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陈奂生上城.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13857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陈奂生上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陈奂生上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陈奂生上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陈奂生上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陈奂生上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陈奂生上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陈奂生上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陈奂生上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陈奂生上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陈奂生上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陈奂生上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陈奂生上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陈奂生上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陈奂生上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陈奂生上城.docx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陈奂生上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陈奂生上城.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陈奂生上城.docx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陈奂生上城

陈奂生上城

“漏斗户主”陈奂生,今日悠悠上城来。

一次寒潮刚过,天气已经好转,轻风微微吹,太阳暖烘烘,陈奂生肚里吃得饱,身上穿得新,手里提着一个装满东西的干干净净的旅行包,也许是气力大,也许是包儿轻,简直像拎了束灯草,晃荡晃荡,全不放在心上。

他个儿又高、腿儿又长,上城三十里,经不起他几晃荡;往常挑了重担都不乘车,今天等于是空身,自更不用说,何况太阳还高,到城嫌早,他尽量放慢脚步,一路如游春看风光。

他到城里去干啥?

他到城里去做买卖。

稻子收好了,麦垄种完了,公粮余粮卖掉了,口粮柴草分到了,乘这个空当,出门活动活动,赚几个活钱买零碎。

自由市场开放了,他又不投机倒把,卖一点农副产品,冠冕堂皇。

他去卖什么?

卖油绳①。

自家的面粉,自家的油,自己动手做成的。

今天做好今天卖,格啦嘣脆,又香又酥,比店里的新鲜,比店里的好吃,这旅行包里装的尽是它;还用小塑料袋包装好,有五根一袋的,有十根一袋的,又好看,又干净。

一共六斤,卖完了,稳赚三元钱。

--------

①油绳——一种油煎的面食。

赚了钱打算干什么?

打算买一顶簇新的、呱呱叫的帽子。

说真话,从三岁以后,四十五年来,没买过帽子。

解放前是穷,买不起;解放后是正当青年,用不着;“文化大革命”以来,肚子吃不饱,顾不上穿戴,虽说年纪到把,也怕脑后风了。

正在无可奈何,幸亏有人送了他一顶“漏斗户主”帽,也就只得戴上,横竖不要钱。

七八年决分以后,帽子不翼而飞,当时只觉得头上轻松,竟不曾想到冷。

今年好像变娇了,上两趟寒流来,就缩头缩颈,伤风打喷嚏,日子不好过,非买一顶帽子不行。

好在这也不是大事情,现在活路大,这几个钱,上一趟城就赚到了。

陈奂生真是无忧无虑,他的精神面貌和去年大不相同了。

他是过惯苦日子的,现在开始好起来,又相信会越来越好,他还不满意么?

他满意透了。

他身上有了肉,脸上有了笑;有时候半夜里醒过来,想到囤里有米、橱里有衣,总算像家人家了,就兴致勃勃睡不着,禁不住要把老婆推醒了陪他聊天讲闲话。

提到讲话,就触到了陈奂生的短处,对着老婆,他还常能说说,对着别人,往往默默无言。

他并非不想说,实在是无可说。

别人能说东道西,扯三拉四,他非常羡慕。

他不知道别人怎么会碰到那么多新鲜事儿,怎么会想得出那么多特别的主意,怎么会具备那么多离奇的经历,怎么会记牢那么多怪异的故事,又怎么会讲得那么动听。

他毫无办法,简直犯了死症毛病,他从来不会打听什么,上一趟街,回来只会说“今天街上人多”或“人少”、“猪行里有猪”、“青菜贱得卖不掉”……之类的话。

他的经历又和村上大多数人一样,既不特别,又是别人一目了然的,讲起来无非是“小时候娘常打我的屁股,爹倒不凶”、“也算上了四年学,早忘光了”、“三九年大旱,断了河底,大家提鱼吃”、“四九年改朝换代,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

“成亲以后,养了一个儿子、一个小女”……索然无味,等于不说。

他又看不懂书;看戏听故事,又记不牢。

看了《三打白骨精》,老婆要他讲,他也只会说:

“孙行者最凶,都是他打死的。

”老婆不满足,又问白骨精是谁,他就说:

“是妖怪变的。

”还是儿子巧,声明“白骨精不是妖怪变的,是白骨精变成的妖怪。

”才算没有错到底。

他又想不出新鲜花样来,比如种田,只会讲“种麦要用锄头抨碎泥块”。

“莳秧—蔸莳六棵”……谁也不要听。

再如这卖油绳的行当,也根本不是他发明的,好些人已经做过一阵了,怎样用料?

怎样加工?

怎样包装?

什么价钱?

多少利润?

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买客多、销路好?

都是向大家学来的经验。

如果他再向大家夸耀,岂不成了笑话!

甚至刻薄些的人还会吊他的背筋:

“嗳!

连‘漏斗户主’也有油、粮卖油绳了,还当新闻哩!

”还是不开口也罢。

如今,为了这点,他总觉得比别人矮一头。

黄昏空闲时,人们聚拢来聊天,他总只听不说,别人讲话也总不朝他看,因为知道他不会答话,所以就像等于没有他这个人。

他只好自卑,他只有羡慕。

他不知道世界上有“精神生活”这一个名词,但是生活好转以后,他渴望过精神生活。

哪里有听的,他爱去听,哪里有演的,他爱去看,没听没看,他就觉得没趣。

有一次大家闲谈,一个问题专家出了个题目:

“在本大队你最佩服哪一个?

”他忍不住也答了腔,说:

“陆龙飞最狠。

”人家问:

“一个说书的,狠什么?

”他说:

“就为他能说书,我佩服他一张嘴。

”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于是,他又惭愧了,觉得自己总是不会说,又被人家笑,还是不说为好。

他总想,要是能碰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经过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听就好了,就神气了。

原文二

当然,陈奂生的这个念头,无关大局,往往蹲在离脑门三四寸的地方,不大跳出来,只是在尴尬时冒一冒尖,让自己存个希望罢了。

比如现在上城卖油绳,想着的就只是新帽子。

尽管放慢脚步,走到县城的时候,还只下午六点不到。

他不忙做生意,先就着茶摊,出一分钱买了杯热茶,啃了随身带着当晚餐的几块僵饼,填饱了肚子,然后向火车站走去。

一路游街看店,遇上百货公司,就弯进去侦察有没有他想买的帽子,要多少价钱。

三爿店查下来,他找到了满意的一种。

这时候突然一拍屁股,想到没有带钱。

原先只想卖了油绳赚了利润再买帽子,没想到油绳未卖之前商店就要打烊;那么,等到赚了钱,这帽子就得明天才能买了。

可自己根本不会在城里住夜,一无亲,二无眷,从来是连夜回去的,这一趟分明就买不成,还得光着头冻几天。

受了这点挫折,心情不挺愉快,一路走来,便觉得头上凉嗖嗖,更加懊恼起来。

到火车站时,已过八点了。

时间还早,但既然来了,也就选了一块地方,敞开包裹,亮出商品,摆出摊子来。

这时车站上人数不少,但陈奂生知道难得会有顾客,因为这些都是吃饱了晚饭来候车的,不会买他的油绳,除非小孩嘴馋吵不过,大人才会买。

只有火车上下车的旅客到了,生意才会忙起来。

他知道九点四十分、十点半,各有一班车到站,这油绳到那时候才能卖掉,因为时近半夜,店摊收歇,能买到吃的地方不多,旅客又饿了,自然争着买。

如果十点半卖不掉,十一点二十分还有一班车,不过太晏了,陈奂生宁可剩点回去也不想等,免得一夜不得睡,须知跑回去也是三十里啊。

果然不错,这些经验很灵,十点半以后,陈奂生的油绳就已经卖光了。

下车的旅客一拥而上,七手八脚,伸手来拿,把陈奂生搞得昏头昏脑,卖完一算账,竟少了三角钱,因为头昏,怕算错了,再认真算了一遍,还是缺三角,看来是哪个贪小利拿可油绳未付款。

他叹了一口气,自认晦气。

本来他也晓得,人家买他的油绳,是不能向公家报销的,那要吃而不肯私人掏腰包的,就会要一点魔术,所以他总是特别当心,可还是丢失了,真是双拳不敌四手,两眼难顾八方。

只好认了吧,横竖三块钱赚头,还是有的。

他又叹了口气,想动身凯旋回府。

谁知一站起来,双腿发软,两膝打颤,竟是浑身无力。

他不觉大吃一惊,莫非生病了吗?

刚才做生意,精神紧张,不曾觉得,现在心定下来,才感浑身不适,原先喉咙嘶哑,以为是讨价还价喊哑的,现在连口腔上爿都像冒烟,鼻气火热;一摸额头,果然滚烫,一阵阵冷风吹得头皮好不难受。

他毫无办法,只想先找杯热茶解渴。

那时茶摊已无,想起车站上有个茶水供应地方,便硬撑着移步过去。

到了那里,打开龙头,热水倒有,只是找不到茶杯。

原来现在讲究卫生,旅客大都自带茶缸,车站上落得省劲,就把杯子节约掉了。

陈奂生也顾不得卫生不卫生,双手捧起龙头里流下的水就喝。

那水倒也有点烫,但陈奂生此时手上的热度也高,还忍得住,喝了几口,算是好过一点。

但想到回家,竟是千难万难;平常时候,那三十里路,好像经不起脚板一颠,现在看来,真如隔了十万八千里,实难登程。

他只得找个位置坐下,耐性受痛,觉得此番遭遇,完全错在忘记了带钱先买帽子,才受凉发病。

一着走错,满盘皆输;弄得上不上下不下,进不得退不得,卡在这儿,真叫尴尬。

万一严重起来,此地举目无亲,耽误就医吃药,岂不要送掉老命?

可又一想,他陈奂生是个堂堂男子汉,一生干净,问心无愧,死了也口限不闭;活在世上多种几年田,有益无害,完全应该提供宽裕的时间,没有任何匆忙的必要。

想到这里,陈奂生高兴起来,他嘴巴干燥,笑不出声,只是两个嘴角,向左右同时嘻开,露出一个微笑。

那扶在椅上的右手,轻轻提了起来,像听到了美妙的乐曲似的,在右腿上赏心地拍了一拍,松松地吐出口气,便一头横躺在椅子上卧倒了。

原文三

一觉醒来,天光已经大亮,陈奂生肢体瘫软,头脑不清,眼皮发沉,喉咙痒痒地咳了几声;他懒得睁眼,翻了一个身便又想睡。

谁知此身一翻,竟浑身颤了几顿,一颗心像被线穿着吊了几吊,牵肚挂肠。

他用手一摸,身下贼软;连忙一个翻身,低头望去,证实自己猜得一点不错,是睡在一张棕绷大床上。

陈奂生吃了一惊,连忙平躺端正,闭起眼睛,要弄清楚怎么会到这里来的。

他好像有点印象,一时又糊涂难记,只得细细琢磨,好不容易才想出了县委吴书记和他的汽车,一下子理出头绪,把一串细关节脉都拉了出来。

原来陈奂生这一年真交了好运,逢到急难,总有救星。

他发高烧昏睡不久,候车室门口就开来一部吉普车,载来了县委书记吴楚。

他是要乘十二点一刻那班车到省里去参加明天的会议。

到火车站时,刚只十一点四十分,吴楚也就不忙,在候车室徒步起来,那司机一向要等吴楚进了站台才走,免得他临时有事找不到人,这次也照例陪着。

因为是半夜,候车室旅客不多,吴楚转过半圈,就发现了睡着的陈奂生。

吴楚不禁笑了起来,他今秋在陈奂生的生产队里蹲了两个月,一眼就认出他来,心想这老实肯干的忠厚人,怎么在这儿睡着了?

若要乘车,岂不误事。

便走去推醒他,推了一推,又发现那屁股底下,垫着个瘪包,心想坏了,莫非东西被偷了?

就着紧推他,竟也不醒。

这吴楚原和农民玩惯了的,一时调皮起来,就去捏他的鼻子;一摸到皮肤热辣辣,才晓得他病倒了,连忙把他扶起,总算把他弄醒了。

这些事情,陈奂生当然不晓得。

现在能想起来的,是自己看到吴书记之后,就一把抓牢,听到吴书记问他。

“你生病了吗?

”他点点头。

吴书记问他:

“你怎么到这里来的?

”他就去摸了摸旅行包。

吴书记问他:

“包里的东西呢?

”他就笑了一笑。

当时他说了什么?

究竟有没有说?

他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吴书记好像已经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便和驾驶员一同扶他上了车,车子开了一段路,叫开了一家门(机关门诊室),扶他下车进去,见到了一个穿白衣服的人,晓得是医生了。

那医生替他诊断片刻,向吴书记笑着说了几句话(重感冒,不要紧),倒过半杯水,让他吃了几片药,又包了一点放在他口袋里,也不曾索钱,便代替吴书记把他扶上了车,还关照说:

“我这儿没有床,住招待所吧,安排清静一点的地方睡一夜就好了。

”车子又开动,又听吴书记说:

“还有十三分钟了,先送我上车站,再送他上招待所,给他一个单独房间,就说是我的朋友……”

陈奂生想到这里,听见自己的心扑扑跳得比打钟还响,合上的眼皮,流出晶莹的泪珠,在眼角膛里停留片刻,便一条线挂下来了。

这个吴书记真是大好人,竟看得起他陈奂生,把他当朋友,一旦有难,能挺身而出,拔刀相助,救了他一条性命,实在难得。

陈奂生想,他和吴楚之间,其实也谈不上交情,不过认识罢了。

要说有什么私人交往,平生只有一次。

记得秋天吴楚在大队蹲点,有一天突然闯到他家来吃了一顿便饭,听那话音,像是特地来体验体验“漏斗户”的生活改善到什么程度的。

还带来了一斤块块糖,给孩子们吃。

细算起来,等于两顿半饭钱。

那还算什么交情呢!

说来说去,是吴书记做了官不曾忘记老百姓。

陈奂生想罢,心头暖烘烘,眼泪热辣辣,在被日上拭了拭,便睁开来细细打量这住的地方,却又吃了一惊。

原来这房里的一切,都新堂堂、亮澄澄,平顶(天花板)白得耀眼,四周的墙,用青漆漆了一人高,再往上就刷刷白,地板暗红闪光,照出人影子来;紫檀色五斗橱,嫩黄色写字台,更有两张出奇的矮凳,比太师椅还大,里外包着皮,也叫不出它的名字来。

再看床上,垫的是花床单,盖的是新被子,雪白的被底,崭新的绸面,呱呱叫三层新①。

陈奂生不由自主地立刻在被窝里缩成一团,他知道自己身上(特别是脚)不大干净,生怕弄脏了被子……随即悄悄起身,悄悄穿好了衣服,不敢弄出一点声音来,好像做了偷儿,被人发现就会抓住似的。

他下了床,把鞋子拎在手里,光着脚跑出去;又眷顾着那两张大皮椅,走近去摸一摸,轻轻捺了捺,知道里边有弹簧,却不敢坐,怕压瘪了弹不饱。

然后才真的悄悄开门,走出去了。

--------

①三层新——被面、被里、被絮都是新的。

到了走廊里,脚底已冻得冰冷,一瞧别人是穿了鞋走路的,知道不碍,也套上了鞋。

心想吴书记照顾得太好了,这哪儿是我该住的地方!

一向听说招待所的住宿费贵,我又没处报销,这样好的房间,不知要多少钱,闹不好,一夜天把顶帽子钱住掉了,才算不来呢。

他心里不安,赶忙要弄清楚。

横竖他要走了,去付了钱吧。

他走到门口柜台处,朝里面正在看报的大姑娘说:

“同志,算账。

“几号房间?

”那大姑娘恋着报纸说,并未看他。

“几号不知道。

我住在最东那一间。

那姑娘连忙丢了报纸,朝他看看,甜甜地笑着说:

“是吴书记汽车送来的?

你身体好了吗?

“不要紧,我要回去了。

“何必急,你和吴书记是老战友吗?

你现在在哪里工作?

……”大姑娘一面软款款地寻话说,一面就把开好的发票交给他。

笑得甜极了。

陈奂生看看她,真是绝色!

但是,接到发票,低头一看,陈奂生便像给火钳烫着了手。

他认识那几个字,却不肯相信。

“多少?

”他忍不住问,浑身燥热起来。

“五元。

“一夜天?

”他冒汗了。

“是一夜五元。

陈奂生的心,忐忑忐忑大跳。

“我的天!

”他想,“我还怕困掉一顶帽子,谁知竟要两顶!

“你的病还没有好,还正在出汗呢!

”大姑娘惊怪地说。

千不该,万不该,陈奂生竟说了一句这样的外行语:

“我是半夜里来的呀!

大姑娘立刻看出他不是一个人物,她不笑了,话也不甜了,像菜刀剁着砧板似的笃笃响着说:

“不管你什么时候来,横竖到今午十二点为止,都收一天钱。

”这还是客气的,没有嘲笑他,是看了吴书记的面子。

陈奂生看着那冷若冰霜的脸,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得罪了人,哪里还敢再开口,只得抖着手伸进袋里去摸钞票,然后细细数了三遍,数定了五元;交给大姑娘时,那外面一张人民币,已经半湿了,尽是汗。

这时大姑娘已在看报,见递来的钞票太零碎,更皱了眉头。

但她还有点涵养,并不曾说什么,收进去了。

陈奂生出了大价钱,不曾讨得大姑娘欢喜,心里也有点忿忿然。

本想一走了之,想到旅行包还丢在房间里,就又回过来。

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

“脱不脱鞋?

”一转念,忿忿想道:

“出了五块钱呢!

”再也不怕弄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

“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他饿了,摸摸袋里还剩一块僵饼,拿出来啃了一口,看见了热水瓶,便去倒一杯开水和着饼吃。

回头看刚才坐的皮凳,竟没有瘪,便故意立直身子,扑通坐下去……试了三次,也没有坏,才相信果然是好家伙。

便安心坐着啃饼,觉得很舒服,头脑清爽,热度退尽了,分明是刚才出了一身大汗的功劳。

他是个看得穿的人,这时就有了兴头,想道:

“这等于出晦气钱——譬如买药吃掉!

啃完饼,想想又肉痛起来,究竟是五元钱呐!

他昨晚上在百货店看中的帽子,实实在在是二元五一顶,为什么睡一夜要出两顶帽钱呢?

连沈万山①都要住穷的;他一个农业社员,去年工分单价七角,因一夜做七天还要倒贴一角,这不是开了大玩笑!

从昨半夜到现在,总共不过七八个钟头,几乎一个钟头要做一天工,贵死川真是朋错阳差,他这副骨头能在那种床上躺尸吗!

现在别的便宜抬不着,大姑娘说可以住到十二点,那就再困吧,困到足十二点走,这也是捞着多少算多少。

对,就是这个主意。

--------

①沈万山——民间传说里的大富翁。

这陈奂生确是个向前看的人,认准了自然就干,但刚才出了汗,吃了东西,脸上嘴上,都不惬意,想找块毛巾洗脸,却没有。

心一横,便把提花枕巾捞起来干擦了一阵,然后衣服也不脱,就盖上被头困了,这一次再也不怕弄脏了什么,他出了五元钱呢。

——即使房间弄成了猪圈,也不值!

可是他睡不着,他想起了吴书记。

这个好人,大概只想到关心他,不曾想到他这个人经不起这样高级的关心。

不过人家忙着赶火车,哪能想得周全!

千怪万怪,只怪自己不曾先买帽子,才伤了风,才走不动,才碰着吴书记,才住招待所,才把油绳的利润用光,连本钱也蚀掉一块多……那么,帽子还买不买呢?

他一狠心:

买,不买还要倒霉的!

想到油绳,又觉得肚皮饿了。

那一块僵饼,本来就填不饱,可惜昨夜生意太好,油绳全卖光了,能剩几袋倒好;现在懊悔已晚,再在这床上困下去,会越来越饿,身上没有粮票,中饭到哪里去吃!

到时候饿得走不动,难道再在这儿住一夜吗?

他慌了,两脚一踹,把被头踢开,拎了旅行包。

开门就走。

此地虽好,不是久恋之所,虽然还剩得有两三个钟点,又带不走,忍痛放弃算了。

他出得门来,再无别的念头,直奔百货公司,把剩下来的油绳本钱,买了一顶帽子,立即戴在头上,飘然而去。

一路上看看野景,倒也容易走过;眼看离家不远,忽然想到这次出门,连本搭利,几乎全部搞光,马上要见老婆,交不出账,少不得又要受气,得想个主意对付她。

怎么说呢?

就说输掉了?

不对,自己从不赌。

就说吃掉了?

不对,自己从不死吃。

就说被扒掉了?

不对,自己不当心,照样挨骂。

就说做好事救济了别人?

不对,自己都要别人救济。

就说送给一个大姑娘了?

不对,老婆要犯疑……那怎么办?

陈奂生自问自答,左思右想,总是不妥。

忽然心里一亮,拍着大腿,高兴地叫道:

“有了。

”他想到此趟上城,有此一番动人的经历,这五块钱化得值透。

他总算有点自豪的东西可以讲讲了。

试问,全大队的干部、社员,有谁坐过吴书记的汽车?

有谁住过五元钱一夜的高级房间?

他可要讲给大家听听,看谁还能说他没有什么讲的!

看谁还能说他没见过世面了看谁还能瞧不起他,唔!

……他精神陡增,顿时好像高大了许多。

老婆已不在他眼里了;他有办法对付,只要一提到吴书记,说这五块钱还是吴书记看得起他,才让他用掉的,老婆保证服帖。

哈,人总有得意的时候,他仅仅花了五块钱就买到了精神的满足,真是拾到了非常的便宜货,他愉快地划着快步,像一阵清风荡到了家门。

果然,从此以后,陈奂生的身份显著提高了,不但村上的人要听他讲,连大队干部对他的态度也友好得多,而且,上街的时候,背后也常有人指点着他告诉别人说:

“他坐过吴书记的汽车。

”或者“他住过五元钱一天的高级房间。

”……公社农机厂的采购员有一次碰着他,也拍拍他的肩胛说:

“我就没有那个运气,三天两头住招待所,也住不进那样的房间。

从此,陈奂生一直很神气,做起事来,更比以前有劲得多了。

1980.1

评价

《陈奂生上城》通过主人公上城的一段奇遇,生动地刻画出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农民,虽然背负着历史因袭的重负而步履维艰,却终于迈出了走向新生活的第一步,从而形象地概括了农村现实生活发生的可喜变化,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给广大农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作品中的陈奂生已经摘掉“漏斗户”主的帽子,“屯里有米,橱里衣”,抽空还可以进城卖农副产品。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他开始渴望过精神生活,希望提高自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于是总想能“碰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经过的事情”。

这事终于在他上城时“碰”上了:

因偶感风寒而坐了县委吴书记的汽车,住上了招待所五元钱一夜的高级房间。

在心痛和“报复”之余,“忽然心里一亮”,觉得今后“总算有点自豪的东西可以讲讲了”,于是“精神陡增,顿时好像高大了许多”。

这种陈奂生式的精神满足与鲁迅笔下的阿Q似乎有着血缘关系,我们只能带着“含泪的微笑”来看待这一人物的这段奇遇。

正如作者本人所说:

“我写《陈奂生上城》,我的情绪轻快而又沉重,高兴而又慨叹。

我轻快,我高兴的是,我们的情况改善了,我们缍前进了;我沉重、我慨叹的是,无论是陈奂生们或我自己,都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

这篇小说,解剖了陈奂生也解剖了我自己,希望借此来提高陈奂生和我的认识水平、觉悟程度,求得长进。

”这段肺腑之言,正是作品的题旨所在,反映了作者对陈奂生们的精神世界的严肃探索和对我国农民命运的深沉思考。

《陈奂生上城》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有所开拓,而且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土洋结合,寓洋于土”,富于创新。

小说在塑造人物时基本上采用我们民族传统的艺术手法,即通过人物个性化的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与此同时,也借鉴、吸收外国小说的某些长处。

如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有意识地将叙述、描写与人物心理分析结合起来,以更深一层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小说情节基本按照时空顺序展开,但也有跳跃和切入,且在叙述、描写过程中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

作品语言朴实凝炼,幽默风趣,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轻松的喜剧色彩。

藏庄严于诙谐之内,寓绚丽于素朴之中,构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改变了农村贫困的面貌。

这一重大的历史性转变,在八十年代的文艺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出现了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优秀作品,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乡场上》、《芙蓉镇》、《李顺大造屋》、《拣珍珠》、《哦,香雪》等。

高晓声的小说《陈奂生上城》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和《陈奂生包产》。

主要写一个农民陈奂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巨大变化,从而歌颂党的政策。

因此,我们要想更准确地把握陈奂生这个人物和本文的主题思想及高晓声的创作风格,就可以读一读这四部作品并加以比较分析。

相关评述:

陈奂生上城是一个有趣的题材。

作品把视野非常狭隘的农民与城市文明联系了起来,把刚刚摘掉“漏斗户主”帽子的陈奂生置于县招待所高级房间里,也就是置于高档次的物质文明环境里,以此观照陈奂生。

这样,农民的境况就得到了辨证的表现:

温饱问题是初步解决了,但是生活水平毕竟还是很低很低;农民的灵魂也被深刻地解剖出来:

农民的素质有好的一面,也有差的一面。

这样辨证地表现新时期初期的农民,有助于我们增强认识,中国要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很长很长一个历史阶段。

我们已经初步迈出了第一步,这是了不起的,但是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巧妙的情节设计

“一奇”:

漏斗户主竟住进了高级房间。

“五巧”:

卖油绳可见粮油有余是一巧;买帽子既显生活稍有改善又因好象变娇,“怕脑后生风了”而暗示着要得感冒是二巧;渴求精神生活反映农民的变化是三巧;选择车站这一地点去卖油绳并睡在那里面没有来得及回家,因而与吴书记相遇是四巧;因感冒而住进高级房间从而得以表现陈奂生的心理、思想是五巧。

重点研究几个问题:

(1)“漏斗户主”陈奂生今日悠悠上城来,这是本文开篇第一段,有何作用?

提示:

从内容上看,本段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事件。

即:

陈奂生上城。

为后文的展开打下了基础;从结构上看,本段既是为扣题,也是为后文的展开设置悬念。

昔日常年负债的农民,因何今日悠悠地上城来呢?

(2)第二段中“一次寒潮刚过,天气已经好转,轻风微微吹,太阳暖烘烘”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

其一,可揭示背景:

“一次寒潮刚过,天气已经好转”既可以指陈奂生上城时的天气情况和季节,即自然环境;也可以暗示当时中国社会刚刚被一场政治“寒潮”侵袭过,政治环境正在逐渐好转,揭示了当时正处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长整个社会的变化,即社会环境。

其二,可烘托人物心情:

“轻风微微吹,太阳暖烘烘”句,不只是实写天气,更主要的是烘托陈奂生这位漏斗户主经济处境因政策的改进和改善后的舒畅、幸福的心情。

(3)怎样理解陈奂生在漏斗户主帽子不翼而飞之后“非买一顶帽子不行”,而且”打算买一顶簇新的、刮刮叫的帽子”的情节?

提示:

“漏斗户主”的帽子不翼而飞,正表明陈奂生的生活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得到改善,他终于摆脱了贫困,而要买一顶“刮刮叫”的帽子也正是这一改善的具体写照。

同时与“怕脑后生风”联系起来了,巧妙地为后文陈奂生因没买帽子而得感冒作了必要的铺垫。

(4)小说结尾含义丰富而深刻,令人拍案叫绝,对其结尾的意义应如何理解?

提示:

其一,陈奂生的想法、做法与其前辈“阿Q”是相同的。

但阿Q的“精神胜利法”不过是“自欺”罢了,而陈奂生不仅“自欺”,而且“欺人”;更可悲的是,被欺之人居然买他的帐!

其二,令人尊敬的事不是发明和制造汽车,设计和修建房屋,而是坐小汽车和住高级住房。

这真是咄咄怪事。

其三,揭示了农民意识深处的封建等级观念及农村社会的落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