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达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5605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海达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海达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海达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海达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海达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海达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海达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海达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海达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海达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海达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海达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海达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海达操作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海达操作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海达操作规程.docx

《中海达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海达操作规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海达操作规程.docx

中海达操作规程

运行Hi-RTK测量程序

1、手簿主程序的打开

点击手簿桌面的“Hi-RTK”快捷图标,打开手簿程序。

2、新建项目:

通常情况,每做一个工程都需要新建一个项目。

a.点击【项目】→【新建】→输入项目名→【√】

软件桌面项目信息

b.点击左上角下拉菜单【坐标系统】设置坐标系统参数,(如下图)

椭球投影

“坐标系”:

选择国家,输入坐标系统名称,格式为“国家--xxxx”,源椭球一般为WGS-84,目标椭球和已知点一致,如果目标坐标为自定义坐标系,则可以不更改此项选择,设置为默认值:

“北京-54”。

“投影”:

选择投影方法,输入投影参数。

(中国用户投影方法,一般选择“高斯自定义”,输入“中央子午线经度”,通常需要更改的只有中央子午线经度,中央子午线经度是指测区已知点的中央子午线;若自定义坐标系,则输入该测区的平均经度,经度误差一般要求小于30分。

地方经度可用GPS实时测出,手簿通过蓝牙先连上GPS,在【GPS】→【位置信息】中获得)。

“椭球转换”:

不输。

“平面转换”:

不输。

“高程拟合”:

不输。

“保存”:

点击右上角的【保存】按钮,保存设置好的参数。

注:

记得点击右上角的保存按钮,否则坐标系统参数设置无效。

GPS和移动站主机连接

、GPS和移动站主机连接

【GPS】→“左上角下拉菜单”→连接【GPS】,设置仪器型号、连接方式、端口、波特率,点击【连接】,点击【搜索】出现机号后,选择机号,点击【连接】,如果连接成功会在接收机信息窗口显示连接GPS的机号。

蓝牙连接注意事项:

a.连接之前先在“配置”→“手簿选择”→选择手簿类型;

b.手簿与GPS主机距离最好在10m内;

c.选择串口连接时,周围30m内无第三个蓝牙设备开启(包括同类手簿、GPS主机都不能打开);

d.如果连接不上,请重新启动接收机,或手簿程序。

连接GPS蓝牙搜索

设置如何连接山东省网CORS

1.数据链:

网络选择CORS,服务器IP:

端口3024,运营商:

源节点:

NET_RTCM3_GG,用户名:

weltop4,密码:

weltop4

设置CORS连接参数

设置CORS设置CORS参数

2.移动站其它选项:

设定差分模式、差分电文格式、GPS截止角、天线高等参数。

移动站其它选项

差分电文格式:

RTCM

GPS截止角:

表示GPS接收卫星的截止角,可在5至20度之间调节;

天线高:

点击天线高按钮可设置基准站的天线类型、天线高(注:

一般情况下所量天线高为斜高,强制对中时可能用到垂直高,千万别忘记输入);

发送GGA:

当连接CORS网络时,需要将移动站位置报告给计算主机,以进行插值获得差分数据,若正在使用此类网络则GGA前面应该打对号。

确定:

一般等所有基准站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点击完会弹出提示框,如果设置成功,检查移动站主机是否正常接收差分信号。

如何进入记录点库,放样点库,控制点库

点击项目信息

 

记录点库

保存了所采集的所有碎部点的坐标数据,包括:

点名,x,y,h,并对点库中的点进行,编辑,过滤,删除,导出,新建,打开点库等操作。

不可编辑区

记录点库编辑记录点

编辑点:

编辑碎部点的点名,注记,天线高,(注:

记录点库不能对坐标进行编辑)。

删除点:

可删除选中已测的碎部点坐标数据。

条件查询:

可根据已知条件过滤记录点库,使记录点库显示符合条件的记录点。

新建点库:

点库后缀(*.stl)

打开点库:

可打开记录点库数据

点库导出:

导出格式包括AUTOCAD(*.dxf),Excel(*.csv),南方(*.dat),导出的具体格式如下页。

条件查询点库导出

记录点库(*.stl):

可直接用记事本打开,具体格式:

Excel(*.csv)、记录点库(*.stl)

Storepoints[Ver:

3]

点名,x,y,h,B,L,H,天线高,x中误差,y中误差,h中误差,解类型,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描述信息,里程

Pt1,,,,22:

58:

113:

21:

,,,,,单点定位,08-6-263:

10:

09,08-6-263:

10:

09,Test,1

◆南方(*.dat)

点名,编码,Y,X,H

P1,Y1,X1,H1

n,Pn,Yn,Xn,Hn

◆AUTOCAD(*.dxf)

详细格式请参照AutoCAD帮助文档。

放样点库

保存了所需要放样点的坐标数据,包括:

点名,X,Y,H,并对点库中的点进行,添加、编辑、过滤、删除、导出、新建、打开点库、等操作。

坐标库

图面

当前点库名

GPS

放样点库添加放样点

添加点:

添加放样点的坐标,高程到列表最末端,添加时可从GPS、图上、坐标库选点。

插入点:

添加放样点的坐标,高程到当前点所在行的前一行

编辑点:

编辑放样点的点名、坐标、里程。

删除点:

可删除选中放样点坐标数据。

条件查询点:

可根据已知条件过滤放样点库,让放样点库显示符合条件的放样点。

新建点库:

点库后缀(*.skl)

打开点库:

放样点库可以直接用记事本打开,也可从电脑导入(*.csv)格式、HDPOWER放样点格式(*.tsk)、Hi-RTK放样点格式(*.skl)进行点放样

注:

放样点库格式(*.skl)

Stakepoints[Ver:

1]

点名,x,y,h,里程

2,200,100,10,0

点库导出:

导出格式包括AUTOCAD(*.dxf)、Excel(*.csv),导出的具体格式请参照附录格式说明。

控制点库

保存了所需要控制点的坐标数据,包括:

点名,x,y,h,并对点库中的点进行,添加、编辑、过滤、删除、导出、新建、打开点库等操作。

控制点库添加控制点

添加点:

添加控制点的坐标,高程到列表最末端,添加时可从GPS、图上、坐标库选点。

插入点:

添加控制点的坐标,高程到当前点所在行的前一行

编辑点:

编辑控制点的点名、坐标、里程。

删除点:

可删除选中控制点坐标数据。

条件查询点:

可根据已知条件过滤控制点库,让点库显示符合条件的点。

新建点库:

点库后缀(*.ctl)

打开点库:

控制点库可以直接用记事本打开,也可从电脑导入(*.csv)格式.

点库导出:

导出格式包括AUTOCAD(*.dxf)、Excel(*.csv),导出的具体格式请参照附录格式说明。

 

碎步测量

1碎部测量

点击主菜单上的【测量】按钮,可进入碎部测量界面(如下图)(注:

需详细了解各图标含义请按手簿上的F1键,弹出帮助菜单或参照第九章:

符号释义)。

采集的上一个碎部点名

当前点位

坐标、高程

手动

采集

当前点位置

解状态

指北针

当前点中误差

比例尺

碎部测量主界面

放大比例尺缩小比例尺当前位置居中全图配置

间接测量打开自动记录关闭自动记录平滑采集

手动记录点碎部点库坐标栏显示经纬度坐标栏显示直角坐标

解状态类型分为:

表示单点定位Fix:

表示固定坐标(基准站)Int:

表示RTK固定解

Float:

表示RTK浮动解RTD:

表示伪距差分模式WAAS:

表示WAAS星站差分模式

None:

表示没有GPS数据ukonwn:

表示未知数据类型

碎部测量是常见的测量作业,你可以有四种方式获得记录点:

手动记录点

在一般情况下,到达测量位置,根据界面上显示的测量坐标及其精度、解状态,决定是否进行采集点,一般在RTK固定解,点击手动记录点(或按快捷键F2),软件先进行精度检查,若不符合精度要求,会提示是否继续保存(左下图),点击【OK】保存,【Cancel】取消,随后弹出详细信息界面(右下图),可检查点的可靠性,同时软件根据全局点编号自动+1;点名前缀是上次使用的历史记录,直接输入“天线高”,也可点击【天线高(米)】进行天线类型的详细设置,“注记”处可输入注记信息。

(注:

如果需要采集点的里程,请勾上实时里程,一般碎部测量则可以不打勾)。

手动记录点记录点信息

如何求转换参数

1.参数计算

用于计算两个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关系,包括“四参数+高程拟合”、“七参数”、“一步法”、“三参数”。

拖动滚动条,右边会显示每个点的残差值

计算参数添加点

选择参数“计算类型”,如果使用“转换参数+高程拟合”请选择“高程拟合模型”。

【添点】:

添加点的源坐标和目标坐标,源坐标可手工输入或从GPS、点库、图上获取,目标点可手工输入,或从点库中获取,输入后点击【保存】。

【编辑】:

对选中的点坐标进行编辑。

【解算】:

解算从源坐标到目标坐标的转换参数,点击【解算】(弹出下图),软件会自动计算出各点的残差值:

HRMS、VRMS,一般残差值小于3厘米,认为点的精度可靠。

确认参数是否正确

应用转换参数检查并打开参数

【运用】:

会将当前计算结果保存到dam文件里,并更新当前项目参数。

同时,弹出更新过数据后的坐标系统页面,供用户确认,如右上图,点击【√】,则参数运用成功,移动站会将的到的坐标通过参数转换到当地坐标系。

使用四参数时:

尺度参数一般都非常接近1,约为或;

使用三参数时:

三个参数一般都要求小于120;

使用七参数时:

七个参数都要求比较小,最好不超过1000。

【取消】:

取消参数计算结果,回退到参数计算界面。

点放样

点击左上角下拉菜单,进入点放样界面(如下图)(注:

需详细了解各图标含义请参照第九章:

符号释义)。

放样指示:

向北、向西为零表示已到达放样点,高差表示放样点和当前点的高程差值

当前放样点名Pt1

点放样

下一点/里程/横断面从图上选点放样参考线打开参考线关闭

在点放样界面直接点击,进入选点界面,点放样提供三种方式进行点的定义:

1、直接输入2、从坐标库选择3、从图形上选择(也可以直接点击从图上选点放样)。

进行点放样时,只需点击软件会自动提取出放样点库的坐标进行放样。

1、直接输入2、坐标库选点

3、图上选点参考线打开

参考线打开:

(如右上图)打开参考线时,软件会自动绘制一条虚线,连接当前点和放样点,并作为参考线,之后在软件界面下方会显示当前点离放样点的距离、高差信息以及当前点离参考线的垂距

线放样

线放样是简单的局部线形放样工具,软件提供三种基本线形的放样:

直线、圆弧、缓和曲线,直线定义可以是两点定线或者一点加方位角;圆弧和缓和曲线的定义使用的是统一曲线元模型。

注:

为了统一概念,我们认为一条线段的放样就是一条线路的放样,放样的每一个点,其位置都是由里程作为唯一索引。

通常线放样首先需:

选择线型

点击定义线段数据/调入道路数据文件,弹出右下图,共包括三种线型:

分别为直线、圆弧、缓和曲线,下面就每种线型分别介绍。

线放样定义线段数据

定义线型(以直线为例)

点击右上图【直线】按钮,进入直线参数定义菜单,定义直线,软件提供了两种方式,分别为“两点定线”和“一点+方位角”,如果选择“两点定线”,需点击【点库】,从点库中提取两个点坐标,输入起点里程;如果选择“一点+方位角”,则只需要从点库中提取出一点的坐标,输入直线的方位角以及起点里程,点击【√】确定。

定义直线

点击下一点/里程,输入待放样点的里程(如下图)其中里程、边距会根据增量自动累加,点击【√】进入放样界面。

计算放样点位置,输入里程数(若有必要,可计算边桩),界面中的“向左”“向右”符号可帮助快速调整里程数的,单位调整量就是增量,这些数据是记录在全局变量的,每次进入界面,软件会自动计算一个里程/边桩给作为默认,以节省时间。

例如要每隔10米放样一个桩,那么将增量设置为10,开始放样点的里程是“1850”,结束第一点的放样后,再次进入这个界面,软件会自动计算里程为“1860”,直接点击确认即可进行后继放样工作。

里程:

当前放样点的里程。

边距:

面向里程递增方向,当前点离定义线段的垂线的距离。

增量:

每进入一次菜单,里程的增加值。

“边距”一般在道路边桩时使用,“边距”:

选择“左”或“右”分别代表线路的左边和右边,输入中线到边线的距离,增量为零,即可放样特定里程的边桩

手动增加里程,每点击一次“里程”自动增加一个“增量”

手动增加边距,每点击一次“边距”自动增加一个“增量”

选择放样点

实时里程显示、实时显示当前点到线段的垂距

当前放样点的里程K0+

线放样

如上图,根据图上的放样提示,放样出指定里程点,放样过程就是当前点(三角形标志)到目标点(圆形加十字标志)的靠近过程。

注:

另外,还可以打开实时里程功能,软件会把当前位置点投影到线路上,显示投影点的里程数,这样有利于判断行走方向。

为了指引到达目的地;软件绘制了一条连接线,只要保证当前行走方向与该连接线重合,即可保证行走方向正确。

同时,下方还有一些指引文字,对于某些方位感较强,或者指向明确的地区,可以软件下方的放样指示指引。

注:

三角符号是当前点位置及其速度方向,圆形标志是目标点,虚线是连接当前点和目标点的线,只要使得行走方向与连接线相重合,就可以保证放样行走方向是正确的,如此便可以方便的找到目标点,下面的信息栏是放样提示信息,提示行走方向及垂直方向上的差值。

若打开了实时里程功能,则会在图幅的左上角显示当前里程,并且绘制其与当前点的连接线,在线路上绘制一个小圆点标明其投影位置,实时里程也用于判断是否行走的方向正确(比较实时里程数和放样点里程相同,及其增加方向)。

绿色:

靠近放样点提示[达到预设的提示范围]红色:

放样成功提示[达到设置的放样精度]

注:

也可以在配置中打开放样声音提示:

当到达预设提示范围和到达放样精度时,手簿会发出不同的提示音对进行提示。

安装GIS+手簿连接软件

手簿和桌面电脑连接,需要手簿和电脑上都安装微软提供的同步程序----MicrosoftActiveSync。

手簿出厂时已默认安装了ActiveSync,电脑端,请自行安装MicrosoftActivesync软件版及以上版本。

安装通讯程序(运行中海达光盘:

工具软件\连接程序\ActiveSync\)

1、在出现的“安装MicrosoftActiveSync”界面点击【下一步】按钮。

2、选择“我接受该许可证协议中的条款”,点击【下一步】。

3、在“用户信息”中随便输入“用户姓名”和“单位”,单击【下一步】。

4、在出现的“选择安装路径”界面点击【下一步】按钮:

软件默认为C:

\ProgramFiles\MicrosoftActiveSync\路径,如修改可点击“更改”,改变路径,点击【安装】,进度完成后点击【完成】。

 

5、在出现的“进行连接”界面点击【取消】按钮。

 

6、取消后,将出现“您的移动设备尚未与此计算机建立连接……”的信息,在界面上点击“确定”按钮,则完成了ActiveSync程序的安装。

此时在开始菜单的程序组中将会出现“MicrosoftActiveSync”,在正确的安装了ActiveSync软件后,就可以开始设置了。

GIS+手簿与电脑通讯

1、将手簿与电脑用通讯电缆连接,可以选择USB方式通讯。

1、打开手簿,点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pc连接】。

2、启用与台式机直接连接,【更改连接】--选择“USBCONNECT”

3、打开电脑的同步软件MicrosoftActiveSync,“允许USB连接”前面打勾,并点击“确定”按钮。

4、出现下图对话框后,点“确定”。

 

5、出现下图对话框后,点击“确定”。

6、出现下图对话框后,点击“取消”。

7、出现下图对话框后,点击“浏览”,即可进行手簿与电脑之间的文件操作。

点击

注:

a.手簿一旦与某台电脑作过以上操作步骤,那么以后与这台电脑通讯,则可省略以上步骤的2至7步。

b.手簿主程序安装目录:

我的设备\NandFlash\Hi-RTK,数据导出目录为:

\NandFlash\project\Road。

 

V8/v9简易硬件操作

控制面板操作说明:

一、功能键操作说明:

1、双击F(间隔>,小于1S),进入“工作方式”设置,有“基站”、“移动站”、“静态”三种工作模式选择。

2、长按F大于3秒进入“数据链设置”,有“UHF”、“GSM”、“外挂”三种数据链模式选择。

3、按一次F键,进入“UHF电台频道”设置。

有0~9、A~F共16个频道可选。

4、轻按关机按钮,语音提示当前工作模式、数据链方式和电台频道,同时电源灯指示电池电量。

二、指示灯操作说明:

1、电源灯(红色):

“常亮”:

正常电压:

内电池>,外电>11V

“慢闪”:

欠压:

内电池≤,外电≤11V

“快闪”:

指示电量:

每分钟快闪1~4下指示电量

2、卫星灯(绿色):

“慢闪”:

搜星或卫星失锁

“常亮”:

卫星锁定

3、状态灯(红绿双色灯):

绿灯:

(信号灯)

内置UHF移动站时指示电台信号强度;

外挂UHF基准站时常灭;

内置GSM时指示登陆(慢闪),连接上(常亮);

静态时发生错误(快闪);

其他状态常灭。

红灯:

(数据灯)

数据链收发数据指示(移动站只提示接收,基站只提示发射);

静态采集指示。

GPS工作模式的设置

目的:

V8RTK具有静态、RTK等功能,事先必须对其主机作相应的基准站、移动站、静态或GPRS设置。

作静态使用,则所有主机均设为静态方式。

作RTK使用,若用常规UHF电台,则基站设为外挂UHF电台基站方式,移动站设为内置UHF电台移动站方式;若用GPRS通讯,则基站设为内置GPRS基站方式,移动站设为内置GPRS移动站方式。

若作电缆直通实验,即基准站主机与移动站主机用DG-3电缆直接连接检测主机内部串口通讯时,则基站设为外挂UHF电台基站方式,移动站设为外挂数据链移动站方式。

特性:

主机一旦设置好后,以后开机则默认为上次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