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31208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17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8页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8页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8页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8页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8页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8页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8页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8页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8页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8页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8页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8页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8页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8页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docx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资料

小升初衔接(生物)预习提纲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生物教学打下基础。

2、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教学流程,以适应以后的教学。

重点和难点:

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用具:

动物彩图,病例资料,书本彩图,课件

教学过程:

好,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啊?

(生物课)这是同学们上初中后新开的课程之一,相信你们都对这新的科目很好奇。

你们喜欢生物吗?

生物无处不在,首先,告诉我,在你们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呢?

(动物,植物,菌类)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

(出示生物发展史)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的历史已经有46亿年了,但我们人类的历史只有一小段,那么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的那段时期地球上有些什么生物呢?

而这些动物现在还存在吗?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

(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吗?

为什么呢?

大家想一下。

那生物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其他吗?

像我们漂亮的校园里面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有的树能长成几十米高,有的却长在地上当地毯来观赏呢?

除了动物,植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在我们身边。

大家说一下?

刚才我们所说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那都是一些生命的现象,我们书本上《致同学们》那一页中说到,生物学除了研究这些不同生命的现象之外,还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

我们生命活动的规律有哪些呢?

像我们常说多喝牛奶会长高,这就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钙,钙是我们骨骼中重要的组成成分。

我们生物学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等学科的基础,书本上也举了好多生物学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我们看看图3中的幼儿预防接种,同学们都有接过种吧?

我们为什么要接种呢?

接进去我们体内的其实也是一种病毒,只是它的毒性很小,对我们人体无害,但是注入这种病毒之后我们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以后遇到毒性大的病毒也不怕了。

(还有书本上的其他例子逐步介绍。

(学生提出问题再讨论解决)

我们生物课是一门新课程,很多同学对生物课的课堂要求不是很明白,现在我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

课前十分钟预习,课堂积极发言(占总分10%)

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占总分10%)

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

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教学后记:

课堂上学生气氛还算活跃,对很多新的生物学知识都很好奇,要注意调节学生的积极性,因为生物课大多安排在下午,下午的时间学生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多举些有趣的事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教学反思:

个别班学生气氛很沉闷,因为对书本上,老师介绍的热门话题不感兴趣,他们没有接触过,要注意调动不同班级的积极性,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教学目标:

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调查方案、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会做调查记录,同时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

描述部分所调查生物的特征

课前准备:

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

了解要调查的生物状况,并查找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把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说明本节调查课的目的,步骤,各小组自由选择调查范围(不可在教学区)然后汇报到老师处,每小组长把组员的名单交到老师处。

强调调查范围的要求是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注意事项:

1、如安全、不伤害动植物、不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等。

2、应特别关注一些小生物。

如树皮上、草丛中的小生物和天空中飞行的生物。

3、据报告册P2~3内容进行调查,并及时记录,布置作业是星期四交齐。

4、纪律要求:

出入教室不可吵,不可影响其他班同学。

各小组提前十分钟回到教室,各小组要跟老师对好时间,要求本小组长组织好纪律。

5、利用下课前十分钟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调查的生物,(可按P9的分类方法)并对个别小组作出表扬。

总结本节课全班同学的表现。

(问题:

1.你们组调查了多少种生物?

2.你们是按什么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的?

分多少类?

各多少种?

每类选1-2种生物,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

调查中,你又想到哪些新的问题?

教学后记:

初一

(2)班没有说明细节,学生不明确调查的意义和方法,把抓昆虫等作为调查的主要目的,抓昆虫成为本班男生的主要任务。

还应强调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等其他生物。

初一(9)班事前说好了各种注意事项,强调了纪律,所以每个人都能完成好这次调查活动。

初一(10)班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该班学生较文静,气氛太沉闷

初一(3)班课堂纪律太乱,几位同学特意捣蛋,但小组间团队精神不错,调查到的种类较多,有些学生的知识面很广,认识植物种类多。

初一(5)班守纪律,调查生物最少19种,最多29种,证明每组都有认真调查的学生,学生积极性高,对老师的布置完成得很好。

初一(4)班户外活动时纪律管不好,很多男同学在玩蟾蜍等生物,男同学一堆,女同学一堆,纪律不好,但调查到最多的生物种类有40种,最少的也有25种,证明该班学生对生物有浓厚的兴趣,但事后发现很多生物不是真正看到的,是联想到和想到的,缺乏科学精神。

教学反思:

在户外活动前要多强调各种规章制度,考虑问题要面面俱到,,不然学生不了解活动的规则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

第一单元认识生物

第一章奇妙的生命现象

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1.生物的录像。

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

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

放录像,让学生仔细观察录像中出现的生物与非生物。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

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总结:

除了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还有其他别的生物特征吗?

(根据生物的特征说)

 补充: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

生物体能遗传变异

  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能力训练:

可用书上练习P6

  

(1)分析图片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为什么不是生物?

  

(2)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

详细说明。

教学后记:

本节课我的安排主要集中在除书本上举出的生物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特征这一问题来让学生讨论,所以很多学生对生物的特征包括哪几方面了解得不够深入。

教学反思:

这节课可以先安排课后练习钟乳石是否生物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就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进行讨论和举例(主要是举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特征。

深入了解了书本的六个特征后,再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有一个总的认识,再引导他们举出一些所有生物都具有而非生物所没有的特征。

对于学生所列出的生物特征应该逐一分析,并让学生举出反例子来论证其观点,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到生物的特征,真正分清楚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然后再由学生来解答钟乳石是否生物,让他们用刚学的知识解答一开始可以理解错的问题。

总结:

前面一节课和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对生物有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所以,生物圈中的生物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解答下面问题。

6.练习:

1)如果将生活在淡水中的鲫鱼放入海水中,不久就会死亡,这一现象说明()

A.每种生物都是有寿命的

B.每种生物都有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

C.动、植物改变生活环境就会死亡

D.生物的生存环境很容易破坏

2)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叶片一般大而薄,主要作用是()

A.充分利用光能B.减少阳光照射

C.适应低温D.适应潮湿的环境

3)许多种鸟具有保护色,但也难免常被嗅觉发达的兽类所捕食,对此最好的解释为()

A这些鸟不适应环境

B.被食的鸟是警惕性不高的

C.适应是绝对的

D.适应具有一定限度和相对性

7、讲解书本课后练习。

教学后记:

这节课不仅要讲理论课《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而且也要说明探究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原理和过程。

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这个知识点并不难,学生容易理解,但对于探究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在课堂上讲解这个实验过程和原理较费时,最后超出课时,学生也只是一知半解,特别是对于为什么要用裸地、草地、灌丛三个环境来做这个实验,很多学生很难理解,还有对于探究实验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计划并不了解,所以我在其他班的课堂上采取了把实验过程,原理用一节课来讲述,因为探究实验对于学生来说很陌生,只有一开始让学生理解了探究实验的方法,在以后的课堂上才能让他们自主探究,所以我觉得把实验课分为一个课时的课是有必要的。

教学反思:

应该安排学生实验前自己先体验实验过程,实验所需时间,这样让学生操作起来可以更容易掌握,自己也能了解到实验过程所遇到的问题。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教学目标

①学生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②学生能够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③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二、教学重点:

①细胞中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能量转换作用。

②学生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及其转换。

三、教学难点: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能量转换作用。

(学生对于微观抽象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难于理解。

四、课前准备:

演示实验器材、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对上一章的内容进行回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

复习:

细胞都有哪些结构?

导入:

植物体和动物体都有许多细胞构成,细胞中不同的结构又有不同的功能。

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有些细胞在长大,有些细胞在变老,有些细胞在死去,同时又不断的有新细胞在形成。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同走进细胞,看一看细胞是怎样生活的。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根据提出的生物现象作出讨论:

1、生物体能由小变大2、庄稼需要浇水,施肥;动物需要喝水,吃食物……

得出结论: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根据这个结论,提出三个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1、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2、细胞怎样控制物质的进出?

3、细胞怎样获取和转换能量?

A、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根据问题推测细胞内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吃西瓜或苹果时,有什么感觉?

(水、糖、酸……)

小麦磨制后能得到面粉。

(淀粉)

动物油(脂类)

得出:

B、细胞内物质的分类:

小分子(一般不含有碳)如无机盐、水、等——无机物

大分子(一般含有碳)如糖、蛋白质、脂类等——有机物

实验认识有机物和无机物:

用浸软的小麦种子放在火上烧,留下的灰就是不能燃烧的无机物,而烧掉的就是有机物,水在这过程中蒸发掉了。

C、组成物质的基本颗粒。

无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颗粒——分子构成的。

分子又是由更小的颗粒——原子构成的。

(举例:

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

做实验验证:

蔗糖放到水中,糖溶化了,水也有了甜味。

得出结论:

分子是能够运动的。

蔗糖在水中溶解,其实就是一个个蔗糖分子分散开来,挤进去水分子之间的空隙中。

(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认识到细胞中有这些物质后,那细胞中的物质是否封闭的?

细胞里面的物质会到外面去吗?

细胞外面的物质能到里面来吗?

是什么控制细胞中的物质进出的?

思考:

物质进出细胞的界限为细胞膜

根据现象作出判断:

放入清水中的萎蔫青菜会重新硬挺起来。

据测定,某海藻细胞中镁的浓度仅为海水中镁浓度的万分之一。

细胞膜并未将细胞完成封闭起来,它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怎样控制呢?

对有用的物质——进入

对无用的物质——挡在外面

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出

(三)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

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吃饭呢?

进去体内的营养物质有什么作用呢?

能量的形式和转换:

电流中的电能——光能和热能

蜡烛的化学能——光能和热能

汽油的化学能——光能和热能

食物中的能量属于哪种形式呢?

这些食物,有的来自动物、有的来自植物,说到底,是来自这些生物的细胞。

那么细胞中的能量又是哪里来的?

又将怎样转变为生命活运所需要的能量?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离不开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怎样转换?

(看动画)

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叶绿体相当于加油站,线粒体相当于发动机。

尝试着对能量转换器进行理解。

通过练习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巩固。

植物体中,叶绿体把太阳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这些化学能被线粒体转化成植物生活所需要的能量。

因此我们把叶绿体、线粒体称为能量转换器。

其中:

叶绿体中将太阳光能转换成化学物质中的能量;

线粒体中化学物质中的能量转换成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

教学反思:

让学生根据探究课题而讨论时学生讨论激烈,但是会出现一些与本课堂无关的问题,必须引导学生进入本课题的讨论中,不要过多地关注其他问题,控制好课堂时间。

因为这一课的内容比较难,课时比较紧张,但还是尽量让学生做关于本课题的练习,巩固知识,这样才能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

教材上安排先学习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再学习细胞里面有什么物质,我觉得这样安排连贯性不大,学生也很难一下子理解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然后又一下子变成有机物,无机物,所以我先让学生认识细胞中的物质,从而归纳出物质可分为有机物,无机物,再把有机物、无机物总结起来它们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并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学生通过资料分析,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从而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重点和难点:

学生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导入:

上节课说到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其实我们还需要细胞提供给我们信息。

观察你的同桌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

再调查他的父母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

为什么这样子呢?

因为遗传到爸爸或者妈妈的。

是什么使到我们能遗传到我们父母的这些特性呢?

是因为我们细胞中有一个结构是提供给我们遗传信息的。

一、遗传物质:

那么,什么是遗传信息呢?

是指上一代传给子代的控制该物种遗传性状的全部信息受精卵内含有生物全部的遗传信息。

那么遗传信息存在于哪里呢?

克隆羊多莉的实验:

得出结论:

细胞核里面有遗传物质。

二、细胞核里面有哪些成分储存遗传物质?

简单介绍DNA、蛋白质共同组成染色体。

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DNA的有机物.

结构双螺旋结构

基因具有特定遗传信息DNA片段,也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介绍人的卷发,蓝眼睛等都是由基因引起的。

染色体上的数量过多过少引起疾病

三、遗传信息、DNA、染色体、细胞核四者之间的关系

四、小结:

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腊的功能

五、练习:

从细胞结构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现象主要决定于()

细胞质B、细胞核C、细胞膜D、细胞壁

中国人的皮肤是黄色的,这是由细胞中的()决定的。

有关遗传物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染色体首尾相连组成了DNA

DNA的特定结构中储存了大量的遗传信息

基因与DNA的关系是:

()

一条DNA就是一个基因

一条DNA有多个基因

一个基因中包含有好几条DNA

一个基因就是一条DNA

判断题:

染色体的英文名就是DNA。

判断题:

染色体就是DNA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在让学生理解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并且能够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这节课的内容不多,但要想让学生对前面四个知识点能有一个深度的理解,这节课并不容易上,因为学生之前也有些关于DNA,基因的知识,但并不理解这几种物质的关系,所以我这节课并不按照书本的顺序安排课堂教学,而是先介绍细胞中贮存遗传物质的是细胞核,然后再介绍每种生物中都有不同数量的染色体,而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其中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基因是DNA上的片段。

这样的顺序学生更易于理解遗传物质的关系。

最后把前面的知识总结出:

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

第二章严整的生命结构

第一节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教学目标

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③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和难点

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课前准备

教师:

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四种标本(写有“e”字的玻片;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学生:

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

教学过程

走进新单元读第二单元开篇语,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指导学生看书中35页图,提问、朗读,引出主题。

导入新课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导入的策略和方法

讲授新课思考得出,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

提示图中细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指导学生看书37页:

取镜和安放。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引导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明、发展过程。

提问:

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引言: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镜,并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镜。

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看书来认识显微镜。

随机叫学号,进行抽测。

2.显微镜的使用

对光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观察: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有迫切动手观察的欲望。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情况不一,部分同学没看到物像。

 

思考回答:

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

归纳:

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认真观看

动手观察,注意规范。

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

介绍四种观察标本:

①写有“e”字的玻片;

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

③动植物玻片标本;

④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

(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

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

给予鼓励性评价。

先请学生补充,后教师补充。

强调:

①用低倍物镜(10X或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③纠正:

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

④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使学生明确:

①物像是倒像

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引导学生换目镜后再观察。

问:

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鼓励按步骤规范操作,巡视,检查,纠正错误。

练习

思考,回答。

看书39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

学生畅所欲言。

(提示:

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

小结:

给予评价,并启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

课后实验室开放。

教学反思:

练习使用显微镜是学生在实验室上的第一节课,到实验室时要先跟学生强调实验室的纪律,让学生明白以后来实验室上课必须遵守实验室纪律,强调实验室的清洁工作,布置好值日生。

安排学生观察的“e”玻片要使用低倍的目镜和物镜。

强调光圈、反光镜和光线的关系时要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最好把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如:

怎样使光线变亮,怎样使物像更清晰这些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边做实验边思考。

这样更易使理解这些关系,做题的时候也可以想像做实验的过程,记忆更深刻。

第二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2、提高制作以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

3、设计实验、改革实验,弄好自己的创新潜能,以此来体会科学探索的思想和方法是不断发展的,继续形成“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

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

1、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刮取。

2、细胞结构的观察。

阅读书本P47方法步骤,总结出每个步骤:

擦—滴—取—涂—盖—染—吸。

(口要漱干净)

这里面滴的与制作植物时不一样,不同在哪?

(滴的是生理盐水)。

因为动物细胞外面没有细胞壁,要使动物细胞处于活性的必须给它一个适合于它所在的环境,而0.9%的生理盐水就是适合于细胞生活的环境。

就是为了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生理盐水的成分就是0.9克盐99.1克水。

注意,取口腔上皮细胞的时候是在口腔两颊取。

因为口腔上皮细胞比较难找,要把已经做好的口腔上皮细胞涂片给学生看,让他们准确找到细胞。

布置作业:

生物实验报告册P10、13、16

教学反思:

因为有了上一节课的植物细胞的实验,这一实验学生比较容易操作,但有的学生觉得在口腔里面取细胞很恶心,要教育他们科学精神。

对于口腔里面的上皮细胞,压片时并没有植物那样容易,可以老师先做好一片示范的在讲台,让学生先了解这些上皮细胞成什么形态后再自己观察,这样易于学生找到细胞,而且也不用老师逐个指导。

很多同学做实验的时候没有找到细胞,虽然有的书上写在实验中可以先染色后盖玻片,但对于这个实验来说,先盖玻片后染色成功率更高。

二.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教学目标:

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教学重点:

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教学难点:

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

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教学过程:

进入实验室先填好记录本,回实验实验过程。

(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

迅速拿出显微镜,对好光。

如果把一根头发、一张厚纸放在物镜下面,看看能否看清楚它们的结构?

(不能)必须把玻片弄到薄而透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