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70178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docx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隧道部分

10隧道工程

10.1一般规定

10.1.1本标准适用于采用钻爆法施工的隧道工程。

鉴于目前我国公路隧道建设以山岭隧道为主、且大都采用钻爆法施工,故本标准主要制定以钻爆法施工的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评定标准。

采用其他方法如盾构、掘进机、沉管法施工的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评定,参照本标准另行制定。

10.1.2采用喷锚衬砌或复合式衬砌的隧道,施工单位应有系统、完整、真实的监控量测数据和图表。

隧道设计与施工以岩承理论为指导,施工监控量测是岩承理论指导下修建隧道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判断围岩稳定性和结构安全的重要手段,是指导设计与施工的重要依据。

与一般地面工程相比较,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具有特殊的作用。

工程实践表明,隧道设计单独孤立地使用力学计算或经验方法都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为此,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的量测项目和频率进行施工监控量测,用量测信息指导设计与施工,并提交系统、完整、真实的量测数据和图表。

10.1.3隧道洞口开挖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规定。

隧道洞门、翼墙和洞口边仰坡防护的检验,应按本标准第6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隧道洞门、翼墙和洞口边坡、仰坡防护属防护支挡工程,为避免重复,本章未列入相关内容,按本标准第6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10.1.4隧道路面基层、面层的检验,应按本标准第7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10.1.5隧道装饰装修工程应符合现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的有关规定。

鉴于隧道装饰装修项目不同、种类多样、材料繁多,需结合具体的隧道装饰装修设计,按现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的有关规定进行工程质量检验。

10.2隧道总体

本节是为保证隧道基本使用功能,从总体上对其几何尺寸进行的检验。

隧道辅助通道的总体实测项目参照表10.2.2执行。

10.2.1隧道总体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隧道衬砌内轮廓及所有运营设施均不得侵人建筑限界口。

2洞口设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3洞内外的排水系统设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隧道拱部、边墙、路面、设备箱洞应不渗水,有冻害地段的隧道衬砌背后不积水、排水沟不冻结,车行横通道、人行横通道等服务通道拱部不滴水,边墙不淌水。

5三级、四级公路隧道拱部、边墙应不滴水,设备箱洞不渗水,路面不积水,有冻害地段的隧道衬砌背后不积水、排水沟不冻结。

近年来,虽然隧道防排水技术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隧道渗漏水现象仍时有发生。

从目前的水平看,设计上已比较完善,但由于防排水材料、施工工艺、施工环境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渗漏问题,仍值得高度重视。

10.2.2隧道总体实测项目应符合表10.2.2的规定。

表10.2.2隧道总体实测项目

序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和频率

1

车行道宽(mm)

±10

尺量或按附录Q检查:

每20m(曲线)或40m(直线)检查一个断面

2

内轮廓宽度(mm)

不小于设计

3▲

内轮廓高度(mm)

不小于设计

激光测距仪或按附录Q检查:

每20m(曲线)或40m(直线)测一断面,每个断面测拱顶和拱腰共3点

4

隧道偏位(mm)

20

全站仪;每20m(曲线)或40m(直线)检查一处

5

边坡、仰坡的坡度

不大于设计

尺量:

每洞口检查10处

激光断面仪法的测量原理为极坐标法。

以某物理方向(如水平方向)为起算方向,按一定间距(角度或距离)依次测定仪器旋转中心与实际断面轮廓线的交点之间的矢径(距离)及该矢径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将这些矢径端点依次相连即可获得实际断面的轮廓线。

激光断面仪是把现代激光测距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开发出来的硬、软件一体化的隧道断面测量仪器。

其优点在于不需要合作目标(反射棱镜),通过洞内的施工控制导线即可获得断面仪的定点定向数据,在计算软件的帮助下自动完成实际断面轮廓线与设计断面轮廓线的匹配,并可输出各测点与相应设计断面轮廓线之间的超侵限值(距离、面积)。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引进瑞士Amberg公司生产的断面仪(有Profiler2000、Profiler3000、Profiler4000等型号),当时价格十分昂贵,数量不多。

为此,国内测量仪器厂商经过科研攻关,开发出了新的隧道断面检测系统。

经过多年的工程应用,该技术已非常成熟,并已广泛应用于隧道开挖断面、初期支护断面、二次衬砌断面检测。

在检测行车道宽度、内轮廓宽度、内轮廓高度以及路面横坡时,将断面仪设置为手动状态,测试特殊点(如车行道与检修道交点、边墙与检修道交点、拱顶等),即可实现对相关实测项目的检测。

10.2.3隧道总体外观质量:

1洞口边坡、仰坡应无落石。

2排水系统应不淤积、不堵塞。

10.3明洞浇筑

10.3.1明洞浇筑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规定,严禁超挖后回填虚土。

2钢筋的加工及安装应满足设计要求。

3明洞与暗洞连接应满足设计要。

4明洞与暗洞之间的沉降缝应满足设计要。

10.3.2明洞浇筑实测项目应符合表10.3.2的规定。

表10.3.2明洞浇筑实测项目(验标)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2▲

混凝土厚度(mm)

≥设计值

尺量或按附录R检查:

尺量或按附录R检查:

每lOm检查1个断面,每个断面测拱顶、两侧拱腰和两侧边墙共5点

3

墙面平整度(mm)

施工缝、变形缝处20

2m直尺:

每lOm每侧连续检查2尺,测最大间隙

其他部位5

地质雷达法是一种用于确定地下介质分布的光谱(lMHz~lGHz)电磁技术。

地质雷达利用一个天线发射高频宽频带电磁波,另一个天线接收来自地下介质界面的反射波。

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路径、电磁场强度与波形将随所通过介质的电特性及几何形态而变化。

因此,根据接收到波的旅行时间(亦称双程走时)、幅度与波形资料,可推断介质的结构口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未期,将地质雷达应用于隧道衬砌厚度的检测,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元论是在仪器的使用、信号的采集,还是对采集信息的解释与判读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该项技术用于检测明洞厚度、钢筋分布等已非常成熟。

用地质雷达法检测时,沿隧道纵向分别在拱顶、两侧拱腰、两侧边墙连续测试共5条测线。

每10m检查1个断面,每个断面测5点,作为厚度评定值。

值得强调的是,地质雷达法属元损检测技术,为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进行钻孔验证。

目前隧道明洞浇筑大都采用整体式模板台车,与20世纪90年代以前采用小模板拼装台架浇筑相比,明洞表面平整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仍采用小模板拼装台架浇筑工艺时的评定标准,显然不合时宜。

经过对陕西省西样高速公路、西汉高速公路、小康高速公路上共46座隧道衬砌平整度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见表10-1),可见即使规定值取5mm,合格率也在95%以上。

因此,提出墙面平整度规定值为5mm,施工缝或沉降缝处平整度规定值为20mm。

10.3.3明洞浇筑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总面积的0.5%,深度不得超过lOmm。

2隧道衬砌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不得超过0.2mm。

10.4明洞防水层

工程实践表明,明洞通常是隧道渗漏水多发的段落,对明洞防水层施工质量要严格把关。

10.4.1明洞防水层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防水层施工前,明洞混凝土外部应平整圆顺,不得有钢筋露出和其他尖锐物。

10.4.2明洞防水层实测项目应符合表10.4.2的规定。

表10.4.2明洞防水层实测项目

序号

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和频率

1▲

卷材搭接宽度(mm)

≥100

尺量:

每环测3处

2

卷材向暗洞延伸长度(mm)

≥500

尺量:

检查3处

3

卷材向基底的延伸长度(mm)

≥500

尺量:

检查3处

4▲

缝宽(mm)

焊接

≥10

尺量:

每衬砌台车抽查1环,每环搭接测5点

粘接

≥50

5▲

焊缝密实性

满足设计要求

按附录S检查;每10m检查1处焊缝

10.4.3明洞防水层外观质量符合下列要求:

1防水材料应无破损、无褶皱。

2焊接应无脱焊、漏焊、假焊、焊焦、焊穿,粘接应无脱粘、漏粘。

10.5明洞回填

严格控制明洞回填施工程序,确保明洞结构安全和预防渗漏水。

10.5.1明洞回填应符合下列基本:

1工回填时,拱圈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

机械回填应在拱圈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且拱圈外人工夯填厚度不小于1.0m后执行。

2墙背回填应两侧同时进行。

3明洞黏土隔水层应与边坡、仰坡搭接良好,封闭紧密。

10.5.2明洞回填实测项目应符合表10.5.2的规定。

表10.5.2明洞回填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和频率

1

回填压实

压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

厚度及碾压遍数符合要求

2

回填层厚

≤300

尺量:

每层检查至少每侧5点

3

两侧回填高差

≤500

水准仪:

每层每侧3处

4

坡度

符合设计规定

尺量:

检查3处

5

回填厚度

不小于设计值

水准仪:

拱顶测5处

10.5.3明洞回填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回填坡面应不积水。

10.6洞身开挖

10.6.1洞身开挖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当围岩自稳能力差时,开挖前应做好预加固、预支护。

2当隧道地质出现变化或接近围岩分界线时,应采用地质雷达、超前小导坑、超前探孔等方法探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状况,方可进行开挖。

3开挖轮廓应预留支撑沉落量及变形量,并根据量测反馈信息及时调整。

4应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减少开挖对围岩的扰动。

5应严格控制欠挖,拱脚、墙脚以上1m范围内严禁欠挖;当石质坚硬完整且岩石抗压强度大于30MPa并确认不影响衬砌结构稳定和强度时,岩石个别凸出部分(每lm2不大于0.lm2)可突人衬砌断面,锚喷支护时凸人不得大于30mm,衬砌时欠挖值不得大于50mm。

6洞身开挖在清除浮石后应及时进行初喷支护。

开挖是控制隧道施工工期和造价的关键工序。

超挖过多,不仅因出渣量和衬砌量增多而提高工程造价,而且由于局部超挖会产生应力集中问题,影响围岩稳定性;而欠挖则直接影响到衬砌厚度,极易造成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处理起来费时、费力、费物。

所以应保证开挖质量,为围岩稳定和安全支护创造良好条件。

软弱围岩隧道多采用台阶法或分部开挖法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拱脚、墙脚部位对结构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程实践中曾大量出现隧道拱脚、墙脚下沉,甚至塌方的事例,因此规定拱脚、墙脚以上lm范围内严禁欠挖。

10.6.2洞身开挖实测项目应符合表10.6.2的规定。

表10.6.2洞身开挖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和频率

1▲

拱部超挖(mm)

破碎岩、土(Ⅴ级、VI级围岩)

平均100,最大150

全站仪或按附录Q检查:

每20m检查l个断面,每个断固自拱顶起每2m测1点

中硬岩、软岩(Ⅱ级、Ⅲ级、Ⅳ级围岩)

平均150,最大250

硬岩(Ⅰ级围岩)

平均100,最大200

2

边墙超挖(mm)

每侧

+100,0

全宽

+200,0

3

仰拱、隧底超挖(mm)

平均100,最大250

水准仪,每20m检查3处

用激光断面仪或带有断面检测功能的全站仪进行超欠挖检测,每20m检查1个断面,每个断面自拱顶起每1m测1点。

10.6.3洞身开挖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洞顶应元浮石。

10.7喷射混凝土

10.7.1喷射混凝土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开挖断面质量、超欠挖处理、围岩表面渗漏水处理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受喷岩面应清洁。

2喷射混凝土支护应与围岩紧密勃结,结合牢固,不得有空洞。

喷层内不应存在片石和木板等杂物。

严禁挂模喷射混凝土。

3钢架与围岩之间的间隙应采用喷射混凝土充填密实。

4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规定。

10.7.2喷射混凝土实测项目应符合表10.7.2的规定。

表10.7.2喷射混凝土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和频率

1▲

喷射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E检查

2

喷射混凝土厚度(mm)

平均厚度≥设计厚度;60%的检查点厚度≥设计厚度;最小厚度≥0.6倍设计厚度

凿孔法:

每10m抽查1个断面,每个断面从拱顶中线起每3m检查1点

按附录R检查:

沿隧道纵向分别在拱顶、两侧拱腰、两侧边墙连续测试共5条测线,每!

Om检查1个断面,每个断面测5点

3▲

喷层与围岩接触状况

无空洞,无杂物

10.7.3喷射混凝土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喷射混凝土表面应无漏喷、离鼓、钢筋网和钢架外露。

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检查常用凿孔法。

凿孔检查的做法宜在混凝土喷好8h以内,用短纤或电钻将孔凿出。

此时,混凝土强度较低,易于实行,发现厚度不够及时补喷,施工管理也方便。

用凿岩机钻孔时,若因混凝土与围岩黏结紧密,颜色相近而不易辨认喷层厚度时,用酚酞试液涂抹孔壁,碱性混凝土即呈现红色。

每10m检查1个断面,每个断面自拱顶每3m测1点。

凿孔法适合于各级围岩条件下喷层厚度的检测。

支护(衬砌)背部与围岩之间存在空洞时,会导致围岩松弛,使支护结构产生弯曲应力,而损伤支护结构的功能,降低其承载能力,极大地影响隧道的安全使用,这一点从已建成隧道发生的事故中得到了证明。

因此,目前对隧道支护(衬砌)背部空洞的探测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

支护(衬砌)的内部和背后状态是隐蔽的,从表面上看不出来,为此,人们开发出许多具有实用价值的检测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地质雷达法。

该方法应用于检测支护(衬砌)厚度、背部的回填密实度、内部钢架、钢筋分布等已比较成熟。

采用地质雷达法检测喷层背后的密实度时,沿隧道纵向分别在拱顶、两侧拱腰、两侧边墙连续测试共6条测线,检测结果需钻孔验证。

Ⅳ、Ⅴ、Ⅵ级围岩条件下,初期支护设有钢架,喷层相对较厚,利用地质雷达法检测,喷层与围岩界面易于识别,能准确判断喷层厚度,因此宜采用地质雷达法检测喷层厚度。

而Ⅰ、Ⅱ、Ⅲ级围岩条件下,喷层较薄,地质雷达难以识别喷层与围岩界面,且地质雷达检测对施工干扰大、技术要求高,因此采用凿孔法检测喷层厚度。

10.8锚杆

10.8.1锚杆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锚杆长度应不小于设计长度,锚杆插入孔内的长度不得短于设计长度的95%。

2砂浆错杆和注浆锚杆的灌浆强度应不小于设计值和规范要求,锚杆孔内灌浆密实饱满。

3锁脚锚杆(管)的数量、长度、打人角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条文说明

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证明。

锚杆抗拔力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工程质量。

锚杆砂浆饱满度对锚杆的作用效果起着重要影响。

因此,将锚杆孔内砂浆密实饱满列为基本要求。

10.8.2锚杆实测项目应符合表10.8.2的规定。

表10.8.2错杆实测项目(验标)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和频率

1▲

数量(根)

不小于设计值

目测:

现场逐根清点

2▲

锚杆拔力(kN)

28d拔力平均值≥设计值,最小拔力≥0.9倍设计值

拔力仪:

抽查1%,且不小于3根

3

锚杆孔位(mm)

±150

尺量:

抽查10%

4

钻孔深度(mm)

±50

尺量:

抽查10%

5

孔径(mm)

≥锚杆杆体直径+15mm

尺量:

抽查10%

10.8.3锚杆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锚杆垫板与岩面间应无间隙。

10.9钢筋网

10.9.1钢筋网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钢筋网铺设应在初喷混凝土后进行。

10.9.2钢筋网实测项目应符合表10.9.2的规定。

表10.9.2钢筋网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和频率

1

钢筋网喷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

≥20mm

钻孔法:

每10m测5点

2▲

网格尺寸(mm)

±10

尺量:

每100m2检查3个网眼

3

搭接长度(mm)

≥50

尺量:

每20m测3点

10.9.3钢筋网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网与锚杆或其他固定构件连接不得松脱。

10.10钢架

10.10.1钢架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钢架之间应采用纵向钢筋连接,安装基础应牢固。

2钢架安装基底高程不足时,不得用石块、碎石砌垫,应设置钢板或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C20混凝土垫块。

3钢架应紧靠初喷面。

4连接钢板与钢架应焊接牢固,焊缝饱满密实;钢架节段之间通过钢板应用螺栓连接或焊接牢固。

10.10.2钢架实测项目应符合表10.10.2的规定。

表10.10.2钢架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榀数(榀)

不少于设计值

目测或按附录R检查:

逐榻检查

2▲

间距(mm)

±50

尺量或按附录R检查:

逐棍检查

3

喷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

外侧保护层≥40

内侧保护层≥20

凿孔法:

每20m测5点

4

倾斜度(°)

±2

铅锤法:

逐榻检查

5

拼装偏差(mm)

±3

尺量:

逐榀检查

6

安装偏差(mm)

横向

土50

尺和水准仪:

逐榻检查

竖向

不低于设计高程

7

连接钢筋

数量(根)

不少于设计值

目测:

逐榻检查

间距(mm)

±50

尺量:

每榀3处

10.10.3钢架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接应无假焊、漏焊,基底应无虚渣、杂物。

条文说明

在浅埋软弱围岩隧道中,钢架是重要的支护措施,钢架的施工质量对保证隧道结构稳定十分重要。

钢架分节段制作,节段与节段之间通过钢板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螺栓要拧牢固。

钢架与围岩间的间隙用喷射混凝土喷填密实。

钢架间距检测方法有尺量和地质雷达法,其中施工过程中采用尺量,喷射混凝土施工后,结合检测喷层背部的回填密实度、厚度同步检测钢架间距。

10.11仰拱

仰拱对保证隧道结构稳定和安全十分重要。

二次衬砌仰拱和边墙基础尽可能紧跟开挖面,并同时施作。

仰拱钢筋保护层厚度在工前检查。

初期支护仰拱的检验按本标准等10.7节、第10.9节、第10.10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次衬砌仰拱钢筋的检验按本标准的第10.13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仰拱施工属于隐蔽工程。

近年来,因仰拱施工质量不良造成隧道产生病害的案例较多。

而目前对已建成隧道仰拱采用无损检测(如地质雷达法)有效性较差,建议针对泥岩段、页岩段、断层破碎带及洞口浅埋段,在隧道仰拱施工完成后必要时采用钻孔取芯检验。

10.11.1仰拱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仰拱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2仰拱超挖后严禁回填虚土、虚渣。

3仰拱浇筑前应无积水、杂物、虚渣。

4仰拱曲率、仰拱与边墙连接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规定。

10.11.2仰拱实测项目应符合表10.11.2的规定:

表10.11.2仰拱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2▲

仰拱厚度(mm)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每20m检查1个断面,每个断面测5点

3

钢筋保护层厚度(mm)

+10,,5

尺量:

每20m测5点

4

底面高程(mm)

±15

水准仪:

每20m测5点

10.11.3仰拱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表面应无露筋。

10.12仰拱回填

10.12.1仰拱回填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仰拱回填混凝土浇筑前表面应无积水和杂物。

2仰拱回填混凝土应在仰拱?

昆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

10.12.2仰拱回填实测项目应符合表10.12.2的规定。

表10.12.2仰拱固填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2

顶面高程(mm)

±10

水准仪:

每20m测5点

10.12.3仰拱回填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仰拱回填表面应无开裂。

10.13衬砌钢筋

10.13.1衬砌钢筋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钢筋的连接方式、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接头面积应满足设计要求;接头位置应设在受力较小处。

2钢筋的搭接长度、焊接和机械接头质量应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规定。

3钢筋安装时,应保证设计要求的钢筋根数。

4受力钢筋应平直,表面不得有裂纹及其他损伤。

5钢筋的保护层垫块应分布均匀,数量及材料性能应满足设计和有关技术规范规定。

6多层钢筋网应有足够的钢筋支撑,并应保证钢筋骨架的施工刚度,使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出现移位。

10.13.2衬砌钢筋实测项目应符合表10.13.2的规定。

表10.13.2衬砌钢筋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主筋间距(mm)

±10

尺盘或按附录R检查:

每模板测3点

2

两层钢筋间距(mm)

土5

尺量:

每模板测3点

3

箍筋间距(mm)

士20

尺量:

每模板测3点

4

钢筋长度(mm)

满足设计要求

尺量:

每模板检查2根

5

钢筋保护层厚度(mm)

+10,-5

尺量:

每模板检查3点

衬砌主筋间距检测采用尺量和地质雷达法,其中施工过程中采用尺量;二次衬砌施工完成后采用地质雷达法,同时对衬砌背部回填密实度、主筋间距和厚度进行检测。

10.13.3衬砌钢筋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表面无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及焊渣、烧伤,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松脱和开焊。

2焊接接头、连接套筒不得出现裂纹。

10.14混凝土衬砌

10.14.1混凝土衬砌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衬砌施工前初期支护背部存在空洞、断面严重侵限时应及时处理。

2衬砌背后的空隙应回填注浆。

近年来,二次衬砌施工完成后,经常发现衬砌厚度严重不足、初期支护背部存在空洞的工程质量问题,处理时十分棘手。

为了保证安全,往往不得不凿除既有衬砌,重新浇筑混凝土衬砌,导致工期延误、工程费用增加,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因此,要求衬砌施工前进行初期支护断面检测,出现严重侵限现象,及时处理,以避免出现二次衬砌厚度严重不足的问题。

同时进行初期支护背部回填密实度检测,发现有不密实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10.14.2混凝土衬砌实测项目应符合表10.14.2的规定。

表10.14.2混凝土材砌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昆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2

衬砌厚度(mm)

90%的检查点的厚度≥设计厚度,且最小厚度≥0.5设计厚度

尺盘:

每20m检查1个断丽,每个断面测5点

按附录R检查:

沿隧道纵向分别在拱顶、两侧拱腰、两侧边墙连续测试共5条测线,每20m检查1个断面,每个断而测5点

3

墙面平整度(mm)

施工缝、变形缝处≤20

其他部位≤5

2m直尺:

每20m每侧连续检查5尺,每尺测最大间隙

4▲

衬砌背部密实状况

无空洞,无杂物

按附录R检查:

沿隧道纵向分别在拱顶两侧拱腰、两侧边墙连续测试共5条测线

地质雷达法检测衬砌背部密实度、厚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