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296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6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docx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英语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英語)

(一)基本理念

隨著地球村時代的來臨,國際間政治、經濟、文化往來頻繁,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顯。

從資訊、科技、工商業乃至高等教育,英語已成為國際交流的重要溝通工具。

此外,透過英語文學習,學習者能適切回應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活動和增進多元文化的瞭解與尊重,並進而能使用英語能力為21世紀的生活做準備,更被引述為世界公民的必要素質。

為配合政府國際化的政策,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政府正大力推動各個階段的英語教育,加上社會各界的殷切期盼,英語教學遂規劃九十四學年度起提前至國小三年級開始實施。

國民中小學英語課程旨在奠定國人英語溝通能力的基礎、提升英語學習的動機與興趣、涵詠國際觀、獲致新知,以期未來能增進國人對國際事務的處理能力,增強國家競爭力。

本課程強調營造自然、愉快的語言學習環境,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基本溝通能力。

上課宜採輕鬆活潑、互動的教學模式;教材內容及活動設計宜生活化、實用化及趣味化;體裁宜多樣化。

除強調個別語言成分之外,更應強調聽、說、讀、寫四種技能的培養,透過多元教材與活動練習,循序漸進,讓學生藉由同儕及師生的互動,多方面接觸英語,並實際運用,而非由老師單向灌輸文法知識。

為了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且不增加學習負擔,教材的分量及難易度宜適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吸收能力應勝於教學進度的考量。

(二)課程目標

國民中小學英語課程的目標為:

1.培養學生基本的英語溝通能力,俾能運用於實際情境中。

2.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方法,俾能自發有效地學習。

3.增進學生對本國與外國文化習俗的認識,俾能加以比較,並尊重文化差異。

(三)分段能力指標

英語科課程分為國小及國中二階段︰

第一階段︰國小三至六年級。

第二階段︰國中一至三年級。

以上二階段的教學同時注重聽、說、讀、寫,不過本課程希望能運用兒童在發音學習方面的優勢,於國小三、四年級的啟蒙階段強調聽、說的學習,讓兒童藉由豐富的英語聽、說的學習,奠定良好的英語口語溝通基礎。

然而即使是在啟蒙階段,讀、寫活動並未偏廢,而是適時融入課程,讓學生藉由接觸簡易的閱讀材料,以及適當的臨摹及填寫字詞等練習,自然體驗語言的不同形式,以收聽、說、讀、寫四者相輔相成的效果。

第二階段除了持續地培養基本聽說讀寫的能力外,更強調英語的實際運用,發揮其工具性功能,藉以吸收新知、幫助個人身心發展。

本課程的分段能力指標分國小、國中二階段加以規劃,並依語言能力、學習英語的興趣與方法、文化與習俗三方面加以敘述。

其中語言能力的陳述涵括聽、說、讀、寫以及語言綜合應用能力五項。

〈說明〉1.能力指標編號:

第一個數字代表能力類別,第二個數字代表階段,第三個數字代表流水號。

2.第一階段部分能力指標以「網底」標示者,代表該能力指標較為基本,應該優先在國小三、四年級達成。

3.九年一貫英語教學應涵蓋以下所有的能力指標,惟表中標有「*」號者,表示各校在針對學生的能力特質或各校的不同時數規劃課程時,可就該項能力指標選取或自行研發深淺、分量不同的教材,進行適性教學。

4.以下所列能力指標係配合教育部中小學一貫課程體系之建置,其重點意涵詳見附錄一。

1.語言能力

(1)聽

階段

分段能力指標

第一階段

1-1-1能聽辨26個字母。

1-1-2能聽辨英語的子音與母音。

1-1-3能聽辨課堂中所習得的詞彙。

1-1-4能聽辨句子的語調。

1-1-5能聽辨課堂中所習得的字詞、片語及句子的重音。

1-1-6能聽辨句子的節奏。

1-1-7能聽懂常用的教室用語及日常生活用語。

1-1-8能聽懂簡易句型的句子。

1-1-9能聽懂簡易的日常生活對話。

*1-1-10能聽懂簡易歌謠和韻文的主要內容。

*1-1-11能聽懂簡易兒童故事及兒童短劇的大致內容。

第二階段

1-2-1能瞭解簡易歌謠、韻文的節奏、音韻與內容。

1-2-2能辨識不同句子語調所表達的情緒和態度。

1-2-3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和簡易故事。

*1-2-4能辨識對話或訊息的情境及主旨。

*1-2-5能聽懂簡易影片和短劇的大致內容。

(2)說

階段

分段能力指標

第一階段

2-1-1能說出26個字母。

2-1-2能唸出英語的語音。

2-1-3能說出課堂中所習得的詞彙。

2-1-4能以正確的語調說出簡易句型的句子。

2-1-5能使用所習得的教室用語。

2-1-6能以簡易的英語介紹自己。

2-1-7能以簡易的英語介紹家人和朋友。

2-1-8能使用所習得的日常生活用語。

2-1-9能作簡單的提問、回答和敘述。

2-1-10能朗讀和吟唱歌謠韻文。

2-1-11能以所習得的英語看圖說話。

*2-1-12能進行簡易的角色扮演(roleplay)。

階段

分段能力指標

第二階段

2-2-1能依情境使用所習得的教室用語。

2-2-2能以簡易的英語參與課堂上老師引導的討論。

2-2-3能以簡易的英語表達個人的需求、意願和感受。

2-2-4能以簡易的英語描述日常生活中相關的人、事、時、地、物。

2-2-5能依人、事、時、地、物作提問和回答。

*2-2-6能依情境及場合,適切地表達自我並與他人溝通。

*2-2-7能參與簡易的短劇表演。

*2-2-8能以簡易的英語介紹國內外風土民情。

(3)讀

階段

分段能力指標

第一階段

3-1-1能辨識印刷體大小寫字母。

3-1-2能辨識課堂中習得的詞彙。

3-1-3能看懂簡易的英文標示。

3-1-4能辨識歌謠、韻文、故事中的常用字詞。

3-1-5能看懂簡單的句子。

3-1-6能辨識英文書寫的基本格式。

3-1-7能朗讀課本中的對話和故事。

*3-1-8能藉圖畫、圖示等視覺輔助,閱讀並瞭解簡易故事及兒童短劇中的大致內容。

*3-1-9能藉圖畫、標題、書名,猜測或推論主題。

第二階段

3-2-1能辨識英文字母的連續書寫體(cursivewriting)。

3-2-2能用字典查閱字詞的發音及意義。

3-2-3能看懂常用的英文標示和圖表。

3-2-4能用適切的語調、節奏朗讀短文、簡易故事等。

3-2-5能瞭解課文的主旨大意。

3-2-6能瞭解對話、短文、書信、故事及短劇等的重要內容與情節。

3-2-7能從圖畫、圖示或上下文,猜測字義或推論文意。

*3-2-8能辨識故事的要素,如背景、人物、事件和結局。

*3-2-9能閱讀不同體裁、不同主題的簡易文章。

(4)寫

階段

分段能力指標

第一階段

4-1-1能書寫印刷體大小寫字母。

4-1-2能書寫自己的姓名。

4-1-3能臨摹抄寫課堂中習得的詞彙。

4-1-4能臨摹抄寫課堂中習得的句子。

4-1-5能拼寫一些基本常用字詞(至少180個)。

4-1-6能依圖畫、圖示填寫重要字詞。

4-1-7能掌握英文書寫格式寫出簡單的句子。

階段

分段能力指標

第二階段

4-2-1能依提示填寫簡單的表格。

4-2-2能依提示合併、改寫句子及造句。

4-2-3能寫簡單的賀卡、書信(含電子郵件)等。

4-2-4能將簡易的中文句子譯成英文。

*4-2-5能依提示書寫簡短的段落。

(5)聽說讀寫綜合應用能力

階段

分段能力指標

第一階段

5-1-1能正確地辨識、唸出與寫出26個英文字母。

5-1-2能聽懂及辨識課堂中所習得的英語詞彙。

5-1-3在聽讀時,能辨識書本中相對應的書寫文字。

5-1-4口語部分至少會應用300個字詞,書寫部分至少會拼寫其中180個字詞,以應用於簡易的日常溝通中。

5-1-5能聽懂日常生活應對中常用語句,並能作適當的回應。

5-1-6能運用字母拼讀法(phonics)。

*5-1-7能依文字或口語提示寫出重要字詞。

第二階段

5-2-1能熟習課綱中所標示之1200個基本單字,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的溝通中。

5-2-2能轉述別人簡短的談話。

5-2-3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簡易故事或廣播,並能以簡單的字詞、句子記下要點。

5-2-4能看懂故事及簡易短文,並能以簡短的句子說出或寫出其內容大意。

*5-2-5能看懂日常溝通中簡易的書信、留言、賀卡、邀請卡等,並能以口語或書面作簡短的回應。

*5-2-6能看懂並能填寫簡單的表格及資料等。

2.學習英語的興趣與方法

階段

分段能力指標

第一階段

6-1-1樂於參與各種課堂練習活動。

6-1-2樂於回答老師或同學所提的問題。

6-1-3對於老師的說明與演示,能集中注意力。

6-1-4主動預習、溫習功課。

6-1-5能妥善運用情境中的非語言訊息,以幫助學習。

6-1-6樂於接觸課外英語學習素材。

6-1-7不畏犯錯,樂於溝通、表達意見。

6-1-8主動向老師或同學提出問題。

6-1-9在生活中有使用英語機會時,樂於嘗試。

6-1-10在生活中接觸英語時,樂於探究其含意並嘗試模仿。

6-1-11運用已學過字詞之聯想以學習新的字詞。

6-1-12樂於參與有助提升英語能力的活動。

6-1-13能認真完成教師交待的作業。

*6-1-14具有好奇心,並對教師或同學討論的內容能舉出示例或反例。

*6-1-15主動查閱圖畫字典。

*6-1-16會在生活中或媒體上注意到學過的英語。

第二階段

6-2-1樂於接觸英語電影、歌曲、廣播、書籍等。

6-2-2樂於嘗試閱讀英文故事、雜誌或其他課外讀物。

6-2-3對於世界各地民情文化有興趣,並樂於接觸與學習。

6-2-4能使用英文字典。

6-2-5瞭解基本英文閱讀技巧,進而提升閱讀的興趣與能力。

6-2-6對於教學內容能主動複習並加以整理歸納。

*6-2-7利用各種查詢工具,主動瞭解所接觸英語的內容。

*6-2-8主動從網路或其他課外材料,搜尋相關學習資源,並與老師及同學分享。

3.文化與習俗

階段

分段能力指標

第一階段

7-1-1能認識課堂中所介紹的國外主要節慶習俗。

7-1-2能認識課堂中所介紹的國內主要節慶習俗。

7-1-3能瞭解基本的國際社會禮儀規範。

7-1-4能認識外國風土民情。

第二階段

*7-2-1能以簡易英語介紹國內外風土民情。

*7-2-2能應用基本的國際社會禮儀規範。

*7-2-3能從多元文化觀點,瞭解並尊重不同的文化及習俗。

 

(四)分段能力指標與十大基本能力之關係

九年一貫課程強調國民教育階段應培養學生十項基本能力(見下表)。

各學習領域的分段能力指標,須儘量符合新課程的十項基本能力的內涵。

英語在我國為外語,國小、國中階段實為英語教育的起步階段,此時期英語課程的主要目標在於奠定基本的英語溝通能力、培養英語學習的興趣與方法、以及增進國內外文化的瞭解。

國小、國中的英語課程教學時數有限,內容十分淺顯,難以直接闡揚、培育十項基本能力的內涵。

但透過教學內容中的主題、溝通功能及課堂中的人際互動,英語課程所培養的能力仍有助於達成此十項基本能力的精神或內涵。

九年一貫英語課程所發展的能力或態度與十項基本能力的對應,列舉數例如下:

基本能力

英語課程透過主題、溝通功能、教學活動

可培養之能力或態度

1.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瞭解身體部位之說法。

瞭解如何以簡易英語表達個人之興趣與嗜好。

瞭解如何以簡易英語描述個人之外表與個性。

瞭解如何以簡易英語描述日常生活作息。

瞭解如何以簡易英語描述個人專長。

認識不同的職業類別。

2.欣賞、表現與創新

欣賞英語之音韻節奏。

朗讀和吟唱歌謠及韻文。

欣賞簡易兒童故事。

欣賞簡易文學作品。

欣賞簡易卡通影片。

欣賞簡易廣播、電視、電影等節目。

3.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培養英語之基本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4.表達、溝通與分享

使用所習得的教室用語。

參與課堂口語練習。

使用簡易的英語參與課堂討論活動。

使用簡易的英語從事日常生活對話。

使用簡易的英語介紹自己、家人和朋友。

使用簡易的英語表達個人需求與感受。

使用簡易的英語表達個人意見。

使用簡易的英語分享個人經驗。

使用簡易的英語描述生活中相關之人、事、時、地、物。

使用簡易的英語進行提問、回答和敘述。

使用簡易的英語回應或解釋別人所說的話。

依情境場合,使用簡易的英語適切表達自我,並與他人溝通。

基本能力

英語課程透過主題、溝通功能、教學活動

可培養之能力或態度

5.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透過英語學習,培養對人權、性別、不同社經背景及弱勢族群之尊重。

透過英語學習,培養對家人、朋友、社區及環境之關懷。

透過合作學習,培養主動協助弱勢同儕之意願。

6.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認識國內外節慶習俗。

瞭解國內外風土民情。

閱讀英文故事、雜誌或其他課外讀物,以瞭解他國文化。

應用基本的國際社會禮儀規範。

欣賞、接納不同之文化習俗。

培養國際觀。

7.規劃、組織與實踐

透過英語學習活動,培養規劃、組織與實踐能力。

8.運用科技與資訊

認識一些生活常見的科技、資訊用語。

利用科技提升英語學習興趣。

利用網路查詢資料。

9.主動探索與研究

使用字典及各種查詢工具,主動瞭解所接觸英語的內容。

10.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透過英語學習歷程,培養獨立思考、價值判斷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實施要點

1.教材綱要

國民中小學英語科教材的內容取材應涵蓋以下幾個部分:

(1)主題與體裁

英語科課程應符合趣味化、實用化及生活化的原則,並適度納入本土教材。

教材所涵蓋的主題層面宜多元,以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主題,如家庭、學校、食物、動植物、節慶習俗、職業、旅遊、運動、休閒等為主要內容,並儘量呼應十項基本能力的精神,以順應時代潮流,涵詠現代公民的素養。

教材編寫及活動設計亦應多樣化,並融入各種不同的體裁,如歌謠、韻文、賀卡、便條、書信、簡易故事、幽默短文、短劇、謎語、笑話、卡通、漫畫等。

(詳見附錄二)

(2)溝通功能

國小國中所應培養的溝通能力屬於基本常用者,包括日常交談、社交應對等一般人際溝通的語言能力。

依其功能可分為問候、感謝、道歉、同意、請求、問路、打電話等類別。

(詳見附錄三)

(3)語言成分

A.字母︰教材中英文字母教學包括印刷體大小寫及連續體大小寫。

第一階段只須學會印刷體,第二階段須會辨識連續體書寫的文字,但平日的書寫仍以印刷體為主。

教師書寫黑板或批改習作,亦儘量採用印刷體。

B.發音︰第一階段除了單音的聽、說模仿外,發音教學應注重音的組成、音節、重音的練習,並將英語的基本語音適時融入單字中介紹。

教師應善用字母拼讀法讓學生熟悉字母與發音的對應關係,並能主動看字讀音。

音標本身僅是一種學習工具,可用來幫助學生在面臨不熟悉的詞彙而又無法靠字母拼讀法的對應規則協助發音時,藉由查閱字典中的音標讀出字音。

音標教學宜在第二階段開始實施,此時學生對英語語音已具基本聽與說的能力,而字母符號的建構亦較穩固,開始學習音標符號,較不致於與字母混淆。

C.字彙:

為了顧及教材的銜接及避免使用艱深詞彙,國中小英語教材編寫所用的字彙宜稍加界定,以免各版本的教材所使用的字彙差異過大。

因此本課程綱要提供了一份常用1200及2000字參考字彙表(詳見附錄四)。

本字彙表的製定係參考多種字彙來源,包括民國83年教育部發布的「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參考字彙表、韓國小學課程綱要參考字彙、上海九年制課程綱要詞彙表、日本初中英語教材常用字彙、數種國內外兒童英語教材常用字彙、LTTC「全民英檢初級檢定二千字彙參考表」,以及民國84、90、91年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公布的高中英文參考詞彙表中的最常用字詞,和CollinsCOBUILD最新字典(1995,2001)所製定的最常用英文字彙表(該字典是根據TheBankofEnglish語料庫編製的),綜合彙整,輸進電腦,建立一詞庫及字頻表後,並參考美國、英國、南非、及日本等國最常用英文字彙,最後再依我國中小學學生的認知能力、生活經驗、英語學習目標及外語學習環境等因素,由編輯、諮詢委員多次討論、研商後,加以篩選調整完成。

國小、國中階段的教材,宜優先從常用1200字詞(即參考字彙表中有畫底線的字詞)中選取編纂。

若需要加深或加廣時,可從參考字彙表的其餘字詞中選用。

為了使教材編寫具有彈性空間,教材編纂時亦可視其必要性斟酌選用本表以外的字彙。

學生完成第一階段的英語教育,口語部分應至少會應用300個字詞(應涵蓋所謂的sightwords),書寫部分則至少會拼寫其中180個字詞。

國中畢業時,學生應至少學會1200個字詞,並能應用於聽、說、讀、寫溝通中。

為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各教學單元的新字詞,可依其在該單元的重要性,區分為「應用字彙」(wordsforproduction)和「認識字彙」(wordsforrecognition)。

二者的界定如下:

凡是出現在每課主教材及相關的主要練習活動中的字詞,皆應列為「應用字彙」或「認識字彙」,二者的區隔主要是以該字詞在理解課文及練習活動的重要性而定。

若該字詞與該課主題關係密切、攸關教材內容的瞭解且為常用字詞者,則歸為「應用字彙」;反之,則歸為「認識字彙」。

惟「認識字彙」若於之後不同課別出現,且與該課主題關係密切,攸關教材內容的瞭解時,應調整為「應用字彙」。

教授這二類字彙時,對學生所要求的掌握、精熟程度略有不同。

「應用字彙」部分,學生必須瞭解其字義、聽懂讀音,同時須能在書面或口頭溝通中正確拼讀書寫,並在適切的語境中使用該字詞。

而「認識字彙」部分,學生只要瞭解字義、聽懂讀音,以幫助瞭解文句語意,不必拼讀、書寫或於口語溝通中運用的字詞(至多僅作為口語練習之用)。

D.句型結構:

國小國中教材可採用的句型,應以基本常用為主(詳見附錄五),避免冷僻、抽象的文法知識的灌輸。

句型結構的呈現應循序漸進、由簡而繁,讓學生透過有意義的情境瞭解語意,經由語意的瞭解,進而建構語言規則並熟悉句型。

句型結構呈現的順序應考量教材內容的完整性與趣味性,做適度調整。

國中與國小二階段所介紹的句型應有良好的銜接,並適時重複,讓學生有充分的機會練習所學的句型,進而能靈活應用。

2.教材編纂原則

國小、國中的英語教材包含平面教材及視聽教材。

各種教材的編製以學生的興趣及需要為依歸,內容應實用、淺顯、生動活潑且有趣。

編製教材宜參考分段能力指標及附錄中所列的主題、體裁及溝通功能,以落實英語課程目標。

第一階段的教材內容及活動設計重視聽、說能力,培養簡易的讀、寫能力。

第二階段應力求聽、說、讀、寫四種能力均衡發展。

教材編撰時,每單元宜提供生活化的情境,並融合主題、句型結構及溝通功能加以編寫。

活動的設計宜多元,並強調溝通式活動,以增進學習語言的興趣並培養基本的溝通能力。

每單元的活動宜環繞主題或溝通功能加以設計,字彙、片語、句型的介紹應採循序漸進,由易漸難螺旋向上的模式,並適時安排複習單元,提供學生反覆練習的機會。

介紹過的主題、溝通功能或文法句型,之後仍可以較高層次的應用方式再次出現。

教材的主題應與學生的生活密切配合,體裁宜隨著學生年齡及英語能力的增長呈現多元的風貌。

內容以淺白易懂與趣味化為原則,儘量將歌謠、對話、韻文、書信、故事、短劇等融入教材之中。

生活化的主題搭配不同的體裁,提供學生多樣化的語言情境,豐富學習內容、提升學習的興趣,以增進學習的效果。

3.教學方法

英語教學要成功,首重在學校及班級如何營造出一個豐富的英語學習環境,讓學生置身其中,以自然的方式學習英語。

教學的實施應配合目標進行,並透過多元化的平面及視聽教材,包括錄音帶、錄影帶、電腦多媒體、書本、圖片等,引導學生接觸童謠、歌曲、節奏韻文(jazzchants)、簡易故事、卡通等,來訓練學生聽與說的能力。

教學時應儘量以英語進行,以增加學生聽說的機會,並突破由教師作單向知識灌輸的模式,儘量透過情境化的活動、同儕與師生雙向互動的練習,讓學生從活動中學習。

教學應儘量由意義的建構出發,先處理整體的理解與表達,交代情境、目的、對象後,再進行較局部的語言成分的練習,語言的整體和局部應並重。

此種由上而下的過程可使零碎的語言練習活動,如文法練習或拼讀練習等,較具意義。

第一階段的聽力教學宜注重語意理解,口說教學也以語意表達為主,並利用圖示、肢體動作等視覺輔助,增進學生對語意的掌握。

閱讀方面,對於常出現在每課主教材中的字詞,學生應儘量使用字母拼讀法的規則嘗試拼讀或認字。

此外,儘量經由簡易有趣的故事及短文,讓學生在有意義的語意環境下學習識字,建構句子概念和瞭解英文書寫形式。

書寫方面的教學,應提供學生臨摹、抄寫活動,再透過重要字詞填寫和造句培養基本的寫作能力。

第二階段應延伸聽、說、讀、寫及整合能力的訓練,利用菜單、時間表、行程表、地圖、指標、報章雜誌等各種實際生活資料進行口語及聽力活動。

閱讀方面,應增加不同主題和體裁的教材,以提高閱讀興趣、增強閱讀能力,並幫助學生發展處理訊息的閱讀策略和能力。

寫作能力的培養,應循序漸進從合併、改寫、完成句子、造句到書寫簡單的段落。

第一、二階段教學皆應強調適時複習,實際應用,不要求死背強記,以提高學習的興趣和效果。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學習的年限加長,將加劇學生程度參差的問題。

老師應該在時間、資源允許的範圍內,儘量針對學生的程度實施適性教學。

除了以學校行政措施(如能力分組、成立英語社團等)因應外,老師在課堂中更應以靈活的教學技巧(如增刪教材、變化活動方式或調整問題難度等)儘量照顧不同程度學生的需求。

針對程度高低兩極的學生,一方面進行補救教學或以同儕互助的方式(如小組合作學習或英語小老師制度),協助程度極弱的學生迎頭趕上;一方面提供程度極高者適當的課外補充教材,視需要施以個別指導,以協助其加深加廣、持續精進。

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編寫開放後,必然產生不同版本教材間的銜接問題,第一、二階段之間,尤其如此。

國中老師必須在學生入學之初,安排一段國小、國中教材銜接期,規劃課程,協助學生順利轉進至國中新教材。

然而,同一階段(國小或國中)之內,同一屆學生應該儘量使用同一系列教科書,確保前後教材銜接順利,避免滋生無謂困擾。

若同一階段內必須中途更換教科書時,學校也應規劃課程,進行新舊教材的銜接教學。

4.學習評量

學習評量建議採用多元化的評量模式。

評量要根據教學目標並能反映學習成果,學習成果一般可分為:

知識、思考、技能和情意等類別;評量方式除測驗外,更應涵蓋學生作品的呈現。

第一階段可多採取形成性評量,瞭解學生的學習起點,評量其個別的進步情形,將學生的各項學習活動表現詳加記錄,儘量將相關作品整理成個人檔案,且將學生的學習態度、認真程度等同時都列入評量範圍,作為評量的參考。

學習成果不一定全採用分數,亦可以質的敘述方式呈現。

聽與說的評量儘量以上課的口語練習、角色扮演、配對、小組互動表現為依據,少作紙筆測驗。

第二階段的評量,應配合教學目標,兼顧發音、字彙、文法等各種語言成分及聽、說、讀、寫和綜合溝通能力的評量。

除了紙筆評量外,可兼採聽力與口說測驗等方式;平時上課的表現、學習態度、作業書寫與繳交狀況等皆應列入評量考核範圍內。

此外,教師應依本綱要所列之分段能力指標選擇教學材料,規劃教學活動,設計學習評量,並盡可能事先告知學生學習評量的相關內容與方法。

教師並應視學習評量結果,適當調整教學方法或更改教學活動設計。

5.教學資源

英語教學應儘量結合平面教材、各種視聽媒體以及教具,讓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皆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除教科書外,應有配套的教學指引、學生習作及錄音帶/CD。

此外,亦可研發教具及輔助教材,如生字卡、圖卡、情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