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报告关于农村问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574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府报告关于农村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政府报告关于农村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政府报告关于农村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政府报告关于农村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政府报告关于农村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政府报告关于农村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政府报告关于农村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政府报告关于农村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政府报告关于农村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政府报告关于农村问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政府报告关于农村问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政府报告关于农村问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府报告关于农村问题.docx

《政府报告关于农村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府报告关于农村问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府报告关于农村问题.docx

政府报告关于农村问题

41.如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几年来,农业农村形势持续向好,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从今后长期的发展看,农业和农村的稳定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是一项既重大又紧迫的任务。

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仍在显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很多。

稳定粮食和农业对稳定物价、管理通胀预期至关重要,增加农民收入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意义重大。

要在连续6年增产、增收的高基数上,在气候、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情况下,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解决好“三农”问题,克服农业连续丰收后忽视农业、放松农业的倾向,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一要稳定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

要稳定粮食生产,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紧缺农产品供给。

虽然我国粮食连续6年丰收,但粮食供求长期偏紧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虽然粮食产量每年在增加,但消费需求也在增长,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状况并没有改变;虽然国家储备和国有粮食企业库存大幅增加,但农户和加工企业存粮明显减少,粮食库存分布与以前有很大不同。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粮食供求形势。

要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基础上,大力优化品种结构,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

全面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并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大规模开展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通过连片生产、技术集成、强化服务,全面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大规模开展园艺产品生产和畜牧水产养殖标准化创建,通过标准化技术、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要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

2010年中央财政“四补贴”资金达到1335亿元,比上年增加60.4亿元。

继续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

扩大良种补贴的品种,增加马铃薯、青稞、花生良种补贴。

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补贴种类,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

落实和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按照存量不动、增量倾斜的原则,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

2010年的农业补贴,不仅增加了数量,而且扩大了补贴政策受益面,以前主要是在农区对农民进行补贴,现在扩大到牧区、林区和垦区。

国家已经发布了2010年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每50公斤小麦最低收购价比上年提高3元,每50公斤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比上年提高3元、5元和10元。

国家还将继续实施农产品的临时收储政策,适时启动玉米、大豆、油菜籽等临时收储,做好棉花、食糖、猪肉调控预案,保持农产品市场稳定和价格合理水平。

    三要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就业是民生之本、增收之源。

必须把促进农民就业放到农业农村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内外联动,多措并举,最大限度地拓展就业增收空间。

要毫不放松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落实好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措施,加强就业服务和权益保护。

同时,要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扩大农村就业。

既要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又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既要努力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又要加强农民就业服务和权益保护。

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工作,增强农民科学种田和就业创业能力。

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加大农民外出务工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

    四要不断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是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的重要平台,也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要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县域流动,统筹配置各种资源,有效集成各项支持政策,增强县域经济对就业增收的带动能力。

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抓住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域转移,大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林下种养业,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

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落实扶持政策,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重点支持成长性强、就业容量大的企业做大做强。

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

加快小城镇发展,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改善小城镇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引导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增强小城镇辐射农村、带动就业、促进消费的作用。

42.怎样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当前扩大内需、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推进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任务。

这几年,国家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持续加大、工作不断加强,但由于历史欠账过多,农业基础脆弱、后劲不足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要求,2010年《报告》对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明确了重点任务。

    第一,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支持力度。

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改善农村民生的迫切需要,也会催生更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2010年国家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出让收入都要优先投向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中央财政将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上年增加930亿元。

安排1150亿元资金,按期完成规划内6240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以及农村电网改造。

农业基础设施及农村民生工程建设资金将达到2536亿元。

    第二,以主产区为重点,加强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全面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继续增加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整治投入,安排中长期政策性贷款,有计划分片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加快把全国800个产粮大县的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

大规模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大规模开展园艺产品生产和畜牧水产养殖标准化创建。

大力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第三,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旱涝灾害重,一直是我国农业的心腹大患,必须下决心大规模开展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按期完成规划内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快末级渠系建设,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2010年将安排862亿元资金,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新增一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

鼓励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开展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特别是要搞好山丘区塘堰、水窖等建设改造。

综合运用工程、农艺、管理等措施,发展节水灌溉农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

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规模和范围,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

    第四,以育种培育为重点,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加大资金投入,整合科研力量,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

一是切实把农业科技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上。

我国是世界上用种量最大的国家,但种业发展潜藏着极大隐患,对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要加快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加快国内种业企业并购和产业整合,引导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着力培育大型种子企业,提高我国种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要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等公共服务机构,扩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范围,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启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特设岗位计划,鼓励引导各类农业技术人才到基层服务。

三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2010年农机具购置补贴达到145亿元。

加快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着力在深松整地、秸秆还田、水稻育插秧等环节加快机械化步伐。

推进农机农艺措施结合。

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

    第五,以水电路气房为重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010年将安排200亿元资金,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确保如期完成规划任务。

安排120亿元资金,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升农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全面完成“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任务,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推进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

扩大农村用户沼气建设规模,推进大中型沼气和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加强沼气技术创新、维护管理和配套服务。

支持开发利用新能源,实施农村清洁工作。

农村危房改造是一件民心工程,2010年国家将进一步增加这方面投入,扩大改造建设规模。

继续推进国有林区(场)、垦区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

同时,利用当前农村建房需求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的时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大举措,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积极推动建材下乡。

43.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改革是推动农村发展的不竭动力。

近些年,农村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和农村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也要看到,目前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制约农村发展的种种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深化农村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

当前农村改革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快制订具体办法,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继续做好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全面落实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范围。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流转市场,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决防止强迫命令,防止企业、个人恶意圈地,防止土地用途的随意改变。

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按照权属明确、管理规范、承包到户的要求,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

深化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重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配套改革。

要深化农垦体制改革,启动国有林场改革,开展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和国有森林资源统一管理改革试点。

    二、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为农民提供多种有效服务。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层次。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

积极发展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各种专业服务。

支持龙头企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三、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在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同时,按照政府引导、分级负责、农民自愿、上限控制、财政补助的原则,探索建立新形势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扩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

强化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综合服务平台,有条件的乡镇要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村设立代办点,为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及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清理化解工作。

全面试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县乡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

    四、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互融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

要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

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

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

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

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序发展小额贷款组织,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

积极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区域覆盖范围,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

    五、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事业改革。

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平等就学、完成学业,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提高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把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补助标准由80元提高到120元,这将进一步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

提高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水平,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

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开展与乡村结对帮扶,健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下乡支农制度,引导更多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城市文化和科研机构到农村拓展服务、城市医师支援农村。

六、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健全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扩大村民自治范围,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规范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

因地制宜推广本村重大事项由村党支部提议、支委会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商议、全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以及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等做法。

加强和改进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

认真研究和解决农村的各种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4.怎样稳步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要大力推进城镇化。

这不仅有利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生产率,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之举。

但是必须看到,我国人口多,即使将来高度城镇化了,也仍然会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所以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必须把农村建设好,要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实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两轮驱动”、良性互动,是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

全面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产业水平和经济实力,特别是要提高城镇对人口和就业的吸纳能力。

要以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吸纳人口和就业、带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在国家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等方面要优先倾斜。

    切实促进进城农民逐步融入城镇。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

中国的城镇化过程,是一个几亿人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

把这几亿人的问题解决好,事关城镇化成败,事关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长期以来,进城农民工很少通过落户方式彻底转为市民。

如果大批长期进城农民工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社会,其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并未完全城市化,这种含水分的城镇化既难以有效拉动内需增长,也很难促进社会结构成功转型,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

因此,要统筹考虑人口聚集、土地集约、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

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我国进城农民工有1.5亿人,其中2/3是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相当部分不会回到农村。

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统筹研究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城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大力发展县城和重点镇。

县城和重点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吸纳人口和就业方面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加快县城和重点镇发展,不仅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的合理布局,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还有利于农民就近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减少跨区域流动带来的种种问题。

县城和重点镇发展既不存在大城市成本高、交通、住房以及能源、水资源等方面压力大的问题,又可以通过产业的集聚、基础设施的改善形成明显的优势。

从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总体状况看,大城市过度膨胀的矛盾日渐显露,农民工在大城市定居生活的难度越来越大,而由于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竞争中的劣势得到一定弥补,在土地、资源等方面优势凸现,这为县城和重点镇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要抓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

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要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道路、用水、用电条件,启动实施新一轮的农村电网改造,扩大农村户用沼气规模,增加对沼气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的补贴,开展农村清洁工程。

抓住当前农村建房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的时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

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都必须坚决保护好耕地。

城镇化必然要占用一定的土地,但我们的国情决定了城镇建设必须走节约集约用地的道路。

所以,不论是推进城镇化还是新农村建设,都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都不能损害农民的土地权益。

要保持土地利用规划、用地计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努力提高现有建设用地使用效率,防止盲目圈占土地。

要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一个农民从开始进城打工到在城镇能够稳定工作和生活,需要一个过程;给进城农民提供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推进城镇化,不能急于收回农民的土地承包权。

农民进退有路,才能更大胆地进城,城镇化也才能更健康稳定地推进。

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都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必须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

39.如何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

 第一,加强目标责任考核。

现场评价考核,落实奖惩措施,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加强节能减排执法检查,严肃查处严重浪费能源资源、严重破坏环境、违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私自排污等问题。

 第二,推动重点工程实施。

重点支持节能工程建设、循环经济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以及节能环保能力建设。

 第三,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盲目扩张。

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审核管理规定,强化用地审查、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继续推进火电“上大压小”,扩大关停范围,加快炼铁、炼钢、水泥、造纸、铁合金、焦炭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

大力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第四,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

围绕能源、资源、环境等领域,建设和完善若干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高效发电、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建筑节能等方面组织科研攻关,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

推广应用。

 第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治理商品过度包装、推进新型墙体材料革新、禁止使用实心砖工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巩固“限塑”成果。

 第六,完善相关经济政策。

落实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

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

完善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偿制度。

研究调整车辆购置税政策。

 第七,加快法规和标准建设。

组织制(修)定强制性能效标准;制定合成橡胶、啤酒、乙烯等20余项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完善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

 第八,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建立体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中国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

健全省级节能监察机构和节能技术服务中心。

 第九,开展规划编制等重大问题研究。

编制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十,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

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以节油节电和全民节能为重点,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普及节能环保知识,积极倡导节约型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

40.从哪些方面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体上讲,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着力扭转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支柱产业;坚持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当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是既要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又要从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中作长期奋斗的准备。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客观性和必然性。

平衡、协调发展是相对的,不平衡、不协调是绝对存在。

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如此。

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既要看到不协调带来的问题和矛盾,认识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增强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认识到解决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才能扎扎实实、一步步推进工作,逐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二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变化,研究制定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

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很有成效的。

但要看到,经过1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应当根据已经出现的新变化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的需要,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新思路、新办法,才能更好、更有效地指导工作。

比如从国家层面讲,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制定符合各地区特点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体现主体功能定位明晰和统筹发展要求,既有利于充分调动各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各地区间实现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对于地方政府来讲,更重要的是切实坚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扬长避短,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选择好支柱产业;同时要注意着眼于经济发展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切忌急功近利,一步一个台阶地扎实推进经济发展。

 三是各地区要依据自己的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明确不同时期的重点任务。

各地区经济基础差距较大,经济技术和条件不同,自然环境千差万别,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不尽相同。

要坚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依据自己的发展思路,制定较长期的发展规划,明确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虽然各地区制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要充分体现本地区经济基础、经济条件、资源优势和实际需要,目标任务会有所差异。

但是从总体上讲,各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明确重点发展任务时,都要把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放在重要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