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464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3 大小:8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3页
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3页
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3页
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3页
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3页
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3页
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3页
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3页
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3页
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3页
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3页
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3页
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3页
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3页
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3页
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3页
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3页
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3页
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83页
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83页
亲,该文档总共1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

《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1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安矿产资源规划.docx

西安矿产资源规划

 

西安市矿产资源规划

(2006-2020)

 

西安市国土资源局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

西安市矿产资源规划(2006-2020)

规划编制组织单位:

西安市国土资源局

规划编制承担单位:

长安大学资源学院

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组长:

董军西安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

田党生西安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赵毅敏西安市国土资源局副巡视员

成员:

陈俊善西安市国土资源局矿管处处长

董西京西安市国土资源局规划处处长

朱兴国西安市国土资源局矿管处副调研员

李淑萍西安市国土资源局规划处干部

 

专家顾问组成员:

汤中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导

刘建朝长安大学教授、博导

惠泱河西安石油大学教授、博导

李勇长安大学教授、博导

曹明明西北大学教授、博导

王文科长安大学教授、博导

裴先治长安大学教授、博导

钱壮志长安大学教授、博导

 

规划编制项目组

项目负责:

丁华

技术负责:

丁华隗合明

编制人员:

丁华王龙超胡粉宁焦建刚丁辉李晓

制图:

王红娟王龙超丁辉

审查:

于凤池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一、规划的目的1

二、规划的作用和任务1

三、规划依据1

(一)国家及省级有关法律、法规1

(二)其它相关计划、规划2

四、规划的范围和期限2

五、规划的成果2

第二章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形势3

一、经济社会与矿产资源概况3

(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3

(二)矿产资源概况3

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现状4

(一)区域地质背景4

(二)基础地质调查现状5

(三)金属矿产资源勘查现状6

(四)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现状6

(五)水气矿产勘查现状7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现状7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7

(二)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8

四、矿产资源供给保证程度分析9

五、首轮规划实施成效10

六、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中存在主要问题10

(一)地质勘查工作滞后10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11

(三)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11

第三章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目标12

一、指导思想12

二、基本原则12

(一)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12

(二)统筹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12

(三)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的原则13

(四)科技兴矿的原则13

三、规划目标13

(一)总体目标13

(二)2010年规划目标13

(三)2015年规划目标14

(四)2020年规划目标15

第四章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16

一、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16

二、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16

(一)商业性勘查的方向16

(二)勘查规划分区17

三、探矿权设置与投放18

四、勘查准入条件19

第五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20

一、调控矿产资源开采方向和总量20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向20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20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21

(一)开采规划分区21

(二)优势矿种开发项目及实施方案23

三、矿业结构调整与优化25

(一)优化矿山规模25

(二)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开采年限26

(三)调整矿产品结构26

(四)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26

四、采矿权的设置与投放27

五、矿产资源开采的准入条件27

第六章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28

一、总体目标和任务28

二、新建矿山生态环境的准入条件28

三、现有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29

四、闭坑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29

五、矿山环境保护、恢复治理项目及示范区30

六、矿山生态环境的调查与监测30

第七章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保证措施32

一、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规划的管理体系和信息系统32

二、建立健全矿产资源规划的监督、审查制度32

三、建立健全新的矿产资源勘查与开采投资机制32

四、建立和完善合理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的激励机制和责任制33

五、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水平33

第八章附则34

规划附表

附表1截至2005年底西安市矿产资源储量汇总表

附表2西安市主要矿产地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

附表32005年西安市主要矿产开发利用现状表

附表42005年西安市主要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

附表5截至2005年西安市主要矿产探矿权现状表

附表6截至2005年西安市主要矿产采矿权现状表

附表7西安市主要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分区表

附表8西安市主要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表

附表9西安市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最低开采规模及最低服务年限表

附表10西安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表

附表11西安市主要风景名胜一览表

规划附图

附图1西安市矿产资源分布图

附图2西安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

附图3西安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图

附图4西安市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图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的目的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安市经济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实现对矿产资源的科学有序管理,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宏观调控,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和规范矿业权市场,有效保护矿区的生态环境,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2006]255)文件精神及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编制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结合西安市发展现状,制定了《西安市矿产资源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的作用和任务

《规划》适用于西安市所辖行政区域。

《规划》是指导本市行政区内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规范性文件,是各级人民政府及矿产资源部门依法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矿区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监督管理的依据。

本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具体落实上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并对规划期内我市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方向/布局/总量、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恢复治理等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安排。

三、规划依据

(一)国家及省级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6.《陕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7.《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8.《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

(二)其它相关计划、规划

1.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2.国土资源部《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指导意见》

3.《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

4.《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

5.《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6.《关于贯彻落实〈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通知》(市政发[2008]

99号)

四、规划的范围和期限

本规划的范围为西安市所辖行政区域。

规划适用于所辖行政区内所有的矿产资源。

规划基期为2005年,目标期为2010年,中期为2015年,展望期为2020年。

五、规划的成果

规划成果主要有规划文本、附表(11种)和附图(4张)。

此外,按国土资源部有关电子数据的要求,提供了包括矿产资源基本情况、开发利用现状、勘查与开发利用规划分区的数据库以及部分图层数据库,同时更新并完善了西安市矿产资源信息管理体系。

第二章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形势

一、经济社会与矿产资源概况

(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西安市位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东经107°40′~109°49′和北纬33°39′~34°45′之间,土地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占陕西总面积的4.91%,人口741.73万人,占陕西省总人口20.57%。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历史文化背景,西安市在陕西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西安市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国家重点旅游城市。

2005年,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270.14亿元,占陕西省国民生产总值34.5%,比上年增长13.1%;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925元,比上年增长12.4%;财政总收入202.4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3.9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835.10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627.89元,比上年增长12.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收入3460元,比上年增长10.1%。

十五期间,西安市的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6.9:

44.0:

49.1调整为2005年的5.0:

42.5:

52.5。

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由“九五”末的67%下降为56.7%,公有制实现形式日趋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由“九五”末的33%上升为43.3%。

全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四区一基地”的格局初步形成;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城乡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科技优势进一步发挥,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

(二)矿产资源概况

西安市辖9区4县,包括未央区、莲湖区、新城区、碑林区、灞桥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

截止2005年底,我市已发现各类矿产57种(含亚矿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21种,有控制、推断资源量的矿产19种。

其中金属矿产21种,包括金、银、铂等贵金属3种;铜、铅、锌、钼、钨、钴、镍等有色金属矿产7种;铁、锰、铬等黑色金属矿产3种;锂、铌、钽、铷、铈、镧、硒、镉等稀有稀土和稀散元素等8种。

非金属矿产有石墨、磷灰石、硫铁矿、水晶、矽线石、滑石、石棉、长石、透闪石、沸石、玉石、水泥用灰岩、含钾岩石、白云岩、玻璃用石英岩、建筑用砂、铸型砂、玻璃用脉石英、高岭土、砖瓦粘土、陶粒粘土、辉长岩、蛇纹石、玄武岩、闪长岩、建筑用花岗岩、饰面花岗岩、水泥用大理岩、建筑用大理岩、角闪岩、泥炭、板岩32种,能源矿产有地热和铀2种,水气矿产有矿泉水和地下水2种。

由于地下水、地热的开发利用由政府其他部门负责,因此本规划对这两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做详细论述。

全市共发现矿产地125处,其中已查明大型矿床11处、中型矿床32处、小型矿床71处。

大型矿床中地热1处,含钾岩石2处,石墨1处,饰面花岗岩3处,斜长角闪岩1处,白云岩1处,大理岩1处,陶粒粘土1处。

目前,黄金、建材类非金属矿产、地热及矿泉水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全市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宾馆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矿业不是西安市的支柱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处于从属地位。

2005年,全市矿业总产值9827.98万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0.077%。

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现状

(一)区域地质背景

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

大体以宝鸡—焦镇—铁炉子断裂(区域上属八渡—虢镇—铁炉子—三要深大断裂的一部分)为界,其北部为华北板块南缘,以南属于秦岭褶皱带。

在长期的地质演变中,南北二个构造单元分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矿产资源。

北部关中平原及骊山地区主要为地下水、地热、矿泉水、砖瓦粘土、建筑用砂等矿产,南部秦岭造山带则形成与构造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及岩浆作用有关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

秦岭褶皱系经历了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等多旋回构造运动,构造非常复杂,岩浆侵入活动强烈,地层普遍变质。

主要褶皱有甘峪复向斜、老君岭复背斜、板房子复向斜等,主要深大断裂有秦岭北麓山前断裂、柳叶河口——草坪断裂、厚畛子——陈河断裂、沙梁子——四方台断裂、松木沟——新店子断裂等。

深大断裂对成矿有重要意义,区内一些重要的矿床如马鞍桥金矿、安家歧金矿、甘峪金红石矿等均分布在大断裂带内或其两侧。

区内地层出露较全,有太古宇太华群,元古宇铁铜沟组、宽坪群、秦岭群、熊耳群、高山河群,下古生界丹凤群、斜峪关群、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上古生界泥盆系古道岭组、星红铺组、牛耳川组、池沟组、青石垭组、桐峪寺组和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

太华群主要分布于蓝田县九间房——灞源一带和临潼骊山地区,与之有关的矿产有金、钼、石墨等。

元古宇主要分布于蓝田灞源一带,周至县、户县和长安区有少量出露,与之有关的矿产有金、铁、镍、铜、钼、金红石、滑石、大理石、白云岩、玉石等。

下古生界主要分布于周至县老君岭——户县东流水一带,在长安区喂子坪和蓝田县新店子亦有出露,与之有关的矿产有金、铜、石灰岩、大理岩、石墨、硫铁矿、水晶等。

上古生界主要分布于周至县南部山区以及长安喂子坪—蓝田草坪一带,与之有关的矿产有金、铁、石墨、白云岩、含钾岩石、大理岩等。

第三系、第四系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区及临潼骊山一带,与之有关的矿产为建筑用砂、陶粒粘土、砖瓦粘土、地热、矿泉水、地下水等。

区内岩浆岩较发育,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均有产出,其中酸性岩分布最广。

酸性岩主要分布于蓝田县南部及东部、周至县西南部、户县和长安区南部,与之有关的矿产有金、铀、钼、稀土、饰面花岗岩、含钾岩石等。

中性岩主要分布于周至县南部东河、虎豹河和户县涝峪兰家坪——吊岩沟一带,与之有关的矿产有饰面用闪长岩。

基性岩主要分布于周至县四方台和父子岭一带,与之有关的矿产有饰面用辉长岩、辉长辉绿岩。

超基性岩主要分布于周至县青岗砭、户县涝峪兰家坪、长安区喂子坪和蓝田草坪一带,与之有关的矿产有蛇纹石、透闪石、滑石、玉石等。

(二)基础地质调查现状

西安市已全部完成1:

50万及1:

20万区域地质调查、1:

50万环境地质调查、1:

25万城市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1:

20万区域地球化学测量、1:

10万地热普查、1:

10万地下水和矿泉水普查,重点成矿区已完成1:

5万区域地质(包括矿产地质)调查和1:

5万化探工作,基本查清了区内地质构造格架、地层层序、岩体和主要矿产的区域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地质、地质灾害概况。

(三)金属矿产资源勘查现状

金属矿产的勘查工作主要集中在秦岭山区(秦岭褶皱系),共发现金属矿产地42处,已探明储量的金属矿产有8种,占已发现金属矿产种数的38.10%;经勘查探明储量的金属矿产地有13处,占已发现金属矿产地总数的30.95%。

在金属矿产地中,中型矿床6处,小型矿床30处。

已勘查金属矿产中金、银、铜、铁及铅锌等勘查程度较高,主要矿床达到勘探程度,勘查深度一般为500米以下,其它金属矿产勘查程度相对较低,但总体可达普查程度以上。

金矿多数达到勘探或详查程度,已探明储量有马鞍桥、将军岔、湘子岔、骊山冷水沟等金矿。

截至2005年底,金矿保有资源储量20250千克,铁矿保有资源储量562千吨,铜矿保有资源储量48046吨,铅矿保有资源储量13946吨,锌矿保有资源储量26069吨,银矿保有资源储量20吨,镉矿保有矿石资源储量25千吨,硒矿保有矿石资源73千吨。

(四)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现状

非金属矿产勘查工作也主要集中在秦岭山区(秦岭褶皱系),勘查程度低,多为普查或预查程度。

共发现非金属矿产地54处,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有10种,占已发现非金属矿产种数的32.26%;经勘查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地有4处,占已发现非金属矿产地总数的7.41%,矿种主要为水泥用灰岩、水泥用大理岩、陶粒粘土、饰面用辉长岩。

在非金属矿产地中,大型矿床10处,中型矿床12处,小型矿床26处。

非金属矿产中,建筑用砂以前主要在河道、河床开采,而防洪要求必需转移开采区,但古河漫滩和阶地砂石的勘查尚属空白。

已探明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为: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

硫铁矿157千吨;

建筑原料及其他非金属:

石墨1684千吨(隐晶质石墨74千吨,晶质石墨1610千吨);长石1179千吨;水泥用灰岩57720千吨;高岭土2664千吨;陶粒粘土1172万吨;饰面用辉长岩8万立方米;饰面用大理岩591万立方米;水泥用大理岩7960千吨;

冶金原料非金属矿:

铸型用砂12千吨。

(五)水气矿产勘查现状

主要为矿泉水,勘查程度较高,多为勘探或详查。

共发现矿泉水产地28处,其中中型矿床13处,小型矿床15处,保有储量为1.498万立方米/日。

主要分布于蓝田县、长安区、雁塔区、临潼区、新城区及灞桥区。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现状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我市共计开发利用矿种14种(含亚矿种),占已发现矿种的24.56%,其中能源矿产1种(地热),金属矿产2种(包括贵金属金矿、黑色金属铁矿),非金属矿产10种(包括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水泥用灰岩、高岭土、饰面用大理岩、玻璃用石英岩、含钾岩石、建筑用白云岩、水泥配料用页岩、片麻岩等),水气矿产1种(矿泉水)。

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各类矿山企业98个,其中贵金属矿山3个,有色金属矿山3个,黑色金属矿山3个,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山81个,水气矿产矿山8个,目前我市开发利用的重点是金矿、建材类非金属矿产(包括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石英岩等)和矿泉水。

金矿:

总共有3处矿山,目前都处于开发利用状态。

生产矿山中规模最大的是马鞍桥金矿,年生产能力22万吨。

整体上金矿平均回采率87.33%,采矿贫化率9.67%,选矿回收率89%,资源利用率较高。

2005年金产量535千克,产值6293万元。

建筑用花岗岩:

开发此矿种的矿山数量最多,有28处,规模均为小型,主要集中在长安区杨庄、蓝田县焦岱和临潼区韩峪等区域。

其中有15处矿山处于开发状态,2处矿山处于筹建状态。

2005年产量29.78万立方米,产值956.9万元。

水泥用灰岩(大理岩):

目前共有19处矿山,主要集中在户县涝峪、蓝田小寨等区域,其中11处矿山处于开发利用状态,8处矿山处于停产状态。

但目前开发程度较低,规模小,均为小型矿山。

2005年产量53千吨,产值581.6万元。

饰面石材矿产:

我市有8处矿山企业开发饰面石材,主要是花岗岩和大理岩。

开发饰面花岗岩的矿山有4处,2处矿山处于开发利用状态,2处矿山已停产;开发饰面大理岩的矿山有4处,1处矿山处于开发利用状态,2处矿山停产状态,1处正在筹建阶段;辉长岩尚未得到有效开发与利用。

2005年饰面石材产量0.336万立方米,产值118.82万元,规模较大的是蓝田县焦岱花岗岩矿(2005年产量0.038万立方米,产值50.04万元)。

建筑用白云岩:

我市有3处矿山开发建筑用白云岩,主要集中在户县涝峪一带,其中2处矿山处于开发利用状态,1处矿山处于停产状态。

2005年产量3.5万立方米,产值150万元。

玻璃用石英岩:

我市有8处矿山开发玻璃用石英岩,主要集中在周至县骆峪一带,但是规模均较小。

其中5处矿山处于开发利用状态,1处矿山处于停产状态,2处矿山处于筹建状态。

2005年玻璃用石英岩产量3.7万吨,产值137万元。

水泥配料用页岩:

我市有3处矿山开发水泥配料用页岩,均处于开发利用状态,但是规模小。

2005年产量6万吨,产值60万元。

含钾岩石:

我市有3处矿山开发含钾岩石,主要集中在户县涝峪、太平一带,其中1处矿山处于开发利用状态,2处矿山处于停产状态。

2005年产量0.05万吨,产值10万元。

矿泉水:

目前已有8家企业开发10处矿泉水,年生产矿泉水约12.41万吨,产值313.7元。

(二)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重视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力度逐年加大,取得初步成效。

2005年,完成了全市1:

50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部分矿山完成了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

各级政府加强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等监督管理,引导与促进矿山企业在采矿、选矿、冶炼等重要环节上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与设备,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监督管理矿山企业对矿山在三废的排放、土地复垦等方面的恢复治理。

目前,矿山废水处理率平均为65%,综合利用率平均为60%,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平均为25%。

四、矿产资源供给保证程度分析

依据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开发现状、经济技术条件及矿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我市矿产资源可分为优势矿产、非优势矿产和短缺矿产三类:

A优势矿产

是指那些已探明储量、质量好、开发条件优越的矿产,或是资源前景看好,潜在价值较高的矿种。

属于这一类矿产的主要有金、矿泉水、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用灰岩(大理岩)、陶粒粘土、建筑用砂、石墨、玉石等。

B非优势矿产

是指那些探明储量不丰、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尚未大规模利用或者是只能随主矿一起开采的共生、伴生矿产。

属于这类矿产的主要有铁、铅、锌、银、钛、镉、硒、高岭土、砖瓦粘土、饰面用大理岩、饰面用花岗岩等矿种。

C短缺矿产

是指成矿地质较差,找矿条件不佳,探明储量有限,或者地质工作呈空白状态的矿产,不能满足本市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或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矿产。

属于这一类矿产的主要有煤、铜、铬、钨、锡等矿种。

目前,我市矿产资源种类多样,但勘查程度、开发利用程度均较低。

在优势矿产中,矿泉水、建筑用砂资源保证程度较高;我市的矿泉水比较丰富,资源潜力大,可以保证开发需要,但今后需加强勘查评价,同时监测已开发矿泉水质量变化,并有计划地开发利用、择优扶持、创知名品牌;我市的建筑用砂储量丰富,河道两侧砂层厚度一般为5~15米,可以满足全市基础设施、工业设施和居民住宅等建设需求,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不影响河道中桥梁等设施的安全,今后应加强对河道两侧古河漫滩和阶地的砂石进行勘查、开发和利用。

在优势矿产中,金、陶粒粘土、水泥用灰岩(大理岩)、玉石、建筑用花岗岩等矿产的资源保证程度较低;金矿产地矿产地有20余处,已探明储量仅有马鞍桥、将军岔、湘子岔、骊山冷水沟等少数金矿,由于地质勘查滞后、资源枯竭以及开发利用水平较低等各种原因,2005年有15个矿山关闭或停产,年产量仅有535千克,以我国年人均消费黄金0.2克的平均水平计算,金矿资源不能满足矿山生产和城市经济发展需求,缺口达948千克;陶粒粘土基础储量1172万吨,预测资源量3000万吨,是我市查明的大型矿床之一,但目前尚未得到开发利用;水泥用灰岩储量丰富,但是开发程度低,规模小,经济效益不突出,难以满足本市高速公路/铁路建设、房地产开发等需求;蓝田玉储量达1100万立方米以上,主要分布在玉川乡和红门寺,摩氏硬度2--6度,是良好的玉雕和制作工艺美术品原料,但由于缺乏现代化开采、加工技术和设备,玉石开采处于停滞状态,加工企业分散,效益低下,难以满足我市作为一个旅游城市的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除矿泉水、建筑用砂等个别优势矿产外,其他矿产资源均难以满足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保证程度不够。

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地质勘查的深度和范围,为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要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的技术水平,使矿产资源开发效益突出。

在充分合理利用本市矿产资源的同时,应建立畅通的矿产品供货渠道,从市外、省外、国外进口矿产品。

五、首轮规划实施成效

我市首轮矿产资源规划自2003年正式发布实施以来,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开始逐步有序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的指导性作用初见成效,规划在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已经逐步显现。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