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45039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7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docx

《风力发电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

附件-2

 

 

风力发电场工程土建施工质量

监理控制经验(土建篇)

 

土建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经验

1、风机(箱变)基础

1.1、砼垫层施工

a:

施工工艺流程

地基处理完毕经验收合格后,进行垫层施工,可用方木或钢模板支好侧模,木枋接头处应固定,防止混凝土浇注时偏位。

用水准仪打上标高线,垫层浇砼时必须振实、压平。

浇注垫层混凝土之前,必须把焊接调整基础塔筒基础环螺栓的预埋件安装好,预埋件尺寸按具体的图纸设计要求进行制作,预埋件圆心为基础中心,在南北轴线的北侧轴线上安装第一块预埋件,其余两块与之互为1200埋设。

预埋件安装好后必须经检验合格,方可进行垫层浇筑。

砼垫层标号一般为C15亦或C20,厚度一般为100mm。

b:

监理控制要点

1)垫层虽然对整体结构作用不是很大,但施工时可不能太大意,因为垫层表面处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和进度,也就是风机承台基础钢筋、模板放线的清晰与否。

2)

垫层混凝土必须用平板振捣器均匀振实,表面平整、密实,满足强度要求。

2、基础测量放线

a:

工艺流程

施工前将垫层顶部清理干净,由测量人员组织木工在垫层上放出各中轴线及基础各中心线,红油漆涂三角符号标志,经复核无误后交验收。

中轴线及基础中心线经复核验收后,木工人员根据各基础中心线分别将基础模板边线(模板内边线)、基础收阶模板边线及塔筒基础环安放位置线用墨线弹出,必要时四角用红油漆三角符号标志,经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模板施工。

b:

监理控制要点

1)基础施工前,由专业测量人员和技术人员对基础进行放线,复核基底标高,确保位置准确无误。

2)垫层干硬后弹线,用墨线弹出轴线、边线,有予留孔洞及予埋件的地方作出标记。

3、塔筒基础环吊装就位

a:

施工工艺流程

塔筒基础环是一个圆形的金属构件,它是连接风机基础和塔筒间的连接物。

在每个风机单位工程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的就位顺序是这样的:

先以砼垫层中心为圆心,在事先预埋在砼垫层内的基础环圆外边线上均匀分布的三块钢板预埋件上焊接槽钢,槽钢用钢筋或者角钢互相之间焊接固定,再在其上焊接钢板,钢板上要事先加工好和基础环相对应的圆孔。

待这一切施工完成后就可以用吊车进行基础环吊装就位工作了。

吊车的选用要根据基础环的重量和吊车离基础中心的距离确定,最好选用吨位大一点的吊车施工,这样安全系数会好一些。

基础环起吊后要缓慢的送到指定位置,待吊到距槽钢正顶面有5-10cm时吊车要基本保持静止,然后慢慢调整,等调整到基础环底部法兰盘上的螺栓孔与三根槽钢上面钢板预留螺栓孔相对应一致后立即插入高强螺栓固定,吊车将基础环落好后等待工人将螺栓拧紧固定好后方可摘钩停止起重作业

b:

监理控制要点

1)装卸过程中,严禁有人站在吊起物下面,工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工作服和工作鞋。

2)当吊起物被吊高超过2米,工作人员应穿适当的保护服装。

3)操作机械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和认证。

4)吊装时必须使用合格专用吊具,严禁使用有接口或磨损超标的索具。

最好用基础环生产厂家提供或者安装单位自己加工的专用吊具进行吊装,有的安装单位急着用钢丝绳吊装,结果把基础环表层的油漆层擦掉甚或划伤本体金属面,对基础环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5)在特殊天气条件下,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控制装卸过程。

4、钢筋施工

a:

施工工艺流程

进厂钢筋经取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首先根据图纸要求做出钢筋翻样单,经施工负责人、钢筋班组审批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配料,钢筋配料统一在钢筋场制作。

钢筋应被捆扎放置并且保证离地面至少300mm。

现场钢筋必须按规格挂好标志牌,注明钢筋规格、型号、使用部位及生产厂家、状态、情况等。

放置时可以不用覆盖,但是有凹痕的地方不能生锈,且关键部位的应力不能降低。

钢筋应根据国标GB50204-2002规范进行切割、弯曲和焊接。

所有的钢筋都应避免被铁锈、氧化皮、油等物质污染,因为一旦被污染可能会减少钢筋强度并且降低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钢筋成品、半成品运至现场后,分别按规格、型号堆放整齐,底部用方木等垫高防止泥水污染。

钢筋绑扎严格按图纸设计规格、间距施工。

先绑扎底层钢筋,上层钢筋安装时采用钢筋马凳予以支撑固定,马凳钢筋直径与主筋相同。

垫块采用混凝土垫块,混凝土标号与基础混凝土标号相等,间距1米布置,底板及侧墙布置成梅花形,在阳角处绑扎两块混凝土垫块,以保证钢筋笼不偏移。

钢筋连接宜采用机械连接方式(直螺纹连接)施工,这样可以有效保证工程质量,还可加快工程进度。

基础上部主筋应穿过基础环上部的椭圆孔与环内钢筋连接在一起,环外侧还有一圈钢筋与基础底钢筋连接,这样上下纵横交错就能使基础环与承台基础有机的连结为一体,共同承受来自风机上部的抗压和抗倾覆力。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重点控制,就是在基础钢筋绑扎完成后,监理要及时对基础环的上平标高进行复核。

利用水准仪或经纬仪加水准尺等测量专用工具,通过对基础环底部螺栓和螺帽的调整,使其上平标高控制在允许偏差之内(2mm)。

如果能控制在零误差则为最好。

在基础砼浇筑完成后,还要再重新对其上平标高进行校核,始终控制在规范规定范围之内。

钢筋绑扎后严禁践踏,确因施工中造成的,在砼浇注前必须派钢筋工进行专门修复处理。

b:

监理控制要点

1)钢筋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及验收规范,钢筋进场后,除核实出厂合格证及外观检查外,还应对其机械性能进行试验,进口钢筋还应做化学成分的试验,符合规定标准时,方可进行加工制作。

2)钢筋下料应根据放样单按施工部位、先后顺序,统筹安排,集中下料。

下料前对钢筋除锈、调直。

3)需要焊接的钢筋,在焊接前必须进行焊接性能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4)钢筋的现场绑扎按设计要求的规格及数量进行,钢筋代换须经设计部门同意。

5)严禁在钢筋上电焊引弧,竖向钢筋绑扎时要采取临时支撑措施。

6)钢筋的搭接与焊接接头位置按照规范规定错开,钢筋保护层用混凝土垫块预先安装牢固。

7)在承台基础上部钢筋与基础环上部预留椭圆孔连结施工时,承台内主筋穿过基础环本体上的椭圆孔时不要使钢筋直接与环体接触,宜采用粘贴绝缘胶布亦或隔离胶带等材料进行隔离,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在以后风机发电运行后上部传到下部(基础环内)的静电会使基础内钢筋的物理性能发生改变导致钢筋自身质量下降、使用寿命缩短。

一般设计要求一个风场的使用寿命为二十年左右。

有的基础环生产厂家出厂时椭圆孔上带着隔离和防护措施,一般为黑色的橡胶皮垫材料。

而有的厂家没有加这一防护材料,这就要求在施工时一定要监督和要求施工单位把这道工序做好,确保承台基础质量。

8)另外还有一点需要重点控制,就是在基础钢筋绑扎完成后,监理要及时对基础环的上平标高进行复测。

利用水准仪或经纬仪加水准尺等测量专用工具,通过对基础环底部螺栓和螺帽的调整,使其上平标高控制在允许偏差之内(2mm)。

如果能控制在零误差则为最好。

在基础砼浇筑时和完成后,还要再重新对其上平标高进行校核,要始终控制在规范规定范围之内。

9)钢筋工程成型后,按照验收制度逐级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模板工程

a:

施工工艺流程

风机基础形状一般为圆形或八棱形。

一般多采用圆形。

模板材料多采用普通钢模板、异型钢模板和竹胶板或木胶合板。

因为基础砼方量较大,一般的在三、四百方左右,较大的有七、八百方之多。

在进行基础砼浇筑时很容易造成跑模、涨模现象,而钢模板相对而言要牢靠一些。

模板支护时要先从承台基础底部开始,按照事先在砼垫层上弹好的模板边线支设。

圆形基础一般采用异型模板,根据基础的圆周长提前由模板厂家订做,运到现场后进行拼装加固。

而八棱形基础一般采用普通钢模板支护,因为每个棱角都是直面这样有利于模板工操作。

模板支设时注意牢固,避免跑模,保证他们正确的位置、形状及横断面,从而使得最终的砼构件能够在允许的尺寸偏差之内。

支撑系统用钢管搭设脚手架以及焊接光圆钢筋通体固定,模板支撑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模板垂直偏差不大于5mm,平直度不大于10mm,中心线位置偏差不大于5mm。

b:

监理控制要点

1)模板安装完成后,监理在验收时主要控制以下几点:

轴线位置、底模上表面标高、截面内部尺寸、层高垂直度、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表面平整度及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等,使其实测数据均在允许偏差之内。

另外还要检查模板及其支架是否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是否能可靠的承受浇筑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若在巡视检查时发现有不符合上述要求处,则要在施工现场立即指出,令施工单位马上整改,整改完毕经三级验收合格后再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自模板外侧将模板和垫层之间用1:

2水泥砂浆嵌填密实,防漏浆烂根。

3)充分清除模板中的垃圾和钢筋上的油污。

4)模板安装前应涂刷隔离剂,并涂刷均匀。

涂刷后应由专人检查,避免局部漏刷,影响砼表面观感。

5)模板支设时应注意在模板的拼缝间加设封箱带或海棉条,避免漏浆,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6、混凝土施工

a:

施工工艺流程

风机塔筒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按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进行控制。

基础模板、钢筋及塔筒基础环施工完毕,经验收合格签证完毕后方可进行浇筑砼。

砼采用商品砼搅拌车送料、泵车浇筑。

1)基础塔筒基础环的安装及调平

基础塔筒基础环由土建与安装人员一起检查,并由安装人员调平经监理及建设方批准后方可开盘浇筑混凝土,在整个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随时对塔筒基础进行监控。

确保塔筒基础预埋件的中心位置及水平度,以便下一步安装工作的更好进行。

2)砼浇筑前准备工作

重新对钢筋、模板、塔筒基础预埋件等仔细复核检查。

充分检查水、电源是否到位,电源箱、振动棒、振动器、夜间照明灯具等是否良好、正常。

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

现场应进行清理,为砼浇灌提供方便。

联系气象台,获知最近的天气状况,做好预防措施。

3)砼浇筑的规定

砼浇筑时基础砼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米。

砼浇筑过程中应分层循环进行,随浇随捣。

基础砼每层浇筑厚度不宜大于30cm。

砼浇筑时应连续进行,在下一层砼初凝之前,将上一层砼浇下并捣实完毕,确保上、下层砼紧密结合,浇筑间歇时间不应超过规范规定的时间。

砼浇筑时宜先从四周开始逐次向中央递进,待砼堆积到一定宽度和厚度后要及时提醒工人进行振捣,待承台基础砼浇到离设计上平标高还差20cm左右时要停止,等到上面基础环部分砼浇筑完成后才能继续施工。

这是因为此处的砼要求塌落度较小从而便于收光,如果和下面的一样,砼会溢出模板面较多而造成材料浪费和抹面难度加大。

还有一点需注意的是承台基础和上面基础环根部结合处的砼施工。

正如刚才所说的,待承台基础砼浇到离设计上平标高还差20cm左右时要停止,改浇基础环部分,当基础环内砼达到一定高度后要及时进行振捣,让砼充分溢出环底面直至使基础环底部与承台基础没有一点空隙,这时要停止基础环内剩余砼的浇筑,让其慢慢凝固,改浇承台部分砼,这时候砼的塌落度一定要小,等浇完承台基础砼后,再浇筑基础环内砼。

为什么这样操作呢?

因为基础环根部与承台基础连接处很容易出现烂根、孔洞、蜂窝等质量通病,这样操作就会控制此处基本不会出现上述质量缺陷。

砼振捣时,振动棒应快插慢拔,插点间距以30cm为宜,梅花型布点,深度不得超过振动棒长度1.25倍,振捣时不得振动钢筋模板。

振捣时间以砼面不显著下沉,气泡排净为宜,浇筑上层砼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砼约5—10cm,振捣时间一般为30秒,严禁过振或漏振。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充分注意塔筒基础环部位的施工,浇筑到基础塔筒基础环部位时,采用合理的机械将塔筒内的混凝土一次浇筑到标高,浇至顶表面实行原浆抹面,混凝土初凝后及时进行覆盖和洒水养护。

混凝土浇注前应考虑天气的影响,应避免雨天施工。

4)砼的养护

砼浇筑成型后,应及时进行保温养护。

砼养护严格按要求及砼的施工规范规定进行,面层砼用铁搓板压光后,洒上适量水分,先铺一层塑料薄膜,用于保湿,再铺上一层干棉毡进行保温,确保成型砼的质量。

养护期间派专人24小时值班,保证砼表面长期湿润。

大体积基础在砼浇筑完3~5天内达到最高内部温度,从第二天开始其表面应增加覆盖一层干棉毡。

砼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砼养护应安排专人养护并及时做好养护记录。

砼取样原则依据国家规范取样。

5)大体积砼测温

在属于大体积砼的基础设置测温点,每个基础设置合理的测温点,每点一根PVC管,封闭管子的底部,砼浇筑完后在管中注入自来水,所有测温管露出基础砼层表面30mm。

管直径为:

15mm。

砼浇筑完12h开始测温。

在混凝土温度上升阶段每2~4小时测一次,温度下降阶段每8小时测一次,同时应测大气温度。

所有测温孔编号,进行混凝土内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温度的测量。

混凝土内外的温差不应超过规范要求的250C。

b:

监理控制要点

1)混凝土拌制时应严格按试验室开具的配合比通知单进行配料,计量准确。

混凝土浇灌过程中设专人值班,砼应连续浇灌,不允许出现施工缝,砼初凝后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砼的养护。

施工时加强施工中间过程的检查力度,逐级进行验收签证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由于个别的基础位于海滩上,因此施工时特别注意,位于海滩上的风机基础需进行必要的防腐处理,具体施工时会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3)要求商品砼供应单位严格控制骨料的含泥量,石子控制在1%以下,砂控制在2%以下。

采用混凝土中掺入具有缓凝减水作用的外加剂。

4)从施工方面进行控制

为降低混凝土的总温升,减少内表面温差,将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如:

水中加冰降低水温;水泥采取预先贮存散热的办法降低水泥温度)。

混凝土振捣应充分,能有效防止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及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裂缝,减少内部微裂。

保持混凝土浇灌的连续性,确保混凝土浇灌时不出现施工缝。

5)温度监测

在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应对混凝土的内表温度,顶面温度及底面温度,室外气温进行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对养护措施作出相应调整,确保温控指标的要求。

一般来说,基础内外温差不得高于25℃,养护期间降温速率≤1.5℃/d。

在施工中,混凝土内部温度采用热电阻测温法。

6)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时,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方案,基础施工,由于其浇筑面积较大,浇筑时可从基础一侧开始浇灌,采用分段分层踏步式推进的浇筑方法,混凝土连续浇灌,不留设施工缝。

在浇灌上部混凝土时,控制混凝土的落差不超过2m。

对于重点部位如:

塔筒基础环部位、地脚螺栓下部、钢筋密集区等部位进行重点振捣,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7)混凝土养护

凝土浇筑完毕,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二层棉毡,四周钢模外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一层棉毡予以保温,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养护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土方回填,利用土层的恒温作用继续对砼进行养护。

8)风机基础沉降观测点设置4个;水准点设置2个。

水准点必须设置在持力层上;基础浇筑完成后进行一次观测,风机吊装前观测一次,风机吊装完成后观测一次,风机运行后观测一次,每次观测作好记录,监理旁站并进行仪器检测。

7、风机基础内预埋管的留设:

a:

施工工艺流程

风机基础内一般设计6根预留电缆管道,是连接风机与箱式变压器之间的穿行电缆管道。

材质一般选用pvc管或塑料波纹管,管径一般为25cm。

管上端露出基础环内砼上表面30-80cm不等,下端管口朝箱变位置与承台基础模板接触,6根管道紧密的捆绑在一起。

此管道施工时难度最大的是从基础环底部伸向承台基础平直部分时的煨弯处理。

一般采用点燃汽油喷灯烘烤弯折处,待其达到规定弯度时停止烘烤。

b:

监理控制要点

1)要求施工单位在购买预留管材料时一定要选购柔度好一点、质量上乘的合格产品。

2)6根预留管道敷设时一定要摆放整齐、连接牢固、横平竖直、观感良好。

8、风机基础内接地极的留设:

a:

施工工艺流程

风机基础内接地材料一般选用铜排接地。

在进行底部钢筋绑扎时一并敷设铜排接地线。

施工时可根据每个工程的地质特点布置铜排接地线的具体数量。

其上部留置在基础环内,高出砼表面20-100cm不等,其下部穿过承台内钢筋从模板底面引出,在承台内一定要用专门的卡扣和钢筋并在一起,以期达到风机与基础接地的最佳效果。

b:

监理控制要点

1)暗敷接地母线要完好、无遗漏,埋深、防腐、焊接符合要求;全部达到设计、规程、规范中标准的要求。

2)焊工须持有效上岗证件进行焊接作业。

3)测量每个风机的接地电阻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出具试验报告。

2、箱变基础

每一台风机基础侧就对应一个箱变基础,一般两者相距5--8米左右,同时所有箱变基础要和35kV线路在一条直线上。

箱变基础与风机基础相比,无论是体积还是砼方量都要小很多。

但施工内容差不多,钢筋工作量不大、砼基础也不做降温、测温措施,只是模板工作量稍显偏多,主要是因为箱变基础比较高,模板如果加固不牢就较容易发生涨、跑模现象。

具体每道工序施工及监理控制要点基本同以上风机基础。

3、升压站建、构筑物

3.1、定位放线

监理复查及控制要点:

监理人员进行定位放线复查时采用逆向验收的方法(即采用与施工单位定位放线思路相反的方法),这样容易找出放线的误差,保证放线成果的正确性。

控制要点:

在放线前要确保所用仪器、计量工具经鉴定合格。

发现问题时应及时校验。

3.2、模板工程施工

a:

施工工艺流程

1)基础支模时,应注意支撑点是否坚实,若有虚土应清除,应控制基础上部支撑倾斜度。

地梁基础施工时,支撑点不宜过密,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整体位移。

2)柱梁施工时,支撑加固间距大于50cm应有可靠措施,防止中间胀模,宜加对拉螺丝,柱下部应适当加密。

3)对整排柱或通长梁宜拉通线验收以保证其顺直度,为后续施工提供条件。

加固框架柱、梁木方宜用6cm﹡10cm,对于梁净跨度大于4米时,应按规范要求起拱。

4)综合楼在筏板基础施工时,宜采用砖模,可有效的保护防水层。

柱模板安装前检查柱筋或预埋件是否按设计要求留置。

并在根部设钢筋限位,以保证位置准确。

5)模板支设重点应控制其底模刚度、侧模垂直度、表面平整度,特别要注意外围模板、柱模、梁模等处模板轴线位置的正确性。

梁板底模板的拆除应符合规程规范的要求。

6)模板支设要达到如下要求:

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位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性;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接缝严密,不易漏浆;节约材料,便于拆模。

b:

监理控制要点

1)预埋管线、套管、预留孔洞、预埋件在合模时或混凝土浇灌前应预先固定,反复校核,不得遗漏,避免二次剔凿、钻孔。

2)框架柱、梁、板节点处,柱模板到板顶,梁从柱模中割出来,宜控接头、接槎质量。

3.3、钢筋工程施工

a:

施工工艺流程

1)钢筋制作加工时如发现钢筋脆断或力学性能显著异常等现象时,应对其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质量不合格、不经检验的钢材严禁使用,如进行钢筋代换,必须经设计院同意。

2)钢筋焊接前应进行可焊性试验,合格后再成批焊接。

焊接时应计算接头设置错开位置,符合规范要求。

3)钢筋绑扎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绑扎牢固,严禁缺扣、松扣;严禁漏扎,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接头方式及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和规程要求。

4)梁柱节点箍筋加密个数必须按图纸设计施工,主次梁交接处附加3个,原来的照设。

5)墙板插筋在基础梁内的水平筋至少设置两根;柱插筋在基础梁内的箍筋至少两根。

6)梁板保护层的控制,采用的预制块或塑料垫块等的强度应符合要求,防止因强度不足造成保护层过小,出现漏筋现象,特别是在沿海地区或腐蚀性较强的地方。

推荐采用塑料垫块。

b:

监理控制要点

1)闪光对焊时,注意焊机对焊接钢筋直径的上限要求。

2)雨篷、挑梁等悬挑构件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受力钢筋的位置。

3)独立基础施工时,框架柱钢筋主筋必须与基础底部钢筋连接牢固,基础上部有可靠的固定措施,避免振捣时碰撞产生柱主筋位移。

3.4、砼施工

a:

工艺流程

1)对施工单位上报的实验室出具的混凝土配合比报告进行审查,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和坍落度。

2)施工缝应留平留直,剪力最小部位上,特别是楼梯在接缝时,应先对施工缝表面浇水湿润,并在接缝处铺设与原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

3)柱混凝土应浇至梁底50~100mm处或梁端弯筋底,梁板宜一次浇筑完毕,不留施工缝。

4)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振动棒插入下一层的100mm,使上下结合密实,下料厚度宜控制在300mm,振捣时振动棒严禁碰触钢筋,防止模板跑模。

每一位置上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呈现水泥浆和混凝土不再沉陷为准,楼面混凝土在初凝前还应用平板振动器复振,再用抹子搓平。

5)逐步退台的基础浇筑混凝土应把握好时机,并适当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过早会导致下步基础砼容易溢出,过晚则容易影响整体结构,尤其是筏板基础,应避免两次浇筑。

6)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在振捣时最上层宜适当用细石子撒上一层,增强表面强度减少龟裂现象。

7)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应根据结构尺寸及其他情况制定详细的浇捣方案,采取分层或分块浇筑,合理设置水平及垂直施工缝或在适当位置设置后浇带。

施工中也可采取二次投料法和二次振捣法,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以加强早期养护。

在混凝土还应设置必要的温度配筋,在截面转折处,底、顶板与砖转折处、孔洞转角及周边增加斜面构造配筋。

b:

监理控制要点

1)混凝土浇筑时宜采用钢架马镫支撑脚手板铺平做行走通道,以保证钢筋不变形。

2)混凝土振捣要密实,振动棒应快插慢拔,以混凝土不出气泡不下陷,表面泛浆为准。

3)框架柱浇筑时宜浇筑适量的接头砂浆,否则会出现烂根。

振捣时应缓慢上拔,尽量不回棒,否则容易胀模,水灰比不宜过大,否则容易有裂纹。

4)常温下混凝土浇筑后必须在12h内进行养护,使混凝土表面处于足够的湿润状态,由专人负责养护不少于7天,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应浇水养护。

3.4、砖砌体施工

a:

工艺流程

1)砖的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按要求进行复试,砖进场应进行尺寸偏差、外观质量等检查。

水泥必须有合格证并经见证取样。

砂宜采用中砂,使用前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含泥量控制在3%-5%以内。

2)砌体用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机制实心砖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为宜,含水率为10%-15%。

3)排砖应全盘考虑,一般外墙第一层砖两山墙排丁砖,前后檐纵墙排条砖,及“山丁檐跑”。

根据门窗位置及构造柱尺寸,认真核对其长度是否符合排砖模数,如不符合模数时可征得设计院同意后稍调整移动。

4)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缝及竖缝均匀一致。

大角盘好后复查一次,墙体平整度和垂直度完全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

5)标高不同时砌砖应从低处砌起,并由低处向高处搭砌。

一般砖墙上不允许留直槎,砌体转角与交接处砌成斜槎。

临时间断处不能留斜槎时可留直槎,但必须砌成凸槎并加设拉结筋。

在构造柱连接处必须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

承重墙最上一皮砖、梁或梁垫下、挑檐应采用整砖丁砌,墙体与框架梁之间保留不少于30mm缝隙,采用防水细石混凝土堵缝。

b:

监理控制要点

1)常温施工不得使用干砖上墙。

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砖砌筑;温度低于零度时可不浇水,但必须加大砂浆稠度。

2)移动门窗口位置时,应注意暖、卫立管及门窗开启时不受影响。

3)在门窗口上边的砖墙合拢时不出现半砖。

砌筑砂浆要随搅拌随用,水泥砂浆必须在3h内使完,混合砂浆在4h内使完。

3.5、抹灰工程

a:

工艺流程

1)基层为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粉煤灰砖时,应用1:

1水泥、细砂掺108胶水拌合后,采用机械喷涂或扫帚甩浆等方法进行墙面毛化处理并洒水养护。

2)对于砖墙,应在抹灰前一天浇水湿润;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应提前两天浇水,每天两遍。

3)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粉刷前应用抗碱纤维网格布粘贴,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