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29141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38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docx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人文地理部分_

一 人口与环境

一、人口增长(a)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总趋势:

持续增长

特点:

阶段性,工业革命以前:

缓慢增长;工业革命以后:

增长加速;二战后:

快速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快慢,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也受到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人口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

二、近代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掌握变化原因)(c)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

“高—低—高”

“低—低—低”模式

原始人口增长

传统人口增长

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极低

较低

人均寿命

有所延长

继续延长

进一步延长

人口增长

极为缓慢

快速增长

零增长或负增长

社会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发达国家18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中国家20世纪50年代~现在

新技术革命时期,目前主要是发达国家

原因

原始社会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

以近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使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变化

分布

热带原始森林等地区的落后民族

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亚、非、拉等洲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如坦桑尼亚、肯尼亚等)

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匈牙利、瑞典)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韩国、新加坡)

判断人口增长模式进入过渡模式的标准:

死亡率的高低,在出生率维持较高水平的前提下,死亡率开始大幅度下降,此时开始进入过渡模式;

确定人口增长模式进入三低模式的指标:

a、人口出生率降到1.5%以下,b、自然增长率降到1%以下,既有鲜明的低出生率、低增长的特征;

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c)

国家

问题

影响

措施

发展中国家

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

加大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导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生活水平上升缓慢甚至下降,不利于提高人口质量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问题的解决

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

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社会问题

鼓励生育

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A、“高—低—高”人口增长模式,平均预期寿命较短,出生率高,总人口中少年儿童比重高,老年人口比重低,为年轻型人口结构;B、“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由降,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少年儿童比重继续下降,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成为老年型人口结构;C、由“高—低—高”模式向“低—低—低”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则会出现成年型人口结构,由于出生率下降,人口中少年儿童比重略有下降,成年人口比重上升,成为成年型人口结构。

4、中国人口变化模式(c)

人口加速增长阶段(1949-1957年):

原因,建国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人口负增长(1957-1961年):

三年自然灾害

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0年):

经济水平高,补偿性生育

人口减速增长阶段(1970-1980年):

计划生育

人口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1年):

人口滞后效应

人口低速增长阶段(1992-至今):

三低模式,我国自然增长率下降依赖于出生率的下降(计划生育)

主要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供参考)

一、人口负增长的:

爱沙尼亚-0.4拉脱维亚-0.5立陶宛-0.3德国-0.2白俄罗斯-0.6保加利亚-0.6捷克-0.2匈牙利-0.摩尔多瓦-0.1罗马尼亚-0.3俄罗斯-0.6乌克兰-0克罗地亚-0.2

二、自然增长率小于1%的:

加拿大0.3美国0.6巴巴多斯0.6马提尼克0.7特立尼达和多巴哥0.6亚美尼亚0.2阿塞拜疆0.8格鲁吉亚0.0塞浦路斯0.5哈萨克斯坦0.6新加坡0.6泰国0.8中国大陆0.6中国台湾0.4中国香港0.1中国澳门0.4日本0.1朝鲜0.7韩国0.5丹麦0.1芬兰0.2冰岛0.8爱尔兰0.8挪威0.3瑞典0.1英国0.1奥地利0.0比利时0.1法国0.4列支敦士登0.5卢森堡0.3摩纳哥0.6荷兰0.4瑞士0.1波兰0.0斯洛伐克0.0安道尔0.8波黑0.1澳大利亚0.6新西兰0.7帕劳0.8

二人口合理容量

一、人口爆炸(a)

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说明世界人口数量的增加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二、环境的限制性(a)

1、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

人口增多使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量大、资源的人均消耗量大,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从而影响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2、土地资源的限制: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一方面,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使土地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土地面积显著缩小;

3、矿产资源的限制:

矿产资源被大量消耗,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

4、水资源的限制:

人口增长以致需求量增大再加上不合理利用,产生淡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等问题;

华北地区春旱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a、锋面雨带未到达,降水少;b、春季气温回升快且多大风,蒸发旺盛);人为原因:

工农业需求量大,污染、浪费严重

5、森林资源的限制:

森林作为环境资源,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降低噪声、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生态功能;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不合理的垦殖活动毁坏了大面积的森林,进而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速度加快,大气污染程度加深、气候反常事件增多,严重影响到人类生存与发展;

三、人口合理容量(b)

人口容量特点:

A、临界性;B、相对性;C、警戒性;

环境承载力①定义:

养活的最大人口数(生存)

②影响因素:

资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资源决定,木桶效应)、经济等

③特点:

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世界100亿,中国16亿

合理人口容量定义:

养好的最大人口数(发展)

影响因素:

①自然环境:

正相关(现实人口间接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②地域开放程度:

正相关(日本、荷兰、比利时利用别国资源)③本国自然资源:

正相关④生活质量、消费水平:

负相关

⑤科技发展水平:

当多开发的资源大于多需要的资源:

正相关;当多开发的资源小于多需要的资源:

负相关;⑥贫富差距:

负相关

三人口的迁移

1、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改变定居地的行为(a)

人口移动(空间上位置改变)包括:

①人口流动:

暂时离开常住地(例旅游、出差)②人口迁移

2、分类:

(a)

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分为:

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按迁移方向分为:

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当前)和城市向农村迁移(发达国家新趋势);发达向不发达地区迁移:

国际难民(包括环境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

3、特点(c)

国际:

①新大陆发现前:

迁移集中在旧大陆,跨国迁移多,跨洲迁移少

②新大陆发现后:

跨洲迁移,从旧大陆亚洲、欧洲、非洲迁往新大陆南、北美洲、大洋洲

③二战后,外籍工人(劳务输出)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人口迁移流向,欧洲:

迁出变为迁入;拉丁美洲:

迁入变为迁出;北美洲、大洋洲:

一直是迁入;亚洲、非洲:

一直是迁出

国内:

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

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清以前:

由黄河流域迁往珠江、长江流域,原因是战争

清——新中国:

闯关东、走西口,原因是经济

建国后、改革开放前:

响应国家号召,开发新疆等,迁移少,原因是计划经济,严格户籍管理

改革开放后:

从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人口流动频繁,规模加大

4、影响因素及原因:

(b)

经济原因(主要因素):

例如,三峡移民(开发性移民)

政治因素:

政治迫害(乌干达)、战争(巴以战争)、国家有组织移民(移民戍边)

社会文化:

宗教迫害(印巴分治)、民族歧视(印第安人)、文化传统(中国叶落归根)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差异、环境恶化(爱尔兰水灾移民)

其他:

家庭、婚姻:

男女婚嫁、两地分居

5、人口迁移的影响

积极影响:

 迁出地 1.加强与外界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交流,2.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1)人口迁入带来劳动力规模效益,促进经济增长;

(2)人口迁入带来总需求的增加,对经济增长产生刺激作用; 

3.提高经济收入,缓解劳动力压力4.改善了劳动力资源状况 5.优化了就业结构 

迁入地缓解劳动力不足,促进文化交流,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

 

消极影响:

迁出地:

青壮年劳动力减少、人才的外流。

迁入地:

带来某些社会问题,如对交通、住房产生压力,可能加剧环境问题。

 人口流向城市的影响:

(1)有利影响—①人口流动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②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③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④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⑤促进城市周围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

(2)不利影响:

①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②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③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④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四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外国文化与人口(b)文化中初婚年龄和婚姻稳定程度影响出生率,

A、发达国家初婚年龄较晚甚至不婚、不育降低出生率,发展中国家初婚年龄较低,加快人口的增长;

B、发达国家婚姻不够稳定,离婚率较高,再婚现象较多,大大降低了出生率,

发展中国家较稳定,离婚率较低,出生率较高;

宗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较为局部性,只是在宗教成分比较复杂、宗教冲突比较严重的地区影响较大,如在考虑南亚国家特别是印度等国的人口分布因素时,就不能忽略宗教因素。

作为一个文化现象,仅是影响人口发展的因素之一,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二、中国文化与人口(a)

1、早婚早育——晚婚晚育

2、多育多子——只生一个

3、学而优则仕——全民皆商

4、安土重迁——四海为家

二、城市与环境

一、城市的区位因素

1.地形与城市区位

①主要分布在平原实例:

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美国三大城市带位于平原上

原因: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

②热带城市实例:

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逊平原上分布在高原

原因:

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高原气候较为凉爽

③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或山实例:

汾河、渭河谷地云贵高原城市分布间盆地、比较开阔的低地

原因:

地表崎岖

2.气候与城市区位

城市分布在气温和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区:

①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②日本、朝鲜半岛和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③美国东北部地区

3.河流与城市区位

①河运的起点或终点,货物在此转运,促进人口集中、经济发展。

如江西赣州、四川宜宾

②河流汇合处,人流物流量大,常作为货物集散地。

如宜宾、武汉、重庆分别位于岷江、嘉陵江、汉水与长江干流汇合处

③河口处,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散,常与海运相连,交通位置更加重要。

如上海、广州等

④河流弯曲度最大处、河心岛等处,军事防卫。

如伯尔尼、巴黎、波士顿

4.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

水资源:

沿河沿湖分布,如包头、兰州

矿产资源:

矿产丰富地区出现新工业城市,如大庆、攀枝花、大同、鹤岗、抚顺、开滦

煤矿发展起来的城市:

伯明翰、曼彻斯特、匹兹堡

石油发展起来的城市:

阿伯丁、大庆、玉门

金矿开采兴起城市:

约翰内斯堡

铁矿发展起来的城市:

鞍山、包头、攀枝花

5.交通与城市区位

城市分布的趋势是向交通方便的位置集中。

铁路枢纽兴起城市如石家庄、郑州、蚌埠、宝鸡,株洲有京广、浙赣、湘黔通过,是个火车拉来的城市

交通线变化对城市发展分布的影响:

京杭运河的开凿通航和南北方贸易的日渐频繁,扬州、济宁得到发展,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发展缓慢

6.政治、军事、宗教与城市区位

①政治中心一般成为规模较大的城市,成为区域中心。

古代的雅典、罗马、西安、洛阳、杭州,现代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较大

②政治中心变迁,引起人口、城市的变化,如巴西巴西利亚、美国华盛顿、澳大利亚堪培拉、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为政治中心兴建国家特殊的政策,促进城市的发展,如特区城市深圳

③军事:

军事重地使人口大增,经济得以发展,形成城市,随军事地位的变化而兴衰。

如锦州、酒泉

④宗教:

宗教活动中心吸引人口,促进经济发展,形成城市。

麦加、麦利那、梵蒂冈、拉萨最早由宗教中心发展而来

7.科技、旅游与城市区位

科技、旅游促进城市发展,形成新兴城市。

因科技而形成的日本筑波科学城;因旅游因素而兴起的城市如桂林、张家界、泰安、黄山市等。

8.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不同区位因素的作用在变化:

军事、宗教因素影响减弱,资源、交通一直重要;科技、旅游成为一些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政治因素的影响不稳定。

二城市化及城市化问题

1、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

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使城市的发展。

此外,使城乡人民的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

主要标志:

城市人口增加、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用地规模扩大,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是最重要指标

(2)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产业革命前缓慢;产业革命后加速发展;20世纪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速度空间:

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镇、大城市数目增多;人口规模迅速膨胀;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引人注目。

(3)发达国家城市化

国家类型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原因

后果

发达国家

18世纪中叶

趋缓

70%左右

适应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批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快速增长

30%左右

不适应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出现许多社会问题

城市化起步早:

英国最早,世界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国家

城市化水平高:

新技术革命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发展:

先从英国,随后在美国、西欧各国、日本,后来又在北欧

表现:

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

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975年城市人口超过发达国家,目前,占世界城市总人口的60%

起步晚,发展快:

速度超过同时期发达国家,比发达国家的最高速度要快

城市化水平较低:

1990年比重为33%

城市发展不合理:

主要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造成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聚集于大城市如墨西哥城和布宜诺斯艾利斯

2、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1.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原因:

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

(1)环境质量下降。

主要污染: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交通阻塞,导致时间、能源浪费;住宅问题表现为住房缺少、质量低劣

(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4)影响计会治安,还会带来贫困、内城衰落等问题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上海保护城市环境的措施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为控制上海市人口和用地规模,将人口、工业、资金、技术等向郊区扩散,这种扩散要考虑距城市中心的距离、交通条件等,当这些扩散点发展到一定规模就成为中心城市的卫星城。

浦东新区成为上海新的金融中心、工业中心和居住区,人口迁往卫星城和新区有效控制了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四、城市地域结构与规划

1、城市的作用与形态

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总是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主要作用有:

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不同,城市服务范围的大小也不同:

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交错,形成一个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城市地域形态的影响因素:

地形、地貌、河流、交通、政治、经济、文化等。

城市地域形态类型

类型

影响因素

特点

举例

集中式

平原地带地形平坦

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也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并节省市政建设的投资。

成都市的地域形态(位于成都平原上)

组团式

河流、山地、交通、资源等

便于扩大规模,用地显得较为分散,各片之间的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相对要高

上海市(如浦东新区)

条带式

沿主要交通干道、河流发展

交通便利,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兰州(沿河谷和铁路伸展)

放射状

沿交通干道发展

方便市区和郊区的联系

延安(受地形和河流制约)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1)成因:

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地价也各不相同,各项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

(2)划分:

无明确界线,区内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3)住宅区:

面积和形状:

面积最大(40%~60%),团块状

地位:

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形成:

工业革命前居住单元与劳动单元混杂布置,没有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工,工业革命后居住区和工厂分离,形成住宅区;因经济收入、消费水平而分化为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4)商业区

特点: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

区位:

区位需求是有便捷的交通,只有便捷的交通才能吸引大量的消费入口,所以商业区多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中心商务区——形成原因:

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消费人口、流动人口多——区位特征:

位于市中心,城市商业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茂密;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外围商业区——形成原因:

距市中心较近,通达度好,人口稠密区——区位特征:

中心商务区外围、交通干线两侧或干线交汇处

(5)工业区(布局合理性:

考虑污染类型)

工业集聚的原因与意义:

现代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性强,共用基础设施。

集聚既加强城市的经济实力,又拓展原有城市的地域范围

(6)其他功能区:

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是各类城市共有的功能区,有些城市还有行政区和文化区,而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小,或是分散布局,形成不了相应功能区

(7)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

同心圆模式是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的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同心圆模式由5个同心圆组成。

扇形模式:

是在小汽车这种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多核心模式: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心区由于地价高,建筑物租金高,职员工资高和交通拥挤等原因,使得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点。

城市可以围绕不同的点,以同样强度发展起来,形成多核心模式。

各种模式有其不同的特点。

同心圆模式

(1)城市的中枢部分是中心商务区,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公共交通的集中点

(2)第二环是过渡带。

(3)第三个是工人住宅带(4)中产阶层的住宅带。

这里住房条件较好主要是中产阶层和政府公务人员等的住宅区。

(5)第五个环是通勤带它是上层和中上层人们的住宅区。

它们是沿高速交通线发展起来的,人们在市中心工作,驾车或使用月票乘车往返于两地。

扇形模式

(1)高房租住宅区沿方便的交通线向外发展,彼此相连形成一个扇面形。

这里地势比较高,环境条件很优越。

(2)随着高租金住宅区声望的形成与方便交通线的出现,中等租金的住宅区便在高租金地旁发展起来(3)批发、轻工业地带周围的低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中、高级住宅区的相反方向。

多核心模式

(1)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交通的焦点。

因为城市实际上很少对称发展,中心商务区不一定居于城市的几何中心,常常偏向一方。

(2)由于批发业务主要面向城市腹地,故分布在市中心附近,这里既有方便的交通条件,又可接近市场。

(3)低级住宅区多在中心商务区和中级住宅区附近布置。

而中级住宅区和高级住宅区,为了寻求好的居住环境,则向城市的另一侧发展。

3、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结构和原因

(1)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

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发展历史及自然环境因素有关

(2)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

经济因素:

土地利用类型取决于付出租金的多少。

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社会因素:

对住宅分化的影响最为明显。

收入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知名度和宗教信仰对住宅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

种族或宗教团体常会形成聚居区,在欧洲和北美表现尤其明显

行政因素: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订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预城市经济的发展,引导和划定不同的功能区

4、城市的合理规划

(1)城市规划的地位和目的:

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以达到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最终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

(2)合理城市规划的作用:

具有超前性,可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有利于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3)城市的布局形式:

是城市总体布局首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基本形态有集中紧凑合与分散疏松两类。

两者比较,集中紧凑式较好,便于行政管理、共用基础设施,规划投资较省,方便人们生产生活。

在我国,中小城市只要有条件,大多采用集中紧凑式,有些大城市为了解决市区人口拥挤、工业集中、交通不畅、污染严重等问题,可以分散城市布局

集中紧凑式——形成因素:

平原地区,地形开阔——布局特点:

城市建设集中成片,规模较大,各功能区有区别而又相互联系。

分散疏松式——形成因素:

河流、山地、资源分布、道路等——布局特点:

用地分散,联系不便,常形成星点式城市群

(4)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协调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

属城市的微观规划,既合理利用土地,又方便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

布局原则有:

要有便利的交通(工业多沿公路、铁路、通航运河等交通便捷的区位进行布置,以降低成本;在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布置在居民区内。

污染大或有火灾危险的企业远离城市,污染空气和水源的工业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留有发展的余地。

(5)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

要设计多个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得到最优方案,一般要考虑规划区与老城区的关系,注重城市长远发展,体现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

三、农业区位分析

A.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

   地形:

平原或三角洲,平坦开阔,适合发展种植业;丘陵适合发展林果业等。

   气候: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