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人教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14004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人教版.docx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人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人教版.docx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人教版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人教版】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人教版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

知识点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旧中国的反动统治者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出卖国家主权。

如清朝末年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5年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46年蒋介石政府为了求得美国的支持,大肆出卖国家主权,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所以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怎样的外交方针?

知识归纳

1.制定外交政策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

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严重削弱;②社会主义形成世界体系;③亚非拉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继赢得了独立;④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和革命运动。

这一时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2.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那一天向全世界宣告的建交原则这一建交原则是: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新中国都愿意与它们建立外交关系。

这是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最明确表示。

3.建国初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针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1)“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3)“一边倒”:

中国政府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4.建国初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成就:

(1)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2)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知识点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背景:

(1)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2)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原则。

(2)提出:

①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1954年,周恩来访闽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新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知识点三: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参加的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下,挫败了西方大国的阴谋,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大大提高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在亚非新兴的民族国家中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使新中国赢得了许多亚非国家支持,为后来打破美国孤立新中国的政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知识归纳

1.参加日内瓦会议

(1)历史背景:

朝鲜停战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2)会议召开:

为和平解决朝鲜与印度支那问题,由苏联推动,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于1954年4月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

(3)日内瓦公约的达成:

会议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美国代表团极力阻挠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当会议陷入僵局时,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4)历史影响:

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2.出席万隆会议

(1)背景:

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召开:

1955年蓬月,有共同遭遇的亚非29个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3)意义:

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着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

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与分歧,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亚非会议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宣布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必须遵守的原则是()

(1)平等互利

(2)和平共处(3)互不干涉内政(4)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A、

(1)

(2)(3)(4)B、

(1)(4)C、

(2)(3)D、(3)(4)

2、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内容不包括()

A、“一大片”B、“一边倒”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毛泽东指出:

“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一边倒”是指倒向()

A、不结盟运动一边B、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C、民族解放运动一边D、帝国主义阵营一边

4、建国以后在外交政策和理论方面,由周恩来首先对外阐述的是()

(1)新中国的建交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求同存异”(4)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A、

(1)

(2)(3)(4)B、

(1)

(2)(3)C、

(1)(4)D、

(2)(3)

5、《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其重要意义在于()

A、冲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B、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C、加强了中国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联系

D、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6、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A、中国和印度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B、中国和缅甸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

C、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D、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

7、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亚非国际会议上B、日内瓦国际会议上

C、不结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上D、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8、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鲜明的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背景不包括()

A、帝国主义对会议的干扰和破坏B、与会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C、一些国家对新中国怀有误解和疑惧D、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和破坏

9、新中国成立之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主要背景是()

A、为了废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C、为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做准备D、为“求同存异”方针提供基础

10、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和民主革命运动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

C、新中国刚刚成立,最先同苏联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D、“一边倒”就是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二、材料解析题

11、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

我们讲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就是说,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即使中国将来发展富强起来,仍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2)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

材料三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是什么?

(3)材料二中周恩来为什么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求同”的基础是什么?

这一方针起了什么作用?

三、问答题

1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是什么?

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一、选择题

1、B2、A3、B4、D5、A6、C、7、B8、D9、A10、B

二、材料解析题

11、

(1)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

(2)相似之处: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理由:

一是现在中国穷;二是永远不会称霸。

(3)为粉碎帝国主义破坏亚非会议的阴谋和缓和与会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

“求同”的基础是反对殖民主义的压迫和剥削,谋求发展。

作用是促进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和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三、问答题

1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呼吁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

这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国建立和加强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创造了条件。

想要更好的学习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运用课本中的知识,因此为同学们整理了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希望大家可以更快更好的提高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