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毕业会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30413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毕业会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毕业会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毕业会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毕业会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毕业会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毕业会考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毕业会考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毕业会考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毕业会考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毕业会考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毕业会考化学试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毕业会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毕业会考化学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毕业会考化学试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毕业会考化学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毕业会考化学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白光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下表是不同温度时NaCl、KNO3的溶解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A.将60℃时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质、溶剂的质量都会减少

B.将80℃时NaCl、KNO3两种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

KNO3>NaCl

C.40℃时,将5gNaCl、5gKNO3分别加入1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D.用上表数据绘制成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两条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范围是0~20℃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B.

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

C.

比较铁与铜的活动性

D.

验证碳酸氢钠的性质

5.通过西安市政府的不断努力和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西安市的空气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下列做法不应该继续提倡的是()

A.保护青山绿水,严禁乱伐乱建

B.发展共享单车,提倡绿色出行

C.就地焚烧秸秆,避免堆积

D.减少燃煤,加强煤的综合利用

6.符号“N2”表示()

①氮气②氮元素③2个氮原子④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⑤1个氮分子是由2个氮原子构成的⑥两个氮元素⑦一个氮分子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⑦

C.②③④⑦

D.②④⑤⑦

7.化学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吸烟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因为香烟的烟气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B.葡萄糖是一种有机物,是人体内重要的提供能量的物质

C.青少年缺钙会引起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D.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对人体有害

8.如图所示,在a烧杯中盛有酚酞溶液,在b烧杯中盛有浓氨水,有关现象和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

解释

A

a烧杯溶液变红色

b中氨气分子运动到a中,氨气溶于水,氨水呈碱性

B

a烧杯溶液变红色

氨气与酚酞反应生成红色物质

C

b烧杯溶液变红色

b中氨气分子没有运动

D

b烧杯溶液变红色

a中酚酞分子运动到b中,氨水呈中性

A.A

B.B

C.C

D.D

9.已知化学反应:

X+YSO4=Y+XSO4,根据此反应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A.X一定是金属铁

B.Y一定是金属铜

C.X的金属活动性比Y强

D.Y的金属活动性比X强

10.下列各种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A.氧化钙吸水

B.浓硫酸吸水

C.浓盐酸挥发

D.氢氧化钠潮解

11.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50

2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x的值等于2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时丙和丁的质量比为8:

1

12.现有一含有多种溶质的无色溶液。

关于该溶液中所含溶质,有如下几种猜测,其中合理的是

A.H2SO4、KOH、NaCl

B.NaNO3、NaCl、CuCl2

C.AgNO3、NaCl、HCl

D.H2SO4、Na2SO4、KNO3

二、填空题

13.有A、B、C、D四种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由B组成的物质在A元素组成的物质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C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D原子的核外有11个电子。

根据以上条件回答:

(1)写出A、B的元素名称:

A______;B______。

(2)写出C、D的元素符号:

C______;D______。

(3)写出气体E的化学式_____。

(4)画出D+结构示意图_______,它是______结构。

(5)写出A和B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14.硝酸可发生反应:

据此回答:

(1)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反应。

(2)X的化学式为_____,推断的依据_____。

15.用化学用语表示:

(1)钢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锈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

(3)4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____

(4)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

16.请你根据以下实验要求从中选出所需合适仪器的编号,并写在横线上。

(1)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__________。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用___________。

(3)粗盐提纯时蒸发滤液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4)在⑵、⑶两组实验操作中都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填名称)________。

17.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例如: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微粒的名称.

(1)金戒指中的金是由________ 构成的;

(2)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是由________ 构成的.

三、实验题

18.根据图中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洗气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收集装置为(填字母序号)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F装置的________(填“①”或“②”)端口通入.

四、简答题

19.如图,若将“稀硫酸”比作初三学生,在“应急演练”中,要从顶层入口处由上至下疏散到出口处,各层都有三道门(空白处为该层通道),“稀硫酸”要在每层中至少打开一道门(即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才能到达下一层或出口处,请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若按“速度最快”(化学反应速度最快)的原则疏散,则其疏散路线由上至下依次为(填化学式)进口→__→__→__→__→__→出口。

所有楼层中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共有__种;

(2)若将“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则无法通过第__层。

20.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用漏勺捞饺子与化学基本操作中的___________原理相似。

(3)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来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五、推断题

21.框图中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G是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E、F、I为无色气体。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C_____。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③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写一条)。

(4)要使反应⑤能够发生,需要反应物B和M,其中M的化学式为_____。

22.2018年第23届冬季奥运会在韩国平昌举行。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O2、Fe2O3、稀盐酸、Ca(OH)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五环”中相交两环中的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则甲物质为_________;其中,C与甲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Fe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六、流程题

23.某化学小组参观制碱厂后,绘制了该厂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图如下,据图回答:

(1)流程图Ⅰ是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Ca(OH)2和Na2CO3,二者加入的顺序能否颠倒?

______(填“能或否”),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I得到的沉淀成分有: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如果不将氯化铵作为目标产品,即加入氨气不是为了生产出氯化铵,那么,氨气在制碱过程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流程Ⅱ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时,向100g水中加入11.7g氯化钠和15.8g碳酸氢铵,充分反应后,理论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g。

(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9.7g,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2g)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题

1、

2、

3、

4、

5、

三、实验题

1、

四、简答题

1、

2、

五、推断题

1、

2、

六、流程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