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79436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docx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docx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Word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谢锦蓉

在电视剧《神医喜来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情节:

德福回沧州接喜来乐的妻子进京城,这位师娘是一个不同意,十个不同意。

德福没有直接劝师娘,而是一边吃饭一边自言自语:

京城那真是个好地方,花街柳巷都是,明娼暗娼随处都有……话刚一说到这儿,师娘马上改变了注意,问德福“你师父让你来干什么来了?

”“那咱什么时候走啊?

”“师傅说明天起程。

”“干吗等到明天,咱们今天下午就走!

”这回轮到师娘着急了。

在这里德福使用的就是心理战术。

矮人博士的故事……

仔细观察,生活中心理学的知识到处都有。

现在的管理学、教育学都带有浓厚的心理学色彩。

法律、道德、心理,在调节人们社会生活方面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通常法律是要求人们必须怎样做或者必须不能怎样做;道德是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或者不应该怎样做;心理学是告诉人们怎样做更好。

一、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意义

关注心理健康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在经济困难时期,我们顾不上心理健康,将很多心理问题都看成政治问题,看成道德品质问题,造成了许多严重的后果。

好在那个时候社会生活比较简单,人们比较单纯,心理问题比较少。

随着中国社会向市场化变革,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的威胁,将远远大于生理疾病的威胁。

美国的成功人士,一般是一手拉着律师,一手拉着心理医生。

美国的社区,都少不了三种人:

一是教师,二是律师,三是心理医师。

关注心理健康也是新课改的需要。

以前的教师是以学科为主,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缺少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

现在大背景变了:

课程改革的目标最终落在人的培养上,突出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心理方面的发展。

所以,在今天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学习心理学,必须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就在学校、社区设立了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门诊。

到了80年代以后,从事心理辅导的心理学工作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全体学生身上,特别是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有关中学生的心理技能训练课程相继推出,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相继出现。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日本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围绕着提高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心理素质而展开,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有关健康、安全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培养学生保持和增强心理健康的实践能力,并将学习意愿、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力、判断力和行动能力作为健康教育的基础来学习。

我们掌握了心理健康知识,并能够学以致用,在人际交往中,就会受欢迎;在解决问题时,就会举重若轻。

那就会自己受益,家人受益,学生受益,与你接触的人全受益。

作为教师,会处理问题,那结果就是,学生现在佩服你,将来想念你,终生感谢你。

否则,学生是当面怕你,背后骂你,将来恨你。

二、我国中小学生、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1.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10个方面的内容:

(1)智力正常

智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它是保证人们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智力正常与否,可通过智力测验来判定。

测智商用智力量表。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纳量表。

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后被引入美国,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教授作了多次修订而闻名于世。

我国有它的修订版。

智商(IQ)=智力年龄÷实足年龄×100

此公式计算得到的智商属于“比率智商”,这种智商的计算方法有个局限,就是对于小孩很适用,而当人的年龄比较大的时候,智商的差距就不明显了。

为了弥补这种缺陷,1963年,美国的韦克斯勒编制了另一套智力量表,包括学龄前智力量表、儿童智力量表和成人智力量表。

该量表仍采用智商的概念,但是这里的智商是以同年龄组被试的总体平均数为标准确定的,称为“离差智商”。

计算公式为:

IQ=100+15(X—X’/S)

人类的智力介于10与190之间,平均智商为100。

智商90~110者,智力中等,在人数上约占50%;智商120以上者为“聪明”;智商140以上者为“天才”;智商80以下者为“弱智”。

“天才”和“呆傻”大约占人口总数的3‰。

(2)情绪稳定、心境乐观

人们的情绪,是所有心理活动的背景条件和伴随其他心理过程的体验。

正如体温可作为生理上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一样,情绪也是反映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

(3)意志健全、行为协调

意志的健全在于行动上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

人的意志通过行动表现出来,而行动又受意志的支配,心理健康的人意志与行为是统一的、协调的。

(4)注意力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是判断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有效指标。

由于人的注意总是和心理过程的障碍相联系的,一旦发现某人非常容易分心,不能自制,就说明他的心理已经有问题。

(5)完整统一的人格

心理健康的人,有相对正确的信念体系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能以此为核心,把动机、需要、态度、理想、目标和行为方式统一起来。

如果某人经常欲望与信念相违背,需要与良心相冲突,行为方式与态度不一致,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既缺乏同情心,又无责任感,那么,他的心理必定是不健康的。

(6)积极向上、面对现实,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这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具体来说,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二是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三是处理、应付家庭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7)适度的反映能力

外界事物的刺激必然要引起人们的反映,但是,这种反映必须是适度的,既不极度国过敏,也特别为迟钝。

反映过度的属于神经质,反映迟钝的属于迂腐。

(8)心理特点与实际年龄相符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般心理特点与所属年龄阶段的共同心理特征应大致相符。

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判断:

一是看心理活动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否统一,他的言行有没有过于离奇和出格的地方;二是看心理活动过程之间是否完整、协调,他的认识过程、情感体验、意志行为是否协调一致;三是看心理活动本身是否统一,他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

(9)有正确的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对自我目前所处状态和环境、自我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能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自己,摆正自我的位置,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有自信心、自尊心,能够自觉地发展自己。

如果一个人没有发展目标,整天浑浑噩噩,或者妄自尊大、好高骛远,或者自轻自贱、悲观失望,甚至试图逃避现实,消极厌世,自然是不能算心理健康的。

(10)创造性、成就感

心理健康的人,热爱生活,追求卓越,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

以对家庭、集体、社会做出贡献为荣。

生活中有成就感,不自轻自贱。

2.我国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专家鉴定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向社会公布了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大型调查结果:

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比例都在80%左右,而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占5%以下。

按照“心理基本健康”、“有中度心理行为问题”和“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三个档次的标准来看,小学生的比例依次为78.9%、16.4%、4.2%;初中生的比例依次为82.9%、14.2%、2.9%;高中生的比例依次为82.7%、14.8%、2.5%。

调查者指出,虽然中国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但由于中国中小学生基数大,即使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比例只占百分之几,也是不小的数目。

具体来看,小学生存在问题最多的是人际关系,达到了36.7%,其次是情绪状态31.2%,自我控制21.3%,动机14.3%,自我概念11%,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8.6%;而在初中生中,这个比例却发生了明显变化,自我控制上升为主要问题,达到32.6%,而人际关系反倒排到了后面,仅有9.4%,其他依次为情绪状态24.4%,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评价14.7%,自我概念9.9%,动机9.2%;高中生与初中生的状况基本相似,只是在具体比例上略有浮动。

另外,还有一些问题尤其需要我们关注,在初中生和高中生中,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很差和较差的比例在人际关系六项调查指标中都排一、二位;小学生的“孤独”、“考试焦虑”、“敌对”以及初中生和高中生的“交往焦虑”、“敏感性”、“考试焦虑”、“敌对”等严重情绪问题,在情绪状况调查的八项指标中都排前列。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相当于重要的作用。

著名的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指出:

“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疾病,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治病,如遇到一位好的教师,学生由于家境等造成的不健康心理可以得到改变。

教师和学生对立的状态绝不利于学生学习,而是否产生师生对立关系,及对立关系能否得到正确的引导和转化,最终决定于教师的心理状况”。

研究证明,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与家长有关,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与老师有关。

从人格到认知到意志、情趣、态度、兴趣、行为习惯,从有意识到无意识,教师对教育环境的调控对学生来说可能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课题组对12所中小学的师生进行对比检测,结果发现,心理健康水平高的班主任,他们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高,反之亦然。

1993年,辽宁一个小学女生在墙上写下“老师,你错了”,然后跳楼自杀。

在一个有效接触时间每天达7~8个小时的教师与学生这样一个心理场中,教师是当然的主导者、支配者,他的一个皱眉、一个微笑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长久的。

特别是中小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很容易把教师的一切视为自己效仿的榜样。

那么,教师为什么会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康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我们的教师心理不够健康!

我发现,有许多教师竟然不会笑!

表情是瞬间的长相,长相上凝固的表情。

这不会笑可说明很多问题。

2001年底,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国内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

在被调查的168所学校的2292名老师中,有51%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

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

①自卑心态严重;

②嫉妒情绪突出,在职务提拔等方面互相猜疑;

③虚荣心理明显;

④焦虑水平偏高;

⑤性格忧郁孤僻;

⑥逆反心理较强。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工作节奏快,对自己事事求完美而导致的焦虑水平偏高,脾气暴躁,易被激怒。

关心未来就要关心教育,关心教育就要关心教师。

教师心理健康状态对促进教师职业成就感,提高教师生活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教育专家呼吁,全社会都来重视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些理解,多些体贴,尽量给老师们营造宽松、祥和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并适当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活动,科学引导,合理调节,帮助他们扶正心灵的天平。

三、怎样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

1.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

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是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首先,教师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面对教育、教学双重任务,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教师作为普通人的情感和生理需求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如果他们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生理节律等无法及时得到疏导,久而久之,势必会使心理不堪重负。

调查显示:

48.5%的人认为自己“工作太累”,37.4%的教师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最长的达15小时。

一般教师都是早上6点出家门,晚上6点进家门,往往是管了别人的孩子,耽搁了自己的孩子,回到家里疲惫不堪,往往还要继续做与教育有关的事情。

与家人沟通缺少时间与耐心,造成家人的不理解,家庭矛盾时有发生。

其次是班型过大,班级学生偏多。

现在,班级学生数一般在60~70名之间,最多的达百人以上。

锦州的一所中学,有一个班92名学生,丹东13中有一个班112人。

第三是名目繁多的各级各类检查、考评、验收也使教师们忙于应付。

第四是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师的学习任务也十分繁重。

在社会成员中,教师是证件最多的。

如果说教师固有的压力源主要是来自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的话,那么,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一系列新的要求又将成为他们新的压力源。

在新课改背景下,一部分教师表现出几种心理不适现象。

①自我否定的痛苦感。

就像在山路上拐来拐去要一起晕车的道理一样,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内心时常不安。

新课改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上都要有根本性的转变。

对于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挑战和超越。

面对这种变革,年轻的教师由于在教育教学经验和观念上还没有定型,适应尚且容易些;年纪稍大一点的教师要发生这种角色转变,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

尤其是那些经验丰富、成就感强的优秀教师,他们原本依靠自身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游刃有余。

要他们否定几十年来积累的经验,放弃他们认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法宝”,将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②新型师生关系引发的不适感。

我国传统教育的师生关系以

“师道尊严”为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在知识传承方面,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因而师生关系是一种单向性的“我主你客”、“我说你听”式的服从关系。

在伦理道德方面,传统的观念置教师于“道德说教者”的绝对尊严的地位,因而认为教师是无可置疑的“长者”,学生是理所当然的“弟子”,师生关系成了单一性的“老对幼”、“长辈对晚辈”的说教关系。

新课改倡导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以民主、平等、和谐为特征,在上述两个领域中师生关系均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如在知识接受领域,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性的“我主你客”、“我说你听”,而是平等的对话伙伴和合作者。

在伦理道德领域,教师须从“长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走出来,走到学生中去,走到公共舆论的中心。

因而,教师的行为不再简单地等同于教育行为,他们必须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具有教育性。

应该说,有效地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其出发点是积极的,也带有很强的针对性。

但由于在实际改革过程中有关方面处理问题存在一些偏差,出现了教师得不到学生以及家长起码的尊重,一些学校事故的处理方案让教师感到不公等现象。

因此,面对这些变化,教师也面临着一个严峻的心理适应过程。

③自身素质缺失的焦虑感。

新课改对教师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

在知识结构上,从原来只要求会处理局部知识,到处理学科内的综合知识,发展到要求会处理一些跨学科的知识。

在思维方式上,从继承接受知识,到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形成一定的创新思维习惯的思维方式。

在教学能力上,从模仿他人进行教学,到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发展成为具有驾驭多种教学方式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从使用传统的书本、黑板、教鞭等进行教学,到掌握使用投影仪、幻灯、录音机等基本电教手段,发展成为能利用包括网络在内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等等。

参照这些标准和要求,许多教师感到自身的素质与之相差甚远,似乎高不可攀。

诚然,可以通过继续学习、接受培训来提高自己,但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决不可能一蹴而就。

因此,不少教师深切地感受到由于自身素质的缺失将难于适应改革的要求,遂有“跟不上形势之感”,并由此而产生无助感、焦虑感。

④相互矛盾的现象带来的茫然感。

我国新一轮课改的目标是要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转变,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这种转变是全方位的系统变革,不仅要在教育思想观念层面上实现转轨,而且在系统构建和实践操作层面上同样要实现转轨。

但从当前的改革实践看,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诸多环节还没有很好地实现相互配套和互为保障,新的考试制度和督导评估体系还没有全面建立起来。

因此,许多学校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一方面轰轰烈烈地开展新课改,另一方面却在扎扎实实地抓应试。

正如一些校长所说的那样:

“我们不得不有两手准备。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教师不知是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尽快地做好角色的转变,还是要固守原有的应试技巧来应付沉重的升学压力,无所适从的茫然感由此产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心理压力能成为人们活动的动力,对活动起激励作用,但压力过大会引起有机体过度的情绪紧张,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引发一系列的身心疾病。

在教育领域同样如此,过大的压力会促使教师出现种种心理不适,在教学中变得无效、无能,当然也就谈不上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教学潜能的发挥。

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困惑,给予教师心理上的关怀,确保他们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参与新课改,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2)教育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对教师的挑战

目前,现行教育体制全面改革,职称评聘分开、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新制度的施行,每位教师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心理承受力较弱的教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新的竞聘制使不少处于弱势的老师不适应。

如某市教育系统曾开展教师竞争上岗,结果在聘任名单还未公布时,就有6位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老师相继自杀。

在农村,有的教师是在教师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当的民办教师,一边种地,一边当教师,每个月

38元钱,盼转正盼得眼睛发蓝,可是刚刚转正,工资还没兑现呢,又要待岗。

那种感觉就像《小方》那首歌所唱的那样:

“眼泪顺着小河淌”。

教师是最要脸面的,而自己的能力又不足以维护自己的脸面,心理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就崩溃了。

教师心理安全感不足,调查显示,有11.6%的教师担心“下岗”。

(3)价值体系的多元化带来的惶惑

随着各行业收入差距的加大,甚至于同一地区不同学校校际间工资待遇差距的加大,导致教师产生严重的内心冲突。

一些教师从参加工作那天起就盼望将来能分一套房子,眼看着领导一个个地分到了房子,马上轮到自己了,可没想到又取消了实物分房,说是改为住房福利货币化了,可又见不到货币在哪儿!

看人家按揭贷款买房,自己又临近退休,贷款也不给贷。

尤其是在农村和偏远城市,教师工资拖欠现象十分突出,让教师在“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标准面前压抑、困惑。

相当数量的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成就感。

社会往往认为教师做什么都是应该的,而谦谦君子是不可以言钱的。

这些原因,往往导致教师产生不平衡心理,失落、自卑、缺乏信心等负面情绪困扰着一部分教师。

(4)教师交际范围狭窄,生活单调,人际关系紧张

人际交往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良好的关系是心理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师职业特点是独立性强,工作中必须独当一面。

如果角色位置摆不正,容易造成人际沟通不畅。

从工作性质来说,工作相对封闭,其职业特点造成人际交往范围狭窄,平时与未成年孩子交往最多,学生的状况各不相同,给教师的人际交往提出了许多挑战。

学生教育成了较突出问题,特别是对那些课堂教育缺少管理经验的教师不知不觉进入了不良循环的怪圈:

学生不听话,学习成绩下降,老师生气,产生紧张、焦虑等躯体症状,久而久之,造成教师个体经常出现不良心境,与领导抵触,同事关系紧张,师生关系疏远,造成家长不满。

这些教师每天生活很沉重、很累,享受不到职业带来的乐趣。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常处于超负荷状态中,再加上满负荷的工作压力,造成教师之间相互嫉妒、攀比,人际关系紧张。

还有,教师由于时间问题和兴趣问题,不愿意与其他人交往。

据调查,教师在校内除工作关系外,经常与他人交往的只有17%,在校外和他人经常交往的只有11%。

由于观念上的原因,一些教师认为消遣一下是越轨的行为(老教师洗桑拿)。

交际范围狭窄,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教师视野和内心世界狭窄。

(5)教师普遍缺乏心理学知识

心理一旦出现问题,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及时调节,导致心理问题愈演愈烈。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所经受的心理挫折以及缺乏正确的心理调节手段,是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申继亮教授作过一个调查。

调查指出:

按照知识的功能划分,教师的知识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学科类知识,主要是关于课程内容方面的知识;第二类为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成功进行教育教学所必备的知识,是关于教与学以及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知识;第三类为实践性知识,教师在开展有目的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这种知识是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提炼;第四类为一般文化知识,指教师需要具备的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广博的文化知识。

其中,第二类知识——条件性知识,就是关于心理健康、心理学修养。

他们调查了298名中学教师和48名师范大学在校生,参照美国加州教师资格认证所使用的标准,考察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了解、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认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评估这三方面的内容。

结果用百分制来描述的话,

50分以下的人占23.2%,50分至60分的人占38%,60分至70分的人占36.1%,而70分以上的人,仅占2.7%。

而且,有意思的是,在教龄和地区上,基本没差异;以前学没学过心理学也没有太大的差异。

这就是说,60分以下的61.2%的人缺少心理学知识是普遍现象。

这是几年前调查的结果,现在的状况是否有所改善?

我想不会有明显的改善,因为目前我们还没有进行有效的培训。

北师大的陈会昌教授,曾经进行过一次实验,问一个学校的教师,你们爱你们的学生吗?

有90%的人回答“爱”,紧接着问这些老师所教的学生,你们感觉老师爱你们吗?

结果只有10%的学生回答说感觉到了。

根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目前中小学教师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至少从量上来讲是非常不足的,是跟当前的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不相符的。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学修养欠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过去我们的教育观念存在问。

过去我们是关注学科多关注人少,关注结果多关注过程少。

这里我们也有一个调查:

考察102名初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状况、学科兴趣、业余爱好、职业理想、同伴关系、重要他人、性格特征这八个方面的了解。

结果如下:

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学习状况的了解比较准确,和学生的自我报告之间的吻合程度比较高,一致性程度达到90%以上;其他六个方面一致性程度都低于50%。

这反映出一个事实,即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关注比较少。

正是这种不关注人的教育理念造成了教师心理学修养的欠缺。

其次是职前教育中这方面的课程开得很不够。

中师、师专心理学课是54个学时,这对于心理学的学习是很不够的。

教育理论课程占总课程量的比例,我国也很低,只有5~6%,而发达国家最高达到了30%,美国是25%。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课程中,教育类的课仅占总量的9%左右,学生在校花费不足10%的时间去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课程。

教师在职前没有机会学习这些知识,必然导致心理学知识的匮乏。

2.解决教师心理问题的途径

首先,把好入门关,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提高教师资格准入的门槛。

在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有个硬性的规定,要求教师必须到教育学院去学习多少个学时的教育类课程,拿多少学分,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从长远来看,我国将逐渐取消师范教育,改为由综合大学培养师资。

当务之急是对心理学课程的学时数进行规定,不论是师范类院校,还是进修、继续教育,心理学课的学时都应该占到一定的比例,从体制上来规范和弥补。

其次,是对教师的管理和评价。

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

实施心理教育的能力、反思的能力、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

其中,心理教育的能力是和心理学的学习密切相关的。

所以,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应该包括教师实施心理教育的能力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这应该成为评价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维度。

这是个指挥棒,如果有了这种导向,教师会感觉到心理学的重要性,自觉地学习心理学。

第三,是对“教师即研究者”这个观念的提倡。

在美国每位教师每年发表2篇论文。

过去的十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但这其中有一个问题,即对这个命题的理解存在很多误区。

比如,有人认为做研究是理论工作者的事,教师没有责任;或者把研究简单地等同于做个问卷、做个调查等等。

我主张教师要注重教育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实际上就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教学模式。

进一步强调“教师即研究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