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42934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模板

***

**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

 

二○二○年七月

 

第一章总则

一.项目背景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文)文件要求,结合**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办学基础和广东省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趋势,**学院将打造成为政府统筹企业办学、信息通信专业特色鲜明、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发展的高水平职业学校,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信息通信行业发展,服务中国制造2025,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市委市政府规划将潮连建设为人才岛,而江门新校区正好在人才岛上,在进一步了解江门人才岛政策红利与周边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分析江门新校区建设的条件。

建好建成江门新校区,学校办学资源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学历教育的发展规格的调整和优化则有了施展的空间。

学历教育可以适时根据江门五大产业集群对接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布局,形成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推动学校学历事业形成规模效应,更上台阶,为学校“十四五”期间开展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奠定基础。

 

第二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学院江门校区建设项目新建工程

2.投资主体:

企业投资

3.建设单位:

**学院

4.项目地址:

**市**区潮莲镇连荷路25号

二.项目规模和标准:

**学院江门校区位于**市**区人才岛上,现有建筑面积37773平方米,另还有网球场、足球场、露天游泳池等体育设施。

根据学校教学和后勤服务需要,新建工程共建设五大基本功能区:

教学实训区、宿舍生活区、体育活动区、办公区和培训区,本项目计划整体规划园区并拟新建教学实训楼、学生宿舍及会堂、食堂和综合楼共计新建61138平方米予解决部分校舍用房,以符合本校区的基础办学条件。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2-1建设内容及规模一览表

1

用地面积(㎡)

********

1.1

可建设用地面积(㎡)

********

1.2

代征绿地面积(㎡)

29257

2

总建筑面积(㎡)

95358

 

其中

2.1新建校舍建筑面积(㎡)

61138

 

其中

试验实训

12299

 

课室

2582

 

院系及教师办公

2960

 

图书馆

5261

 

学生宿舍

29529

 

室内体育

1731

 

师生活动用房和会堂

1850

 

食堂

4502

景观亭

324

校门

100

 

2.2现有建筑面积(㎡)

37772.89

 

其中

保留建筑

34247.42

 

拆除建筑

3525.47

3

容积率

0.59

4

基底面积(㎡)

24058

5

建筑密度(%)

12.5

6

绿地率(%)

40.0

7

建筑高度(M)

60.9

停车位配套指标

1机动车位

建筑类别

建筑面积(㎡)

规划要求

设计值

地上(泊)

地下(泊)

大中专院校

 

4泊/100学生

3460/100*4=138.4

330

0

行政办公部分

3365

0.7泊/100㎡

3365/100*0.7=23.6

科技办公部分

0

1.0泊/100㎡

0

合计

 

 

162

330

2无障碍停车位

 

不少于总停车位数1%配建

≥996.2*1%=10

10

3出租车上落客泊位

 

 

 

12

编号

名称

建筑面积(㎡)

备注

A6

食堂

4502

 

A9

实训楼

6707

28间实训室

A10

体育馆

1731

 

会堂

1850

 

合计

14790

 

B1

教学楼

2582

大教室3间/小教室10间

院系及教师办公

2960

 

B2

实训楼

5592

22间实训室

B3

图书馆

5261

 

B4

东校门

50

 

合计

16445

 

C1

景观亭

90

 

C2

景观亭

90

 

C3

景观亭

72

 

C4

景观亭

72

 

C5

西校门

50

 

合计

374

 

D1

学生宿舍

7280

119间,714人

D2

学生宿舍

8952

175间,1050人

D3

学生宿舍

13297

284间,1704人

合计

29529

 

新建建筑面积合计

61138

 

 

三.项目投资

本新建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为29913万元,工程费用限额为25108万元(限额设计)。

四.项目建设条件

项目用地位于**市**区潮莲岛。

用地范围内地势较平坦,周边交通便利,用地周边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项目属于新建工程,目前项目用地的市政配套条件完善,项目水、电、燃气、通讯等可直接从市政管网接入。

本地建筑材料供应充足,水泥、钢材和木材,可在**市及全广东省范围内采购。

有利于工程进度和造价控制;项目所在地交通便利,施工运输条件良好。

第三章设计、勘察工作范围和内容

一.勘察工作范围和内容

1.勘察工作范围

勘察范围为满足本项目工程设计需要所涉及的全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包括临时性建筑设施所需要的工程勘察)。

勘察工程方案应由勘察人根据工程设计需要提出,经发包人审定后为准。

勘察深度应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地方相关规定和工程设计要求,并能通过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

2.勘察工作内容

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验收配合等服务,提交报政府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及备案的勘察成果文件,以及按国家有关报告编制和勘察规程规范的要求应由勘察单位完成的工作。

二.设计工作范围和内容

1.设计范围:

完成本项目计划投资及红线范围内所涉及的所有建设内容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包括:

建设工程单体建筑方案设计、建筑全要素设计、及室外配套工程(包含但不限于:

停车场、水渠护栏、校区围墙、景观、水池、室外运功场、园林绿化、道路、广场、外水等)(其中外电、燃气的建设内容至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所有建设内容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编制设计概算及其他需要设计单位完成的工作(如全过程的技术把关及跟踪服务、施工配合、竣工验收、报建及验收配合工作)。

设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结构、给排水、通风空调、建筑电气、智能化、防雷、消防、节能、室内装饰、外立面(含泛光照明、幕墙)、基坑支护及降排水、室外给排水、道路、校园景观、绿色建筑、海绵城市、环保、永久用水电、停车划线、标识标牌等设计。

最终以签订合同内容为准。

关于人防建设方面,设计单位应负责按《**市人防办行政审批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出具《防空地下室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出具单位应是具备相关资质、并在**市“中介超市”登记的人防设计单位;如中标单位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应委托具备相应条件的单位出具,相关费用应由设计单位承担),并配合业主完成易地修建防控地下室许可申请及备案核准工作。

2.设计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外水(包括给水和雨污水接驳等)、外电(从供电部门批复的开关房接取电源开始,至本项目专变房低压柜出线开关之前所有的电力设施装置及土建)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外水(包括给水和雨污水接驳等)施工图设计,以及以上专业设计过程中与市政供水、供电部门沟通并处理涉及审批事项的各相关工作,解决项目报建相关的技术性工作及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事务性工作(如填写提交报建报审相关图纸和资料、配合提供交通工具,报建报审资料收送、跟进报建报审情况和进度等)。

(2)总平面规划设计、道路、竖向的规划设计、各市政专项的规划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场地建设规划等。

(3)室外红线内管线(包含但不限于外水、外电、燃气、通信、消防等)(其中外电、燃气的设计内容至方案设计、初步设计)设施工程、环保设施、管线综合、校园绿化景观、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广场、运动场、道路(包括开设市政路口)、标识系统等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4)各单体建筑设计方案、建筑单体方案深化、初步设计【含建筑、装配式建筑、室内外装饰装修、结构、基坑和边坡支护、给排水、强电系统、弱电智能化系统、通风空调、厨房工程(包含厨房设备设施监控、给排水、供电、通排风、工艺等专项设计)、防雷、消防、机房工程、管线综合、标识系统等专业设计】

(5)初步设计概算造价文件的编制和配合报审工作。

设计单位工作还包括:

各阶段方案比选、技术选型比选的投资分析。

(6)各设计阶段所需主要设备材料表及技术需求书的编制。

(7)各阶段设计重难点分析报告的编制。

(8)设计变更以及现场指导和配合服务(设计阶段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及招标人的要求确定服务时间)。

(9)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及施工图设计阶段相关报建报审配合服务(包括项目的规划、建筑报建等),服务主要是指:

协调解决项目报建报审相关的技术性工作及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事务性工作,如填写、提交及汇报业主或当地建设主管部门要求报建报审相关资料、配合提供交通工具,报建报审资料收送、跟进报建报审情况和进度等。

报建报审过程中,如需专家评审、制作各类证照(含公示牌)等相关费用由设计单位承担。

(10)项目现状的现场勘查,了解掌握各专业设计前提资料;新建设内容与已完成建设的单体建筑作良好衔接设计,如涉及拆除,需按专业对拆除工程量进行详细统计,分专业列明拆除工程量的清单。

(11)施工服务阶段工作:

设计单位有对施工图设计成果评价和把控的责任。

需提供后续施工图设计单位的配合工作,如建设单位因项目建设需要提出方案调整,设计单位必须无条件配合方案修改及初步设计工作,并承诺不收取额外费用。

第四章勘察工作要求

勘察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广东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相关标准开展勘察设计工作,应当建立和健全勘察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完善的勘察报告和设计文件的内部审查制度,加强勘察设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明确各阶段的责任人。

勘察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

一.勘察要求

1.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岩石地基除提出各岩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尚需提出不同岩层的饱和或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2.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分析预测地震效应,判定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的地震液化,并应确定液化指数和液化等级。

3.查明不良地质(如溶洞)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可液化土层和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其对桩基的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勘探过程中如发现特殊的地质现象,如软弱土层、暗沟或溶洞等,应及时知会设计单位,并商讨勘探点的增减。

4.查明地下水的性质、补给条件、各土层的渗透性及水流量,提供降水设计所需的计算参数和方案提议。

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明确抗浮设计设防水位。

评价地下水对桩基设计和施工的影响,判定环境水和土对混凝土的金属材料的腐蚀性。

5.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6.当有软弱下卧层时,需勘察提供参数,供设计验算软弱下卧层强度

7.持力层为倾斜地层,基岩面凹凸不平或岩土中有溶洞时,应评价基础的稳定性,并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

8.对可能采用的基础形式提出建议:

① 评价成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提供桩基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提出桩的类型、长度、和施工方法等建议。

② 提出估算的有关岩土的基桩侧阻力和端阻力,。

③ 应提供计算所需的各层岩土的变形参数,,并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④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可液化土层和特殊性岩土以及溶洞的分布及对桩基的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

⑤ 当桩基持力层为基岩时,应查明基岩的岩性、构造、岩面变化、风化程度,确定基坚硬程度、完整程度和基本质量等级,判定有无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或软弱岩层。

⑥ 桩基岩土工程勘察宜采用钻探和触探以及基他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软土宜采用静力触探试验,对粘性土、粉土和砂土宜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对碎石土宜采用重型或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

9.基坑工程勘察部分应对应一下内容进行分析,并提供有关技术参数和建议:

① 边坡的局部稳定性、整体稳定性和坑底抗隆起稳定性;

② 坑底和侧壁的渗透稳定性;

③ 挡土结构和边坡可能发生的变形;

④ 降水效果和降水对环境的影响;

⑤ 开挖和降水对邻边建筑和地下设施的影响。

10.除说明外,均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17)(2017年版)规定的有关技术要求执行。

如本次勘察结果表明场地存在特殊问题,则在钻探过程中或基础工程施工前另行增补技术措施。

二.勘察成果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应由报告正文、附图和附件组成。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在搜集已有资料,取得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勘探、测试和室内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勘察阶段、工程特点、设计方案、施工方法对勘察工作的要求进行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提供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收集、分析区域地质资料,要求说明主要区域构造和地质特征,如断裂、石灰岩及洞穴、煤系地层及采空区的分布、特征等。

2.对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所得参数进行统计,提供样本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标准值,参加统计的样本数n≥6。

3.初勘阶段应分析评述不良地质作用可能带来的工程风险,并提出详细勘察阶段针对不良地质现象的勘察建议。

4.详细勘察阶段应综合分析区域地质资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及地质灾害资料,结合详勘揭示的情况,以工点为单位进行岩土工程评价,并提出工程措施建议,尤其要评价不良地质作用对工程的影响(包括分析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状况,预测在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由不良地质作用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5.根据试验统计结果、岩土特征工程经验(类比),按不同岩性的各岩土层提供如下建议值: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桩侧摩阻力特征值的经验值、桩的端阻力特征值的经验值、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土体与锚固体极限摩阻力标准值、岩石与锚固体极限摩阻力标准值、岩层和土层地基系数(基床系数)、静止侧压力系数、土的泊松比、基底摩擦系数、边坡坡度高宽比允许值。

6.按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提供基床系数。

7.勘察报告资料要求完整,内容可靠,条理清晰,文字、表格、图件相符。

8.勘察报告包括文字部分、表格、图件。

编制报告的具体要求,可参照执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

98)的各项规定,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10]215号: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9.勘察报告的文字部分包括“岩土工程评价与工程措施建议”,这部分的编制应执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第14章“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10.勘察报告正文部分须评价不良地质作用对工程的影响。

11.详勘报告应分析和利用各拟建线路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提供地震设计动参数。

12.抗震设防区按设防烈度提供的液化地层资料。

13.提出桩的类型、规格、入土深度的建议,提出各土层桩侧极限摩阻力、桩端极限阻力,估算单桩承载力。

14.提出沉桩可能性分析意见、勘探点灌注桩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需要采取的工程措施,评估桩基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5.勘察报告的表格可包括插表与附表。

插表是支持文字说明的表格,附表是汇总、统计各类岩土参数的表格。

所有岩土参数均要求经过分类、汇总、统计之后列表表示,不能将实验室或外业作业的原始表格不加统计直接列入勘察报告之内。

凡经过统计后得到的结果,均要求利用计算机内的统计功能列表。

16.勘察报告的图件可包括插图与附图。

插图是支持文字说明的图件,附图是直接反映勘察成果的图件。

图件内容包括:

区域地质图、勘探点平面图、地质断面图、抽水试验曲线图、勘探点柱状图、波速及电阻率测井曲线图、有代表性的颗粒大小分析曲线图、岩心照片等。

其中,数量较多的勘探点平面图、勘探点断面图、勘探点柱状图和岩心照片可另外装订成册。

17.提供试验报告的原始资料,包括盖有CMA章的所有岩、土、水试验统计图表复印件。

试验报告原始资料应汇总并附于报告后。

18.勘察外业阶段需配合监理旁站等相关工作,提交勘察报告终稿需监理及施工图审查单位审核确认。

第五章设计工作要求

设计单位应按照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应当坚持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的原则,做好限额设计。

做到初步设计成果的编制提交要与初步设计概算的编制提交同步进行,做到项目立项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建设事项与勘察设计成果及项目概算编制事项应相互统一。

一.设计文件要求

1.总体要求

(1)设计文件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建筑、结构、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外立面、室内装饰装修、幕墙、电气、园林景观照明、给排水、暖通、动力、消防、室内室外管线综合、泛光、电梯、日照分析、设计各阶段的节能专篇、消防专篇、交通设计、环保专篇、卫生防疫、防雷、抗震和超限专篇、方案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以及当地政府及行业报批报建所需的专业设计工作和成果。

各阶段设计文件设计深度应达到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

(2)本项目采用实行限额、限规模设计,具体规划指标应严格满足规划设计条件的要求。

(3)设计单位应依据建设单位的要求确定建筑物设计方案,提交设计选型成果报告(含造价比较、运营费用比较)。

同时应注意选用节能、环保、健康的材料,合理的施工技术和工期,严格控制成本造价,降低运营费用。

(4)在项目报建阶段满足建设单位报批各种手续的要求,分阶段提供所需的设计文件。

(5)各专业图纸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技术规范及标准要求,达到有关审批和审查部门的报送要求,并满足相关专业的下一阶段的招标工作。

施工图深度和质量必须满足其编制规范及要求,并满足预算编制,确保不出现图纸漏项漏量,并具有施工实施的可行性。

(6)设计文件应满足**市各专业部门的要求,如规划、国土、消防、民防、环保、卫生、交委、交警等部门的报建报审报批要求。

在项目报建阶段应满足建设单位报批各种手续的要求,分阶段提供所需的设计文件。

(7)设计单位应能针对本学校职业教育特点,开展设计调研,确保教学空间的先进性与合理性。

(8)设计成果要求:

总平面布置图、市政设施总体规划、景观绿化总体规划、竖向关系规划、总体功能布局、效果图、鸟瞰图,以及楼宇和景观、广场等各类型建筑单体的平面图(标准层、首层、二层等)和立面图、室内装修图纸及其他相关图纸等。

2.建筑总图设计

完成总图专业各项内容的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含总平面设计、竖向标高设计、交通道路广场设计、景观绿化设计、总平面管线综合设计,在符合规划部门批复意见前提下,可合理优化布局。

(1)完成汇总各层总体平面图。

(2)应结合朝向、周围环境合理地组织自然通风和景观,同时处理好区域内外的水、电、通信等市政设施的衔接。

(3)交通组织便捷、经济、合理,道路网络层次适当,架构清晰,衔接合理。

管线布置经济合理。

(4)建筑布局应适应气候特点,满足通风、采光、遮阳、防水等功能使用要求。

(5)总平面设计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的有关规定。

(6)建筑退让间距、建筑间距、退界应按照相关的要求执行。

3.建筑设计

在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与建筑方案设计基础上,进行深化设计,完成建筑各单体的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具体如下:

(1)建筑设计标准:

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耐火等级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8)要求执行,建筑公共区域的设计满足无障碍建筑设计要求。

(2)根据规划设计条件完善建筑设计方案、建筑功能划分,细化流线设计及竖向设计。

(3)建筑外立面:

建筑立面应以现代,大气,融合的风格为主,避免繁复,夸张的建筑风格与大量装饰性构件,鼓励提取传统岭南文化要素。

(4)停车配建:

按照相关规定核定,满足现行规范停车指标。

4.结构设计

包括设计范围内建筑体的结构设计、装修工程的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一般要求。

(1)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具体抗震等级应根据具体部位的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建筑高度确定。

(3)风荷载按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取值。

特殊结构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应通过风洞试验确定。

(4)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江门地区建筑物抗震设防的特点,选择对抗震有利的结构体系,力求受力合理、安全可靠、舒适环保、节能、美观、经济耐用。

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

(5)结构设计应阐述对特殊施工条件及验收标准的要求。

(6)进行结构计算时,所使用的软件应通过有关部门的鉴定,计算软件的技术条件应符合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的规定。

当结构体系复杂时,结构分析采用不少于两个不同的力学模型的软件进行计算,并对其计算结果分析比较,确认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

(7)基础设计必须根据审查合格的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和物探报告进行。

基础选型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建筑体型、荷载分布情况、施工条件,选择经济合理的基础形式。

(8)在设计选材时考虑材料的可循环使用性能。

5.电气设计

包含本项目高低压变配电的设计,具体包括:

变配电系统、动力系统、照明配电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防雷及接地系统、景观道路照明工程及市政电源接入条件和路由预留。

(1)强电系统设计应满足运营基本要求。

(2)以市电网电力为主要能源。

由市电网引来双重电源,配备备用及应急电源系统。

要求:

确定供电负荷级别,负荷估算(包括照明、办公生产设备动力、空调、弱电部分);变、配电所及设备位置、数量、容量设置合理。

(3)应采用适宜的照明设备,高效节能。

6.建筑智能化设计

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的设计应保证为当时先进、成熟的技术。

各子系统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兼容性、扩展性和先进性。

合理安排竖井及中央控制机构位置及结构。

本项目所有智能化系统设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系统:

(1)信息网络系统包括:

计算机网络系统、语音(电话)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公共广播系统。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

手动、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系统、紧急广播系统)

(3)防雷系统

(4)机房工程

(5)能源分项计量及监控

(6)监控中心

(7)智能照明系统

(8)应充分考虑学校管理模式,以利于系统的设计能满足日后的使用管理要求。

7.建筑给排水设计

包括但不限于本项目用地范围内室内外给排水系统设计(建筑给水、中水、排水、热水系统等)、用地内与市政管道的接驳、路由等满足通水的所有设计、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气体消防设计等。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应设室内外给排水及消防给水系统,以满足生活、空调、冲洗道路和绿化、及消防用水的要求。

(2)在保障功能和经济性的条件下,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

(3)根据城市排水体制,生活污水与雨水分系统排入市政污水管道与雨水管道,生活污水中的粪水经室外化粪池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道,厨房餐饮污水经隔油处理达到《城市污水排放标准》后排至室外污水管道。

(4)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

绿化灌溉宜采用滴灌、微灌、渗灌或管灌等节水浇灌方式,以满足绿色建筑设计要求。

(5)建筑设备选型应考虑技术先进、维护方便、经济合理的原则;体现科技、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6)根据国家有关规范和广东省标准及所提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