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常见疾病.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70713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鱼常见疾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甲鱼常见疾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甲鱼常见疾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甲鱼常见疾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甲鱼常见疾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甲鱼常见疾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甲鱼常见疾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甲鱼常见疾病.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甲鱼常见疾病.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甲鱼常见疾病.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甲鱼常见疾病.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甲鱼常见疾病.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甲鱼常见疾病.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甲鱼常见疾病.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甲鱼常见疾病.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甲鱼常见疾病.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甲鱼常见疾病.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甲鱼常见疾病.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甲鱼常见疾病.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甲鱼常见疾病.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甲鱼常见疾病.docx

《甲鱼常见疾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鱼常见疾病.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甲鱼常见疾病.docx

甲鱼常见疾病

序:

登山之径各异,山顶望月相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事物,得出的结论将会不同,当事件发生时,由于观测的角度不同,采取的手段也会有较大的区别,达到的最终结果也会千差万别,而在养殖生产实践中,从事第一线工作的人要求的是立竿见影的效果,对基本原理可能关心的不多,更注重的是实战。

本文从生产实际出发,结合本人养殖生产经验和治疗经验,摒弃传统正规的叙述方式,文字直指病害要处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对养殖一线的人员有所帮助。

龟鳖常见疾病产生原因及防治

市区大福盈科生物技术

(大福渔药-福贵)

龟鳖养殖在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方兴未艾,随着养殖新手的不断加入,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气候周期性波动、种质资源不稳定、新品种的不断开发,首当其冲的疾病问题困扰着广大的养殖者,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龟鳖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但在养殖过程中养殖者通过加强技术管理,可以少发生或尽量不发生疾病,从而减少养殖生产过程中损失,提高生产效益;

龟鳖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养殖的方式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同样,龟鳖的疾病大多数是相同的,个别的病例是不同的,关于龟鳖的疾病已有太多的人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防治措施,但在实战中按图索骡总是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生产实战中也经常遇到疾病症状与以往相似,但按照以往成熟的方案却不能解决问题;资料中也有对龟鳖疾病热点如甲鱼的摇头病、石龟白眼病进行阐述,但提出的解决方案会令养殖实战者大失所望,基于以上的各种情况,根据本人多年的养殖经验和防治疾病心得体会,就龟鳖常见的疾病及特例分别阐述我的看法及治疗措施,供从业者参考:

防治总则

一、控制吃料量,规划龟鳖生长;

通过多年的养殖发现,龟鳖生病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吃料引起的,这中间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需要认真研究对待:

(一)、饲料品质:

龟鳖总体上对饲料品质要求高,不能够食用变质的饲料原料;使用人工配合饲料,饲料中不能添加红鱼粉,要选用优质的白鱼粉;

(二)、龟鳖对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及来源要求不同,中华鳖饲料蛋白含量一般为42-45%,规格越大,饲料蛋白要求越低,要求蛋白质来源以动物性原料(鱼粉)为主,龟总体上对蛋白质含量要求低于甲鱼,如石龟饲料蛋白质含量有人提出38-42%,通过饲养发现基本上符合石龟的需求,饲料蛋白质来源要求以鱼粉为主;本人通过实践喂养金钱龟,饲料蛋白质含量36%左右,基本上就能满足金钱龟的生长发育需要,饲料蛋白质来源要求以鱼粉为主;鳄鱼龟蛋白质含量要求比石龟、金钱龟低,蛋白质含量要求在36-42%,蛋白质来源可以用一部分植物蛋白源(如豆粕)代替动物蛋白源(鱼粉);草、中华草龟对蛋白质的要求更低,一般饲料中蛋白含量32-36%就能满足生长发育需求,过高的蛋白质可能会引起龟生病概率增加,死亡增多等问题,而且这两种龟饲料蛋白源也以植物性蛋白为主,平时喂养时还要添加部分可食用的青草来调整肠胃及平衡营养;

(三)、在确定好龟鳖饲料品质和蛋白质含量要求后,接下来就是饲料投喂问题,饲料投喂以8成饱为主,控制在一定时间吃完,如刚放苗的室的龟鳖,控制在1个小时吃完,外塘要相对延长一些时间,龟鳖种苗活动能力增强后逐步缩短吃料时间,在室养殖的龟苗每餐控制在30-40分钟吃完,一年到两年的龟鳖以喂两餐为主,两年以上的龟一到两天喂一餐,两年以上的鳖一天喂一餐;

(四)、计划龟鳖生长:

无论养殖哪种龟鳖都要有计划生长的概念,按现在饲料技术和养殖水平,中华鳖12个月生长到0.8-1.0斤,24个月生长到2-3斤;石龟12个月平均生长到0.8斤,24个月平均生长到1.6-2斤,其它的龟鳖大致也是如此,有了既定的生长目标后,养殖的人从心理上就会不急不燥,养殖过程中注重的是龟鳖健康及可持续养殖,平时根据龟鳖体重投喂相应数量的饲料。

二、保持环境稳定,减少意外事件发生。

龟鳖生活环境的意外变化是导致龟鳖生病的一大原因,生活环境变化包括天气和水质环境两个方面。

气候变化是人无法控制的因素,天气变化时无论是室还是室外都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当预知天气将要发生变化时提前做好防措施如减少投喂量、泼洒抗应激药物预防疾病发生;水质环境变化有时与天气联系在一起,天气向不利方向转变时水质也会跟着向相同的方向转变,容易引起龟鳖的不适,严重的会引发疾病,这时注意控制投喂量或停止投喂,预防疾病发生;平时消毒时注意药物使用剂量,防止水质出现大的波动。

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

一、白点病:

主要发生在龟鳖刚出苗阶段,是龟鳖育苗阶段最大的杀手疾病,白点病往往与肺炎同时发生,危害更加严重:

症状与病理变化:

在小龟鳖的颈部、背部、腹部、四肢的角质皮下有粟米、绿豆大小的白色或淡黄色斑点,病灶略向外突出;

图1:

甲鱼白点病

流行情况:

发病时期为放苗后的2-3个月,环境不稳定、水质恶化是发生白点病的根本原因,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到1O0%。

外塘的甲鱼、龟白点病一般是由于水质过于清瘦,或者培育好的水质中突然出现大量的枝角类吃光水中绿色藻类,或者天气突然变化引发甲鱼白点病暴发;高档的龟一般在室养殖,有时也发生白点病,主要是因为水质未能及时更换或者水温过低造成。

治疗:

白点病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治疗方法上基本相同,在用药物控制疾病后还要根据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调水对策,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治疗的目的。

1、络合碘与5%红霉素联合泼洒,根据药品生产厂家不同,使用的药物浓度也略有不同;

2、调水:

外塘的龟鳖用药后,及时解毒肥水,使水尽快变成浓绿色;室的龟注意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并提高温度,达到摄氏29-31度左右;

3、口服:

连续口服泰乐菌素、护肝宝、穿心连等三到五天,根据药品生产厂家说明及龟鳖生病情况决定药物使用剂量。

二、稚龟鳖阶段的肺炎

症状与病理变化:

外部无明显症状,解剖时发现口腔、肺部略为充血,单独发病时很难查看疾病症状,死亡的小甲鱼在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胸部有黑斑,可做为判断此病的一个外在的指标,白点病发病时一般也伴随着肺炎病的发生。

小甲鱼肺炎病与白点病并发症

流行情况:

龟鳖整个生命周期都有肺炎发生,以放苗后的2-3个月发生最多,危害最为严重,环境不稳定、水质恶化、高温季节白天无征兆突发降雨引发环境突变是发生肺炎病的根本原因,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到1O0%。

治疗:

1、外用:

外塘养殖的龟鳖肺炎病与白点病治疗方法相同,药物消毒后注意肥水;

室养殖的高档观赏龟可以使用利福平、红霉素浸泡外,还可以添加治疗肠炎和肺炎的中药增加治疗效果;

2、口服:

可以选择氟本尼考、替米考星、泰乐菌素、沙拉沙星等抗生素及黄芪多糖等增加免疫力的药物。

三、龟的白眼病:

(一)症状及特点:

1、病龟眼部发炎充血,眼睛肿大,眼睑及鼻粘膜糜烂,眼睛有白点或异样物,眼睛外表被黄白色分泌物遮住,俗称“白眼病”;2、有的病龟口腔有大量的黄色分泌物沾附在四周,堵塞气管,病龟呼吸困难;有的病龟口腔流出粘液,呼吸时吹泡泡,呼吸困难,不时口呼吸,不愿下水;3、病龟精神不振,反应迟顿,行动缓慢,不时用前肢抓挠眼部,常浮在水面,或爬上池(盘)边角落边,不摄食。

4、当年的新龟经过2-6个月养殖后多发此病,1龄以上的龟较少得这种病;5、经解剖发现大多数病龟都有咽喉红肿充血,肺部充血无弹性、肝脏土黄色伴有针状出血点,肠道充血发炎等症状,6、有传染性,病情发展迅速。

若处理不当死亡率达20——50%,个别养殖户甚至全军覆没。

以当年养殖的石龟出现最多,近年斑点池、草等也大量出现,白眼只是外部表现特征,实质是龟的脏出现了问题,出现白眼的根本原因是饲料营养过高,投喂过多引起消化不良以及环境变化大引起肺炎。

此病来势凶猛,一旦出现,损失惨重,严重的全军覆没,因此,此病当以预防为主:

石龟白眼病

(二)、预防措施:

1、投喂优质的饲料并控制投喂量和吃食时间,严防过食造成的肠胃炎,保持石龟健康的体质;疾病高发季节喂一餐或定期停食;2、冬季来临,温室要尽量保持恒温,室温、水温尽量不要超过2-3度的波动,预防感冒发生;3发病季节饲料中定期添加抗生素、多维、免疫多糖等物质,在龟未出现病症前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三)、治疗:

目前治疗龟的白眼病的操作规程已经成熟,发现白眼病后及时治疗是减少损失的关键,龟出现白眼症状后要及时停喂,至少三天以上,用专业的治疗白眼病的药物浸泡,恢复喂料后饲料中添加治疗白眼病药物帮助其恢复健康。

白眼病康复期相对较长,整体疾病控制后还要定期添加治疗药物及定期停食,严格防止复发。

四、龟的肿下巴

龟的下巴水肿,石金钱龟得了白眼病后经常看到有这种病症出现,其它的龟偶尔也有这种现象出现,一般生了这种病的龟外表看精神状态良好,一到两天后死亡,此病传染性不强,暂时看属于个体现象,目前还未能找出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

五、龟的白眼罩:

在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会遇到白眼罩这种情况,尤其在小苗阶段,易与白眼病混淆,造成误诊,耽误治疗,龟的白眼罩主要是由于龟的生活的水体发生了变化,可能是水体的PH值发生了变化,也可能是水体中细菌侵蚀了龟体,总体上来讲是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白眼罩对于龟的侵害总体来说不是很大,但也要早点处理,以免引起其它的疾病。

预防:

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活爽,多数的龟要求水质浓绿色,如石龟、草龟、鳄鱼龟等,个别的龟在清瘦的水质中也可健康生存如金钱龟,不管龟要求的水质如何,定期水质消毒是预防此病的关键。

治疗:

1、高锰酸钾1-3PPM水质消毒,隔天一次;

2、聚维酮碘1-3PPM水质消毒。

石龟白眼罩

六、甲鱼白斑病

甲鱼白斑病病原为真菌。

将发病甲鱼置入水盆中,使水淹没甲鱼身体,可见甲鱼背部有一块块白斑。

发病初期,白斑仅发生在裙边,后逐渐发展至背部、四肢、颈部、腹部等部位,白斑处表皮逐渐坏死,甚至出血,继发细菌感染,并发腐皮病。

当霉菌寄生到甲鱼的咽喉部时,甲鱼会因呼吸困难而死亡。

  流行情况: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出现,甲鱼生病体质下降后都容易出现此病,与水温没有绝对的关系,是甲鱼白点、肺炎、穿孔疾病愈后的后遗症,水温低、水质清瘦时死亡率高,多发生在小甲鱼,死亡率可达90%以上,幼鳖、成鳖也有发生。

预防:

平时注意肥水,当生病的甲鱼愈后以及水温降低时使用预防治疗水霉病的药物消毒如:

季胺盐碘、硫迷沙星、亚甲基蓝等

治疗:

1、用4%食盐溶液浸洗甲鱼5分钟;2、用4毫克/升亚甲基蓝溶液长时间浸洗甲鱼。

3、用0.05%的食盐溶液和0.05%的小打溶液混合全池泼洒;或每立方米水体用二氧化氯2.5克加水全池泼洒;4、每100公斤甲鱼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5克及抗生素投喂,连用15天。

七、白底板病

  症状:

患病鳖腹甲呈纯白色,故名白底板病。

鳖的其他部位完好无损。

解剖:

肝肿大呈土黄色或青灰色,胆肿大、色淡,脾脏变黑小或呈淡红色肿大,腹腔往往有积水或淡红色血水,整只鳖严重贫血、缺血状态,大部分病例,肠后段有柏油样积血。

 流行情况:

白底板病在刚开始养殖甲鱼时是最主要的疾病,这些年通过调整饲料配方和控制饲料投喂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也时有发生,白底板病也是日常管理过程中重点防的对象。

预防方法:

1、不同阶段的甲鱼配制相应蛋白含量的饲料,如稚甲饲料蛋白质含量在45-46%;幼甲饲料蛋白质在43-45%,成甲饲料蛋白质在42-43%,大公甲鱼蛋白质含量在40-42%,实际生产中可能比这个数值还要低,动物蛋白源主要采用白鱼粉,不用或慎用红鱼粉;2、控制投喂量,控制在一定时间吃完饲料,如稚甲鱼控制在1.5小时吃完,幼甲鱼、成甲鱼控制在45分钟吃完;3、谨慎加料:

在观察到甲鱼在一定时间吃完饲料后,要连续5-7天恒量投喂,再按投喂总量的3-5%增加饲料量;

治疗:

甲鱼出现白底板后要及时调整饲料配比及投喂量,并在饲料中添加氟本尼考、强力霉素、护肝宝等药品,一般都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八、甲鱼腮腺炎、摇头病

 此病是目前甲鱼养殖过程中成甲阶段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一旦发生,如果处理不及时,损失及其严重。

症状:

生病及死亡的甲鱼外表无显著的伤痕,四肢瘫软,脖子伸长,呼吸困难,解剖发现口腔充血,肺纤维化,基本丧失呼吸功能,外肠道充血红肿,肠管壁水肿、充满白色的脓液,肝脾肿大。

口腔充血发炎

消化道外表充血

消化道壁水肿

流行情况:

此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5-10月养殖旺季为多发季节,冬季也时有发生,此病死亡增加迅速,发现问题应及时控制;

预防:

天气炎热,甲鱼吃料凶猛,尤其是台风到来前几天,应添加慢口性药物如沙星类药物,减少甲鱼吃料量,对抢食凶猛的鱼头预予保护,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此病,防止吃食性诱因引发此病;进入冬季,暂时未能上市的甲鱼冬眠前后定期用外用消毒药物,防止细菌性诱因引发此病。

治疗:

目前已有专治药物及治疗方案治疗此病,通过与外用消毒药物配合,疗效显著。

九、消化道堵塞

巴西龟肠道堵塞

症状:

病龟外表无显著特征,精神状态较差,解剖病龟发现中肠部分有球状物,质地较硬,剪开后发现里面为沉积变质的饲料堵塞肠道,堵塞物与肠道壁结合密实,肠道完全堵塞。

发病原因:

1、天气变化引起,多发生在春秋季节,由于喂食后,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会引起龟机体消化器官的机能减弱,饲料未能及时消化,停滞在肠道某一段,引起堵塞;2、饲料不适宜引起:

由于饲料质量不稳定以及养户选择饲料不当,饲料在肠道不能完成物理化学性消化,导致饲料堆积在肠道不能排出;3、异物引起:

无论是养殖的龟鳖还是野生的龟鳖都有吃食砂石的习性,当误食到较大的沙石时可能就在肠道的某个环节停滞,造成肠道堵塞。

防治:

根据此病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1、天气寒冷,气温变化大时注意饲料投喂量,平时注意看天气变化,气温下降前两天停止喂食;2、选择合适的龟饲料,不宜久用代替饲料:

龟的营养需求与其它鱼类及动物明显不同,偶尔替代后要及时更换成龟专用饲料;3、在家庭里养殖的高档龟鳖产卵场里的砂子要过筛后进场,防止龟吞食大颗粒砂石。

十、肠道原虫病

龟鳖肠道有多种原虫,多数共栖无害。

当肠道正常的生理环境发生变化时可能就会引起某一种原虫大量繁殖,引起龟鳖肠道疾病。

龟鳖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原虫,与其它动物相似,平时镜检时经常遇到:

隐孢子虫病,隐孢子虫主要寄生于小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由宿主细胞形成的纳虫空泡,空肠近端是胃肠道感染该虫虫数最多的部位,严重者可扩散到整个消化道。

肺、扁桃体、胰腺和胆囊等器官亦发现有虫体。

由于本虫寄生于肠粘膜,使之表面可出现凹陷,或呈火山口状,肠绒毛萎缩,变短变粗,或融合、移位和脱落,上皮细胞出现老化和脱落速度加快现象,但感染轻者肠粘膜的变化不明显。

由于虫体的寄生,破坏了肠绒毛的正常功能,影响消化吸收而发生腹泻。

但其致病机制很可能是多因素的,如肠粘膜表面积的缩小,多种粘膜酶的减少可能也起重要作用。

贾第虫病是由蓝氏贾第鞭毛虫寄生在小肠引起的原虫性疾患,临床上以腹泻、体重减轻等为主要表现。

溶组织阿米巴感染所致的疾病统称阿米巴病,症状:

厌食、体重下降、呕吐、粘液性或出血性腹泻,最后死亡。

慢性病例常见肝脓肿,有大量的阿米巴滋养体。

剖检肉眼可见病理变化,从胃一直扩展到泄殖腔的肠道出现溃疡灶,溃疡发展为干酪样坏死、水肿、出血。

肝型阿咪巴肝脏肿大、多发性局灶脓肿、质脆,肿胀变大。

预防:

平时注意外用及口服杀虫药,基本上可以消除这些虫病的隐患。

治疗:

治疗这些寄生虫可选用灭滴灵、二甲硝咪唑,剂量为灭滴灵400mg/kg天,二甲硝咪唑120mg/kg天,连续口服3天,但这两个药品为水产禁用药品,尽量不用,可以选用口服杀虫药如孢虫杀等治疗,效果也非常显著。

十一、营养性骨胳症/龟缺钙症

病因:

由于长期投喂单一饲料、投喂熟食,使日粮中的维生素含量不足,造成龟体缺少维生素D,且钙磷比例倒置或缺钙,均可引起龟的骨质软化。

此病例多见生长迅速的稚龟、幼龟。

[诊断]:

病龟运动较困难,龟的四肢骨关节粗大,背甲、腹甲软,背壳表层鳞甲逐渐出现脱落,严重者的指、趾爪脱落。

不愿活动乃至静伏不动,食欲明显减低,有的出现惊厥,最后昏睡死亡。

[治疗]:

在日粮中添加钙粉、维生素及混合维生素适量。

尽可能地让龟照射自然光,也可使用紫外线UVB灯

十二、膀胱结石

病因:

脱水,营养不当。

为了保存水分,龟类会产生出像尿酸和尿酸盐之类的含氮代废物,并将它们以半固体的状态排出体外。

它们通常是在撒尿或排便时将这些废物以白色半凝胶物质排泄出来。

在脱水的情况下,储水器官膀胱会对尿液进行重吸收。

这样,含有尿酸盐的废物就会渐渐地形成固体结晶,并且妨碍排便或压迫后肢的坐骨神经。

症状:

乏力,纳差,后肢局部麻痹,肛门红肿,便秘,难产。

防治:

1、养殖的龟鳖注意保水,尤其是龟不能过长时间离开水,岸上或沙池中的正常龟发现停留时间较长,要人为地推入水中,以便龟有充分的水分补充;

2、龟鳖虽然需要大量的钙,但在饲料配比中也不能添加过量,适可而止,同时保证添加多种维生素,以保证钙磷的正常吸收和转化;

3、发现有结石后,名贵龟可以手术治疗。

十三、烂壳病  

病因:

由于甲壳受磨损或受挤压,或寄生虫感染,细菌侵入而导致甲壳溃烂。

  

症状:

龟的背甲或腹甲最初出现白色斑点,慢慢形成红色斑点,用力挤压有血水渗出,并有腐臭气味。

严重的甲壳表面会溃烂成洞,腋窝和胯窝鼓胀。

病龟停食少动,有缩头现象。

  

石金钱龟烂壳病

预防:

1、定期除虫和消毒,防止感染;

2、饲料中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C;

治疗 :

 

1、单个的龟可以单独处理,挑破甲壳,挤净血水,剔除病灶,用双氧水擦洗患处,再用高锰酸钾结晶粉直接涂抹。

  

2、群体采用浸泡治疗及口服药物,现举一例治疗方案供参考:

石龟

症状

烂壳,烂壳部分有少量原虫

治疗:

外用浸泡:

以20公斤水计,浸泡15-20分钟

代酸铜:

10毫升;百杀迪:

5毫升

中西合剂:

20克高能纳米钙:

50毫升

浸泡后干30分钟加水正常养殖,连用三天看结果

口服:

以一斤料计

液体多维:

2毫升高能纳米钙20毫升

中西合剂:

4克

  

十四、腐皮病  

病因:

多数的龟喜欢较浓的水质,长期生活在清瘦的水中容易得烂壳、腐皮等皮肤病,由单孢杆菌及原虫感染引起。

因其他原因导致皮肤受伤,虫和病菌趁虚而入,引起龟皮肤溃烂。

鳄鱼龟腐皮病

症状:

肉眼可见病龟的患部溃烂,表皮发白,。

 

治疗:

1、少量单个的病龟:

首先清除患处的腐烂表皮和死皮,然后用金霉素眼膏涂抹患处再在饲料里加入抗生素药品口服配合治疗。

  

2、群体性出现病龟,可参考如下方案治疗:

1)、温室养殖的龟:

浸泡:

100斤水计

百杀迪:

2毫升

中西合剂:

15克

48小时换一次,连用三次

口服:

中西合剂:

4克/斤料

液体多维:

2毫升/斤料

连用3-5天

2)、外塘养殖的龟:

首先用碘及杀虫药消毒,控制疾病发展,并按温室方案服用药物,同时调节水质,肥水。

营养缺乏性骨骼软化症  

[病因]由于长期投喂单一饵料,龟体维生素D缺乏,钙磷比例失调,引起龟的骨骼软化。

此病例经常出现在成长中的幼龟身上。

 

[症状]病龟在运动时较困难,四肢关节粗大,背甲、腹甲较软。

 

[防治]在饲料中适量添加虾壳粉、贝壳粉、钙片、维生素D以及复合维生素。

并让龟多接受的照射。

  

十五、纤毛虫病:

纤毛虫病是由累枝虫、聚缩虫、独缩虫、钟形虫等,附生在甲鱼、龟的体表所引起的。

可引起甲鱼、龟烦躁不安,在池边频频游动,妨碍摄食、影响生长。

纤毛虫外表上与水霉很相似,需通过显微镜鉴定。

治疗:

杀虫药及专杀药物都可达到目的。

水霉病:

水霉病是由水霉菌引起,当温度低于25度时容易感染,龟鳖体质减弱及外伤是感染水霉病的主要原因。

外表似毛的水霉菌

水霉菌菌丝---镜检

症状

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

诊断 

观察体表棉絮状的覆盖物,并通过显微镜检查观察到水霉病的菌丝及孢子囊等以区别纤毛虫病。

治疗 

1. 福马林

100~250ppm,流浴1小时。

 

2.食盐与小打合剂:

两个各 万分之四到八浸泡24小时; 

3. 孔雀绿:

食用的龟鳖禁止使用;

4.发生细菌性混合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十六、纤维瘤  

病因纤维瘤是由一种由纤维缔结组织产生的局部性良性肿瘤,由未知病毒引起  

症状:

瘤体为结状的突起,瘤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

当瘤体位于体表时病龟不会出现功能障碍,但不及时治疗的话容易恶化成为纤维肉瘤,并转移到病龟体器官,造成功能障碍!

 

治疗:

最好在夏季将其切除,然后在创口处涂抹防腐抗生素药品,并且不要放在水里以防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