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35212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9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

《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doc.docx

专题八农业的区位因素doc

专题八 农业的区位因素

[明确选考要求]

内容标准

学业质量水平

教学内容建议

核心素养要求

1.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合格考

1.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要求内容】

等级考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命题调研报告

1.命题规律:

以世界或我国某区域农业分布图、统计图表等为背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综合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重点考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评价和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选择题与综合题并重,以中等难度为主。

题组内各题之间有较明显的递进关系,注重对生长繁殖条件、原因的推理判断与分析。

2.命题趋势:

以区域图文资料为切入点,结合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等材料,考查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评价农业区位条件,探讨农业发展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区域图为载体,以生态农业为切入点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措施。

3.备考建议:

在本专题复习过程中,把握一个核心、两个重点:

即围绕农业区域这个核心,重点复习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典型区域为例,具体分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构建知识体系]

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典题领悟]

【典例1】 [2016·全国卷Ⅰ,36

(1)、

(2),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

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

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6分)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

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8分)

解析 第

(1)题,横县在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低,热量丰富,高温时间长,有利于茉莉的生长;横县北部地势高,冬季可以阻挡寒冷气流,因此受寒潮的影响小;而江苏、浙江地形平坦,易受寒潮的影响,且江浙地区受梅雨天气和伏旱天气影响,会出现长时间的过干和过湿的现象,都不利于茉莉生长。

(2)题,由题干可知,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冲积而成的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利于茉莉种植;茉莉分布在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雨季排水,防止洪涝灾害,有利于防止土壤过湿影响茉莉的正常生长,而且离河流近,有利于旱季引水灌溉,保证茉莉的正常生长。

答案 

(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区域认知

广西横县与江苏、浙江区域差异

综合思维

气候、地形等条件对茉莉种植的影响

1.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不知火又称丑橘(图a),是我国从日本引进,在四川盆地西部种植成功。

每年3月开花,4月就挂果,如果配合独特的挂树贮藏技术(冬季套袋或者覆膜),可以生长到第二年的3、4月份才采摘上市,-5度以下的最低气温持续时间不能太长。

不知火虽然外表丑陋,但品种优秀,口感好,维生素C含量极高,含糖量丰富,而且政府积极推广,深受市场欢迎,是近年来大城市最“火”的水果。

(1)分析不知火在成都西部能够种植成功的气候条件。

丹棱县位于成都西南部低丘缓坡,四季温和,气候非常适合柑橘、橙子等果树的生长。

该地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达近70%,环境污染极轻,现在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不知火种植基地。

(2)分析丹棱县不知火成为近年来最“火”水果的原因。

(3)丹棱县决定把“不知火”确定为当地区域产业的发展方向,请你给他们提出合理建议。

解析 第

(1)题,结合材料给出的丑橘生长习性,针对性分析地处四川盆地内成都西部地区的满足其生产的气温、降水等气候条件。

并且该地通过配合独特的挂树贮藏技术(冬季套袋或者覆膜)来改良气候,防止冻害。

(2)题,不知火近年来成为最“火”水果说明其市场需求量大。

结合材料可知其虽然外表丑陋,但品种优秀,配合套袋或者覆膜生长期长,口感好,维生素C含量极高,含糖量丰富;3、4月份才采摘上市,错开了一般柑橘秋冬上市时间;丹棱县位于成都西南部低丘缓坡,四季温和,气候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环境污染小,现在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不知火种植基地;而且政府积极推广,深受市场欢迎,是近年来大城市最“火”的水果。

第(3)题,对某地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要从生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三大方面分析。

因此从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从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方面回答相关的措施。

答案 

(1)纬度低,全年气温较高;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受地形影响,冬季冷空气影响小,可以安全越冬;四川年降水量多,气候湿润;冬季采取套袋、覆膜技术,改良气候条件,防止冻害。

(2)不知火生长期长,有机质积累丰富,口感好,含糖量高,品质优良;不知火晚熟,错开了其他柑橘的上市时间,市场需求大;生态环境好,污染少;当地政府大力宣传。

(3)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品流通;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加大市场的推广力度;建立绿色专业化生产基地,提高水果品质;加大科技投入,指导农民生产。

[通关攻略]

1.农业气候条件的分析

(1)气候因子对农业的影响

(2)四个季节气温对农作物的影响

①春季气温高低,影响作物的播种、发芽及开花早晚。

气温过低,倒春寒,受寒潮影响。

②夏季气温影响作物生长快慢。

还要考虑水热组合状况,高温会加剧缺水,干热风也影响作物生长。

③秋季作物收获,气温低易受霜冻、寒潮影响。

④冬季气温影响作物越冬,也会冻死病虫害,作物可能会受寒潮、低温冻害等影响。

2.农业地形条件的分析

3.市场竞争力高低区位分析

(1)市场需求量大小;

(2)(不同产品)品质(受生长环境和技术等条件影响);

(3)(同一产品)价格(受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影响)和品牌;

(4)错开上市时间(不同海拔种植同一农作物,成熟时间不一致);

(5)产品种类;售后服务等。

4.畜牧业、养殖业和水产业或动物区位分析

(1)要从“食物、水、生存空间、气候、天敌、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方面分析。

(2)根据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确定其主导因素。

(3)其中畜牧业的食物主要是草及饲料;渔业的食物主要是饵料(浮游生物),浮游生物的多少又取决于水中的营养盐类物质,除此之外还包括水中的氧气。

其他水产业或动物的食物可能是肉类,也可能是植物。

(4)气候主要是指气温条件。

气温高低,影响生长的快慢。

5.农产品品质高的原因分析

6.病虫害少的原因

(1)虫源:

环境封闭,不易受外来病虫侵袭。

(2)气候:

①气温:

冬季低温(包括寒潮)、春温低(积雪厚)、夏季气温低或昼夜温差大、夜间气温低,不利于病虫繁殖。

②紫外线:

紫外线强或照射时间长,杀灭病虫害。

③干旱少雨的气候环境。

(3)水土:

水分、土壤条件好,作物生长发育好,抵抗病虫害能力强。

(4)科技:

培育优良的抗病虫害品种;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5)生态环境:

生态平衡,病虫天敌数量适宜。

(6)其他,如森林火灾会烧死部分害虫和虫卵。

7.农业种类多少的条件分析

8.农业总产量的条件分析

[过关演练]

考法一 结合自然地理特征考查农业区位条件

1.(2019·长沙市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智利2016年取代泰国成为中国第一大鲜果进口来源地。

智利西边是广阔的太平洋和海岸山脉,东边是安第斯山脉,两条山脉之间的中央山谷成为水果生长的沃土。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出产的水果格外丰富且优质。

下图为智利地理位置及水果产区分布图。

(1)分析智利水果生产的有利条件。

(2)分析智利水果对中国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3)对于智利的水果产业来说,主要的挑战在于提高竞争能力。

为应对此挑战,智利水果产业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解析 第

(1)题,结合智利水果产区的海陆位置可知其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光照条件好;从图文材料可知智利水果产区地处山脉之间的中央山谷,地形、土壤等条件都较好,且东部高山可提供灌溉水源,另外,高山、海洋等天然屏障使其病虫害少。

(2)题,智利对中国水果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与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和保鲜技术的发展以及水果的反季节供应有关。

第(3)题,可从加强科技投入、品牌建设和产品深加工等方面进行作答,合理即可。

答案 

(1)智利水果产区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水果的品质好;中央山谷多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中央山谷有冰雪融水等作为水源,灌溉便利;高山、海洋等天然屏障使其病虫害少。

(2)智利水果的品质较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高品质水果的需求增加;交通运输的发展及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使长距离运输更为便捷;智利位于南半球,水果上市时间正值我国冬季(春节),市场需求量大但我国鲜果供应相对较少。

(3)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提高水果的产量和品质;加强水果的品牌建设,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大对水果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等。

考法二 结合作物生长习性和环境条件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2.(2015·四川文综,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图1)。

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

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我国已引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

图1

材料二 新西兰北岛图(图2)。

图2

(1)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植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10分)

(2)与新西兰相比,评价我国生产的奇异果产品的市场优势。

(8分)

解析 第

(1)题,分析新西兰栽植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要结合图文材料(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和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四方面分析。

(2)题,我国已引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市场优势首先要分析中国人口多,消费市场广大;再分析中国劳动力价格低,生产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大;然后再分析国际市场距离及与南半球的反季节销售等方面。

答案 

(1)中纬偏低地区,热量条件好;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沿岸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

(2)我国人口多,果品消费市场大;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果品生产成本低;距欧洲、日本市场较近;与南半球季节相反,鲜果上市时间不同,利于销售。

考点二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典题领悟]

【典例2】 [2013·全国卷Ⅰ,37(3),(4),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

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

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

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

下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1)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

(6分)

(2)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6分)

解析 第

(1)题,注意要从对原有鱼类资源和捕捞业两个角度分析。

鲈鱼是体型大的肉食性鱼类,必然会以原有鱼类为食,造成原有鱼类资源的破坏;鲈鱼快速繁殖,可开拓捕捞业的新领域。

(2)题,地理现象或事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般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包括增加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等方面。

结合文字信息“鲈鱼经捕捞、加工后销往欧洲”,可得出答案。

答案 

(1)尼罗河鲈鱼体型大,食量大,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

(尼罗河鲈鱼体型大,捕捞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不同,)冲击当地传统捕捞业,同时出现专门捕捞尼罗河鲈鱼的捕捞业。

(2)产量大,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出口创汇;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发展,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综合思维

从自然地理要素的角度,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

区域认知

通过分析维多利亚湖的水系及流向特征,进而考查对维多利亚湖及周边地区的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力

根据生活经验,推断鱼类养殖对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

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解析 解答此题一方面审清题意,题目要求分析“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抓住关键词“过度扩大”“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环境进行分析。

答案 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渍)化。

[通关攻略]

1.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

①温室大棚:

改善热量条件。

②喷灌滴灌,兴修水利工程:

改善水源条件。

③修建梯田:

改造地形条件,既增加了耕地面积,又可保持水土。

④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区施用熟石灰、种植绿肥和增施有机肥:

改造土壤性质。

⑤种植水稻需要增加水域面积:

增加蒸发,比热容增大;降水可能增多,温差减少。

⑥间作套种:

改变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同时减轻自然灾害,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增加农作物种类,调整农业结构,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⑦轮作:

平衡土壤养分,保持土壤肥力;避免作物连作,防止杂草蔓延,减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发挥农田的生产潜力。

⑧等高种植:

维护土壤的稳定性,减少流水对土壤的侵蚀,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⑨立体农业: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⑩果园种草:

调节气候,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水土流失;恢复土壤肥力。

⑪覆盖地膜:

保温、保水、保肥、防风固沙、减少杂草生长、减小地下水位上升形成的土地盐碱化等。

(2)不利影响

过度发展某种农业,会导致农作物种类单一,保持水土功能减弱。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会加剧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土地盐碱化的发生。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入湖、入河泥沙增多,河床淤积,湖泊萎缩,防洪蓄洪能力减弱,旱涝灾害增多。

③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化肥和农药残留大部分随地表径流汇入湖泊,使湖泊水质下降。

湖泊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2.农业生产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有利影响

①会促进与农产品生产相关产业在农业生产地附近集聚中转。

②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能促进各种设施、设备的更新与维护,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能促进销售网络不断完善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

③某种农业的发展会带动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收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④带动交通运输(物流业)、农业旅游观光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2)不利影响

①某种鱼类的大规模发展,会导致当地原有鱼类品种的减少,由于鱼类的品种不同,捕捞技术和方法都要改变,因此会冲击当地捕捞业的发展。

②过度发展某种农业类型,可能会导致产品产量大量增加,产品价格下降,影响收入的增加;可能会增加市场的风险性,农事安排灵活性较差。

③设备的更新与维护,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会增加生产成本。

[过关演练]

考法一 结合地膜的作用考查地膜对土壤的影响

1.(2013·全国文综Ⅱ,5)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 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地膜残留在土壤中,会改变土壤的成分,进而影响作物根系的发育,也会阻碍土壤中水肥的运移;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利于土壤温度的提升,且对表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会加快表土的流失速度。

答案 A

考法二 结合自然环境特征考查农业生产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2019·河北沧州市调研)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响水村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见图),这一带是火山爆发流出的岩浆凝结形成的熔岩台地,其面积达200多平方千米。

经过多年的风化、侵蚀,千洞万孔的玄武岩上积聚了一层腐殖土,土质松软、肥沃,矿物质、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极为丰富。

响水村盛产大米,称为响水大米,因为大米生长在火山玄武岩石板地上,因此也称石板米。

响水大米品质优良,在古代曾为皇室贡品。

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推进响水大米产业化发展。

(1)简述响水大米产业化发展对该区域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

(2)有人反对渤海镇扩大响水大米的种植面积,试说明其理由。

解析 第

(1)题,农业对区域的影响可从经济、社会(就业)、环境三个方面来回答,该地扩大大米产业规模,可带动农业机械、种子培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也带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新城镇建设;发展当地经济发展,提高收入。

(2)题,反对扩大种植面积应从不利区位条件和对当地不利影响来分析;由材料可知,该地可生产优质响水大米的区域有限,扩大生产将使大米品质下降;扩大生产将增加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造成土壤、水污染;扩大种植面积会导致当地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等。

答案 

(1)扩大大米产业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当地经济收入(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可生产优质响水大米的区域有限,扩大生产将使大米品质下降;扩大生产将增加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造成土壤、水污染;破坏生物多样性;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任答其中3点。

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考点三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典题领悟]

【典例3】 [2019·全国卷Ⅱ,36(3)、(4),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

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

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

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下图示意宾川县的地形。

(1)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6分)

(2)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4分)

解析 第

(1)题,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应主要从气温、热量、光照等方面进行分析。

(2)题,以某类型农业为基础,提出经济可持续发展措施,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品质;保障农产品的种植规模,推行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生产;加大品牌培植力度,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丰富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依托该类型农业发展旅游观光等相关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等。

答案 

(1)全年气温高,热量充足,热带、亚热带水果全年可以生长;(海拔高,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有利于水果品质提高(糖分积累)。

(2)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水果加工业;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促进以水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综合思维

从地方和区域分异角度分析宾川县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及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区域认知

根据空间尺度的大小,从整体与布局两方面认识宾川县的地理位置和特征

3.农业依然是2018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之一。

读下“我国北方某地区的相关资料”表,完成

(1)~

(2)题。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km2)

年降水量(mm)

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粮食亩产(kg)

1992年

23

333

520

38

10

305

2012年

15

448

500

40

22

235

(1)导致该地区20年间粮食亩产量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积温增加

B.生态破坏,病虫害影响大

C.气候异常,出现干旱灾害

D.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

(2)促进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措施是(  )

A.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B.适当减少农业用地,做好水土保持

C.将矿产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D.积极治理风沙危害,发展绿洲农业

解析 第

(1)题,根据表中数据,河流含沙量增大,说明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D对。

材料中气温年较差增大,不表示积温增加,A错。

森林减少,但不能表示病虫害影响大,B错。

年降水量减少,但仍是半湿润区,不是持续干旱灾害,C错。

(2)题,根据表中数据,促进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措施是适当减少农业用地,做好水土保持,B对。

扩大耕地可能加重水土流失,生态破坏,A错。

将矿产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不能促进农业发展,C错。

该地区是半湿润区,不是绿洲农业区,D错。

答案 

(1)D 

(2)B

[通关攻略]

1.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经济、生态、社会)

答题角度

答题要素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横县茉莉、建三江水稻、安溪优质铁观音);

②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

③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④加强科研投入,加大产业化应用研发;

⑤开发新产品;经营多元化,拓展旅游、文化市场,扩大市场规模

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

②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色,打造乡村生态旅游

农业社会可持续发展

①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

②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增收致富

2.开放性区位发展方向评价模板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观点

有利/不利

效益/影响

支持,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将产生×××效益

反对,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