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16678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1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试卷八年级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为了响应“中国梦”的号召,某校组织部分学生于暑假进行“美丽中国之旅”,具体旅游路线如下图,读“美丽中国之旅”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美丽中国”之旅途经的省级行政区与右图中的省区简图对应正确的是()

A.广东省——粤——广州B.山西省——晋——太原

C.黑龙江省——黑——哈尔滨D.山东省——鲁——济南

2.在旅行过程中,学生感觉白昼时间最长的和昼夜温差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

A.黑龙江省、广东省B.西藏自治区、广东省

C.广东省、广东省D.西藏自治区、北京市

【答案】1.C2.A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由图可知,右图中四省区中,A是山东省,简称”鲁“,行政中心是济南;B省区是陕西省,简称”陕“或”秦“,行政中心是西安;C是黑龙江省,简称”黑“,行政中心是哈尔滨;D是四川省,简称”川“或”蜀“,行政中心是成都,故选C。

【2题详解】

在暑假时,我国白昼时间最长的是纬度最高的黑龙江省,昼夜温差最小的是大陆纬度最低的广东省,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省区轮廓图、位置有关知识。

3.唐诗有云: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上述诗句中描述的景象出现在()

A.长江中下游地区B.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D.东北平原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目可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描写的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每年的6月份时,由于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形成长达一个月的阴雨天气,此时正值梅子成熟时节,所以称为“梅雨”,故选A。

读“安徽某乡村土地利用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4.该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A.水田B.旱地C.林地D.草地

5.根据图中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A.属于平原地区B.年降水量稀少

C.以水稻种植为主D.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答案】4.A5.C

【解析】

【分析】根据安徽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地势由平原、丘陵、山地构成。

安徽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

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兼容,进行分析解答。

【4题详解】

读图可得,图中的乡村属于丘陵地形,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以水田为主,该地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水热条件好,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农业机械化水平低。

故选:

A。

【5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属于丘陵地形,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以水稻的种植为主,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结合选项。

故选:

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土地利用类型及农作物的分布。

6.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家住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适宜种植业的发展

B.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草原,这里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小麦产区

C.我家住在华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甘蔗是我们这里主要的糖料作物

D.我的家乡在新疆,这里的绿洲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土地资源要因地制宜的利用能力。

我国地域辽阔,各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对于山区,这里地形崎岖,主要适宜林业的发展,故A错;对于草原,主要适宜畜牧业的发展,故B错;对于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光热条件好,主要适种植业的发展,但题目中具体是华北平原,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不适宜种植热带农作物——甘蔗,故C错;新疆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所以这里的绿洲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D对,故选D。

西成高铁(西安至成都)已正式开通。

西安至成都的最短旅行时间压缩至4小时7分,较原来缩短约7小时。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西成高铁连接的两个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A.晋、蜀B.陕、渝C.陕、川D.秦、鄂

8.下列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安一月平均气温在℃以下B.成都居民以面食为主

C.成都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D.西安耕地以水田为主

9.西成高铁穿越的山脉甲及其走向正确的是()

A.阴山——东西走向B.南岭——东西走向

C.秦岭——东西走向D.祁连山——西北东南走向

【答案】7.C8.A9.C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西成高铁连接了西安和成都,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该省简称“秦”和“陕”;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简称“川”或“蜀”,故选C。

【8题详解】

西安位于秦岭以北的北方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在℃以下,故A正确。

成都位于南方地区,居民以米饭为主,故B错误。

成都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故B错误。

西安的耕地以旱地为主,故D错误。

故选A。

【9题详解】

西成高铁穿过的山脉甲是秦岭,属于东西走向,与淮河一起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西成高铁有关知识。

读“我国四城市1月、7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有关四地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年降水最多的是甲B.降水的季节变化最大的是乙

C.丙地降水季节分配均匀D.丁全年多雨,四季分配均匀

11.有关四地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地

1月气温相差不大

B.四地的7月气温相差很大

C.甲地的气温年较差最大

D.四地所处的纬度可能依次升高

【答案】10.B11.C

【解析】

【分析】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大部分地区属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

【10题详解】

有关四地降水的说法,全年降水最多的是丁地,甲地的降水最少;降水的季节变化最大的是乙;丙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占了一半;丁全年多雨,四季分配不均匀,故选B。

11题详解】

有关四地气温的说法,四地的1月气温相差很大;四地的7月气温相差很小;甲地的气温年较差最大;四地所处的纬度可能依次降低,故选C。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与①、④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分界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D.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13.图示气候区,雨水、热量条件配合好,气候条件相对较好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12.D13.D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从图中看出,①是我国的北方地区,④是我国的南方地区,南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故选D。

【13题详解】

据图示可知,①位于东北地区,气候主要特点是冷湿,②位于西北地区,气候主要特点是干旱,③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气候主要特点是高寒,④位于南方地区,气候主要特点是湿热,所以相比之下,从雨水、热量条件配合好,气候条件相对较好的是④,故选D。

【点睛】主要考查我国四大理区域的概况及气候的分布和特点。

《中国诗词大会》引发收视热潮,古诗词中也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中描述的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

1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指的是()

A.冬季风B.夏季风C.西北风D.东北风

【答案】14.A15.B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由题意可知,诗句的意思是五原的春天来得晚,当河流解冻的时候,长安花已经落了,说明五原气温比长安低,结合图可知,五原纬度比长安高,所以气温回升比长安慢,所以影响诗句中现象的因素是纬度位置不同,A对,BCD错。

故选A。

【15题详解】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理解是受海陆位置影响,夏季风难以到达玉门关,该地降水少,玉门关的水分条件不适宜大量柳树生长,B对,ACD错。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气候的因素,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要任务,据下图“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6.上图中①②表示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A.荒漠化水土流失B.水土流失洪涝灾害

C.荒漠化凌汛D.水土流失围湖造田

17.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A.上游河段B.中游河段C.下游河段D.中上游河段

18.以下对于长江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黄金水道”航运价值高B.“水能宝库”供电充足

C.“绿色长廊”构建生态屏障D.气候干旱导致河流水量不足

19.长江中游最大城市武汉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地处长江、汉江和哪条铁路交汇处()

A.京广线B.京九线C.京沪线D.京包线

【答案】16.D17.A18.D19.A

【解析】

【分析】

【16题详解】

图中①表示的是长江上游,这里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由于人们过度放牧、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②是长江中下游,这里人口和城市密集,生态问题除了泥沙淤积和水污染外,还存在围湖造田的问题,故选D。

【17题详解】

长江上游流经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蕴藏着我国百分之四十的水能,有“水能宝库”称号,故选A。

【18题详解】

长江对沿江地带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黄金水道”航运价值高、“水能宝库”供电充足、“绿色长廊”构建生态屏障以及气候湿润提供大量的水源,故选D。

19题详解】

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是武汉,是湖北省的行政中心,位于长江、汉江与京广铁路交汇处,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长江沿江地带的开发与治理。

今年暑假,小明在北京游玩奥运村时遇到两位小朋友,他们每人用一句话说了自己家乡的一种地理现象,请你根据他们的叙述,判断下面小题.

20.北京的嘉嘉高兴地说:

“我们就要喝到长江水了.”她说的“长江水”来自下列的哪项工程()

A.引黄济青B.南水北调C.引滦入津D.西气东输

21.小明告诉他们,在家乡“这一天最隆重、热闹的一天,男女老少齐出动……泼水分文泼和武泼,被人泼的越多,说明受到的祝福越多,因而也越高兴。

”以上描写的是()

A.蒙古族的摔跤节B.汉族的端午节C.彝族的火把节D.傣族的泼水节

【答案】20.B21.D

【解析】

【分析】

【20题详解】

北京的同学说喝到长江水了,这得益于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缺水严重的华北地区,故选B。

【21题详解】

由题目可知,小明说的男女老少一齐出动,泼水分文泼和武泼,被泼的越多表示受到的祝福越多,说明他说的是傣族的泼水节,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南水北调工程及少数民放文化。

22.成语“秦晋之好”、“得陇望蜀”、“黔驴技穷”中的“秦、晋、陇、蜀、黔”对应下列省区全称,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山西、陕西、四川、甘肃、广西B.陕西、山西、甘肃、贵州、四川

C.四川、甘肃、广西、山西、陕西D.陕西、山西、甘肃、四川、贵州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我国各省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成语“秦晋之好”中的秦是指陕西省;晋是指山西省;“得陇望蜀”中的陇是指甘肃省,蜀是指四川省;“黔驴技穷”中的黔是指贵州省。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各省区的简称。

读“我国四省区轮廓、河流图”完成下列小题。

23.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  )

A.①河B.②河C.③河D.④河

24.我国重要

“黑河—腾冲”人口界线连接(  )

A.甲省和乙省B.乙省和丙省

C.丙省和丁省D.丁省和甲省

25.可大面积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省份是(  )

A.甲省和乙省B.乙省和丙省

C.丙省和丁省D.丁省和甲省

【答案】23.D24.D25.A

【解析】

【分析】

【23题详解】

我国的秦岭、淮河作为南方北方的分界线,也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普遍结冰,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不结冰;四条河流中甲长江、乙珠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是不结冰的;丁黑龙江、丙黄河到了冬季会结冰,且黑龙江位于我国的最北部,冬季寒冷漫长,导致它成为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故选D.

【24题详解】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是以黑河-腾冲一线,黑河位于黑龙江省,腾冲位于云南省,故选D。

【25题详解】

读图可知,穿过甲省和乙省的纬线是北回归线,所以甲乙两省位于跨热带和北温带,故甲乙两省可种植热带经济作物,故选A.

【点睛】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26.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利用山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

A.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B.做好生态环境建设

C.大力发展旅游业D.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利用山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做好生态环境建设,故答案选B。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堪称“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

2017年7月,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7.关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情况,说法不正确的是

A.香港拥有充足的资金B.内地拥有丰富的资源,发展空间广大

C.香港人口稠密,有众多廉价劳动力资源D.香港和内地在经济发展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28.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

A.对外贸易B.渔业C.博彩旅游业D.加工工业

29.香港、澳门人多地少,为了城市的扩展,他们采取的措施是

A.建设高层建筑和填海造地B.鼓励居民到祖国内地发展

C.积极向外移民D.建设海底世界

【答案】27.C28.C29.A

【解析】

【27题详解】

香港和祖国内地在经济发展中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香港的优势是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祖国内地地域面积广阔,有丰富的资源,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故选C。

【28题详解】

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业、旅游业、工业、建筑业等,ABD错误,故选C,

【29题详解】

港澳地区都是人多地狭,为满足土地的需求,共同采取的办法是建设高层建筑和填海造地,BCD错误,故选A。

30.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赖的主要条件是()。

A

资源丰富B.自然环境优越C.科技力量雄厚D.交通便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大、利润高、产品更新周期短,在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依赖的是雄厚的科技力量,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小,交通便利也不是主要条件,故选C。

二、综合题。

31.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________,它是第_______级阶梯和第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海洋)。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________平原,②是________平原。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____,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

(6)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西北﹣东南;一;二;

(2)青海湖;渤海;

(3)河套;宁夏;

(4)南水北调;北京;天津;

(5)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沿岸;

(6)黄河进入下游华北平原地区,流速减缓,河道变宽,泥沙沉积,河床抬高.

【解析】

【分析】此题综合考查了我国山脉的走向、阶梯的分布、城市的分布特征、南水北调工程等知识点,要认真答题.

【详解】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西北﹣东南,它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乙是渤海.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河套平原,②是宁夏平原.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的东线主要是满足北京、天津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沿岸.

(6)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是:

黄河进入下游华北平原地区,流速减缓,河道变宽,泥沙沉积,河床抬高..

32.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_____(填:

相同或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_____气候。

(2)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集中在_____(季节),其水汽来源于_____洋和____洋。

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

受夏季风影响我国夏季气候特征______

(3)冬季,我国盛行___风和____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_____(灾害性天气)受冬季风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特征_____。

(4)四川盆地受冬季风影响____(填:

大或小),主要原因是____。

【答案】

(1).相反

(2).季风(3).夏季(夏秋)(4).太平洋(5).印度洋(6).水灾(7).旱灾(8).高温多雨(9).西北风(10).东北风(11).寒潮(12).低温少雨(13).小(14).盆地地形阻挡了外部冷空气的入侵

【解析】

【分析】中国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在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

【详解】

(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的曩,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季与夏季盛行相反的风向,我们把这种风向随季节变化的现象称为季风气候。

(2)由图可知,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季,水汽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我国容易遭受洪涝和干旱精神面貌,受夏季风影响,我国夏季时普遍高温多雨。

(3)冬季时,我国盛行西北风和东北风,如果冬季风过强时,容易形成寒潮天气;受冬季风影响,我国冬季时大部分地区低温少雨。

(4)四川盆地受冬季风的影响小,主要是由于北部有高大的山脉阻挡了冷空气南下,气温相比同纬度地区更高。

【点睛】

33.读北京市与台湾省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市位于台湾省________方向。

(2)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大部分地处  平原,濒临  海,位于京津冀地区的是  工业基地.

(3)京津冀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是  ,该中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

(4)近年来,由于日本的挑衅,中国海监船加强巡视的岛屿A是________岛。

(5)台湾省的瓜果大量在大陆北方城市的商场出现,下列水果不可能来自台湾的是(  )

A.香蕉B.菠萝C.甘蔗D.哈密瓜

(6)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________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7)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2016年2月6日03时57分在台湾高雄市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

运用板块理论解释台湾省多地震的原因。

【答案】

(1)西北

(2)华北渤海京津唐

(3)北京中关村 高等院校众多、人才丰富、科技力量雄厚 

(4)钓鱼

(5)D

(6)电子工业 

(7)台湾省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析】

【分析】本题以北京市与台湾省两幅图为切入点,考查了北京和台湾的位置、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性、京津冀地区的工业、台湾的农业、工业等相关知识。

【详解】

(1)据图分析,北京市位于台湾省西北方向。

(2)京津冀地区大部分地处华北平原,濒临渤海,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该地区。

(3)京津冀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是北京中关村,该中心高等院校众多、人才丰富、科技力量雄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条件优越。

 

(4)据图可知,岛屿A是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

(5)台湾省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故其盛产热带水果和亚热带水果,香蕉、菠萝、甘蔗属于热带水果,哈密瓜产地在西北地区,不可能来自台湾。

(6)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7)台湾省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