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37259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docx

《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docx

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模语文试题

2018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二)

语文

2018.4

本试卷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态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来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审美是人的一种特定的生存方式与生活方式,人的审美具有共通性也具有民族的相异性。

西方人称“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中国人则称“生生为美”。

“生生美学”产生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具有明显的区别于西方美学的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

“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是“生生美学”的文化背景。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具有根本性的文化传统,是中国人观察问题的特有立场和视角,影响甚至决定了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艺术形态的产生发展与基本面貌,构成“生生美学”之文化背景。

“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天人关系的理解,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对一种宏阔的东方式“中和之美”的诉求,相异于西方古代希腊对微观的物质的“和谐之类”的诉求。

阴阳相生的古典生命关学是“生生美学”的基本内涵。

“天人合一”构成了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天人合一”之“一”就是“生”,即生命。

“生”有一个中间坏节是“气”,阴阳之气为生命化生之本,二气交感诞育万物,成为宇宙人生的根本规律。

《周易》言“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道成为万事万物社会人生包括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

阴阳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善的统一体,也是中国古代生命哲学的艺术体现。

这种阴阳之道,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无所不在,书法的黑白对比、绘画的线条曲伸、音乐戏曲的起承转合等无不是阴阳相生的体现。

“太极图示”的文化模式是“生生美学”的思维模式。

“天人合一”文化传统中的阴阳关系呈现一种极为复杂的“太极图示”。

宋初周敦颐所谓“太极而无极”,即指太极无边无极,无所不在。

“太极”是一种阴阳相依、交互施受、互为本根的状态。

这是对于生命的产生与终止,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的形态的现象描述,是中国的哲学思维与艺术思维之所在,中国传统艺术均表现为一种圆柔的饱含生命张力的形态.有学者将之视为艺术的圆形思维模式,这种圆形艺术思维使得艺术极富张力,如汉画像中两只拱背相向,蓄势待发的虎豹。

线型的艺术特征是“生生美学”的艺术特性。

根据宗白华的论述,中国传统艺术是线型的艺术,时间的艺术:

而西方古代艺术总体上说是块的艺术,空间的艺术,线型艺术呈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时间之美,一切艺术内容都在时间与线型中呈现,化空间为时间。

《清明上河图》在动态的多点近视中呈现了清明时节汴河两岸完整的风情画面;书法是时间之流中笔的生命之舞,最能反映线性艺术的特点.

以“天人合一”为文化传统的“生生美学”及其艺术呈现,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生存与审美方式、是一种活着的有生命力的艺术与关学。

它已经成为当代美学特别是当代生态美学建设的重要资源,对发展当代美学,对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富有生命活力的“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曾繁仁《解读中国传统“生生美学”》,2018年l月7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与对“中和之美”的追求,决定了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

B.阴阳之道是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的必然规律,最终这一规律发展为中国古代生命哲学。

C.“太极图式”既描述了生命的形态,也呈现了“天人合一”文化传统中的阴阳关系。

D.中国古代传统书画,通过线型的艺术方式,表现出时间与空间相互转化的生命之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基于审美的民族差异性,从四个方面深入阐述了“生生美学”的基本特点。

B.文章通过西方艺术和中国传统艺术的具体事例,论证了美学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C.为了论述“生生美学”的艺术特性,文童先引述再器,最后举例,条理清晰。

D.末段强调了“生生美学”对当代美学和中国建设的重要作用,凸显了写作目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生美学”与西方美学迥然不同,是因为中西方观察问题的立场和视角不同。

B.不能理解“生生类学”的内涵,就难以感受中国传统书画和戏曲等艺术的魅力。

C.运用“生生美学”的思维模式,就能够创造出圆柔而饱含生命张力的艺术形象。

D.“生生美学”因为植根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故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会飞的福字李丰

狗娃想起那架纸飞机时,纸飞机正朝着墙头飞去。

狗娃迅速跑到墙根伸手去拦,可还是晚了一步,他眼巴巴地看着纸飞机擦着他的指失,飘过了半人高的墙头,巧妙地越过一垄柿子架,又快速躲过一只母鸡的飞扑,最终钻进牛棚。

当它一路抵达目的地的当儿,隔壁串秧子家的奶牛毫不客气地上去,用大牛蹄子跺了一脚,之后又转身在上面浇了一泡屎,还把屁股撅得老高,尾巴一甩一甩地向狗娃示成.

随着这泡尿,狗娃的脸色由好看的粉柿子变成了白角瓜,又由白角瓜变成了紫皮茄子,鬓角渗出的豆大汗珠被正午的阳光晃得闪着全星星。

旁边的狗娃媳妇也霎时间明白是咋回事了,她嗷唠一嗓子扑向七岁的儿子豌豆。

“你个养不熟的败家子,看我怎么打你!

豌豆见娘疯了似的扑过来,忙躲到爹的后面:

“爹……爹……咋了?

咋了?

是你让的啊!

豌豆不知道自己听把娘气成了这样,自己不就用一张福字金了个小飞机吗?

可这又咋了,年早都过完了,这福字留着还有啥用啊?

再说,叠飞机是爹同意的,怎么飞机飞到隔壁,娘就疯成了这样了?

狗娃一把把媳如推开,回头瞪了一眼豌豆,又转身抓住她妇的胳膊把她拽进屋.豌豆被爹瞪得心里发毛,他想跟进去,可门被爹在里面插上了。

“你咋呼啥,怕隔壁不知道啊?

”狗娃连忙捂住媳妇的嘴巴.

“你个葫芦脑袋,你脑子咋不拿事呢?

那不是串秧子家给咱打的欠条吗?

五千块呀,都让牛尿泡花了,串秧子还能认账吗?

”狗娃媳妇急得眼里汪起两团蒙蒙的雾。

“我哪儿知道是那张福字啊,咋这么巧呢?

”狗娃背着手在屋里踅着弯弯,他来回走得急.碰倒了椅子,碰翻了米篓,踅了不知多少圈也没能想出个好招儿来.

最后他一跺脚:

“唉!

该着,没就没了吧,串秧子家也不容易,他得了重病下不了炕,她妇又是个哑巴.这两年要不是他媳妇脑筋活,四处借钱买了这奶牛,卖牛奶给串秧子买药维持着,串秧子早就没了,咱就当做善事扶贫了吧!

“放屁!

”狗娃媳妇上去给了男人一杵子。

狗娃没提防,一下子闹个仰八叉.“那可是五千块呀!

是我一分一分攒的呀!

”狗娃媳妇恨不得用眼里的雾水把狗娃淹了。

狗姓看她妇急成这样,忙从地上爬起来,接一种语气:

“你急哈,依我看啊,串秧子媳妇还真不一定丧良心。

“欠条都没了还认啥账啊?

这一年,咱这汗珠子算白摔了。

两口子在这儿闷着不言语、冷不了屋外的豌豆打破了沉默;“爹…爹……快开门,飞机又飞回来了!

狗娃两口子一听赶忙打开门。

豌豆手里拿着个纸飞机高兴地蹦到屋里:

“噢、又飞回来喽!

”欢快得像林间的小鹿。

狗娃觉得很奇怪,他赶紧抢过纸飞机,发现那也是用一张红红的福字叠的,却不是让奶牛踏了的那张.狗娃忙展开,只见福字背面写着字,是一张欠条。

确切地说,是一张和飞到串秧子家那张内容一模一样的欠条。

只是欠条下面多了几行字:

狗娃哥、我在牛柳里发现欠条弄花了,就又写了一张,再次谢谢你们能借钱给我。

还有那些好心人,我都一一记着呢.东头柱子哥扛来过两袋来,我给他钱他没要;西头宝根叔去年开春时、用四轮子帮我们犁地,也不收钱;还有月桂嫂偷偷放在我家院子里的一筐鸡蛋,我都忘不了,这些债我都是要还的……

他们看时、豌豆也在看,他见爹娘不再像刚才那么焦急发怒了,就把红扑扑的小脸凑过去,试探着问:

“,这飞机我还能玩吗?

狗娃看看媳妇,又看看豌豆稚气的小脸,想都没想:

“能,能,拿去玩吧!

他转向媳妇:

“家里还有钱吗?

”狗娃她媳妇也没说,默默地点了点头。

豌豆得到了允许,接过纸飞机,高兴得满院子蹦着、跑着、喊着,他跳上了墙头,将军一样小手用力一挥,福字飞机立即迎着微风,在阳光下自由飞翔.

(节选自2015年第1期《小说月刊》)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运用倒叙手法,通过狗娃拦纸飞机这一情节,交待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并巧妙地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如“高兴地蹦到屋里”“把红扑扑的小脸凑过去”等细节刻画出豌豆的贪玩和天真。

C.小说明写狗娃夫妇因欠条引发的冲突,暗写串秧子媳妇重写欠条的过程,这样的安排使故事情节更为集中,主题更为丰富。

D.狗娃媳妇在欠条丢失后抱怨忧虑,欠条复得后通情达理,小说通过这一变化成功塑造了一个纯朴善良的普通农村妇女形象。

5.小说以福字飞机“在阳光下自山飞翔”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

(5分)

6.小说的语言富有乡气息,请结合作晶简要赏析。

(6分)

(三)买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分享经济又称共享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以使用权分享为主要特征,整合海量、分散化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

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较上年增长103%,对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引领创新,带动就业等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预计未来几年、分享经济仍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到2020年分字经济交易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分享经济领域提供服务人教有望超过1亿,越来越多的企业。

个人将成为分享经济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分享经济将重新定义工作和就业:

从全职全时工作走向兼职分时工作,从办公室与工厂走向更个性化的居家与旅途;“公司+员工”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被“平台+个人”所替代,参与者可以比较自由地进入或退出社会生产过程,减轻了个人对组织的依赖程度。

(摘编白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

材料二:

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劳动关系。

一方面,劳动力的新流向会进一步加剧实体经济“招工难”现象,加大劳动关系运行风险。

另一方面,劳动者就业从实体经济转向共享经济,也意味着从国家构建的劳动保护网络脱离,不再享受劳动法律规定的各种保护劳动者的权利,从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务关系或商务关系,以“自雇”的个体经济方式出现,这不仅是劳动者权益的一种损失,也使得劳动者面临更大的市场经济风险。

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对共享经济带来的这些风险有警惕之心和防范手段.

(摘编自闻效仪《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享经济对劳动关系的影响》,2017年8月29H《T工人日报》)

材料三:

共享经济给我国就业形势带来了新变革和新问题。

一方面,传统制造业正在换发“第二春”。

目前国内为各类共享单车生产智能锁的制造厂商的劳动者大概有1万人,而老牌自行车制造企业如今有80%以上的员工在为生产共享单车服务。

另一方面,共享经济改变了原有的个人与单位之间单一、排他的雇佣关系,带来了自雇型、多雇主的新就业模式,就业环境更加开放,收入来源更加多样化,这种就业方式的变化带来的是生产力的流动。

未来可能带来一部分结构性失业,但也会带来结构性就业.

(摘编自孙飞等《完善就业保障成共享经济发展新课题》,2018年1月18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四:

随着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态介入市场,传统业态受到严峻挑战。

欧盟国家尤其是法国、德国等非常注重维护各方利益,常常利用现有法律进行干预。

法国自2018年开始实行载人车辆新法规:

除了传统出租车外,只有经过统一培训步骤、通过考试获得载人资质者,才有权利用网上叫车平台或应旅行社等机构要求提供载客服务。

典论认为,法国这一法规是社会面临新经济形态的一种选择。

也是听取各方利益诉求后推出的一项平衡措施。

维护各方利益的平衡是各国都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发达国家,中国也一样,甚至做得更好。

(摘编自张洽染《什么才是真共享?

》,2018年1月25日《中国经济导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使用权分享、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资源与需求匹配,是判断经济活动是否分享经济的基本要素。

B.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六大领域中,知识技能领域市场规模虽然较小,但增长迅速,带动就业能力很强。

C.劳动者参与共享经济活动后,就成为“自雇”个体,脱离国家劳动保护网络,面临较大的市场经济风险。

D.法国利用法律法规干预共享经济活动,在交通出行领域,对提供载客服务者的专业资质作出了严格限制。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未来几年增速可能放缓,但仍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B.分享经济将重新定义工作和就业,不仅能拓宽劳动者的收入来源,而且会带来社会生产力的重新分配。

C.共享经济让社会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也带来风险,政府需要提高警惕,采取防范手段,平衡各方利益。

D.共享经济冲击下,实体经济企业面临招工难、与劳动者关系发生了改变等问题,但也有新的发展机遇。

9.我国共享经济下的新型就业有哪些特点?

劳动者如何适应共享经济带来的新变化?

(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郭载,字咸熙,开封浚仪人。

载荫为右班殿直,累迁供奉官、阁门祗候。

雍熙初,提举西川兵马捕盗事,太宗赐鞍马、器械、银钱以遣之。

四年,以积劳加崇仪副使。

端拱二年,擢引进副使、知天雄军,入同勾当三班,出知秦州兼沿边都巡检使。

先是,巡边者多领兵骑以威戎人,所至颇烦苦之。

载悉减去,戎人感悦。

迁西上阁门使,改知成都府。

载在天雄军,屡奏市籴朝臣段献可、冯侃等所市粗恶,军人皆曰:

“此物安可充食?

”太宗颇疑,使覆验之,及报,与戴奏同。

献可等皆坐削官,仍令填偿。

及载受代,献可等所市皆支毕,复有羡数。

三司判勾冯拯以闻,太宗召度支使魏羽诘之。

羽曰:

“献可等所市不至粗恶,亦无欠数。

臣与侃亲旧,是以未敢白。

”太宗曰:

“此公事尔,何用畏避?

”因诏宰相谓曰:

“此乃郭载力奏,朕累与卿等议,皆云有实。

今支毕,颇有羡余,军士复无词诉。

郭载,朕向以纯诚待之,何为矫诬及此?

然已委西川,俟还日别当诘责。

”于是献可等悉复官。

载行至梓州,时李顺已构乱,有日者潜告载曰:

“益州必陷,公往当受祸,少留数日可免。

”载怒曰:

“吾受诏领方面,阽危之际,岂敢迁延邪?

”即日入成都。

顺兵攻城益急,不能拒守,乃与樊知古率僚属斩关出,以余众由梓州趋剑门,随招安使王继恩统兵讨顺,平之,复入成都。

月余,忧患成病,卒,年四十。

载前在蜀,颇能为民除害,故蜀民悦之。

再至成都,即值兵乱,及随继恩平贼,亦有所全济。

故其死也,成都人多叹惜之。

(节选自《宋史·郭载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乃郭载力奏/联累与卿等议/皆云有实/今支毕/颇有羡/余军士复无词诉/郭载/联向以纯诚待之/何为矫诬及此/

B.此乃郭载力奏朕/紫与卿等议/皆云有实/今支毕/颇有羡余/不士复无词诉/郭载/朕向以纯诚待之/何为娇诬及此/

C.此乃郭载力奏朕/累与卿等议/皆云有实/今支毕/颇有羡/余军士复无词诉/郭载/联向以纯诚待之/何为娇诬及此/

D.此为郭载力奏/朕累与卿等议/皆云有实/今支毕/颇有羡余/军士复无词诉/郭载/朕向以纯诚待之/何为娇诬及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荫,恩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为自己的先辈有功得到皇帝奖赏,取得入仕的权利。

B.军,原为军队编制单位,宋代时演变为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共同隶属于路。

C.戎人,古代中原地区对东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与南、西、北方少数民族并称四夷。

D.日者,中国古代通过观察天象以预测世事的人,也称为天官,多通晓天文和历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载治政有方,爱护边地百姓。

他任秦州知府兼沿边都巡检使时,裁撤了欺压边境地区戎人的巡边兵骑,发人对他心存感激。

B.郭载敢于直言,不计个人得失。

他弹劾为朝廷购买劣质军粮的官员段献可和冯侃,得罪了权贵.受到皇帝谴责。

贬官到益州。

C.郭载作战勇敢,竭力平定叛乱。

李顺叛乱的时候,他与樊知古率属下冲出叛军包围;后来又随王继恩打败李顺,再次进入成都。

D.郭载心地善战,关心民间疾苦。

他先前在蜀地任职时为民除害,再入成都后又保全了很多人;他去世时,成都百姓非常痛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0分)

(1)太宗颇疑,使覆验之,及报。

与载奏同。

(2)“吾受诏领方面,阽危之际,岂敢迁延邪?

”即日入成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l4~l5题。

龙阳县歌①

刘禹锡

县门白日无尘土,百姓县前挽鱼罟。

主人引客登大堤,小儿纵观黄犬怒。

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

沙平草绿见吏稀,寂历斜阳照县鼓。

【注】这首诗是作者在朗州任职期间。

微服巡察龙阳县后所作。

②篱落:

篱笆。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县衙门前的祥和场景,地面洁净,百姓正在整理渔网。

B.第三四句重在长现主人的热情好客,所以用孩子围观与黄犬怒吠来反衬。

C.龙阳县河滩一带地势平旷,绿草如茵,环境优美,县衙很少有官吏出入。

D.最后一句以景结情,写斜阳静静地照在县鼓上,表现了作者的意兴阑珊。

E.余诗叙写作者微服巡察的所见所闻,写景叙事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15.“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两句颇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恩,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宋涤《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外出求学时饮食的粗陋。

(2)届原在《离骚》中以“,”表明自已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也要坚守正义的决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

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移动支付使用人数的增长呈现出青云直上的态势,尤其是年青人,“出门只带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

②张老先生打起这一套新编的太极拳,动作舒展、自然流畅。

看似平常的招式中却透露出纵横捭阖的气度,展现出不一样的精气神。

③连续几天降雪,让“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画湖披上银装,在“断桥残雪”景点,游客们摩肩接踵、争相一睹难得的雪中断桥美景。

④学校在寒假期间举办的“探寻丝绸足迹”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学们纷纷表示参加本次活动如坐春风,经历难忘.

⑤近年我国脱贫攻坚工作成绩突出,除了有政策支持,还有一大批不计个人得失的志愿者参与其中,为群众致富呕心沥血,奔波忙碌。

⑥虽然离决赛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但是来自各方的指责令上一场发挥欠佳的张晓华如芒在背,缓解压力成为他取得好成绩的关健。

A.①②④B.①②⑥C.③④⑤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随着老旧社区微改造项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街心公园藏身于大城市的街巷中,;弥补了城市步行环境欠佳、人际互动场所不足的局限。

B.蜂蜜是早期人类唯一的甜食,对我们的祖先至关重要,它的主要成分果糖和葡萄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能快速产生热量,补充体力。

C.凭借智能化的设计与强大的功能,这款新型扫地机器人一上市就迅速抢占了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成为智能化家庭的新宠。

D.为设计一款既符合青年人口味,又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手机游戏,他查了近一年的资料,还进行了大量的用户调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9.“雅风汉服社”的同学拟举办传统汉服展示活动,下列各项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向学校总务处借用场地:

本社拟举办传统汉服展示活动,需要使用礼堂及相关设备,请总务处予以落实。

谢谢!

B.请学校记者站宣传本次活动:

酒香也怕巷子深,传统汉服有雅风。

你们小记者可要把握好展示风采的好机会哦!

C.给其他学校同学发邀请函:

“汉服风采,青春气息”,我们恭候你们的大驾光临,一起在汉文化的世界嗨起来!

D.邀请某汉学专家现场指导:

您是汉学研究专家,命望您不吝赐教。

您的鼎力支持,一定会为本次活动增添光彩!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城区道路不仅有机动车通行,____①____。

为了保证道路夜间使用安全,城区道路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杆路灯。

而城区外的高速公路是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进入的,机动车高速行驶时,间隔安装的路灯会产生一明一暗的照明效果,非但不能帮助司机看清路况,____②____。

高速公路利用完善的路面标志和反光设备,通过汽车前灯的强烈照射,将各种交通指示清晰地反射到司机的眼里,足以起到安全导向作用。

因此,____③____。

21.以下材料中有三处推理不够严密,请参照②的方式,写出另外两处推理的完整过程。

(5分)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丢弃了大量富含聚氨酯的塑料垃圾,这种垃圾将会存在教百年甚至数千年。

近日,一个科研小组在一堆塑料垃圾中放置了一种叫塔宾曲霉的真菌,这种真菌可能会降解聚氨酯塑料,随后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这意味着,利用这种真菌的特性,可以消除当下塑料垃圾的威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塑料垃圾数量减少,那么就可能是塔宾曲霉菌降解了聚氨酯塑料。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一片曾经丰饶的土地逐渐变得贫瘠,许多动物陆续离开了这里。

小鸟对蚯蚓说:

“我也要走了,你不走吗?

”蚯蚓说:

“我还是想留在这里。

”小鸟拍拍翅膀,依依不舍地飞走了。

蚯蚓看了看小鸟的背影,继续埋头松土。

甲虫从远方赶来,和蚯蚓一起忙碌起来。

几年之后,小鸟回来了,带着一群伙伴,它们嘴里衔着各种各样的种子。

小鸟惊讶地发现,这片土地已经变得松软,还长出了小草。

蚯蚓说:

“你离开的这段时间,甲虫和我一起翻土堆肥,这里渐渐变好了。

小鸟和伙伴们把种子播撒在大地上。

大地上开满了鲜花,蝴蝶和蜜蜂也来了。

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装;不少于800字。

 

2018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二)

语文参考答案

一、(35分)

(一)本题共3小题,9分

1、【理解分】(3分)

C(A项.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不能决定“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

B项.中国古代生命哲学并不是由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的必然规律发展而来。

D项.中国古代传统书画并没有表现出时间与空间相互转化的生命之美)

2、【论证分析】(3分)

B(文章并没有举出西方艺术的具体事例)

3、【分析推断】(3分)

C.(运用“生生美学”的思维模式。

不一定能够创造出圆柔而饱含生命张力的艺术形象)

(二)本题共3小题,14分

4.【分析鉴赏】(3分)

A(小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