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习报告范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27577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实习报告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单片机实习报告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单片机实习报告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单片机实习报告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单片机实习报告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单片机实习报告范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单片机实习报告范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单片机实习报告范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单片机实习报告范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单片机实习报告范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单片机实习报告范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单片机实习报告范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单片机实习报告范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单片机实习报告范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单片机实习报告范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片机实习报告范文.docx

《单片机实习报告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实习报告范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片机实习报告范文.docx

单片机实习报告范文

单片机实习报告2020范文

通过单片机实习,了解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使我们对单片机系统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大学生村官述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单片机实习报告1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对单片机小系统的设计、焊接、装配,掌握电路原理图及电子线路的基本焊接装配工艺、规范及注意事项;

2.通过对系统板的测试,了解系统板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掌握元器件及系统故障的排除方法;

3.掌握程序编制及调试方法,完成系统初始化、存储器操作、端口操作、键盘显示等程序的编制及调试(汇编语言、C语言均可);

4.通过单片机系统的组装,调试以及程序编制、调试及运行,与理论及实验的有机结合和指导教师的补充介绍,使学生掌握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开发方法和操作方法。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

二实习意义

通过本实习不但可以掌握单片机软、硬件的综合调试方法,而且可以熟练掌握电路原理图,激发对单片机智能性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应用单片机实现对工业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与调试的能力。

在制作学习过程中,不但可以掌握软、硬件的综合调试方法,而且可以使学生对单片机智能性产生强烈的欲望。

达到限度地掌握微机应用技术,软件及接口设计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技能,培养电综合实践素质的目的。

三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1系统基本组成

系统以单片机*****2作为控制核心,各部分基本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流水灯部分由单片机、键盘模块等组成;

四位数码显示,编程实现30秒倒计时部分由单片机、键盘模块、液晶显示模块等组成;

按键功能部分通过按键控制流水灯部分、四位数码显示部分;

电子钟部分由单片机、键盘模块、液晶显示模块等组成;

使用功能键实现相应的功能组合部分通过流水灯部分、30秒倒计时部分实现;

模数转换部分由单片机、*****转换模块、键盘模块、液晶显示模块等组成。

2系统工作原理

本设计采用*****2RC单片机作为本系统的控制模块。

单片机可把由*****及单片机中的数据利用软件来进行处理,从而把数据传输到显示模块,实现阻值大小的显示。

以数码管显示为显示模块,把单片机传来的数据显示出来。

在显示电路中,主要靠按键来实现各种显示要求的选择与切换。

对于模数转换部分,单片机89C51通过P0口的I/O线向*****发送锁存地址以及复位、启动转换等信号,并查询转换状态。

*****启动转换后,将0-8个通道一次输入的电压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量,供89c51读取使用,并且将EOC置1供单片机查询转换状态。

而滑动变阻器负责将阻值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再送到*****的八个通道。

当单片机查询到转换结束后依次读取数据并按照现实的需要进行二进制转BCD码等处理最后控制显示电路显示出数字。

其实现方式是:

*****转换来自3通道的阻值变化信号。

80c51的P2口与*****的输出相连用于读取转换结果,同时P0.0-P0.6作控制总线,向*****发送锁存、启动等控制信息,并查询EOC状态。

ALE经分频后给*****提供时钟信号。

P3.0和P3.1口用于向显示电路输出段码,P3.2-P3.7用于数码管的位选。

四系统硬件设计

结合本设计的要求和技术指标,通过对系统大致程序量的估计和系统工作的估计,考虑价格因素。

选定*****单片机作为系统的主要控制芯片,8位模拟转换器*****进行阻值转换。

逐次比较法A/D转换器是目前种类最多、应用最广的A/D转换器,其原理即“逐位比较”,其过程类似于用砝码在天平上称物体重量。

它由N位寄存器、A/D转换器、比较器和控制逻辑等部分组成,N位寄存器代表N位二进制码。

目前应用最广的逐次比较法A/D转换器有*****。

它是一种8路模拟输入8位数字输出的逐次比较法A/D转换器件。

其主要性能指标和特性如下:

分表率:

8位

转换时间:

取决于芯片时钟频率,转换一次时间位64个时钟周期

单一电源:

+5v

模拟输入电压范围:

单极性0-+5v;双极性-5v-+5v

具有可控三态输出锁存器

启动转换控制位脉冲式,上升沿使内部所有寄存器清零,下降沿使A/D转换开始。

通过以上性能比较,我们不难看出*****满足本设计的要求,所以本设计采用*****作为A/D转换器

1按键电路设计

利用单片机的P1口扩展一个8位键盘。

2晶振与复位电路设计

本设计采用的是上电复位的形式,如图3.3所示,上电顺进RST获得高电平,随着电容器C的充电,RST引脚上的高电平将逐渐下降,只要高电平能保持复位所需要的两个机器周期以上时间,单片机就能实现复位操作。

晶振电路为单片机提供工作所需要的时钟信号。

震荡频率越高,系统时钟频率也越高,单片机运行的速度就越快。

其电路如图3.4所示。

89C51的XTAL1和XTAL2两个引脚跨接晶体振荡器和微调电容C1、C2形成反馈电路,就构成了稳定的自激振荡器,本设计的震荡器频率为12MHZ。

3下载电路设计

4流水灯模块设计

5模数转换模块设计

6显示电路设计

本设计采用六位数码管。

本系统采用共阳极动态扫描的方式连接。

数码管的段码数据由89C51的P3.0-P3.1口送出,89C51的P3.2-P3.7输出位选通信号,只有被选中的那位数码管才会显示段码

7整体电路设计

五系统软件设计

1主程序设计

主程序采用分支结构,以状态号标识系统所处的状态。

在上电初始化后即进入状态号的轮询扫描,状态号的值决定了分支程序的入口。

其中分支程序分别为:

AD转换模块(状态号为0),数字模块状态号为1),倒计时模块(状态号为2),电子钟模块(状态号为3),功能组合模块(状态号为4),流水灯模块(状态号为5)。

2功能子程序设计

2.1流水灯模块

流水灯模块利用单片机的P3口,通过给P3口的各位送低电平,相应的实现流水灯有规律的点亮。

2.230秒倒计时模块

30秒倒计时模块利用单片机的P3.0与P3.1口送相应的段控数据,P3.2-P3.7口送相应的位控数据。

通过程序实现30秒倒计时。

2.3数字加减模块

利用数码管实现数字显示,通过加一键或者是减一键实现数字变量的加一或者减一,进而实现利用数码管显示加一键、减一键功能。

2.4电子钟模块

利用数码管实现时间显示,通过加一键或者是减一键实现小时变量或者是分钟变量的加一,从而实现调时功能。

2.5模数转换模块

对于模数转换部分,单片机89C51通过P0口的I/O线向*****发送锁存地址以及复位、启动转换等信号,并查询转换状态。

*****启动转换后,将0-8个通道一次输入的电压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量,供89c51读取使用,并且将EOC置1供单片机查询转换状态。

而滑动变阻器负责将阻值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再送到*****的八个通道。

当单片机查询到转换结束后依次读取数据并按照现实的需要进行二进制转BCD码等处理最后控制显示电路显示出数字。

其实现方式是:

*****转换来自3通道的阻值变化信号。

80c51的P2口与*****的输出相连用于读取转换结果,同时P0.0-P0.6作控制总线,向*****发送锁存、启动等控制信息,并查询EOC状态。

ALE经分频后给*****提供时钟信号。

P3.0和P3.1口用于向显示电路输出段码,P3.2-P3.7用于数码管的位选。

六实习总结、体会

本次单片机实习我们一共完成了个模块的程序设计,包括:

led显示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和键盘模块。

分别实现了流水灯的循环点亮控制、数码管的静态和动态计数显示,还有矩阵键盘按键控制数码管显示的程序设计。

然后我们分别用protues系统仿真软件对各个模块进行了模拟仿真,用keil软件编制了汇编语言程序,验证了我们所设计的程序。

这次实习还使我理解了编写程序的一些技巧。

单片机应用系统一般由包含多个模块的主程序和由各种子程序组成。

每一模块都要完成一个明确的任务,实现某个具体的功能,如计算、接受、发送、延时、显示等。

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就是将这些具体功能程序进行独立设计和分别调试,最后将这些模块程序装配成整体程序并进行联合调试。

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的优点:

一个模块可以为多个程序所共享;单个功能明确的程序模块的设计和调试比较方便,容易完成;利用已经编好的成熟模块,将大大缩短开发程序的时间,降低开发成本。

采用循环结构和子程序结构可以使程序的容量大大减少,提高程序的效率,节省内存。

对于多重循环,要注意各重循环的初值和循环结束的条件,避免出现程序无休止循环的“死循环”现象;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发现,只有理论水平提高了,才能够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服务于教学实践,以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

这次实习十分有意义,这次实习我们知道了理论和实践的距离,也知道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回顾起此次课程设计,感觉受益匪浅,从拿到题目到完成整个编程,从理论到实践,学到很多很多的课堂理论中没学到过的东西,不仅对键盘的识别技术这一章节的知识点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对这学期开设的单片机这门课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在学习使用proteus软件片编程和仿真时收获良多。

通过这次单片机课程设计,还使我懂得了实践的重要性。

同时在程序调试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际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次课程设计能顺利的完成,除了我们的努力外,当然也离不开指导老师申老师的辛勤指导,致使我在设计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实用性的知识。

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表示忠心的感谢!

单片机实习报告2

这次实习我们使用控制电路的单片机是*****型号的。

透过它实现对八盏双色灯发光二极管的控制P0和《单片机实习报告总结》正文开始》这次实习我们使用控制电路的单片机是*****型号的。

透过它实现对八盏双色灯发光二极管的控制P0和P2口控制四盏灯。

在*****的9引脚接复位电路,对电路实现复位控制。

在电路中接入74S164译码器和共阴极数码管,透过*****的P3口数据的输入对共阴极数码管的控制。

同时也可实现双色发光的二极管与共阴极数码管的共同作用。

在*****的P3。

2口接上中断控制电路,P3。

5口接入蜂鸣器,使电路实现中断作用,也使电路便于检测。

尽量朝“单片”方向设计硬件系统。

系统器件越多,器件之间相互干扰也越强,功耗也增大,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中的相关器件要尽可能做到性能匹配。

如选用CMOS芯片单片机构成低功耗系统时,系统中所有芯片都应尽可能选取低功耗产品。

硬件电路设计:

1)确保硬件结构和应用软件方案相结合。

硬件结构与软件方案会相互影响,软件能实现的功能尽可能由软件实现,以简化硬件结构。

务必注意,由软件实现的硬件功能,一般响应时光比硬件实现长,且占用CPU时光;

2)可靠性及抗干扰设计是硬件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包括芯片、器件选取、去耦滤波、印刷电路板的合理布线、各元器相互隔离等;

3)尽量朝“MCS-51单片”方向设计硬件系统。

系统器件越多,器件之间相互干扰也越强,所消耗功耗也增大,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

4)系统中的相关器件要尽可能做到性能匹配。

如选用CMOS芯片单片机构成低功耗系统时,系统中所有芯片都应尽可能选取低功耗产品。

1。

1单片机型号及特性

单片机型号是*****。

特性是:

⑴8031CPU与MCS-51⑵兼容4K字节可编程FLASH存储器(寿命:

1000写/擦循环)⑶全静态工作:

0Hz-24KHz⑷三级程序存储器保密锁定⑸128__位内部RAM⑹32条可编程I/O线⑺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⑻6个中断源⑼可编程串行通道⑽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⑾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1。

2晶振电路

单片机晶振的两个电容的作用这两个电容叫晶振的负载电容,分别接在晶振的两个脚上和对地的电容,一般在几十皮发。

它会影响到晶振的谐振频率和输出幅度,晶振的负载电容=[(Cd__g)/(Cd+Cg)]+Cic+△C式中Cd,Cg为分别接在晶振的两个脚上和对地的电容,Cic(集成电路内部电容)+△C(PCB上电容)经验值为3至5pf。

各种逻辑芯片的晶振引脚能够等效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晶振引脚的内部通常是一个反相器,或者是奇数个反相器串联。

在晶振输出引脚XO和晶振输入引脚XI之间用一个电阻连接,对于CMOS芯片通常是数M到数十M欧之间。

很多芯片的引脚内部已经包含了这个电阻,引脚外部就不用接了。

这个电阻是为了使反相器在振荡初始时处与线性状态,反相器就如同一个有很大增益的放大器,以便于起振。

石英晶体也连接在晶振引脚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等效为一个并联谐振回路,振荡频率就应是石英晶体的并联谐振频率。

晶体旁边的两个电容接地,实际上就是电容三点式电路的分压电容,接地点就是分压点。

以接地点即分压点为参考点,振荡引脚的输入和输出是反相的,但从并联谐振回路即石英晶体两端来看,构成一个正反馈以保证电路持续振荡。

在芯片设计时,这两个电容就已经构成了,一般是两个的容量相

等,容量大小依工艺和版图而不一样,但终归是比较小,不必须适合很宽的频率范围。

外接时大约是数PF到数十PF,依频率和石英晶体的特性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

这两个电容串联的值是并联在谐振回路上的,会影响振荡频率。

当两个电容量相等时,反馈系数是0。

5,一般是能够满足振荡条件的,但如果不易起振或振荡不稳定能够减小输入端对地电容量,而增加输出端的值以提高反馈量。

电路如图所示

1。

3复位电路

单片机在开机时或在工作中因干扰而使程序失控,或工作中程序处于某种死循环状态等状况下都需要复位。

复位作用是使CPU以及其他功能部件,如串行口,中断都恢复到一个确定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

复位电路有两种:

上电、按钮复位,思考到各部件影响,采用按钮复位,当电阻给电容充电,电容的电压为高电平,当按下按钮时芯片复位脚近似低电平,于是芯片复位。

单片机实习报告3

实训任务:

做单一灯的左移右移,八个发光二极管l1-l8分别接在单片机的p1。

0→p1。

2→p1。

3┅→p1。

7→p1。

6→┅→p1。

0亮,重复循环3次。

然后左移2次,右移2次,闪烁2次(延时的时光0。

2秒)。

一、实训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keilc51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方法

(2)熟悉keilc51集成开发环境调试功能的使用和dp?

51pro单片机仿真器、编程器、实验仪三合一综合开发平台的使用。

(3)利用单片机的p1口作io口,学会利用p1口作为输入和输出口。

(4)了解掌握单片机芯片的烧写方法与步骤。

(5)学会用单片机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熟悉掌握常用指令的功能运用。

(6)掌握利用protel99se绘制电路原理图及pcb图。

(7)了解pcb板的制作腐蚀过程。

二、实训器材:

pc机(一台)

pcb板(一块)

520ω电阻(八只)

10k电阻(一只)

led发光二极管(八只)

25v10μf电容(一只)

单片机ic座(一块)

at89c51单片机芯片(一块)

热转印机(一台)

dp?

51pro单片机仿真器、编程器、实验仪三合一综合开发平台(一台)

三、实训步骤:

(1)根据原理图(下图所示),用导线把单片机综合开发平台a2区的j61接口与d1区的j52接口相连。

(2)将流水灯程序编写完整并使用tkstudyice调试运行。

(3)使用导线把a2区j61接口的p1口7个口分别与j52接口的八个led相连。

(4)打开电源,将编写好的程序运用tkstudyice进行全速运行,看能否实现任务要求。

(5)观察运行结果,若能实现功能,则将正确编译过的hex文件透过easypro51编程器写入mcu片内存储器,然后将烧写的芯片a2区的圆孔ic座进行最终实验结果的演示。

(6)制板。

首先利用protel99se画好原理图,根据原理图绘制pcb图,然后将绘制好的pcb布线图打印出来,经热转印机转印,将整个布线图印至pcb板上,最后将印有布线图的pcb板投入装有三氯化铁溶液的容器内进行腐蚀,待pcb板上布线图外的铜全部后,将其取出,清洗干净。

(7)焊接。

将所给元器件根据原理图一一焊至pcb板相应位置。

(8)调试。

先把at89c51芯片插入ic座,再将+5v电源加到制作好的功能板电源接口上,观察功能演示的整个过程(看能否实现任务功能)。

(流水灯控制器原理图)

四、流水灯控制器程序的主程序:

org0000h

sjmpstart

org0030h

start:

mova,#0ffh

movr0,#1ch

movr1,#12h

movr2,#12h

clrc

loop1:

acalldelay

djnzr0,loop2

sjmploop4

loop2:

movp1,a

rlca

jncloop3

sjmploop1

loop3:

acalldelay

movp1,a

rrca

jncloop1

sjmploop3

loop4:

acalldelay

djnzr1,loop5

sjmploop6

loop5:

movp1,a

rrca

jncloop4

sjmploop4

loop6:

acalldelay

djnzr2,loop7

sjmpzy

loop7:

movp1,a

rlca

jncloop6

sjmploop6

zy:

acalldelay

mova,#00h

movp1,a

acalldelay

mova,#0ffh

movp1,a

acalldelay

mova,#00h

movp1,a

acalldelay

mova,#0ffh

movp1,a

sjmpstart

delay:

movr3,#20

dly1:

movr4,#20

dly2:

movr5,#248

djnzr5,$

djnzr4,dly2

djnzr3,dly1

ret

;

end

(pcb布线图)

五、实训体会与自我评价:

本设计成品是以单片机at89c51芯片为核心部件,实现了单一灯的左移右移重复循环3次。

然后左移2次,右移2次,闪烁2次(延时0。

2秒)的功能。

此次设计在软件、编写程序方面花费时光太多我们上网找资料,上图书馆,尽可能多的了解流水灯控制的相关知识。

透过这一周的综合实训(单片机课程设计),熟练掌握了keilc51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方法,了解并掌握到单片机芯片的烧写方法与步骤,进一步加深了对单片机常用指令的理解与运用。

能够较熟练的运用protel99se绘制电路原理图及pcb图,对pcb板的一般制作过程有了必须的了解。

在实训过程中,使我得到了一次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全面系统的锻炼。

使我在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以及在常用编程设计思路技巧(个性是汇编语言)的掌握方面都能向前迈了一大步。

同时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获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实践潜力,单片机领域对我今后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有极大的帮忙。

使我们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使我们对单片机系统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单片机实习报告4

通过今次单片机实训,使我对单片机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系统以51单片机为核心部件,利用汇编软件编程,通过键盘控制和数码管显示实现了基本时钟显示功能、时间调节功能,能实现本设计题目的基本要求和发挥部分。

由于时间有限和本身知识水平的限制,本系统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要作为实际应用还有一些具体细节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

不能实现只用两个按键来控制时钟时间,还不能实现闹钟等扩展功能。

踉踉跄跄地忙碌了两周,我的时钟程序终于编译成功。

当看着自己的程序,自己成天相伴的系统能够健康的运行,真是莫大的幸福和欣慰。

我相信其中的酸甜苦辣最终都会化为甜美的甘泉。

但在这次实训中同时使我对汇编语言有了更深的认识。

当我第一次接触汇编语言就感觉很难,特别是今次实训要用到汇编语言,尽管困难重重,可我们还是克服了。

这次的实训使培养了我们严肃认真的做事作风,增强了我们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这次实训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这次实训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没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突破。

希望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以后学习中激励我继续进步。

单片机实习报告5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单片机学习,我收获了很多关于单片机的知识,并且这些知识和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

了解了一些简单程序的录入,LED显示器、键盘、和显示器的应用和原理。

LED显示器:

LED显示器是由发光二管组成显示字段的器件。

通常的8段LED显示器是由8个发光二极管组成,LED显示器分共阳极和共阴极两种。

有段选码和和位选码。

当LED显示器每段的平均电流位5MA时,就有较满意的亮度,一般选择断码5-10MA电流;位线的电流应选择40-80MA。

LED显示器的显示方式有动态和静态两种。

7289A芯片是具有SPI串行接口功能的显示键盘控制芯片,它可同时取得8位共阴极数码管和64个键的键盘矩阵。

7289A的控制指令分为两类:

8位宽度的单字节指令和16位宽度双字节指令;还有闪烁指令和消隐指令。

7289A采用串行方式SPI总线与微处理器通信;7289A与*****接口电路,在实际电路中无论接不接键盘,电路中连接到其各段上的8个100千欧的下拉电阻均不可以省去,如果不接键盘而只接显示器可以省去8个10千欧电阻,若仅接键盘而不接显示器,可省去串入DP及SA-SG连线的8个220欧电阻,7289A还需要外接晶体振荡电路。

液晶显示器简称LCD,其显示原理是用经过处后的液晶具有能改变光线传输方向的特性,达到显示字符和图形的目的。

最简单的笔段式液晶显示器类似于LCD显示器,可以显示简单的字符和数字,而目前大量使用的是点阵式LCD显示器,既可以显示字符和数字也可以显示汉字和图形。

如果把LCD显示屏、背光可变电源、接口控制逻辑、驱动集成芯片等部件构成一个整体,是的与CPU接口十分方便。

键盘:

键盘是最常见的计算机输入设备,它广泛应用于微型计算机和各种终端设备上。

计算机操作者通过键盘向计算机输入各种指令、数据,指挥计算机的工作。

按照键盘的工作原理和按键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四种:

机械式键盘采用类似金属接触式开关,工作原理是使触点导通或断开,具有工艺简单、噪音大、易维护的特点。

塑料薄膜式键盘键盘内部共分四层,实现了无机械磨损。

其特点是低价格、低噪音和低成本,已占领市场绝大部分份额。

导电橡胶式键盘触点的结构是通过导电橡胶相连。

键盘内部有一层凸起带电的导电橡胶,每个按键都对应一个凸起,按下时把下面的触点接通。

这种类型键盘是市场由机械键盘向薄膜键盘的过渡产品。

无接点静电电容式键盘使用类似电容式开关的原理,通过按键时改变电极间的距离引起电容容量改变从而驱动编码器。

特点是无磨损且密封性较好。

按照按键方式的不同键盘可分为接触式和无触点式两类。

接触式键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机械式键盘,它又分为普通触点式和干簧式。

普通触点式的两个触点直接接触,从而使电路闭合,产生信号;而干簧式键盘则是在触点间加装磁铁,当键按下时,依靠磁力使触点接触,电路闭合。

与普通触点式键盘相比,干簧式键盘具有响应速度快、使用寿命长、触点不易氧化等优点。

无触点式键盘又分为电容式、霍尔式和触摸式三种。

其中电容式是我们最常用到的键盘类型,它的触点之间并非直接接触,而是当按键按下时,在触点之间形成两个串联的平板电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