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感恩抗击疫情医护人员作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14860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于感恩抗击疫情医护人员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对于感恩抗击疫情医护人员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对于感恩抗击疫情医护人员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对于感恩抗击疫情医护人员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对于感恩抗击疫情医护人员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对于感恩抗击疫情医护人员作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对于感恩抗击疫情医护人员作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对于感恩抗击疫情医护人员作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对于感恩抗击疫情医护人员作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对于感恩抗击疫情医护人员作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于感恩抗击疫情医护人员作文.docx

《对于感恩抗击疫情医护人员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于感恩抗击疫情医护人员作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于感恩抗击疫情医护人员作文.docx

对于感恩抗击疫情医护人员作文

2021对于感恩抗击疫情医护人员作文

2021关于感恩抗击疫情医护人员作文三篇

2021关于感恩抗击疫情医护人员作文三篇

1

2021年的春节不平凡,人们的口头禅不再是“过年好!

新年快乐!

”而变成了“武汉加油,湖北加油!

中国加油!

”人们不在欢声笑语,而是忧心忡忡。

新型冠状病毒带走了过年的喜庆,带来了疫情的忧愁。

而疫情中的人们也在不停的忙碌着,不管是医护人员,还是普通人,都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生们则从中悟出了道理。

感恩有你

这些逆行者,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而放弃了与家人团圆的美好时刻,义无反顾的投身到抗疫队伍中!

你们为了让更多的家庭团圆而放弃了自己的团圆,你们为更好的监管病人而连续十几个小时不出监护室,你们为了拯救祖国母亲的生命而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

就如钟南山教授,他今年已有84岁的高龄了,可还是主动加入抗疫队伍中,与自愿加入抗疫队伍的人员一起抗击疫情,为人们做贡献,与病魔做斗争,还人民的健康平安。

医护人员为了病人能够早日痊愈,而夜以继日的工作着,他们终日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但长期的佩戴使他们的脸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是他们尽职尽责的证明是他们与新型冠状病毒做斗争的证明!

他们不分昼夜的工作着,累了就做在椅子上休息一二两个小时,有些甚至躺在地上,连床单被褥都没有!

这些逆行者为什么这么拼?

为的不就是让我们过上安稳的日子吗。

只要祖国平安,他们别无他求!

感悟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场疫情让我们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这次的疫情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曾经,我们认为读书是为了将来能够找份好工作,能够过上富足的生活。

这样的答案都显得那么苍白,但现在我们认为读书是为了成为向钟南山教授一样有知识的人。

知识不仅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还能救人于水火。

当危险来临的时候,我们不是害怕,而是用自己的知识去战胜危险。

学好知识,不仅对个人有利,更对我们的国家有利。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就是第一生产线,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就是科研技术的较量。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是共产的接班人。

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读书,因为读书是我们的责任。

虽然疫情打破了我们平安的生活,但现在每一个人的奋斗都是为了祖国的明天。

阴霾终将散去,大地必然回春。

2021关于感恩抗击疫情医护人员作文三篇

2

我看了《在战“疫”中成长》的短片,更进一步了解了新冠病毒的来(蝙蝠)、传播途径以及病毒的危害性,更知道了不要吃野味,要保护野生动物。

让我感动的是医护人员们不惧生命危险,不辞辛苦,连续奋战在抗疫一线。

我们唯一要做好的就是不添乱,遵守防疫规则宅在家里,不串门、不走亲访友、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出门戴口罩、勤洗手,这样既是爱护自己,也是尊重他人。

同时,不浪费来之不易的时光,假期做好复习,多阅读勤锻炼,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和家人做一些互动游戏,培养和锻炼兴趣爱好,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我将永远记住这些为我们的安全、挡在了一线的英雄们,唯有保护好自己,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2021关于感恩抗击疫情医护人员作文三篇

3

今天是大年初二,可我的假期提前结束了。

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我十分清楚这次的任务与自己以往参加的医疗任务大有不同,是在高度危险情况下和医学领域的新病魔搏击、抗争,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需要勇气、智慧和信心。

陈俊医生。

早上8点起床,洗漱之后等待蔡院长和袁师傅来接我,内心既激动、又忐忑。

主动报名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救治工作,让我这名精神科医生有了机会去帮助患者和呼吸科同事。

回想08年,一份请战书如愿把自己送到了汶川抗震救灾的一线。

这一次的主动请缨让久违的慷慨激昂又回来了。

但是,既往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光有激情是不够的,需要有计划、有观察、有应对。

08年在什邡时有徐勇医生一起工作,老大哥在让我省了不少心,而这次只有我一个人。

穿越上海城区时,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不见了,偶尔几个行人,也都是戴着口罩,行色匆匆。

到达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后,我再次感到气氛十分紧张,这就是著名的上海版“小汤山”。

不,它比小汤山更先进、更全面、服务能力更持久,是上海医疗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

有人问我:

去那里你怕不怕被传染?

我内心笃定的很,我相信上海医疗同道们的专业水平。

一进入a3病房隔离区,在经过短暂的了解适应后我就投入了一线工作。

陈俊医生在公卫中心工作。

首先,在院感科黎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穿脱隔离衣,这是医务人员自我保护的重要一环,半点马虎不得。

待我穿戴整齐,感觉自己就像航天员一样,头戴帽子,手戴手套,还有口罩和防护眼镜,身穿防护服,脚穿隔离鞋外加鞋套,工作起来很笨重、艰苦。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要坚持4-8小时的工作,我立刻体会到感染科工作人员的不易,尤其是那些平日里看上去弱弱的护士们。

下午床边会诊了两个有些焦虑紧张的病患,在了解病史后我给予了他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一些药物;晚上在病房主任和护士长的支持下,辟出了一楼茶室作为医护职工的心灵减压室,并且用微信二维码做了宣传海报供有需要的医护人员单独联系。

在这里我暗暗发誓:

再难、再险也绝不退缩,一定要战胜病魔!

应该花时间好好思考下文章提及的问题。

面对疫情,医务工作者就像走向火海的消防员一样,让人敬佩,不计较报酬,响应国家号召,走向抗击病毒的第一线,以下是整理了关于2021医护人员抗击疫情心得体会_对于疫情医护人员的感想,希望你喜欢。

医护人员抗击疫情心得体会篇1

20__年岁末,因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2021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疫情传播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在医院党委及院领导的带领下,全院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沉着应战,采取措施,开展抗击疫情行动。

为积极应对突发疫情,某某总医院建立了强大的防控体系,立即组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医疗梯队,科室接到通知后,医护人员积极报名,“我工作年头长,有经验。

”、“我年龄小,没有家庭负担。

”一声声“报名”,一句句“我可以!

”科室微信工作群中接起了长龙,成为了这个冬天最温暖的语言,也成为我们最铿锵有力的誓言。

有些同事退掉了春节回乡的火车票;有些同事取消了出行旅游的机票和酒店;有些家在远方的同事只匆匆与年迈的父母团聚了片刻就折返回京,实现了全科全员备岗,每个人都在为抗击疫情倾注全部的力量。

值班医护在病区内张贴各种宣教单,为住院患者宣讲疫情防控知识、演练七步洗手法以及如何使用快速手消液等。

科室口罩储备告急,调集所有力量,护士某某的父亲远在山东老家,为科室医护人员采购口罩,并快速邮寄到科室。

面对疫情,有多少人舍小家、为大家。

科室的某某医生,他的爱人是门诊部及医患关系办公室的熊怡南医生,两人的家乡是此次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在得知家乡疫情后,他们毅然退掉返乡机票,返京回岗值班坚守。

熊怡南更是写下了请战书,请求支援家乡武汉。

她在请战书中写道:

“他们正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我又如何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置身事外?

”,“大疫当前,我更愿意选择与昔日战友并肩作战,负重前行!

”。

夫妻二人相互支持、相互鼓励。

同样为人父母,同样为人子女,只因那一身白衣,一位父亲的选择不再只是孩子,一位母亲的承担更是为了大众。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总医院医护团队唯一能做的就是团结一心,每个人尽自己所能,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感谢这支优秀团队每一个默默付出的人,言行中彰显着最无畏的一面。

致敬平凡岗位中治愈病患的仁韧医者,生命中蕴藏着高尚的灵魂。

病毒无情,大爱无声,携手前行,共克时艰!

医护人员抗击疫情心得体会篇2

1月30日,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组织全省医疗专家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咨询会。

会上,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重症救治组组长、某某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艾宇航教授向杜家毫汇报了某某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某某团队身先士卒,全力抢救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的事迹。

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听完介绍后,都被某某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全力抢救患者生命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不少人现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杜家毫也对某某及其团队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为他们点赞。

1月27日晚,某某市中心医院接到冷水江市的求助电话,称有一名61岁的“新冠肺炎”患者需要紧急支援。

当晚,该院救治专家团队便前往冷水江进行会诊,评估病人情况后决定转往某某市中心医院进一步救治。

28日零点五十分,患者被转至某某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负压病房,医院高度重视,立即组织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急诊内科、感染科、医务科、院感办、传染病管理科等科室进行全院大会诊。

随后,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某某市“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小组组长某某便带领ICU专家团队全副武装进入负压病房,全力对该患者进行抢救。

患者入院时呼吸困难,在麻醉科专家的协助下,救治团队成功进行了气管插管,及时为其输送了生命的“氧分”。

某某发现,由于患者呼吸衰竭,通过数小时的救治后,效果并不理想,便考虑需要采取俯卧位通气。

在反复向上级汇报、沟通后,得到了省里专家的大力支持。

可是,对于一个处于深镇静状态、全身插满各种管子、且体型较肥胖的危重患者来说,要从仰卧位变成俯卧位何其困难,稍微操作不当就会危及患者生命。

“平时在ICU,我们需要4—5个人来为这类患者翻身,可是在当前特殊情况下,要尽量减少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密切接触,我们最多一次进去三个人,只能利用现有条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

随后,某某带领一名医生和护士,穿着行动不便的防护服,戴着影响视线的护目镜,为患者完成了超高难度的翻身,本来只需要半个小时的翻身,他们用了近两个小时才完成。

可是俯卧后患者鼻咽部的各种液体便不停流出,面部固定管子的胶布脱落了,胃管出来了,气管导管松动了……

“一定不能让气管脱落。

”某某立即反应。

由于视线不清楚,俯卧之后患者头抬不起,口唇处不能暴露在外,某某和现场医护人员一起想尽一切办法,三个人经过了几次反复试验,才重新将患者身上的各种管子进行固定。

这几天,某某团队每天要为患者进行数次俯卧仰卧通气的交替,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穿上防护服后,他们就是最勇猛的“一线战士”,来不及考虑感染风险,他们的眼里只有病人,病人的一点点好转,就是支撑他们一往无前的动力和希望。

据悉,某某市中心医院是省市卫健委确定的第一批“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和全市危重病人救治定点医院,自1月20日疫情爆发以来,该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全院上下积极响应,踊跃请战,医院某某0余名党员干部和技术骨干写下请战书,申请加入医院“新型肺炎”医疗救治小组,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8名医疗应急救援队员入选全省支援湖北第二梯队,近十名医护人员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请求在抗疫一线接受考验,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为某某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医护人员抗击疫情心得体会篇3

两层医用防护口罩再加一个护目镜,两层防护服再加一层隔离衣,一双防护鞋再加两双鞋套,还有三层医用橡胶手套。

2月12日下午,市三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某某告诉记者,赴某某区人民医院为新冠肺炎患者会诊那次,是他从医10多年来,头一次如此严阵以待地进行心理干预。

某某是2个孩子的父亲,平时和父母住一起,瞒着家人接受这次任务安排,他坦言“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兴奋”。

“第一次觉得我的英雄梦离我这么近。

”某某说。

2月6日上午8点多,某某赶到某某区人民医院,层层穿戴好防护设备,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轻症康复病区与重症病区。

第一位患者是女士,以前患过“焦虑症”。

某某与她交流后,得知她因为对新冠肺炎不了解产生了焦虑。

某某耐心做了解释,给予了支持性治疗。

患者的眼睛慢慢眯了起来,露出了笑容。

“我相信我可以很快好起来的。

”听到她的话,某某也笑了,尽管笑容被厚厚的口罩遮挡。

第二个是小伙子,沉默寡言,交谈时很没精神,甚至有放弃治疗的念头。

“明显可以看出有了抑郁的症状。

”某某对小伙子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认识到,通过前期治疗,他已从呼吸机输氧变为普通给氧,病情明显好转,只要坚强起来,积极配合治疗,一定可以痊愈。

渐渐地,小伙子开朗了一些。

最后一位患者是位女士,一会担心输液慢了或停了,一会担心呼吸机停止给氧。

她认为是自己把新冠肺炎感染给了家人,深感自责和愧疚。

经过开导,她说出了更多心事:

“很担心我的小孩,他今年高考,希望不要耽误他的学习;我的母亲也在住院,她已经85岁了,身体会不会受得了?

……”一个多小时的心理干预后,她的情绪平稳了很多。

从隔离病区出来,已是当天下午1点多。

回到株洲,他把自己隔离观察了几天,才回到了家里。

这些天,某某一直关注着会诊患者的情况。

得知前两位患者的心理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尤其是那个小伙子,现在还能和医护人员调侃说笑了,他非常高兴。

医护人员抗击疫情心得体会篇4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是党员我先行!

”抗击疫情战役打响以来,某某市三医院内科党支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医院党委的号召,迅速行动,党群连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筑牢“生命防护网”,全力以赴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役而努力。

爱心援助支援,勇用于担当。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内科党支部广大党员和职工冲在了战场的第一线,用专业技术投身到这场没有硝无声的战斗中去,舍小家为大家,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援前线疫情防控工作。

在医院派送援鄂的两批11名医务人员中,内科党支部片区有8名医务人员,其中中共党员2名。

援鄂中的普通群众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激情满怀写下入党申请书向党表决心。

在疫情面前,内科支部党员和普通职工,主动担当作为,让党旗在防控疫情一线高高飘扬。

在院的内科支部党员和职工群众已经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奔赴前线,扛起责任,担当作为。

加强培训,筑牢防线。

内科党支部发出全力抗击疫情倡议,组织并号召支部各科党员学习、宣传新冠肺炎防控指南,充分发挥科学宣传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奋战在一线的临床医护人员,认真筛查可疑病患,做好科学健康知识宣传,引导广大患者及家属不信谣、不传谣,科学防控,理性应对。

同时,筑牢自身安全卫生安全意识,加强个人防护,共同筑牢防控阵地,确保病区、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

党员在前,投身志愿。

内科党支部多名党员及职工群众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党员和普通职工积极参加医院党员志愿者队、青年突击队,牺牲休息时间支援门诊疫情筛查及发热门诊的工作,发放宣传资料,认真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隔离、救治等工作。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内科党支部每一位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为群众作表率,带领职工群众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疫情战役中,不畏惧、不退缩、不计个人得失,筑牢防控坚固堤坝,为打赢防控战役贡献力量!

医护人员抗击疫情心得体会篇5

面对疫情,医务工作者就像走向火海的消防员一样,让人敬佩,不计较报酬,响应国家号召,走向抗击病毒的第一线,在这当中有位___年前曾经抗击非典的医生,向单位写下了请战书。

这封请战书就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女医生张旃副教授写的,请战书中既有战胜疾病的决心,也有柔情的挂念;既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也有沉着冷静、科学应对的胆识。

信中写到“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

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

”这句话包含着信念一定,也以着将面对一场艰难的决斗。

个人感觉如果告诉丈夫,会让丈夫为自己担心,还是让自己承担这样的压力为好。

她曾经参加过20__3年抗击非典。

当年她承担大量SARS病人救治工作,为战胜非典做出了贡献,现在又请战新型肺炎病毒,确实令人佩服,当代的战士。

技术被封锁了,就想到科学家;火灾来了会想到消防员,遇到困难了会想起警察,战争来了会想起军人,疫情来了就想到了医生。

消防员来了,火灾就会被扑灭;遇到困难,警察来了,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国家被侵略了,军人会维护着每一寸土地;现在疫情来了,希望医生来战胜病魔,他们就是当今国家的脊梁,国家的支撑,让我们平时对他们好一点,理解他们的工作。

在疫情面前,好有很多像张旃副教授这样的医生,其中最令我们感动的就是现年84岁的钟南山院士,他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敢当敢为,___年前为抗击非典做出了卓越贡献,现在又为了国家的需要,走向了抗击新型肺炎的第一线,实在令我们感动,不能忘记他们,是我们的幸运。

除了这些专家医生,还有其它医务工作者和后勤人员,为了这场看不见的斗战默默战斗在危险的第一线,向他们致敬!

面对疫情,要有战胜困难的决心,也要正确认识病毒的破坏性。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一定要配合国家的工作,积极应对出现的问题,服从国家的安排。

做好自己的防护工作,减少传播病毒的机会。

面对疫情,我们在一条船上,现在抱怨牢骚解决不了问题,武汉加油,我们一起加油!

我们国家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

现在需要大家多支持、让医护人员感觉到他们的牺牲值得,鼓励专家提出促成有效的措施,这比现在分辨谁是正确的更有价值。

最后一定要相信我们国家,___年前我们能打败非典,现在更能战胜。

最后说一下:

在人人自危的传染病面前,冲锋在前的就是医生,战胜病毒的也是他们的付出,他们的工作很累,也有压力,也会怕。

但是他们不会退缩,即使危险再大,也是勇往直前。

要敬畏他们的职业,希望永远不要再出现伤害医生的事件了,否则没人愿意当医生,水平高的医生也会到国外工作,那时候我们只有绝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