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465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州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州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州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州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苏州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苏州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苏州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苏州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苏州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苏州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苏州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苏州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苏州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苏州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苏州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州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苏州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1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80年代,我和周先生是________。

当时,我们在同一所学校教书,我们的教学主张常常________,但这不影响我们做朋友。

他热爱学生,有些学生出言不逊,他也不以为忤,依然耐心教导,我相信他的那种精神是会________后世的。

A.紧邻 截然相反 留传B.芳邻 截然相反 流传

C.紧邻 南辕北辙 流传D.芳邻 南辕北辙 留传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的困境,浙江省着力开展“医学人才下沉”工程,提升了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率。

B.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将形成深度融合、互利合作的新局面。

C.语文教材的低幼化,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心智的发育与成熟,面对这一严峻的现象,人们怎么会无动于衷而不引起深思呢?

D.屠呦呦获得诺奖,使一向被质疑的中医终于吐气扬眉,也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医药这个宝库,更被业界认为是中医发扬光大的最好时机。

3.下列诗句与“落木云连秋水渡”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3分)  

A.青山聊因美酒横B.晚花幽艳敌春阳

C.乱山烟入夕阳桥D.闲花落地听无声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小船靠近马萨弗埃拉岛。

关于这个岛,我手头只有一张信纸大小的地图,很快我就发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缓坡的地方其实是陡坡②我误读了海岛的地形

③山顶处云腾雾绕④十几个捕龙虾人所住的棚屋

⑤峡谷的两边是绿色的山肩⑥挤在一个巨大峡谷的底部

A.①⑤④⑥③②B.②①④⑥⑤③C.②④⑥①⑤③D.①②⑤④⑥③

5.下列对漫画《跳绳》寓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长处或许正是短处。

B.要正确认识自己,根据自身条件发展自己。

C.学会扬长避短,才能减少失败的可能性。

D.找到合适的竞争对手,才能砥砺自己成长。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韩)滉,字太冲,性强直,明吏事,莅南曹五年,薄最详致。

再迁给事中,知兵部选。

时盗杀富平令韦当,贼隶北军,鱼朝恩私其凶,奏原死,滉执处,卒伏辜。

自至德军兴,所在赋税无艺,帑司给输亁隐。

滉检制吏下及四方输将。

犯者痛拫以法。

会岁数稔,兵革少息,故储积谷帛稍丰实。

然覆治案牍,深文钩剥,人亦咨怨。

大历十二年秋,大雨害稼什八,京兆尹黎干言状,滉恐有所蠲贷,固表不实。

代宗命御史行视,实损田三万余顷。

始,渭南令刘藻附滉,言部田无害,御史赵计按验如藻言,帝又遣御史朱敖覆实,害田三千顷。

帝怒曰:

“县令,所以养民,而田损不问,岂恤隐意邪?

”贬南浦员外尉,计亦斥为丰州司户员外参军。

方是时,潦败河中盐池,滉奏池产瑞盐。

帝疑,遣谏议大夫蒋镇廉状。

时里胥有罪,辄杀无贷,人怪之。

滉曰:

“袁晁本一鞭背吏,禽贼有负,聚其类以反,此辈皆乡县豪黠,不如杀之,用年少者,惜身保家不为恶。

”又以贼非牛酒不啸结,乃禁屠牛,以绝其谋。

婺州属县有犯令者,诛及邻伍,坐死数十百人。

又遣官分察境内,罪涉疑似必诛,一判辄数十人,下皆愁怖。

滉虽宰相子,衣裘茵衽,十年一易。

居处陋薄,取庇风雨。

门当列戟,以父时第门不忍坏,乃不请。

堂先无挟庑,弟洄稍增补之,滉见即彻去,曰:

“先君容焉,吾等奉之,常恐失坠。

若摧圮,缮之则已,安敢改作以伤俭德?

”居重位,清洁疾恶,不为家人资产。

自始仕至将相,乘五马,无不终枥下。

(选自《新唐书》,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奏原死           原:

宽容

B.所在赋税无艺 艺:

限度

C.遣谏议大夫蒋镇廉状 廉:

访查

D.用年少者  用:

因为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盗贼杀害了富平令韦当,鱼朝恩为杀人者求情,但是韩滉坚持论处,盗贼最终伏罪,说明韩滉耿直的一面。

B.黎干向上报告水灾后农田受损情况,韩滉担心自己因失责被贬而坚持说表奏不实,可见他并不关心百姓的生活。

C.韩滉执法有时过于严苛,境内只要有疑似犯罪的必定诛杀,一判往往有数十人被杀,因此他部下都心怀忧愁恐惧。

D.韩滉生性节俭,衣裘被褥,十年一换。

所住居室正堂原先没有廊字,弟弟韩洄略加增补,韩滉一见立即拆去。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县令,所以养民,而田损不问,岂恤隐意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以贼非牛酒不啸结,乃禁屠牛,以绝其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代宗皇帝的形象特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游  边

尚 颜

边阴四顾浓,饥马嗅枯丛。

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

偷营天正黑,战地雪多红。

昨夜东归梦,桃花暖色中。

(1)简述“饥马嗅枯丛”这一细节的丰富内涵。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反映了战士怎样的艰苦生活?

请简要概括。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尾联。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2)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3)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4)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______,望美人兮天一方。

(苏轼《赤壁赋》)

(6)想当年:

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________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8)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老兵客栈

谢友鄞

①这儿最早是古驿站,叫水会营子,旅蒙商设置仓库,囤居货物,行商坐贾云集。

一家家火红的幌子下,站着伙计,肩搭毛巾,吆喝:

“屋里请,又有包子又有饼,没有麻花现给你拧!

②论建制,水会营子是个镇,建筑极像一座小城。

水会营子属于辽宁,再向北,就进入内蒙古了。

世俗人心,有一种临界的感觉。

从民国至今,水会营子两度划归内蒙古,一度划归辽西省,如今纳入辽宁省版图。

水会营子人家,都有两三个户口簿,旧的没交上去,新的又发下来。

有的老人说他是内蒙古人,新娶进家门的儿媳妇纠正道:

“爹,这是辽宁省。

”公爹用拐杖敲击地面,吹胡子瞪眼睛叫喊:

“我活糊涂了吗!

这里是水会营子!

③没错,这里是水会营子,消防团大本营。

清朝时,营子内有深井三十眼,井旁设瞭望楼,一旦发现火警,白天举旗,夜晚挑灯,指引火灾方向,官兵们驱动水车紧急扑救。

瞭望楼上,永远站着三名士兵,背靠背,呈三角形,监视火情。

曾有一场雷火,借助狂烈的北风,扑向瞭望楼。

没有一名士兵退缩,火龙过去后,三副焦黑的骨架,仍然站立在瞭望楼上。

④民国后,兵营消,水会归商会管理。

消防灭火,变成民间自救互助性质。

商会添置了机械水车,喷水卷筒。

所有商铺都配备水桶,大小一样,用红漆写上“防火”和自家商号名。

在救火现场,由商会统一发放号坎,防备盗贼混入,趁火打劫。

穿坎肩的伙计,将自家水牌交给水会老兵,听从指挥,奋力救火。

事后按水牌清查,救火不力者罚款;遇火不救者,封店半年,勒令店主给被烧死者披麻戴孝。

渐渐地,水会营子成了省界两边都倚重的消防重镇。

⑤老兵从十四岁起就吃军饷,给数不清的势力当过差,如今九十岁了,眼睛灰白,满脸褶子巴巴,像蜈蚣。

陪伴老兵的,只剩下一匹退役军马。

营盘内水井遍布,清晨多雾,朦朦胧胧,老兵听见铃铛叮咚叮咚响,老军马不用人赶,去奶站给他取奶回来了。

老兵喜欢羊奶的膻香。

喝完羊奶后,老兵拎着马灯,在客栈内巡行,土墙,空马厩,土坯客房,搭配在一起,像遗址标本。

听见客人来了,老兵吸吸鼻子,说:

“我嗅到生人味了。

⑥老兵老了。

现在老兵最看重的,就是存放在客栈内的消防水桶,任何人不准乱动,任何人不准乱用。

投宿的客人,越来越杂,什么鸟都有,大夏天的夜晚,溜出来,用消防水桶冲澡。

老兵眼睛快瞎了,耳朵却好使,听见泼啦啦水声,幽灵一样钻出来。

老兵狂怒:

“来人哪!

掌灯!

”立刻响起纷乱的脚步声,客房伙计,食堂厨工们跑出来。

一个小工举起马灯。

陌生客人急忙穿上裤衩,叫喊:

“别照我!

⑦老兵厉声道:

“畜生!

你用消防桶洗屁股!

⑧客人一副赖子样。

说:

“俩破桶,白给我都不要。

用完这水,给你送回去。

⑨客人哪里晓得,民国年间,有人盗窃消防桶,被商会保安队逮住,将贼手贼脚捆住,用杠子一穿,鸣锣吹号,像抬着野猪游街。

有的贼,气性大,到了不服软,按破坏救灾论处,被活活吊死。

⑩“把他抓起来!

”老兵怒吼。

⑪客房伙计和厨工们逼近客人。

⑫“我是旅蒙商。

”客人叫嚷,不知道自己惹下了大祸。

⑬老兵下令:

“鸣锣,游街。

⑭众人一拥而上,将客人的头按下,双手别在身后,推着他,向营子走去。

老兵取出铜锣,“咣咣咣”敲,吆喝:

“破坏消防犯噢——”

⑮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边地消防重镇的铜锣声,照样一丝不苟地敲响,庄严地回荡在水会营子上空。

12.文章③④两段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4分)

 

13.老兵的职业精神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请简要概括。

(6分)

 

14.文中写客房伙计和厨工“一拥而上”抓住客人游街有什么用意?

(4分)

 

15.结合全文,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意蕴。

(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演戏要带“三分生”

刘连群

在学生觉得荀慧生的戏总有生疏之处,“没准谱儿”而难学时,荀慧生指出:

“这个熟字,摆在哪儿都好,惟独摆在演戏上,要不得。

”他说:

“熟是应当熟的,但是熟了也容易出许许多多的毛病。

”以演《武家坡》的王宝钏这样的熟戏为例,如果坐下化妆就“没精打彩”,上台只是按熟的路数按部就班地唱,戏唱下来了,但“跟没唱一样”。

“怎么说呢?

自打你存了那个‘又是王宝钏’的念头开始,这出戏已经注定了就是那么回事。

”稀松平常,疲疲沓沓,这就属于“熟能生流,也能生油”。

“熟”还会使演员凭借嗓子好,武功、水袖功好。

脱离剧情和人物,不管是否合适,可着劲儿地唱,拼着力气地耍,“好”是要下来了,却只能落个卖弄。

针对这样的现象,荀慧提出:

生!

不是全生,也不是半生,而是三分生!

所谓“三分生”,其实是在“熟”的前提下的“生”,演熟知熟会的戏要带有一定的陌生感。

“哪儿生呢?

要看到你和角色就存在着个‘生’字,你是你,角色是角色,相差得很远,这就是生。

演员和角色天然存在着距离,不可能完全合二为一。

因此演戏是这一个体逐步走近、深入另一个体的过程,熟只是渐近的一个阶段。

仍以王宝钏“打比”:

她是谁呢?

相府千金;干嘛又挖野菜?

跟她爹较劲儿呢……这点儿事谁都知道,用得着老去琢磨吗?

用得着。

荀慧生说:

“只要你每次都对角色有陌生的感觉,你就会发现原来还有许多细小的地方没注意,这些新发现就会引着你往角色深里头去,哪怕是戏演完了,它还会扯着你:

某处某处还有点儿事儿没琢磨到家呢,下次再唱时,得把它弄明白了。

于是乎无尽无休,越研究越透。

所谓千锤百炼就是这个意思。

”就是说,“三分生”是要演员不断深入探索角色的性格感情,配以适宜的动作、唱腔、表情表达出来,使所演角色不断深化、丰满、鲜活。

实践“三分生”的主张,还能让观众看戏时产生持久的兴致。

人们通常认为“生书熟戏”。

意思是看戏只要故事好,唱、念、做、打精彩,是可以反复欣赏的。

其实不然,荀慧生说,“观众眼睛可尖着呐,你挑帘一出来,一看你那份心里满没事儿的神气,观众就明白了:

又是她,某某人;又是那么一道汤,对付着听吧。

”如此兴味索然,欣赏能持久吗?

荀慧生说,“只有你唱戏的对角色有新鲜的感觉,观众才会对你有新鲜的感觉,而且,越新鲜就更新鲜”。

“生可以生兴致,你越有兴致,观众也越觉得新鲜,台上就不可能老落死套”。

“由生入熟易,由熟入生难。

生到熟是个练的问题,熟到生却是个想的问题,得动脑筋、动心。

”这,应是大师留给后学的打开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

(选自《文汇报》2015.11.27,有删改)

16.简要概述全文思路。

(6分)

 

17.请结合全文概括“熟”给演戏带来的弊病。

(6分)

 

18.怎样才能真正贯彻“三分生”的艺术主张?

请作简述。

(6分)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世纷繁复杂,当你以“信”的态度面对时,它就简单;当你以“思”的态度面对时,它就丰富……

要求:

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题目自拟;4.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语文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

(10分)

子昂自以复古反正于有唐一代诗功为大耳正如伙涉为王殿屋非必沉沉但大泽一呼为群雄驱先,自不得不取冠汉史。

王弇州云:

“陈正字淘洗六朝铅华都尽,托寄大阮,微加断裁,第天韵不及。

”胡元瑞云:

“子昂削浮靡而振古雅,虽不能远追魏晋,然在唐初,自是杰出。

”斯两言良为折衷矣。

(节选自胡震亨《唐音癸签》)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5分)

21.“取冠汉史”的人是________。

(1分)

 

22.胡元瑞是从哪两个方面对陈子昂作出评价的?

(4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边城》展现了茶峒人民朴素的善良和单纯的希望,在诗意的叙述中,作者一再提到翠翠母亲的故事,这暗示了翠翠和她母亲“共通的命运”。

B.《老人与海》中,棒球明星狄马吉奥是身处逆境仍能战胜困难的象征,圣地亚哥出海途中最终克服困难返航与他从狄马吉奥身上获得力量是分不开的。

C.《狂人日记》中发现“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狂人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后来他狂病治愈而“赴某地候补”,这是作者对他寄予的希望。

D.《子夜》中,何慎庵到上海后,“十年宦囊,尽付东流”,又“在公债中跌了一跤”。

他竟以女儿为诱饵,设美人计探听赵伯韬的秘密。

E.《女神》中,《凤凰涅槃》有着排山倒海般的激情,而《天上的街市》则更多柔情,借童真般的猜想勾勒了一个幸福自由的彼岸世界。

24.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滴翠亭杨妃戏彩蝶”中,薛宝钗听到了谁和坠儿的对话?

她是怎样“金蝉脱壳”的?

这体现了她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5分)

 

(2)毛宗岗在评点《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出场时说,“此卷极写孔明,而篇中却无孔明。

盖善写妙人者,不于有处写,正于无处写”。

①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说明作者是如何“不于有处写”诸葛亮的。

②从读者的角度来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有人倡议部分恢复繁体汉字,说从中可读出古人的匠心,如“愛”须有“心”,“親人”必须相见;用繁体字才有机会向祖先表示敬意。

反驳随之而起:

繁体字笔划繁杂,孩童识字要耗费巨大精力,不信请默写“鸞、叢、釁”,或者请用篆书书写。

繁体字来自祖先的创造,篆书来自祖先的祖先,别说这种要求无理,根据相同的逻辑,篆书与繁体汉字无非是五十步与一百步之别。

繁体字的流通约中止于上世纪50年代;汉字史上最大的转折是汉魏之际篆书退出日常书写领域。

从此,汉字简化活跃于文字史之中。

篆书、隶书、楷书以及相继而来的行书和草书无不包含了简化的意图。

有人认为汉民族很少有创新冲动。

其实不然。

相对于依循古制,创新远为艰难。

创新不是单纯依靠灵感和想象力,它更包含了对历史条件的洞察,在最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实施新的举措。

为何篆书消亡于汉魏之际?

历史条件的改变是重要诱因。

文字交流数量急剧增加,书写工具改变,这些都在召唤更便捷的字体。

20世纪50年代的汉字简化有着相近的理由。

当时,汉字的简化成为疏通瓶颈的文化工程。

必须承认,这个工程的开启需要非凡的胆魄和勇气。

虽然它为古籍和书法保留了繁体字的特殊区域,但许多人仍感不适,这已经足够瓦解创新的冲动。

可是,现今文字交流数量巨大,如果每个字平均耗时增加0.1秒,整个社会会增添多少成本?

从汉字的演变史可知,如果想到的仅是恢复繁体字,那么这种做法迹近于买椟还珠。

现代社会的变化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古人给予我们的最大馈赠是:

如何创造自己的时代。

(南帆《我们要向古人学什么》,有删改)

25.请具体解释“买椟还珠”在文中的意思。

(4分)

 

26.为什么说“这个工程的开启需要非凡的胆魄和勇气”?

(5分)

 

27.作者对汉字演变史有哪些深刻认识?

(6分)

 

【参考答案】

1.A 2.B 3.C 4.B 5.D6.D 7.B

8.

(1)县令,是用来抚养百姓的(2分,“句式”、“所以”各1分),而庄稼损失却不过问(1分),哪里有怜悯百姓疾苦的心意呢(1分)?

(2)又因贼没有牛肉酒水就不会聚集举事(2分),(他)便禁止杀牛(1分),来杜绝他们的图谋(1分)。

9.体恤百姓;为政谨慎;治官严格。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4分)

10.

(1)写出马匹饥饿无食;暗示军队给养不足;反映将士生活艰苦。

(3分)

(2)(生活)环境恶劣;给养不足;战争残酷;归家不得(思乡情深)。

(4分)

(3)尾联虚写梦境,呈现出故乡春暖花开的温馨画面,这与前三联反映的边地生活的艰苦现状形成对比,反衬了边地环境的恶劣、战争的残酷,突出了思乡(厌战)之情。

(4分。

对比1分,对比的内容1分;效果2分。

11.

(1)白露为霜 

(2)春与秋其代序 (3)大漠孤烟直 (4)唯见江心秋月白 (5)渺渺兮予怀 (6)气吞万里如虎 (7)小学而大遗 (8)断肠人在天涯

12.交代水会营子的历史变迁,说明其精神代代相传;揭示水会营子有着视死如归的敬业精神;揭示水会营子有团结协作精神和严明的纪律、制度;说明老兵形象的精神来源。

(4分,每点1分)

13.保持习惯,坚守消防兵身份;有高度的职业警觉;对水会营子规矩的严格遵守。

(6分,每点2分)

14.表现了人们对老兵的认可、敬重(1分);从侧面写出老兵威信(地位)之高(1分);表明水会营子的精神传统得到了传承(2分)。

15.表明了老兵的认真和坚守;寄寓了对老兵的敬重与礼赞;暗含了对“老兵精神”永远传承下去的希望。

(6分,每点2分)

16.以学生学戏的困惑引出荀慧生对“熟”之弊病的认识,提出“三分生”的观点并阐述其内涵(本质);接着从演员表演和观众欣赏两个角度明确“三分生”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三分生”对于后学的意义。

(6分,每点2分)

17.使演员演戏不认真,熟能生流,也能生油;脱离剧情和人物,卖弄功夫;落入死套,无法进行艺术创新。

让观众缺少新鲜感,欣赏不能持久。

(6分,每点2分,满分为止)

18.正确认识演员与角色之间的距离;对“熟戏”要保持一定的陌生感,避免“流”和“油”:

不断研究角色,用适宜的动作、唱腔、表情来表达对角色的理解。

(6分,每点2分)

19.参照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韩)滉,字太冲,他性格耿直,精通吏治,在南曹任职五年,簿籍文书详尽细致。

两次升任给事中,主持兵部选举事务。

此时盗贼杀害富平令韦当,盗贼隶属北军,鱼朝恩偏爱他的凶猛,上奏请求原宥死罪,韩滉坚持论处,贼最终伏罪。

自从至德年间开始用兵,各处赋税没有限度,国库供给转运常常隐瞒侵吞。

韩滉检查制约下属官员以及四方输将,对犯罪者以法严加惩办。

正值连年丰收,战争略有平息,因此积储钱粮逐渐充实。

然而他审理文书,严厉苛刻,人们也有怨言。

大历十二年秋天,大雨损害庄稼十有八成,京兆尹黎干上奏报告情况,韩滉恐怕会蠲免赋税赈贷百姓,紧持说表奏不实。

代宗命御史前往巡察,实际损失三万余顷田地。

起初,渭南令刘藻依附韩滉,说本县境内没受损失,御史赵计核查确如刘藻所说,皇帝又派遣御史朱敖审察核实,受害田地有三千顷。

皇帝发怒说:

“县令,是为了百姓抚养百姓,而庄稼损失却不过问,哪里有怜悯百姓疾苦的心意呢!

”贬为南浦员外尉,赵计也贬为丰州司户员外参军。

正当此时,水淹河中盐地,韩滉奏报池中出产瑞盐。

皇帝怀疑,派遣谏议大夫蒋镇查访实情。

当时乡吏有罪,韩滉便格杀不赦,人们责怪他。

韩滉说:

“袁晁原本是鞭背吏,依仗擒贼,聚集同伙而反叛,这些人都是乡县奸猾豪强,不如杀了他们,任用年轻人,能够惜身保家不作坏事。

”又因贼没有牛肉酒水就不会聚集举事,他便禁止杀牛,以杜绝他们的图谋。

婺州属县有违反政令的人,诛杀连累邻里,获死罪处死的有数十上百人。

又派遣官员分别巡察境内,犯罪涉有嫌疑必定诛杀,一判往往有数十人,部下都忧愁恐惧。

韩滉虽然是宰相的儿子,衣裘被褥,十年一换。

居室简陋,仅能遮蔽风雨。

门前应当列戟,他因为是父亲在世时的宅门不忍心毁坏,便不请求。

正堂原先没有廊宇,弟弟韩洄略加增补,韩滉一见立即拆去,说:

“先父容身此处,我们奉守,时常担心失去。

如果有损坏,修葺一下就行了,怎敢改建以败坏节俭的品德呢?

”他身居重位以后,清廉疾恶,不为家人增置产业。

从开始做官直到位至将相,前后乘马五匹,没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