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59062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docx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版

应急预案编号:

YH-002

应急预案版本号:

20140219

*****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编制单位:

*******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应急办公室

应急预案实施日期:

2010年12月19日

目录

引言………………………………………………………………………1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

1.2火灾、爆炸事故危害分析……………………………………2

1.2中毒危险分析…………………………………………………2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

2.1超前原则………………………………………………………2

2.2兼顾融合原则…………………………………………………3

2.3动态控制原则…………………………………………………3

2.4刚柔相济原则…………………………………………………3

2.5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3

2.6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原则……………………………………3

2.7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4

2.8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原则……………………………………4

2.9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原则……………………………………4

3组织机构及职责………………………………………………………4

3.1应急组织体系…………………………………………………4

3.2指挥机构及职责………………………………………………5

3.2.1指挥机构……………………………………………………5

3.2.2职责…………………………………………………………5

3.2.2.1指挥部职责………………………………………………5

3.2.2.2应急救援办公室职责……………………………………6

3.2.2.3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职………………………………6

3.2.2.4通讯联络组职责…………………………………………6

3.2.2.5医疗救护组职责…………………………………………7

3.2.2.6物资供应组职责…………………………………………

3.2.2.7治安保卫组职责…………………………………………7

3.2.2.8生产协调组职责…………………………………………

3.2.2.9强险救援组职责…………………………………………7

3.2.2.10环境监测组职责…………………………………………8

3.2.2.11应急抢修组职责…………………………………………8

4预防与预警…………………………………………………………9

4.1危险源监控……………………………………………………9

4.2预警行动……………………………………………………10

5信息报告程序…………………………………………………10

a)报警系统程序…………………………………………………10

b)现场报警方式…………………………………………………11

c)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11

d)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11

e)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方式…………………………………12

6应急处置……………………………………………………………12

6.1响应分级……………………………………………………12

6.2响应程序……………………………………………………12

6.3处置措施……………………………………………………13

6.3.1装置区规模与现状…………………………………………13

6.3.2装置区生产、储存物料性质………………………………14

6.3.3可能发生事故类型、事故特点、事故危险性……………14

6.3.4预防事故措施………………………………………………15

6.3.5应急处置措施………………………………………………16

6.3.5.1一般事故处理措施………………………………………16

6.3.5.2重大事故处理措施………………………………………17

1.事故报告措施…………………………………………………17

2.泄漏源控制措施………………………………………………17

3.发生火灾处置措施……………………………………………18

4.发生爆炸处置措施……………………………………………19

5.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治疗………………………19

6.人员紧急疏散和撤离…………………………………………20

7.危险区隔离……………………………………………………20

8.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20

9.现场保护和洗消……………………………………………21

7应急救援物资与装备保障…………………………………………21

8附件…………………………………………………………………21

引言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订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应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生产经营单位的组织体系、管理模式、风险大小以及生产规模不同,应急预案体系构成不完全一样。

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形成体系,互相衔接,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同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

应急处置方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应做到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清楚,应急管理责任明确,应对措施正确有效,应急响应及时迅速,应急资源准备充分,立足自救。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综合考虑,阳煤集团盂县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半水煤气装置区,主要事故类型有火灾、爆炸及煤气中毒事故。

1.1火灾、爆炸事故危害分析

半水煤气属于密度小,易燃易爆气体,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由于自然灾害、操作失误、压力超标、设备腐蚀可能引起煤气的泄漏,泄漏的气体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气体,在有明火、高温、静电火花产生或气体高速喷出的情况下,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危险。

另外,阀门关闭不严系统进氧、操作失误形成负压空气进入系统也会引起爆炸,危及厂区职工或公司附近社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1.2中毒危险分析

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在有设备损坏或操作失误引起泄漏,泄漏的物质释放,可以导致中毒事故发生。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应急组织体系

根据应急需要,公司设立了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有应急救援办公室、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下设置通讯联络组、抢险抢修组、应急消防组、环境监测组、生产协调组、治安保卫组、医疗救护组、物资运输组等应急救援小组。

他们在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施其职,有序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机构网络图见附件:

图3-1,成员组成见附件:

表3-1。

2.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指挥机构

根据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公司设有完善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见附件图3-1、表3-1)。

2.2.2职责

2.2.2.1指挥部职责

1)负责本公司《化学危险品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

2)组建应急救援专门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

3)检查督促做好化学危险品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4)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5)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6)向上级汇报和周边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7)组织事故调查,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

8)组织伤亡人员的抚恤、安置,接待伤亡人员家属。

3.2.2.2应急救援办公室职责

1)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日常工作,研究起草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的相关规章制度,组织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安全生产救援体系的建设。

2)负责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的演习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3)分析预测重特大事故风险,负责安全生产各类报表、安委会信息传达、发送,负责组织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组织协调工作。

2.2.2.3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职责

1)总指挥决定启动和终止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3)负责人员、应急资源、应急队伍的调动。

4)接受政府和上级部门的调动。

5)组织召开重大救援具体方案的讨论并决策批准。

6)组织突发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7)组织保护事故现场。

8)组织对事故的调查、总结及上报工作。

2.2.2.4通讯联络组职责

担负各部门之间的联络和对外联系通讯任务,向消防部门讲清煤气泄漏点或着火点、着火物资、火势大小,并在路口迎接消防车。

2.2.2.5医疗救护组职责

负责对在事故中受伤人员进行初步处置,并尽快与医疗急救中心联系将伤员及时送医院抢救。

2.2.2.6物资供应组职责

负责抢险物资、伤员救护必需品的及时供应和伤员的运送。

2.2.2.7治安保卫组职责

担负厂区治安和交通指挥,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帮助职工疏散到安全地带;当事故涉及到厂外,有可能危及到外邻到位或过往人员的安全时,组织人员协助他们向上风向或侧风向疏散到安全地带。

2.2.2.8生产协调组职责

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会同发生事故的单位,根据事故的情况,做出局部或全厂停车的决定;当事故得到处理,生产条件具备时,做出恢复生产的决定,并协调有关车间单位恢复生产。

2.2.2.9强险救援组职责

由安全环保部、工程部、事故车间人员组成,安全环保部部长任组长,事故车间主任任副组长。

主要职责:

1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态扩大。

2)组织有关人员佩戴好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穿防化服进入现场,首先查明现场有无受伤人员,如果有受伤人员,应快速将受伤人员带离事故现场;如果没有,查清事故部位,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3)组织人员在具备个人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对现场进行初步的处置,防止事故扩大。

4)组织或配合专家组对危险源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进行技术论证,报指挥部决策。

5)负责或配合专家对泄露点或着火部位处置方案的论证与审定。

6)配合消防人员开展救援工作。

2.2.2.10环境监测组职责

1)负责对事故现场空气中有毒物质或可燃气体的监测,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2)负责向环境有关部门提供有关信息或资料。

2.2.2.11应急抢修组职责

有工程部、生产技术部、事故车间有关人员组成,工程部部长任组长,车间设备主任任组长。

主要职责:

1)对事故中损坏设备、设施的紧急抢修,为尽快恢复生产提供条件。

2)及时向指挥部汇报设备抢修的进度,并执行指挥部下达的临时指令。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危险源监控方法:

1)对煤气生产装置和储存装置区使用可燃气体报警仪,液位计、压力表、氧表、气柜高度仪等仪器进行监测。

2)操作工每小时按时巡检,车间人员每班进行巡检,职能科室人员每天进行巡检,值班人员24小时不离岗位。

巡检人员在所到岗位签字,并填写巡检记录。

4.1.2危险源监控措施:

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对各类阀门、安全阀、液位计、温度计、仪表、流量计等安全附件的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保证阀门严密不漏、开关灵活、仪表正常运行、安全阀灵敏有效、流量计保证不破损、温度计和压力表准确无误,保证设备安全设施的安全运行和监控。

装置区所配备的各种液位计、仪表及可燃气体探测器等安全设施配置齐全、运行有效。

对危险设备的危险区域予以明显标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配备专职安全人员对装置区进行24小时监控及巡检。

4.2预警行动

1.事故发生后岗位员工要尽快将情况汇报到上一级的领导,并逐级上报,确保有关领导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2.各级应急救援领导指挥机构及其办公室保证24小时有人值班,接警人员要做好详细记录,及时判断报警的真实性可可靠性。

3.应急救援办公室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报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长,指挥长应立即召集有关应急指挥成员,初步拟定救援的专业队伍、专家组成人员名单、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人员名单,同时将以上情况报告公司领导、县应急领导小组和县人民政府,并依情况请求有关消防、公安等专业应急队伍协助抢险。

需要启动县级应急预案的,由县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发布启动命令,启动县有关应急程序。

事故现场处置人员要及时疏散现场无关人员,设立警戒范围;必要时使用探测仪器对煤气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进行检测,对警情进行评估;有重大警情的,县政府,统一对外发布险情;影响面较大的可以局部中断电视节目,向公众发表险情。

及时组织职工的安全转移并妥善安置,治安保卫单位要做好现场的治安警戒工作。

3处置程序

3.1信息报告程序

a)报警系统程序

1.报警:

岗位值班人员发现险情,立即向应急救援办公室及有关领导报告;应急救援办公室值班人员问清险情,并确认,然后向指挥长汇报;

2.接警:

指挥长接到报警后立即召集应急指挥部成员,分析险情,确定应急队伍和应急方案,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3.处警:

应急预案启动后,各应急救援队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按照预案程序,有序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b)现场报警方式

声光报警器报警、响铃报警、岗位座机报警、手机报警。

c)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根据公司应急制度规定,所有应急指挥部人员要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状态,手机24小时不关机,有事外出要及时请示指挥部有关领导。

人员的变动,也要及时通知应急指挥部,以便做好应急队伍的调整工作。

应急指挥部人员名单见附件:

表5-1。

d)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1.报警形式:

在远离煤气泄漏区或煤气泄漏区上风向,可以用电铃、手机、固定电话报警,但在煤气泄漏区域内,严禁用电铃、手机、固定电话报警,只能安排专人报警。

2.内容:

向接警单位简明、扼要报告事故的真实情况和详细的地址,以便接警单位能够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e)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方式

主要以电话为主,有条件的配专车待命。

3.2应急处置

3.2.1响应分级

按照按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本预案应急响应级别原则上分为“一级(扩大救援响应)”、“二级(公司级救援响应)”两级和“三级(车间级救援响应)”。

响应标准如下:

3.2.1.1三级响应启动标准(车间级救援响应)

煤气泄漏,或着火,但未构成停工停产威胁;

3.2.1.2二级响应启动标准(公司级救援响应)

气柜、管道泄漏或误操作导致发生火灾,造成装置停产。

3.2.1.3一级响应启动标准(扩大救援响应)

重大、特大煤气泄漏或爆炸、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3.3响应程序

应急响应的过程为接警、警情判断、应急启动、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事态控制、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等。

施工现场突发事故发生后,由现场应急总指挥根据事故情况,确定响应级别。

需启动一级响应时,一级救援响应启动前,二级响应必须已经启动;二级响应启动前,三级响应必须已经启动。

3.3.1三级响应程序

(1)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本单位有关领导和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办公室,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按照现场处置程序,利用现场救援器材立即开展初步处置工作。

(2)指挥部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上报应急救援指挥长,指挥长接到报告后,符合本预案启动条件时,立即启动本预案。

如果不符合本预案启动条件,由事故单位应急人员按照该单位应急预案对事故进行处置。

(3)事故得到控制后,应急办公室督促事故车间查找事故原因,按照事故“三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进行处理。

(4)在车间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置过程中,应急办公室密切关注事故发展态势,如果事故发展到仅仅依靠事故单位的力量难以控制,则立即报告指挥长,召集指挥部成员,根据事故类型、大小情况,宣布启动上一级预案,指挥全体成员立即进入紧急状态,进一步明确各级应急队员的工作职责,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

3.3.2二级响应程序

(1)当突发事故超出车间控制范围,事故发现人立即告别车间负责人和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值班人员。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成立现场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赶赴现场,协调现场各应急救援小组的应急救援工作。

(4)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办公室立即请示指挥长同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

(5)应急救援办公室立即通知各相关应急协调单位,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入工作状态,必要时请求上级专业抢救队伍支援,依靠主业人员、技术专家开展救援工作。

(6)各应急救援机构的信息反馈系统,随时保持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联系。

(7)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事故发展事态,按以上三级事故响应,合理进行资源调配,物资供应组及时保证应急物资到达事故现场。

(8)当装置区发生火情,治安保卫组组织无关人员撤离现场,并监控事故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应急响应。

4处置措施

4.1装置区规模与现状

煤气生产、输送装置区有半水煤气柜一座,18台煤气发生炉,煤气管道五百多米,另外还有脱硫工段的煤气输送过程所经过的塔釜5台,压缩工段压缩机5台和相关配套容器、管道。

因为在这些装置中,主要危险物质为半水煤气。

根据半水煤气易燃易爆、有毒的性质,半水煤气装置区是公司监控的重点部位。

4.2装置区生产、储存物料性质

半水煤气的性质见附件表6-1。

4.3可能发生事故类型、事故特点、事故危险性

半水煤气生产装置连续生产,储存量大(20000m3),重大危险客观存在。

由于安全监控、管理措施较完善,因此从硬件、制度上均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但是由于半水煤气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的特点,一旦泄露,会引起煤气中毒、火灾、爆炸事故,将会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环境污染。

泄漏事故的泄漏量因设备腐蚀程度、工作压力等各种因素影响而不同,因季节、风向等因素影响,波及范围也不一样。

事故起因也是多样的,如操作失误、设备失修、腐蚀、工艺失控等因素。

表6-1半水煤气特性表

半水煤气成份(体积分数)

CO

H2

CO2

H2S

CH4

N2

O2

28-32

35-39

7-9

0.2-0.3

0.3-0.5

18-22

0.2

半水煤气的

特性及危害

⑴氢气(H2):

无色无臭气体,易燃。

与空气混合极易发生燃烧爆炸,其爆炸极4.1-74.2%(V/V)着火温度580℃-590℃。

⑵一氧化碳(CO):

无色无臭,无刺激性,有毒气体,易燃,燃烧时呈兰色火焰,与空气混合极易发生燃烧爆炸,其爆炸极限12.5%-74.2%(V/V)引燃温度610℃,泄漏空间的气体对环境、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对人体的危害

半水煤气中含有28-31%的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有剧毒性,属血液性窒息性气体。

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人体组织缺氧,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无力;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呈樱红色、脉快、爆燥、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

人体伤害的

急救措施

吸入者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4.4预防事故措施

1.将半水煤气生产装置及储存、输送装置纳入到公司“重点安全管理部位”重点监控管理。

2.公司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3.有严格的工艺操作规程和作业安全风险评价机制,并且严格执行票证管理。

4.制定有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

5.在装置区、压缩厂房、半水煤气柜和脱硫风机房设置有八个可燃气体探测报警仪、两台氧表、一套气柜高度仪,并配有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两台和有毒气体报警仪一台。

6.根据生产需要,所有需要设置液位计的塔设置有液位计,并在重点控制的塔釜设有高低液位报警装置和自调装置。

7.所有压力容器均设置有压力表和安全阀,并按时校验。

8.在煤气生产装置周围设有污水沟,污水沟24小时有充足的水源供应急需要;在煤气柜东50米处设有4个消防池,可以为发生事故时到来的消防车提供水源。

9.所有设备做到定期检测。

10.装置区防雷、防静电接地系统定期检测。

4.5应急处置措施

根据事故大小和可能的波及范围分为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两级进行处理。

4.5.1一般事故处理措施

半水煤气发生微量泄漏,由安全报警系统或岗位人员巡检等方式及早发现,通知本单位维修人员穿戴相应劳保用品,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当维修人员不能处理时,报告车间有关领导,根据情况局部停车、减负荷运行堵漏,迅速采取措施,选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对泄漏部位进行抢修、堵漏作业;如果发生着火事故,在确定火势不会进一步蔓延的情况下,利用雾状水冷却着火设备,进行带火堵漏。

不可灭火。

4.5.2重大事故处理措施

重大事故可因设备事故、雷击、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虽能及时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煤气泄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伤害。

当发生重大泄漏事故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

1.事故报告措施

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调度室、安全科、生产管理办公室报警,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断事故源。

2)调度室接到报警后,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车间,下达按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指令,同时发出报警,通知指挥部成员及安全科和各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到事故现场。

3)指挥部成员通知所在科室按专业对口迅速向上级公安、劳动、环保、卫生领导机关报告事故情况。

4)发生事故的车间,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泄漏部位和原因,危险品储存量。

2.泄漏源控制措施

岗位员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迅速停止作业或局部停车、停车,对现场做初步的处置后,撤离泄漏污染区至上风向安全处;治安保卫组立即隔离150米,严格限制无关人员出入。

应急抢修组迅速采取措施,选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对泄漏部位进行抢修、堵漏作业。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在确保不发生爆炸的情况下,可打开泄露设备顶部放空点燃烧掉或高空排放。

气柜应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3.发生火灾处置措施

1)先控制,后灭火。

针对半水煤气有毒和易燃易爆,火势蔓延快、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用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切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

2)现场作业人员或巡检人员发现火情或接到火灾报警信号后,立即报警。

同时迅速确认事故,通知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及相关人员;利用生产装置系统配备的消防器材和设施进行灭火(石棉布、灭火器或蒸汽),等待外部救援。

3)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确定起火源,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选择最适应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

火势较大时应先切断着火源、控制燃烧范围,然后逐步扑灭火势;

4)着火单位生产人员应该立即指挥生产停车,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电仪车间有关人员,在指挥部的指挥下,联系着火单位,切断着火部位电源。

5)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厂区实行警戒,除抢险人员外,无关人员全部撤离厂区,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6)当半水煤气柜起火时,首先造气炉逐渐减量,合成脱硫工段将气柜中半水煤气输送到下工段。

同时,使用消防车或脱硫工段处消防栓对气柜喷水降温,防止气柜爆炸。

当气柜下降浸没到气柜水封中时,火势就会得到控制。

7)无液封或无法注水的设备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