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34467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docx

《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docx

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

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

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通用5篇)

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1

一、教学目的:

1、透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体验劳动的欢乐,从小培养爱劳动的习惯。

3、教育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珍惜父母的辛苦和劳动。

二、课前准备:

1、搜集名人或身边感人的劳动故事。

2、观察班上最爱劳动的同学有谁,用一句说话夸夸他。

三、班会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看我们教室的环境怎样,你感觉到什么?

这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是我们的值日生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

劳动创造了美、创造了完美的生活,劳动是最光荣的!

(二)学会尊重劳动者

我们背着书包走在宽阔平坦的马路上时,当我们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吃着美味可口的饭菜时,你是否会想到那些为我们创造完美生活的劳动者?

你是否体会到这些劳动者们所付出的艰辛呢?

假如这些劳动者都停止了劳动,我们的生活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劳动仅有分工不一样,没有贵贱之分,劳动者是最值得尊重的人。

让我们为这些可敬的劳动者送上最美的赞歌吧!

下头请欣赏诗朗诵《劳动之歌》

劳动如多彩的光是那么明媚,劳动创造出千般快活,劳动使机器在飞速地动,劳动使万物承载世界,我要为劳动者唱赞歌。

无论坚守在什么岗位,无论岗位是多么平凡,都是劳动创造新的生活。

劳动是事业的根本,劳动才能获取新的生活。

劳动是人类永久的旋律,劳动是勤劳者心灵之歌。

(三)分享劳动的故事

劳动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他们无一不都是用自我的双手去劳动、去创造自我的一切。

下头,我们就一齐来分享这些感人的劳动故事吧!

从他们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四)表扬爱劳动的同学。

劳动是可敬的,劳动是光荣的。

同学们,擦亮我们的眼睛,看看我们班上最爱劳动的同学有谁?

他们平时是怎样做的?

让我们向他竖起赞赏的大拇指,说一句赞美他的话!

(五)点燃热爱劳动之情。

劳动是光荣的,但劳动也是辛苦的!

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会怎样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呢?

(六)班长发起爱劳动,惜成果的倡议。

劳动光荣,懒惰可耻。

我们应从此刻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体此刻日常的生活中,做一个优秀的学生吧!

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2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认真值日是爱劳动的表现,也是对班集体尽职尽责,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引入教学

①同学们,你们看一看我们教室的环境怎样,你感觉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

这是一个干净整洁的教室。

在这样的环境里上课,心情舒畅,感到很愉快。

②今天哪几个同学值日?

你们给大家说一说是怎样值日的?

今天值日生对工作负责吗?

(同学们讨论后,引导学生说出:

值日生同学爱劳动、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班级,不怕脏和累,为班级尽职尽责)

③小朋友们猜一猜今天班会教学的主题是什么?

(板书:

我们爱劳动)

2、情感教育(投影情境画)

图①地面有果皮、纸屑、泥块等;

图②桌雅得很乱、黑板没擦;

图③笤帚、拖把、水桶等乱七八糟堆在一起;

同学们,从这几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

(学生边看图边找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说出:

卫生又差又乱,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心里很不舒服,会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等)

3、怎样劳动?

①出示挂图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有的洒水、有的扫地、有的拖地、有的擦桌椅、有的摆桌椅)

②这些事怎样才能做好呢?

(a.学生动手实践,老师指导。

b.讨论说出全小组同学齐心合力,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

4、谈体会明道理。

为什么要每天值比而且轮流当值日生呢?

(引导学生说出:

值日是为了同学们能在干净的教室里学习,值日劳动是大家的事,大家都要动手做,每个同学都是班级的主人,都应该认真劳动。

5、辨是非升华认识。

(图片出示题学生判断并说出为什么)

①下雨了小明两脚都是泥,就进了教室;

②玲玲扫地时,满教室都飞着灰尘;

③小刚拖完地说:

强强咱俩去倒脏水。

强强说:

我是摆桌椅的,我不去。

小兰跑过来说:

我去。

④今天冬冬当值日生,但下午一放学他就回家了;

⑤手工课上完了,小莉把不用的纸都弄到了地下。

6、夸夸这些值日生。

①各小队讨论选出优秀值日生。

②组织大家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当值日生的。

③给优秀值日生赠小红花,并发小奖品。

教学总结:

1、通过这次班会教学,同学们都懂得了劳动最光荣的道理,知道了我们都是班级的小主人,值日劳动是我们应该做的,值日就应该以主人翁的精神认真负责地做好,把教室和周围环境打扫干净并保持整洁,使同学们能在干净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生活。

我提议:

人人争当值日生,做一个爱劳动、关心集体的好学生。

2、全班齐唱劳动最光荣。

(随着歌声班会结束)

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3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学习目标:

1、通过聆听和表演本课歌曲,理解本课主题“愉快的劳动”,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

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用学过的唱名填写并准确演唱,在实践中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3、认识和节奏,能准确地读拍。

并能在实践教学中运用。

重点难点:

1、在实践中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2、认识和节奏,能准确地读拍。

教学准备:

电子琴、打击乐、彩笔

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小渔篓》

2、编创与教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劳动最光荣》进入音乐课堂。

提出问题:

刚才我们表演了一首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孩子们你们还会唱哪些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呢?

(自由表演唱,培养孩子们自信演唱的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的音乐记忆力,让孩子在实践教学中多多积累好听的音乐。

二、表演《小渔篓》:

“孩子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海边孩子劳动的歌曲,大家想听吗?

1、完整初听歌曲,让孩子初步感知歌曲的音乐情绪、特点、及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让孩子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小朋友的心情。

3、用“La”轻声跟唱歌曲旋律,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4、随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给予及时纠正。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三、编创与教学:

“同学们的歌声太动听了,瞧!

海边的小朋友给大家送礼物来了。

”(多媒体出示带有唱名的贝壳、海星、海螺等等)

1、让孩子们划分小组进行讨论。

2、每小组讨论、填写唱名形成旋律。

3、每组派出代表演唱自己填写的唱名形成旋律。

4、比一比,哪一小组演唱的准确、流畅,旋律好听,便将哪一组选为优胜组。

(也许有些小组编写的并不流畅,老师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因为只要每个孩子都动脑参与进来了,就是最大的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2、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3、编创与教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随音乐《小渔篓》边唱边律动进入音乐课堂。

(可以借此巩固复习歌曲《小渔篓》)

二、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导入新课: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用海边小朋友送来的礼物创编出了那么多好听的旋律,有一位小姑娘可着急了,她说她也有一首好听的歌要送给大家,你们听,她唱着歌来了。

1、完整地聆听歌曲,老师引导孩子轻轻合着音乐拍手。

“呀!

小姑娘的歌唱的多好听呀,歌中都唱了些什么内容?

我们一起边听边用动作来表演,好吗?

2、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3、分组听音乐表演,看哪一组表演的好。

让孩子自由发挥,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表演中来,培养孩子们的自我表现能力。

三、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1、完整地聆听歌曲。

(直接播放歌曲)

“今天来了这么多的朋友,孩子们,你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听后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用你手中的彩笔画一画。

2、复听歌曲。

让孩子随着音乐在纸上画线条,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3、再次复听。

让孩子用打击乐或拍手轻轻合着音乐,老师启发孩子轻轻随着歌声哼唱,看看能记住哪一句,哪一句印象最深刻。

四、编创与教学:

1、让孩子随着音乐将《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在纸上画出对比线条,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2、让孩子将自己不同的感受用相应喜欢的色彩图画到课本上。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采山》

2、编创与教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采山》进教室,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旋律。

二、表演《采山》:

新课导入:

谈话(有关山里的知识包括民族风情、山里的物产、山里的景色等等都会激发起孩子的兴趣)

小朋友们好,很高兴跟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

首先,老师带小朋友到美丽的大山里看一看,走一走,然后告诉请你告诉老师你都听到、看到了什么。

(播放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展现“采山小姑娘演唱”、“山里的物产”、“山里的景色”等)

我们今天就学习这首新歌《采山》。

1、歌曲学唱。

(用跟唱法教学)

2、找出自己演唱觉得困难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3、设计表演动作,边演唱边表演。

4、分组选小小表演家来台上表演,其他小朋友演唱。

5、跟着老师拍击歌曲的节奏。

出示歌谱中提炼出的节奏。

6、跟着歌曲拍一拍,找出在歌曲中出现的地方。

三、编创与教学:

“孩子们快看,老师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小蘑菇,我们一起来克服困难,把他们采摘回去,好吗?

1、让学生将蘑菇上的节奏拍一拍。

2、分小组组合节奏,按着课本右上方的例子每人组合四拍,然后将一组几个人组合的`节奏连起来读拍,形成一条节奏长龙,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读一读,拍一拍自己组合的节奏。

3、每人选择一种打击乐器,分组用打击乐器一人接着一人来表现。

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4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公益劳动,怎样正确对待公益劳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热爱公益事业、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思想品质。

2.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切的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培养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二.会前准备:

歌曲《劳动最光荣》。

三.教学过程:

引言:

达.芬奇曾经说过:

劳动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劳动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

的确,只有亲自参加劳动的人,才能尊重劳动人民,才会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会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

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就更应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呢?

“五一”是国际劳动节,那让我们为这个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唱出劳动的赞歌吧。

全班齐声合

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学生讲话助人为乐的故事。

1.请同学讲《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

2.表扬部分同学

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案5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用品都是劳动成果,它们来之不易。

2.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是一种美德,是尊重劳动人民的表现。

情感:

1.以珍惜劳动成果为荣,以浪费劳动成果为耻。

2.尊敬珍惜劳动成果的人,愿意向他们学习。

行为:

1.珍惜日常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不损坏,不浪费。

2.见到同学不珍惜劳动成果,加以劝阻。

教材分析

本课与第二课《不比吃穿》组成一个单元,同属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勤劳节俭”德目,它们有密切联系,同是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但着重点各不相同。

本课着重于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成果,下一课着重于教育学生不和别人比吃穿。

对学生进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在目前显得特别重要。

其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学生的家庭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都有了较大的改善,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吃、穿、用应有尽有,家长为他们准备的学习、生活用品十分齐全,他们往往难以体会这些用品是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因此不知爱惜。

其二,现在不少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处于特殊的地位,有求必应,有的甚至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对劳动的艰辛缺乏体会,不知道应该珍惜他人的劳动,所以随意浪费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本课教学必须从这些实际情况出发,在低年级已进行过的爱惜学习、生活用品,爱护课桌椅和爱惜粮食等方面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针对性,务求收到实效。

本课以学生简单地说出日常吃的、穿的、用的导入,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那么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劳动成果呢?

课文选用的是董必武教育子女珍惜劳动成果的故事。

课文选用的是几个贴近儿童生活的小故事,学生易懂,但对其中一些具体情节,如把掉在桌上的饭粒捡起来吃,把桃树上的树胶刮下留着用来粘毛笔等,他们不一定认同,这是正常的。

教学不必纠缠于这些情节,更不是要求学生简单地模仿,而要紧紧围绕教学要点,着重理解“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要珍惜”的道理。

在分析课文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董必武是怎样做的,而且要使学生明确他是怎样想的,要将他的表现和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学习董必武珍惜劳动成果的高尚品德的目的。

为了巩固和理解课文内容,还安排了“说一说”。

“夸一夸”、“议一议”、“看一看”四个栏目。

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一些看得见的东西是劳动成果,有些虽然不是具体的东西,但也是人们辛勤劳动得来的,也是劳动成果,应当珍惜。

教法建议

教师可结合课文、插图和方框中的提问,着重分析三个问题。

1.古诗《锄禾》说的是什么意思?

董必武为什么教女儿背这首古诗?

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意思是:

由于农民在烈日下“锄禾”的辛苦劳动,才有这“盘中”香喷喷的饭;是农民流了许多汗水,才换来“粒粒”粮食。

吃饭时,董必武教女儿背这首古诗,是要让女儿牢记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她注意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

2.可以把《锄禾》这首诗运用动画表现出来,更加生动形象。

3.为什么董必武要刮下树胶来粘毛笔?

为什么他说不爱惜劳动成果,就是不尊重工人、农民的劳动?

董必武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没有钱。

他用树胶粘毛笔,一方面可以利用废物;另一方面可以保护毛笔,这充分表现了他老人家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高尚品德。

为什么不爱惜劳动成果,就是不尊重工人、农民的劳动?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

对于这一问题,必须让学生从正面弄清道理,这里可以简单介绍一本书、一支笔或一件衣服的制作过程,从中使学生明白一切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都是经过好多道工序制成的,许许多多的工人、农民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此付出了劳动。

不爱惜这些东西,就是不尊重工人、农民和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劳动,也就是不尊重工人、农民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更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引导他们对一些带普遍性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如:

失物招领箱里的遗物,明知是自己的,不愿认领;练习本上的纸,随便撕下来,折成飞机来玩;铅笔盒用不了几天,又换新的,等等,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现象,使他们从中真正受到教育,自觉地珍惜劳动成果。

4.董必武的女儿如何对待爸爸的教育?

结合课文最后一句,并与第一段相呼应,指出董必武的女儿以爸爸为榜样,养成了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并把爸爸的高尚品德视为“心中的珍珠”。

我们应该像董必武的女儿那样,向董必武学习,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