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质量评估七必修一政治优秀经典课时练习作业.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23033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质量评估七必修一政治优秀经典课时练习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题质量评估七必修一政治优秀经典课时练习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专题质量评估七必修一政治优秀经典课时练习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专题质量评估七必修一政治优秀经典课时练习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专题质量评估七必修一政治优秀经典课时练习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专题质量评估七必修一政治优秀经典课时练习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专题质量评估七必修一政治优秀经典课时练习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专题质量评估七必修一政治优秀经典课时练习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专题质量评估七必修一政治优秀经典课时练习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专题质量评估七必修一政治优秀经典课时练习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质量评估七必修一政治优秀经典课时练习作业.docx

《专题质量评估七必修一政治优秀经典课时练习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质量评估七必修一政治优秀经典课时练习作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质量评估七必修一政治优秀经典课时练习作业.docx

专题质量评估七必修一政治优秀经典课时练习作业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质量评估(七)

(专题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北京高一检测)黄仁宇评价苏俄(联)的某段历史认为:

“它没有预定的计划,只不过是仓皇应付非常态的各种措施。

它如果有任何中心思想的话,也不过是起于动员时的群众心理。

”“它”是指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只不过是仓皇应付非常态的各种措施……也不过是起于动员时的群众心理”并结合所学可知,“非常态”指俄国十月革命后,国内战争爆发,“动员时的群众心理”指战时一系列非常措施,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和赫鲁晓夫改革,都处于和平时期,不存在“非常态”“动员”的情况,故A符合题意。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主要是因为 (  )

A.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生产和分配

B.建立国营经济

C.实行粮食税

D.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解析】选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只适用于战时,若以此向社会主义过渡,则超出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当时小农经济占主导的苏俄,是不能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和调节生产的,它必须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进行。

3.(2017·三明高一检测)有学者认为俄国的某项政策“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

为应对这些问题,政府实施了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D.农业集体化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分析可知,这一政策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解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引发的政治经济问题,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4.《全球通史》中称:

“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这表明列宁实行该政策的最终目的是 (  )

A.向社会主义过渡B.恢复社会经济

C.缓和工农矛盾D.发展马克思主义

【解析】选A。

题干中提到“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说明其目的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故A正确;题干中强调的是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而不是恢复社会经济,故B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工农矛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故C、D错误。

 【补偿训练】

使苏俄国民经济开始恢复,政权得到巩固,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基础的措施是 (  )

A.发起星期六义务劳动

B.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选C。

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基础。

5.1921年3月21日,苏俄宣布1921-1922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1普特=16.38千克),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许多。

这是为了

 (  )

A.改变多数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现实

B.保证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顺利开展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

D.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选D。

材料中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且征收额降低,这是为了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故选D。

 【补偿训练】

(2016·贵州学业水平测试)“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

”材料反映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是 (  )

A.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B.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C.迅速实现了苏联工业化

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进程

【解析】选A。

结合题干“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可知,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故选A。

6.1922年俄共中央认为:

“集体农庄作为农村中最坚固的苏维埃细胞,在走上总的合作制轨道时可以发挥出积极的显著的作用。

”这表明俄共中央希望

 (  )

A.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B.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C.加强农业在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D.最大限度推行新经济政策

【解析】选B。

题中的时间是1922年,当时已经实施新经济政策,农业状况也得到好转,但集体化并未全面推行,故A、C、D错误;当时俄共想通过集体农庄的积极作用来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故B正确。

7.比较下图,你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  )

A.苏联工业发展慢于德国

B.苏联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

C.苏联农业得到迅速发展

D.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解析】选D。

从图表中1913年和1937年的工业总产值比例的变化,可看出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占的比例超过英、法、德三国,故选D。

8.(2017·南京高一检测)“苏联工业总产值在1932年末增加到1928年水平的219%,而美国工业总产值在同一时期降低到56%,英国降低到80%,德国降低到55%,波兰降低到54%。

”材料表明 (  )

A.计划经济体制在建立初期具有优越性

B.苏联经济增长速度超过欧美所有国家

C.斯大林模式推动了苏联经济全面振兴

D.苏联成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解析】选A。

材料反映的是苏联工业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并未体现整体的经济增长速度,故B错误;斯大林模式片面强调重工业的发展,故C“全面振兴”这一说法错误,排除;D本身说法有误,排除。

材料反映出当时苏联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较快,故选A。

 【补偿训练】

“斯大林模式”中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鉴的做法是 (  )

A.运用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B.对本国经济实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

C.制定无所不包的指令性计划

D.由国家直接管理经济

【解析】选B。

面对30年代经济大危机所带来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认识到斯大林模式在调控经济中的作用,而加大政府干预力度。

故选B。

9.(2017·全国卷Ⅲ)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

这一措施旨在 (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解析】选A。

1953年“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看出这是苏联为应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而对农业进行的调整,有利于克服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长期得不到发展的弊端。

具体解析如下:

选项

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

判断理由

A

正确选项

物质报酬和工资制度都会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本身错误的选项

1953年苏联没有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

干扰选项

城乡差别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D

干扰选项

1928年的农业集体化已经让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

10.(2017·太原高一检测)有学者提出:

“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该学者在此着重强调了赫鲁晓夫改革 (  )

A.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的束缚

B.只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小修小补

C.主张国家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D.后期趋于保守使改革陷于停滞

【解析】选B。

材料强调后半部分,而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的束缚,只与材料前半部分相符,故A错误;材料强调“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表明赫鲁晓夫在经济理论上没有冲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局部改革,故B正确;材料只体现了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继承与发展,未涉及管理经济的方法,故C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后期趋于保守使改革陷于停滞,指的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故D错误。

11.在苏联历史上的众多五年计划中,有一个五年计划被称为是“斯大林时代以来最成功的一个五年计划”,“新办法开始在绝大部分工业企业实行,并波及运输业和其他一些国民经济部门”。

由此判断实施这个五年计划的领导人是

 (  )

A.斯大林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斯大林时代以来最成功的一个五年计划”,说明斯大林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故A错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于农业,故B错误;“新办法开始在绝大部分工业企业实行,并波及运输业和其他一些国民经济部门”,可见改革侧重于工业,运用了“新经济体制”,是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故C正确;戈尔巴乔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对苏联进行全面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效果难以说是“最成功”,故D错误。

12.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因为“(苏联)共产党经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一折腾,就进一步丧失了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

至此,能够抵抗国家离心力的凝聚力量已丧失殆尽。

”这里使苏联共产党“进一步丧失了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是因为戈尔巴乔夫 (  )

A.经济改革成效不佳

B.签署了《苏维埃主权国家联盟条约》

C.主动放弃与美争霸

D.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

【解析】选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苏争霸从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结束;苏联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出现不好的景象,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是都没从根本上改变局面;排除A、B、C;苏联的解体主要是政治上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而转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民通过缩减播种面积、隐藏储备粮、武装抵抗征收队伍,通过暴乱来反对这种征用制;他们要求取消征用制,恢复农产品的自由贸易。

当农民的暴乱在1921年春天广泛地蔓延开来的时候,苏维埃政府不得不在进行了三年斗争后投降。

——奥托·鲍威尔《苏俄的“新方针”》

材料二 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

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联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

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

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世界当代史》

材料三 把集体农庄、国营农场统归区党委会领导,把原来下放给地方的权力重新划归农业部,把被赫鲁晓夫免职的农业部长官复原职。

……1966-1980年,农业投资总额为3830亿卢布,比十月革命后的40多年的农业投入还高2.5倍。

1965-1982年农业投资总额达4708亿卢布。

……从1965-1979年,农产品收购价格共提高7次,价格指数提高60%以上。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经济改革》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维埃政府“投降”的具体表现并分析这一“投降”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

(10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苏联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存在的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和最终导致的社会后果。

(8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农业改革的措施并分析勃列日涅夫时期“粮食连年歉收”的历史根源。

(8分)

【解析】第

(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取消征用制,恢复农产品的自由贸易”和所学知识回答;第二问,“必要性”根据材料“暴乱……广泛地蔓延”回答,“积极作用”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2)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回答。

第(3)题,“措施”根据材料逐句归纳即可,“根源”根据所学作答。

答案:

(1)具体表现: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必要性:

农民消极对抗,甚至发动暴乱,要求取消余粮收集制。

作用:

满足了农民的经济要求,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农业经济走出困境,得到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从而得到了巩固。

(2)问题: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原因: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后果:

苏联解体。

(3)措施:

理顺农业管理体制;大量增加农业投资;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历史根源:

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14.(2017·安阳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渴望改革现状的呼声日益高涨。

——《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 中国市场化改革已经进行了27年……(目前)中国的国情已经和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前的情形极为相似,即生产相对过剩和分配差距不断扩大。

在这种形势下,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采取投入倾斜政策,增加水利设施建设……不仅有助于缓解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而且能够缓解工业化产能过剩的现象,这恰恰是罗斯福新政的精髓。

——钱敏泽《中国式的罗斯福新政》

(1)从材料一看,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对苏联经济的作用如何?

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经济状况如何?

(10分)

(2)据材料二,分析苏联人均生活水平较差的原因。

(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当前中国对农村采取“倾斜政策”借鉴了罗斯福新政中哪些政策的精髓。

(4分)

(4)综合上述探究学习,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8分)

【解析】第

(1)题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苏联的实际出发,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过分追求稳定,他们的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都以失败而告终;第

(2)题结合信息“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归纳。

第(3)题根据材料内容并联系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政策作答。

第(4)题“启示”应该从农业的重要性、制定农业政策的依据和对农民的影响等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

(1)作用:

在一段时期内有一定效果,但长期而言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失败的境地,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经济存在的问题。

状况:

苏联GDP平均为负增长,横向比较,低于世界水平,纵向比较,也是苏联经济史上的“低谷”,苏联经济已陷入危机边缘。

(2)原因:

重点发展重工业;与美国争夺霸权,进行军备竞赛。

(3)精髓:

兴办公共工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4)启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农业政策必须符合国情;必须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