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科技馆活动进校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299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头沟区科技馆活动进校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门头沟区科技馆活动进校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门头沟区科技馆活动进校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门头沟区科技馆活动进校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门头沟区科技馆活动进校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门头沟区科技馆活动进校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门头沟区科技馆活动进校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门头沟区科技馆活动进校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门头沟区科技馆活动进校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门头沟区科技馆活动进校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门头沟区科技馆活动进校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门头沟区科技馆活动进校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门头沟区科技馆活动进校园.docx

《门头沟区科技馆活动进校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头沟区科技馆活动进校园.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门头沟区科技馆活动进校园.docx

门头沟区科技馆活动进校园

附件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

2011年项目活动方案申报表

 

方案名称: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

项目单位:

北京市门头沟区科技馆

申报日期:

2011年2月

 

北京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2011年制

一、项目单位的基本信息

项目单位

项目单位类型

(在□中划√)

1、市级科技馆□;2、区县科技馆□;3、青少年科学工作室□;4、博物馆□;5、其他()

项目单位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项目单位负责人

职称/职务

办公电话

手机

电子信箱

传真

项目项目负责人

职称/职务

办公电话

手机

电子信箱

传真

二、项目项目的主要参加者(不含项目负责人,不超过10人)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职称/职务

专长

学历

郝新怡

1989年6月

首都师范大学

学生党支部书记

朗诵

在读

三、项目活动方案内容

项目活动方案必须包括以下内容,请另附纸按下列格式及内容要求书写:

(一)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

1、现有科普设施、活动资源

2、场地情况

3、人员队伍情况(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兼职人员、外聘专家、志愿者)

4、以前开展的主要科普工作或科普活动等

(二)项目预期成果及描述

1、中期成果

2、终期成果

(三)项目项目的内容及策略

1、项目项目的目标群体与服务范围

2、项目项目优先选择要突破的重点问题或领域

3、项目项目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策略

4、项目项目的创新点

(四)项目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1、以前开展过相关的工作或活动,即已有基础和经验

2、科普资源的条件保障

3、人员队伍的条件保障

4、项目项目经费来源与保障等

5、项目项目产生的效益的可持续性

6、项目项目的管理方式

(五)项目项目的实施计划(一年)

1、项目方案的起止时间

2、实施步骤与时间表

——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阶段成果、拟开展的活动

——活动实施采用的方法与措施

3、项目项目结束后的后续工作及成果推广

(六)主要评估方法和指标

四、相关附件(请填写每个附件的名称并简要说明其主要内容)

 

五、项目单位意见与承诺

 

单位负责人(签章)单位公章

年月日

 

六、北京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批复意见

 

项目主管:

业务科室:

部门负责人:

年月日

 

资料包介绍

(2)项目预期成果及描述

本项目预期成果让学生通过参与本项目的各种活动及游戏,激发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能够通过活动体会光学知识的快乐,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光学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

1、中期成果

不断完善本项目的光学活动资源包,在试验学校展开一系列的光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充分的参与科普知识的活动中。

2、终期成果

在试验、开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光学科技活动资料包的相关内容。

进一步的将项目内容与学生的课本中相关的光学知识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探索科普知识的欲望。

通过不断的修改,我们将会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科技馆活动资源,组织有关专家对整套资源包进行成果鉴定。

(3)科技馆活动资源开发项目的内容及策略

1、试点项目的目标群体与服务范围

本项目的目标群体为小学和初中学生。

由于我区的中小学相对集中,距离科技馆较近,所以本项目的服务范围确定为门城镇地区的中小学,我们将会对把相关的器材运到各个学校中深入开展活动,让学生真正有机会走进科普活动。

2、试点项目要突破的重点问题

以往的活动项目都不能够将项目内容与课本知识起到很好的衔接的作用。

本项目要突破的重点问题正是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将所学知识灵活化、快乐化、思考化。

让学生逐步地体会到光学知识的快乐性。

学习者可以利用资源包设计出新的探究和实验内容,使资源包成为生成性的装备,使之不断发展丰富,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设计制作一些材料或利用生活中的其他材料,来丰富资源包的活动内容,利用科技馆的设备支持,让学生在学习光学知识的基础上丰富对知识的理解性,为学生学习后主动探讨研究引出思路。

所以,教师和学生是资源包的使用者,更是资源包的创造者和发展者。

3、试点项目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策略

首先,组织学校教师和科技教育专家设计提供光学资源包的基本装备器材;其次,以这些基本器材为基础开展学生活动,在活动中对资源包进行发展和进一步设计改进;最后确定资源包的基本形式并开发出相应的活动指导材料。

4、试点项目的创新点

本项目的创新点在于将科普知识融于校园,融于活动,融于生活,并将课本知识施予娱乐性、参与性,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奥秘,不再为知识的枯燥而烦恼。

(四)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5、本项目为科技馆青少年动手做工作室科技活动,特别是与学校科学教育相结合的活动,提供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资源,本项目资源包在推广过程中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本项目设计的资源包具有开放性、时效性、生成性的特点,且内容可不断发展,因而具有可持续性。

并且此活动内容承载着书本知识,并在此中融入了参与性,让学生在学到了相关的知识后进一步体验光学的奥秘,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开拓了学生的眼界。

(五)项目实施计划(一年)

2、实施步骤与时间表

第一阶段:

2010年9月—2010年12月

组织科技教师、科技教育专家进行研讨,提出资源包的实验设计方案及器材配备方案。

第二阶段:

2010年1月—2011年2月

按器材配备方案完成资源包的配备。

第三阶段:

2011年3月—2011年10月

利用资源包和青少年动手做工作室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并在此活动后进行总结,听取学生和教师的意见。

第四阶段:

2011年11月

资源包实现完整的配备方案和活动方案,制作活动指南,组织项目验收。

(6)主要评估方法和指标

本项目的具体活动的评估将以学生的参与人数、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学生活动后的感想等对每一名学生进行评估,评估的主要方法将会以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深入评估。

评估的各项指标将会依据与多名相关专家深入探讨,制定出各项调查内容的百分比数,若每一项超过此内容的制定分数,则定义为此环节达标。

附件: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之趣味光学资料包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此次活动中,我们将着重于物理的光学知识融合趣味性、创新性、探索性于一体,发挥学生动手操作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对光学知识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与社会发展的相辅相成的作用,为以后学生的快乐学习奠定基础。

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在学生参与活动前,让学生主动观察各种镜片及其呈像特点,让学生能够学会对观察的知识进行总结。

平面镜

平面镜定义

平面镜呈像特点

凸透镜

凸透镜定义

凸透镜呈像特点

凹透镜

凹透镜定义

凹透镜呈像特点

三棱镜

三棱镜定义

三棱镜呈像特点

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之间的相互比较(请同学们在观察后总结)

活动一:

趣味光学实验

实验1:

消失的娃娃

准备材料:

1、水槽

2、油性水彩笔

3、锥子

4、透明一次性塑料杯(每人2个)

实验步骤:

1、取一个塑料杯,在杯子的底部扎一个小孔

2、取另一个塑料杯,在杯子中间画一个娃娃脸。

3、把第一个杯子套在第二个有脸谱的杯子上,两杯之间留下一些缝隙。

4、用手堵住杯子上的小孔,把杯子压入水槽的水中,保证空气不会从小孔进入。

5、从水槽的上边看去,杯子上的脸谱还存在吗?

(此时已经娃娃脸“消失”了)

6、松开手指,空气又被排出,水进入两杯之间,这时脸谱又出现了。

思考内容:

1、为什么娃娃脸消失了?

2、娃娃脸消失后为什么在手松开小孔后再一次出现了?

3、生活中,当我们用透明玻璃杯喝水时,你是否可以从杯口通过杯子的水看到我们握着杯子的手呢?

实验原理:

本实验中,两个之间会存在空气层,这个空气层的作用就是使得在塑料杯壁上发生全反射现象,所以杯中的娃娃脸消失了。

当水进入两杯之间,破坏了之前全反射条件,全反射的现象消失了,所以又可以看见杯子上的娃娃脸了。

附加小实验:

神奇的彩虹

此活动将会奖励给对上面活动和知识总结完善的学生进行参与,本活动的重点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发现光是由哪些颜色组成的。

 

活动二:

光学小制作

制作一:

制作你的小相机

准备材料:

1、直尺

2、凸透镜

3、笔

4、见到

5、白纸

6、胶水

7、半透明纸(如宣纸等)

制作步骤:

1、用笔和直尺在白色卡纸上绘出一个相机的轮廓,并画出取景框和镜头的大致轮廓。

2、沿着画好的线将卡纸剪开。

3、在取景框上贴好半透明纸。

4、将剪好的卡纸组装成相机的样式。

5、用剪下的卡纸的废料卷成一大一小两个圆筒,大圆筒以能放如镜头为宜,小圆筒以能放入大圆筒为宜。

6、将大圆筒固定在镜头孔当中。

7、将一片凸透镜安装在小圆筒的一端并固定好。

8、将小圆筒放入装好的大圆筒中,一个自制相机就做好了。

思考:

相机呈像说明了光的什么原理?

凸透镜有什么样的作用?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透镜呈像特点?

实验原理:

凸透镜有成像的功能,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的时候,凸透镜可以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在呈像位置上放上胶片就可以照相了,这就是照相机的原理。

相机外壳图:

在完成上述小制作后,相关教师依据各个学生制作的不同情况提出更具挑战性的制作,如制作万花筒、小兔眨眼看星星等制作活动。

活动三:

光路设计大挑战

刚刚上完物理光学课的小明和小红手里都拿了几片平面镜,放学后,小明和小红用手电研究完手中的平面镜后顺便玩起了捉迷藏,小红为了不让小明轻易的捉到,藏到了高大的障碍物之后,她想:

“这下小明绝对不会找到我了!

”如果你是小明,你能借用上课刚刚学过的知识找到小红吗?

挑战要求:

1、每组使用发放的模型进行实验。

2、每组用发放的激光笔代替手电进行模拟,照到对面的“小红”即为挑战成功。

3、挑战成功的小组中使用平面镜次数最少的组为最佳挑战组。

挑战1

小明小红

 

挑战2

 

挑战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