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地貌划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75739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形地貌划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形地貌划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形地貌划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形地貌划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形地貌划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地形地貌划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地形地貌划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地形地貌划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地形地貌划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地形地貌划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地形地貌划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地形地貌划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形地貌划分.docx

《地形地貌划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形地貌划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形地貌划分.docx

地形地貌划分

根据一定原则对地表起伏形态划分的类型。

一般认为,普通地貌类型应按形态与成因相结合的原则划分,但由于地貌形态,地貌营力及其发育过程的复杂性,目前尚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分类方案,一般采用形态分类和成因分类相结合的分类方法。

地貌形态类型指根据地表形态划分的地貌类型。

目前世界各地的形态分类并不统一。

我国的陆地地貌习惯上划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大形态类型。

由中国1:

1000000地貌图编辑委员会审定的《中国1:

1000000地貌图制图规范》(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确定了平原、台地、丘陵和山地四个基本形态类型。

在这一形态分类中,把盆地和高原视为有关形态类型的组合。

较小的形态类型,大多与其成因结合起来进行划分,如新月形沙丘、冰斗、溶斗等,只有这种形态—成因结合的分类,才能更好的反映这些形态类型的特点。

地貌成因类型指根据地貌成因划分的地貌类型。

由于地貌形成因素的复杂性,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成因分类方案。

根据外营力,通常划分为流水地貌、湖成地貌、干燥地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冰缘地貌、海岸地貌、风化与坡地重力地貌等。

外力地貌一般又可以划分为侵蚀的和堆积的两种类型。

根据内营力,通常划分为大地构造地貌、褶曲构造地貌、断层构造地貌、火山与熔岩流地貌等。

无论是外营力地貌还是内营力地貌,在动力性质划分的基础上,都可以按营力的从属关系和形态规模的大小,做进一步的划分。

比较完整的地貌分类系统,常常是既考虑外营力和内营力,又考虑形态及其规模的多级的混合分类系统。

另外,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进行专门的地貌分类,如有喀斯特地貌分类、风沙地貌分类,以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应用地貌分类等。

地貌形态千姿百态,形成的原因复杂多样,根据它的成因、形态等方面的差别可以将地貌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地貌类型有不同的等级,最常用、也是最高一级的基本地貌类型有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等5个。

还有按照形成某一种地貌的主要营力来划分的地貌类型,如构造地貌、侵蚀地貌、堆积地貌。

侵蚀和堆积类型中又可进一步分为河流的、湖泊的、海洋的、冰川的、风成的、喀斯特的等次一级的类型。

?

平原、台地、丘陵和山地(低山(小起伏山地),中山(中起伏山地),高山(大起伏山地),高原

基本地貌类型

类型

特征

分布

成因

山地

海拔都在500米以上,并且相对高度超过200米

全世界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占陆地总面积的28%

地壳构造运动,水平方向的挤压、垂直方向的隆起、火山的喷发都可以造就成山

高原

一侧或数侧为陡坡、顶面相对平坦宽广、海拔较高

除去南极大陆的冰盖高原以外,大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

一个面积较大的地区,地壳比较均匀地抬升,当抬升的速度超过外营力的侵蚀和剥蚀速度时,地表就隆起成为高原

丘陵

表面起伏,但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下

中国的丘陵面积有100万平方千米,约为全国总面积的1/10

平原

近于平坦或地势起伏平缓的开阔陆地,绝大多数海拔低于200米,地面起伏的相对高度小于50米

全世界的平原面积约1872万平方千米,占陆地总面积的12.5%

地表接受侵蚀和剥蚀碎屑物质,填平原有地表起伏,称堆积平原。

可再分为冲积平原、洪积平原、湖积平原、海积平原、冰水平原等多种类型;侵蚀剥蚀作用将地面逐渐夷平而形成的称侵蚀平原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的平地

地壳沉降形成构造盆地,风的侵蚀作用形成风蚀盆地,水的溶蚀作用形成溶蚀盆地;深居内陆称内陆盆地,与海洋有河流相通称外流盆地

根据地貌形成原因、形态特征与岩性组合相结合的原则,可将境内地貌分为三级:

第一级为成因类型,依控制地貌形成的主导营力分为侵蚀剥蚀构造地貌、侵蚀剥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第二级为形态成因类型,依地表基本形态特征分为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

第三级为岩性形态成因类型,依岩性组合特征分为变质岩(m)、花岗岩(g)、石灰岩(m)、砂页岩(s)、砂砾岩(c)、红岩(r),第四级松散堆积物地貌。

地貌类型划分指标

地貌类型地表形态特征海拔(米)相对高程(米)坡度组成物质

山地起伏很大,线状延伸,脉络清楚,切割强烈,基岩裸露,构造形迹表现明显中山>800600>75°变质岩花岗岩

中低山500~800400~600>30°砂页岩砂砾质

低山300~500变质岩

丘陵波状起伏,脉络不分明,丘顶多呈浑圆状,多基岩裸露<300150~20015°~25°红岩、花岗岩、砂页岩

岗地起伏和缓,切割不强烈<10010~60<15°基岩、第四纪物质

平原平坦<50<5°第四纪物质

一、山地——侵蚀剥蚀构造地貌

山地是新构造运动时期以后,地壳运动相对上升地带。

经长期侵蚀剥蚀而成。

地质构造形迹在地貌上有一定的表现,主要山脊线和沟谷延伸方向,大致与构造线一致。

山地多分布于东北、东部和东南部的外围。

山地面积为2240.8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中山、中低山、低山3个亚类。

中山临湘市药姑山(1261.1米)、大云山(909.7米),岳阳县相思山(957.2米),平江县幕阜山(1595.6米)、连云山(1600.3米)等,都属于中山。

主要组成物质是花岗岩和变质岩。

海拔高于800米,相对高度高于600米,地面坡度大于50°。

割切明显,河网冲沟密度3~6公里/平方公里,具有山高、谷深、坡陡的特征。

溪谷密布,现代地貌发育过程以流水线状侵蚀为主。

沟谷河源侵蚀已达垭口鞍部,水系呈树枝状和放射状分布。

中低山临湘市中山外围,五尖山一带,大云山、相思山的外延部分,幕阜山余脉,连云山西南部,复兴山、汨罗市玉池山等,都属于中低山。

主要组成物质为变质岩和花岗岩。

海拔500~800米,相对高度400~600米,地面坡度大于30°。

河网冲沟密度为3~6公里/平方公里,中等切割,现代地貌形成过程以流水线状侵蚀为主。

具有山岭陡峻,山脊明显,脉络清晰,走向不定的特征。

这类山脊多呈圆滑状,田垅兼有凹形和凸形,山体呈猪背状。

低山华容县桃花山一带,大云山、幕阜山、复兴山外围,汨罗市东南部和东北部智峰山以及南部的密岩山、飘峰山、神鼎山的残留顶盖。

临湘市长安谷地两侧,岳阳县麻布大山和岳阳楼区小木岭等,都属于低山。

主要组成物质是花岗岩、变质岩、砂页岩和砂砾岩。

海拔300~500米,相对高度20米,地面坡度25°~30°。

切割轻微,河网冲沟密度为4~6公里/平方公里,山脊脉络清晰,但走向较乱。

二、丘陵——侵蚀剥蚀地貌

丘陵处于地壳缓慢上升地带。

丘陵面积为3435.9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3%。

按地表形态特征可分为高丘陵与低丘陵两个亚类。

高丘陵一般分布在山地前缘地带,或山地余脉的延伸部分。

临湘市忠防、横铺、聂市,岳阳县毛田、相思、公田、饶村,平江县谈岑、瓮江、三阳、钟洞及连云山一带,分布着由变质岩(或千枚岩、板岩)组成的高丘陵。

华容县牛角山、小墨山一带,临湘市詹桥、白羊田、贺畈,岳阳县毛田、相思、公田、甘田、饶村、凤凰,平江县南江、虹桥、柘庄、瑚佩、思村、芦洞,汨罗市弼时、高家坊等地,分布着由花岗岩组成的高丘陵。

另外,临湘市长安谷地两侧呈东西向分布着砂页岩高丘陵。

平江县金龙、大洲一带分布着砂砾岩高丘陵,海拔200~300米,相对高程150~200米,地面坡度20°~25°,局部大于25°。

河网冲沟密度为4~5公里/平方公里。

丘体多呈短条状,丘脊与冲沟谷地略呈带状,相间排列。

冲沟多辟为垅田,坡脚多为旱地。

丘顶圆浑,丘脊平缓,基岩局部裸露,大部分风化较强烈,坡残积物较厚。

现代地貌发展过程以流水线状侵蚀为主,水土流失严重。

低丘陵主要分布于高丘陵外围和向岗地过渡地区。

华容县大乘寺以北,临湘市聂市,岳阳县南冲、月田、黄岸、大塅、甘田、兰田、渭洞、凤凰、关王,平江县三阳、瓮江、谈岑、钟洞,汨罗市红花、天井、长乐、古仑、白水等地,分布着变质岩(千枚岩、片岩、板岩)组成的低丘陵。

临湘市桃林、长塘、忠防、白羊田,平江县长平盆地部分地区分布着红色砂砾岩、页岩组成的低丘陵。

华容县鼎山、石伏山一带,临湘市白羊田、贺畈、詹桥,岳阳县毛田、渭田、饶村、凤凰和新开塘一带,平江县南江、虹桥、钟洞、岑川、西江、思村、芦洞、梅仙、瑚佩,汨罗市黄柏、川山坪、高家坊等地,分布着由花岗岩组成的低丘陵。

另外,还有临湘市长安谷地两侧,是由震旦系——寒武系砂页岩组成的低丘陵。

平江县金龙、浆市、大洲等地分布着由第三纪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低丘陵。

临湘市羊楼司、云溪区路口等地还有零星分布的由寒武系——奥陶系灰岩、白云岩组成的低丘陵,海拔100~200米,相对高度60~150米,地面坡度15°~20°。

河网冲沟密度5~7公里/平方公里。

丘体零乱,无方向性,多呈馒头形、穹窿形成短垅岗形,丘顶浑圆,丘谷交错,丘间坳沟,凹地比较发育,已垦为水田,部分丘坡为旱地。

现代地貌形成过程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沟蚀片蚀均较强烈,水土流失严重。

三、岗地——侵蚀剥蚀地貌

岗地处于地壳相对稳定的地带,长期受流水侵蚀和物理风化等作用的影响,面积为2689.0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8%。

按其形态特征,分为高岗地和低岗地两个亚类。

高岗地华容县三郎堰以北,寄书岭、墨山、小耳山、凤山,汨罗市桃林寺、范家园、火天、黄市、古培,平江县安定、三阳、嘉义一带的3~5级河沿阶地,分布着由网纹状红土和矿砾层组成的红土高岗地。

临湘市桃林、长塘、忠防,平江县长平盆地边缘,汨罗市大荆、黄市、火天等地,分布着由紫红色砂岩、砾岩、粉砂岩、矿质砾岩组成的高岗地。

平江县岑川、西江盆地,汨罗市川山坪、高家坊、弼时、铜盆、沙溪、黄柏、古仑、长乐、天井,临湘市南部花岗岩河谷两侧,分布着由花岗岩组成的高岗地。

华容县黄湖山、凤山,临湘市坦渡、源潭,岳阳县康王、乌江、西塘、昆山、麻塘、龙湾、五垸,平江县栗山、谈岑、瓮江、三阳,汨罗江流域两侧的铁门坎以上和神鼎山、密岩山西北部,分布着由变质岩组成的高岗地。

另外,临湘市长安谷地坦渡部分地区有砂页岩高岗地,平江县木瓜、龙门、浆市、思村、芦洞等沿汨罗江一带,分布着由砂砾岩组成的高岗地。

海拔一般低于100米,相对高度30~60米,地面坡度10°~15°。

河网冲沟密度4~6公里/平方公里。

岗体呈馒头状散布或垅岗状沟垅相间排列,岗顶平齐。

低岗地华容县洪山头、塔市驿、三封寺、终南,岳阳县黄沙、黄秀、大明、荆州、鹿角、中洲、友爱、中村、白羊、十步、熊市、杨林、公田,平江县栗山、三阳、安定、嘉义,汨罗市新塘、白塘、楚塘、桃林寺、范家园、白水,湘阴县东部和屈原农场部分地区,分布着由红土组成的低岗地。

临湘市桃林、忠防、长塘、白羊田、长安、乘风,湘阴县安静等地,分布着由红岩组成的低岗地。

临湘市鸭栏——定湖以北地区及长安谷地内侧,分布着砂页岩组成的低岗地。

汨罗市川山坪——高家坊、铜盆——弼时谷地向山地过渡的两侧和白水镇,湘阴县玉华、金龙、长康,分布着由花岗岩组成的低岗地。

临湘市鸭栏——定湖以南地区,平江县栗山、谈岑、瓮江,汨罗江沿岸平原与智峰山交接部位,分布着变质岩(千枚岩、板岩)低岗地,海拔低于60米,相对高度10~30米,地面坡度5°~10°。

现代地貌发育过程以流水面状冲刷和沟蚀作用为主。

河网冲沟密度2~3公里/平方公里。

岗顶平齐,岗体多呈馒头状,和缓起伏,微向平原倾斜。

外侧与平原接壤,转折清晰;内侧与高岗地接壤,逐渐过渡。

四、平原一堆积地貌

平原主要是在新构造运动地壳相对下降的地区,由河湖冲积物长期堆积而成。

面积为4033.5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7%。

主要分布于华容、岳阳、湘阴、汨罗县(市)和钱粮湖、屈原、建新、君山、黄盖湖农场。

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面坡度小于5°,微向洞庭湖倾斜。

河网冲沟密度1~2公里/平方公里。

地面平坦开阔,沉积深厚,耕地连片。

根据地表形态特征与物质组成状况,可分为江河冲积平原、滨湖冲积平原和溪谷冲积平原3个亚类。

江河冲积平原分布于长江右岸和湘江下游地带,主要包括华容县江洲、集城、塔市和洪山头一部分,临湘市江南、黄盖湖农场、岳阳县新墙河下游沿岸,汨罗市曹家山以下的汨罗江两岸,屈原农场中部,湘阴县三塘和东塘北部,湘、资二水尾闾。

地表物质主要由河流冲积物组成,海拔低于40米,坡度小于5°,地面平坦,微向江河倾斜。

滨湖冲积平原分布于滨湖地带,主要包括华容县西南部,君山区广兴洲,钱粮湖、建新、君山农场,汨罗市从磊石沿汨罗江东岸一带,屈原农场北部和西部,湘阴县境内湘江以西地区。

地表物质主要由江河冲积物和洞庭湖沉积物组成。

海拔一般低于30米,坡底小于3°,地势低平。

湖洲、漫滩、湿地广布。

溪谷冲积平原发育于丘、岗溪谷地带。

东部山区是溪河发源地.一般流程短,流量小,侵蚀作用强,河漫滩不多。

丘岗地区地势比降小,河谷较开阔,曲流较发育,河流沉积作用盛行,形成由洪积、冲积物组成的溪谷平原。

主要分布于桃花山外缘,桃林河、源潭河、新店河、新墙河河谷两侧,汨罗江及其支流两岸,湘阴东部岗地溪河谷地等。

地表物质由全新统冲积物组成。

海拔一般在50米以下,地表较平坦,微向河床倾斜。

坡度一般小于3°,近山地部分可达5°,溪谷平原大都已辟为农田。

五、水域——河湖塘库

洞庭湖位于境内两侧,长江沿境内北部边界穿过,湘、资二水从岳阳市西南入境,地势东高西低,雨水丰富。

因此,水系发达,河、湖、塘、库较多,水域广阔,素有“洞庭水乡”之称。

水域面积(不含外湖)为253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7%。

境内以洞庭水系为主,其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0.54%,其次是滨江水系和鄱阳湖水系。

有大小河流273条,湖泊165个。

还有多座中小型水库,引水河渠密布,蓄水山塘多处。

东部山地区有水面285.20平方公里,占水域总面积的11.23%,中部丘岗区有水面543.74平方公里,占水域总面积的21.41%,西部平原有水面1710.70平方公里,占水域总面积的67.36%。

此外,外湖水面面积约有290平方公里。

岩土工程勘察分级

岩土工程的勘察分级是根据岩土工程的重要性(安全)等级、场地的复杂程度和地基的复杂程度划分的。

(1)建筑物的重要性等级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征,以及由于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可分为三个工程重要性等级:

一级工程:

重要工程,后果很严重;二级工程:

一般工程,后果严重;三级工程:

次要工程,后果不严重。

主要考虑工程规模大小和特点以及其产生的后果。

(2)场地的复杂程度划分

(GB50021-2001)规范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把场地分为三个等级:

场地等级划分标准

注解1:

“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

按照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BG50011-2001),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按下表对建筑抗震划分为三个地段。

各类地段的划分

注解2:

“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是指泥石流沟谷、崩塌、滑坡、土洞、塌陷、岸边冲刷、地下水强烈潜蚀等极不稳定的场地;“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是指虽有以上作用,但并不十分强烈。

注解3:

“地质环境”是指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引起的地下采空、地面下沉、地裂缝、化学污染、水位上升等。

所谓“受到强烈破坏”是指对工程的安全已构成直接威胁,如:

浅层采空、地面沉降盆地的边缘地带、横跨地裂缝、因蓄水而沼泽化等;“受到一般破坏”是指已有或将有上述现象,但不强烈,对工程安全的影响不严重。

注解4: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遇到的地貌类型有:

①构造、剥蚀地貌,主要由构造和强烈的冰川剥蚀地质作用引起,地貌单元为山地、丘陵、剥蚀残山、剥蚀准平原。

②山麓斜坡堆积地貌,主要地貌单元为洪积扇、坡积裙、山前平原、山间凹地,③河流侵蚀堆积地貌,主要地貌单元有河谷、河床、河漫滩、阶地、谷坡、谷岸、河间地块。

④河流堆积地貌单元有冲积平原与河口三角洲。

⑤大陆停滞水堆积地貌单元有湖泊平原和沼泽地。

⑥大陆构造--剥蚀地貌,地貌单元为构造平原、黄土塬、梁、峁。

⑦岩溶(喀斯特)地貌,地貌单元主要有岩溶盆地、峰林地形、石芽残丘和溶蚀准平原。

⑧海成地貌、风成地貌和冰川地貌。

(3)地基等级划分

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根据地基的复杂程度,把地基分为三个等级,见下表。

注解1:

多年冻土情况特殊,勘察经验不多,应定为一级地基。

“严重湿陷、膨胀的特殊性岩土”,是指自重湿陷性土,三级非自重湿陷性土、三级膨胀土等。

注解2:

根据(BG50011-2001)规范,土类划分采用下表中的标准。

(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

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根据地基的复杂程度、场地的复杂程度和工程条件,把岩土工程勘察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三个等级。

甲级在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中,有一项或多项为一级。

乙级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丙级以外的勘察项目。

丙级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

例题1:

【多选题】岩土工程勘察的等级是依据()划分的?

A.场地复杂程度;

B.地基土复杂程度;

C.工程重要性;

D.破坏后果的严重性。

(答案:

ABC)

例题2:

【单选题】

某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拟建在对抗震危险的地段,其地形地貌简单,地基为非湿陷性黄土。

应按哪种等级()布置勘察工作

A乙级

B甲级

C丙级

D视场地复杂程度确定

(答案:

B)

解析:

“对抗震危险的地段”,则“场地等级为一级”;“地基为非湿陷性黄土”则“地基等级为三级”。

因“在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中,有一项或多项为一级,应定为甲级”。

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

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

诸如山脉、丘陵、河流、湖泊、海滨、沼泽等均归属之。

假如以图形表示,也就是用等高线绘制出来的地形图。

如果要进一步追究,这里的山岳为什么如此高耸?

那里的山丘为什么显得低矮?

为什么河流会从这里通过,而且弯弯曲曲?

湖泊的边岸为何如此平直?

诸如此类的问题,仅仅停留在地形的观察上是解答不了的。

而必须进一步研究高山和低山内在的岩石特征和差异,或者研究地质构造有无控制之类;湖岸的平直,是否有巨大的断层通过;河道的弯曲,是否在流域范围内有软硬不同的岩层控制所致。

总之,我们研究了地表形态的差异原因或成因以后,才能解答这些问题,这就是地貌的具体内容。

所以,地貌是在地形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须探究其前因后果。

总之,地貌学乃是研究地形成因的科学。

主要地貌类型包括

1流水地貌:

坡面流水地貌、沟谷流水地貌、河流地貌(包括谷坡与谷底,其中根据发育情况不同又可细分)

2风沙地貌:

风凌石与石窝、风蚀柱与风蚀蘑菇、风蚀洼地与风蚀盆地、风蚀残球与雅丹地貌

3冰川地貌:

冰蚀地貌(冰斗、槽谷——即U型谷、峡湾、刃脊、角峰、羊背石等),冰碛地貌(冰川遗留的各种堆积物),冰水堆积地貌,冰面地貌

4冰缘地貌:

又叫冻土地貌,包括石河石海、构造土、冻胀丘和冰锥、热熔地貌

5崩落崩塌地貌:

崩落崩塌地貌、滑落滑坡地貌、蠕动形成的鳞片地貌和蠕动泥流地貌。

6喀斯特地貌:

地表喀斯特(石芽溶沟、岩溶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岩溶盆地与岩溶平原、峰从峰林与孤峰),地下喀斯特(溶洞与地下河、暗湖)

7黄土地貌:

黄土沟谷地貌、黄土沟间地貌(塬梁峁)

8海底地貌:

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边缘海沟、弧后盆地、深海平原、大洋隆起、大洋中脊

9海岸地貌:

岩岸、沙岸(另外还有学者提出生物海岸,主要有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

微地貌

是规模相对比较微小的地貌形态,亦是最小的地貌形态单元。

  如各种海成的波痕(纹)、潮水沟,各种风成沙丘上的波纹,河床上的各种沙波、风蚀壁龛上的石窝等。

  通过对微地貌的观测,可以进一步分析宏观地貌的形成过程

回答人的补充?

?

2009-06-0410:

21

岩溶、丹霞、流水、海岸、冰川、火山熔岩等微地貌,

提问人的追问?

?

2009-06-0410:

23

岗地、山前斜地的区分呢?

回答人的补充?

?

2009-06-0410:

29

岗地处于地壳相对稳定的地带,长期受流水侵蚀和物理风化等作用的影响,按其形态特征,分为高岗地和低岗地两个亚类。

高岗地:

海拔一般低于100米,相对高度30~60米,地面坡度10°~15°。

河网冲沟密度4~6公里/平方公里。

岗体呈馒头状散布或垅岗状沟垅相间排列,岗顶平齐。

低岗地:

海拔低于60米,相对高度10~30米,地面坡度5°~10°。

现代地貌发育过程以流水面状冲刷和沟蚀作用为主。

河网冲沟密度2~3公里/平方公里。

岗顶平齐,岗体多呈馒头状,和缓起伏,微向平原倾斜。

外侧与平原接壤,转折清晰;内侧与高岗地接壤,逐渐过渡。

说白了,就是起伏不大的小山包。

东北有些村庄就叫**岗村,就是在一个小缓坡上的村庄。

提问人的追问?

?

2009-06-0410: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