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发电生产运行经济指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5427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发电生产运行经济指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垃圾发电生产运行经济指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垃圾发电生产运行经济指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垃圾发电生产运行经济指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垃圾发电生产运行经济指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垃圾发电生产运行经济指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垃圾发电生产运行经济指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垃圾发电生产运行经济指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垃圾发电生产运行经济指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垃圾发电生产运行经济指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垃圾发电生产运行经济指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垃圾发电生产运行经济指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垃圾发电生产运行经济指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垃圾发电生产运行经济指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垃圾发电生产运行经济指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垃圾发电生产运行经济指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垃圾发电生产运行经济指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垃圾发电生产运行经济指标.docx

《垃圾发电生产运行经济指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发电生产运行经济指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垃圾发电生产运行经济指标.docx

垃圾发电生产运行经济指标

垃圾焚烧发电厂经济技术指标

1、发电量

是指电厂在报告期内生产的电能量。

电量基本计量单位为“千瓦小时”,简称“”;

计算公式为:

某发电机组日发电量

=

该机组发电机端电能表当日24点读数

该电能表上日24点读数

×

该电能表倍率

全厂报告期发电量

=

发电机机组报告期末24点电能表读数

该电能表上期末24点读数

×

该电能表倍率

2、电厂上网电量

是指该电厂在报告期内生产的电能产品中用于输送给电网的电量。

即厂、网间协议规定的电厂并网点各计量关口表计抄见电量之和。

它是厂、网间电费结算的依据。

计算公式如下:

电厂上网电量=∑(电厂并网处关口表计量点电能表抄见电量)。

3、垃圾入厂量

是指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报告期内垃圾进厂总量,以每辆垃圾车在地磅计量为准,分日、月、年入厂垃圾量。

单位:

吨;

计算公式如下:

垃圾入厂量=∑(每车次垃圾进入垃圾仓量)。

4、垃圾处理量

是指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报告期内进入每台焚烧锅炉所处理垃圾量总和。

分日、月、年入厂垃圾量,单位:

吨;

计算公式如下:

垃圾处理量=∑(进入锅炉燃烧的垃圾量),以垃圾吊称重计量∑为准。

5、垃圾焚烧厂用电量

是指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报告期内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所消耗的电量:

专指从生活垃圾进厂计量开始到烟气达标排放,以及余热发电并网。

用以评价处理垃圾的直接电成本。

因不同厂的边界不一,为方便统一评价,不含原水取水用电、渗滤液处理厂用电、飞灰固化用电以及炉渣综合利用用电。

分班、日、月、年焚烧厂用电量。

单位:

千瓦时、万千万时;

计算公式如下:

焚烧厂用电量=∑(所有厂用变电量总和+∑高压辅机电量)。

 

6、各子系统厂用电量

(1)渗滤液处理厂用电量

是指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报告期内处理渗滤液(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所消耗的电量。

单位:

千瓦时;

计算公式如下:

渗滤液处理厂用电量=∑(渗滤液处理车间电量表读数差值×倍率)。

(2)飞灰固化厂用电量(同上)

(3)炉渣综合利用厂用电量(同上)

(4)取水厂用电量(同上)。

7、生活、行政办公用电量

是指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报告期内非生产区域的生活、办公、食堂等生活设施的用电量。

单位:

千瓦时;

计算公式如下:

生活、行政办公用电量=∑(非生产区域的生活+办公+食堂等处消耗电量之和(以电表读数为准)。

8、综合厂用电量

是指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报告期内正常运营生产、生活、办公等所需电量(含线路损耗电量、主变损耗电量)。

单位:

千瓦时、万千万时;

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厂用电量=∑(焚烧厂用电+子系统厂用电+生活+行政用电+主变损耗+线损)。

9、全厂厂用电量

是指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报告期内,正常运营所需电量以外还包括的基建用电、相关合作单位的直供电、临时用电等。

单位:

千瓦时、万千万时;

计算公式如下:

全厂厂用电量=∑(综合厂用电+基建用电+合作单位直供电+临时用电)。

10、网上受电量

是指该电厂在报告期内从电网吸收的电量(接受网上电量)。

即厂、网间协议规定的电厂并网点各计量关口表计抄见吸收电量之和。

单位:

万;

计算公式如下:

网上受电量=∑(电厂并网处关口表计量点电能表抄见吸收电量)。

11、焚烧厂用电率

是指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报告期内,焚烧厂处理垃圾、生产电能过程中消耗的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

单位:

%;

计算公式如下:

焚烧厂用电量(千瓦时)

×100%

发电量(千瓦时)

焚烧厂用电率(%)=

 

12、综合厂用电率

是指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报告期内,焚烧厂处理垃圾、生产电能过程中消耗的综合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

单位:

%;

计算公式为:

焚烧厂综合厂用电量(千瓦时)

×100%

发电量(千瓦时)

焚烧厂用电率(%)==

13、全厂厂用电量率

是指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报告期内,焚烧厂处理垃圾、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全厂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

单位:

%;

计算公式为:

焚烧厂全厂厂电量(千瓦时)

×100%

发电量(千瓦时)

焚烧厂用电率(%)==

14、吨垃圾发电量

是指在报告期内,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每一吨入炉垃圾所产生电能,反映出焚烧发电厂效率的重要指标。

单位:

千瓦时/吨;

计算公式为:

发电量(千时)

垃圾处理量(吨)

炉排炉吨垃圾发电量(千瓦时/吨)=

发电量—煤发电量

垃圾处理量(吨)

流化床吨垃圾发电量(千瓦时/吨)=

其中:

流化床炉惨煤应将天然煤折合成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29271kj/kg的标准煤量。

15、吨垃圾上网电量

是指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报告期内,焚烧每一吨入炉垃圾量能产生的上网电量,反映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直接经济效益和运营水平。

单位:

千瓦时/吨垃圾;

计算公式为:

上网电量(千瓦时)

垃圾处理量(吨)

吨垃圾发电量(千瓦时/吨)=

16、吨垃圾产汽量

是指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报告期内,焚烧每一吨入炉垃圾量所产出蒸汽量,反映出焚烧锅炉效率。

单位:

吨汽/吨垃圾;

计算公式为:

锅炉产汽量(吨)

垃圾处理量(吨)

吨垃圾产汽量=

17、吨垃圾耗电量

是指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报告期内,焚烧每一吨入炉垃圾量消耗的电量,反映出焚烧发电厂焚烧垃圾电耗情况。

单位:

千瓦时/吨;

计算公式为:

焚烧厂用电量(千瓦时)

垃圾处理量(吨)

吨垃圾耗电量(千瓦时/吨)=

18、汽轮机的汽耗率

是指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报告期内,在发电机端每产生的电量,汽轮机所需要的蒸汽量。

单位:

千克/千瓦时;

计算公式为:

汽轮机总进气量(千克)

发电机发出的电量(千瓦时)

汽耗率(千克/千瓦时)=

19、汽轮机的热耗率

在报告期内,发电机端每产生时的电量,汽轮机所耗用的热量。

单位:

千焦/千瓦时;

计算公式为:

汽轮机的热耗率(千焦/千瓦时)==汽耗率×﹝主汽焓—给水焓﹞

20、烟气指标:

烟尘、氯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恶英类,均以标准状态下的在线仪表测量为准。

单位mg/Nm3;

执行新国标BG18485-2010标准。

21、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

是反映发电设备按铭牌容量计算的设备利用程度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

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小时)

=

发电量(千瓦时)

发电设备平均容量(千瓦)

22、发电设备平均利用率

在报告期内,反映发电设备利用程度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

发电设备平均利用率(%)

=

发电设备平均小时数(小时)

报告期日历小时数(小时)

23、设备检修率

反映垃圾发电厂检修机组占总容量的比重,表明发电设备的健康程度。

计算公式为:

发电设备检修率(%)

=

发电设备平均检修容量(千瓦)

发电设备平均容量(千瓦)

 

24、设备完好率

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

设备台数完好率(%)

=

一、二类完好设备台数

×100

评级设备总台数

25、设备泄漏率

设备动、静连接密封处所产生的泄漏点与总动、静密封的比率。

计算公式:

静密封泄漏率=(泄漏点数/静密封点数)×1000(单位‰)

动密封泄漏率=(泄漏点数/动密封点数)×100(单位%)

26、锅炉主汽压力P

余热锅炉过热器集箱出口的主蒸汽压力,是蒸汽状态参数之一。

是保证运行安全的监视指标又是保证运行经济性的考核指标。

单位:

兆帕,Mpa

27、锅炉主蒸汽温T

余热锅炉过热器集箱出口的主蒸汽温度,是蒸汽状态参数之一。

是保证运行安全的监视指标又是保证运行经济性的考核指标。

单位:

摄氏温度

28、排烟温度

余热锅炉末级烟道出口烟气温度,排烟损失是锅炉热损失最大的一项,影响排烟损失的主要因素是排烟温度和排烟容积。

单位:

摄氏温度℃

39、烟气含氧量

余热锅炉出口烟气含氧的体积比,反映烟气中过剩空气的多少,氧含量的大小影响燃烧效果和锅炉效率。

单位:

%

30、冷风温度

垃圾仓的空气进入空预器入口的风温,随着季节变化,冷风温度高排烟热损失降低,反之增加。

单位:

摄氏温度℃

31、一次风温度

垃圾仓空气进入空预器被蒸汽(或烟气)加热后的温度。

一次风温的高、低反映干燥垃圾的时间长短。

单位:

摄氏温度℃

32、锅炉累计产汽量

报告期内锅炉总产汽量(有班累计、日累计、月累计等等)。

单位:

吨、T

33、给水累计流量

报告期内内锅炉总给水量(有班累计、日累计、月累计等等),单位:

吨、T

34、热灼减率

指焚烧残渣经灼热减少的质量占原焚烧残渣质量的百分数,单位:

%

P=(A-B)/A*100%,

A——干燥后原始焚烧残渣在室温下的质量,B——焚烧残渣经600℃(±25℃)3h灼热后冷却至室温的质量

35、汽机主汽温度

汽轮机入口主蒸汽温度。

一般指电动主汽门前主蒸汽温度。

单位:

36、汽机主汽压力

汽轮机入口主蒸汽压力。

一般指电动主汽门前主蒸汽压力。

单位:

Mpa

37、汽机进汽量

报告期内汽机总进汽量(有班累计、日累计、月累计等等),单位:

吨、T

38、凝汽器真空

汽轮机排汽在凝汽器内突然凝结成水,比容急剧缩小而形成的。

单位:

kPa

49、真空度:

指真空占大气压力的百分率,

计算公式为:

真空度(%)

=

真空表读数(kPa)

×100

当地大气压(kPa)

提高真空度目的在于降低排汽压力,提高汽机热效率。

但有个限度,即达到经济真空为止,超过经济真空反而不经济。

40、凝汽器端差

凝汽器中的蒸汽与循环水之间的热交换,是通过铜管(不锈钢管)传递的,因此在管壁内外有一个温度差,排气温度与凝汽器出口水温度之差为凝汽器端差。

端差与循环水量、凝汽器结构、汽阻、空气抽出系统工况、换热管的清洁程度、真空系统严密性有关。

单位:

℃,

计算公式为:

凝汽器端差℃=排气温度℃—循环水出口温度℃

41、凝结水过冷度

凝汽器中的排汽经过热交换(冷却)后变成同温度凝结水,当凝结水温低于排气温度时即产生过冷度。

产生原因是真空系统严密性差漏入过量空气、凝结水位高等。

过冷度产生不可逆的汽源损失,是一项影响经济性的小指标。

单位:

℃,

计算公式为:

凝汽器过冷度℃=凝结水温度℃—排汽温度℃

42、循环水入口温度℃

进入凝汽器入口循环冷却水温度,是影响真空度重要指标之一。

该指标与季节气温有关,与冷却塔的冷却效率有关。

 

43、给水温度℃

补充水、凝结水经过除氧器加热后的温度。

本参数是常用的技术经济小指标。

44、锅炉排污率

锅炉正常运行中,为了保持炉水水质指标,需要定期排除水渣或连续排除盐份,此部分的排污水流量与锅炉实际蒸发量的比值叫锅炉排污率。

计算公式为:

锅炉排污率(%)

=

锅炉排污量

×100

锅炉实际蒸发量

45、汽水损失率

指电厂热力循环系统汽水损失量占锅炉总蒸发量的百分率,

计算公式为:

汽水损失率(%)

=

汽水损失量

×100

锅炉总蒸发量

汽水损失量

=

发电锅炉补充水量—(对外供气量+发电自用汽+对外供水量—吹灰用气量—锅炉排污量)+冷凝水返回量

46、补给水率

是指化学制水供给锅炉的除盐水量占锅炉总蒸发量的百分率。

计算公式为:

发电补给水率(%)

=

供给锅炉的除盐水量

×100

锅炉实际蒸发量

47、给水泵用电单耗

单位时间内各台给水泵总耗电量与各台焚烧炉总累计蒸发量的比值,该项是厂用电最大的一项。

单位:

(千瓦时/吨汽)

计算公式为:

给水泵用电单耗(千瓦时/吨汽)

=

给水泵用电量(千瓦时)

总锅炉蒸发量(吨)

48、循环水泵耗电率

指循环水泵耗电量占发电量的百分率。

是厂用电消耗一大项。

单位:

%,

计算公式为:

循环水泵耗电率(%)

=

循环水泵用电量(千瓦时)

总发电量(千瓦时)

 

59、一次风机用电单耗

单位时间内各台一次风机总耗电量与该台焚烧炉总累计蒸发量的比值。

单位:

(千瓦时/吨汽),

计算公式为:

一次风机单耗(千瓦时/吨汽)

=

一次风机用电量(千瓦时)

锅炉蒸发量(吨)

50、二次风机用电单耗

单位时间内各台二次风机总耗电量与该台焚烧炉总累计蒸发量的比值。

单位:

(千瓦时/吨汽)

计算公式为:

二次风机单耗(千瓦时/吨汽)

=

二次风机用电量(千瓦时)

锅炉蒸发量(吨)

51、引风机用电单耗

单位时间内引风机总耗电量与该台焚烧炉总累计蒸发量的比值。

单位:

(千瓦时/吨汽)

计算公式为:

引风机单耗(千瓦时/吨汽)

=

引风机用电量(千瓦时)

锅炉蒸发量(吨)

52、渗滤液处理用电单耗

报告期内每处理一吨渗滤液,并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而消耗的电量

单位:

(千瓦时/吨)

计算公式为:

渗滤液处理单耗(千瓦时/吨)

=

处理渗滤液用电量(千瓦时)

渗滤液量(吨)

53、制水用电单耗

报告期内每制一吨除盐水耗用的电量,反映制水系统的单耗情况。

单位:

(千瓦时/吨)

计算公式为:

制水单耗(千瓦时/吨)

=

制备除盐水用电量(千瓦时)

除盐水量(吨)

54、吨垃圾耗水量

报告期内全厂每处理一吨进厂垃圾所消耗的原水量。

单位:

(吨/吨)

计算公式为:

渗滤液处理单耗(吨/吨)

=

处理垃圾用原水量(吨)

入厂垃圾量(吨)

55、炉渣率

报告期内垃圾焚烧后产生的固体渣(或不可燃物)与炉排漏灰的量占入炉垃圾量的百分率。

单位:

%

计算公式:

炉渣率(%)

=

固体渣量+炉排漏灰量

×100

入炉垃圾量

56、飞灰率

报告期内垃圾焚烧烟气除尘设备收集的飞灰量占入炉垃圾量的百分率。

单位:

%

计算公式:

飞灰率(%)

=

飞灰量

×100

入炉垃圾量

57、渗沥液率

报告期内垃圾渗滤液量占入厂垃圾量的百分率。

单位:

%

计算公式:

渗滤液率(%)

=

渗滤液量

×100

入厂垃圾量

58、石灰单耗

报告期内焚烧每一吨入炉垃圾对其进行烟气净化所耗用石灰的量。

单位:

kg/T

计算公式:

石灰单耗(千克/吨)

=

石灰耗用量(千克)

入炉垃圾量(吨)

69、活性炭单耗

报告期内焚烧每一吨入炉垃圾对其进行烟气净化所耗用活性炭的量。

单位:

kg/T

计算公式:

活性炭单耗(千克/吨)

=

活性炭耗用量(千克)

入炉垃圾量(吨)

60、热负荷率

报告期内垃圾焚烧锅炉平均热负荷与额定热负荷的比率。

单位:

%

计算公式:

热负荷率(%)

=

报告期平均热负荷

×100

额定热负荷

 

61、机械负荷率

报告期内垃圾焚烧锅炉平均机械负荷与额定机械负荷的比率。

单位:

%

计算公式:

机械负荷率(%)

=

报告期平均机械负荷

×100

额定机械负荷

62、制水酸耗

报告期内每制一吨除盐水所耗用的酸量。

单位:

kg/T

计算公式:

制水酸耗(千克/吨)

=

酸耗用量(千克)

合格制水量(吨)

63、制水碱耗

报告期内每制一吨除盐水所耗用的碱量。

单位:

kg/T

计算公式:

制水碱耗(千克/吨)

=

碱耗用量(千克)

合格制水量(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