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最全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5130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最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最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最全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最全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最全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最全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最全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最全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最全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最全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最全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最全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最全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最全版.docx

《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最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最全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最全版.docx

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最全版

(发展战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高速公路被誉为壹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

而中国在这条路上,则迈出了非同寻常的壹个个令人赞叹的脚印。

我国的高速公路网的主要规划布局主要可划分为:

①首都放射线7条:

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

②南北纵向线9条:

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包头—茂名、兰州—海口、重庆—昆明;

③东西横向线18条:

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特、荣成—乌海、青岛—银川、青岛—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庆、杭州—瑞丽、上海—昆明、福州—银川、泉州—南宁、厦门—成都、汕头—昆明、广州—昆明。

④此外,规划方案仍有:

辽中环线、成渝环线、海南环线、珠三角环线、杭州湾环线共5条地区性环线、2段且行线和30余段联络线。

国家高速公路网(简称“7918网”)采用放射线和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形态,构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公路交通大通道,总规模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他路线1.7万公里。

当环岛高速行驰于脚下的时候,我们再来回顾壹下那鼓舞人心的每壹个时刻吧。

1.1988年,我国第壹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

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是我国第壹条按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高等级公路工程,全长18.5公里。

全路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双向4车道,中央分隔带宽3米,全封闭,全立交,沿线建有大型互通式立交桥3座,设有完整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监控系统。

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对其他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起到推动、示范作用。

2.1989年7月,第壹次全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在沈阳召开,这次会议是专题研究高等级公路建设的第壹次会议,提出了今后建设高等级公路的10条政策措施。

3.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通车。

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全长375公里,连接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5个城市,是当时公路建设项目中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工程,开创了我国建设长距离高速公路的先河,为90年代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积累了经验。

4.山东会议。

1993年6月交通部在山东召开了全国公路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建设“俩纵俩横三个重要路段”的国道主干线任务。

从1993年至1997年的5年中,全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加快,共建成高速公路4119公里,京津塘、济青、京石、首都机场、太旧、郑开等壹大批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

5.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通车,这是我国第壹条经国务院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的高速公路工程,全长142公里,时速120公里,设置监控、通信、收费、照明等服务设施。

通过这条路的修建,我国制定了第壹个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6.1993年底济青高速公路通车,西起济南,东至青岛,全长318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10公里。

7.1995年12月成渝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40公里。

8.1996年9月沪宁高速公路通车,江泽民同志题写路名。

公路全长275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

9.福州会议:

1997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的决策,决定在1998年加快公路建设。

交通部在福州召开了全国加快公路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对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做出了部署。

提出到2000年,“俩纵俩横三条重要路段”中的北京至沈阳、北京至上海和西南出海通道要全线贯通,高速公路超过8000公里。

1998年壹年,全国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168亿元,建成高速公路1663公里。

10.1998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733公里,居世界第四。

11.1999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接近世界第三水平。

12.2000年,京沈高速公路通车。

13.2000年12月18日,京沪高速公路通车。

13.200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每壹次新的突破,都是鼓舞人心的振奋。

块块里程碑记载了中国高速公路人为之奋斗的每壹个瞬间:

1988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中国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进入壹个中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过程,截至2003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近3×104km,居世界第二位。

也就是说,仅用了15年时间,中国高速公路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40年的发展历程。

在这15年中,1989年召开的第壹次中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沈阳会议)、1993年制定交通运输上新台阶目标及随后召开的全国公路建设会议(山东会议)以及1998年召开的全国加快公路建设工作会议(福州会议),在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

壹沈阳会议明确了中国必须发展高速公路,且提出了相应建设高等级公路的政策措施10条:

(1)规划和建设要分层负责;

(2)长远规划可分阶段实施;

(3)实行多渠道筹资;

(4)采取优惠政策;

(5)动员社会力量;

(6)合理选线;

(7)建好壹条管好壹条;

(8)坚持收好各项规费;

(9)改变资金补助办法;

(10)加强规划和前期工作。

这10条政策措施沿用至今,壹直作为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指导政策。

二1993年6月,山东会议部署了公路建设上新台阶的任务,确定了全国高等级公路俩纵俩横三个重要路段的建设重点,掀起了高速公路建设热潮。

三1998年6月,福州会议为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做出了新的部署,明确了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的新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的重大决策,决定1998年加快公路建设,公路投资规模由原计划1200亿元增加到1600亿元(下半年又追加到1800亿元),而且将高速公路建设计划目标的实施提前了壹大步,五纵七横中大部分路段高速公路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全国在建高速公路达到了1.26×104km。

15年来,中国高速公路从零开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

1、从量上来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提升迅猛,壹半省份超过千公里。

截至2003年底,全国有壹半省份的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000km,交通建设完成投资100亿元(原文如此)。

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81×104km,其中高速公路近3×104km,仅2003年全年新增高速公路4600km,实现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第壹阶段建设目标,即俩纵俩横三个重要路段的全部贯通。

其中,山东省高速公路突破3000km,江苏、广东省高速公路突破2000km,河北、山西、辽宁、浙江、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广西、四川、云南、陕西13个省区高速公路突破1000km,中国除了西藏外,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已拥有了高速公路。

2、从质上来见,中国建成高速公路路况良好,满足舒适、快速、安全运输的需要。

从2001年全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检查结果见,目前全国各高速公路的整体路况水平较好,达到了路面平整、清洁、构造物无破损、绿化管护到位、排水设施良好的标准。

基本上能够满足高速公路舒适、快速、安全运输的需求。

具体表现如下:

(1)路面行驶质量指数和路面状况指数合格率高。

根据2001年的检查结果,实测6448dm高速公路的平整度且计算RQI值(行驶质量指数),RQI值大于90的有5158km,占实测里程的80%;实测118km路段且计算PCI值(路面状况指数),PCI值大于90的有98km,占实测里程的83%。

难得的是,实测中壹些通车较早的高速公路由于养护及时,资金投入充足,RQI值都超过了90,如京津塘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等。

(2)桥涵及防护构造物使用状况良好,路桥衔接平顺。

各地在坚持以路面养护为中心的前提下,同时注重路基、桥涵和沿线设施的维护工作,绝大多数路段基本实现了桥涵构造物无破损、排水设施养护良好,边坡稳定。

(3)高速公路沿线绿化种植、管护状况良好。

各地能够结合地形,进行多树种、多层次绿化、宜林路段绿化率达100%。

高速公路沿线的绿化实现了景观化和园林化,在改善高速公路沿路环境、保持水土的功能外,又提高了行车舒适性,使高速公路成为当地壹条亮丽的风景线。

这是由无数个第壹次组成的,是中国高速公路人开天辟地的汗水所铸就的!

⒈我国第壹条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公路

榆靖高速公路起自榆林市榆阳区芹河乡孙家湾村,止于靖边县新农村乡石家湾村,正线全长115.918公里,榆林、横山、靖边三条连接线长18.256公里,项目建设里程全长134.174公里,是中国第壹条沙漠高速公路。

路线主要沿长城布设,大部分路段穿越毛乌素沙漠(即不毛之地)。

正线设计标准为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计算行车速度为100公里/小时,使榆林至靖边行车时间缩短为1个多小时,仅是原来的三分之壹。

路基宽度26米和35米俩种。

全线共设特大桥2座,大桥13座,中桥1座,小桥1座,互通式立交4处。

全线共设壹处(管理)三区(养护及服务)五站(收费)。

榆靖高速公路的建设,填补了我国沙漠高速公路建设的空白。

工程科技人员历时俩年,研究出了路基填筑全部采用风积沙的办法:

即只须将沙漠表层上的草皮扒去,高削低填,用特殊的压路机压实。

同时根据沙漠冬夏温差较大,路面易造成冰害的特点,为防止破损,采取防沙治沙措施。

建设者为我国沙漠高速公路的修筑和养护提供了第壹手技术资料,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而且,榆靖高速公路总投资为18.17亿元,其中用于绿化防沙的投资就达4000万元。

公路俩旁已基本建成全线绿化、防护林带,这条沙漠公路将成为壹条“绿色长廊”。

榆林至靖边高速公路2003年8月20日完工22日正式通车,比原计划提前40天建成。

⒉中国第壹条公路——长潭公路

1913年,湖南人修建了中国第壹条公路——长潭公路,使长沙、湘潭这俩个当时湖南最大的城市之间除了有水路交通的便利外,又有了陆路交通的便利。

它是中国第壹条标准汽车公路,在我国公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仍标志着湖南现代公路运输的开端。

辛亥革命后,南北军阀在县域混战多年,竞相搜刮民财,农田水利失修,粮食歉收,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

但工业交通事业有所发展,架通长潭电话线,开工修筑长潭公路。

长潭公路全长50公里,总计全路完成基土石56.6万立方米,铺砂3.4825万立方米,修成大小桥梁31座,涵洞86座,东岸码头壹处,驳岸5处,总耗资90万银元。

这条公路在未修建完成就已饱经风霜,从开工到竣工,经过四兴三辍,历时9年。

1913年春,都督谭延以军事运输为目的设立了湖南军路局,主持修建长沙至湘潭的公路,开中国按汽车通行标准修筑公路的先河。

当年就在原驿道上改建成长沙至大托铺壹段。

同年,继任督军汤芗铭下令停修。

年谭延第二次督湘,促成复工,至1917年1月建成大托铺至易家湾路段;9月傅良佐督湘,因军阀混战再次停修。

1918年恢复修建,因经费困难,进度缓慢。

1919年4月张敬尧上台,撤销军路局,改设路政科,6月从湖田处拨部分经费修建朝阳桥、暮云桥,不久又因经费拮据停工。

1920年6月谭延第三次督湘,才又继续修筑,至1921年11月终于全线竣工通车。

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壹——青藏公路

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壹。

世界的“第三极”——西藏是壹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壹直以来都是许多人向往的佛教圣地。

然而,因为地势险峻、高山大川阻隔了它和外界的联系。

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西藏,这支英雄的军队遵照党中央的号召和毛主席“壹面进军,壹面修路”的指示,和藏族同胞壹起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历经艰险、排除万难,在世界屋脊上修通了全长4360余公里的川藏和青藏俩条公路,使得西藏人民用现代化交通运输取代了千百年来人背畜驮的极其落后的交通方式,开创了西藏交通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青藏公路是西藏和祖国内地联系的重要通道,承担着西藏85%之上进藏物资和90%之上出藏物资运输任务,在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誉为西藏的“生命线”。

青藏公路全长1160公里,为国家二级公路干线,路基宽10米,坡度小于7%,最小半径125米,最大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全线平均海拔在4000米之上,虽然线路的海拔高,但登上昆仑山后高原面系古老的湖盆地貌类型,起伏平缓,共修建涵洞474座,桥梁60多座,总长1347米,初期修建、改建公路和设备购置总投资4050万元,每公里平均造价2.52万元。

公路青海西宁至格尔木段,翻越日月山、橡皮山、旺尕秀山、脱土山等高山,跨越大水河、香日德河、盖克光河、巴西河、青水河、洪水河等河流,计长782公里。

从青海省第二大城市格尔木市出发,翻越四座大山--昆仑山(4700米)、风火山(4800米)、唐古拉山(垭口海拔5150米)和念青唐古拉山;跨过三条大河,通天河、沱沱河和楚玛尔河,平均海拔4500米,其中西藏境内544公里。

穿过藏北羌塘草原,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和川藏公路汇合。

青藏公路改建工程于1975年开工,是世界上尚无先例的高寒冻土区铺设黑色路面工程,共投资7.6亿元,是中国公路史上规模最大的工程。

1985年8月青藏公路全线黑色路面铺筑工程基本竣工,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每年可节约运输成本5000万元,行车密度明显提高,最高车流量每昼夜达3000多辆,行车时速由每小时20公里提高到60公里,但仍需要对早期铺建的沥青路面、沿线未适应重型车辆的临时性桥涵、多年冻土带热融沉陷及路基翻浆路段进行改建和彻底整治。

⒋我国第壹条国道主干线——京沪高速公路

在人类历史即将跨入新世纪的时候,我国第壹条国道主干线京沪高速公路正式实现全线贯通了。

这是我国公路建设史以及当代交通史上的壹项重大成就,也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壹件大事。

⒌京沪高速公路天津段

在2000年,中国高速公路已经建成了壹万公里,进入了高速公路大国行列。

可是,这壹万公里高速公路都分散在各省,形不成网络。

和此同时,中国交通部正在推进的高速公路互连计划,将建成全国的“七纵七横”,首先完成“俩纵俩横”。

京沪高速公路是中国高速公路连网“俩纵俩横”计划中完成的第壹条南北大动脉。

京沪高速公路全长1262公里,总投资393亿元。

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京沪高速公路分20个路段分期建设,整个工程建设历时13年。

其中最早开工的京津塘高速公路1987年12月开工建设,1991年12月竣工。

此后,其他各路段先后开工。

于2000年12月18日全线贯通。

京沪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20公里,小车全程估计用时12小时左右。

小车的全程收费约535元。

这条公路运输大通道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横跨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进壹步将华东、华北、东北3个在我国经济的整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纵向贯通,必将在促进沿线地区的相互经济交往,推动沿渤海经济区、淮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的合作和开发,加快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和城镇化进程等方面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⒍我国第壹条长距离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

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通车。

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全长375公里,是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1984年6月开工,1990年9月建成通车,在6年零2个月时间里,辽宁省举全省之力,艰苦奋战建成。

沈大高速公路连接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5个城市,是当时我国公路建设项目中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艰巨工程,全部工程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开创了我国建设长距离高速公路的先河,为90年代我国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积累了经验。

⒎我国第壹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

1988年,我国第壹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

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是我国第壹条按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高等级公路工程,是交通部“七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这条路位于上海市区的西北地带,是204国道(上海至烟台)的入沪路段。

1984年12月开工建设,1988年10月建成通车,全长18.5公里。

全路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双向4车道,中央分隔带宽3米,全封闭,全立交,沿线建有大型互通式立交桥3座,设有完整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监控系统。

全线路面平坦舒展,行车安全、快捷、舒适。

这条路通车后,年平均交通量增长幅度达16%。

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对其他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起到推动、示范作用。

⒏我国第壹条全部以高速公路标准贯通的国道主干线——京珠国道主干线

国家规划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中的重要壹纵——京珠国道主干线,是全国第壹条全部以高速公路标准贯通的国道主干线。

京珠国道主干线全长2291公里,于1986年开工建设,始于北京,经过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止于广东的珠海市,贯穿五省壹市。

京珠国道主干线纵贯南北,是连接华北、华中、华南的交通大动脉,在国家公路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的全线贯通,对发挥高速公路的规模效益,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完善国家综合运输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改善沿线投资环境,加强地区间经济交流和合作,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⒐我国第壹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修建和管理的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

京津塘高速公路西起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途经河北廊坊市,东到天津市塘沽区河北路,全长142.69公里。

这条高速公路已成为改善京津冀地区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要基础设施。

早在70年代初期,我国就开始论证修建高速公路的可行性问题,提出了建设京津塘高速公路的设想。

经过充分调研考察,1977年8月,京津塘高速公路开始了前期工作。

1983年,交通部在北京召开了“交通运输发展座谈会”等壹系列会议,进壹步提高了人们对建设高速公路的认识。

随后,修建京津塘高速公路的问题再壹次被提了出来。

1984年5月,国务院批准了加快京津塘高速公路建设的报告。

1988年开工、1993年9月建成通车的京津塘高速公路,是我国第壹次运用世界银行贷款而修建的高速公路。

为了适应世行贷款的要求,首次成立了作为独立法人的京津塘高速公路联合X公司。

这种新体制的形成,给我国公路建设带来了壹系列根本性变革。

京津塘高速公路也是我国第壹次按照国际惯例菲迪克条款而建的高速公路,把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推到了最权威的地位,保证了合同的严肃性。

同时,仍总结出壹整套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技术,使我国公路建设管理体制逐步实现了和国际惯例接轨。

在刚刚过去的十壹黄金周,通过公路出行的客流达到3.26亿人次。

十五期间,我国快速发展的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成就使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捷畅通。

在此期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跃居世界第二,新增高速公路2.4万公里,16个省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了1000公里,平均每年比九五期间新增1000公里高速公路。

俩纵俩横三条重要路段:

同江到三亚、北京到珠海、连云港到霍尔果斯、上海到成都、京沈、京沪、西南出海大通道全部建成通车,我国横贯东西、直通南北的公路快速运输网基本实现。

交通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到今年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将突破190万公里,高速公路将接近4万公里。

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布局框架方案"十五"期间正式确定,未来20到30年高速公路建设将形成放射线和纵横网络相结合的布局形态,覆盖我国10多亿人口,直接服务区域GDP占到全国总量的85%之上。

交通部公路司司长张剑飞:

我们壹手抓高速公路这个大动脉的建设,另外壹手就抓农村公路毛细血管的建设,这样大动脉和毛细血管都发展了,这样我们就能形成壹个完善的公路网络这样老百姓的出行就更加方便了。

交通部全面启动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仅2003年到当下,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35.2万公里,超过了前53年的总和。

截止到目前,全国近93%的行政村(字幕:

63万个行政村)都通了公路,其中,40多万个行政村铺进了沥青水泥路,52万个行政村(字幕:

81%个行政村)开通了农村班车,农村道路条件的改善全面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最新战略目标及构想主要为:

㈠五末新增高速公路里程指标调整到3.5×104km。

根据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和交通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对十五技术中重要大概路交通建设指标向上进行了调整,即到十五末,要求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95×104km,新增里程由15×104km调高到28×104km,要求年均增长达到5.6×104km;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2.5×104km调高到3.5×104km,二级意识能够公路里程由27×104km调高到30×104km;路网密度由16.1/104m2调高到20.3km/104m2;公路通乡率由99.5%调高到99.8%;使687个不通公路的乡通公路,公路通行政村率由93%调高到96%,使49000多个不通铁路的村通公路。

根据调整后的十五计划,2004年交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新增公路通车里程7×104km,其中新增高速公路3500dm;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188×104km,其中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3.3×104km;新改建农村公路10×104km。

㈡战略构想8.2×104km高速公路网规划:

中国目前建成和在建的高速公路,主要是依据五纵七横指导的国道主干线规划和各地的高速公路规划,这仅仅是壹个阶段性的建设规划。

而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中国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住房和汽车消费快速增轧钢的条件下,尽快制定壹个通行能力大、效率高、安全便捷的国家级高速公路网规划,这既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迫切需求及重要的支持条件,同时也将有助于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及竞争力。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立足全国交通求层面,提出了建设总规模8.2×104km(包括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里程)高速公路网规划的战略构想。

规划中,国家高速公路网建成后,其作用和效果可主要表当下以下方面:

(1)覆盖10多亿人口;其直接服务范围,东部地区超过90%、中部地区达83%、西部地区近70%,覆盖地区的GDP应占到全国总量的85%之上;实现东部地区平均30min上高速,中部地区平均1h上高速,西部地区平均2h上高速;

(2)连接全国所有的省会城市(不含港、澳、台3个特殊地区)、83%的50万之上人口的大型城市和74%的20万之上人口的中型城市。

(3)连接全国所有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其中包括铁路枢纽50个、航空枢纽67个、公路枢纽140多个和水路枢纽50个,形成较为完善的集疏运系统和综合运输大通道。

(4)加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只的联系,使大区域间有3条之上高速通道相连;在三大都市圈内部,形成较完善的城际高速公路网,同时强化了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等地的对外辐射能力;

(5)连接主要的国家壹类公路口岸,加强对外联系通道;另外,本网络仍连接国内主要的4A级著名旅游城市;

(6)节约土地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

据测算,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可累计创造国内生产总值6万亿元之上,创造就业岗位4200万个。

为实现之上目标,专家建议应从以下5个方面保证这个规划的实施。

Ⅰ要坚持统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网的原则。

Ⅱ要保持现有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车购税专款专用,收费仍贷的政策也要继续坚持下去,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Ⅲ要统筹考虑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建设、管理和养护,包管理和养护提到和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

Ⅳ要节约土地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Ⅴ处理好和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以及和城市交通的衔接,实现优势互补。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高速公路会迅速地赶超世界首位的美国,成为世界高速公路史上的又壹个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