临床征循如检验项目设置合理性等与检验相关的意见,随时接收临床有关新项目需求的建议,并进行答疑、咨询和反馈,定期评估、汇总。

科主任负责处理疑难的、重大的或下属部门不能处理的建议和意见,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

四、要求:

(一)检验医师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相关法规、政策,明确医院的目标及发展计划,认真贯彻执行医院及检验科相关的制度。

(二)虚心征求临床医生、护理部对检验科工作的意见或建议,不断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检验质量,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报告。

同时,通过相互沟通,也取得临床医护人员对检验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三)参与临床查房和疑难、危重病例的会诊,对检验结果做出解释,并依据实验室结果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出建议。

(四)根据临床信息,对检验项目的选择、检验申请、患者准备、以及样品的采集、运送、保存、处理、检测和结果给予指导、培训、答疑和咨询。

(五)掌握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及临床医师的需要和要求,评价检验项目、合理组合,规划和开展新项目,并推动其临床应用。

(六)参与对涉及技术方面的检验工作不符合项严重性进行评价、原因分析,进行复验并跟踪处理结果。

(七)全科技术人员接到临床、病人等方面的信息反馈后(书面或电话等),应及时记录内容,并向检验医师、实验室组长或科主任汇报。

一般的反馈意见由各实验室自行处理,及时给对方满意答复。

如属重大纠纷或差错,应立即向科主任汇报。

由科主任负责处理。

(八)做好沟通及联系工作的登记。

定期总结分析共性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持续性改进、沟通或培训。

(九)检验科与临床科室协调会议时间一般每半年举行一次。

4.15.6.3实验室室内质控规则

实验室室内质控制度

一、各实验室必须将室内质控工作贯穿到日常检验中,质控方法可根据具体测定项目不同自行选择,根据国内外质控技术发展趋势逐步完善。

二、每天室内质控标本需与病人标本同时测定,只有当质控结果达到实验室设定的接受范围,才能签发当天的化验报告。

三、当室内质控结果出现失控时,需仔细分析、查明原因,若是真失控,应该在重做的质控结果在控后,对相应的所有失控的患者标本进行应重新测定,方可发出报告;若是假失控,病人标本可以按原测定结果报告。

四、质控品的订购由各实验室上报计划,科室统一安排。

五、质控品的保存由各实验室指定专人负责。

六、质控品检测的全过程需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执行,不能任意更改。

七、更换质控品应在前一批号未使用完之前,以保证新、旧批号同时使用一段时间,不得使用过期的质控品。

八、各实验室每月末要对当月的室内质控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与以往各月的结果进行比较,制定下一个月的质控计划。

将质控原始数据及质控图汇总整理后存档保存。

九、各实验室工作人员每日需对冰箱、温箱等常规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检查。

十、科室所有使用的仪器必须定期按一定的要求进行校准和评估,同类仪器和同类项目的测定每年由科室组织两次比对试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十一、科室对检验报告的质量每年进行两次抽查评估。

十二、各实验室都应备有室内质控登记本,登记内容包括:

质控项目、质控品来源、质控品批号和有效期、测定结果、失控分析及处理措施、阶段小结。

病理科

4.16.4.1规范病理诊断的相关制度

病理科诊断工作制度

一、病理诊断(含细胞病理诊断和细胞学筛查工作),必须由具有资质的病理医师完成,且其质量和时限符合相关规定。

二、满三年的住院医师才能签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报告。

三、病理医师诊断前,必须核对申请单和切片是否相符。

四、阅读申请单上所有填写的内容,对于不清楚的内容及时联系送检医师。

五、阅片时必须全面,不要遗漏病变。

六、遇到疑难病例,交于上级医师会诊,并做相应记录。

七、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不符时,涉及到病变部位或病变性质,需重新审查。

八、建立病理诊断审核制度。

住院医师负责初检,在由高职称医师负责审核并签署病理诊断书,科主任负责科内全面的病理诊断和复查工作。

常规诊断报告准确率≥95%。

九、特殊病例、少见病例、疑难病例、临床与病理不相符合的病例,需组织科内讨论、会诊,由主治医师及其以上资职人员签发,并应有上级医师复核,签署全名。

仍有疑问的需要外出会诊。

十、冷冻切片诊断报告要求主治医师或以上资格人员签发并有5年以上病理阅片诊断经历。

十一、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全科集体阅片,由科内具有高级职称的资深医师带领全科医师集体阅片,对疑难、罕见病例和会诊病例、读片会病例进行讲解,并有相应的记录。

十二、院外会诊均由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人员签发。

十三、报告的签发需报告人亲笔签名,未经签字的报告无效。

十四、病理报告送达临床科室时,由接收的医、护人员在登记簿签收。

十五、病理医师应临床医师要求,负责对出具的病理诊断报告提供解释和说明。

十六、病理诊断时间,大标本应于5个工作日内发出,活检小标本于3个工作日内发出,冰冻病理诊断应于30分钟内发出,细胞学诊断应于2个工作日日内发出,疑难病例和特殊病例除外,不能及时发出的报告,向临床医师说明迟发的原因。

十七、病理科已发出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被遗失时,一般不予补发。

必要时,经病理科主任同意可以抄件形式补发。

十八、严禁出具假病理诊断报告,不得向临床医师和患方提供有病理医师签名的空白病理学报告书。

十九、病理报告书应及时发给相应的临床科室或门诊查询中心,相关科室报告接收人应有签字记录。

二十、原则上不接受口头申请的标本,特殊情况下,可先按流程接收和处理标本,需在限定的时间内(如24小时)补充书面病理申请单,否则不应出具书面病理报告。

.

4.16.5.1病理医师与临床医师随时沟通制度

病理科与临床科室沟通制度

为了更好地为患者和临床服务,提高病理诊断水平,避免不必要及纠纷和医疗差错的产生,要经常与有关临床医师进行临床-病理会诊与沟通,了解临床医师的诊断思考和病人情况,并向临床医师通报病理诊断的疑难情况、初步拟诊、延期发报告的原因及术中冰冻会诊注意事项等。

现制定如下制度:

一、因临床送检的患者的病理申请单出现如下问题:

(一)病人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等)不全或书写不清,不能辨认。

(二)病史不全(无手术所见或不详、无既往肿瘤病史、月经史、HbsAg结果,其他)。

(三)标本来源或部位不详;标本来源与标本所见不符。

(四)曾在本院做过病理检查,未提供原诊断结果或其既往病案号。

(五)需提供患者的X线、CT片或MRI片。

(六)肿瘤标本切缘不明确,需临床医师共同看标本。

(七)其他。

二、在该患者标本诊断需要:

(一)送检病理标本为结核,需延长固定时间。

(二)送检病理标本为骨组织,需进行脱钙。

(三)需复查标本、重取材、多取材或做不削连切。

(四)做特殊染色,需补交费。

(五)做免疫组化染色,需补交费。

(六)病情复杂,需查资料或者组织科内会诊。

(七)病理检查结果是临床医师未能估计到的恶性病变。

(八)恶性肿瘤出现切缘阳性。

(九)某些病例需要临床医师提供详细的病史及查体以及局部病变的描述,如皮肤科疾病,病理科医师应随时与临床医师沟通。

(十)其他。

出现以上两类情况病理科需及时与临床送检医师或患者取得联系,并告知原因并告知预计出报告的时间。

三、术中冷冻切片:

术中冰冻要求病理医师在很短时间内向手术医师提供参考性病理学诊断意见,因此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应向手术医师及患者说明适用范围、慎用范围、不宜应用的范围、冰冻的流程。

(一)适用范围

1、需要确定病变性质(如肿瘤或非肿瘤、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以决定手术方案的标本。

2、了解恶性肿瘤的扩散情况,包括肿瘤是否浸润相邻组织、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

3、确定肿瘤部位的手术切缘有无肿瘤组织残留。

4、确认切除的组织,例如甲状旁腺、输卵管及异位组织。

(二)慎用范围

涉及截肢或其他会严重致残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标本,需要此类手术治疗的患者,其病变性质宜于手术前通过常规活检确定。

(三)不宜应用范围:

1、疑为恶性淋巴溜。

2、过小的标本(检材长径≤0.2cm)。

3、术前易于进行常规活检者。

4、脂肪组织、骨组织和钙化组织。

5、需要依据核分裂像计数判断良、恶性的软组织肿瘤。

6、主要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而不能依据组织形态判断良、恶性的肿瘤。

7、已知具有传染性的标本(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爱滋病等)。

(四)主持手术的临床医师应在手术前一天向病理科递交冰冻申请单,填写患者的病史,重要的影象学、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提请病理医师特别关注的问题等。

尽可能不在手术进行过程中临时申请冰冻。

(五)冰冻切片的报告一般在收到标本后30分钟内以文字的形式发出。

对于难以即时诊断的病变,应向手术医师说明情况,告知需等常规石蜡切片进一步明确病理学诊断。

(六)冰冻切片结果与常规石蜡结果不一致时,该例的病理学诊断以石蜡HE片诊断为准。

四、病理科应定期(至少每季度一次)与临床召开临床病理讨论会。

4.16.6.3标本管理制度

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病理标本管理,避免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准确及时发出病理报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凡手术切除或抽取、钳取、刮取自人体的组织、细胞等均应按病理送检项目的要求,及时、完整送病理科检查,不得随意丢弃、切开、私自留取或仅部分送检标本;如有特殊需要必须征得病理科的同意,在病理医师的指导下切开或留取组织。

二、标本采集时要注意尽量减少烧灼,以免影响诊断。

三、标本切除后应立即固定,标本离体到固定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除有特殊要求外,标本必须使用足量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固定液不少于标本体积的3-5倍。

四、对标本较小、难以制作切片或其他可能影响病理检查可行性和诊断准确性的情况(如标本干涸、严重自溶或腐败者),应与送检医师及时联系说明情况;对于一份标本分送两家或以上医院病理科者,应拒绝接收。

五、空腔标本和大的实质性脏器标本必须按操作规程及时剖开,固定过夜,第二天取材。

六、住院病人的标本由科室安排专人送检,门诊病人的标本由病人或其家属送到病理科。

七、有标本采集时间、标本送达病理科时间、标本固定时间(时间精确到分钟)。

八、需要做冰冻切片检查的需提前一天预约,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将填写的“冰冻病理检查预约申请单”送达病理科,以便病理科工作人员在手术当日提前开机等候。

一般不接受电话预约。

九、冰冻切片检查的标本切取后应保持新鲜,不要加任何液体,立即送到病理科,以免影响制片和诊断。

十、标本送检时应和填写详细的病理申请单一起送到病理科,原则上不接收口头申请的标本,特殊情况下,可按流程接收和处理标本,但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12小时)补充书面病理申请单,否则不出具书面病例报告。

十一、建立标本核对、送检交接登记和互签字制度,以保证标本的可追溯性。

标本和申请单应有两套各自独立的标记,接收标本、取材时实行“双核对”。

放射(影像)科

4.17.3.1影像科室有诊断报告书写制度、审核制度

诊断报告书写制度

一、读片室内要保持安静,不准在室内谈天说地,室内光线不宜过强。

严禁不用观片灯,在走道或不宜观片的地方随便看片,以免发生错误。

读片时首先要认真查对片号、日期、投照部位及左右是否与申请单完全一致。

有旧片的要与旧片作比较。

二、放射诊断报告要求电脑打印,书写规范,其模板格式与质控小组要求一致。

报告书写时,有异常表现的要重点描写。

病变描述要真实地反映观察的过程。

对异常征象应描述其部位、大小、形状、密度、边缘、数目及其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或与正常组织的移行带等。

亦应描述有鉴别意义的阴性所见,描述应尽量使用中文和专业医学用语。

无正式中文译名时可用外文,不用简略语及其他非正常词汇。

复诊病例对诊断明确的,要指明病变演变情况,诊断不明确的通过随诊观察,可提出新的诊断,但应论述提出新诊断的依据。

三、阅片诊断的思维方法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首先对每个病灶一一进行分析,确定其病理性质。

(二)将全部病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分析,做出诊断意见。

一般的诊断原则是将所有的影像所见用一个疾病去解释,实在解释不通时,才用两个疾病去解释。

(三)影像诊断意见与临床症状及临床诊断比较,不符合者应重复读片及诊断分析。

在读片时一定要认真阅读申请单,参考各种临床资料和检查,必要时要亲自检查患者,询问并补充病史。

如果放射诊断与临床表现和诊断不一致,或差别很大,就要重新审查影像所见或诊断意见是否正确,必要时重复影像检查,如果影像检查正确无误,应主动与临床联系进行会诊,以明确诊断。

四、放射诊断书写后须有书写医师和审核医师签名。

诊断报告必须认真填写患者相关信息,字迹工整清楚,用词恰当,语句通顺,标点符号正确,描写合理,诊断意见确切,版面整洁,签名规范。

五、疑难及典型病例由科主任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讨论、读片,并进行临床随访。

六、放射诊断报告需注明报告时间,时间精确的月、日、小时、分钟。

急诊报告应于检查后≤30分钟完成,正常工作时间平诊报告于检查后≤1小时完成。

七、夜间或节假日无审核医师审核,先出具急诊临时报告,次日经审核后补发正规报告。

报告审核制度

一、核片医师必须由获得主治医师职称二年以上的医师担任,完成当日诊断报告的审核. 

二、核片医师对每份摄片必须核对“申请单,片头,报告”三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检查号,科别住院号/门诊号,病房号/床号,检查日期,核片日期以及书写报告医师的签名。

急诊检查还需要包括检查时间和临时报告的时间。

 三、核片医师对每份摄片必须核对检查名称,部位和方法是否达到有关申请和经治医师提出的要求(针对性要强)。

认为不妥者需及时与主管该病员的经治医师联系商榷(亲自联系或请书写报告医师执行) 。

四、核片医师在审核报告过程中应注意修正错误的或不当的专业描述用语,以及描述与诊断结论的一致性,特别是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

必要时提出加做和/或重做有关的影像学检查,交书写报告医师落实执行。

尽可能地减少误,漏,过诊之机率,提高报告的正确性。

 

五、核片医师还应注意对摄片中临床要求以外的阳性症状发现在报告中应有描述,并按诊断重要性的主次顺序写在结论中以供临床参考。

 六、核片医师在同意的和修改后通过的报告上签名,字迹要清楚。

4.17.3.2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相关制度

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

一、审核报告医生在每天工作中将遇到的疑难病例,按随访要求进行登记。

二、安排专人对随访病例进行随访,本院患者深入临床随访,院外患者通过电话随访,并做好随访记录。

三、安排专人每月一次负责手术病例追查,并做好记录。

四、安排专人每月一次对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情况随访,并做好记录。

并通过患者信息反馈论证我们检查诊断的结果是否一致,若有不同,差别在什么地方,分析差别原因。

若属我和诊断有不足,找出不足的原因,并进行整改提高。

五、每月一次由科主任或首席医师,主持全科人员参加一个月来随访的疑难、误诊与临床诊断不符的病例进行科室内讨论、分析、误诊原因,并做好记录,以提高全科技术水平。

六、定期组织由科主任主持,临床医师参加的疑难病例分析与读片会,并记录。

 

4.17.4.1放射安全管理制度

放射安全管理制度

一、各诊疗设备专人负责安全,科室领导应定期检查落实安全措施。

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能熟练地掌握机器的操作规程,非机器操作员严禁上机操作,防止事故发生。

三、各室机房设置位置要合理,应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安全。

要有足够的面积和高度,周围墙壁、门窗均应达到防护标准。

科室在一楼底层时,对外门窗应安装铁栅栏门。

四、须配备受检防护用品,如腰系防护巾,防护三角等以及监测设备、报警仪器。

五、放射科候诊处应达到防护要求。

患者一般不得在机房候诊。

六、在摄片时,必须要有封顶的防护铅垒,不宜用铅屏风代替。

七、医护人员接触X线时,必须戴铅眼镜、铅手套、铅帽及铅围裙等防护用品。

女性放射工作人员在妊娠的最初4个月,应避免直接接触放射线工作。

妊娠妇女有禁止检查的醒目标示。

八、在放射诊疗设备室门上应挂符合规范要求的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和张贴有关警示标语。

九、放射设备工作时应检查红色警示灯是否正常,开机时门窗应关闭。

十、尽量减少受检者的X线照射,避免重复检查。

对非受检部位应加强防护。

儿童、孕妇及妇女月经期间尤应重视,必须接受检查时,应尽量减少下腹部接受不必要的照射剂量。

十一、除危重患者外,检查室内应减少陪人或尽量缩短陪伴时间,家属陪同病人进入射线室时应穿带防护用品。

十二、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制定应急预案,防止放射事件的发生扩大和蔓延。

输血科制度

4.18.1.2临床输血相关具体制度

临床输血制度

为了使临床输血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

一、临床输血必须在输血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工作。

二、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

三、临床输血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

四、血液来源必须合法,不得非法自采自用血液。

 

五、检验科应有专人负责血液的入库、储存、发放工作,并作好相应记录。

 

六、执业医师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科学合理使用血液,提倡成分输血。

七、受血者或家属必须知情同意,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输血。

 

八、执业医师认真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由主治执业医师审核签字后申请备血。

 

九、检验科应有专人负责标本收集、处理、检测及输血前检查工作。

 

十、检验科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包适ABO正反定型、Rh血型)和交叉配血工作,保证结果准确可靠。

 

十一、认真做好血液收领、发放、质量检查和发放前核对工作。

十二、输血前由两名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做好“七查、八对、九不用”工作。

“七查”指:

①查血站名称及许可证号;②献血者条形码号;③献血者血型;④血液品种;⑤采血日期及效期;⑥储存条件;⑦输血器材质量。

“八对”指:

①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②病案号、住院号;③病室、床号;④病人血型;⑤配血结果;⑥献血者血袋号;⑦血液品种;⑧血量。

“九不用”指:

①标签有破损的血液不用;②标签字迹不清的血液不用;③血袋有破损的血液不用;④有明显凝块的血液不用;⑤血液呈乳糜或暗灰色的血液不用;⑥血浆层有大量气泡、絮状物或大颗粒的血液不用;⑦血浆层与红细胞层分界不清或交界面有溶血的血液不用;⑧红细胞层呈紫红色的血液不用;⑨过期血或有疑问的血液不用。

 

十三、输血以“先慢后快,密切观察”为原则,输注前15min,以1~3ml/min为宜,无输血不良反应后,适当加快速度,一旦有输血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查清原因后再输注。

 

十四、做好输血过程记录,对输血不良反应及时认真处理,并记录。

十五、规范书写输血病历和“三单一书”,“三单”指:

《临床输血申请单》、《配血试验报告单》、《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一书”指:

《输血治疗同意书》。

 

十六、做好配血后标本和输血后血袋的保留工作,配血后标本2~6℃至少保留7天,输血后血袋至少保留1天。

 

十七、输血相关资料年终移交档案室妥善保存,至少保存十年。

4.18.4.2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制度

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

为了提高我院医疗质量,规范临床用血,保证临床输血安全,跟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文件精神,制定输血前检测管理和核对制度如下。

一、输血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检查包括血型(包括RhD)交叉配血、血常规(血色素)、转氨酶、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家属。

二、凡遇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的患者,应开展不规则抗体筛查。

三、交叉配血采用能检查不完全抗体的实验方法(聚凝胺法、抗人球蛋白法)。

四、临床输血的核对:

(一)取血者与发血者应严格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