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56275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docx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练习题大全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

结构

1.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

2.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

3.参考书目

绪论

一.简答题

1.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

2.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

3.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

5.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

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

6.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7.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

二名词解释

1.绿波交通

第一、二章

一.填空题

1.设计车速指。

2.车流密度指。

3.交通量是指。

4.道路通行能力指。

5.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

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

设计的依据。

二.选择题

1.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行驶长度被:

(1)平均车身长度

(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车辆在高速行驶时,驾驶员的视野:

(1)越来越宽阔

(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

注意力的集中点也

(1)越来越近

(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

(1)越大

(2)越小(3)先小后大。

三.名词解释

1.交通量

2.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

3.服务水平

4.服务流量

5.动力因素

6.停车视距

三.简答题

1.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

2.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

它们的特点如何?

3.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

4.(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

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

5.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

试从车辆动力特征的观点来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6.何谓通行能力?

它与交通量的关系如何?

7.为何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要比理论通行能力小?

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8.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为何希望采用C级服务水平?

而在公路设计中,希望采用B级服务水平?

9.交通量观测资料有何用途?

10.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方法有几种?

11.何谓高峰小时交通量?

何谓通行能力?

两者有何区别?

在设计道路时,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12.停车视距与车头间距的关系如何?

13.对道路的路段,十字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的交通量观测方法,有何不同?

14.一条常见的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在平日高峰和紧急状态时,每小时可以疏散多少人?

(包括步行,乘车或骑车)

15.试画出车速,纵向附着系数与通行能力的关系图。

16.试画出汽车动力因素与车速的动力特性图。

第三、四章

一.填空题

1.道路平曲线要素有,,,。

2.超高是指。

超高缓和段是指。

3.城市主干道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半径一般为米。

4.城市主干道的停车视距一般为米。

5.影响纵断面设计线的标高,坡度和位置的竖向控制点一般有

(举三种为例)

6.适合自行车骑行的纵坡宜为,道路最小纵坡一般为。

7.圆弧竖曲线的基本要素有。

8.城市主要交通干道竖曲线的最小半径一般为。

9.设置凸形竖曲线的目的是。

10.在快速道路上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

11.设计最大纵坡时要考虑.,设计最小纵坡时要考虑

12.汽车在小半径弯道上转弯时,后轮的行驶轨迹有的现象。

13.影响凸形竖曲线半径的因素有。

14.在道路弯道上设置平曲线时,因受地形地物所限,半径不能加大,若车速增加,则也增加,使乘客感到不舒服,此值一般取。

15.在回头曲线的主曲线和辅曲线上,若设计的横断面都带有超高,则在两曲线之间应设置

其长度的确定是根据。

二.选择题

1.平曲线的最小半径必须保证车辆:

(1)停车视距

(2)横向不倾覆(3)横向不滑移。

2.一条道路上的凹形竖曲线半径,比凸形竖曲线的半径:

(1)小

(2)基本相接近(3)大。

3.道路上最小纵坡的大小决定于:

(1)道路等级

(2)排水要求(3)爬坡要求。

4.道路上凸形竖曲线的半径与:

(1)行车视距

(2)最大纵坡(3)汽车头灯照射的角度有关。

5.平曲线的曲线长度:

(1)大于

(2)等于(3)小于它的切线长度之和。

6.道路上车速越快,司机的视点:

(1)越高

(2)越远(3)越宽。

7.在道路线型设计中,决定技术标准的主要因素是:

(1)停车视距

(2)设计速度(3)交通量。

8.在纵断面上设置凸形竖曲线是为了

(1)防止车辆弹簧超载

(2)提高行车平顺性(3)保证桥下净空

9.汽车的最小回转半径长是从:

(1)汽车的中心线

(2)前外侧车轮(3)后内侧车轮算起到圆心的长度。

10.为了车辆在弯道上行驶时不产生横向滑移,弯道设计时,应使横向力系数:

(1)大于

(2)等于(3)小于路面横向摩擦系数。

11.道路的平曲线半径,从圆心算到:

(1)弯道内侧

(2)弯道中心(3)弯道外侧。

12.城市道路纵坡转折点设置竖曲线后,若外距:

(1)大于10厘米

(2)小于5厘米(3)小于10厘米时,可以不设竖曲线。

13.高速公路上设置缓和曲线,是为了:

(1)车辆在弯道能加速行驶

(2)行车平稳(3)防止车辆横向滑移。

14.小半径弯道上,行车道加宽的目的是:

(1)适应车辆行驶轨迹加宽的需要

(2)改变平曲线半径,提高行车速度(3)保证行车时视线不被遮挡。

15.当竖曲线半径为定值时,其切线长度随着两纵坡差的数值加大而:

(1)缩小

(2)加大(3)与纵坡值的大小成正比。

三.名词解释

1.锯齿形边沟

2.停车视距

3.回头曲线

4.横向力系数

5.超高

6.平曲线要素

四.间答题

1.城市道路线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在道路线型设计中,决定技术标准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它决定了哪些内容?

3.城市道路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平曲线要素有哪些?

有何用?

试绘图表示。

5.设计平曲线时,影响半径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转折角的大小对半径和切线长度各有何影响?

6.平曲线最小半径,推荐半径和设计半径三者概念有什么区别?

7.道路横断面上设置超高的目的何在?

超高缓和段设置在何处?

8.平曲线上的路面为何要加宽,且往往设置在内侧?

城市道路上是否经常加宽?

为什么?

9.城市道路的弯道上设置了平曲线,是否还都要设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根据什么确定?

10.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时一般要考虑哪些控制标高?

11.试通过汽车在双坡路面上行驶中的力的分析,说明设置超高的原因。

12.道路设计中的安全行车视距是指什么?

试图示停车视距计算的要素。

13.何谓锯齿形街沟?

有何意义?

14.路段上和交叉口上雨水口设置原则如何?

15.城市道路上坡的行驶速度与车辆的动力因素有何关系?

16.为何要研究停车视距?

本课程中哪些地方涉及到它?

17.城市道路定线时,主要考虑哪些问题?

道路上转折点和交叉点的坐标和标高起什么作用?

18.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确定其平曲线半径值的依据是什么?

19.在设计城市道路纵断面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20.城市道路所允许的最大纵坡和最小纵坡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21.为何设置竖曲线?

设置凸形和凹形竖曲线半径的方法是否相同?

为什么?

22.城市道路设计时应如何进行平纵横的综合设计?

五.计算题

1.某城市交通干道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

路线跨越河流,要求桥头至少要有40米的直线段,

由桥头至路线转折点的距离为200米,转折角为38

度(见附图)。

试求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最大可能半径

Rmax的数值。

 

2.某城市二级路(次干道)红线宽度30米,设计车

速40公里/小时。

如图所示,路线转折点落在河边,

转折角为60度,在路线内侧有一围墙,围墙到河边

的距为120米,路线要求不设超高,为保证弯道内侧

行车视距,要求路边缘线到围墙距离不小于15米。

试问:

(1).是否需要拆除围墙?

(2).如不需要拆,最大可能半径是多少?

如需要

拆,则至少要使围墙后退多少米?

3.某城市主干道,转坡点桩号为0+640,设计高程H设=9.00米,前后纵坡分别为i1=-2.5%,i2=+2.5%。

(1).试确定竖曲线最小半径并计算竖曲线上各点高程(每隔5米求一高程);

(2).由于受地形和地下管线限制,凹曲线中点标高要求不低于9.30米,又不高于9.40米,这时竖曲线半径应为多少?

 

4.某路段长125米,纵坡2%,横坡2%,A点设计标高4.00米,根据排水需

要,在A和B两断面上必须设置雨水口,试根据锯齿形街沟设计要求,在AB

间设计锯齿形街沟,并在图上标出各挑水点,雨水口高程和各段街沟纵坡(图

中m取18厘米,n取12厘米,机动车道宽度15米)。

5.有一全市性交通干道的平交道口,四面道路的纵坡度为0,道口中心标高为40.00米。

今因交通频繁,拟建下穿式立交,设计车速为60公里/小时。

试确定桥下道路路面标高及凹曲线半径,纵坡坡度及纵坡转折点之间的距离。

(立交桥结构厚度取1.5米)

6.有一全市性交通干道,纵坡为0,与铁路垂直平交,轨顶标高21.00米.,今因铁路上内燃机车(要求净空高度5.5米)运行频繁,对城市交通影响甚大,考虑建设一座道路上跨式立交。

试问:

采用纵坡为3.5%,坡长为340米,凸形竖曲线半径为10000米时,能否保证桥下机动车净空,验算或提出其它的设计方案数据。

7.SK660型公共汽车,驶过侧石半径为15米的交叉口转角时,其通过宽度(W),及前内轮与后内轮的偏移值(D)为多少?

8.有一道路,右转上桥过河,弯道布置如图,

试根据各曲线要素的关系,用查表法求得弯道

半径值(取整数),并由半径求可达到的车速(道

路横坡及横向力系数分别为U=0.10,I=2%,道

路纵坡为5%。

 

9.有一全市性交通干道,红线宽45米。

经过一山丘时,需设置一凸形竖曲线。

已知:

两端的纵坡分别为3%和4%,试用查表法,求在竖曲线半径为R=5000米和R=10000米时的各相应曲线要素,并考虑选择何者为宜,说明理由。

10.某道路的设计车速为60公里/小时,与铁路垂直相交,(轨顶与路面平〕,要求离铁路中心线两侧至少有20米长的道路,纵坡为平坡。

今已知在铁路一侧的道路纵坡为2%(下坡),其纵坡转折点离铁路中心线为30米。

试求凸形竖曲线可能采用的最大半径为多少?

设计车速能否保证?

11.已知:

某道路上坡i1=+2%,下坡i2=-1.3%,停车视距S停=75米,会车视距S会=150米。

试问:

在该纵坡转折处,是否需要设竖形凸曲线?

若设,则其最小半径应为多少?

12.已知设计车速v=60公里/小时,横向力系数u=0.10,道路外侧的横坡外倾,i=2%,试问:

此曲线半径为多少(取整数)?

若该处地形地物有限制,可能设置的最大平曲线半径只有200米,试问:

欲保证设计车速需设置多大的超高?

不设超高行否?

13.SK660型公共汽车终点站回车场的中心,拟设置一个花坛,设汽车前

轮转向角a=25度,回车场每侧要有两车道。

求花坛直径至多不超过多少?

回车场的外侧距离为多少?

回车道宽度为多少?

 

14.已知:

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试计算该车速时相应的弯道半径值。

(设横向力系数按u=0.1考虑,道路横坡为:

双向坡2%;单向坡2%;超高4%)若设计车速改为80和100公里/小时,则相应的弯道半径值如何?

并与书上表4---2所列的数值进行比较。

15.在平原地区有一快速交通道路,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其上禁止非机动车行驶,车行道为四车道,宽16米。

在桩号4+532.68处有一转折点,转折角度为44度,由于地形地物条件的限制,该处不能采用较大的平曲线半径,故建议采用有超高的小半径弯道,使(u+i)值不超过0.15,在弯道两端设置缓和曲线。

试用图表法,通过简单计算

(1).确定该处的平曲线半径及平曲线要素,缓和曲线长度,缓和曲线各要素和尾加数;

(2).计算ZH,HY,QZ,YH,HZ点桩号的里程;

(3).确定平曲线的加宽值及缓和曲线上每50米整桩的加宽值;

(4).计算缓和曲线因设超高使横坡从2%双面坡变为2%单面坡处的桩号,缓和曲线的最大合成坡度(设道路中心线未设超高前,纵坡为上坡0.5%);

(5).绘制设置了超高和加宽的缓和曲线的弯道平面图(1:

100)----包括中心线和加宽后的车行道边线,横坡变化的典型断面。

 

16.有一道路在平面转折,已知弯道曲线中点QZ的里程桩号为1410.61米,圆曲线长度为785.40米,两段切线长度之和比圆曲线长度多43.02米,试求:

(1)曲线起点,终点的里程桩号

(2)弯道转折点的里程桩号。

17.有一高速干道,在其弯道上设置了缓和曲线,已知弯道转折点的里程桩为6+730.12,设置缓和曲线后的圆曲线长度l=608.13米,两端缓和曲线长lh各90米,切线长T=363.97米,切线尾加数t=45.12米,切曲差D=29.81米,切曲差尾加数d=0.24米。

试在图上标出ZH,HY,QZ,YH,HZ的里程桩,并检验其里程长度。

 

18.有一机动车道与铁路平交,因常封闭交通,今拟将平交道口改建为下穿式立体交叉,根据初步计算,纵断面有关数据已画在图上,试求:

(1)纵坡转折点间的距离

(2)凸形竖曲线中点的标高。

 

19.某城郊要开辟一条上山的风景旅游道路,车行道宽8米,路肩每侧1米。

由于地形限制,需设回头曲线,已知设计车速25公里/小时,转折角为30度。

主圆曲线上设置超高,使(u+i)不大于0.15,辅曲线上不设超高,该路段平均纵坡控制在3%,横断面横坡为2%。

用查表法和计算法

(1).确定主曲线和辅曲线半径和长度及加宽值;

(2).确定超高缓和段长度和回头曲线总长度;

(3).验算最小颈距,确定该处是否可以用土坡或需修筑挡土墙,并用横断面图表示高差关系(1:

500),路边排水沟宽1米,深0.50米;

(4).检验道路合成坡度是否符合要求;

(5).绘制回头曲线平面图(1:

500)。

标明各ZY,QZ,YZ点桩号的里程及每50米整数桩的位置(以山下辅曲线起点为1+000.00向山上)计算里程,并在平面图上绘出各横坡变化的典型断面。

六.设计题

1.某市有一双车道的桥梁,由于桥头长坡道的坡度为6%,因此经常出现桥面很空无车,而桥头交通阻滞,排队严重,请考虑一下采用哪些措施,可以改善这个地方的交通。

2.有一道路,从一纪念性小建筑附近经过,道路转折点正好落在其附近,详见图示。

今已知道路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道路转折角为30度30分,道路红线宽度为30米。

试根据所提供的情况,考虑道路的弯道半径,及弯道在纪念性建筑附近的位置,并说明设计思想。

 

第五、六章

一.填空题

1.道路横断面是指。

它由

等部分组成。

2.一般车身宽度:

大卡车米,大客车米,小汽车米。

3.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路拱坡度一般为。

4.路拱的基本形式有三种。

5.机动车道每条车道的宽度:

在主要交通干道上,为米,供路边停靠车辆时,为米,在过地道时,宜采用米。

通过机动车的桥洞净空高度为米。

二.选择题

1.车行道宽度,主要决定于:

(1)沿街建筑高度

(2)车道宽度(3)汽车交通量和交通组织方式。

2.通常一条机动车道的宽度为:

(1)4.5米

(2)2.5米(3)3.5米左右。

3.设置道路横坡,是为了:

(1)排水

(2)防止车辆横向滑移(3)防止车辆转弯时半径过大。

4.车行道的横坡常用:

(1)<1%

(2)1.5--2%(3)3--4%

二.名词解释

1.红线

三.间答题

1.试比较一快板,二快板,三快板三种道路横断面的优缺点。

2.道路横断面上,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组合方式有哪几种?

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如何?

3.图示车道宽度确定要素(含车身宽度,横向安全距离等)。

4.道路横断面设计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5.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有哪几种?

试比较其主要优缺点和适用性?

6.机动车车道的宽度取决于哪些因素?

通常采用多少米?

一条车道通常采用哪几种宽度?

7.非机动车道宽度确定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一般宽度是多少?

8.城市中行人在不同的地段活动时,各有何特点?

确定人行道宽度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9.在城市道路上,绿带的作用有哪些?

在布置时要考虑哪些方面?

10.地下管线在道路横断面中布置的原则与要求如何?

11.为何设计道路横坡?

它应考虑哪些因素?

12.车行道路拱有哪几种形式?

路拱各点标高如何计算?

13.横断面设计应如何考虑近远期结合?

14.城市道路横断面改建应注意哪些问题?

15.在快速交通干道两侧为何不宜布置很多吸引大量人流的沿街建筑?

16.一条商业繁忙的生活性干道上,主要的交通流是什么?

若有大量过境的车辆穿行,将会发生哪些问题?

若用三快板的横断面,你认为能解决哪些问题?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城镇干道上高峰小时单向最大交通量为:

铰接公共汽车60辆,普通载重汽车450辆,小汽车250辆,试计算车行道总宽度。

2.经观测,某三幅路东向西的高峰小时交通量为:

铰接公共汽车45辆,普通汽车400辆,小汽车380辆;西向东的交通量约为对向的75%。

V=60km/h,,交叉口平均间距为800m,试计算机动车车行道宽度。

3.某市市中心主要干道,以通行小汽车为主。

历年平均日交通量(双向)统计如下表,双向不均匀系数为0.52,高峰小时系数为0.10,设计年限15年,试推算远景设计小时交通量。

注:

高峰小时系数=Qh/QA,Qh为第30位设计小时交通量,QA为年平均日交通量,该系数约为0.10----0.12,(市区),0.15(郊区)。

 

4.某二级干道横断面型式为三快板,该路段交叉口间距为500米,交叉口红灯时间为32秒。

经实地观测机动车道单向高峰小时流量为:

4吨以上卡车每小时400辆;公共汽车每小时30辆(无铰接车);2吨以下小卡车200辆/时;小汽车每小时80辆;重型卡车每小时80辆;路段设计车速为40公里/小时,交通量增长率为7%,远景期为10年。

(2吨卡车换算系数为0.75)要求:

(1).设计机动车车行道;

(2).做路拱设计(选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计算并画图;

(3).绘制横断面设计图(比例1:

50----1:

200)。

5.某城市道路规划横断面如下图,已知机动车道为修正三次抛物线,横坡为1.5%;人行道横坡为1.5%,单向直线式,各部分缘石高度均为15厘米。

试求:

(1).合理确定两侧绿化带及非机动车道横坡的方向和大小(均采用单向直线式),使图中A,D两点标高相同且有利于排水;

(2).某横断面设计标高为4.05米,求出A,B,C,D四点标高;

(3).计算出机动车道路拱上10等分点的相对高度(相对于机动车道边缘的高度);

(4).在厘米方格纸上绘出半幅机动车道的路拱图(竖向1:

50,横向1:

100)并标出各等分点的相对高度。

 

6.已知某道路横断面选用三快板的型式,其上行驶的机动车双向高峰小时交通量如下:

小汽车为150辆/小时;两吨以下的卡车为180辆/小时;4吨以上的卡车为150辆/小时;公共汽车为90辆/小时.方向不均匀系数K=1.2(公共汽车除外),非机动车以自行车为主,双向交通量为4000辆/小时,方向不均匀系数K=1.5;行人以路过的为主,沿线很少商业服务设施,行人流量双向为6000人次/小时,方向不均匀系数K=1.2。

试确定其横断面宽度,并绘制横断面图(1:

400)。

说明布置意图。

7.一条道路的车行道为15米宽,已知历年单向高峰小时交通量如下(已折合为小汽车交通量),试问:

到2000年该条道路是否能适应交通量增长的要求?

 

第七章

一填空题

1.主要交通干道的交叉口的缘石半径取值一般为米。

2.设环道车速为30公里/小时,u=0.2,i0=0.02,则此环形交叉口的中心岛的直径为米。

3.我国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4.立体交叉的组成部分一般有。

5.互通式立交根据其立交完善程度和几何形式的不同,可分为

三种。

6.举出三种部分互通式立交形式。

7.举出三种完全互通式立交形式。

8.跨路桥下的机动车道的净空高度为米,非机动车道的净空高度为米,人行道净空的高度为米。

9.冲突点是指。

10.一个大型平面十字交叉口一般占地公顷,环形交叉口占地公顷,立体交叉口的占地

公顷。

11.在平面交叉口上引起交通矛盾和影响通行能力最甚的车流是。

通常可以采用

方法来改善。

12.交叉口竖向规划时,根据相交道路的纵坡的方向不同,可以归纳为

六种形式,其中以最为常见。

当主次干道相交时为协调其设计标高,一般是主干道的坡和次干道的坡。

13.城市道路交叉口的缘石半径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14.对交叉口的立面设计的要求是,,和。

二.选择题

1.在平面交叉口上,各分向的车流相互干扰,影响最大的是:

(1)右转车

(2)左转车(3)直行车。

2.在道路上双向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量都较大时,在铁路平面交叉道口,道路宜采用

(1)一快板

(2)两快板。

三.名词解释

1.渠化交通

2.视距三角形

3.环形交叉

4.交通岛

5.高速公路

6.匝道

7.交织段长度

四.间答题

1.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功能是什么?

一般有哪些形式?

2.交叉口设计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指平面十字交叉口)

3.图示无交通管制的十字交叉口的冲突点。

4.消灭交叉口的冲突点的方法一般有哪几种?

5.在道路上车流分岔点,汇合点和冲突点对交叉口车流的影响如何?

那种方向的车流对交叉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